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度苏锡常镇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 二模 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3~2024 学年度苏锡常镇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 二模 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3~2024 学年度苏锡常镇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 二模 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3~2024 学年度苏锡常镇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 二模 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3~2024 学年度苏锡常镇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 二模 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后附原卷扫描版2023-2024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后附原卷扫描版历史2024.05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图1为2023年中国邮政发行的《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邮票,图案文物为龙山文化晚期的朱书扁壶,壶身有两个用朱砂写的字符。该朱书文字的价值在于能够A.佐证中华文化起源较早的特色B.揭示当时已具备国家初始形态C.证实陶寺遗址是尧帝都邑所在D.推动长江流域汉字起源的研究2.西周时期的士,受文武合一的教育,大部分务农、从军。至春秋晚期,士开始转变成为具有游动性质的士人,主要延续文事的传统,或仕宦,或教学。这一现象A.强化了封建贵族的统治B.缘于儒家思想的传播C.反映了阶级结构的变化D.推动经济文化的交流3.御史中丞、丞相司直、司隶校尉是汉武帝时期中央监察系统的三大支柱。御史系统地位最尊,丞相司直协助丞相检举不法,亦可督察诸州刺史,司隶校尉则负责纠察京师及重要郡国的官员,三者不相统属。据此推知,当时的监察系统A.职能各异阻碍了地方行政B.监察分权削弱了中央集权C.组织严密有利于整肃吏治D.以卑临尊降低了工作效率历史第1页共6页4.表1为现代学者经考证后编制的表格,这一考证可以说明表1明末清初私人海外贸易利润总额和利润率航线年均商船数平均利润率年均贸易总额(两)利润额(两)日本40.7250%217万155万东南亚、西亚91150%1430万787万合计131.7一1647万942万A.海上丝路的鼎盛B.海禁政策的影响C.殖民扩张的后果D.朝贡贸易的弊端5.清人洪亮吉说:“今……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为士者十倍于前而佣书授徒之馆不加增,于是士农工贾各减其值以求售,布帛粟米又各昂其价以出市。”这反映出A.商人囤货导致市场混乱B.土地兼并威胁农业生产C.清朝社会生产陷入停顿D.人口压力影响社会发展6.太平天国领导人重视制定并实施自己的社会纲领,认定“吾以天下富室为库,以天下积谷之家为仓,随处可以取给”,“凡物皆天父赐来,不须钱买”。这种施政实践A.促进了社会救济事业发展B.是宗教性与空想性的结合C.赢得了各阶层民众的拥护D.是小农经济形态具体呈现7.1872年,一位外地来沪的游客,对上海人流行怀表的时尚感到新奇,他作竹枝词描绘这一情景道:“腰悬小表转金轮,巧比铜壶刻漏真。相约只凭钟几点,不劳子午标时辰”。这反映出当时上海A.奢靡之风受到推崇B.钟表得到普及使用C.城市商业发展迅速D.传统陋习面临挑战8.表2所示为1914—1922年能查明身份的中国产业资本家的来源。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表2产业户数创办人或主要投资者总数地主商人买办华侨其他棉纺业3659173514面粉业42538·26786轮船业8·9243合计8612127、651.1-810A.工业资本主要来自商业积累B.民族工业呈现发展趋势C.轻工业与农业经济联系紧密D.时局动荡影响土地收入9.20世纪30年代周谷城完成《中国通史》,书中关注下层民众的生活状况和反抗运动;关注不同阶级、阶层对立、转化;关注民族关系,力图说明各民族历史贡献。到1948年,此书共重印12次,但书也屡屡被禁,有人曾攻击作者存“马克思主义嫌疑”。这反映了A.阶级矛盾逐渐取代民族矛盾B.马克思主义史学观广泛传播C.军阀割据引起社会剧烈动荡D.政治环境影响了学术的发展历史第2页共6页10.图2为画家沈绍伦于1981年创作的宣传画。当时出现了一批此类主题的作品,其目的在于A.激励大众提升产品质量B.鼓励人们追求城市美好生活C.展示工业化的伟大成就D.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11.有学者认为,在世界上古时期,游牧世界向农耕世界发动了两次大的冲击,其结果是游牧世界入袭一次,其范围便缩小一些,农耕世界随之扩大,最终使得亚欧大陆上的游牧世界大大缩小。这反映出A.战争造成不同文化的碰撞交锋B.游牧民族促进了区域文化转型C.农耕文明具有更强大的向心力D.人口迁徙冲击了多元文明格局12.中世纪英国实行的契约军役制度下,国王与贵族签定契约,签约的贵族再与其他人签定服役契约,招募骑兵和步兵为国王服役。表3为当时的服役参照表(注:1先令等于12便士)。由此可知,当时表3官兵等级日工资数公爵13先令4便士伯爵6先令8便士~13先令4便士男爵或旗手骑士4先令普通骑士2先令,候补骑士或普通骑兵1先令骑兵弓箭手6便士A.庄园自给自足性强B.社会等级秩序森严C.中央集权不断强化D.封君封臣制度崩溃3.伏尔泰在《风俗论》中写道:“上帝已经做了他应该做之事,不该由我们来对他进行评判。我从来只注意普通的历史事实。我不想涉及这部书中有关神明之事,我始终只着眼于研究古代历史”。由此可以看出A.理性思想渗入史学研究B.古典文化受到学者推崇C.宗教神学遭到社会质疑D.人神关系发生重要变化14.马克思说:“就机器使肌肉力成为多余的东西来说,机器成了一种使用没有肌肉力或身体发育不成熟而四肢比较灵活的工人的手段。因此,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第一个口号是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这一认识A.反映出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的本质B.