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1、人口半城镇化率=(城镇常住人口-城镇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100%。人口半城镇化率能反映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过程中的不完整程度,主要表现为非城镇户籍人口未享有城镇户籍人口在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的同等待遇。下图示意2010年我国人口半城镇化率的省际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造成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半城镇化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位置差异B.经济水平C.自然资源D.人口政策(2)人口半城镇化率高的省级行政区()A.均濒临海洋B.“城市病”最突出
C.经济发展速度慢D.就业机会较多
(3)下列对策中,有助于缓解人口半城镇化问题的是()A.加快城乡融合发展B.降低城市化速度
C.鼓励逆城市化D.扩大大城市规模
答案:BDA【提示】城市化进程和特点城市化的利弊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3)略2、地铁的建成对沿线地区城市功能区演变具有重要影响,能够显著带动沿线地区城市化进程。下图为我国某一线城市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中的8个站点及其周边土地主要用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枢纽站位置的确定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交通换乘B.周边用地类型C.辐射范围D.距市中心远近(2)与一般站相比,中心站周边多为()A.住宅区B.工业区C.商业区D.生态区(3)端头站周边城市化速度最快,这主要是由于()
①换乘最便利②服务业发展快③地价高④城市化起点低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ACB【提示】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城市化进程和特点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3)本题主要考查了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解答】(1)由图可知,两个枢纽站都是轨道交通的换乘站点,具有多个方向的运输优势,与辐射范围、距市中心远近、周边用地类型关系不大。
故选A。(2)由图可知,中心站点周边多商业服务、行政办公、特色商贸等用地类型,这是因为中心站点附近土地租金较高,商业活动付租能力强。
故选C。(3)端头站位于地铁线路的尽头,要到达更远的地区,只能乘坐地铁到达端头站,再换乘其他交通方式,所以大量的人流在此停留会促进服务业发展,②正确;端头站相对其他站点来说位置较偏,原先的基础比较薄弱,人口密度较小,地价低,城市化起点低,所以城市化发展速度比较快,④正确。
故选B。3、下图为城市布局与等高线图(布局合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P处设一钢铁厂,此处不可能位于()A.印度半岛B.我国东南沿海C.西欧平原D.地中海沿岸(2)Q处是一家印染厂,河流的方向可能为()A.西南—东北B.东北—西南C.东南—西北D.西北—东南答案:BB【提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若P处设钢铁厂合理,则该地最不可能为我国东南沿海。我国东南沿海夏季盛行东南风,钢铁厂布局在P处,会对居民区造成污染。
故选B。(2)印染厂应位于河流下游,以减轻城市的水污染。若Q处是一家印染厂,则河流的方向可能为东北—西南。
故选B。4、交通等时线是指从城市的某点出发,在规定的出行时耗内可达到的范围,可以反映交通通畅程度。读“某大城市的交通等时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P地的城市功能分区是()A.居住区B.工业区C.中心商务区D.飞机场(2)该城市拟规划地铁线。该城市的第一条地铁线的走向应该是()A.甲—P—乙B.丙—乙—丁C.甲—P—丙D.丙—P—丁答案:CA【提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2)本题主要考查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解答】(1)图中P地交通等时线数值小于8,是图中最小数值,说明P地交通通达度最高,一般城市的中心位置交通通达度最高,所以P最可能为中心商务区,C正确。
故选C。(2)材料提示“交通等时线是指由城市的某点出发,在规定的出行时耗内可达到的范围,可以反映交通通畅程度”,可以推测,交通等时线分布越密集,交通通畅程度越差,分布越稀疏,交通通畅度越好。图中显示,在甲乙两个方向,交通等时线分布比较密集,即交通通畅度较差。修建地铁,主要目的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交通通畅度。所以该城市的第一条地铁线的走向应该是甲—P—乙,A正确。
故选A。5、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简称酉阳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是出渝达鄂、湘、黔的重要门户。酉阳县面积5173平方千米,户籍人口85.64万人,旅游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2016年该县城镇化率为32.2%,为重庆市城镇化率最低地区。下图为酉阳县县城俯瞰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酉阳县城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是()A.科技发达B.县域面积大C.土地廉价D.自然资源丰富(2)酉阳县城镇化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有()
①城镇产业基础薄弱,就业机会少
②城镇土地有限,房价高
③农村基础设施较完善
④逆城市化现象显著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A【提示】城乡区位分析城市化进程和特点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酉阳县的区位分析。(2)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进程和特点。【解答】(1)分析材料可知,酉阳县位于重庆东南部的山区,当地旅游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自然资源丰富是酉阳县城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故选D。(2)酉阳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城镇产业基础薄弱,就业机会少,酉阳县面积5173平方千米,户籍人口85.64万人,城镇土地有限,房价高,①②正确。酉阳县经济欠发达,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未出现逆城市化现象,③④错误。
故选A。6、张家口和北京联合承办2022年冬奥会,北京承办冰上项目,张家口则承办雪上项目。下图为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比较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济联系强度与对外开放程度和人口数量相关B.经济联系强度与距北京距离和城市等级相关C.距港口越近,经济联系强度越大D.辖区范围越广,经济联系强度越大(2)张家口能和北京联合申办冬奥会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较为发达,与北京经济互补性强B.交通通达度好,为华北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C.地形、气象条件比北京更适宜开展雪上项目D.目前,配套设施已经完善,接待能力强(3)若分散北京的批发和物流业,最适合承接的城市是()A.廊坊B.承德C.张家口D.保定答案:BCA【提示】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图中显示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较高的有天津、唐山、廊坊、保定、石家庄等,而这些城市等级较高,同时距离北京越远,强度越小,故B项正确;与北京的经济联系强弱与这个城市的人口数量没有必然联系。(2)冬季奥运会的雪上项目对地形和气象条件要求较高,与北京相比,张家口具有地形和气象条件上的优势,张家口经济、交通、基础设施等要落后于北京。(3)批发和物流亚一般占地大,应布局在地价较低、交通便利之处,同时分散北京的相关产业,不应距离北京太远。图中廊坊与北京联系紧蜜,距离较近,最适合。7、根据乌鲁木齐市制造业的空间分布演变特征和空间集聚演变特征,可得出乌鲁木齐制造业空间格局的演化模式。下图为乌鲁木齐市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3年,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集聚程度最高的制造业是()A.高新技术产业B.基础型产业C.都市型产业D.机械设备产业(2)该市近郊区吸引制造业企业布局的主要原因是()A.地价较低B.资源丰富C.环境优美D.劳动力充足(3)乌鲁木齐市制造业空间格局的演化会使()A.中心城区人口就业困难B.城市环境质量好转
C.中心城区地价大幅下降D.城市服务范围扩大
答案:AAB【提示】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3)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读图可知,2013年,基础型产业、部分机械设备产业、都市型产业都已向外迁移或有向外迁移的趋势,而高新技术产业仍然集中于中心城区,故其在中心城区集聚程度最高。
故选A。(2)读图可知,自2004—2013年,近郊区吸引中心城区的部分企业迁入(如都市型产业、机械设备产业等),相比于中心城区而言,近郊区的地价较低,生产成本较低,吸引企业迁入,A对。
并不是近郊区资源丰富(城区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差异不大),B错。
环境优美不是主要原因,材料也无信息反映近郊区的环境是否优美,且优美的环境对制造业企业的布局影响相对较小,C错。
