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单元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了解切削运动与切削用量的相关计算。2、对刀具几何形状以及材料有充分的了解。掌握其中的主要角度。3、掌握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对加工的影响。4、了解切削液的种类,以及使用的状况。5、对加工精度和加工外表质量有一定的理解。安排课时:1、切削运动与切削用量1课时2、刀具几何形状和材料2课时3、切削力和切削温度1课时4、切削液1课时5、加工精度和加工外表质量1课时A、课题:切削运动与切削用量B、课型:新授课C、教具:多媒体D、备课时间:E、使用时间:F、教学目标:1、切削运动的形成2、切削用量三要素重难点:切削用量三要素的计算。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导入新课】:机械制造工艺是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过程的总称是一门研究机械制造的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的学科。【新授】:一、概述切削加工:用切削刀具,在工具〔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中,切除工件上的多余材料,得到预想的工件形状、尺寸和外表质量的加工方法。分机加工和钳工。机加工是工人操作机床完成,按切削加工所用切削工具类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刀具进行加工,另一类是利用磨料进行加工。钳工是工人在钳台上用手持工具来加工的。钳加工的主要内容:划线、打样冲眼、锯削、錾削 、锉削以及钻孔等。二、切削运动与切削用量a)车外圆面b)磨外圆面c)钻孔d)车床上镗孔e)刨平面f)铣平面g)车成形面h)铣成形面三、零件外表的形成及切削运动〔一〕外表的形成零件的外表主要有以下几种组成:外圆面、内圆面、平面、和成形面1、外圆面和内圆面是以某一直线为母线,以圆为轨迹,作旋转运动时所形成的外表。2、平面是以一直线为母线,以另一条直线为轨迹,作平移运动所形成的外表。3、成形面是以曲线为母线,以圆或直线为轨迹,作旋转或平移运动时所形成的外表。〔二〕切削运动1.主运动――主要完成切削的运动,消耗功率最多,一种加工主运动只有一个。2.进给运动――使切削加工保持连续进行,一种加工可以有一种〔或以上〕的进给运动。〔进给运动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歇的〕实际的切削运动是一个合成运动。合成切削速度:四、切削用量1.切削速度ν:在单位时间内,工件和刀具沿主运动方向的相对位移。〔m/s或m/min〕,车削时一般算工件最大切削直径处的线速度。计算公式:ν=πdwn/1000×60〔m/s〕或ν=πdwn/1000〔m/min〕dw——待加工外表直径〔mm〕;n——工件转速(r/min)2.进给量f:刀具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工件的位移量,车削时为〔mm/r〕;刨削时为〔mm/str〕(毫米/往复行程),其他切削加工也可以用进给速度〔mm/s、mm/min、m/min〕,和每齿进给量〔mm/z〕来衡量。3.背吃刀量〔切削深度〕ap:工件已加工外表和待加工外表的垂直距离〔mm〕。【课堂小结】:本节内容主要简单介绍了切削运动的形成以及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着重讲述切削用量三要素的计算。在这里,需要我们的学生重点理解三要素的意义,能自己分析,可以自己单独进行计算。【课堂练习】:练习册第四章填空题1,2,3,4判断题1,2,3,问答题1,2A、课题:刀具几何形状和材料B、课型:新授课C、教具:多媒体D、备课时间:E、使用时间:F、教学目标:1、刀具几何形状2、刀具切削局部的材料重难点:刀具切削局部的角度以及其重要作用。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一、切削层参数1.切削厚度hD――垂直与切削刃的方向上度量的切削层截面的尺寸。〔mm〕2.切削宽度bD――沿切削刃方向度量的切削层截面的尺寸。(mm)3.切削面积AD――给定瞬间,切削层在切削层尺寸平面里的横截面积。二、刀具切削局部的几何形状以车刀为例说明刀具的切削局部的结构要素和几何角度。1.刀具切削局部的组成外圆车刀由三个刀面,两条切削刃和一个刀尖组成。〔1〕前刀面――刀具上切屑流过的外表〔AУ〕。〔2〕后刀面――刀具上与过渡外表相对的是主后刀面(Aа)。与已加工外表相对的是副后刀面(Aа’)。