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名校试卷PAGEPAGE1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作泡菜的微生物是一种需氧型细菌B.制作果醋的乳酸菌,属于严格的厌氧型微生物C.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D.利用酵母菌酿酒时,发酵时间越长,酵母菌产生酒精的速率就越快〖答案〗C〖解析〗〖祥解〗1、乳酸菌是厌氧细菌,在无氧的情况下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可用于乳制品的发酵、泡菜的腌制等。乳酸菌种类很多,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的肠道内都有乳酸菌分布。常见的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2、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当O2、糖源都充足时能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将糖分解成乙酸;当缺少糖源时则直接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乙酸。醋酸菌可用于制作各种风味的醋。多数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详析】A、制作泡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是厌氧细菌,在无氧的情况下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可用于乳制品的发酵、泡菜的腌制等,A错误;B、制作果醋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当O2、糖源都充足时能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将糖分解成乙酸;当缺少糖源时则直接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乙酸,B错误;C、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以混合菌种的固体发酵及半固体发酵为主,C正确;D、利用酵母菌酿酒时,发酵时间越长,剩余的营养物质越少,酵母菌的代谢越弱,产生酒精的速率就越慢,D错误。故选C。2.豆瓣酱是人们利用大豆制作的一道美食,现在已进行工厂化生产。具体做法如下:大豆煮熟→微生物发酵→加入盐、调味酒、香辛料。其中的微生物中38.46%是酵母菌,有关豆瓣酱制作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此过程酵母菌会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B.此过程酱豆中有机物的种类增加,有机物含量减少C.此过程酵母菌细胞中许多吸能反应的进行与ATP的合成相联系D.此过程酵母菌产生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答案〗C〖解析〗〖祥解〗酵母菌是真菌的一种,属于真核生物。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详析】A、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可以进行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A正确;B、豆瓣酱制作过程中微生物发酵将有机物逐步分解,有机物的种类增加,有机物含量减少,B正确;C、此过程酵母菌细胞中许多吸能反应的进行与ATP的分解相联系,C错误;D、豆瓣酱制作过程发酵所用的微生物中38.46%是酵母菌,酵母菌产生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D正确。故选C。3.下列有关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发酵工程生产的单细胞蛋白是从微生物菌体细胞中提取出来的B.发酵工程生产用菌种是对自然界分离的菌种进行定向改造后获得的C.利用发酵工程生产微生物的代谢物可以用蒸馏、过滤、沉淀等方法提取D.利用发酵工程可以产生微生物肥料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株生长,如根瘤菌肥、固氮菌肥等〖答案〗D〖解析〗〖祥解〗1、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有两类:一类是代谢产物,另一类是菌体本身。2、如果发酵产品是微生物细胞本身,可在发酵结束之后,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将菌体分离和干燥,即可得到产品。如果产品是代谢物,可根据产物的性质采取适当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措施来获得产品。3、发酵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pH、溶氧、通气量与转速等发酵条件。4、发酵过程一般来说都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条件温和、反应安全,原料简单、污染小,反应专一性强,因而可以得到较为专一的产物。【详析】A、发酵工程生产的单细胞蛋白是通过发酵获得的大量的微生物菌体,A错误;B、性状优良的菌种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出来,也可以通过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方法获得,B错误;C、如果发酵产品是微生物细胞本身,可在发酵结束之后,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将菌体分离和干燥,即可得到产品。如果产品是代谢物,可根据产物的性质采取适当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措施来获得产品,C错误;D、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微生物肥料利用了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生物活性物质等来增进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株生长,如根瘤菌肥、固氮菌肥等,D正确。故选D。4.黑茶是以肉食为主的中国边疆游牧民族的主要饮品。在一系列微生物的作用下,黑茶会产生一种对人体非常有益的金黄色颗粒“金花”。研究人员对“金花”中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离和鉴定,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金花”样品中加入蒸馏水制成样品悬液B.可根据菌落特征对菌种进行初步鉴定C.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可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D.可通过基因组测序对菌种进行准确鉴定〖答案〗A〖解析〗【详析】向“金花”样品中加入无菌水制成样品悬液,A项错误;可根据菌落特征对菌种进行初步鉴定,B项正确;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可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C项正确;可通过基因组测序对菌种进行准确鉴定,D项正确。5.荧光假单胞菌野生型菌落为平滑型(SM),突变后可产生皱缩型(WS)和模糊型(FS)菌落。科研人员在液体培养基中静置培养野生型,其种群增长曲线如图1所示;在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野生型,其种群增长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SM在振荡培养时的突变和适应有利于物种生存B.第8天后的变化与营养不足和代谢产物积累有关C.WS第4天后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并会保持S形增长D.振荡培养时产生的WS和FS可能与溶氧量变化相适应〖答案〗C〖解析〗〖祥解〗分析图1:图1中静置培养,只有SM型荧光假单胞菌;分析图2:图2中振荡培养,培养初期,SM型荧光假单胞菌增长迅速,第2天后,WS型、FS型荧光假单胞菌增长迅速,后期由于营养不足和代谢废物积累,导致三种荧光假单胞菌数量下降。【详析】A、据图分析,静置培养时只有SM型荧光假单胞菌,振荡培养时出现三种荧光假单胞菌,说明SM在振荡培养时的突变和适应有利于物种生存,A正确;B、荧光假单胞菌生长需要消耗有机物,且产生代谢废物,第8天后由于营养不足和代谢产物积累,三种荧光假单胞菌数量下降,B正确;C、据图可知,WS第4天后在竞争中占有优势,但第6天后种群数量下降,并未保持S形增长,C错误;D、振荡培养时,溶氧量升高,故该环境下产生的WS和FS可能与溶氧量变化相适应,D正确。故选C。6.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的细菌,感染后可引起胃炎、消化道溃疡等疾病,欲从患病牛羊的胃中筛选出此细菌并进行纯化、计数和鉴定,应选用哪组培养条件和方法()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充足的氧气,中性的条件,平板划线法B.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充足的氧气,酸性的条件,平板划线法C.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隔绝氧气,酸性的条件,稀释涂布平板法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隔绝氧气,中性的条件,稀释涂布平板法〖答案〗C〖解析〗〖祥解〗培养基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一般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一般需要将pH调至中性或弱碱性;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详析】幽门螺旋杆菌属于细菌,若筛选出幽门螺旋杆菌,应将从患病牛羊胃中的提取物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幽门螺杆菌生活在消化道内,所以为异养厌氧型微生物,培养过程需要提供无氧环境;哺乳动物的胃中含有呈酸性的胃酸,因此培养基pH应调至酸性;如果要对幽门螺杆菌进行计数,只能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不能采用平板划线法。