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论语〉十二章》-中考语文文言文记背及专项训练_第1页
专题01《〈论语〉十二章》-中考语文文言文记背及专项训练_第2页
专题01《〈论语〉十二章》-中考语文文言文记背及专项训练_第3页
专题01《〈论语〉十二章》-中考语文文言文记背及专项训练_第4页
专题01《〈论语〉十二章》-中考语文文言文记背及专项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文言文记背及专项训练专题01《〈论语〉十二章》文本解析一、文学常识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收集编纂而成,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二、主旨归纳

《〈论语〉十二章》主要谈的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想修养等。文章言简意赅,富有哲理,表达了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三、参考译注子①曰:“学而时习②之,不亦说乎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④,不亦君子⑤乎?”(《学而⑥》)①[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②[时习]按时温习。时,按时。③[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同“悦”,愉快。④[愠(yùn)]生气,恼怒。⑤[君子]指有才德的人。⑥[学而]和下文的“为政”“雍也”“述而”等一样,都是《论语》的篇名。这些篇名都是从各篇第一章摘取出来的,并没有特别的意义。【译】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时常去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曾子①曰:“吾②日③三省④吾身:为人谋⑤而不忠⑥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⑦乎?传⑧不习乎?”(《学而》)①[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②[吾(wú)]人称代词,我。③[日]每天。④[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即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⑤[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⑥[忠]竭尽自己的心力。⑦[信]诚信。⑧[传(chuán)]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译】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子曰:“吾十有五①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⑥,不逾矩⑦。”(《为政》)①[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②[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③[惑]迷惑,疑惑。④[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⑥[从心所欲]顺从意愿。【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为政》)①[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译】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为政》)①[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②[殆(dài)]疑惑。【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子曰:“贤哉,回①也!一箪②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③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①[回]即颜回(前521-前490),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②[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③[堪]能忍受。【译】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子曰:“知之①者②不如好③之者,好之者不如乐④之者。”(《雍也》)①[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②[者]代词,……的人。③[好(hào)]喜爱,爱好。④[乐]以……为快乐。【译】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子曰:“饭疏食,饮水①,曲肱②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③我如浮云④。”(《述而》)①[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吃。疏食,粗粮。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②[肱(gōng)]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③[于]介词,对,对于。④[如浮云]像浮云一样。【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①。择其善者②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①[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②[善者]好的方面,优点。【译】孔子说:“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子在川上①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②。”(《子罕》)①[川上]河边。川,河流。②[逝者如斯夫(fú),不舍昼夜]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逝,往,离去。斯,代词,这,指河水。夫,语气词,用于语末,表示感叹。【译】孔子在河岸上说:“逝去的一切

[6]