〔3〕切削刃――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相交形成的交线称为主切削刃〔S〕,它完成主要的切削工作。前刀面与副后刀面相交形成的是副切削刃(S’)它完成局部的切削工作,并最终形成己加工外表。〔4〕刀尖――主、副切削刃的连接部位。图2、车刀切削局部的主要角度〔1〕刀具静止参考系――选定适当组合的基准坐标平面作为参考系。用于定义刀具设计、制造、刃磨和测量时几何参数的参考系,称为刀具静止参考系。①基面――过切削刃选定点,垂直于该点假定主运动方向的平面〔Pr〕;②切削平面――过切削刃选定点,与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基面的平面,主切削平面〔Ps〕,副切削平面〔P´s〕;③正交平面――过切削刃选定点,并同时垂直于基面和切削平面的平面〔Po〕;④假定工作平面――过切削刃选定点,垂直于基面并平行于假定进给运动方向的平面〔Pf〕。〔2〕车刀的主要标注角度及选择要点――在车刀设计、制造、刃磨和测量时,必须确定的角度。①前角γ――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增大前角,使主切削刃锋利,减小切削力和切削热。但前角过大,刀刃很脆弱,易产生崩刃。前角有正与负〔如图〕的区分。②后角α――主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后角的主要作用是减少刀具后刀面与工件外表间的摩擦和后刀面的磨损,并配合前角影响切削刃的锋利和强度。③主偏角Κr――主切削刃和假定进给方向在基面〔Pr〕上投影的夹角。主偏角的大小影响切屑断面形状和切削分力的大小。有时主偏角也根据工件加工形状来定。④副偏角Κ´r――副切削刃和假定进给的相反方向在基面Pr上投影的夹角。副偏角的主要作用是减少副切削刃与工件已加工外表的摩擦,减少刀具磨损和防止切削时产生振动。减小副偏角可减小切削残留面积,降低己加工外表的粗糙度〔如图〕⑤刃倾角λs――在主切削平面〔Ps〕里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间的夹角。它与前角类似,也有正、负和零值之分〔如图〕。刃倾角主要影响刀头的强度、切削分力和排屑方向。选择刀具几何角度时,应遵循“锐字领先,锐中求固”原那么。即将刀具锋利放在第一位,同时保证刀具有一定的强固。国内外先进刀具在角度的变革方面,大致有“三大一小”的趋势,即采用大的前角、刃倾角和主偏角,采用小的后角。【小结】:本次可主要讲解切削加工的根底知识。讲授了切削加工的概念和根本加工方法以及切削加工的运动形式和切削用量;刀具的几何形状和主要角度;刀具切削局部材料的根本要求、种类和刀具结构【布置作业】:机械制造工艺根底习题册A、课题:切削力和切削温度B、课型:新授课C、教具:多媒体D、备课时间:E、使用时间:F、教学目标:掌握切削热与切削温度对切削加工的影响以及减少切削热和降低切削温度的工艺措施;掌握切削液的作用和种类及切削液的选用重难点: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切削液的相关知识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导入新课】:在切削过程中,切削力使工艺系统〔机床—工件—刀具〕变形,影响加工精度,切削力还直接影响着切削热的产生,并进一步影响刀具磨损和已加工外表质量。切削力又是设计和使用机床、刀具、夹具的重要依据。【新授】:一、切削力1、刀具总切削力切削过程中,为了克服工件被切层材料对切削的抵抗,刀具必须对工件有力的作用。刀具的一个切削局部在切削工件时所产生的全部切削力称为一个切削局部总切削力。车床只有一个切削局部参与切削,这个切削局部总切削力就是刀具的总切削力。2、总切削力的分力通常将总切削力分解为三个相互垂直的切削分力:⑴切削力Fc是总切削力在主运动方向上的正投影,与基面垂直。约占总消耗功率的95%。⑵背向力Fp是总切削力在垂直于工作平面方向上的分力。车外圆时,刀具与工件在这个分力的方向无相对运动,所以不做功。⑶进给力Ff是总切削力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的正投影,与进给速度方向一致。约消耗5%的功率。3、总切削抗力切削加工中,工件材料抵抗刀具切削所产生的阻力称为总切削抗力F′。阻力主要是:被切层材料成为切屑前后对刀具前面的挤压变形抗力和摩擦阻力;工件过渡外表和已加工外表表层材料对刀具后面的挤压变形和摩擦阻力。分解为三个分力:切削抗力、背向抗力和进给抗力,分别与切削力、背向力和进给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4、影响总切削抗力的因素⑴工件材料工件材料的强度、硬度越高,韧性和塑性越好,越难切削,总切削抗力越大。⑵切削用量切削用量中对切削力影响最大的是切削深度,其次是进给量,切削速度影响最小。