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种设备管理(电梯)人员考试题库附答案单选题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的要求。(D)2.制造企业取得的制造许可证从签发之日起年内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各地相关部门不得进行重复审查、重复发证。(C)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较大事故由组织事故调(A)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B)国务院或其授权有关部门(C)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4.《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规定,特种设备生产、(A)安全和节能责任(B)维护保养责任(C)交接班责任5.特种设备应当建立特种设备检查验收和销售记录制度。(C)(A)使用单位(B)生产单位(C)销售单位谎报或者瞒报事故情况,不得隐匿、毁灭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C)(A)有关文件(B)有关资料(C)有关证据(A)法律(B)部门规章(C)行政法规9.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应当经,按照有关特种设备(A)国家市场监管总局(B)省级市场监管部门(C)上岗证(D)操作证(A)制造单位(B)修理单位(C)使用单位(D)安装单位13.《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C)14.人员在未看清电梯轿厢的情况下盲目进入井道,可能导致(A)坠落(B)剪切(C)挤压(D)困人15.《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及其检验、检测人员提供特种设备相关资料和必要的检验、检测条件,(A)真实性(B)完整性(C)统一性16.下面是特种设备重大违法活动。(D)(A)伪造有关文件、证件(B)使用经责令改正而未予改正的特种设备的(C)擅自破坏封存状态的(D)违章使用特种设备,造成严重事故的(A)监护作业(B)拒绝作业(C)继续作业18.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保证特种(A)高效率运行(B)安全使用(C)经济运行(D)节能运行(A)电梯在运行中发生故障(B)轿厢不在本层(C)防护栏杆高度不符合规定要求(D)检修人员未按规定设置检修围栏20.《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履行报废义务,采取必要措施消除该特种设备的使用功能,并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A)注销(B)撤消(C)吊销2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十三条规定,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对其生产、经营、使用(A)安全(B)节能(C)高效率(D)经济运行22.应该建立并且有效实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高耗能(A)批评教育(B)罚款(C)追究刑事责任理部门,方可从事检验、检测工作。(A)(A)剪切(B)困人(C)挤压(D)坠落26.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是为了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预防特种设备,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促进经(A)事故(B)生产安全事故(C)重特大事故(A)交接班(B)维护保养(C)节能28.持证作业人员以考试作弊或者以其他欺骗方式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吊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不得申请未取得相应特种作业人员证书,上岗作业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A)追究领导责任(B)责令停止使用或者停产停业整顿,处以罚款(C)追究作业的人员责任30.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及其检验、检测人员在检验、检测中发现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时,应当及时告知相关单位,(A)负责安全生产监管的部门(B)所在行业主管部门(C)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3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B)32.安全管理工作中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的(A)安全预评价(B)安全认证(C)安全检查(D)安全管理33.持证作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未立即报告(A)终生(B)5年(C)3年(D)4年34.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特种设备(A)主要(B)全部(C)生产(D)全面(A)管理人员(B)安装人员36.使用为公众提供运营服务电梯的,或者在公众聚集场所使用≥台以上电梯的使用单位,应当设置 (B)责令停止使用有关特种设备或者停产停业整顿,处一万元以38.对学校、幼儿园以及车站、客运码头、商场等公众聚集场所(A)依法(B)全面(C)重点(D)全民(A)安全生产(B)生产工艺(C)安全技术规范(A)查明事故经过、人员伤亡、特种设备损坏、经济损失情况以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42.电梯的还应由施工单位向依法取得电梯监督检验资格核(C)维护保养(D)重大修理(A)三年(B)五年(C)一年44.特种设备(C)负责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技能(A)推卸责任(B)事故分析(C)逃跑(D)不作为员和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方可从事相关工(A)行业认可(B)相应资格(C)考试成绩(A)国务院(B)国家市场监管总局(A)剪切(B)挤压(C)缠绕(D)电击(A)安装(B)使用(C)检验(D)设计50.电梯发生一般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或业主应当立即向5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A)管理人员(B)操作人员(C)主要负责人(D)技术负责人(A)一年(B)三年(C)五年(A)节能(B)管理(C)质量55.生产、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指,包括厂长、经理。(D)(A)监护作业(B)继续作业(C)拒绝作业(A)半年(B)每年(C)每月(A)修理人员(B)安全管理人员(A)严重损坏(B)一般损坏(C)严重故障(D)完全损坏(A)设备的注册情况(B)执行(C)人员持证情况(D)内容63.持证作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未立即报告(A)5年(B)3年(C)终生(D)4年(A)安全作业人员(B)安全管理人员(C)安装人员(D)修理人员66.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是为了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预防特种设备,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促进经(A)事故(B)生产安全事故(C)重特大事故67.电梯安装、改造和维修单位承担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应当(A)指导(B)非强制性(C)强制性(D)一般性68.安全第一就是要求在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时把安全工作放在(A)暂时(B)次要位置(C)首要位置(D)后面不得采购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的特种设备,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A)(A)使用单位(B)修理单位(C)安装单位(D)制造单位70.《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国家按照分类监督管理的原则对特种设备生产实行制度。(A)(A)许可(B)核准(C)认证(A)行政法规(B)法律(C)部门规章因生产原因造成特种设备存在危及安全的同一性缺陷的,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应当立即,主动召回。(B)(A)分析原因(B)停止生产(C)找出问题7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报告。(C)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D)特种设备焊接人员(A)检查结论(B)评定结果(C)鉴定结论(A)分级(B)大小(C)落实(D)追究(A)追究领导责任(B)追究工作责任过检验或者,并办理使用登记证书变更,(A)安全评价(B)安全评判(C)安全评估(A)主要部件(B)其他选项都是(C)电梯整机(D)安全保护装置(C)安装人员(D)安全管理人员(A)法律(B)标准(C)安全技术规范(D)行政法规及时排查和消除事故。