都市型产业、机械设备产业等不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力是否充足关系不大,且由中心城区至近郊区距离变化有限,劳动力条件对企业的布局变化影响不大,D错。
故选A。(3)读图,自2004—2013年,乌鲁木齐市制造业空间格局自中心城区向近郊区和远郊区迁移,随着城市的发展,中心城区人口主要从事服务业,部分制造业向外迁移不会使中心城区人口就业困难,A错。
制造业向外迁移,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减轻,城市环境质量好转,B对。
中心城区地价不断上升是制造业向外迁移的原因之一,制造业外迁不会使中心城区地价大幅下降,C错。
制造业在中心城区与郊区之间的转移不会影响城市等级,不会影响城市的服务范围,D错。
故选B。8、城市常住人口与建成区面积之比即城市人口密度。下图为伦敦、郑州、广州、上海四座特大城市两个时段的人口密度变化速率(单位:%)。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伦敦为图中的()A.①城市B.②城市C.③城市D.④城市(2)④城市人口密度变化显示该城市1990~2014年间的()A.耕地面积持续减少B.交通拥堵得到缓解
C.劳动力数量在减少D.城市管理难度下降
答案:CA【提示】城市化进程和特点城市化的利弊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相较于其他三个城市,伦敦城市化进程开始较早,1990年之前其城市化便达到较高水平,所以1990~2000年其城市建设/城市建成区面积应该是最少的;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放缓,人口的不断涌入,2000~2014年阶段伦敦城市人口密度会不断增大。③合理。
故选C。(2)读图,根据人口密度变化速率可知,④城市的城市人口密度在1990~2014年间一直在减小,说明其城市建成区面积在不断扩大,会导致耕地面积持续减少。
故选A。9、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2015~2030年空间布局规划。近年来,随着高铁站建立,该城市实施跨江发展,修建了多条跨江隧道,重点发展河流南岸新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近年来,促进河流南部和北部地区经济广泛合作的主导因素是()A.资金B.市场C.劳动力D.交通(2)通常情况下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商业综合体中,发展潜力最大的是()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3)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合布局化学工业园的是()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答案:DBC【提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解析:(1)考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2)考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3)考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解答】(1)从材料中可知,该城市境内有东西向河流,阻隔河南和河北地区联系,修建多条地铁线,交通更加便利,促进河流南部和北部地区经济广泛合作。
故选D。(2)城市商业中心的发展主要受地理位置、交通便捷度、客流量、环境的影响。②处于地铁线路交汇处,靠近高铁站,交通便利;临近生态公园,环境较好,且位于河流南岸重点发展新区,发展潜力最大。
故选B。(3)丙处位于城市边缘,周围有火车站,交通便利,利于货物中转,且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区和河流的下游,建设成本低,污染小。
故选C。10、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A.逆温现象B.水土流失C.热岛效应D.臭氧层空洞(2)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该()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B.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带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答案:CA【提示】城市化的利弊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解析:(1)考查城市化的利弊。(2)考查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解答】(1)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最明显的地区,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人口、工业密集,释放大量的人为热量,且城市建筑物密集,不易散热,导致城市气温比郊区高,易出现热岛效应。
故选C。(2)城市热岛的出现,使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市,易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污染,为避免该问题出现,应将卫星城或工业区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故选A。11、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为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示意图。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的影响而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而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河流流向为()A.自西向东B.自南向北C.自东向西D.自北向南(2)甲坡泥沙堆积的原因为()A.水位低流速慢泥沙堆积B.上坡流速变慢泥沙堆积C.地转偏向力导致泥沙堆积D.受惯性影响泥沙堆积答案:BB【提示】流水地貌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解答】(1)根据材料,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图中后期沙波剖面图中有堆积的是迎水坡,结合指向标,水流方向是自南向北。
故选B。(2)根据材料,背水坡泥沙被侵蚀,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甲坡泥沙堆积的原因是水流在迎水坡上坡流速变慢,泥沙堆积。
故选B。12、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下图示意金沙江云南段。据此完成(1)~(2)题。(1)金沙江流域金矿石出露较多的原因是()A.支流较少使金矿出露范围集中B.河流流速平缓使金矿易于堆积C.地壳抬升和河流侵蚀导致金矿出露D.地壳运动使得金矿石形成范围广大(2)金沙江沙金形成的地质过程主要有()
①出露的金矿石在地壳运动中被挤压破碎②金沙江水流湍急,搬运和磨蚀能力强③金沙江携带的金沙在河床不断沉积富集④出露的金矿石易被外力风化崩解破碎⑤出露的金矿石易滚落至金沙江中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答案:CB【提示】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流水地貌解析:暂无解析【解答】CB13、“雅丹”源于维吾尔语,意指具有陡壁的小山。下图中,塑造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
A.流水侵蚀B.风力堆积C.风力侵蚀D.流水堆积答案:C【提示】风沙地貌解析:该题考查影响地貌发育的因素。【解答】雅丹地貌是典型的外力侵蚀地貌,读图可以看到,图片中是干旱地区的沙地,可以判断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侵蚀。
故选C。14、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这种地貌形态最有可能分布在()A.云贵高原B.江南丘陵C.四川盆地D.塔里木盆地(2)图中的风向可能是()A.西北B.东北C.东南D.西南答案:DA【提示】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风沙地貌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解答】(1)读图可知,该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地貌为新月形沙丘,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
故选D。(2)读图可知,图中新月形沙丘西北侧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为迎风坡,因此图中的风向可能是西北风。
故选A。15、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如图为描写我国山水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画中描绘的景观与风力作用关系密切的是()A.①B.②C.③D.④(2)与画②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无关的是()A.气温较高B.降水较多
C.碳酸盐为主的岩石成分D.茂密的亚热带丛林
(3)①山体岩石坚硬、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推测合理的是()A.岩浆冷却较快B.在地表形成
C.山体经过强烈的上升作用D.形成时气体挥发快
答案:CDC【提示】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风沙地貌喀斯特地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解析:(1)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塑造。(2)本题考查地表形态的成因。(3)本题考查外力和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解答】(1)①是青藏高原,冰川作用为主,多“U”型谷,A错;
②为桂林山水,有名的喀斯特地貌,B错;