综上所述,仅C项符合题意。故选C。7.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图1所示。将得到的菌悬液转接于同时含有葡萄糖和淀粉作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得到若干菌落后用碘液作显色处理,看到如图2所示情况。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过程①②合称为稀释涂布平板法B.甲乙试管中的液体均为选择培养基C.Ⅱ号培养基上的接种方法为平板划线法D.图2中周围不显蓝色的菌落含有所需菌种〖答案〗B〖解析〗〖祥解〗接种微生物的方法主要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线法: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平板划线法由接种环沾取少许待分离的材料,在无菌平板表面进行平行划线、扇形划线或其他形式的连续划线,微生物细胞数量将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并逐步分散开来,如果划线适宜的话,微生物能一一分散,经培养后,可在平板表面得到单菌落。【详析】A、根据I号培养基上菌落分布均匀,可知①②过程为稀释涂布平板法,A正确;B、甲乙试管中的液体是用于样品稀释,应为无菌水,B错误;C、由Ⅱ号培养基上的划线区域可知从I号培养基上挑选的菌落进行接种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C正确;D、淀粉与碘液反应呈蓝色,但如果淀粉分解菌中的淀粉酶将淀粉水解后就不能呈蓝色,因此周围不显蓝色的菌落含有所需菌种,D正确。故选B。8.下图示—生态系统中某植食性动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变化。不考虑该系统内个体的迁移,下列有关该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a时间前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K1B.若在b点时出生率提高,该种群数量也不会大幅度超过K1C.天敌大量捕食可使该种群数量出现a时间后的变化D.年龄组成变化会导致该种群数量的波动〖答案〗A〖解析〗〖祥解〗种群的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衡量种群大小的数量指标,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特征,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性别比例是影响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详析】A、结合图示可以看出,a时间前该种群的种群数量围绕K2波动,因此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K2,A错误;B、由图示可知,a时间前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K2,因此,即使在b点时出生率提高,该种群数量也不会大幅度超过K1,由于受到了环境容纳量的制约,B正确;C、天敌大量捕食可使该种群数量有所提高,但由于种内斗争加剧,同时受到空间资源的限制,反而表现为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即出现a时间后的变化,C正确;D、年龄组成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年龄组成不仅影响出生率、还会影响死亡率,而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因此年龄组成的变化会导致该种群数量的波动,D正确。故选A。9.研究人员在横断山区(夏季降水丰沛,冬季雨水较少)高山的不同坡度处选取了常绿阔叶林(EBF)落叶阔叶林(DBF)、针阔混交林(CBF)和暗针叶林(DCF)四种典型的植被样地,在不同月份调查了土壤中小型节肢动物的多样性,得到下图结果。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A.将取样器分离的土壤中的节肢动物置于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中B.土壤中节肢动物的丰富度用单位体积土壤中的种群个体数目表示C.不同月份的降雨量决定了四个样地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的差异D.小型节肢动物在土壤中的分布随植物群落类型、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答案〗D〖解析〗〖祥解〗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这类研究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详析】A、选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诱虫器进行采集和分离,采集的小动物可置于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A错误;B、节肢动物的丰富度用单位体积土壤中的物种数目表示,B错误;C、根据题意,研究人员在横断山区的不同坡度处选取了四种典型的植被样地,在不同月份调查了土壤中小型节肢动物的多样性,故影响四个样地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差异的环境因素有海拔、温度、湿度、土壤pH等,C错误;D、根据结果,不同坡度的植物群落类型不同、不同月份的气候不同,说明小型节肢动物在土壤的分布随植物群落类型、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变化,D正确。故选D。10.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位属于群落的空间特征B.不同种群的生态位不会完全相同C.生态位重叠越多的物种种间竞争也就越激烈D.生态位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A〖解析〗〖祥解〗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决定于物种生活在什么地方,而且决定于它与食物、天敌和其他生物的关系。【详析】A、一个物种的生态位是指它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指它与食物和天敌的关系等,不属于群落的空间特征,A错误;B、任何两个物种一般不能处于同一生态位,B正确;C、生物群落中,多个物种取食相同食物的现象就是生态位重叠的一种表现,生态位重叠越多的物种种间竞争也就越激烈,C正确;D、生态位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应环境的表现,D正确。故选A。11.光肩星天牛是一种林木蛀干害虫,林业工作者常通过检查产卵孔、羽化孔(成虫羽化在树干留下的小孔)和幼虫粪便等方法对该虫进行监测预报。某研究机构借助标记─释放—回捕法,将引诱剂与诱捕器组合对某旱柳林内光肩星天牛的成虫数量进行估算(单位:头),其结果如下表。下列推断错误的是()项目标记释放总数诱捕总数回捕标记数雄性5746527雌性5746232总数114812759A.该区域内光肩星天牛成虫的估算数量约为2471头B.经估算,该区域内光肩星天牛成虫雄性数量多于雌性数量C.利用实验中的引诱剂诱捕光肩星天牛可破坏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D.调查该区域内旱柳株数和每株新羽化孔数也可估算光肩星天牛成虫数量〖答案〗C〖解析〗〖祥解〗估算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详析】A、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解得该区域内光肩星天牛成虫的估算数量为1148×(127÷59)=2471头,A正确;B、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该区域内光肩星天牛成虫雄性数量为574×(65÷27)≈1382,成虫雌性数量为574×(62÷32)≈1112,因此该区域内光肩星天牛成虫雄性数量多于雌性数量,B正确;C、引诱剂可以是性引诱剂也可以是其他方式的引诱,利用实验中的引诱剂诱捕,结合表格中的数据,诱捕的雄性和雌性数量基本一致,故该引诱方式不会破坏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C错误;D、据题中信息,林业工作者常通过检查产卵孔、羽化孔和幼虫粪便等方法对该虫进行监测预报,D正确。故选C。12.植绥螨能捕食蚜虫、烟粉虱等的卵,也有不少取食花粉。烟粉虱成虫不善飞翔,活动能力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喜欢群集于植株上部嫩叶背面吸食汁液,随着新叶长出,成虫不断向上部新叶转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绥螨和烟粉虱、烟粉虱和植株之间都是捕食关系B.烟粉虱种群的分布呈现出由下向上的垂直结构C.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烟粉虱成虫的种群密度D.可利用烟粉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对其进行生物防治〖答案〗D〖解析〗〖祥解〗由题意可知植绥螨和烟粉虱为捕食关系,烟粉虱和植株为寄生关系。烟粉虱活动能力弱,可用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的估算。【详析】A、植绥螨能捕食蚜虫、烟粉虱等的卵,二者为捕食关系,烟粉虱群集于植株上部嫩叶背面吸食汁液,二者为寄生关系,A错误;B、种群无垂直结构,B错误;C、烟粉虱活动能力弱,可用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的估算,C错误;D、可利用烟粉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对其防治,属于利用物理信息进行的生物防治,D正确。故选D。13.研究种群和群落的特征在野生动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害虫的防治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下图是某群落中甲、乙、丙三个不同生物种群的个体数量与年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丙中,一段时间后种群数量下降的可能是丙B.