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子曰:“三军①可夺②帅也,匹夫③不可夺志也。”(《子罕》)①[三军]指军队。②[夺]改变。③[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向却不可改变。”子夏①曰:“博学而笃志②,切问而近思③,仁④在其中矣。”(《子张》)①[子夏(前507-?)]即卜商,字子夏,春秋末期晋国人,孔子的弟子。②[笃(dǔ)志]坚定志向。笃,坚定。③[切问而近思]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切,恳切。④[仁]仁德【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基础训练一、名句名篇默写1.根据要求默写。(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述而》)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子罕》)(2)《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3)阐述“学”和“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生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5)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待富贵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子罕》篇中感叹时光易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论语》中,表达对远方朋友的到来感到喜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论语》中,孔子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论语》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提示填空。(1)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世博会期间,喜迎各国宾朋,这种喜悦之情可以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3)文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4)本文中表达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5)《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是:“________,________?”(6)子夏曰:“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3.《(论语〉十二章》(1)文中阐述了孔子关于学习方法的看法,即要按时温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2)与人交往,我们应该有君子风范。即使不被别人理解,也不要心存怨恨。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的人,正如孔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雍也》),可见兴趣的培养多么重要!(4)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待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论语〉十二章》中阐明只要善于学习,人生处处有老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古文中有许多充满辩证思维的名句,例如《论语·为政》中就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阐述“学”与“思”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4.《〈论语〉十二章》(1)_______________,不亦说乎?(《学而》)(2)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学而》)(3)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学而》)(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政》)(5)子曰:“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为政》)(6)子曰:“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为政》)(7)_______________,回也不改其乐。(《雍也》)(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雍也》)(9)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_______。(《述而》)(10)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子罕》)(12)子夏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子张》)5.用课文原句填空。(1)2023年冬奥会将在北京举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届时,我们将以最大的热情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宾朋好友和运动员。(2)《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注重回顾,要从旧知识中“知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谈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并引用了我们学过《〈论语〉十二章》中的一段话,他说:“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孔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填写的句子出自《(论语〉十二章》)(5)《论语》中孔子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引经据典析人名】中国人取名讲究文化内涵。下面的名字源自《论语》,请完成探究表格。名字出处寓意知新⑴,可以为师矣。做人要勤学好问,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省身吾日三省吾身⑵是知⑶,,是知也。做人要实事求是,坦诚面对自我。7.默读课文填空。(1)《〈论语〉十二章》中,表达了对远道而来的朋友的欢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人交往,我们应该有君子风范,即使不被别人理解,也不要心存怨恨。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论语〉十二章》中讲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意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缺少思考的学习往往盲目,一味思考停止学习则常常陷入疑惑,这个意思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表达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论语〉十二章》中表示应虚心向别人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向他人学习时应明辨优劣,有所选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孔子在《〈论语〉十二章》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取长补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论语〉十二章》中,曾子强调经常反省自己的为人处事,提升道德修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论语〉十二章》中表达了要乐于学习,沉浸于学习,充分感受到学习乐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论语〉十二章》中感叹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古文中有许多含义深远,激发斗志的名句。例如《〈论语〉十二章》中就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激励志士仁人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坚定志向。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8.《论语》是记录_______________的一部书;《虽有嘉肴》选自《礼记》。它们都是家经典著作。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意思。①博学而笃志()

②不知其旨也()10.翻译《论语》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1.《虽有嘉肴》一文通过什么论证方法论证“教学相长”的?请简要说明。12.请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这三句中任选其中一句,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甲】《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乙】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者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①必于是,颠沛②必于是。”(《论语·里仁》)【注释】①造次:急遽,仓促。②颠沛:流离困顿。13.孔子名_______,字仲尼,_______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学而时习之()

(2)三十而立()15.下列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B.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C.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D.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16.把【乙】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17.“人不知而不愠”是“君子”风范,那么,你认为作为君子还应该有哪些风范?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章,阐述了学习的三种态度,其中哪种学习态度最重要?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19.通过【甲】文中的相关语录和【乙】文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富贵观?它与“仁义”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简要分析。【甲】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选自《〈论语〉十二章》)【乙】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①取舍于其间。(选自朱熹《训学斋规》)【丙】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往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②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墙面③,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选自吴兢《贞观政要》)[注]①遽:匆忙,仓促。②比来:近来。③墙面:言以面向墙,目无所见。比喻不学无术。20.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学而不思则罔

罔:

(2)思而不学则殆

殆:(3)然后可以有得尔

得:(4)不能自执书卷

执:21.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2)躬亲戎事,不暇读书。22.【甲】语段中对于“学”与“思”的主张,在【乙】【丙】两个语段中都有体现,请简要分析。阅读《〈论语>十二章》节选内容,完成下面小题。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术而》)⑥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⑦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23.下列对选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中的时习”是“按时温习”的意思,意在强调自觉学习,不幽实践。B.“不亦乐乎”“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的“乐”用法相同,都是“快乐”的意思。C.“思而不学则”中的“殆”在文中是“疑惑”的意思。D.“博学而笃志”中的“笃”是坚定的意思,“笃志”就是“坚定志向”的意思。24.下列对选文中画线句的解释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甲】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理解:修身和别人的知不知没关系,有修养的人不会因为别人不了解而影响心境。【乙】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翻译: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理解:向他人学习时,要抱定端正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提高。【丙】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翻译: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平民百姓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理解:平民百姓的志向的坚定程度比一国军队的主帅都高,这突出了孔子对百姓志向的肯定。25.孔子切闻而近思,请根据选文内容对此加以分析。26.儒家倡导修己以修身,请结合选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归纳如何才能做到修已。【链接材料一】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①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②。(节选自荀子《劝学》)【链接材料二】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今人之为学者,则既反是矣。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深思而问辩之。(节选自朱熹《白鹿洞书院学规》)【注释】①蝡同“蠕”,泛指微动的样子。②禽犊:指馈赠的礼物。【甲】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选自《〈论语>十二章》)【乙】董遇,字季直,性质讷①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②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注释】①质讷:朴实敦厚。②苦渴:苦于。2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2)性质讷而好学

