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2024届高三年级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Ⅶ)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考古发现、安阳殷墟商代中期慕葬中,中、高级贵族随葬成套优质铜明器,仅有小贵族随葬劣质铜明器,而晚期墓葬中,中小贵族的随葬物品则普遍存在劣质铜明器和仿铜陶礼器,但高级贵族始终随葬成套优质铜明器。这一变化表明()A.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B.贵族间的地位差距增大C.宗法血缘关系走向瓦解 D.社会贫富分化日益显现2.如表为汉初农民家庭的赋税负担状况表。这()家庭粮食总收入(石)赋税负担(石)赋税支出占农业总收入的比例田亩税人头税更赋总计1003—4<4<6约1313%A.体现了“与民休息”的政策 B.减轻了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C.彰显了“汉承秦制”的成效 D.推动了封建租佃关系的发展3.在唐代公文流转过程中,官府收文一般包括登记、批办、受付、判案、执行、勾稽、抄目等环节。其中判案环节实行同职官四等连署制度,即每份文件要经过勾官、判官、通判官、长官共同签署,方能生效执行。由此可见,唐代()A.官僚体系日益完善 B.地方权力有所扩大C.监察机构相互制约 D.行政运行较为规范4.据记载,宋代“诗家不妨间用俗语,尤见工夫”,几成诗坛共识。散文也运用了口语体、后人称欧阳修与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文章好处:“只是平易说道理,初不曾使差异底字换却那寻常底字”,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A社会变革促进主流文学体裁更新 B.市井风情引领文人雅趣发生转移C.商品经济发展助推文学观念变化 D.理学形成丰富儒家思想基本内涵5.明清时期,宗族对于乡村公共事业的贡献举足轻重,除了兴办义学、捐赠学堂与书院,还会通过族产、族田等财产救济贫困乡民,或修建桥梁道路,或帮助乡民解早时之困、洪涝之灾。其做法()A.有助于基层社会治理 B.助推基层行政机构调整C.有利于巩固宗法制度 D.缘于优抚弱势群体的传统6.1843年5月,山东巡抚梁宝常认为,其前任所选的战船式样,只利于内洋驾驶,不便于外海航行。主张在原有崛船基础上加以改进。1847年4月,江、浙选定的同安梭船被认为:“用之长江内洋,易于搁浅”,且“于闽浙两省均难配用”。这反映出当时()A.官员边防策略存在分歧 B.中央权力逐渐下移C.西学东渐产生一定影响 D.国家主权意识萌生7.如表1879—1882年清政府设立电报线一览表。这反映了()年份电线名称经过主要城市1879天津大沽线大沽北塘海口一天津1880天津上海线天津一江北一镇江一上海1882苏浙闽粤线苏州——湖州一嘉兴一杭州一绍兴一宁波一台州—温州一福宁一福州一兴化—泉州潮州一惠州—一广州A.沿海地区战略地位不断提高 B.早期现代化的发展C.中国邮政事业发展适逢良机 D.实业救国理念流行8.1943年,淮北苏皖边区发布文件指出,“冬学运动是一个大规模的群众中的政治动员运动”。同年,在边区第五次教育行政会议上,边区领导人强调,“我们的基本任务便是:要继续提高根据地内广大人民的觉悟程度。”边区政府旨在()A.践行“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维护人民革命政权C.提升普通百姓的文化水平 D.巩固全面抗战局面9.1955年,中国从苏联进口额达到近11.2亿美元,约占当年中国外贸进口总额的65%。中国与东欧国家之间的贸易量也在不断增长,1957年约5.2亿美元,约占当年中国进出口总额的16.80%。这主要缘于()A.新型外交的开创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C.国际环境的改善 D.工业化战略的逐步实施10.1979年,文化部下发文件,允许艺术院团进行改革探索。北京市京剧二团试行“演出承包经营责任制”,启动面向市场的探索之路,尝试突破传统行业体制下“单位—个人”严格的“保护一服从”关系模式。这()A.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B.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弘扬。C.提高了文艺工作者的政治经济地位 D.为精神文明建设拓展了一定空间11.公元前2400年的两河流域拉伽什铭文中提到,拉伽什与相邻的温马城邦统治者曾经签署边界协定,两个城邦之间的运河成为城邦之间的界河。见证人是当时乌尔城邦的统治者麦西利姆,他拥有基什王的头衔(城邦联盟首领)。据此可知,当时两河流域()A.基本实现统一 B.人们已经使用契约 C.王权专制凸显 D.原始民主传统犹存12.800年左右,查理曼颁行的《庄园敕令》规定:“我的耕夫用牛所耕的土地,和庄园上佃农们所当耕的土地⋯⋯铅矿;牝马和马驹。以上各项,务须于圣诞节前,分类列账,井井有条地报告我,使我可以知道各种财产的数目。”这反映出当时西欧()A土地兼并加剧 B.王权得到加强 C.自然经济盛行 D.社会矛盾缓和13.18世纪,在法国《百科全书》的知识系统里,出现了一些新科学,神学与宗教的影响力被大大削弱,生产和研究、技术和科学有了同样重要的地位,文艺有了自身独立的活动天地。由此可见,《百科全书》()A.拉开了科学革命的序幕 B.改变了人们对宗教的信仰C.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 D.反映了科学与技术的结合14.18世纪下半期、德意志民族意识觉醒。19世纪30年代以后,工业化使德意志各邦各地区在。实际利益基础上紧紧绑在一起,出现经济强邦——普鲁士。19世纪中后期,普鲁士领导人运用多种手段、最终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由此可知,德意志统一()A.伴随着社会的转型 B.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C.借鉴美国革命做法 D.奉行联邦政府权力至上原则15.