若甲、乙具有捕食关系,则甲种群的数量会呈现S形增长C.若甲、丙的生态位重叠,则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种间竞争D.若该群落正在发生演替,乙种群的数量一定会保持稳定〖答案〗D〖解析〗〖祥解〗1、种群特征包括:①种群数量特征: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②种群空间特征:集群分布,随机分布,均匀分布。③种内关系:种内竞争,种内互助。2、群落特征包括: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季节性【详析】A、若甲、乙、丙都是动物种群,则一段时间后种群数量下降的可能是丙,因为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A正确;B、由于自然资源等条件的限制,甲种群的数量会呈现S形增长,B正确;C、若甲、丙的生态位重叠,则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生存资源和食物的种间竞争关系,C正确;D、种群乙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若该群落正在发生演替,则可能会发生优势取代,则乙种群的数量不一定会保持稳定,D错误。故选D。14.研究人员为研究某农田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的种间关系,给玉米施加含有放射性标记的尿素,一段时间后在甲、乙、丙三种动物中检测到的放射性情况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有机肥中的放射性来自单一元素,则该元素可能是15NB.图中甲动物可能是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C.该放射性元素经过的食物链可能是玉米→乙→甲→丙D.放射性元素经代谢排出是甲、乙、丙放射性强度降低的原因之一〖答案〗A〖解析〗〖祥解〗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2.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有: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空气、水、矿物质、阳光、热能;②生产者:属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③消费者:属异养生物(各种动物);分类: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④分解者:属异养生物(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其作用为:分解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物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详析】A、若有机肥中的放射性来自单一元素,则该元素不可能是15N,因为15N没有放射性,A错误;B、根据图中放射性出现的先后顺序可确定,丙捕食甲,甲捕食乙,而后乙以玉米为食,因此,图中甲动物可能是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B正确;C、根据B项分析可知,该放射性元素经过的食物链可能是玉米→乙→甲→丙,C正确;D、放射性元素含量随着甲、乙、丙代谢废物的排出而降低,另外呼吸作用也是放射性元素在甲、乙、丙体内放射性强度降低的原因之一,D正确。故选A。15.中科院对游隼迁徙行为研究发现:冰川消退而带动的繁殖地向北退缩以及越冬地变迁是游隼迁徙路线变化的主要原因:与记忆能力相关的基因ADCY8在长距离迁徙的游隼种群中受到了正选择。另有研究发现游隼等迁徙鸟类眼睛感光细胞中隐花色素IV蛋白(CRY4)具有光依赖性磁罗盘所需的磁性潜质,使鸟类完成集群飞行、空间定向和迁徙路线导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迁徙鸟类接受的光、磁等信息属于物理信息B.动物的行为是由生态因子和遗传物质共同决定的C.迁徙鸟类集群飞行可减小飞行阻力、降低天敌捕获率属于互利共生D.迁徙距离不同的游隼种群的基因库中ADCY8的基因频率不同,不能说明它们已经进化为不同物种〖答案〗C〖解析〗〖祥解〗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类型主要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殖隔离的产生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详析】A、迁徙鸟类接受的光、磁等信息是通过物理方式传播的,属于物理信息,A正确;B、结合题干信息可知,动物的行为是由生态因子和遗传物质共同决定的,即由遗传物质和生活环境共同决定,B正确;C、迁徙鸟类集群(一般是同种鸟类集群)飞行可减小飞行阻力、降低天敌捕获率,但是同种生物互助不属于互利共生,C错误;D、迁徙距离不同的游隼种群的基因库中ADCY8的基因频率不同,说明它们发生了进化,但是不能说进化为不同物种,D正确。故选C。16.下图是一种新型的分离式“鱼菜共生”生态养殖系统结构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水流方向),该模式通过在鱼塘就近处修建人工湿地,使污染鱼塘中的水质得以净化,解决了传统水产养殖导致周边水体污染的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养殖系统中,不需要分解者参与B.输入该系统的能量有生产者固定的光能和有机物中的化学能C.人工湿地中的细菌和蔬菜都能直接利用鱼塘中的有机污染物D.增加水生蔬菜的种类有可能会增大蔬菜间对光能的竞争强度〖答案〗BD〖解析〗〖祥解〗生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详析】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一为分解者,因此该生态养殖系统中,需要分解者参与,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重新回到非生物环境,A错误;B、图示为人工生态系统,故输入该系统的能量有蔬菜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光能和向鱼塘中投放的饵料中的化学能,B正确;C、人工湿地中的细菌作为分解者可利用鱼塘中有机污染物,而蔬菜作为植物,不能直接利用有机污染物,只能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物,C错误;D、增加水生蔬菜的种类可采用立体栽培模式,喜阳喜阴类型合理搭配,优化结构,提高光能利用率,则增加水生蔬菜的种类不一定会增大蔬菜间对光能的竞争强度,若种植都是喜阳的蔬菜种类,有可能会增大蔬菜间对光能的竞争强度,D正确。故选BD。17.如图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自然生态系统,P、R、S、T、F、E表示其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成分P、R、S、T、F、E获取物质和能量的途径都相同B.R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最终会被E利用和被S摄入C.图中的F处于第五营养级,食物链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D.正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和维持平衡的基础〖答案〗B〖解析〗〖祥解〗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每一营养级能量的去向有:被下一级同化(最高营养级没有)、呼吸作用热能散失、流向分解者。【详析】A、P是生产者,R、S、T、F是消费者,E是分解者,各种生物成分获取物质和能量的途径不同,如生产者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而消费者主要通过捕食获取物质和能量,A错误;B、R属于初级消费者,其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最终会被E(分解者)利用和被S(次级消费者)摄入,B正确;C、图中F处于第四、五营养级,食物链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C错误;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负反馈调节,D错误。故选B。18.假设如图所示食物网中水稻固定的太阳能为E,若同一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的比例相等,且能量传递效率为10%时,人获得的能量为()A.10%E B.1%EC.4%E D.15%E〖答案〗C〖解析〗〖祥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传递效率为10%~20%,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占有不同的营养级。【详析】水稻固定的能量为E,同一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的比例相等且按10%传递,则第二营养级的鸭子、奶牛和人共可获得10%E,且各占1/3,然后人还可以从鸭子、奶牛中获得它们所获得能量的10%,因此人获得的总能量为1/3×10%E+2/3×10%E×10%=4%E,故选C。【『点石成金』】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所学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19.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人类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地球的环境,已经形成了生态赤字。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消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新能源利用和绿色出行有利于减少生态足迹B.垃圾分类、回收和再利用有利于减小生态足迹C.合理施肥、灌溉有利于保证农田结构和功能的协调D.