好:2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29.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学习的问题。其中,甲文第二章讲学习方法,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第三章讲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乙文则讲述要充分利用学习。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小题。【甲】《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脉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乙】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丙】与元九书(节选)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之”字、“无”字示仆者,仆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则知仆宿习之缘,已在文字中矣。及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识声韵。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30.【甲】文中的“子”是指(人物),他是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乙】文的作者是(朝代)的宋濂。31.解释下列加点词。(1)七十而从心所欲()(2)媵人持汤沃灌()(3)及五六岁()32.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3.用【甲】的内容来印证【乙】【丙】的观点,搭配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A.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思而不学则殆B.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C.则知仆宿习之缘,已在文字中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D.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吾十有五而志于学34.三篇选文都介绍了个人的求学经历,你从中汲取到哪些关于学习的有益启示?【甲】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⑥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⑧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⑨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节选自《论语》十二章)3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甲】文中的意思。(1)人不知而不愠()(2)我日三省我身()(3)思而不学则殆()36.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乙】孔子谈水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焯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渢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荀子·宥坐》)3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乙】中的意思。(1)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

(2)似善化()38.请用“/”给【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39.【甲】文中有“匹夫不可夺志也”,【乙】文中有“其万折也必东,似志”,两文都谈到“志”的内涵一样吗?请谈谈你的看法。【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选自《论语十二章》)【乙】余幼时即嗜学。……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40.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不亦说乎

说:(2)人不堪其忧

堪:(3)益慕圣贤之道

益:(4)腰白玉之环

腰:41.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42.【甲】【乙】两语段都提到了学习中应具备端正的态度,请结合语段具体分析。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孔子世家(节选)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①,料量平②;尝为司职吏③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孔子年三十五,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④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⑤于夫子,可谓至圣矣!(选自《史记》,有删改)【注释】①史:管理仓库的小吏。②料量平:出纳钱粮算量得准确清楚。③司职吏:管理牧场的官吏。④祗回:相当于“低回”。流连,盘桓。祗,恭敬。⑤折中:调和取正。43.下面对《蒹葭》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中主人公在深秋露重霜浓之时,徘徊岸边,上下求索,寻找“伊人”而不得。B.每一章开头写景起兴,烘托清冷气氛,抒发主人公凄婉惆怅之情。C.“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表明地点的变化,暗示“伊人”难以寻觅。D.全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有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美感,同时深化了诗歌的意境。44.下面对《<论语>十二章》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是谈修身做人的。B.“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孔子的自白,讲述了孔子对“义”的坚守。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孔子在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发奋进取。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告诉我们有坚定的志向是非常重要的。45.用“/”给《孔子世家》(节选)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46.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时殊世异,有些词语沿用至今,但词义已发生变化。请写出《<论语>十二章》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词语古义今义朋①②可以③表许可饭④煮熟的谷类食物4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48.《论语·雍也》中孔子盛赞颜回“贤”,这个“贤”可以用哪个四字成语概括?为了突出颜回的“贤”,这一则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49.孔子一生历经坎坷,却矢志不渝,秉持“仁”的思想,“克己复礼”“仁者爱人”,是一位率真、率性的真“圣人”。请结合具体语句和你所了解的孔子经历,说说你心中的孔子形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乙】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特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50.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1)三军可夺帅也()

(2)博学而笃志()(3)切问而近思()