因此,要减小切削力或节省动力消耗时,可以把切削深度减小,取大一些的进给量。⑶刀具角度刀具前角、后角增大时,总切削抗力减小;主偏角增大,切削抗力减小,但背向抗力和进给抗力增大。⑷切削液合理选择使用切削液,使总切削抗力减小。二、切削温度1、切削热与切削温度切削时,工件温度升高,切削刀具烫手,这说明切削过程中有热产生。由于被切削材料层的变形,别离及刀具和被切削材料间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称为切削热。切削过程中,切削区域的温度称为切削温度。切削过程中,大局部的热量由切屑带走,其次被刀具、工件和周围介质传导。传入刀具的温度,致使刀具材料软化,切削性能降低,磨损加快,进而影响加工质量和缩短刀具寿命。传入工件的切削热,会导致工件受伸长和膨胀,而影响加工精度。2、减少切削热和降低切削温度的工艺措施⑴合理选择刀具材料和刀具几何角度⑵合理选择切削用量⑶适中选择和使用切削液【课堂小结】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切削力对工件的影像,让我们从对力的分析来更深入的了解加工过程中,总切削力因为材料,角度,切削用量,切削液等等因素而产生的变化。【课堂练习】练习册填空题6,7,8,9判断题5,6,7,8选择题3,4,5A、课题:切削液B、课型:新授课C、教具:多媒体D、备课时间:E、使用时间:F、教学目标:掌握切削液的作用和种类,针对不同的加工种类材料以及加工方式和刀具材料,各采用不同的切削液。重难点:切削液的作用及选用标准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一、切削液的作用和种类切削液是为了提高切削加工效果而使用的液体。主要用来减少切削过程中的摩擦并降低切削温度。合理选用切削液可以提高加工外表质量,减少工件的热变形,保证加工精度,减少刀具的磨损,提高刀具耐用度和生产效率。1、切削液的作用⑴冷却作用⑵润滑作用⑶清洗和排屑作用2、切削液的种类⑴合成切削液以水为主要成分,参加适量的水溶性防锈添加剂制成。俗称水溶液、⑵乳化液用乳化油加水稀释而成。⑶油基切削液即切削油,分矿物油、动植物油和复合油三种。矿物油:机械油、高速机械油、煤油等动植物油:猪油、豆油、菜子油等复合油:以矿物油为主参加适量动植物油混合而成二、切削液的选用粗加工主要要求冷却。也希望降低一些切削力及切削功率。一般应选用冷却作用较好的切削液,如低浓度的乳化液等。精加工主要希望提高外表质量和减少刀具磨损,一般应选用润滑作用较好的切削液,如高浓度的乳化液或切削油等。1、工件材料切削钢等塑性材料需选用,切削铸铁等脆性材料可不用。2、刀具材料高速钢刀具用,硬质合金刀具可不用。3、加工方法进行钻孔〔特别是深钻孔〕、铰孔、攻螺纹、拉削、磨削等加工时要用。【小结】:本次课主要讲解了切削力和切削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铁路工程总监理工程师职责分析
- 2024年秋季新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二单元 0~9的加减法 1.认识加法 第1课时 加法的含义
- 2024年秋季新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六单元 总复习 练习十五
- 成人教育的初心与育人使命心得体会
- 2024年秋季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三章 第四节 透镜的应用
- 影视制作合作意向书范文
- 班主任的危机应对安全工作计划
- 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实践教学计划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作文技巧分享
- 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流程
- 二十案例示轮回
- 老年营养示范化病房创建方案
- 设备安全操作培训
- 西方文化概论(第二版)课件全套 曹顺庆 第0-6章 绪论 西方文化的渊源与流变、西方文学 -西方社会生活与习俗
- 某地区现代有轨电车施工方案
- GB/T 6974.3-2024起重机术语第3部分:塔式起重机
- DB11T 2103.1-2023 社会单位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第1部分:通则
- 物业品质巡查管理制度
- 高中物理-《互感与自感》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 养殖林麝合作协议书模板
- 钢铁项目环评报告 - 2工程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