(B)(A)制造单位(B)使用单位(C)修理单位(D)安装单位(A)推荐(B)鼓励(C)强制87.应该建立并且有效实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管理制度,以及操作规程。(B)(A)修理单位(B)使用单位(C)安装单位(D)制造单位88.《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及其检验、检测人员应当客观、公正、及时地出具检验、检测报告,并(A)评定结果(B)检查结论(C)鉴定结论89.《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对依法办理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应当建立完整的监督管理档(A)信息查询系统(B)检索系统(C)网上公示系统90.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是指最高管理层中主管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的人员。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应当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B)(A)修理单位(B)使用单位(C)安装单位(D)制造单位91.《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B)(A)设备故障(B)事故隐患(C)异常情况92.在任何情况下,自动扶梯扶手带外缘与障碍物间的水平距离均不小于80mm,以预防人员发生事故。(A)(A)碰撞(B)挤压(C)剪切(D)坠落93.《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实施安全监督检查时,应当有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参加,并出示有效的特种设备安全行政执法证件。(A)(A)二名(B)三名(C)一名94.《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使用取得许可生产并经的特种设备。(B)(A)市场认证(B)检验合格(C)技术鉴定95.必要时,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事故调查;所聘请的专家应当具备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生产、检验检测或者科研教学工作经验。(B)96.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现违反本法规定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行为或者特种设备存在事故隐患时,应当以书面形式,责令有关单位及时采取措(A)行政处罚书(B)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C)行政指导建议书(A)正确(B)错误 (A)责令停止使用有关特种设备或者停产停业整顿,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B)吊销营业执照(A)安装单位(B)修理单位安全和节能责任制度,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和节能管理,确保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安全,符合(A)要求。()(A)节能(B)安全(C)高效率运行(D)经济运行102.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修理价值,或者达到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报废条件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依(A)继续使用(B)报废(C)维修后使用103.特种设备负责组织制定特种设备操作规程。(A)(A)安全管理人员(B)作业人员(C)安装人员(D)修理人员104.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应当经,按照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规定进行鉴定,方可用于制造。未经鉴定或者鉴定不合格的,制造单位不得进行产品制造。(A)(A)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B)国家市场监管总局(C)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对其生产、经营、使用(A)经济运行(B)高效率(C)节能(D)安全位使用特种设备未按照规定办理使用登记的,责令限期改正;逾(A)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B)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C)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D)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用符合要求的特种设备。(B)(A)安全生产(B)安全技术规范(C)生产工艺安装、改造、修理的施工单位应当在验收后三十日内将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移交特种设备使用单位。(B)(A)结束后(B)竣工后(C)施工后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C)(A)异常情况(B)设备故障(C)事故隐患110.特种设备在生产(设计除外)、使用时,导致特种设备长时间不能正常运行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设备故障属于。(A)(A)严重故障(B)一般损坏(C)完全损坏(D)严重损坏位和个人有权向负责和有关部门举报涉及特种设备安全的违法行为,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处理。(C)(A)检察机关(B)劳动部门证的,自吊销许可证之日起内,负责特(A)三年(B)五年(C)一年(A)撞击(B)坠落(C)挤压(D)剪切114.应当对所采用的设计文件、制造工艺和检查校验测试的(A)安装单位(B)使用单位(C)维保单位(D)制造单位(A)合格成绩(B)行业认可(C)相应资格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不履行岗位职责,违反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规章制度,,吊销相关人员的资格。(C)(A)造成不良影响的(B)造成后果的(C)造成事故的118.电梯发生一般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或业主应当立即向(A)使用单位上级部门(B)检验机构(C)制造单位(D)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B)位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121.管理人员要对发生的事故进行。(B)(A)逃跑(B)事故分析(C)不作为(D)推卸责任位应当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内,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书。(A)十日(B)三十日(C)五十日(A)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15万人以上转移的(B)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转移的(C)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5万人以上15万人以下转移的(D)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500人以上1万人以下转移的124.特种设备较大事故调查组组长由负责事故调查的负责人(A)市级安监部门(B)省级安监部门(C)市级市场监管部门(D)省级市场监管部门125.《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违反本法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不履行岗位职责,违反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规章制度,,吊销相关人员的资格。(A)造成事故的(B)造成后果的(C)造成不良影响的(A)完整性(B)统一性(C)真实性紧急时,可以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本单位(A)决定(B)提出(C)申请(A)责任事故(B)自然事故(C)非责任事故(D)技术事故(A)登记标志(B)登记机关名称(C)使用证书(D)登记证号多选题求其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等责任外,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一)发生一般事故,处以上以下罚款(二)发生较大事2.