(4)君子固穷()5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学而时习之”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温故而知新 B.博学而笃志C.而乐亦无穷也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5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53.【乙】文中孔子在弟子们饿得站不起来时,还不停地讲学、诵读、弹琴、歌唱,这体现了孔子①的观点(用【乙】文中的句子回答)。回想你学过的初中课文,孟子的哪句话也体现了这一观点:。(用课文原句回答)参考答案一、名句名篇默写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温故而知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匹夫不可夺志也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不知而不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易错字词:惑、善、谋、罔、殆、愠、浮云、逝、昼、博、笃。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朋自过方来不亦乐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详解】考查对古诗文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罔、殆、善、愠、笃”这几个字的写法。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应注意易错及重难字词,如“愠”“浮云”“焉”“罔”“殆”;要注意“好之者”不要写成“好知者”,“温故而知新”不要写成“温故知新”。4.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为人谋而不忠乎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人不堪其忧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于我如浮云择其善者而从之匹夫不可夺志也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应注意易错及重难字词,如“愠”“惑”“罔”“笃志”;要注意“温故而知新”不要写成“温故知新”,“好之者”不要写成“好知者”。5.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温故、罔、殆、知之、好之、浮云、焉、逝者、舍”等字词容易写错。6.温故而知新做人要自知,时常反思,扬长避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详解】(1)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的“温故、知新、知之”等字词容易写错。(2)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出自《论语·学而》,作者曾子;告诫自己做人要自知,时常反思,扬长避短。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二、文言文阅读8.《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或再传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儒家9.坚定味美10.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11.类比论证(或设喻说理、比喻论证),以“嘉肴”喻“至道”,以“弗食”“嘉肴”来类比“弗学”和“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教学相长)的论述。12.符合题意即可。【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学记》。《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它们都是儒家经典著作。9.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①句意: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笃:坚定。②句意: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的甘美。旨:味美。10.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词语:择,选择。其,他们的。善者,优点。从,跟从,学习。而,表顺承。11.本题考查论证方法。联系“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可知,本文运用类比论证,以嘉肴弗食就不知其旨来类比至道弗学就不知其善。进而引出后文对教与学的关系的论述,得出观点:教学相长。12.本题考查阅读启示。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一:选择“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启示:在我们年幼的时候要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努力培养自己的能力和学养,锻炼自己的才干。示例二:选择“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启示:我们应该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一个追求的中心。既要多问问题,又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空想,而要多想当前的事情,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事情。示例三:选择“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启示:我们知道自己德行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自己学识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奋勉,这样才能进步。【点睛】参考译文:《论语》十二章(节选)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虽有嘉肴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尚书•兑命》里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13.丘春秋14.按时立身,指能有所成就15.B16.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按仁德去办事。(意对即可)17.高尚的道德,宽广的胸襟,善良的心地。18.最重要的学习态度是以学习为快乐。19.①孔子的富贵观实际上就是义利观。孔子并不反对人们追求富贵,他承认富贵是人的合理欲望,“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但他反对用不正当的方法去获取。“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富贵的取得要合乎道义,遵循道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②仁义高于富贵。“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不是君子的最高追求,“道”的实行比谋取富贵更重要;无论何时何地,君子都要把奉行仁义的道德放在追逐富贵之上。【解析】1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14.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1)句意: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时:按时。(2)句意: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15.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句意: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但又以穿破衣、吃粗糙的饭食为耻,这种人就不值得和他谈论真理了。“士志于道”与“而耻恶衣恶食者”为转折关系,中间停顿;“未足与议也”句意完整。