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政府与许多美国企业签订合同,让这些公司到苏联修建工厂、大坝、造船厂、炼油厂、公路、公寓等。福特、通用电气等25家企业被列入英文版的五年计划之中。苏联的做法旨在()A.调整与西方国家关系 B.逐渐恢复新经济政策C.避免经济危机的冲击 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16.从1970年第七届首脑会议开始,非洲统一组织改变了过去非洲民族运动领导人只能作为观察员列席的做法,而吸收他们同非洲已独立国家首脑一起讨论非洲问题,1972年第九届首脑会议还授权他们可以参加表决同其直接有关问题的决议。其做法()A.表明泛非运动的活跃 B.推动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C.体现了国际法的作用 D.促进第三世界登上国际舞台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上谕右军都督府臣曰:“近闻陕西都司遣兵常随秦王出入盖王府,置护卫,又设都司,正为彼此防闲。都司乃朝廷方面,凡奉敕调兵,不启王知,不得辄行,有王令旨而无朝命,亦不擅发。如有密旨,不令王知亦须详审覆而行。此国家体统如此。今秦府未给护卫、但令以兵五百、暂为护从,而都司廼敢擅增兵至千人,其罪不可赦。朕以其皆旧臣,昔有劳于国,俱不置之法。尔都督府遣人谕之,今后有复违令者,治如律。”——摘自《太祖高皇帝实录》(1)材料反映了____(朝代)的军事制度,其机构在地方主要有都司、____(机构名称)、所。(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的基本特征。(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的历史影响。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中国从沿海开放的通商城市到内陆腹地的偏远农村,到处都有人从事手工制造,人民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日常用品都离不开手工业。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介于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之间的中间经济带。这些相对于现代工业而言较为落后的传统手工业,在机器工业的打击和刺激下,日益脱离传统的既定轨道,在生产力、经营形式、管理形式等方面向着现代化转型,其中一部分已经过渡到机器生产。但这一过程由于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如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20世纪30—4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的破坏,还远远没有完成。直到1949年,手工业仍然构成工业经济的主体。——摘编自彭南生《中间经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中国近代手工业(1840—193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790年法国国民议会决定成立国家档案馆、并规定其除了保存国民议会的档案文件外,还要集中保管国家机关和地方机关的公共文件。1790年11月5日颁布“关于成立行政区档案馆的法令”,规定每一个行政区政府各机关的档案都要移交行政区档案馆保存,地方档案馆体系开始形成。1794年“穑月七日档案法”明确规定,中央国家档案馆对各地区档案馆实行指导和监督。内政部在1841年4月24日颁布了《各省和各地区档案整理和分类基本条例》。拿破仑三世统治法国期间(1852—1870年)。政府搜集、整理档案文献,设立档案职业准入资格,建立专门档案行政管理机构,促进了档案事业的发展。——摘编自李婷婷《法国档案学的形成与发展》材料二英国自1838年颁布了第一部《公共档案法》,1958年重新颁布,1967年以来都有不断的修订。英国公共文件办公宣曾对档案接收工作作出明确规定:“凡档案在形成单位保管满30年,必须移交给公共文件办公室保管,并向社会无偿提供利用,达到资源共享”。英国档案工作部门严格执法,加强对档案移交部门的指导监督。档案工作部门有权对档案移交部门管理利用中的不当行为责令其限期改正等。1947年成立的英国档案工作者协会,会员来自于全国各级、各类档案机构或专业团体。协会通过定期召开档案工作专业会议和出版专业刊物,来增进档案人员的相互了解和交流,促进档案法规的贯彻实施。——摘编自罗《《英国档案事业发展的新趋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法国档案事业发展的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法国与现代英国档案管理的异同点。(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法国、现代英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共同因素。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表11978年前后中国驻外大使学历统计表学历1978年前所占人数所占百分比(%)1978年后所占人数所占百分比(%)小学21.1000.中学137.1810.43、专科168.84104.35继教137.1831.30本科/10759.1218580.43研究生63.3162.61不详2413.262510、87总计181
230
表21978年前后中国驻外大使供职洲别统计表供职洲别1978年前人数所占百分比(%)1978年后人数所占百分比(%)亚洲8446.41—4820.87欧洲10759126829.56非洲52.768536.96大洋洲8446.41.135.65南美洲2111.60229.57北美洲126.63229.57总计313
258
