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化学押题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灭火措施中不恰当的是()①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应采取的最佳灭火措施是端下油锅②桔秆、柴草着火,用水泼灭③熄灭酒精灯最好用嘴吹灭④电器着火,最先应当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⑤汽油着火,应该立即用水浇灭⑥撒在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应用湿抹布盖灭.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③⑤2.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减轻的是A.氨水 B.铝粉 C.生石灰 D.硝酸铵3.高炉炼铁核心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A.Fe2O3 B.CO C.Fe D.CO24.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 B.溶解性 C.可燃性 D.导电性5.在实验时酒精灯不慎被碰倒着火的最好处理方法是A.拨打119 B.用沙子盖住C.浇水扑灭 D.用湿抹布盖灭6.过氧化钠(Na2O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A.Na2CO3和H2B.Na2O和O2C.NaOH和O2D.Na2CO3和O27.材料的变化标志文明的进步,下列制得材料的方法与化学反应无关的是A.烧制陶瓷 B.打磨石器 C.冶炼钢铁 D.合成腈纶8.为从废铜屑中得到较纯的单质铜,某探究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X是铁,第③步反应还会生成氯化铁B.X还可以是Zn,但不能是AgC.仅用第②③步操作也能达到实验目的D.向第②步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即证明稀盐酸过量9.下列有关资源与能源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冰是甲烷水合物,是一种重要的新能源B.有效地提高煤、沼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利用率,就相当于延长了化石能源的使用期限C.石油化工的产品液化石油气既能作家庭用燃料,又能作汽车燃料D.地球表面约96.5%被水覆盖10.小明同学对所学的部分知识进行归纳,其中完全错误的一组是A低碳经济的措施B生活中的化学(1)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2)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1)洗涤剂去油污是因为起乳化作用(2)棉线和羊毛线可用灼烧闻气味区分C物质的分类D化学分析(1)合成橡胶、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2)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1)原子不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过氧化氢中含有氢原子和氧原子A.A B.B C.C D.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人人有责。(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石油和_____等化石燃料。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中,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的是_____。
(2)2018年第二十六届“世界水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下列用水方式,符合该主题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A用淘米水浇花B洗脸、刷牙时,不间断地放水C及时修理坏的水龙头D农业和园林改浸灌为喷灌或滴灌(3)我国对江河的管理实施了河长制。某条河的附近有一硫酸厂,该厂的废水经处理后排放到此河流中。假如你是该河的河长,要检验经处理后排放的废水中是否还含有硫酸根离子,应选择的试剂是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现用500克生理盐水给患者输液,进入患者体内的氯化钠的质量约为____克;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18%的氯化钠溶液____克;需水_____克。(写出计算过程)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将80gM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按要求填空。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在40℃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g,若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从C点对应的溶液获得M的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某碳酸钠样品中,可能混有少量的氯化钡、氢氧化钠、硫酸铜、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某兴趣小组同学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下列实验:①取该样品溶于足量的水中,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过滤;②将①所得白色沉淀加入到足量稀硝酸中,观察到白色沉淀部分溶解;③向①所得无色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请你回答下列问题:通过分析步骤①可以得出该样品中一定含有的杂质是______,一定不含的杂质是_____(均填化学式)。综合分析后无法确定的杂质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为进一步确定可能存在的物质,请你帮忙设计实验方案:另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中,过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步骤、现象及结论)。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发现镁片完全溶解、石灰水浑浊。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镁和盐酸的反应_____(填“吸热”或“放热”)。_____。甲同学测得反应后试管内溶液pH<7,该溶液pH<7的可能原因是:①MgCl2溶液的pH<7;②_____。乙同学将反应后试管内溶液冷却,加入镁粉并滴入酚酞,溶液颜色无变化,再加热,发现溶液慢慢浑浊且变红。对实验中“溶液慢慢浑浊且变红”的原因,乙同学提出猜想:MgCl2+2H2O=Mg(OH)2↓+2HCl,大家都认为此猜想不合理,理由是______。资料1:Mg(OH)2难溶解于水,升高温度可加大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资料2:K、Ca、Na、Mg等活泼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水反应,产生碱和气体。乙同学重新在滴有酚酞的热水中加入镁粉,观察到液体慢慢变红并浑浊,镁粉表面产生气泡。收集并点燃气体,发现能燃烧。乙同学实验中“溶液慢慢浑浊且变红”的原因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丙同学在做实验时,不小心将镁条掉入到碳酸氢钠溶液中,发现产生大量的气泡和白色不溶物。他非常好奇,进行了如下探究。镁条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和白色不溶物分别是什么?Mg(OH)2MgCO3溶解性难溶于水微溶于水热稳定性受热易分解,能生成两种氧化物受热易分解,能生成两种氧化物实验探究一:镁条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什么气体呢?猜想实验方法现象结论①二氧化碳收集气体于集气瓶中,而后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明显现象猜想①不成立②氧气收集气体于集气瓶中,而后将_____放入瓶中;无明显现象猜想②不成立③氢气第一步,点燃产生的气体;第二步,在火焰上罩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气体能被点燃;烧杯内壁无现象;猜想_____成立④_____⑤甲烷实验探究二:镁条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的白色不溶物是什么?丙同学根据资料分析认为白色不溶物可能是Mg(OH)2和MgCO3中的一种或两种。如图2所示根据实验Ⅰ的现象,写出加热白色不溶物时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实验Ⅱ中称量“干燥的晶体”质量为2.85g,由此通过计算确定白色不溶物是成分是______。(请你写出计算过程)16.