建立生态农业的目的就是扩大人生态足迹和加大对资源的利用〖答案〗D〖解析〗〖祥解〗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详析】A、新能源利用和绿色出行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有利于减少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有利于减少生态足迹,A正确;B、垃圾的分类、回收和再利用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有利于减少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有利于减少生态足迹,B正确;C、相应物质和能量投入能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因此合理施肥、灌溉有利于保证农田结构与功能的协调,C正确;D、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建立生态农业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D错误。故选D。20.我国华北某地建立了种植业与养殖业密切结合的生态农业示范区,模式图如下图。下列对此生态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沼气代替传统煤炭能源满足村民的需求实现了能源的洁净和可再生B.对种养废弃物的饲料化、肥料化和能源化利用实现了能量的多途径利用和良性循环C.因地制宜的选择种植和养殖的生物种类需考虑农畜产品的社会需求量D.同时实现防治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产业发展遵循了生态工程整体的原理〖答案〗B〖解析〗〖祥解〗生态工程是人类学习自然生态系统"智慧"的结晶,是生态学、工程学、系统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而产生的应用学科。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自生:这种由生物组分而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就是系统的自生。要维持系统的自生,就需要创造有益于生物组份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他们形成互利共存关系的条件。循环:循环是指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物质迁移与转化。既保证各个环节的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率较高。通过系统设计实现不断的循环,使前一环节产生的废物,尽可能的被后一个环节利用,减少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产生。协调: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整体:几乎每个生态工程都是具有多组分、复杂结构及综合功能的系统,这样的复杂系统建设必须以整体观为指导,自然生态系统可以为生态工程提供重要的参考。自然生态系统是通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而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遵循整体原理,首先要遵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不同组分之间应构成有序的结构,通计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日的。【详析】A、用沼气满足村民的需求实现清洁能源代替传统散煤能源,减少了废物的产生,该生态工程建设中遵循了循环原理,A正确;B、以饲料化、肥料化和能源化来提升种养废弃物的利用率,实现了无废弃物工程,遵循了循环原理,但能量不能循环,B错误;C、因地制宜的选择种植和养殖的生物种类并实现种养平衡,更加关注了生物的适应性,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C正确;D、同时实现防治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产业发展遵循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21.牛奶富含矿物质和满足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多种氨基酸,长期饮用牛奶有利于增强体质,但牛奶也是多种病菌的传播载体。下图是牛奶消毒及细菌检测实验的过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培养基中的蛋白胨为细菌的生长提供的营养物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2)步骤①称为__________消毒法,步骤②是__________。(3)步骤③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微生物培养过程中,为防止冷凝水对细菌生长的影响,需将培养皿__________培养。(4)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入__________中培养,36h后取出,统计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是87、83和85。经过消毒后的牛奶中,细菌数大约是__________个/mL。〖答案〗(1)碳源、氮源(和维生素)(2)①.巴氏②.系列梯度稀释(或等比稀释)(3)①.稀释涂布平板法②.倒置(4)①.恒温培养箱②.8.5×104〖解析〗〖祥解〗分析题图,图中①表示用巴士消毒法对牛奶进行消毒,步骤②表示对牛奶进行系列稀释,步骤③表示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牛奶中细菌进行培养计数。【小问1详析】培养基中的蛋白胨中含有C、N等元素,可以为细菌的生长提供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源、氮源。【小问2详析】图中步骤①利用80℃、1min对牛奶进行巴氏消毒,步骤②是梯度稀释。【小问3详析】接种微生物常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只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用于计数,所以步骤③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将平板倒置,既可以减少使培养基中的水分过快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小问4详析】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6小时,统计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是87、83和85,由图可知稀释倍数为103,因此,经过消毒后的牛奶中,细菌数大约是=(87+83+85)÷3×103=8.5×104个/mL。22.酵母的蛋白质含量可达自身干重的一半,可作为饲料蛋白的来源。有些酵母可以利用工业废甲醇作为碳源进行培养,这样既可减少污染又可降低生产成本。研究人员拟从土壤样品中分离该类酵母,并进行大量培养。下图所示为操作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培养基时,按照培养基配方准确称量各组分,将其溶解、定容后,调节培养基的_____,及时对培养基进行分装,并进行_____灭菌。(2)取步骤②中不同梯度的稀释液加入标记好的无菌培养皿中,在步骤③中将温度约_____(在25℃、50℃或80℃中选择)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混匀,冷凝后倒置培养。(3)挑取分离平板中长出的单菌落,按步骤④所示进行划线。下列叙述合理的有_____。a.为保证无菌操作,接种针,接种环使用前都必须灭菌b.划线时应避免划破培养基表面,以免不能形成正常菌落c.挑取菌落时,应挑取多个菌落,分别测定酵母细胞中甲醇的含量d.可以通过逐步提高培养基中甲醇的浓度,获得甲醇高耐受株(4)步骤⑤中,为使酵母数量迅速增加,培养过程中需保证充足的营养和_____供应。为监测酵母的活细胞密度,将发酵液稀释1000倍后,经等体积台盼蓝染液染色,用25×16型血细胞计数板计数5个中格中的细胞数,理论上_____色细胞的个数应不少于_____。才能达到每毫升个活细胞的预期密度。〖答案〗①.pH②.高压蒸汽(湿热)③.50℃④.a、b、d⑤.氧气⑥.无⑦.30〖解析〗〖祥解〗配制培养基的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溶化→定容→调pH→培养基的分装→包扎→灭菌→倒平板。据图分析,从土壤样品中分离该类酵母的实验流程为①称量土样→②梯度稀释→③平板浇注分离→④划线纯化→⑤扩大培养。【详析】(1)配制培养基时,按照培养基配方准确称量、溶化,然后调节培养基的pH并对培养基进行分装,接着利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2)在步骤③中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倒平板。(3)a、接种针、接种环使用前都必须灭菌,做到无菌操作,a正确;b、划线时应避免划破培养基表面,以防止大量酵母菌聚集,不能形成正常菌落,b正确;c、该实验的目的是获得利用工业废甲醇作为碳源的酵母菌,不需要测定酵母菌中的甲醇含量,c错误;d、可以通过逐步提高培养基中甲醇的浓度,获得甲醇高耐受株,d正确。故选abd。(4)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因此为使酵母数量迅速增加,培养过程中需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氧气;活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经等体积台盼蓝染液染色,无色细胞是活细胞才能计数;为监测酵母的活细胞密度,将发酵液稀释1000倍后,用25×16型血细胞计数板计数5个中格中的细胞数(假设为n),达到每毫升3×109个活细胞的预期密度,而台盼蓝与菌液等体积加入,则n÷80×400÷(0.1×10-3)×1000×2=3×109,n=30。23.在我国的内蒙古地区有广袤的草原牧场,布氏田鼠是牧场上的主要鼠种。研究人员对某牧场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如图为该牧场的布氏田鼠数量调查结果:据图1分析,判断该种群年龄结构类型是__________。若曲线2表示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则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在__________时最大,应该在到达__________时之前就积极做好防治。