《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营、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特种设备人员,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ABC)(A)安全管理人员(B)检测人员(C)作业人员(D)销售人员检测人员应当依法为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提供的(A)诚信(B)及时(C)可靠(D)安全(E)便捷4.《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使用单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的责令停止使用有关特种(A)30万元(B)1万元(C)3万元(A)操纵箱钥匙(B)控制柜钥匙(A)10万元(B)30万元(C)3万元(D)2000元(A)责任制度(B)人事制度(C)质量管理制度(D)分配制度(A)运输(B)检测(C)检验(D)经营(A)乘客酒后失控鲁莽撞击层门(B)层门门滑块意外脱槽(C)层门门锁损坏(D)乘客身体倚靠在层门上1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的生产(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和特种设备安(A)使用(B)经营(C)检验(D)检测(E)运输12.电梯停止后应关闭部件。(ABCD)(A)层门(B)轿门(C)电源开关(D)轿厢内照明13.和有权对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的,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举报。(A)个人(B)任何单位(C)操作人员(D)管理人员14.《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七条规定,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当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和责任制度,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和节能(A)安全(B)节能(C)岗位管理制度(C)报告人姓名、联系电话(D)事故发生初步情况(A)安全指导(B)人员安排(C)监控(D)工资分配17.特种设备事故,是指因特种设备的或者相关人员的气瓶充装)、检验检测活动中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特种(A)不安全状态(B)不安全行为(C)管理混乱(D)设备缺陷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特(E)特种设备的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A)人员变动(B)人员等级21.《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A)应急救援(B)清洁卫生(C)隐患治理(D)岗位责任(A)电源(B)机房(C)三角(D)控制屏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特种设备,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安(C)营销人员(D)检验人员(E)安全管理人员(C)检查项目(D)检查计划27.乘客遭遇被轿厢地坎与层门上门框挤压致死的事故原因有 (A)安全钳失效(B)电梯轿厢严重超载(C)乘客在厅外扒门(D)制动器闸瓦磨损29.《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被查封、扣押的特种设备或者其主要部件的,责令改正,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生产许可证,注销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书。(A)转移(B)擅自动用(C)隐藏(D)损毁(E)调换30.《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等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规程,保证特种设备(A)隐患治理(B)应急救援(C)清洁卫生(D)岗位责任(E)财务管理31.事故调查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ABCD)(A)擅自移动事故相关设备(B)毁灭相关资料(C)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D)以上全是(A)设计环节(B)安装环节(C)维修(D)改造环节(E)制造环节33.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的基本技术参数包括。(ABCD)(A)驱动方式(B)层站门数(C)额定载重量(D)额定速度(A)通过人为破坏或者利用特种设备等方式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者自杀的(B)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引发的(C)非承压锅炉、非压力容器发生事故(D)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检验检测人员因劳动保护措施缺失或者保护不当而发生坠落、中毒、窒息等情形的测人员和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从事相(A)安全管理人员(B)作业人员(C)维修人员(A)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B)促进经济社会发展(C)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D)预防特种设备事故37.《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出厂时,应在特种设备(A)安全警示标志(B)产品铭牌(C)产品使用要求(D)产品安装要求38.用于探测试件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是。(CD)(A)磁粉(B)渗透(C)超声(D)射线39.电梯的不安全运行状态有(ABCD)(A)故障状态下运行(B)超载状态下运行(C)制动器失灵状态下运行(D)限速器失灵状态下运行40.特种设备事故事故包括以下哪几类。(BCDE)(A)严重事故(B)较大事故(C)重大事故(D)一般事故(E)特别重大事故(A)一般事故(B)特大事故(C)重大事故(D)较大事故42.应当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A)运输单位(B)销售单位(C)生产单位(D)使用单位43.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有下列哪些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A)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或者资料的(B)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或者资料(C)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D)阻挠、干涉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44.电梯使用单位日常现场安全监督检查中安全装置的检查包括 (A)电梯内设的报警装置(B)限速器45.国务院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宗旨是什么。(A)布氏硬度(B)洛氏硬度(C)里氏硬度(D)维氏硬度(A)能效考核等节能管理制度(B)岗位责任制度(C)定期报检制度(D)维保制度49.电梯制造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电梯进行校验(A)校验(B)修理(C)安装(D)调试(A)安装质量证明书(B)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E)监督检验证明照规定办理使用登记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A)2万元(B)10万元(C)1万元52.使用单位有的情况时需要进行罚款及停业整顿。(ABC)(A)作业人员无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B)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C)没有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53.电梯安全管理员应监督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工作。(BD)(A)人员变动(B)保养工作(C)人员等级(D)定期检修54.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的基本技术参数包括。(ABCD)(A)驱动方式(B)额定载重量(C)额定速度(D)层站门数5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参加。(AD)(A)安全教育(B)环保教育(C)技术培训(D)技能培训56.《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特种设备,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ACE)(A)检测人员(B)营销人员(C)作业人员(D)检验人员(E)安全管理人员事故隐患,无改造、修理价值,或者达到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报废条件,未依法履行报废义务,并办理使用登记证书注销手(A)3万元(B)30万元(C)2000元(D)10万元58.