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数列》4.2等差数列[核心素养·学习目标]课程标准课标解读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求取思路,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五个量之间的关系并能由三求二,能用通项与和求通项.会利用等差数列性质简化求和运算,会利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函数特征求最值.能处理与等差数列相关的综合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能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与前n项和的相关计算公式,能熟练处理与等差数列的相关量之间的关系,用函数的思想解决数列的最大(小)项、和的最大(小)值问题,会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灵活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课前预习课前预习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已知量首项、末项与项数首项、公差与项数求和公式Sn=eq\f(na1+an,2)Sn=na1+eq\f(nn-1,2)d2.等差数列前n项和Sn的性质(1)等差数列{an}中,其前n项和为Sn,则{an}中连续的n项和构成的数列Sn,S2n-Sn,S3n-S2n,S4n-S3n,…构成等差数列.(2)数列{an}是等差数列⇔Sn=an2+bn(a,b为常数).3.常用的结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其他常用性质1等差数列的依次k项之和,Sk,S2k-Sk,S3k-S2k,…组成公差为k2d的等差数列.2数列{an}是等差数列⇔Sn=an2+bna,b为常数⇔数列为等差数列.3若S奇表示奇数项的和,S偶表示偶数项的和,公差为d.①当项数为偶数2n时,S偶-S奇=nd,eq\f(S奇,S偶)=\f(an,an+1);②当项数为奇数2n-1时,S奇-S偶=an,eq\f(S奇,S偶)=\f(n,n-1).4若{an},{bn}均为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分别为Sn,Tn,则eq\f(an,bn)=\f(S2n-1,T2n-1).技巧1:在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时,一般地,若已知首项a1及末项an,用公式Sn=eq\f(na1+an,2)较好,若已知首项a1及公差d,用公式Sn=na1+eq\f(nn-1,2)d较好.技巧2:选用公式Sn=eq\f(na1+an,2)求和时要注意应用等差数列下标和性质对a1+an整体替换.5.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Sn的最值的常用方法有两种:(1)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2)明确数列中的正项与负项,用负项之和最小,正项之和最大来解决.6.解决数列应用题时应分清:(1)是不是等差数列问题;(2)是通项问题还是求和问题.7.两个常用的结论:(1)若a1<0,d>0,则数列的前面若干项为负数项(或0),所以将这些项相加即得{Sn}的最小值.若a1>0,d<0,则数列的前面若干项为正数项(或0),所以将这些项相加即得{Sn}的最大值.(2)当公差d≠0时,Sn是关于n的二次函数,可以借助二次函数的性质求Sn的最值,但需注意自变量n的取值范围.8.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问题的技巧技巧1:运用配方法,将Sn=eq\f(d,2)n2+n配方,转化为求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借助函数单调性来解决.技巧2:通项公式法:①当a1>0,d<0时,数列{an}的正数项有限,前n项和有最大值,由eq\b\lc\{\rc\(\a\vs4\al\co1(an≥0,an+1≤0))可求出Sn取得最大值时的n值.②当a1<0,d>0时,数列{an}的负数项有限,前n项和有最小值,由eq\b\lc\{\rc\(\a\vs4\al\co1(an≤0,an+1≥0))可得Sn取最小值时的n值.9.常见的裂项技巧:(1);(2);(3);(4)知识讲解知识讲解n项和公式:若已知首项和末项,则,或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公差是,则其前项和公式为.2.相关性质:(1)设数列是等差数列,且公差为,(Ⅰ)若项数为偶数,设共有项,则①;②;(Ⅱ)若项数为奇数,设共有项,则①(中间项);②.(2),则,.(3)若与为等差数列,且前项和分别为与,则.(4)等差数列的增减性:时为递增数列,且当时前n项和有最小值.时为递减数列,且当时前n项和有最大值.3.最值问题:(1)利用等差数列的单调性或性质,求出其正负转折项,便可求得和的最值.当,时,有最大值;,时,有最小值;若已知,则最值时的值()则当,,满足的项数使得取最大值,当,时,满足的项数使得取最小值.(2)利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常数,)为二次函数,通过配方或借助图像,二次函数的性质,转化为二次函数的最值的方法求解;有时利用数列的单调性(,递增;,递减);4.数列中an与Sn的关系,对于一般数列{an},设其前n项和为Sn,则有an=eq\b\lc\{\rc\(\a\vs4\al\co1(S1,n=1,,Sn-Sn-1,n≥2.))【大招总结】定义=1\*GB3①或=2\*GB3②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或3.等差数列的前和:,4、等差中项:=1\*GB2⑴若成等差数列,则A叫做与的等差中项,且。=2\*GB2⑵当时,则有二级结论总结二级结论总结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公式一).
