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灾害(中图版)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_第1页
海洋灾害(中图版)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_第2页
海洋灾害(中图版)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_第3页
海洋灾害(中图版)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_第4页
海洋灾害(中图版)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洋灾害——海洋过程引发危害第1页近年来发生较严重海洋灾害事件风暴潮灾害:年新奥尔良,经济损失超出810亿美元。海啸灾害:年3.11日当地震引发灾害海冰灾害:年渤海冰封,直接经济损失64亿元赤潮灾害:年福建平潭附近发生赤潮现象。预计直接经济损失超出过2.2亿元。第2页专题四:海洋灾害——风暴潮和海啸什么是海洋灾害呢?指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改变,造成在海上或海岸带发生自然灾害。第3页主要海洋灾害灾害性海浪风暴潮海啸赤潮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海雾海冰海风海平面上升海洋地震和海底火山喷发第4页海洋地震(seaquake)是指震中位于海洋地震。海洋地震可造成海底断层,引发海啸,但很多时候并不产生海啸。因为海水不能传输横波,所以海洋地震时在海面上感受到震动仅是纵波冲击,当冲击力量大到一定程度时,才能使船上人有触礁感觉。第5页海底火山海底火山,是大洋底部形成火山。在喷发时会向空中喷出物质。在海底火山附近热气喷发口,含有丰富生物活性。第6页海底火山暴发普通是有先兆1973年日本西之岛附近,海底火山暴发前一个多月,清澈蔚蓝海水突然变得浑浊土黄,海面还不时散发出硫磺气味,抑或是臭鸡蛋气味,此现象起初只在小范围内存在,大约方圆只有15米至20米。慢慢扩大到几千米范围。暴发前3天,海面偶有水柱喷发,并伴有白烟冒出。3天后火山暴发,大量火山物质被喷上高空又落回大海,在海底堆积升高,使水深变浅。后又冒出海面形成一座小岛,使日本事土陆地面积新增加了几平方米。但几个月后,这座小岛可能因为基地脆弱,经不起海浪冲刷,最终又坍塌消失了。第7页日本小笠原群岛西之岛东南边海域,早前因海底火山喷发形成新岛屿,因为火山熔岩连续扩大,新岛屿逐步变大,近日扩大到与西之岛相连,从高空拍得图片来看,两岛连成后,形状有如美国卡通人物史诺比。岛屿连结陆地处水色有部分展现褐色,有网民指岛与岛连结处看起来很像史诺比“颈圈”。第8页灾害性海浪:

由强烈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温带气旋和强冷风等引发海浪,在海上常能掀翻船只,摧毁海岸工程,给海上航行、施工、渔业捕捞和军事活动等带来危害自然灾害。

我国实际情况,波高6米以上海浪会给近岸海域活动多数船只带来危害,并伴随产生风暴潮,引发海洋灾害。主要海洋灾害——灾害性海浪第9页灾害性海浪第10页咆哮西风带在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南侧,大约在南纬40度至60度附近,有一个围绕地球低压区,常年盛行五六级西风和四五米高涌浪,7级以上大风天气整年各月都可达7—10天以上,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南半球西风带,也称“咆哮西风带”,是进入南极必经一道“鬼门关”。第11页海雾我国沿海每到春暖花开,由冷转暖时候,经常会出现迷迷蒙蒙毛毛细雨天气,能见度显著降低,甚至相距几米也难见踪影,这就是人们熟知海雾。寒暖流交汇处多海雾.寒流流经地域多海雾主要在中低纬度.暧流流经地域多海雾主要在中高纬度,季节为冬季

.暖流引发海雾可称为平流冷却雾。又称暖平流雾,有时简称平流雾,为暖气流受海面冷却,其中水汽凝结而成雾。这种雾比较浓,雾区范围大,连续时间长,能见度小,春季多见于北太平洋西部千岛群岛和北大西洋西部纽芬兰附近海域。

第12页2..寒流引发海雾可称为平流蒸发雾。海水蒸发,使空气中水汽抵达饱和状态而成雾,又称冷平流雾或冰洋烟雾。冷空气流到暖海面上,因为低层空气下暖上冷,层结不稳定,故雾区虽大,雾层却不厚,雾也不浓。从两极区域流出冷空气抵达其邻近暖海面上或在巨大冰山附近水域上时,均可生成平流蒸发雾。

3.寒暖流交汇引发海雾能够称为混合雾。属于范围最大一个。产生原因和陆地表面雾原因相类似。春末夏初暖湿空气流经较冷海面,冷却并凝结而成雾。观察表明,水平温度梯度较大海陆交界区域和冷暖海流交汇水域是平流雾发生最多地方,而且平流雾大都出现在冷暖海流交汇区冷海面上。第13页