说明:1978年后的时间截止到1993年,供职洲别统计是按照只要大使在此洲出任大使而计算,重复在某一个大洲出任大使两次或者以上按照一次统计。——摘编自刘袁力《简析新中国大使构成(1949—1993)和外交官选拔标准》(1)根据材料,指出1978年前后中国驻外大使学历与供职洲别的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述变化的原因。河北省2024届高三年级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Ⅶ)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考古发现、安阳殷墟商代中期慕葬中,中、高级贵族随葬成套优质铜明器,仅有小贵族随葬劣质铜明器,而晚期墓葬中,中小贵族的随葬物品则普遍存在劣质铜明器和仿铜陶礼器,但高级贵族始终随葬成套优质铜明器。这一变化表明()A.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B.贵族间的地位差距增大C.宗法血缘关系走向瓦解 D.社会贫富分化日益显现【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商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中小贵族的随葬物品则普遍存在劣质铜明器和仿铜陶礼器”“高级贵族始终随葬成套优质铜明器”及所学可知,商朝晚期墓葬中,中小贵族墓葬随葬器物的变化是商代晚期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反映出中、小贵族的衰落及其与高级贵族之间社会经济地位差距增大,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商朝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宗法血缘关系走向瓦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商代贵族墓葬的陪葬品差异,体现不出社会贫富分化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2.如表为汉初农民家庭的赋税负担状况表。这()家庭粮食总收入(石)赋税负担(石)赋税支出占农业总收入的比例田亩税人头税更赋总计1003—4<4<6约1313%A.体现了“与民休息”的政策 B.减轻了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C.彰显了“汉承秦制”的成效 D.推动了封建租佃关系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从材料信息及所学可知,汉初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农民家庭的赋税负担相对较轻,A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汉初农民家庭的赋税负担相对较轻,没有体现出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减轻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反映汉初轻徭薄赋,与民修养生息,无法体现“汉承秦制”的成效,且汉初推行黄老之学,而秦朝奉行法家学说,排除C项;材料涉及农民赋税缴纳情况,不能体现封建租佃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3.在唐代公文流转过程中,官府收文一般包括登记、批办、受付、判案、执行、勾稽、抄目等环节。其中判案环节实行同职官四等连署制度,即每份文件要经过勾官、判官、通判官、长官共同签署,方能生效执行。由此可见,唐代()A.官僚体系日益完善 B.地方权力有所扩大C.监察机构相互制约 D.行政运行较为规范【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公文流转过程中官府的收文环节众多,比较严谨,可见其行政运行较为规范,D项正确;材料没有官僚体系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地方权力有所扩大,排除B项;材料陈述的是公文的处理流程,没有监察机构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4.据记载,宋代“诗家不妨间用俗语,尤见工夫”,几成诗坛共识。散文也运用了口语体、后人称欧阳修与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文章好处:“只是平易说道理,初不曾使差异底字换却那寻常底字”,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A.社会变革促进主流文学体裁更新 B.市井风情引领文人雅趣发生转移C.商品经济发展助推文学观念变化 D.理学形成丰富儒家思想基本内涵【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使得文学创作更加贴近市民生活,文学语言趋于通俗化、平民化,这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助推文学观念变化,C项正确;题干主要涉及文学语言风格的变化而非体裁更新,排除A项;文人雅趣并非完全由市井风情引领,排除B项;题干侧重于文学语言风格的变迁,而非理学思想内容的丰富,排除D项。故选C项。5.明清时期,宗族对于乡村公共事业的贡献举足轻重,除了兴办义学、捐赠学堂与书院,还会通过族产、族田等财产救济贫困乡民,或修建桥梁道路,或帮助乡民解早时之困、洪涝之灾。其做法()A.有助于基层社会治理 B.助推基层行政机构的调整C.有利于巩固宗法制度 D.缘于优抚弱势群体的传统【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宗族热心于乡村公共事业,涉及教育、救济、交通等多个方面,这有助于社会基层治理,A项正确;材料所述做法与基层行政机构的调整没有直接逻辑关系,排除B项;宗法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崩溃,排除C项;缘于优抚弱势群体的传统说法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6.1843年5月,山东巡抚梁宝常认为,其前任所选的战船式样,只利于内洋驾驶,不便于外海航行。