=(公式二).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n,令=A,=B,则=+Bn.
(1)当A=0,B=0(即d=0,=0)时,=0是常数函数,{}是各项为0的常数列.
(2)当A=0,B≠0(即d=0,≠0)时,=Bn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是各项为非零的常数列.
(3)当A≠0,B≠0(即d≠0,≠0)时,=+Bn是关于n的二次函数(常数项为0).典型例题典型例题例1.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A.an=2n B.an=2n−1 C.【解题思路】利用an=Sn−Sn−1求出n≥2【解答过程】∵Sn=n2,∴当n=1时,a1∴a故选:B.例2.已知等差数列an,若a3+a4+aA.30 B.36 C.24 D.48【解题思路】根据已知结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先求出公差,再根据片段和的关系计算结果即可.【解答过程】已知等差数列an,a3+设数列an的公差为d②-①得3d=6,则a6故选:A.例3.在各项不全为零的等差数列an中,Sn是其前n项和,且S2011=S2014,A.2020 B.2021 C.2022 D.2023【解题思路】设公差为d,则Sn=d2n【解答过程】设等差数列an公差为dSn所以Sn可看成关于n的二次函数,由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及S2011=S2014,S故选:C.例4.若数列an满足2an+1=an+A.135 B.105 C.90 D.75【解题思路】首先根据题意得到数列an为等差数列,再求S【解答过程】因为2an+1=所以S15故选:B.例5.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4(1)求数列an(2)求Sn的最小值及取得最小值时n【解题思路】(1)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列方程,解方程得到a1=−11,(2)方法一: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求最小值即可;方法二:根据前n项和的函数性质求最小值.【解答过程】(1)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由a4=−2,S10=25,得a1+3d=−2,所以an(2)方法一:由d=3知an当n≤4时,an<0;当n≥5时,所以S1所以当n=4时,Sn最小,最小值为S方法二:Sn又n∈N∗,所以当n=4时,S例6.某零存整取3年期储蓄的月利率为2.7‰.(1)如果每月存入1000元,那么3年后本息合计为多少元(精确到1元)?(2)欲在3年后一次性支取本息合计5万元,每月存入多少元(精确到1元)【解题思路】(1)根据给定条件,求出每月存入1000元的本息和,再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计算作答.(2)设每月存A元,求出每月存入A元的本息和,再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列式计算作答.【解答过程】(1)依题意,第n月存入1000元的本息和为an,则数列{且an=1000[1+(37−n)×2.7‰],3年后的本息和为1000=1000(36+36×2.7‰+36×352×2.7‰)所以零存整取3年期储蓄每月存入1000元,3年后本息合计约37798元.(2)设每月存A元,第n月存入A元的本息和为bn,则{bn}为等差数列,且因此A1+2.7‰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得A(36+36×2.7‰+36×352×2.7‰)=50000所以欲在3年后一次性支取本息5万元,每月存入约1323元.例7.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且.(1)求的通项公式及其前项和;(2)求数列的前项和.【解题思路】(1)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及前项和公式计算即可;(2)利用裂项相消法求解即可.【解答过程】(1)由题意可知因为,解得,所以的通项公式为,其前项和为.(2)因为所以.例8.已知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其前n项和为,且满足,.(1)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2)若数列满足,记,证明:.【解题思路】(1)利用与的关系,即可证明是等差数列(2)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得,可以证明【解答过程】(1))当时,,得,当时,,又,两式相减得,,整理得,∵,∴,∴数列是首项为1,公差为的等差数列.(2)由(Ⅰ)可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故,∴①,②,①-②得,,故,∴.强化训练强化训练一、单选题1.已知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则使得取得最大值的n的值为(
)A.18 B.19 C.20 D.21【答案】C【分析】根据项之间的关系,先求出公差和,再写出通项公式,再求正数项的个数,即可.【详解】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由,,两式相减可得,则.∵,∴,故,当取得最大值时有,即解得,又,∴.故选:C2.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其中正整数,则该数列的首项为(
)A.5 B.0 C.3 D.5【答案】D【分析】结合等差数列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又,两式相减得:,解得:故选:D.3.已知数列的前项和,则“"是“数列为等差数列”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C【分析】利用和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可得答案.【详解】当时可得,当时可得,所以,时,可得,又,所以,所以,所以数列为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若数列为等差数列,则,可得,所以“"是“数列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故选:C.4.设数列的前项和为,,且,若存在,使得成立,则的最小值是(