因此断句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故选B。16.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终食之间:吃完一顿饭的时间;违仁:背离仁德;造次:匆忙;于是:在这种(紧迫)情况下;颠沛:颠沛流离时。17.本题考查主观表达。示例:结合“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内容可知,君子应常自我反省、安贫乐道和意志坚定。1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为: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据此可知,孔子认为:最重要的学习态度是以学习为快乐。1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第一问,结合【甲】“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和【乙】“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等内容可知,孔子认为追求富贵是每个人合理欲望,但孔子反对用不正当的方式追求富贵。第二问,结合“君子去仁,恶者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可知,孔子认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不是君子的最高追求,“道”的实行比谋取富贵更重要,仁义要高于富贵。【点睛】参考译文:【甲】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疑惑,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迷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乙】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但又以穿破衣、吃粗糙的饭食为耻,这种人就不值得和他谈论真理了。”孔子说:“富贵和显贵,这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是如果不用正当的手段得到它,君子是不会享有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来摆脱它,君子宁可不摆脱。君子如果违背了仁德的准则,又凭什么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不会有吃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即使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一定要遵守仁的准则,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同在。”20.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疑惑收获拿着21.(1)大概读书首先要熟读,让书里的话都好像从我自己口中说出来(的一样)。(2)亲自参与战事,没有空闲读书。22.【乙】语段强调首先要熟读书,然后对书中的内容精心思考,领悟其中道理;对于书中道理有疑惑时,静心思考,不仓促下结论。【丙】语段强调通过学习可以领悟到书中君臣父子的伦常、政治教化的道理;同时要以读书所得反思之前的行为,发现不对之处。(意思对即可)【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1)句意: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罔,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2)句意: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殆,疑惑。(3)句意:这样以后可以有所收获了;得,收获。(4)句意:不能亲自拿着书卷;执,拿着。21.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1)使,让;若,好像;之,的。(2)躬,亲自;暇,空闲。22.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根据乙文“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可知,语段强调首先要熟读书,然后对书中的内容精心思考,领悟其中道理;根据丙文“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可知,作者认为,对于书中道理有疑惑时,静心思考,不仓促下结论。根据“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可知,丙文语段强调通过学习可以领悟到书中君臣父子的伦常、政治教化的道理,根据“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可知,要以读书所得反思之前的行为,发现不对之处。据此回答即可。【点睛】参考译文:【甲】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乙】看书大多数都必须先要熟读,让书上的语句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紧接着就精心地思考,让它的道理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这样以后可以有所收获了。至于那些对于文章道理有疑惑的地方,各家说法纷繁错杂,就也要虚心静静思索,不要匆忙急促地在各家意见中确定谁对谁错。【丙】太宗对房玄龄说:“做人应该学习与求问。我过去因为许多凶敌没有平定,东征西讨,亲自参与军事没有空暇读书。近来天下太平,我人在殿堂,不能亲自拿着书卷,就命令别人读给我听。做国君,做臣子及做父,做子的道理,政令教化的道理,都在书中。古人说:‘不学习,一无所知,处理事情只会感到麻烦。’这不只是说说。回想我年轻时的处事行为,觉得很是不对。”23.B24.丙25.学习的关键在于思考和“知新"。要不断温习、思考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将知识融会贯通。学和思是相辅相成缺-不可的。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不能深刻理解,甚至会陷入迷茫;一味空想而不去实实在在地学习,就会疑惑而一无所得;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26.①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对照别人的缺点来修正自己的行为;②坚定自己的志向,能恳切地发问求教,善于思考;③用学习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不卖弄学问;④明白义理,先完善自我后推及旁人;⑤广泛学习,要熟读经典,并深思熟虑,加以问辩。【解析】23.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B.“不亦乐乎”中的“乐”是形容词,“快乐”的意思,“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的“乐”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为快乐”的意思。两个“乐”用法不同,意思也不同。故选B。24.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和理解。“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理解有误。理解应是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要有坚定的志向,一个人的志向能否被改变,取决于自己,而不是突出孔子对于百姓志向的肯定。故选丙。25.本题考查内容的归类梳理和理解。“切闻而近思”的意思是“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题目已明确聚焦“重视思考”。解答此题时,首先要从所选七章语录中筛选出与思考相关的内容,即第②③章。第②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中虽然没有“思”这个词,但想要“知新”就离不开独立思考,因此这一章也是在强调思考的重要性。“温故”的过程就是不断温习、思考学过的知识的过程,“知新”就是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将知识融会贯通,学会举一反三。第③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和思考要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因为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26.