③为黄土高原,受风力作用堆积而成,C正确;
④是江南水乡,流水作用为主,D错。
故选C。(2)形成喀斯特地貌应具备湿热的气候和可溶性岩石,茂密的亚热带丛林与其成因无关。
故选D。(3)题干所描述的岩石为侵入性岩浆岩——花岗岩,岩浆侵入岩石圈,缓慢冷却,有较大结晶颗粒,质地坚硬,后地壳上升,表层风化、侵蚀剥离,露出地表,形成高大山脉山体。
故选C。16、图2示意某区域地貌景观。据此完成3~5题。
(1)图中虚线区域的地貌及塑造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分别是()A.河漫滩,流水侵蚀B.冲积扇,流水侵蚀
C.冲积扇,流水堆积.D.河口三角洲,流水堆积图2
(2)甲、乙两地相比()A.甲地沉积物颗粒大,地下水埋藏浅B.甲地沉积物颗粒小,适宜发展种植业C.乙地沉积物颗粒大,地下水埋藏深D.乙地沉积物颗粒小,适宜发展种植业(3)图示区域容易出现的地质灾害是()A.洪涝B.地震C.崩塌D.滑坡、泥石流答案:CDD【提示】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流水地貌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C(2)D(3)D17、读地貌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A.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B.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C.沉积物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D.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2)该地貌主要分布于()A.河流中下游B.盆地中心C.河流入海口D.河流出山口答案:AD【提示】流水地貌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流水地貌。(2)本题考查流水地貌。【解答】(1)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A对。
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B错。
读图可知,图中地貌中间部位为绿洲,且呈扇形分布,应为冲积扇,是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C错。
扇缘地区地下水埋藏浅,D错。
故选A。(2)据图可知,该地貌为冲积扇,主要分布在河流的出山口,河流流经山区,流速快,携带大量的泥沙,当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变慢,泥沙淤积,形成冲积扇。
故选D。18、新疆巴里坤湖(如下图所示)位于天山东段,科学钻探发现其沉积物粒径从大到小分别有砂砾石、粉砂黏土、黏土石盐石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从河口到湖心,巴里坤湖沉积物依次为()A.砂砾石一粉砂黏土—黏土石盐石膏B.粉砂黏土一砂砾石一黏土石盐石膏C.黏土石盐石膏一粉砂黏土一砂砾石D.砂砾石一黏土石盐石膏一粉砂黏土(2)巴里坤湖某一沉积层出现富含有机质(植物碎片)的深色黏土层,推测当时该地为()A.深水湖B.咸水湖C.沼泽地D.盐碱地答案:AC【提示】流水地貌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19、“桂林山水甲天下”是赞美桂林及其周边地区喀斯特山水风光的一句名言。桂林山水北起兴安,南到阳朔,有100多千米的山水风光,是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喀斯特地貌区。这里山奇水秀,风光绚丽,人们将其自然景观总结为“四绝”,即簪山、带水、幽洞、奇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簪山”地貌类型指的是()A.石钟乳B.石笋C.石芽D.峰林(2)喀斯特地貌不利于交通运输建设,主要是因为喀斯特地貌()A.地形崎岖,地表破碎,多地下暗河,地质条件复杂B.地势高,气候寒冷,多高寒荒漠和多年冻土区C.山高谷深,山河纵列D.河流纵横,沼泽广布答案:DA【提示】喀斯特地貌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喀斯特地貌的地表形态相关知识。(2)本题主要考查了喀斯特地貌对交通运输建设影响。【解答】(1)在石灰岩地区,由于流水的长期侵蚀、溶蚀,形成一系列圆筒形或圆锥形的石峰,一般高达100米以上,远望如林,称为峰林,“簪山”地貌类型指的是峰林。
故选D。(2)喀斯特地貌区由于受侵蚀作用强,地形崎岖,地表破碎,多地下暗河,地质条件复杂,给交通运输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故选A。20、读“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信息可以判断,洱海的成因是()A.人工筑湖B.火山口积水C.断层凹陷D.滑坡堰塞(2)大理古城聚落所在地地形较为平坦,该地形应属于()A.山体崩塌形成低地B.流水沉积而成的冲积扇
C.风力沉积而成的平地D.洱海侵蚀而成的平原
答案:CB【提示】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流水地貌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洱海的成因。(2)本题主要考查了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解答】(1)根据图例断层陡坡范围可知,洱海的成因是断层凹陷。
故选C。(2)读图可知,大理古城沿河分布,位于河流出山口,为洪(冲)积扇,由流水沉积而成。
故选B。21、人民币素有“国家名片”之称,第五套人民币10元面额的背景图案是长江三峡标志性景观—夔门。夔门近江两岸两座山峰,经长期的风剥雨蚀,岩壁好似刀削斧砍一般,恰似天造地设的三峡大门。完成下列小题。
(1)形成图示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地壳抬升(2)图示地区的地表形态是()A.内力作用单独形成的B.外力作用单独形成的
C.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D.内外力作用共同形成的
答案:AD【提示】流水地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解析:(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其中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外力作用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不同的作用塑造的地表形态不同。(2)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解答】(1)根据题干可知,该图案是长江三峡的夔门。夔门近江两岸两座山峰,经长期的风剥雨蚀,岩壁好似刀削斧砍一般,恰似天造地设的三峡大门,所以形成图示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长江横穿巫山,受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2)夔门近江两岸两座山峰,经长期的风剥雨蚀,岩壁好似刀削斧砍一般,恰似天造地设的三峡大门。图示地区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作用共同形成的。
故选D。22、下图示意我国内陆地区某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地貌的名称是()A.峰林B.沙丘C.石林D.风蚀柱(2)推测该地貌分布区()
①风力大②气候干旱③风力小④气候湿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A【提示】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风沙地貌常见地形地貌的特征及分布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该景观所在区域是我国的内陆地区,该地区气候干旱,风力侵蚀作用较强。读图可知,该景观属于岩石受风力侵蚀形成的风蚀柱,D正确。
故选D。(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风蚀柱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所在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候干旱,风力大。
故选A。23、读我国历史上的部分人口迁移示意图(图3),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关于我国历史上“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的说法正确的是()A.“闯关东”是有组织的人口迁移B.“走西口”的迁移方向是从沿海到内陆C.“下南洋”属于人口国际迁移D.三者的共性都是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2)影响新中国20世纪5080年代支援边疆建设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C.战争因素D.灾害因素答案:CB【提示】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闯关东”实质上是山东等地的贫苦农民自发的悲壮的寻求生存的运动,A错误;“走西口”是指山西、陕西等地民众前往长城以外的内蒙古草原垦荒、经商的移民活动,B错误;“下南洋”是指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移民到东南亚地区谋生,属于人口国际迁移,C正确;三者主要都是从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D错误。故选C。(2)新中国20世纪50—80年代支援边疆建设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国家号召,统一计划,是有组织的行政调动,主导因素是政治因素,故选B。24、湖南省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北部低平,形成向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下图为湖南省某年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湖南省人口分布的特点是()A.南部人口密度最大B.西部人口密度较小
C.中部人口密度最小D.自南向北数量递减