重庆外国语学校初三(1)班的学生在学习酸碱盐时,了解到硫酸氢钠(NaHSO4)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于是他们对该物质进行探究。[提出疑问]NaHSO4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微观探析]图1是Ba(OH)2与NaHSO4反应的微观示意图(1)根据图1信息,写出图1中Ba(OH)2与NaH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2)根据图1信息,下列推断合理的是_____(填序号)。ANaHSO4是一种酸BNaHSO4溶液能与Zn反应生成氢气CNaHSO4能与NaOH发生反应,其本质是H+与OH-反应D可以用酚酞溶液检验图1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3)向NaHSO4溶液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钡固体,其导电性可用图2中_____(填字母)曲线来表示。[实验探究]向NaHSO4溶液中分别加入氧化铜粉末和碳酸钠溶液(如图3);(4)实验①若加入过量的CuO,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大量含有的离子是_____。(5)实验②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观察到有气泡放出,小王同学对反应后溶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作出以下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证明。猜想一:Na2SO4和NaHSO4猜想二:Na2SO4猜想三:Na2SO4和_____(6)实验方案:取反应后溶液,滴加_____,溶液变红色;则猜想三正确。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析】
灭火的方法有: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三着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①油锅起火,最佳的灭火措施是盖锅盖,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而端油锅是非常危险的;故①做法不恰当;②桔秆、柴草着火,用水泼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到达灭火;故②做法正确;③酒精灯的火焰应用灯帽盖灭,用嘴吹易引起酒精灯内燃而发生危险。故③做法不恰当;④电器着火,最先应当切断电源,防止中电,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隔绝空气;故④做法正确;⑤汽油着火,不能用水灭,因为汽油的密度比水的小,会浮在水面,水起不到灭火的作用。故⑤做法不恰当;⑥撒在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应用湿抹布盖灭。隔绝空气,达到灭火;故⑥做法正确;故选A。2、A【解析】
A、氨水易挥发,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少,符合题意;B、铝粉易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质量增加,故不合题意;C、生石灰吸空气中水蒸气质量增加,故不合题意;D、硝酸铵在空气中质量一般不变,故不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是考查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在露置空气中,自身质量的变化情况,由该题我们也联想到在化学实验室一些药品的保存一定要注意正确保存,否则会发生变化或者变质,带来不便。3、A【解析】
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详解】通过方程式可知,在反应中,氧化铁失去了氧,被还原,发生了还原反应。故选A。4、C【解析】
A、颜色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B、溶解性需要通过溶解操作进行表现,而溶解属于物理变化,故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C、可燃性需要通过燃烧进行表现,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选项正确;D、导电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故本题选C。5、D【解析】
在实验时酒精灯不慎被碰倒着火的最好处理方法是用湿抹布盖灭,故选D。6、D【解析】由题中信息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与另一种物质,另一种物质中必定含有钠元素和碳元素,故选D。点睛: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是解题关键。7、B【解析】化学变化是指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A、烧制陶瓷,生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打磨石器,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冶炼钢铁,生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合成腈纶,生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其他物质生成。8、B【解析】
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氯化铜中加入适量活动性比铜强的金属能把铜置换出来。A中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的是硫化亚铁,错误;仅用第②③步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因为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向第②步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稀盐酸过量与均会否产生白色沉淀。故选B。9、C【解析】
A、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有二氧化碳等气体,是一种重要的未来新能源,不符合题意;B、沼气不属于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不符合题意;C、一些家庭常用灌装液化石油气做燃料,同时液化石油气也可做汽车燃料,符合题意;D、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海洋的储水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不符合题意。故选C。10、C【解析】
A、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能源的消耗;研制和开发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说法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B、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用洗涤剂去除油污;棉线和羊毛线可用灼烧闻气味区分,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产生烧纸气味的是棉线,可以鉴别。说法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C、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说法完全错误,符合题意;
D、原子不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如氢原子;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过氧化氢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说法不完全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天然气二氧化硫ACD硝酸钡【解析】
(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中,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的是:二氧化硫,溶于水变为亚硫酸,显酸性。(2)2018年第二十六届“世界水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下列用水方式,符合该主题的是:A、用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水资源;故选项正确;B、洗脸、刷牙时,不间断地放水,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故选项错误;C、及时修理坏的水龙头,防止水资源浪费;故选项正确;D、农业和园林改浸灌为喷灌或滴灌,调高灌溉效率,节约水资源;故选项正确;故选:ACD。(3)我国对江河的管理实施了河长制。某条河的附近有一硫酸厂,该厂的废水经处理后排放到此河流中。要检验经处理后排放的废水中是否还含有硫酸根离子,应选择的试剂是:在废水中加入硝酸钡,钡离子与硫酸根能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说明废水中有硫酸根离子,反之则没有。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4.5g25g475g【解析】