主张在原有崛船基础上加以改进。1847年4月,江、浙选定的同安梭船被认为:“用之长江内洋,易于搁浅”,且“于闽浙两省均难配用”。这反映出当时()A.官员边防策略存在分歧 B.中央权力逐渐下移C.西学东渐产生一定影响 D.国家主权意识萌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材料现象“其前任所选的战船式样,只利于内洋驾驶,不便于外海航行”“用之长江内洋,易于搁浅”等反映出当时战船样式备受关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受到西方近代战舰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当时西学东渐产生一定影响,没有官员边防策略存在分歧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中央权力逐渐下移发生在太平天国运动以后,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当时西学东渐产生一定影响,材料无法体现国家主权意识萌生,排除D项。故选C项。7.如表为1879—1882年清政府设立电报线一览表。这反映了()年份电线名称经过主要城市1879天津大沽线大沽北塘海口一天津1880天津上海线天津一江北一镇江一上海1882苏浙闽粤线苏州——湖州一嘉兴一杭州一绍兴一宁波一台州—温州一福宁一福州一兴化—泉州潮州一惠州—一广州A.沿海地区战略地位不断提高 B.早期现代化的发展C.中国邮政事业发展适逢良机 D.实业救国理念流行【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879—1882年清政府设立电报线”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示现象顺应了早期现代化的要求,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沿海地区战略地位不断提高,排除A项;“中国邮政事业发展适逢良机”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实业救国出现在甲午战后,排除D项。故选B项。8.1943年,淮北苏皖边区发布文件指出,“冬学运动是一个大规模的群众中的政治动员运动”。同年,在边区第五次教育行政会议上,边区领导人强调,“我们的基本任务便是:要继续提高根据地内广大人民的觉悟程度。”边区政府旨在()A.践行“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维护人民革命政权C.提升普通百姓的文化水平 D.巩固全面抗战局面【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3年(中国)。据材料“1943年”和“要继续提高根据地内广大人民的觉悟程度。”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3年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此时边区政府强调提高根据地内广大人民的觉悟程度,旨在巩固全面抗战局面,D项正确;“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土地革命时期提出的,与1943年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边区政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全面抗战局面,而不是维护人民革命政权,排除B项;边区政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民众觉悟,巩固全面抗战局面,不是提升普通百姓的文化水平,排除C项。故选D项。9.1955年,中国从苏联进口额达到近11.2亿美元,约占当年中国外贸进口总额65%。中国与东欧国家之间的贸易量也在不断增长,1957年约5.2亿美元,约占当年中国进出口总额的16.80%。这主要缘于()A.新型外交的开创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C.国际环境的改善 D.工业化战略的逐步实施【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5年至1957年(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现象“中国从苏联进口额达到近11.2亿美元,约占当年中国外贸进口总额的65%”“中国与东欧国家之间的贸易量也在不断增长”等主要缘于新中国新型外交的开创,促进中外贸易的发展,A项正确;“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推动了亚非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B项;当时国际环境并未发生变化,排除C项;社会主义工业化战略与材料现象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10.1979年,文化部下发文件,允许艺术院团进行改革探索。北京市京剧二团试行“演出承包经营责任制”,启动面向市场的探索之路,尝试突破传统行业体制下“单位—个人”严格的“保护一服从”关系模式。这()A.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B.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弘扬。C.提高了文艺工作者的政治经济地位 D.为精神文明建设拓展了一定空间【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本质题,时空是1979年的中国。