(2)影响湖南省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交通B.经济水平C.地域文化D.地形答案:BD【提示】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湖南省人口分布的特点。(2)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解答】(1)据图可知,湖南省西部、南部人口密度较小,中部、东部人口密度较大,长沙、娄底、湘潭地区人口密度最大,B项与图示信息相符。B正确,ACD错误。
故选B。(2)四选项中只有地形是自然因素,交通、经济水平、地域文化不是自然因素。D正确,ABC错误。
故选D。25、读我国某城市户籍人口和流入人口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户籍人口相比,该市的流入人口()A.青少年人口比重较大B.女性人口比重较小
C.劳动力人口比重较大D.老龄人口比重较大
(2)据图推测该市()A.城镇化水平低B.易出现教育资源短缺
C.重工业比重大D.老龄化不断加重
答案:CB【提示】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人口迁移的影响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读图可知,与户籍人口相比,该市的流入人口劳动力人口比重较大。
故选C。(2)由分析可知,该市的流入人口劳动力人口比重较大,大量劳动力人口的迁入会伴随着迁入劳动力人口子女的一并迁入,会增加教育资源压力,因此易出现教育资源短缺。
故选B。26、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我国省级行政区“城归”现象最明显的是()A.江西B.广东C.贵州D.山西(2)“城归”现象对乡村产生的影响是()A.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B.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质量C.提高农村环境承载力,提高环境人口容量D.缓解留守儿童问题,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答案:CA【提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贵州省生态环境脆弱,地形崎岖,基础设施落后,经济落后,农民工外出的务工人数最多。
故选C。(2)“城归”具有技术和管理经验等,可为农村的经济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故选A。27、下图甲为某内陆地区城镇分布图,图乙为某区域不同海拔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甲区域人口分布的特点是()A.分布在山区地势低洼区B.临近河流,水源充足地区C.集中分布在海拔高地区D.多分布在土壤肥沃地区(2)影响乙区域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0~200米的自然原因是()
①地形平坦②土壤肥沃③农业发达④开发历史悠久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答案:BA【提示】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解析:(1)本题考查了读图分析能力。(2)本题考查了分析材料的能力。【解答】(1)读图,可知该区域的城市主要分布靠近河流,故人口分布多临近河流,水源充足地区。
故选B。(2)0~200米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农业发达和开发历史悠久不属于自然原因。
故选A。28、2011年3月1日起,俄罗斯恢复征收无子女税,无子女家庭每月须上缴6%的薪水。性别比为平均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的数量。图1示意俄罗斯局部地区人口分布,图2示意世界四个区域人口性别比曲线(含预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图1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气温B.降水C.交通D.矿产(2)图2中符合俄罗斯人口特征及成因的是()A.①工业结构导致女性就业多B.②重男轻女的观念得到转变C.③女性平均寿命普遍高于男性D.④二战期间男性人口大量减少答案:AD【提示】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增长模式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俄罗斯所处纬度高,气温低,从图1中可以看出,该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纬度较低的南部地区,所以气温是影响其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
故选A。(2)性别比为平均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根据所学知识,二战期间,为抵抗法西斯侵略,俄罗斯男性人口大量参军并付出了极大地牺牲,导致男性人口大量减少。观察四条曲线,④曲线1950年性别比低,且1950~2050年(含预测)男性人口比重一直低于女性人口比重,符合俄罗斯人口特征。
故选D。29、图5所示是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其中甲、乙、丙、丁四地为上海、广东、辽宁和西藏,人口数值是指常住(半年以上)人口数量。读图回答下题。
(1)依据图中人口普查数据,可推知四地中()A.甲地社会养老负担最重B.乙地人口老龄化水平最低C.丙地劳动人口数量最少D.丁地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2)造成乙、丙两地常住(半年以上)人口年龄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政策B.医疗水平C.人口迁移D.生育观念答案:DC【提示】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30、深圳位于广东省南部,原为一个小渔村。1980年8月设置经济特区后,深圳迅速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现代化大都市。(1)影响深圳市形成与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是()A.资源B.交通C.政治D.军事(2)成为经济特区后,深圳一直在我国人口净流入城市榜上位列前茅。全国各地尤其中西部省份人口纷纷前往深圳工作甚至定居,这主要是受到什么因素影响()A.自然B.社会C.政治D.经济答案:CD【提示】城乡区位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解析:(1)考查城乡区位分析。(2)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解答】(1)国家改革开放之后,深圳在1980年8月设置经济特区,之后才迅速发展起来,所以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政治。
故选C。(2)现代的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成为经济特区后,深圳发展迅速,工作机会多,经济收入高,生活条件好,所以一直吸引全国各地人口迁入。
故选D。31、人口问题是目前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对我国人口有序合理发展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人、10000人、6000人、4500人,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A.8000人B.10000人
C.4500~6000人D.4500人
(2)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目前人口总量为14.4亿(不包括港、澳、台),用a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用b表示,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A.a<b<cB.c<b<aC.b<a<cD.a<c<b答案:DC【提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2)本题主要考查了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解答】(1)木桶的“短板效应”: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由材料可知,该地四类要素中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最小是4500人,故该地的资源环境人口容量为4500人,故D符合题意。
故选D。(2)环境承载力是在一定的资源和经济条件下,某地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我们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16亿;人口合理容量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利用资源、环境等前提下,某地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大概8-9亿,目前中国的人口数量超过了人口合理容量,但未超过环境人口容量,故b<a<c,故C符合题意。
故选C。32、下图为我国某城市2000-2013年人口变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年份中该城市人口净迁入最少的是()A.2003年B.2006年C.2009年D.2012年(2)该城市人口变动将导致()A.平均预期寿命缩短B.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减轻
C.老龄化的进程延缓D.文化和价值取向趋向单一
答案:DC【提示】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增长模式人口迁移的影响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图表信息的判断。(2)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解答】(1)读图,图中常住人口数量逐年增加,但2010-2013年间,曲线开始变缓,常住人口数量年增加量较往年增加量有所下降。结合人口自然增长率曲线,该地人口多数年份是负增长,只有2012年人口自然增长是正增长。所以该城市人口净迁入量最少的是2012年,D对。