⑴根据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入患者体内的氯化钠的质量=500g×0.9℅=4.5g;⑵在稀释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18%的氯化钠溶液质量为x;x×18%=500g×0.9℅解之得:x=25g,则需加水的质量=500g-25g=475g。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50%C160降温结晶【解析】本题考查了固体溶解度,结晶的方法,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定,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等。(1)根据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可知,A点时,该溶液的质量为100g,溶液中的M质量为(100g-50g)=50g,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50%;(2)A点对应的溶液随温度的升高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大,A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未溶解的M,A点对应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当温度上升到40℃,溶液的质量为130g,说明80gM物质恰好完全溶解,B点对应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当温度上升到60℃时,溶液的质量不增加,C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C;(3)根据曲线关系图可知,在40℃时,80gM物质与50g水形成饱和溶液,则40℃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160g;根据曲线关系图可知,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若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从C点对应的溶液获得M的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14、BaCl2CuSO4NaOH先向滤液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再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滤液变红,证明氢氧化钠一定存在【解析】
①取该样品溶于足量的水中,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说明样品中一定不含硫酸铜,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钡或碳酸钡或硫酸钡、碳酸钡;②将①所得白色沉淀加入到足量稀硝酸中,观察到白色沉淀部分溶解,说明白色沉淀是硫酸钡、碳酸钡,从而说明样品中含有氯化钡和硫酸钠;③向①所得无色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无法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详解】(1)由分析可知,步骤①中产生的沉淀是钡盐的沉淀,故可以得出该样品中一定含有的杂质是氯化钡(BaCl2),溶液显无色,说明一定不含的杂质是硫酸铜(CuSO4),因为硫酸铜溶液显蓝色;(2)由分析可知,无法确定的杂质成分是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由于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先排除碳酸钠溶液的干扰。故实验方案为:先向滤液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再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滤液变红,证明氢氧化钠一定存在。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稀盐酸过量Mg(OH)2和HCl不能共存Mg+2H2OMg(OH)2↓+H2↑CO带火星的小木条③MgCO3MgO+CO2↑Mg(OH)2和MgCO3【解析】(一)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可见镁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二)pH<7,溶液显酸性,可能是氯化镁溶液显酸性,也可能是盐酸有剩余;(三)【猜想】氢氧化镁是一种碱,不能与盐酸共存;【实验】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气体是镁与水反应生成的,且具有可燃性,所以是氢气;该反应是镁与水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Mg+2H2OMg(OH)2↓+H2↑;(四)实验探究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条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氧气、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实验室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氢气和甲烷燃烧会产生蓝色火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猜想实验方法现象结论①二氧化碳收集气体于集气瓶中,而后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明显现象猜想①不成立②氧气收集气体于集气瓶中,而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无明显现象猜想②不成立③氢气第一步,点燃产生的气体;第二步,在火焰上罩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气体能被点燃;烧杯内壁无现象;猜想③成立④一氧化碳⑤甲烷实验探究二:(1)实验Ⅰ的现象加热白色不溶物时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MgCO3MgO+CO2↑;(2)假设固体全部是氢氧化镁,设生成氯化镁的质量为xMg(OH)2+2HCl=MgCl2+2H2O58
952.26g
xx=3.70g假设固体全部是碳酸镁,设生成氯化镁的质量为yMgCO3+2HCl═MgCl2+H2O+CO2↑84
952.26gyy=2.56g所以称量“干燥的晶体”质量为
2.85g,由此可推得白色不溶物是成分是Mg(OH)2和MgCO3。16、BCDC钠离子、硫酸根、铜离子Na2CO3酚酞试剂【解析】
探究硫酸氢钠(NaHSO4)。提出疑问:NaHSO4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1)根据图1中Ba(OH)2与NaHSO4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Ba(OH)2与NaHSO4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水和硫酸钡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根据图1信息,则有:A、NaHSO4是由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构成的,由金属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盐,还有氢离子,NaHSO4是一种酸式盐,A选项推断不合理,不符合题意;B、NaHSO4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氢离子,能与Zn反应生成氢气,B选项推断合理,符合题意;C、NaH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4628-2025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与化学指示物测试设备
- 农村个人房屋售卖合同范本
- 买卖注册公司合同范本
- 出租钢琴合同范例
- 倒板合同范本
- 出口经营合同范本
- 个人租车协议合同范本
- 医疗器械借用合同范本
- 制做安装合同范本
- 别墅门订购合同范本
- GB/T 7631.5-1989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5部分:M组(金属加工)
- GB/T 41326-2022六氟丁二烯
- GB/T 19470-2004土工合成材料塑料土工网
- GB/T 18913-2002船舶和航海技术航海气象图传真接收机
- 高中教师先进事迹材料范文六篇
- 烹饪专业英语课件
- 3d3s基本操作命令教程课件分析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晨读课件
-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讲义课件
- 河南大学版(2020)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法律方法阶梯实用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