根据题干信息“演出承包经营责任制”“启动面向市场的探索之路”“尝试突破传统行业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初期,文化部允许艺术院团进行市场化的改革探索,这有助于突破传统行业体制的限制,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拓展了一定空间,D项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2012年11月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题干时间不符合,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身份标识、文化符号和文化内核,是中国作为大国走向世界的文化象征,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文艺工作者政治经济地位得到提高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11.公元前2400年的两河流域拉伽什铭文中提到,拉伽什与相邻的温马城邦统治者曾经签署边界协定,两个城邦之间的运河成为城邦之间的界河。见证人是当时乌尔城邦的统治者麦西利姆,他拥有基什王的头衔(城邦联盟首领)。据此可知,当时两河流域()A.基本实现统一 B.人们已经使用契约 C.王权专制凸显 D.原始民主传统犹存【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根据材料可知,拉伽什与相邻的温马城邦统治者曾经签署边界协定,两个城邦之间的运河成为城邦之间的界河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两河流域的人们已使用契约,B项正确;当时两河流域存在着若干城邦,说明两河流域地区尚未完成统一,排除A项;王权专制在材料中无体现,排除C项;材料无人民参与政治的信息,无法得出原始民主传统的存在,排除D项。故选B项。12.800年左右,查理曼颁行的《庄园敕令》规定:“我的耕夫用牛所耕的土地,和庄园上佃农们所当耕的土地⋯⋯铅矿;牝马和马驹。以上各项,务须于圣诞节前,分类列账,井井有条地报告我,使我可以知道各种财产的数目。”这反映出当时西欧()A.土地兼并加剧 B.王权得到加强 C.自然经济盛行 D.社会矛盾缓和【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敕令》的规定体现出西欧庄园自给自足,以自然经济为主,由此可知,这一时期西欧庄园自然经济盛行,C项正确;材料没有讲述土地兼并加剧,排除A项;材料讲述的是庄园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没有讲述王权得到加强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主旨并非论述社会矛盾缓和,排除D项。故选C项。13.18世纪,在法国《百科全书》的知识系统里,出现了一些新科学,神学与宗教的影响力被大大削弱,生产和研究、技术和科学有了同样重要的地位,文艺有了自身独立的活动天地。由此可见,《百科全书》()A.拉开了科学革命的序幕 B.改变了人们对宗教的信仰C.推动了启蒙思想传播 D.反映了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法国)。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百科全书》的编纂和传播,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削弱了宗教的绝对权威,强调理性和科学的重要性,这些都是启蒙思想的核心内容,C项正确;科学革命一般认为始于16世纪末到17世纪,早于《百科全书》的编纂时间,排除A项;《百科全书》主要是促进理性思考,并非直接改变信仰,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出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排除D项。故选C项。14.18世纪下半期、德意志民族意识觉醒。19世纪30年代以后,工业化使德意志各邦各地区在。实际利益基础上紧紧绑在一起,出现经济强邦——普鲁士。19世纪中后期,普鲁士领导人运用多种手段、最终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由此可知,德意志统一()A.伴随着社会的转型 B.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C.借鉴美国革命做法 D.奉行联邦政府权力至上原则【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中后期德国。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德意志统一进程实际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由民族意识觉醒到工业化发展再到政治统一、民族意识觉醒、工业化和政治统一实际上是经济社会转型的具体表现,A项正确;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统一后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美国革命的做法,材料反映的是德意志统一伴随着社会转型,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联邦政府权力至上原则,排除D项。故选A项。15.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政府与许多美国企业签订合同,让这些公司到苏联修建工厂、大坝、造船厂、炼油厂、公路、公寓等。福特、通用电气等25家企业被列入英文版的五年计划之中。苏联的做法旨在()A.调整与西方国家关系 B.逐渐恢复新经济政策C.避免经济危机的冲击 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苏联。据所学可知,20世纪30年代苏联政府正在实行两个五年计划,这一时期苏联政府与美国企业签订合同,让这些公司到苏联修建工厂、大坝、造船厂等实际上是要吸收美国先进的技术方便推动苏联的工业化,D项正确;材料仅涉及美国,不涉及其他西方国家,因此“调整与西方国家关系”的说法不符题意,排除A项;苏联新经济政策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已经废除,题干涉及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时间不符,排除B项;C项说法不符史实,实际上20实际30年代大危机也影响到苏联,只不过相对西方国家,苏联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小,排除C项。