故选D。(2)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城市人口变动主要是人口迁入量较多,使得该城市老龄化的进程延缓,C正确;
平均预期寿命是评价一个国家人口的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城市人口变动不会影响平均预期寿命,A错误;
大量外来人口迁入该城市,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加重,文化和价值取向趋向复杂,B、D错误。
故选C。33、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调查显示:2019年春节7天长假期间国内旅游人数超过4.2亿人次,整体出行趋势呈现“V”字形(如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除夕、初一两天出行人数少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条件不利B.传统文化影响C.交通不便D.政治经济制约(2)春节前后的3-7日内全国普遍为晴朗天气,但国内出行人数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我国南北方地区表现最明显。其原因可能受下列哪种自然因素影响最大()A.气温B.降水C.交通D.地形(3)正月初六为出行的小高峰,这天下列哪个城市流入人口最多()A.广州B.重庆C.贵阳D.大连答案:BAA【提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略34、每年春运期间,全国各大城市都有大量的人口进出,2017年春运时间为2017年1月13日(农历腊月十六日)~2月21日(农历正月二十五日),如图为2017年春节前后武汉的人口流入和流出数据。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与流入人口相比,2017年春运期间,武汉市流出人口()A.波动更大B.变动更平稳C.保持居高不下D.数量相对更多(2)2017年春运即将结束前,武汉市出现流入人口小高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务工B.经商C.培训D.返校答案:BD【提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解析:(1)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2)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解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2017年春运期间,武汉的流出人口比流入人口变动更平稳,数量也相对较少。
故选B。(2)在整个春运期间,春节后流入人口会出现三次高峰,分别是正月初六、正月十六这两个外地务工人员回城的高峰,和一个春运即将结束前出现的大中专院校学生返校高峰。
故选D。35、西海固地区(如图2)主要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固原地区的西吉县、海原县、固原县等,地处秦岭北部的六盘山区北麓、黄土高原西南部,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1972年,西海固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国家为了帮助贫困地区脱贫,1996年决定由福建对口帮扶宁夏,主“战场”就在西海固地区。2020年11月西吉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整个西海固地区全部脱贫。据此完成下题。
(1)西海固地区被认为是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其根本原因是()A.干旱缺水,生态环境脆弱B.地表千沟万壑,土壤瘠薄C.海拔高,热量不足D.地形条件复杂,交通闭塞(2)西海固为了脱贫实施生态移民,结合百姓生活方式判断最不适合的移民目标地点为()A.甘肃黄河沿岸B.陕西南部
C.宁夏黄河沿岸D.内蒙古河套平原
答案:AB【提示】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36、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为获得一种更好、更满意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人口移动形式,其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据此回答15~17题。(1)形成“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原因是()A.地区间经济水平的差异B.地区间就业机会的差异C.地区间环境条件的差异D.地区间投资政策的差异(2)“生活方式型移民”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缓解人地矛盾B.改善环境质量
C.降低住房价格D.带动服务业发展
(3)可导致资源环境承载力降低的因素有()A.科技水平提高B.环境质量相对稳定
C.资源过度使用,利用率低下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答案:CDC【提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解析:【分析】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
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
3、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
本题以“生活方式型移民”为背景,考查了人口迁移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知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政治因素等。
本题难度适中,需掌握人口迁移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才能解决问题。
【分析】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很多,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消费水平,其他的呈正相关。
本题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于环境人口容量的理解,解题的关键就是学生一定要对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进行分析,难度较低。属于基础考查【解答】解:“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为获得一种更好、更满意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人口移动形式,其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形成“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环境条件的差异。
故选:C。解:“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为获得一种更好、更满意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人口移动形式,“生活方式型移民”会加剧迁入地人地矛盾:加剧迁入地环境污染:提高住房价格:带动服务业发展。
故选:D。A、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科技水平和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
也就是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故不符合题意;
B、环境质量越差,环境的承载力就越差,因此环境人口容量就会降低,故不符合题意:
C、资源的过渡利用,利用率低下,会使得资源的数量减小,因此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故正确;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类对于资源的利益率就越高,环境的承载能力就越强,因此环境人口容量增大,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37、2015年4月开始,“海绵城市”建设在我国有16个城市开始试点。海绵城市通过一系列的“绿色”措施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将有望缓解一系列城市问题。读海绵城市示意图,完17~18题。
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是()A.增加下渗量B.减少蒸发量C.增加地表径流D.减少地下径流答案:A【提示】城市化的利弊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解析: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38、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②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A.降水B.水汽输送C.地表径流D.蒸发(2)下列能表示图中②环节的是()A.长江径流B.我国的夏季风C.我国的冬季风D.湖水蒸发(3)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图中哪个环节施加影响()A.①B.②C.③D.④答案:BBD【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解析:(1)根据海陆间水循环过程,图中①③③④分别代表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地表径流。故选B。(2)环节②代表水汽输送,表示风将水汽从海洋带到陆地上空,我国夏季风将水汽从太平洋带到我国陆地上空符合②环节,B正确;
长江径流表示地表径流环节表示④环节,,我国的冬季风方向是从陆地到海洋,湖水蒸发表示①环节,因此ACD错误,
故选B。(3)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南水北调‘工程是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到海河流域等缺水地区,长江属于地表径流,这一工程