寒流流经地域会出现多雾天气,因为寒流海水温度低,造成海洋表层气温也低,当碰到暖空气时,冷暖空气交汇,水汽轻易凝结形成海雾。

海雾多产生于寒流上空,或者寒暖流交汇处。原因:雾形成需要以下条件:充分水汽、下垫面较冷、静风或者微风。

伦敦沿海恰好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因为北大西洋暖流是世界上规模强大暖流,在秋冬季节,当西风把暖流带来暖湿水汽吹向伦敦时,与伦敦上空干冷空气相遇,暖温水汽受冷以后,就会形成漫天大雾。第14页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一个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严寒下垫而时,就易形成雾。图3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9—11题。

9.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分暖湿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降温作用较强【答案】9.D【解析】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中低纬加利福尼亚附近温暖海面时,温度降低,水汽凝结而形成海雾

。第15页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冷洋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冷、暖洋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么大气环流条件,很轻易形成海雾。读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②两海域中,轻易出现海雾是________海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海域海雾多发时间是________(填字母,A.1、2月B.3、4月C.7、8月D.11、12月),理由是

(3)试分析P地冬季多降水主要原因。

(4)图中海域有一世界著名大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形成有利条件。

第16页(1)②;②海域是寒、暖洋流交汇处,轻易形成海雾

(2)C;夏季,该海域盛行东南季风,当暖湿季风经过严寒洋面时,易形成海雾

(3)P地冬季吹西北风,西北风经日本海海面后,遇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又因P地受暖流影响,湿度增大,故P地冬季多降水。

(4)北海道渔场位于温带大陆架地域,又位于寒流和暖流交汇处。第17页【例4】如图所表示,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军偷袭美国珍珠港舰队航行路线。(图中B表示夏威夷群岛)

(1)日本海军选择了M代表路线,而没有选择N路线,那M路线有利条件及原因是什么?

①这条航线航程较短;球面上任意两点间最短距离是经过这两点大圆劣孤。

②这条航线对舰队航速加紧;因为既顺风(西风),又顺水(北太平洋暖流)。

③冬季该路线上大雾天气;舰队隐蔽性强。第18页赤潮赤潮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海水中一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暴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发水体变色一个有害生态现象。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它并不一定都是红色。第19页赤潮

赤潮又称红潮,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或“红色幽灵”。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海水中一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暴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发水体变色一个有害生态现象。

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依据引发赤潮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一样,海水有时也展现黄、绿、褐色等不一样颜色。

赤潮成因:浮游生物(藻类)-人类活动-海水富养-海水温度-海水养殖,赤潮多发除了人为原因外,还与纬度位置、季节、洋流、海域封闭程度等自然原因相关。与危害:首先,赤潮发生,破坏了海洋正常生态结构,所以也破坏了海洋中正常生产过程,从而威胁海洋生物生存。其次,有些赤潮生物会分泌出粘液,粘在鱼、虾、贝等生物鳃上,妨碍呼吸,造成窒息死亡。再次,是大量赤潮生物死亡后,在尸骸分解过程中要大量消耗海水中溶解氧,造成缺氧环境,引发虾、贝类大量死亡。

主要海洋灾害——赤潮第20页我国东海特大赤潮第21页第22页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一个气候现象。厄尔尼诺暖流,太平洋一个反常自然现象。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东部,自南向北流动着一股著名秘鲁寒流,每年11月至第二年3月正是南半球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温普遍升高,向东流动赤道暖流得到加强。恰逢此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到南半球自偏向力(也称地转偏向力)作用,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不但减弱了秘鲁西海岸离岸风——东南信风,使秘鲁寒流冷水上泛减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着水温较高赤道暖流南下,使秘鲁寒流水温反常升高。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洋流被称为“厄尔尼诺暖流”。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连续异常偏冷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恰好相反),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产物。

主要海洋灾害——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第23页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由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上层海水变热膨胀等原因引发全球性海平面上升现象。第24页第25页海洋灾害主要有:海冰海冰是极地和高纬度海域所特有海洋灾害。第26页第27页风暴潮

由强烈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温带气旋、气压骤变、寒潮过境等引发海面异常升高或降低,使其影响海区潮位大大偏离日常潮位现象。同时和天文潮(通常指潮汐)叠加,假如这种叠加恰好是强烈低气压风暴涌浪形成高涌浪与天文高潮叠加则会形成更强破坏力。分两类:一类由热带气旋引发热带气旋风暴潮(台风风暴潮)