(2)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物种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该牧场不同地段植物的种类、数量有一定差异,这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__结构。(3)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科研人员在研究某种优质牧草的生态位时,要研究它在该牧场内的出现频率、__________等。(答出2点即可)(4)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分解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答案〗(1)①.增长型②.c③.b(2)①.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②.水平(3)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4)①.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②.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解析〗〖祥解〗1、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一个群落区别于另一个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物种数日的多少称为丰富度。2、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大多数群落都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的垂直分层主要与对光的利用率有关,这种分层现象提高了群落对光的利用率。动物的垂直分层主要与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关。(2)水平结构由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光照强度的不同以及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差异、人与动物的相互影响等引起的,在水平上往往呈现镶嵌分布。【小问1详析】据图1可知,幼年个体数多,所以该牧场的布氏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加。曲线2表示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但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大,因此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在c点时,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应该在K/2之前开始,即图中的b点之前。【小问2详析】生态学上用于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生物的水平结构是由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光照强度的不同以及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差异、人与动物的相互影响等引起的。该牧场不同地段植物的种类、数量有一定差异,这体现了群落具有水平结构。【小问3详析】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因此,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小问4详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分解者具有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作用。24.海洋沿岸某水域生活着多种海藻和以藻类为食的一种水虱,以及水虱的天敌隆头鱼。柏桉藻在上世纪末被引入,目前已在该水域广泛分布,数量巨大,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为探究柏桉藻成功入侵的原因,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划分,捕食柏桉藻的动物属于__________,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_________。(2)用三组水箱模拟该水域的环境。水箱中均放入柏桉藻和甲、乙、丙3种本地藻各0.5克,用纱网分区(见图1);三组水箱中分别放入0、4、8只水虱/箱。10天后对海藻称重,结果如图2,同时记录水虱的分布。①图2结果说明水虱对__________(填“柏桉藻”或“本地藻”)有更强的取食作用,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与没有水虱相比,在有水虱的水箱中,__________,而本地藻的变化则相反。②水虱分布情况记录结果显示,在有水虱的两组中,大部分水虱附着在柏桉藻上,说明水虱对所栖息的海藻种类具有__________。(3)为研究不同海藻对隆头鱼捕食水虱的影响,在盛有等量海水的水箱中分别放入相应的实验材料,一段时间后检测,结果如图3(甲、乙、丙为上述本地藻)。该实验的对照组放入的生物有__________。研究发现,柏桉藻含有一种引起动物不适的化学物质,若隆头鱼吞食水虱时误吞柏桉藻,会将两者吐出。请综合上述研究结果,阐明柏桉藻成功入侵的原因:①因__________,能为水虱提供庇护场所,有利于水虱种群扩大;②因__________,有助于柏桉藻获得竞争优势,因此柏桉藻能够成功入侵。〖答案〗(1)①.消费者(初级消费者)②.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2)①.本地藻②.柏桉藻重量增加值明显提高③.选择性/偏好性(3)①.隆头鱼和水虱②.柏桉藻含有令动物不适的化学物质③.水虱偏好取食本地藻〖解析〗〖祥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小问1详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柏桉藻属于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为生产者,故捕食柏桉藻的动物属于消费者;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小问2详析】①由图2可知,与没有水虱相比,有水虱的本地藻甲、乙重量增加值比柏桉藻重量增加值要低,甚至本地藻丙重量增加值为负值,说明本地藻丙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故与没有水虱相比,在有水虱的水箱中,柏桉藻重量增加值明显提高,而本地藻的变化则相反。②在有水虱的两组中,大部分水虱附着在柏桉藻上,说明水虱更喜爱柏桉藻,体现了水虱对所栖息的海藻种类具有偏好性。【小问3详析】本实验研究不同海藻对隆头鱼捕食水虱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为海藻的种类,因变量为水虱的生存率,故实验的对照组应不放海藻,直接放入隆头鱼和水虱,观察统计水虱的生存率。物种成功入侵的原因可大致归为食物、空间资源充足,天敌少,物种之间竞争弱。由于柏桉藻含有一种引起动物不适的化学物质,则隆头鱼对附着在柏桉藻上的水虱捕食少,导致水虱数量增多。又因为水虱更喜欢取食本地藻,导致本地藻的数量减少,从而为柏桉藻获得了竞争优势,最终柏桉藻入侵成功。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作泡菜的微生物是一种需氧型细菌B.制作果醋的乳酸菌,属于严格的厌氧型微生物C.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D.利用酵母菌酿酒时,发酵时间越长,酵母菌产生酒精的速率就越快〖答案〗C〖解析〗〖祥解〗1、乳酸菌是厌氧细菌,在无氧的情况下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可用于乳制品的发酵、泡菜的腌制等。乳酸菌种类很多,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的肠道内都有乳酸菌分布。常见的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2、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当O2、糖源都充足时能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将糖分解成乙酸;当缺少糖源时则直接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乙酸。醋酸菌可用于制作各种风味的醋。多数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详析】A、制作泡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是厌氧细菌,在无氧的情况下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可用于乳制品的发酵、泡菜的腌制等,A错误;B、制作果醋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当O2、糖源都充足时能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将糖分解成乙酸;当缺少糖源时则直接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乙酸,B错误;C、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以混合菌种的固体发酵及半固体发酵为主,C正确;D、利用酵母菌酿酒时,发酵时间越长,剩余的营养物质越少,酵母菌的代谢越弱,产生酒精的速率就越慢,D错误。故选C。2.豆瓣酱是人们利用大豆制作的一道美食,现在已进行工厂化生产。具体做法如下:大豆煮熟→微生物发酵→加入盐、调味酒、香辛料。其中的微生物中38.46%是酵母菌,有关豆瓣酱制作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此过程酵母菌会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B.此过程酱豆中有机物的种类增加,有机物含量减少C.此过程酵母菌细胞中许多吸能反应的进行与ATP的合成相联系D.