使生产动力的革新提上了日程C.揭示了工业革命对工人家庭的影响D.推动了工厂制度的形成和完善15.新加坡独立后,政府对具有种族性质的社区组织进行改造和打击,建设新的社区组织,将多元化的种族平等思想贯彻到民众之中,较好地实现了社会整合。此后,新加坡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创造了平衡的国内政治环境与和谐的种族关系。这说明新加坡A.建立了混合型社区管理模式B.社会发展依赖政治上的独立C.形成了独特的多元文化景观D.社会治理产生多重积极效应16.一位现代埃及经济学家指出,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的世界扩张,但由于边界的存在,就必定出现世界的两极分化。非洲国家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要想在全球化进程中不被边缘化,就必须与中心国家“脱钩”,采取地区化的形式。这反映出他A.积极主张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B.否定了民族化经济发展模式C.肯定了全球化对区域化的影响D.力图维护全球化中经济安全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17.(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清政权建立之初,一度压制书院发展。然而,对于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的书院,政府强行禁止,颇感困难。康熙年间适当放宽对书院的控制,并将其疏引导入其所设计的发展轨道。康熙二十四年,湖南巡抚在重建被吴三桂叛军毁坏的岳麓书院院舍后,两具疏章,请求御书區额及賜经史诸书,借以巩固岳麓书院的地位。部议准其所请。二十六年春,御书“学达性天”匾额,并十三经、二十一史、经书讲义遣送到山,从此岳麓书院重又兴盛起来。同时得到匾额的,还有白鹿洞书院及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朱熹祠七处。至乾隆年间,皇帝屡下谕旨,规范书院管理,聘请院长,选择生徒,皆有标准。清政府的书院政策不再动摇,上下一统的书院教育体系逐渐形成。——摘编自邓洪波著《中国书院史(增订版)》(1)据材料,指出康乾年间政府管理书院的主要措施。(3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前期书院政策变化的原因,并说明其影响。(10分)18.(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43年,《中华医学杂志》在重庆复刊,其卷头语写道:“本志自民元四年创刊以来,出版已达二十八卷。总会(指中华医学总会)迁渝后,学术空气,甚为浓厚,检以为本志有复刊之必要……俾国内医学学术之研究,际兹抗战期间,不仅得以赓续,并能产生新的收获,庶合中央抗建之旨,本会之幸,亦国家之幸”。—摘编自张爱林《近代医疗卫生杂志的传播》材料二表4·《中华医学杂志》复刊初期的部分内容卷号及期号部分文章主题1943年第29卷第2期国产抗疟药材之研究蜂蜜对于治疗冻疮溃疡及小外伤之用途重庆市卫生新闻介绍1944年第30卷第4期神经病科医师之训练1945年第31卷第1期海外空运服务社之医疗问题1945年第31卷第3期空运手术队之降落问题1945年第31卷第5期国外麻醉问题—据张爱林《近代医疗卫生杂志的传播》(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医学杂志》复刊的历史背景。(4分)(2)据材料二,概括复刊初期《中华医学杂志》内容的特点。(4分)(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医学杂志》复刊的时代价值。(5分)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据(美)珍妮特·L.阿布卢格霍德《欧洲新权之前:1250-1350年的世界体系》图3反映了13-14世纪世界体系中的八个贸易圈。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历史第5页共6页2023~2024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4.5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ACCBDBCADACBAADD二、非选择题17.(13分)(1)措施:放宽限制;注重引导;规范管理(3分)(2)原因:国家统一;政权巩固;节院社会影响(大;清廷笼络汉族士人的需要;地方官支持(5分)影响:节院制度官方化;理学地位巩固;促进文教发展;利于民族交融;缓和社会矛盾。(5分)18.(13分)(1)背景:全民族抗战;部分高校、医疗机构内迁。(4分)(2)特点:内容多样;中西兼顾;注重实用(服务现实);战时特征或地方特色(4分)(3)价值:传播医学知识;振兴医疗卫生事业;树立学术榜样;助推抗日救亡运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5分)19.(12分)【示例一】13-14世纪的世界贸易体系是多中心的(2分)13-14世纪时,各地区贸易圈的发展促进了非洲、亚欧大部分地区之间的联系,具有一定的世界性(1分)。每个贸易圈都有一支居支配地位的力量(1分)。如欧洲贸易圈中的意大利人,中东贸易圈中的阿拉伯人,东亚贸易圈中的中国人。这个世界贸易体系包括了多个区域性的贸易圈(2分)。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1分),生产力水平的制约(1分)和交通)不发达(1分)。即使东亚、东南亚至欧洲的各贸易圈有了直接或间接的往来,也并没有一支力量来保证商品在整个世界贸易体系中的流通(1分)世界范围内的各个贸易圈(多中心贸易圈)形成之后又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为近代世界市场的形成,为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创造了条件。(2分)【示例二】13-14世纪区域性贸易圈的发展密切了世界的联系(2分)13-14世纪时,各地区贸易圈的发展促进了非洲——亚欧大部分地区之间的贸易联系(1分),丝绸之路等重要商路把这些贸易圈连接起来,使得各个贸易圈在交往过程中有了交集(2分);如东亚、南亚和蒙古(北亚)贸易圈之间;南亚、西亚和东非贸易圈之间;地中海、西欧和西亚贸易圈之间等(2分)密切了东亚、东南亚至欧洲的各贸易圈的联系,形成

了“世界体系”(1分);这个世界体系大于任何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