故选D项。16.从1970年第七届首脑会议开始,非洲统一组织改变了过去非洲民族运动领导人只能作为观察员列席的做法,而吸收他们同非洲已独立国家首脑一起讨论非洲问题,1972年第九届首脑会议还授权他们可以参加表决同其直接有关问题的决议。其做法()A.表明泛非运动的活跃 B.推动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C.体现了国际法的作用 D.促进第三世界登上国际舞台【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非洲)。材料信息显示,从1970年第七届首脑会议开始,非洲统一组织吸收非洲民族运动领导人同已独立国家首脑一起讨论非洲问题,后来还授权他们可以参加表决同其直接有关问题的决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有利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展,推动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B项正确;材料所述做法不能表明泛非运动活跃,排除A项;C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不符,排除C项;第三世界登上国际舞台在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上谕右军都督府臣曰:“近闻陕西都司遣兵常随秦王出入盖王府,置护卫,又设都司,正为彼此防闲。都司乃朝廷方面,凡奉敕调兵,不启王知,不得辄行,有王令旨而无朝命,亦不擅发。如有密旨,不令王知亦须详审覆而行。此国家体统如此。今秦府未给护卫、但令以兵五百、暂为护从,而都司廼敢擅增兵至千人,其罪不可赦。朕以其皆旧臣,昔有劳于国,俱不置之法。尔都督府遣人谕之,今后有复违令者,治如律。”——摘自《太祖高皇帝实录》(1)材料反映了____(朝代)的军事制度,其机构在地方主要有都司、____(机构名称)、所。(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的基本特征。(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的历史影响。【答案】(1)①.明朝②.卫(2)基本特征:是地方最高军事机构;少数民族地区的此类机构具有羁縻性质;服务于君主专制需要。(答出其中两点,言之成理即可)(3)历史影响:加强了对地方的军事统治;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有利于民族交融;(答出其中两点,言之成理即可);但三司分权,不利于地方综合事务的处理。【解析】【详解】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范围是明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明朝的军事制度,其机构主要有都司、卫、所。本题为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范围是明代(中国)。根据材料“有王令旨而无朝命,亦不擅发。如有密旨,不令王知亦须详审覆而行。此国家体统如此”可知服务于君主专制需要,结合所学知识,从地方最高军事机构、少数民族地区的此类机构具有羁縻性质、服等角度考虑,言之成理即可。本题为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范围是明代(中国)。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是加强了对地方的军事统治、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有利于民族交融、三司分权不利于地方综合事务的处理等角度考虑,需要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来作答,言之成理即可。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中国从沿海开放的通商城市到内陆腹地的偏远农村,到处都有人从事手工制造,人民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日常用品都离不开手工业。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介于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之间的中间经济带。这些相对于现代工业而言较为落后的传统手工业,在机器工业的打击和刺激下,日益脱离传统的既定轨道,在生产力、经营形式、管理形式等方面向着现代化转型,其中一部分已经过渡到机器生产。但这一过程由于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如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20世纪30—4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的破坏,还远远没有完成。直到1949年,手工业仍然构成工业经济的主体。——摘编自彭南生《中间经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中国近代手工业(1840—193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答案】〖示例〗论题:近代中国手工业经济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阐述: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传统的手工业经济也发生巨大变化。