此过程酵母菌产生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答案〗C〖解析〗〖祥解〗酵母菌是真菌的一种,属于真核生物。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详析】A、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可以进行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A正确;B、豆瓣酱制作过程中微生物发酵将有机物逐步分解,有机物的种类增加,有机物含量减少,B正确;C、此过程酵母菌细胞中许多吸能反应的进行与ATP的分解相联系,C错误;D、豆瓣酱制作过程发酵所用的微生物中38.46%是酵母菌,酵母菌产生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D正确。故选C。3.下列有关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发酵工程生产的单细胞蛋白是从微生物菌体细胞中提取出来的B.发酵工程生产用菌种是对自然界分离的菌种进行定向改造后获得的C.利用发酵工程生产微生物的代谢物可以用蒸馏、过滤、沉淀等方法提取D.利用发酵工程可以产生微生物肥料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株生长,如根瘤菌肥、固氮菌肥等〖答案〗D〖解析〗〖祥解〗1、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有两类:一类是代谢产物,另一类是菌体本身。2、如果发酵产品是微生物细胞本身,可在发酵结束之后,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将菌体分离和干燥,即可得到产品。如果产品是代谢物,可根据产物的性质采取适当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措施来获得产品。3、发酵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pH、溶氧、通气量与转速等发酵条件。4、发酵过程一般来说都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条件温和、反应安全,原料简单、污染小,反应专一性强,因而可以得到较为专一的产物。【详析】A、发酵工程生产的单细胞蛋白是通过发酵获得的大量的微生物菌体,A错误;B、性状优良的菌种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出来,也可以通过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方法获得,B错误;C、如果发酵产品是微生物细胞本身,可在发酵结束之后,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将菌体分离和干燥,即可得到产品。如果产品是代谢物,可根据产物的性质采取适当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措施来获得产品,C错误;D、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微生物肥料利用了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生物活性物质等来增进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株生长,如根瘤菌肥、固氮菌肥等,D正确。故选D。4.黑茶是以肉食为主的中国边疆游牧民族的主要饮品。在一系列微生物的作用下,黑茶会产生一种对人体非常有益的金黄色颗粒“金花”。研究人员对“金花”中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离和鉴定,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金花”样品中加入蒸馏水制成样品悬液B.可根据菌落特征对菌种进行初步鉴定C.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可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D.可通过基因组测序对菌种进行准确鉴定〖答案〗A〖解析〗【详析】向“金花”样品中加入无菌水制成样品悬液,A项错误;可根据菌落特征对菌种进行初步鉴定,B项正确;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可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C项正确;可通过基因组测序对菌种进行准确鉴定,D项正确。5.荧光假单胞菌野生型菌落为平滑型(SM),突变后可产生皱缩型(WS)和模糊型(FS)菌落。科研人员在液体培养基中静置培养野生型,其种群增长曲线如图1所示;在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野生型,其种群增长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SM在振荡培养时的突变和适应有利于物种生存B.第8天后的变化与营养不足和代谢产物积累有关C.WS第4天后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并会保持S形增长D.振荡培养时产生的WS和FS可能与溶氧量变化相适应〖答案〗C〖解析〗〖祥解〗分析图1:图1中静置培养,只有SM型荧光假单胞菌;分析图2:图2中振荡培养,培养初期,SM型荧光假单胞菌增长迅速,第2天后,WS型、FS型荧光假单胞菌增长迅速,后期由于营养不足和代谢废物积累,导致三种荧光假单胞菌数量下降。【详析】A、据图分析,静置培养时只有SM型荧光假单胞菌,振荡培养时出现三种荧光假单胞菌,说明SM在振荡培养时的突变和适应有利于物种生存,A正确;B、荧光假单胞菌生长需要消耗有机物,且产生代谢废物,第8天后由于营养不足和代谢产物积累,三种荧光假单胞菌数量下降,B正确;C、据图可知,WS第4天后在竞争中占有优势,但第6天后种群数量下降,并未保持S形增长,C错误;D、振荡培养时,溶氧量升高,故该环境下产生的WS和FS可能与溶氧量变化相适应,D正确。故选C。6.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的细菌,感染后可引起胃炎、消化道溃疡等疾病,欲从患病牛羊的胃中筛选出此细菌并进行纯化、计数和鉴定,应选用哪组培养条件和方法()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充足的氧气,中性的条件,平板划线法B.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充足的氧气,酸性的条件,平板划线法C.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隔绝氧气,酸性的条件,稀释涂布平板法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隔绝氧气,中性的条件,稀释涂布平板法〖答案〗C〖解析〗〖祥解〗培养基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一般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一般需要将pH调至中性或弱碱性;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详析】幽门螺旋杆菌属于细菌,若筛选出幽门螺旋杆菌,应将从患病牛羊胃中的提取物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幽门螺杆菌生活在消化道内,所以为异养厌氧型微生物,培养过程需要提供无氧环境;哺乳动物的胃中含有呈酸性的胃酸,因此培养基pH应调至酸性;如果要对幽门螺杆菌进行计数,只能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不能采用平板划线法。综上所述,仅C项符合题意。故选C。7.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图1所示。将得到的菌悬液转接于同时含有葡萄糖和淀粉作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得到若干菌落后用碘液作显色处理,看到如图2所示情况。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过程①②合称为稀释涂布平板法B.甲乙试管中的液体均为选择培养基C.Ⅱ号培养基上的接种方法为平板划线法D.图2中周围不显蓝色的菌落含有所需菌种〖答案〗B〖解析〗〖祥解〗接种微生物的方法主要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线法: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平板划线法由接种环沾取少许待分离的材料,在无菌平板表面进行平行划线、扇形划线或其他形式的连续划线,微生物细胞数量将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并逐步分散开来,如果划线适宜的话,微生物能一一分散,经培养后,可在平板表面得到单菌落。【详析】A、根据I号培养基上菌落分布均匀,可知①②过程为稀释涂布平板法,A正确;B、甲乙试管中的液体是用于样品稀释,应为无菌水,B错误;C、由Ⅱ号培养基上的划线区域可知从I号培养基上挑选的菌落进行接种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C正确;D、淀粉与碘液反应呈蓝色,但如果淀粉分解菌中的淀粉酶将淀粉水解后就不能呈蓝色,因此周围不显蓝色的菌落含有所需菌种,D正确。故选B。8.下图示—生态系统中某植食性动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变化。不考虑该系统内个体的迁移,下列有关该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a时间前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K1B.若在b点时出生率提高,该种群数量也不会大幅度超过K1C.天敌大量捕食可使该种群数量出现a时间后的变化D.