体现了对地表径流的改造,结合前面分析,改变地表径流对应图中的④环节。选D.【解答】此题暂无解答39、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是A.棉花纺织B.甘蔗制糖C.葡萄酿洒D.大豆加工答案:DC【提示】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解析:(1)要理解“逐月累计”的含义,如图中8月降水量为1~8月各月降水量之和。故图中某月降水越多,曲线的变化幅度越大
;1、2月降水量均超100mm;7、8月曲线变化小,降水量小;12月降水量达150mm。所以该地区冬季降水最量大,是水循环
最活跃的季节。所以选D。(2)亚热带地区雨热不同期,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区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葡萄、柑橘、无花果等水果种植
,故选C项。【解答】此题暂无解答40、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的七百弄乡(当地语言里“弄”是山间平地的意思),发育了大量的落水洞、裂隙。此处250多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无一条河流,无一处天然泉眼,常年大旱。因此每当雨季来临,村民便“练山塘”,拿着木棍前往地势低洼地积水处,用力敲打地面,夯实土壤、使土质变得黏重。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七百弄乡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B.自然生态保护好,森林覆盖率高C.红壤广布,水土流失严重D.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大量发育(2)该地村民“练山塘”主要目的是()A.减少地表径流B.减弱雨季的水土流失
C.减少地表水的下渗D.平整土地增加耕地
答案:DC【提示】区域的区位分析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七百弄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喀斯特地貌发育,发育了大量落水洞、裂隙。(2)因该地喀斯特地貌发育,发育了大量落水洞、裂隙,所以无河流、常年大旱,村民雨季前“练山塘”夯实土壤是为了留住地表水,减少地表水的下渗。41、图1为某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图2为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曲线为等温线,线段①②③④表示洋流。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1)图2中,能正确表示图1中丙处洋流的是()A.①洋流B.②洋流C.③洋流D.④洋流(2)关于洋流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洋流能增加其沿岸的降水B.乙洋流流经的海区水温高于甲洋流流经的海区C.丙洋流会扩大污染的范围D.受洋流影响该海域不会形成大渔场答案:BC【提示】海水的运动及其影响解析:(1)本题考查洋流的相关知识。(2)本题考查海水的运动及其影响。【解答】(1)读图可知,图1中丙处洋流为南半球自北向南方向流动的暖流,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相同,图2中能正确表示图1中丙处洋流的是②洋流。
故选B。(2)甲洋流是寒流,对沿岸的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A错;
乙洋流流经的海区纬度比甲洋流流经的海区纬度高,水温比甲洋流流经的海区低,B错;
洋流对污染物起净化的作用,但会扩大污染的范围,C对;
受洋流影响该海域甲处易形成大渔场,D错。
故选C。42、“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渗水、蓄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南省三亚市“海绵城市”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已初见成效。完成下面(1)~(2)题。(1)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的影响是()A.减少地表径流B.减少大气降水C.减少植物蒸腾D.减少地下径流(2)三亚某校学生为建“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填湖建绿地公园B.城区河道内建坝
C.禁止开采地下水D.地面铺设透水砖
答案:AD【提示】城市化的利弊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解析:“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渗水、蓄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主要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海绵城市”材料实质性应用,表现出优秀的渗水、抗压、耐磨、防滑以及环保美观多彩、舒适易维护和吸音减噪等特点,成了“会呼吸”的城镇景观路面,也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让城市路面不再发热。【解答】结合题意可知,“海绵城市”在下雨时吸水、渗水、蓄水,增加了下渗和地下径流,因此使得到达河流的洪峰时间延后,A正确;
增加大气降水,B错;
植被增多,下渗增多,因此蒸腾作用增多,CD错。填湖建绿地公园与市内河道建坝会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A、B选项错误。
地下水开采应合理适度,不宜禁止,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C选项错误。
城市铺设透水砖有利于地表水下渗,是一个可行合理的措施,D选项正确。43、某城市公园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来处理雨水。下图为“该公园植草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可以()A.增加降水B.减缓地表径流C.减少下渗D.增加水汽输送(2)推广此类公园对城市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①缓解热岛效应②构建生态景观③塑造地表形态④增大气温日较差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A【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能增加坡面的粗糙度,减缓地表径流,B正确;
植被有截留坡面径流的作用,可以增加下渗量,C错误;
并不能增加降水和水汽输送。AD错误。
故选B。(2)此类公园增加,使城市河道或沟渠边坡植被增加,能缓解热岛效应,使河道或沟渠边坡生态景观变得美观,①②正确;
没有改变地表形态,还是河道沟渠,③错误;
植被增加使气温日较差变小,④错误。
故选A。44、“森林城市”是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生态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市。我国南京、成都和上海等地引入“垂直森林”的理念,正在探索“森林城市”建设的经验。“垂直森林”是披着植物外衣、具有生命的城市高层建筑。人们移树上楼,每层均栽种大小不一的乔木,座座高楼宛如耸立的垂直森林。楼内的生活废水、绿化用水和地下水可循环转化利用。人们生活在城市,也生活在森林中,鸟儿栖息在窗外树丛“垂直森林”成为人类、动物和植物共同的栖息之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森林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A.缓解城市用水紧张B.增加动植物栖息地
C.改善城市生态环境D.促进城市空气流通
(2)“森林城市”建成后,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有()
①增大循环水量②导致水资源的短缺③减少地表径流④增加地下径流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CB【提示】城市化的利弊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解析:(1)结合材料分析,“森林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使城市更加宜居,C正确;
由材料可知,缓解城市用水紧张、增加动植物栖息地、促进城市空气流通,都是“森林城市”可以体现的功能,但不是主要的目的
,A、B、D错误。
故选C.(2)“森林城市”增加了城市的绿化面积,使地表水下渗增多,地下径流增加,地表径流减少,③④正确;蒸发和蒸腾增加,降水增加
,水循环量增大,有利于缓解城市水资源的短缺,①正确,②错误。综上分析,①③④正确,故选B。【解答】此题暂无解答45、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图中数码①②③④表示海洋水、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则数码①②③④依次表示()A.海洋水、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B.大气水、海洋水、地表水、地下水C.海洋水、大气水、地下水、地表水D.大气水、海洋水、地下水、地表水(2)若图中数码⑤⑥⑦⑧⑨表示降水、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五个环节,则数码⑤⑥⑦⑧依次表示()A.降水、蒸发、地表径流、下渗B.蒸发、降水、地表径流、下渗C.降水、蒸发、下渗、地表径流D.蒸发、地表径流、降水、下渗答案:BD【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解析:暂无解析【解答】BD46、我国某地农民根据多年的经验,在裸露在外的土地上覆盖上一层秸秆,对农业生产有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覆盖秸秆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正确的是()
①减少蒸发
②增加地表径流
③增加下渗