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时,首先需要借助文言文阅读积累疏通选文和链接材料的文意。然后根据题干要求,找出与“修己”“修身”相关的信息。根据选文第⑤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可知,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对照别人的缺点来修正自己的行为;由选文第⑦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可知,我们要坚定自己的志向,能恳切发问,善于思考;由链接材料一“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可知,要用自己的学习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而不是卖弄和哗众取宠;由链接材料二“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可知,要先明白义理,然后以修其身,再推及旁人;由“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深思而问辩之”可知,熟读经典,应深思熟虑并进行问辩。27.(1)以……为快乐;(2)喜爱。28.(1)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2)书读得多了,书中的意思自然就明白了。29.兴趣时间【解析】27.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①句意: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乐:以……为快乐。②句意: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好,喜欢。28.本题考查翻译语句。注意关键词:(1)温:温习。故:形容词用作名词,指学过的知识。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新的理解和体会。为(wéi):动词,做,担任。矣:语气词,表陈述。(2)见:同“现”,表露出来。2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这一则讲的是关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知识的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才能够灵活地运用。结合乙文“苦渴无日”可知,从学者认为没有时间读书。结合原文“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可知,董遇告诉他们要抓紧空余时间,如冬天、夜间、雨天的时候读书。【点睛】参考译文:【甲】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使精神受到损害。”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乙】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一定要先读百遍。”说:“读书百遍,其中的含义自然就会显现出来了。”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无法干活)是平日中的空闲时间。”30.孔子儒(家)明代(元末明初)31.跟从拿着等到32.因为内心有足以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穿不如人。33.D34.孔子:要活到老,学到老。学习要早立志。学习要循序渐进。宋濂:学习要勤奋刻苦。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专注学习,才能学有所成。白居易:学习要早立志。学习要勤奋刻苦。【解析】30.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子曰”的意思是:孔子说。这里的“子”指的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宋濂,是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3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作答本题时可结合句意来分析加点字词的意思。(1)句意:到七十岁做事才能跟从内心的想法,不会越过规矩。从:跟从。(2)句意:服侍的人拿着热水为我洗浴。持:拿着。(3)句意:等到五六岁。及:等到。3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作答本题时应注意如下重点字词的意思:以:因为。中:心中。足乐者:足以使自己快乐的事。不知:不觉得。口体之奉:吃穿的享受。不若:不如。33.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内涵。A.“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的意思是: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峡谷之中。这里体现的是求学之艰辛。“思而不学则殆”的意思是:只思考不学习就会迷惑。这体现的是思考和学习相结合的重要性。因此这两句搭配不恰当;B.“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意思是: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处于他们之间,但我毫无羡慕的心。体现的是我求学追求精神的满足,不在乎物质的富足。“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意思是: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荣华富贵,对我来说只是天际的一片浮云,毫无意义。这体现的是获得荣华富贵需要用正当的手段。因此这两句搭配不当;C.“则知仆宿习之缘,已在文字中矣”的意思是:那么我是生来就与文字有缘了。这体现的是我生来与文字有缘。“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的意思是: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这里体现的是爱好学习的意义。因此这两句搭配不当;D.“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的意思是:十五六岁开始知道考中进士的荣耀,就刻苦读书。这里体现的是年少就有志向,且学习刻苦。“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的意思是: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这里也是体现年少就有志向,刻苦学习。这两句体现的观点一致,搭配恰当;故选D。34.本题考查谈启示。可从人物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来分析。例如:从【甲】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知,在人生的每个年龄阶段的学习都有不同的意义,我们应早立志,活到老,学到老;根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知,我们应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从【乙】文“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可知,学习贵在勤奋刻苦,外在环境再艰苦也不应影响到学习,而应专注学习。从【丙】文“及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识声韵。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可知,学习应勤奋刻苦,年少就应确立志向。【点睛】参考译文:【甲】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乙】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峡谷之中。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回到客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服侍的人拿着热水为我洗浴,用被子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来。