年龄组成变化会导致该种群数量的波动〖答案〗A〖解析〗〖祥解〗种群的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衡量种群大小的数量指标,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特征,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性别比例是影响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详析】A、结合图示可以看出,a时间前该种群的种群数量围绕K2波动,因此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K2,A错误;B、由图示可知,a时间前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K2,因此,即使在b点时出生率提高,该种群数量也不会大幅度超过K1,由于受到了环境容纳量的制约,B正确;C、天敌大量捕食可使该种群数量有所提高,但由于种内斗争加剧,同时受到空间资源的限制,反而表现为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即出现a时间后的变化,C正确;D、年龄组成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年龄组成不仅影响出生率、还会影响死亡率,而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因此年龄组成的变化会导致该种群数量的波动,D正确。故选A。9.研究人员在横断山区(夏季降水丰沛,冬季雨水较少)高山的不同坡度处选取了常绿阔叶林(EBF)落叶阔叶林(DBF)、针阔混交林(CBF)和暗针叶林(DCF)四种典型的植被样地,在不同月份调查了土壤中小型节肢动物的多样性,得到下图结果。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A.将取样器分离的土壤中的节肢动物置于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中B.土壤中节肢动物的丰富度用单位体积土壤中的种群个体数目表示C.不同月份的降雨量决定了四个样地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的差异D.小型节肢动物在土壤中的分布随植物群落类型、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答案〗D〖解析〗〖祥解〗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这类研究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详析】A、选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诱虫器进行采集和分离,采集的小动物可置于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A错误;B、节肢动物的丰富度用单位体积土壤中的物种数目表示,B错误;C、根据题意,研究人员在横断山区的不同坡度处选取了四种典型的植被样地,在不同月份调查了土壤中小型节肢动物的多样性,故影响四个样地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差异的环境因素有海拔、温度、湿度、土壤pH等,C错误;D、根据结果,不同坡度的植物群落类型不同、不同月份的气候不同,说明小型节肢动物在土壤的分布随植物群落类型、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变化,D正确。故选D。10.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位属于群落的空间特征B.不同种群的生态位不会完全相同C.生态位重叠越多的物种种间竞争也就越激烈D.生态位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A〖解析〗〖祥解〗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决定于物种生活在什么地方,而且决定于它与食物、天敌和其他生物的关系。【详析】A、一个物种的生态位是指它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指它与食物和天敌的关系等,不属于群落的空间特征,A错误;B、任何两个物种一般不能处于同一生态位,B正确;C、生物群落中,多个物种取食相同食物的现象就是生态位重叠的一种表现,生态位重叠越多的物种种间竞争也就越激烈,C正确;D、生态位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应环境的表现,D正确。故选A。11.光肩星天牛是一种林木蛀干害虫,林业工作者常通过检查产卵孔、羽化孔(成虫羽化在树干留下的小孔)和幼虫粪便等方法对该虫进行监测预报。某研究机构借助标记─释放—回捕法,将引诱剂与诱捕器组合对某旱柳林内光肩星天牛的成虫数量进行估算(单位:头),其结果如下表。下列推断错误的是()项目标记释放总数诱捕总数回捕标记数雄性5746527雌性5746232总数114812759A.该区域内光肩星天牛成虫的估算数量约为2471头B.经估算,该区域内光肩星天牛成虫雄性数量多于雌性数量C.利用实验中的引诱剂诱捕光肩星天牛可破坏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D.调查该区域内旱柳株数和每株新羽化孔数也可估算光肩星天牛成虫数量〖答案〗C〖解析〗〖祥解〗估算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详析】A、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解得该区域内光肩星天牛成虫的估算数量为1148×(127÷59)=2471头,A正确;B、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该区域内光肩星天牛成虫雄性数量为574×(65÷27)≈1382,成虫雌性数量为574×(62÷32)≈1112,因此该区域内光肩星天牛成虫雄性数量多于雌性数量,B正确;C、引诱剂可以是性引诱剂也可以是其他方式的引诱,利用实验中的引诱剂诱捕,结合表格中的数据,诱捕的雄性和雌性数量基本一致,故该引诱方式不会破坏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C错误;D、据题中信息,林业工作者常通过检查产卵孔、羽化孔和幼虫粪便等方法对该虫进行监测预报,D正确。故选C。12.植绥螨能捕食蚜虫、烟粉虱等的卵,也有不少取食花粉。烟粉虱成虫不善飞翔,活动能力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喜欢群集于植株上部嫩叶背面吸食汁液,随着新叶长出,成虫不断向上部新叶转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绥螨和烟粉虱、烟粉虱和植株之间都是捕食关系B.烟粉虱种群的分布呈现出由下向上的垂直结构C.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烟粉虱成虫的种群密度D.可利用烟粉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对其进行生物防治〖答案〗D〖解析〗〖祥解〗由题意可知植绥螨和烟粉虱为捕食关系,烟粉虱和植株为寄生关系。烟粉虱活动能力弱,可用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的估算。【详析】A、植绥螨能捕食蚜虫、烟粉虱等的卵,二者为捕食关系,烟粉虱群集于植株上部嫩叶背面吸食汁液,二者为寄生关系,A错误;B、种群无垂直结构,B错误;C、烟粉虱活动能力弱,可用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的估算,C错误;D、可利用烟粉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对其防治,属于利用物理信息进行的生物防治,D正确。故选D。13.研究种群和群落的特征在野生动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害虫的防治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下图是某群落中甲、乙、丙三个不同生物种群的个体数量与年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丙中,一段时间后种群数量下降的可能是丙B.若甲、乙具有捕食关系,则甲种群的数量会呈现S形增长C.若甲、丙的生态位重叠,则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种间竞争D.若该群落正在发生演替,乙种群的数量一定会保持稳定〖答案〗D〖解析〗〖祥解〗1、种群特征包括:①种群数量特征: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②种群空间特征:集群分布,随机分布,均匀分布。③种内关系:种内竞争,种内互助。2、群落特征包括: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季节性【详析】A、若甲、乙、丙都是动物种群,则一段时间后种群数量下降的可能是丙,因为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A正确;B、由于自然资源等条件的限制,甲种群的数量会呈现S形增长,B正确;C、若甲、丙的生态位重叠,则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生存资源和食物的种间竞争关系,C正确;D、种群乙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若该群落正在发生演替,则可能会发生优势取代,则乙种群的数量不一定会保持稳定,D错误。故选D。14.研究人员为研究某农田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的种间关系,给玉米施加含有放射性标记的尿素,一段时间后在甲、乙、丙三种动物中检测到的放射性情况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有机肥中的放射性来自单一元素,则该元素可能是15NB.图中甲动物可能是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C.该放射性元素经过的食物链可能是玉米→乙→甲→丙D.放射性元素经代谢排出是甲、乙、丙放射性强度降低的原因之一〖答案〗A〖解析〗〖祥解〗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2.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有: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空气、水、矿物质、阳光、热能;②生产者:属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③消费者:属异养生物(各种动物);分类: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④分解者:属异养生物(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其作用为:分解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物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详析】A、若有机肥中的放射性来自单一元素,则该元素不可能是15N,因为15N没有放射性,A错误;B、根据图中放射性出现的先后顺序可确定,丙捕食甲,甲捕食乙,而后乙以玉米为食,因此,图中甲动物可能是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B正确;C、根据B项分析可知,该放射性元素经过的食物链可能是玉米→乙→甲→丙,C正确;D、放射性元素含量随着甲、乙、丙代谢废物的排出而降低,另外呼吸作用也是放射性元素在甲、乙、丙体内放射性强度降低的原因之一,D正确。