另一类由温带气旋引发温带气旋风暴潮。主要海洋灾害——风暴潮第28页风暴潮形成原因2、风暴潮属于潮,它与灾害性海浪有区分,除了风之外,还有什么会引发潮位改变?成因:强风与大潮相遇成灾可能性更大1、这种从海上吹来大风可能是由什么原因产生?风暴潮-形成条件一是连续刮向岸大风,引发沿岸海水潮位改变。二是逢农历初一、十五天文大潮。大风与天文大潮相遇更易形成破坏性风暴潮。三是受灾地域地理位置、海岸形状、海底地形、社会及经济情况等。如海岸呈喇叭口形状,海滩平缓,海底地势平缓,使海浪直抵湾顶,不易向四面扩散。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地域。1、风暴潮形成原因。第29页风暴潮依据风暴性质,通常分为由台风引发台风风暴潮和由温带气旋引发温带风暴潮两大类。台风风暴潮,多见于夏秋季节。其特点是: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温带气旋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其特点是:增水过程比较平缓,增水高度低于台风风暴潮。第30页类型多发季节特点多发地域主要危害台风风暴潮(热带气旋风暴潮)温带气旋风暴潮风暴潮分类第31页类型多发季节特点多发地域主要危害台风风暴潮(热带气旋风暴潮)夏秋季节(8~9月最集中)台风鼎盛时期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凡受台风影响沿岸地域均可能发生(西北和东北太平洋、北太平洋、孟加拉湾、南太平洋和西南印度洋等)潮位升高→冲垮堤坝、码头、港口等,海水养殖业受损→洪水淹死人畜;淹没农田、道路、房屋等→海水倒灌使土地盐碱化;→出现疫情……温带气旋风暴潮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增水过程比较平缓,增水高度低于台风风暴潮大都分布在北纬20°以北海域中纬度沿海,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和我国北方沿海地域最多风暴潮分类第32页台风风暴潮主要分布在赤道与南北纬20°之间,侵袭太平洋、印度洋和西北大西洋沿岸地域,中国、孟加拉、美国是世界上受风暴潮危害最严重三个国家。读图,说出台风风暴潮分布特点台风风暴潮分布第33页第34页风暴潮预警级别分为Ⅰ、Ⅱ、Ⅲ、Ⅳ四级警报,分别表示尤其严重、严重、较重、普通,颜色依次为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风暴潮Ⅰ级紧急警报(红色)受热带气旋影响(包含台风、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热带低压,下同)影响,或受温带天气系统影响,预计未来沿岸受影响区域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有代表性验潮站将出现超出当地警戒潮位80厘米以上高潮位时,最少提前6小时公布风暴潮紧急警报。风暴潮Ⅱ级紧急警报(橙色)预计未来沿岸受影响区域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有代表性验潮站将出现超出当地警戒潮位30厘米以上80厘米以下高潮位时,最少提前6小时公布风暴潮Ⅱ级紧急警报。第35页风暴潮Ⅲ级警报(黄色)预计未来沿岸受影响区域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有代表性验潮站将出现到达或超出当地警戒潮位30厘米以内高潮位时,前者最少提前12小时公布风暴潮警报,后者最少提前6小时公布风暴潮警报。风暴潮Ⅳ级预报(蓝色)预计在预报时效内,沿岸受影响区域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有代表性验潮站将出现低于当地警戒潮位30厘米高潮位时,公布风暴潮预报。预计热带气旋将登陆我国沿海地域,或在距沿岸100公里以内(指台风中心位置)转向以及温带天气系统将影响我国沿海地域,即使受影响海区岸段不出现超出当地警戒潮位高潮位,也须公布风暴潮(含台风浪)预报。第36页风暴潮往往夹狂风恶浪而至,溯江河洪水而上,则经常使其影响所及滨海区域潮水暴涨,甚者海潮冲垮海堤海塘,吞噬码头、工厂、城镇和村庄,使物资不得转移,人畜不得逃生,从而酿成巨大灾难。第37页中国海洋灾害中国海洋灾害主要有风暴潮,灾害性海浪、赤潮等。风暴潮灾害位居海洋灾害之首,也是我国最主要海洋灾害。灾害性海浪也较多,海啸发生频次不多。第38页第39页第40页中国海洋灾害第41页连续向岸风时产生直接原因第42页练习:

年3月3日(农历正月十四),受强冷空气影响,渤海海域出现1969年以来最强一次温带风暴潮过程。

本次风暴潮影响原因可能是(多项选择)

A.台风 B.大风

C.天体引潮力 D.海啸BC第43页练习:

我国东部海岸地带受风暴潮危害严重原因是: ①有众多港口②有众多开放城市和高新技术开发区③沿岸为泥质沙滩④人口密集⑤盐业、渔业、海洋养殖业发达⑥海防林密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D第44页主要海洋灾害