《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发生事故,对负有责任的单位除要求其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等责任外,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一)发生一般事故,处以上以下罚款(二)发生较大事故,处以上以下罚款(三)发生重大事故,处以上(A)一百万元(B)五十万元(C)十万元(D)二十万元(E)二百万元59.电梯使用单位日常现场安全监督检查中安全装置的检查包括 (A)电梯内设的报警装置(B)呼层、楼层显示信号(C)门防夹保护装置(D)限速器60.仅能检测表面开口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检测。(BD)(A)磁粉(B)目视(C)涡流(D)渗透61.《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A)隐患治理(B)财务管理(C)应急救援(D)岗位责任(E)清洁卫生(A)组织抢救(B)疏散人群(E)稀释空气(A)疏散人群(B)稀释空气(C)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D)防止事故扩大(E)组织抢救65.从事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效测试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保证能(A)公正性(B)单一性(C)准确性(D)可溯源性68.应当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A)生产单位(B)使用单位(C)销售单位(D)运输单位(A)产品质量合格证明(B)安装及使用(E)监督检验证明70.使用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工艺流程和各装置单元分布情况划分(A)检查人员(B)检查部位(C)应检查的项目(D)检查时间(A)监控(B)安全指导(C)人员安排(D)工资分配(A)安装(B)检验检测77.日常监督检查,是指按照本规则规定的,对被检查单位实(A)检查项目(B)检查计划(C)检查内容(D)检查惯例(A)射线(B)超声(C)磁粉(D)渗透(A)控制柜钥匙(B)机房门锁的钥匙(C)操纵箱钥匙(D)电梯层门开锁钥匙判断题7.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8.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9.考试成绩有效期1年。单项考试科目不合格者,两年内可以向原考试机构申请补考1次。两项均不合格或者补考不合格者,应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11.电梯应当以使用单位为对象向登记机关办理使用登记。12.《特种设备安全法》于2013年6月29日公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13.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不履行岗位职责,违反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规章制度,造成事故的,吊销相关人员的资格。(√)14.国家鼓励高耗能特种设备的生产单位、使用单位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提高特种设备能效水平。(√)15.事故调查组可以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技术机构或者直接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16.特种设备相关人员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特种设备事故,是指因行为人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或者操作失误等造成的事故。(√)17.重大维修方案不需要经过使用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18.国家鼓励推行科学的管理方法,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特种设备安全性能和管理水平,增强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防范事故的能力,对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19.重大事故由国家质检总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20.通俗地讲,风险就是发生不幸事件的概率。换句话说,风险是指一个事件产生我们所不希望的后果的可能性。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21.特种设备事故,是指因特种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或者相关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在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含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检验检测活动中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特种设备严重损坏或者中断运行、人员滞留、人员转22.三角钥匙必须妥善保管,由指定的人员使用,切不可给无资职人员或无关人员使用。(√)2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并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24.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或者资料,未构成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为的,由市场监管部门等处以4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25.高耗能特种设备,是指在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量或者转换量大,并且有较大节能空间的锅炉、换热压力容器、电梯等特种设26.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5万人以上15万人以下转移的,属于重大事故。(√)27.通过人为破坏或者利用特种设备等方式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者自杀的事故属于特种设备事故。(×)28.泄漏是指承压类特种设备主体或者部件因变形、损伤、断裂失效或者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损坏等因素造成内部介质非29.安全管理负责人应该协助主要负责人履行本单位特种设备安30.电梯的管理制度是指电梯交接班制度,其它如安全操作规程,定期检修、保养制度不属这一制度范围。(×)3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明确了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在特种设备安全方面的义务和法律责任。(√)32.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及其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及时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为事故调查做好准备;必要时,应当对设备、场地、资料进行封存,由专人3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是指具体负责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的34.设计文件应当经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核准的设计文件鉴定机构鉴定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锅炉制造单位不需要对锅炉产35.特种设备的使用应当具有规定的安全距离、安全防护措36.设计文件应当经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核准的设计文件鉴定机构鉴定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锅炉制造单位不需要对锅炉产品设37.使用单位不得采购国家明令淘汰、能效超标、无合格证明、报废和超过设计使用年限或者使用年限达到50年的锅炉。(×)38.所谓“岗位定员”就是根据工作岗位的多少来计算定员数。 39.《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销售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检查验收和销售记录制度。(√)40.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可以统称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41.根据电梯额定速度的不同,电梯所使用的安全钳型式可分为瞬时式和渐进式两种。(√)42.