④稳定地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农田覆盖秸秆的主要作用是()A.蓄水保墒B.防风固沙C.增加光照D.增大昼夜温差答案:BA【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1)覆盖秸秆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低地面温度,减少蒸发环节;能有效减缓水流速度,减少地表径流环节,增加下渗和地下径流环节。(2)在裸露在外的土地上覆盖上一层秸秆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下渗环节,能很好的起到蓄水保墒的作用。【解答】(1)覆盖秸秆可减少地面接受太阳辐射,降低地温,减少蒸发,①正确,④错误;减缓水流速度,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③正确,②错误。
故选B。(2)农田覆盖秸秆可减少蒸发,增加下渗,起到了蓄水保墒的作用,A正确;
覆盖秸秆不能防风固沙,B错误;
覆盖秸秆会减少地面受到的光照,减小昼夜温差,CD错误。
故选A。47、2021年4月19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报告列举了温室气体浓度增高、陆地和海洋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及退缩等极端气候指标。下图示意地球两极地区多年平均海冰面积的年内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两极地区海冰面积季节变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分布B.地势起伏C.太阳辐射D.人类活动(2)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海冰()A.面积年内变化幅度小B.消融速度慢
C.冻结消融速度差异小D.消融速度快
(3)报告列举的气候指标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是()A.全球粮食产区产量都增B.北半球种植业北界南移C.火山喷发频率将会增加D.极端天气影响生物生存答案:CDD【提示】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应对解析:(1)考查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2)考查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3)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应对。【解答】(1)左图中1~3月海冰面积最小,为南极地区;右图中7~9月海冰面积最小,为北极地区。造成两极地区海冰面积季节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的差异。
故选C。(2)由图可知,南极地区海冰面积年内变化幅度更大;南极地区9月~次年2月海冰面积约减少14百万平方千米,北极地区3月~9月海冰面积约减少8百万平方千米,说明南极地区海冰消融速度更快,南极地区海冰冻结消融速度差异更大。
故选D。(3)报告显示全球气候变暖在加剧,极端天气(如干旱、洪水、极端气温等)出现频率增加,影响生物的生存;粮食产区并非全都增产,低纬、中纬地区可能会减产;北半球高纬地区气温升高,种植业北界北移;气候变暖对火山喷发无影响。
故选D。48、地表水、地下水是陆地水资源的两种存在形式。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地下水水位过程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华北地区地下水水位过程线反映出()A.地下水水位季节变化较小B.水位变化与降水量同步C.高水位出现在6~7月份D.低水位出现在初春前夕(2)为合理利用区域水资源,华北平原在统筹兼顾地表水与地下水方面,应()A.雨季及时回灌抽水井,避免地面沉降B.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C.大量开发利用地表水,避免地面渍涝D.大打机井、深井,缓解春夏季节旱情答案:DA【提示】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解析:(1)本题考查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2)本题考查水循环。【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读图可知,华北地区地下水水位季节变化较大,A错;
从图中可以看出,华北地区七月份降水最多,但地下水水位八月份最高,B、C错;
最低水位出现在二月底三月初,属于初春前夕,D对。
故选D。(2)本题主要考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过分开采地下水,会使地下水水位下降,会导致地面沉降,因此可以在雨季及时回灌抽水井,避免地面沉降,A对;
跨流域调水不能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布,B错;
大量开发利用地表水,下渗减少,地下水补给减少,不利于统筹兼顾地表水与地下水,C错;大打机井、深井,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地下水水位进一步下降,且华北地区夏季降水较多,D错。
故选A。49、海雾是指悬浮在滨海、岛屿海面大气边界层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的可见集合体,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天气现象,是在适宜的海温、气海温差、洋流等条件下形成的。黄海是海雾生成范围广、浓度大、影响最严重的海区,海雾主要发生在3~7月,绝大多数属于平流雾(暖湿空气平流到较冷的下垫面上,下部冷却而形成的雾)。其分布具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差异,且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呈现出逐年递增的年际变化规律。图3为黄海局部海域洋流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黄海局部海域海雾的时空分布特点是()A.大黑山岛强于海洋岛B.西岸变率大于中部
C.主要集中在秋冬季D.白天海雾延伸到陆地
(2)黄海海域海雾近年来呈现逐年递增变化规律的原因是()A.沿海经济快速发展,大气中凝结核增多B.全球气候变暖,海面蒸发量增大C.生态环境建设,沿海防护林面积扩大D.海陆变迁,海平面上升(3)黄海海域①洋流()A.平均盐度高于同纬度③洋流B.冬季强度小于夏季C.可增加石岛附近海域浮游生物量D.流经海域雾日减少答案:BAC【提示】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解析:(1)本题以黄海海雾为背景,考查大气运动,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2)本题以黄海海雾为背景,考查人类活动对黄海产生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原理与规律的能力。(3)本题以黄海海域沿岸流为背景,考查洋流对流经沿岸气候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解答】(1)黄海主要是平流雾,是暖气团受黄海冷洋面冷却形成的。纬度越高,海面温度越低,海雾越强;西岸海陆交界,受大陆影响,气温变化大;海陆对比,春夏季海洋面为相对冷洋面,故海雾集中在春夏季。白天当海雾延伸到内陆时,由于地面温度升高,湿度减小,不利于海雾的维持,因此深入内陆的海筹会消散,而海面上的雾仍可维持,夜间由于地面冷却降温,海雾逐渐延伸到沿海内陆区域。故B选项正确。(2)海雾沿海地区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工业耗煤量、废气排放量、建筑,工地扬尘量等不断增加,大气中凝结核增多,利于水汽凝结。故A选项正确。(3)①洋流沿岸汇集大量来自大陆的淡水径流,平均盐度低于同纬度③洋流海域;冬季风和洋流流向一致,夏季风和洋流流向相反,故①洋流冬季强度大于夏季;山东半岛北部沿岸流和黄海沿岸流,挟带黄河输入的悬浮体中的营养盐可增加石岛外海营养盐值;①洋流是南下寒流降低流经海域水温,雾日增多。故C选项正确。50、洞成湖为中国第三大淡水潮,不同奉节润成湖水城面积差别很大,在5-10月面积可维持在200km2左右,在11月-次年4月可仅有311.56km2。水域面积大小对湖岸附近“湖陆风”强而会产生很大影响,一般而言,湖泊面积越大,湖陆热力性质差异越大,湖陆风也越大。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洞庭湖冬夏季水面面积大小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A.冬夏季海洋水汽输送规模差异B.冬夏季三峡工程拦截水量差异C.冬夏季洞庭湖湖床深度的差异D.冬夏季上游雨水下渗量的差异(2)下列关于洞庭湖湖陆风的说法正确的是()A.冬季湖陆风比夏季强B.夏季湖陆风比冬季强
C.沉江湖陆风比岳阳强D.安乡湖陆风比岳阳强
答案:AB【提示】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解析:(1)洞庭湖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范围,湖泊水体主要受周边河流水的注入补充,因此,降水多则河流注入湖泊水就多,湖泊面积就
大。A正确。
BCD错误。
故选A.(2)根据材料所述,陆地上湖泊面积越大,则其与陆地之间因为水陆比热容差异导致的热量差异越明显,因此湖陆风越明显。所以
夏季湖陆风比冬季强,岳阳附近东洞庭湖面积要比其他地区面积大,因此湖陆风强。B正确。
ACD错误。
故选B。【解答】此题暂无解答填空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51、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科学家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编年,这就是________。答案:
地层顺序
生物演化阶段
岩石年龄
宙
代
纪
地质年代表解析:略52、旅游资源价值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答案:
历史文化价值
经济价值
美学价值
科学价值解析:该题考查旅游资源的主要价值。旅游资源价值包括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53、地域文化同样体现在____中。相比很多现代城镇都是钢筋混凝土、玻璃之类的____,有一些城镇因其深厚的____,会有自己的色调、色彩,例如,我国江南城镇的____,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黄橙交织。智利瓦尔帕莱索老城区住房的颜色五彩缤纷,就与该港口城市同欧洲的____有很大关系。____的主要运输工具是船,修船工将修船剩下的油漆调为各种颜色涂在自家的房子上,可以防止海风对木制房屋的____。这种习俗就一直延续到城市的建筑风貌上。答案:
城镇景观
灰色调
文化底蕴
粉墙黛瓦
贸易往来
港口贸易
侵蚀解析:据课本内容可知:地域文化同样体现在城镇景观中。相比很多现代城镇都是钢筋混凝土、玻璃之类的灰色调,有一些城镇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会有自己的色调、色彩,例如,我国江南城镇的粉墙黛瓦,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黄橙交织。智利瓦尔帕莱索老城区住房的颜色五彩缤纷,就与该港口城市同欧洲的贸易往来有很大关系。港口贸易的主要运输工具是船,修船工将修船剩下的油漆调为各种颜色涂在自家的房子上,可以防止海风对木制房屋的侵蚀。这种习俗就一直延续到城市的建筑风貌上。小提示:54、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____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之内。(2)建立____,保证人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____,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答案:
发展中
公平的国际秩序
生态平衡解析:略55、赤道所在的平面称为____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称为____平面。这两个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____。目前的度数为____。答案:
赤道
黄道
黄赤交角
23°26′解析:略56、社会问题城市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加上缺乏合理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城市________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出现系列社会问题,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答案:基础设施解析:略57、人类是________,要尊重和________环境,不能以________为代价取得经济的暂时发展。答案:
自然之子
保护
牺牲环境解析:(1)人类是自然之子(人类的一切生产生活都是在自然的基础上发展),要尊重和保护环境(环境如果被破坏相当于人类的立身基础被破坏),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短暂的发展。(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破坏很容易,修复很难)。小提示:58、影响聚落的形成:交通枢纽是旅客和货物____、____的地方。人流、物流的大量集聚会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客、货吞吐量大的____,还会集聚与货物相关的制造业,并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往往会形成规模较大的城市。答案:
集散
周转
交通枢纽解析:略59、环境问题的表现(1)地区差异性a.城乡差异:城市人口高度集中,交通和工业活动排放大量废弃物,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____;乡村地区因利用____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异: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过度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人均资源消耗量、排污量____;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掠夺式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以及快速____导致的环境污染。(2)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当前环境问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部分环境问题已经超越国界和地域界线,甚至发展成全球性环境问题,如酸雨、____、全球气候变暖等。答案:(1)
环境污染
资源
大
工业化(2)臭氧层破坏解析:略60、观察描述(1)选址:选择视野较开阔的地方。(1)顺序:从________到________:从________到________。(2)手段:利用________图、________影像等辅助观察。答案:(1)
宏观
微观
面
点(2)
地形
遥感解析:略6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下图为芬兰1785--1976年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其中图中:A是1785~1790年BC是1825-1915年D是1970~1976年请判断各阶段的人口再生产类型:A____;BC____;D____答案: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解析:本题以人口再生产类型为材料,涉及人口增长的几种类型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应用的素养。读图可知,A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属于原始型;B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属于传统型;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属于现代型。小提示:62、我国草地退化的治理措施主要有实行______制度;变游牧方式为牲畜舍饲、半舍饲方式;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____,建设“草库伦”;优化畜群结构,_____;退耕还草,严禁滥牧,滥垦,滥挖。答案:
禁牧、轮牧
建立饲草料基地
合理放牧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草地退化的有关知识。针对我国草地退化的现象,主要采取禁牧、轮牧制度的治理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改变以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为牲畜舍饲、半舍饲方式,降低对天然草场的依赖性;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建立健全配套的供水设施;建立饲草料基地,建设“草库伦”;优化畜群结构,合理规定载畜量,合理放牧;加强立法,鼓励退耕还草,制定法规,严禁滥牧,滥垦,滥挖,保护天然草场。小提示:63、政治文化因素(1)___________:国家有关人口迁移的政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影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2)政治、宗教:政治变革、____________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宗教迫害也常引起人口迁移。(3)战争: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的___________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答案:(1)政策(2)政治中心(3)生活环境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对人口迁移来说,政治因素有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国政府所制定的一些经济政策和人口政策,或是限制人口迁移,或是鼓励人口迁移。由政策因素:国家有关人口迁移的政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影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2)政治变革和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如“安史之乱”导致我国人口重心的南移;宗教迫害也常引起人口迁移。如1947年,英属印度被分割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印度人多信仰印度教,而巴基斯坦则是穆斯林建立的伊斯兰教共和国。为了躲避宗教歧视和迫害,当时南亚次大陆出现了规模空前的人口迁移。印度境内有1500万左右的穆斯林迁入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境内则有200万左右的印度教徒迁入印度。(3)战争: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如2011年~2017年,饱受内战摧残的叙利亚,有400多万人逃离家园,约占该国总人口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计算机病毒与木马》课件
- 睾丸触痛的临床护理
- 丹毒丝菌病的临床护理
- 堵奶的健康宣教
- 维生素营养障碍的健康宣教
- JJF(陕) 113-2024 低频电磁场测量仪校准规范
- 函数复习课课件
- 新课程标准学习与落实计划
- 数字在线服务相关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本
- 新型膜材料及其装置行业相关投资计划提议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考前猜想卷化学试题(15 4) 含解析
- 肿瘤晚期常见症状护理
- 高性能SVG渲染算法
- 2024年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题(综合题)
- 2024-2030年中国呼叫中心行业发展展望及投资管理模式分析报告权威版
- 2025届浙江省高二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安全员A证证考试题库及答案(1000题)
- 轴线翻身课件讲稿
- 危急值的考试题及答案
- 法务岗位招聘面试题及回答建议(某大型央企)2024年
- 幼儿园冬至主题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