在西方国家经济侵略下,一些手工业破产,一些手工业则引进机器生产,在生产力、经营形式、管理形式等方面向着现代化转型,有些转化为机器生产,还有的手工业在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下艰难生存。由于资本和技术资源的相对短缺,外国资本主义的残酷竞争,本国封建势力的压制,机器工业的发展较为缓慢。传统手工业虽然分化明显,但在近代中国仍然构成工业经济的主体。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手工业经济受到西方列强侵略的影响,受到封建势力的压迫,行业分化突出,体现了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也可)【解析】【详解】本题为探究结论论证类题,时空范围是近现代(中国)。根据材料“这些相对于现代工业而言较为落后的传统手工业,在机器工业的打击和刺激下,日益脱离传统的既定轨道,在生产力、经营形式、管理形式等方面向着现代化转型。”可知中国近代工业受西方的影响比较大,和我国当时社会性质有关,因此可提出“近代中国手工业经济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等论题。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展开阐述,阐述可以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进行。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传统的手工业经济也发生巨大变化。在西方国家经济侵略下,一些手工业破产,一些手工业则引进机器生产,在生产力、经营形式、管理形式等方面向着现代化转型,有些转化为机器生产,还有的手工业在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下艰难生存。由于资本和技术资源的相对短缺,外国资本主义的残酷竞争,本国封建势力的压制,机器工业的发展较为缓慢。传统手工业虽然分化明显,但在近代中国仍然构成工业经济的主体。最后,论证表述成文并总结,得出结论,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手工业经济受到西方列强侵略的影响,受到封建势力的压迫,行业分化突出,体现了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790年法国国民议会决定成立国家档案馆、并规定其除了保存国民议会的档案文件外,还要集中保管国家机关和地方机关的公共文件。1790年11月5日颁布“关于成立行政区档案馆的法令”,规定每一个行政区政府各机关的档案都要移交行政区档案馆保存,地方档案馆体系开始形成。1794年“穑月七日档案法”明确规定,中央国家档案馆对各地区档案馆实行指导和监督。内政部在1841年4月24日颁布了《各省和各地区档案整理和分类基本条例》。拿破仑三世统治法国期间(1852—1870年)。政府搜集、整理档案文献,设立档案职业准入资格,建立专门档案行政管理机构,促进了档案事业的发展。——摘编自李婷婷《法国档案学的形成与发展》材料二英国自1838年颁布了第一部《公共档案法》,1958年重新颁布,1967年以来都有不断的修订。英国公共文件办公宣曾对档案接收工作作出明确规定:“凡档案在形成单位保管满30年,必须移交给公共文件办公室保管,并向社会无偿提供利用,达到资源共享”。英国档案工作部门严格执法,加强对档案移交部门的指导监督。档案工作部门有权对档案移交部门管理利用中的不当行为责令其限期改正等。1947年成立的英国档案工作者协会,会员来自于全国各级、各类档案机构或专业团体。协会通过定期召开档案工作专业会议和出版专业刊物,来增进档案人员的相互了解和交流,促进档案法规的贯彻实施。——摘编自罗《《英国档案事业发展的新趋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法国档案事业发展的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法国与现代英国档案管理的异同点。(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法国、现代英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共同因素。【答案】(1)作用:为资产阶级统治提供借鉴;推动了文化事业的繁荣;为历史学的发展提供了助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答出其中三点即可)(2)相同点:都强调对档案工作的集中管理与监督;都运用立法手段加强档案管理;都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档案管理机构。(答出其中两点即可)不同点:现代英国档案事业起步晚,但后来成立档案工作者协会,档案管理专业化程度提高。(3)共同因素:政府的高度重视;档案从业者的努力;经济社会的发展。(答出其中两点,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9题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近代(法国)。据材料一“ 1790年法国国民议会决定成立国家档案馆、并规定其除了保存国民议会的档案文件外,还要集中保管国家机关和地方机关的公共文件”可知,为资产阶级统治提供借鉴;据材料一“国家档案馆”“地方档案馆体系开始形成”可知,推动了文化事业的繁荣;据材料一“政府搜集、整理档案文献,设立档案职业准入资格,建立专门档案行政管理机构,促进了档案事业的发展。”为历史学的发展提供了助力;结合所学从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角度考虑。【20题详解】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近代(法国)与现代(英国)。相同点:据材料一“1790年法国国民议会决定成立国家档案馆”“规定每一个行政区政府各机关的档案都要移交行政区档案馆保存”“中央国家档案馆对各地区档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