《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对其生产、经营、使用的特种设备应当进行自行检验和维护保养。(×)4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安全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44.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分为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监督检45.《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加强特种设备质量宣传教育,普及特种设备质量知识,增强社会公众的特种设备质量意识。(×)46.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对电梯安全使用履行职责,根据产品特点和公共场所安全需要,配备电梯驾驶员和配备电梯兼职安全管理48.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爆炸无人员死亡的,不属于较大49.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依50.对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中的违法行为,接到举报的部门应51.安全技术规范未作要求、可能对安全性能有重大影响时,制53.特种设备安全法的适用范围为:特种设备的生产(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检验、检测和特种设备安全54.现场监督检查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省以下各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对特种设备生产、经营(含销售、出租、进口)和使用单位(含气瓶、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单位,下同)实施的安全56.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未构成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为的,由市场监管部门等处以4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57.风险评估(RiskAssessment)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58.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是指如何在项目或者企业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风险管理是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处理风险,以最小成本争取获得最大安全保59.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对其生产、经营、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负责。(√)60.事故调查期间,因生产需要,事故单位可以移动事故相关设备。(×)61.事故调查的原则是: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尊重科学。(√)62.国家监管部门强制要求投保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保险。(×)63.《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发现特种设备存在应当召回而未召回的情形时,应当帮助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召回。(×)64.《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提高特种设备安65.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是防止轿厢冲顶的安全保护装置。66.特种设备安全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预防特种设备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67.通过人为破坏或者利用特种设备等方式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者自杀的事故属于特种设备事故。(×)68.《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时,先缴纳罚款、罚金。(×)69.特种设备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特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70.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引发的事故不属于特种设备事7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是指使用单位最高管理层中主管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的人员。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应当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7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有权制止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7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74.锅炉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锅炉节能管理制度,参加锅炉节能教育和技术培训。(√)75.产权单位自行管理的电梯,产权单位是使用单位。(√)76.自事故发生之日起50日内,事故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有关单位应当在发生变化的当日及时补报或者续报(×)77.高耗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经济运行、能效计量监控与统计、能效考核等节能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78.使用单位可以不制定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和进行定期演练。79.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应当取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颁布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证》。(√)80.《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的监督管理不适用本法。(√)81.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在接到故障报警后,应立即赶赴现场实施救援。(×)82.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竣工后,安装、改造、修理的施工单位应当在验收后二十日内将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移交特种设备使用单位。(×)83.使用登记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审查和发证。(√)84.对国家明令淘汰的在用的高耗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两年内予以改造或者更换。到期未改造或者更换的,不得继续使用。(×)85.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是指特种设备基本安全要求的总和。 86.《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保证特种设备安全。(√)87.《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保证特88.三角钥匙必须妥善保管,由指定的人员使用,切不可给无资职人员或无关人员使用。(√)89.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或者检验、检测机构拒不接受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90.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节能职责制度。(√)91.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及其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及时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为事故调92.电梯层门是通过轿厢顶部的门机驱动来实现开关门的。(√)93.事故隐患是指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经营、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和节能责任制度。