寄居在旅店里,旅店老板每天供应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客舍的人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用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囊,光彩鲜明,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处于他们之间,但我毫无羡慕的心。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丙】我出生六七个月的时候,乳母抱着我在书屏下边玩,有人指着“无”字“之”字教我。我虽然嘴上说不出来,但是心里已经默默地记住了。后来有人拿这两个字问我,即使试验十次百次,我都能准确地指出来。那么我是生来就与文字有缘了。等到五六岁,就学习做诗,九岁通晓声韵,十五六岁开始知道考中进士的荣耀,就刻苦读书。二十岁以来,白天学习作赋,夜里刻苦读书,间或也学习作诗,没有空闲时间睡眠休息。甚至于嘴和舌头都生疮,手和肘都磨成茧。35.生气、恼怒自我检查疑惑36.(1)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做老师了。(2)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37.与:同“予”,给予善化:善于教化38.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39.【甲】文中的“志”,是“志向、理想”的意思,反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乙】文中的“志”,是“意志”的意思,赞扬了水历经千曲万折却一定东流的顽强意志。【解析】3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别人不了解我,我去不生气。愠,生气、恼怒。(2)句意: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省,自我检查。(3)句意: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殆,疑惑。36.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故,旧的短语。而,表顺承,就。可以,可以凭借。为,做。(2)择,选择。善者,优点。其,他的。37.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水广泛地哺育各种生物,而没有自己的目的。与,同“予”,给予。(2)句意:有如君子的善于改造事物。善化,善于教化。38.考查断句。句意:如果掘开堤岸,使水流通,水就会奔腾而流,好像回响应声而起一样。水流往百仞深的山谷而不害怕,就好像君子的勇敢坚毅。断句为: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39.考查比较阅读。甲文“匹夫不可夺志也”意为: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改变。“志”是志向,理想的意思。作者认为,三军的主帅可以改变,但普通的人志向却不可改变。一个人立定志向比三军确定主帅还要重要。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乙文“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意为:无论怎样的百折千问,一定要东流入海,有如君子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志”的意思是意志、信念。水虽然历经千折万转,却始终向东,表现了作者对水顽强意志的赞美之情。【点睛】参考译文:甲: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改变。”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乙:孔子看向东流去的水。子贡向孔子询问,说:“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察,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水广泛地哺育各种生物,而没有自己的目的,就好像君子高尚的道德。水流向下,曲折变化必定遵循一定的规律,就好像君子的高义。水流汹涌不竭尽,就好像君子做事有根本的原则。如果掘开堤岸,使水流通,水就会奔腾而流,好像回响应声而起一样。水流往百仞深的山谷而不害怕,就好像君子的勇敢坚毅。装入量器,一定保持水平,有如君子的立身正直。遇满则止,并不贪多务得,有如君子的讲究分寸,处事有度。渗入曲细,无微不达,有如君子的明察秋毫。泥沙俱下,最后仍然是一泓清水,有如君子的善于改造事物。无论怎样的百折千问,一定要东流入海,有如君子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所以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察。”40.同“悦”,愉快能忍受更加名词用作动词,在腰间佩戴41.(1)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2)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养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42.(1)学习要勤奋刻苦。甲文:“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按时复习,及时温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体现学习要立下坚定志向,不为难怕苦。乙文:借书、抄书,天气寒冷依然坚持按时归还,不讲究吃穿。(2)学习要热爱。甲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体现学习要热爱,最好能够以学习为乐。乙文:学习要苦中悟乐,虽然生活艰苦,条件简陋,但宋濂依然认为学习有足够的快乐。(3)学习要虚心请教。甲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乙文:学习要诚恳踏实,请教老师,态度恭敬,站在老师旁边,弯腰侧耳。【解析】40.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句中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①句意:不也是很愉快吗。说:同“悦”,愉快;②句意: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堪:能忍受;③句意: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益:更加;④句意:腰间佩戴着⽩⽟环。腰:名词用作动词,在腰间佩戴。41.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①罔:迷惑;殆:疑惑;②寓:寄居;日:每天;鲜肥:新鲜肥美。4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概括。结合甲文“学而时习之”,意思是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和“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意思是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以及“温故而知新”意思是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可知学习上一定要勤奋刻苦,立下目标;结合乙文中作者借书和抄书,而且抄写完后按时归还,这样日积月累,勤奋刻苦,可得出甲乙两文都强调了学习上要勤奋刻苦;结合甲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可知学习一定要热爱,并且从中培养兴趣;结合乙文“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可知,作者虽然生活条件不如同学,但是他却能在学习中感悟到快乐,也就不去计较物质上的贫困了,可得出甲乙两文都强调了学习要热爱,培养自己的兴趣;结合甲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几个人同行,在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可知学习时要谦虚,不能骄傲自满,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好处,进行学习;结合乙文中作者去向老师请教问题时,毕恭毕敬,态度谨慎,虚心好学,这样才最终有了一些收获,可得出甲乙两文都强调了学习要虚心请教他人,让自己变得更好。【点睛】参考译文:【甲】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