类型

成因

主要分布地域

海啸

因为海底突然变动引发海水大幅度升降而形成巨大波浪

附近多地震海域,如太平洋沿岸印度尼西亚群岛,东亚东部、美洲西部沿海

风暴

由热带或温带气旋等大气运动所引发海面异常升降

附近多台风、飓风沿海地带,如印度洋北岸南亚南部沿海,太平洋西岸东亚沿海地域

风暴潮灾害居海洋灾害之首位

还有灾害性海浪、赤潮等第45页海啸:由海底地震、火山暴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所引发巨浪称为海啸。大部分海啸由地震引发。

世界上80-90%海啸分布在太平洋,其次为印度洋沿岸地域。

年印度洋海啸影响分布图主要海洋灾害——海啸第46页

大多由海底地震和海底火山活动引发。大部分海洋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边缘那些海洋地壳被更为沉重大陆地壳所覆盖区域。当这种压力积聚到一定饱和点程度时,经过地震就得到释放,地块边缘发生断裂,于是部分海底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形成从海底直到海面整个水层发生空间猛烈“抖动”,引发而成海啸。这种自然现象威力实在令人震惊可怕,由海啸激起海浪可高达10多米以至几十米不等,普通飞跃运行时速为800公里至1000公里左右,这种海浪可绵延几百公里距离,甚至深达几千米海洋底部。当强烈海浪猛冲上大陆碰撞时能产生相当于原子弹爆炸威力。海啸成因第47页年印度洋大海啸示意图第48页印度尼西亚海啸损失

中新网2月4日电据法新社报道,因为印尼政府宣告该国死亡人数深入上升,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遇难者总人数已经超出29.2万人。

在年12月26日大海啸中,印尼受袭最为严重,据印尼卫生部称,该国共有238945人死亡或失踪。已经确认死亡人数增加了1874人,到达111171人,失踪人数则为127774人。第49页海啸危害:

巨浪咆哮,以摧枯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越过田野,迅猛地攻击着岸边城市和村庄,瞬时人们都消失在巨浪中。港口全部设施,被震塌建筑物,在狂涛洗劫下,被席卷一空。事后,海滩上一片狼藉,处处是残木破板和人畜尸体。起始快、来势猛、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海啸灾害特点:主要海洋灾害——海啸第50页2024/5/551海啸发生最多海域是太平洋,我国处于太平洋西海岸,海岸线绵长波折。但大多数地域发生海啸可能性不大,主要原因是

①我国海区是浅海大陆架

②外围成串岛屿形整天然屏障,不利于地震海啸波传输

③我国东部沿海不会发生地震

④我国海区没有海沟结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A第51页

海啸来袭之前,海潮为何先是突然退到离沙滩很远地方,一段时间之后海水才重新上涨?

大多数情况下,出现海面下落现象都是因为海啸冲击波波谷先抵达海岸。波谷就是波浪中最低部分,它假如先登陆,海面势必下降。同时,海啸冲击波不一样于普通海浪,其波长很大,所以波谷登陆后,要隔开相当一段时间,波峰才能抵达。第52页比较风暴潮和海啸相同点和不一样点相同:都是短时间海水暴涨产生破坏性巨浪不一样:风暴潮多发生热带、温带气旋频繁地域风暴潮降临,船只应转移到避风港海啸是由水下地震等地质灾害所引发巨浪海啸发生,船只则应尽快驶向宽敞、深邃外海第53页案例分析:孟加拉湾沿岸是世界上遭受风暴潮攻击最严重地域。分析原因?第54页提供资料第55页1、呈喇叭状朝向印度洋;潮浪在海湾顶部集中,破坏力大。2、孟加拉湾是世界上飓风多发区,当风暴潮与天文大潮叠加时潮位暴涨,形成滔天巨浪;3、恒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河网密布,防潮能力差。4、恒河三角洲人口稠密,沿岸国家打鱼船队多在孟加拉湾作业。第56页[背景资料]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当地时间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北纬3.9度、东经96度)发生8.7级地震。震中距海岸约30千米。这是南亚地域40年来最强烈地震并引发强大海啸,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受涉及国家死亡人数已达12万人,给印度洋北岸国家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海啸是一个非常严重海洋灾害,其危害性极大,它与

和天文灾害并称为影响人类和地理环境三大灾害。(2)发生海啸时是当地时间年12月26日早晨8时16分(雅加达〈东七区〉时间),这时北京时间是(

)A.12月26日早晨7时16分

B.12月26日早晨9时16分

C.12月27日早晨7时16分

D.12月27日早晨9时16分。1)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2)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