95.持证人员应当在持证项目有效期届满的15日以前,向工作所在地或者户籍(户口或者居住证)所在地的发证机关提出复审申请,(×)96.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应当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不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但应该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97.一旦发生电梯关人或电梯伤人事故及电梯机械伤害、火灾、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时,使用单位要首先启动单位应急救援预98.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使用取得许可生产并经检验合格的特99.《特种设备专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中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一)持证作业人员以考试作弊或者以其他欺骗方式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二)持证作业人员违反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操作,情节严重的;(三)持证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未立即报告,情节严重的;(√)100.电梯的救援系统主要是由救援装置和报警装置两部分组成。101.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500人以上1万人以下转移的,属于较大事故。(×)102.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分为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监督103.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未构成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为的,由市场监管部门等处以4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104.电梯用缓冲器有线性蓄能型、耗能型和非线性蓄能型三种。105.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不履行岗位职责,违反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规章制度,造成事故的,吊销相关人员的资格。(√)106.一般事故由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107.按照《特种设备目录》所指的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108.使用单位应该建立并且有效实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管理制度,以及操作规程。(√)109.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发现电梯运行事故隐患需要停止使用的,无权作出停止使用的决定(×)110.国家监管部门强制要求投保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保险。111.即使情况紧急,事故现场有关人员也不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的县以上市场监管部门报告。(×)112.《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113.在电梯超载报警的情况下继续装运,可能导致电梯发生蹲底114.制定岗位安全责任制应职、责、权分明做到有职、有责、有115.《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规定的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包括:成立工作组、基本情况调查、风险和应急能力评估、应急预案编制和评审、应急预案实施与改进。(√)116.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备必要的资源和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从事使用管理知识、安全检查、操作、维护保养和一般改造、维修工作。(√)117.高耗能特种设备及其系统的运行能效不符合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等有关规范和标准要求的,使用单位应当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整改或者节能改造。整改或者改造后仍不符合能效指标要求的,严格控制后再使用。(√)118.无证人员滥用三角钥匙开启层门是导致坠落事故的重要原119.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发现电梯运行事故隐患需要停止使用的,无权作出停止使用的决定(×)120.事故调查组认为需要对特种设备事故进行直接经济损失评估的,可以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12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123.现场监督检查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省以下各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对特种设备生产、经营(含销售、出租、进口)和使用单位(含气瓶、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单位,下同)实施的安124.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125.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并根据情况并作出记录。(×)126.发生特种设备较大事故,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127.使用单位不用负责制定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和进行定期演131.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应当取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颁布的制驱动载货电梯,共4个品种。(×)报废和超过设计使用年限或者使用年限达到50年的锅炉。(×)135.对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中的违法行为,任139.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综合治理的原则。(√)144.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是指如何在项目或者企业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对风险的认识、衡量和分析,选择最有效的方式,主动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处理风险,以最小成本争取获得最大安全保证的管理方法。(√)145.乘客被困电梯时不要惊慌,应立即呼救、耐心等待、平层出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并经检验合格;需要取得我国特种设备生产许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服务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
- 2025年无机化工用催化剂项目合作计划书
- 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信用风险
- 小熊艺术创想课件
- 颈椎骨折并截瘫的护理
- 2025年地热用耐热潜水电泵项目发展计划
- 传统手工艺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价值
- 古代典籍在小学阅读中的价值挖掘
- 企业品牌价值评估及维护方法探讨
- 人车互动的未来发展路径探索
- 高二下英语单词
- 2024年国家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考试题库(含答案)
- 加油站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3篇)
- 【MOOC】数据库系统(下):管理与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肥胖症外科治疗
- 路径规划与导航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20222023银行招聘考试题库1000题第4372期含答案解析
- 传染病报告卡
- 国画基础知识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DB34T 577-2021 葡萄炭疽病测报调查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