)A. B. C. D.8【答案】D【分析】由已知可得是常数列可得的通项公式及的通项公式,运用分离参数求最值可得求(),结合换元法转化为求()的最小值即可.【详解】由已知,所以,所以数列是常数列.又,所以,即,所以数列是以2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故,由存在,使得成立可知,存在,使得成立,即,设,则,从而.记(),由对勾函数性质可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又,所以,,所以的最小值是8.故选:D.5.设等差数列前n项和是,若,则(
)A.5 B.45 C.15 D.90【答案】B【分析】根据等差数列下标和性质得,再根据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下标和性质求.【详解】设等差数列公差为,因为,所以,所以,所以.故选:B.6.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有最小值,且,则使成立的正整数的最小值为(
)A.2022 B.2023 C.4043 D.4044【答案】D【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出、、等,利用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分析出结果.【详解】解:因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有最小值,所以等差数列的公差,因为,所以,,所以,又因为,所以,即,故,所以,,当时,;当时,;故使成立的正整数的最小值为.故选:D.7.记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且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则的最大值为(
)A.12 B.22 C.37 D.55【答案】B【分析】根据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求出的通项公式,判断其为等差数列,确定该数列为递减数列,确定其正项,即可求得答案.【详解】由题意,且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可知的首项为,则,故,则数列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且为递减数列,令,即等差数列的前4项为正项,从第5项开始为负,故的最大值为,故选:B8.在等差数列中,,为数列的前项和,则(
)A. B. C. D.【答案】C【分析】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因为是等差数列,所以,所以,所以.故选:C9.已知等差数列为递增数列,为其前项和,,则(
)A.516 B.440 C.258 D.220【答案】D【分析】根据给定条件,利用等差数列性质求出,再利用前n项和公式求解作答.【详解】等差数列为递增数列,则,由,得,而,解得,所以.故选:D10.在等差数列中,其前项和为,若是方程的两个根,那么的值为(
)A. B. C. D.【答案】D【分析】由根与系数关系得,再根据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下标和性质求.【详解】由题设,而.故选:D11.如图,这是由“杨辉三角”拓展而成的三角形数阵,图中虚线上的数1,3,6,10,…构成数列,则(
)A.20099 B.20100 C.21000 D.211001【答案】B【分析】先归纳出数列的递推公式,然后利用累加法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所以数列的递推公式为,且,所以.所以,故.故答案为:B.12.已知等差数列和的前项和为分别为和,若,则的值为(
)A. B. C. D.【答案】B【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设,,求出即可得解.【详解】,令,则,所以,,所以,故选:B二、填空题13.“杨辉三角”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成就,它比西方的“帕斯卡三角形”早了300多年,如图是由“杨辉三角”拓展而成的三角形数阵,记为图中虚线上的数,依次构成的数列的第项,则的值为.【答案】【分析】直接利用叠加法求,裂项相消法求出数列的和.【详解】根据题意:,,,,利用叠加法:,由,.所以,则.故答案为:14.已知数列的前项和,当且仅当时,取得最小值,那么的取值范围是.【答案】【分析】根据二次函数性质可得,从而列不等式即可得的取值范围.【详解】由于数列的前项和,是关于的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并且当且仅当时,取得最小值,则,可得,解得,则的取值范围是.故答案为:.15.若等差数列的首项,,记,则.【答案】【分析】对n进行分类讨论,结合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运算求解.【详解】因为,,则,可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令,解得,且,当时,则;当时,;综上所述:.故答案为:.16.已知数列满足,数列满足,且,则.【答案】10【分析】由两边同时除以,可得,所以是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及求和公式求解即可.【详解】由两边同时除以,得,即,所以是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因为,所以,即,所以.故答案为:10.三、解答题17.在公差为的等差数列中,已知,且.(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玻璃行业的绿色工厂设计与建设考核试卷
- 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与机械制造考核试卷
- 消费金融公司的服务流程标准化考核试卷
- 玻璃纤维在汽车轻量化结构部件的应用考核试卷
- 保健食品批发市场的风险管理考核试卷
- 生物科学与人类生活考核试卷
- 滑雪教练装备租赁规范考核试卷
- 新媒体营销电子教案 第4章 链接:流量池+产品电子教案
- 《君主集权的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课件-2
- 2025年一建《港口与航道工程管理与实务》通关必做强化训练试题库300题及详解
- 齐齐哈尔坍塌事故分析报告
- 泥瓦工培训课件
- 桥式起重机安全操作培训
- JT-T 1485.1-2023 自动化集装箱起重机远程操控安全作业规程 第1部分:岸边集装箱起重机
- 大学生辩论赛评分标准表
- 全屋新风系统施工方案
- 井控安全培训-课件
-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件第九章-区域环境规划
-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评价(汪晓赞)1课件
-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同步练习(全册)
- 喷口送风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