故选A。15.中科院对游隼迁徙行为研究发现:冰川消退而带动的繁殖地向北退缩以及越冬地变迁是游隼迁徙路线变化的主要原因:与记忆能力相关的基因ADCY8在长距离迁徙的游隼种群中受到了正选择。另有研究发现游隼等迁徙鸟类眼睛感光细胞中隐花色素IV蛋白(CRY4)具有光依赖性磁罗盘所需的磁性潜质,使鸟类完成集群飞行、空间定向和迁徙路线导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迁徙鸟类接受的光、磁等信息属于物理信息B.动物的行为是由生态因子和遗传物质共同决定的C.迁徙鸟类集群飞行可减小飞行阻力、降低天敌捕获率属于互利共生D.迁徙距离不同的游隼种群的基因库中ADCY8的基因频率不同,不能说明它们已经进化为不同物种〖答案〗C〖解析〗〖祥解〗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类型主要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殖隔离的产生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详析】A、迁徙鸟类接受的光、磁等信息是通过物理方式传播的,属于物理信息,A正确;B、结合题干信息可知,动物的行为是由生态因子和遗传物质共同决定的,即由遗传物质和生活环境共同决定,B正确;C、迁徙鸟类集群(一般是同种鸟类集群)飞行可减小飞行阻力、降低天敌捕获率,但是同种生物互助不属于互利共生,C错误;D、迁徙距离不同的游隼种群的基因库中ADCY8的基因频率不同,说明它们发生了进化,但是不能说进化为不同物种,D正确。故选C。16.下图是一种新型的分离式“鱼菜共生”生态养殖系统结构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水流方向),该模式通过在鱼塘就近处修建人工湿地,使污染鱼塘中的水质得以净化,解决了传统水产养殖导致周边水体污染的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养殖系统中,不需要分解者参与B.输入该系统的能量有生产者固定的光能和有机物中的化学能C.人工湿地中的细菌和蔬菜都能直接利用鱼塘中的有机污染物D.增加水生蔬菜的种类有可能会增大蔬菜间对光能的竞争强度〖答案〗BD〖解析〗〖祥解〗生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详析】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一为分解者,因此该生态养殖系统中,需要分解者参与,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重新回到非生物环境,A错误;B、图示为人工生态系统,故输入该系统的能量有蔬菜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光能和向鱼塘中投放的饵料中的化学能,B正确;C、人工湿地中的细菌作为分解者可利用鱼塘中有机污染物,而蔬菜作为植物,不能直接利用有机污染物,只能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物,C错误;D、增加水生蔬菜的种类可采用立体栽培模式,喜阳喜阴类型合理搭配,优化结构,提高光能利用率,则增加水生蔬菜的种类不一定会增大蔬菜间对光能的竞争强度,若种植都是喜阳的蔬菜种类,有可能会增大蔬菜间对光能的竞争强度,D正确。故选BD。17.如图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自然生态系统,P、R、S、T、F、E表示其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成分P、R、S、T、F、E获取物质和能量的途径都相同B.R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最终会被E利用和被S摄入C.图中的F处于第五营养级,食物链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D.正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和维持平衡的基础〖答案〗B〖解析〗〖祥解〗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每一营养级能量的去向有:被下一级同化(最高营养级没有)、呼吸作用热能散失、流向分解者。【详析】A、P是生产者,R、S、T、F是消费者,E是分解者,各种生物成分获取物质和能量的途径不同,如生产者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而消费者主要通过捕食获取物质和能量,A错误;B、R属于初级消费者,其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最终会被E(分解者)利用和被S(次级消费者)摄入,B正确;C、图中F处于第四、五营养级,食物链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C错误;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负反馈调节,D错误。故选B。18.假设如图所示食物网中水稻固定的太阳能为E,若同一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的比例相等,且能量传递效率为10%时,人获得的能量为()A.10%E B.1%EC.4%E D.15%E〖答案〗C〖解析〗〖祥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传递效率为10%~20%,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占有不同的营养级。【详析】水稻固定的能量为E,同一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的比例相等且按10%传递,则第二营养级的鸭子、奶牛和人共可获得10%E,且各占1/3,然后人还可以从鸭子、奶牛中获得它们所获得能量的10%,因此人获得的总能量为1/3×10%E+2/3×10%E×10%=4%E,故选C。【『点石成金』】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所学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19.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人类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地球的环境,已经形成了生态赤字。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消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新能源利用和绿色出行有利于减少生态足迹B.垃圾分类、回收和再利用有利于减小生态足迹C.合理施肥、灌溉有利于保证农田结构和功能的协调D.建立生态农业的目的就是扩大人生态足迹和加大对资源的利用〖答案〗D〖解析〗〖祥解〗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详析】A、新能源利用和绿色出行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有利于减少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有利于减少生态足迹,A正确;B、垃圾的分类、回收和再利用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有利于减少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有利于减少生态足迹,B正确;C、相应物质和能量投入能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因此合理施肥、灌溉有利于保证农田结构与功能的协调,C正确;D、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建立生态农业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D错误。故选D。20.我国华北某地建立了种植业与养殖业密切结合的生态农业示范区,模式图如下图。下列对此生态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沼气代替传统煤炭能源满足村民的需求实现了能源的洁净和可再生B.对种养废弃物的饲料化、肥料化和能源化利用实现了能量的多途径利用和良性循环C.因地制宜的选择种植和养殖的生物种类需考虑农畜产品的社会需求量D.同时实现防治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产业发展遵循了生态工程整体的原理〖答案〗B〖解析〗〖祥解〗生态工程是人类学习自然生态系统"智慧"的结晶,是生态学、工程学、系统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而产生的应用学科。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碘缺乏病护理评估
- 物业后备主管发展规划
- 痔瘘外科护理查房
- 六上金色的鱼钩课件
- Georg Jensen珠宝新店开业媒体公关推广策划方案-品牌文化、目标定位、整体规划、媒体策略
- 高中生学生成长规划指导
- 急诊科护理安全用药
- 中班比较轻重课件
-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
- 国开01628+24205宪法学期末复习资料
- 女性酒类行业分析
- 五育并举方案
- 肥料制造中的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
- 临床医学的学术发展与学科建设
- 大动脉炎护理课件
-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2022年四川攀枝花中考语文试题真题答案详解(含作文范文)
- 城管协管员笔试考题试题含答案
-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
- 2024年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完整word版)英语四级单词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