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消毒供应室常见操作规程
一、不同区域人员防护着装
1、去污区:在该区缓冲间(带)更换专用鞋,做手卫
生、戴圆帽、口罩,穿抗湿罩袍(抗湿围裾加抗湿袖套),
戴手套,必要时戴防护面罩或护目镜。
2、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在该缓冲间(带)更换专用鞋,
做手卫生、戴圆帽、口罩,穿该区工作服,必要时戴口罩、
手套。
3、无菌物品存放区:在该缓冲间(带)更换专用鞋,
做手卫生、戴圆帽、口罩,穿该区工作服,必要时戴口罩、
手套。
不同区域人员防护着装要求
区域操作防护要求
圆口罩隔离衣专用手套护目镜
帽(防水围鞋(防护面
裙)罩)
去污区污染器械分类、核对、VVVVV△
机械清洗装载
手工清洗器械和用具VVVVVV
检查、包器械检查、包装△V△
装及灭菌灭菌物品装载V
区无菌物品装载VV△#
无菌物品无菌物品发放VV
存放区
1
注:J表示应使用,△表示可使用;#表示具有防烫功
能的手套。
二、防护用品使用注意事项
1、防护面罩或护目镜:内面为清洁面,污染的手不能
触及其内面,污染后应立即更换。
2、抗湿罩袍或围裙:内面为清洁面,外面为污染面当
不能抗湿或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3、手套:手套外面为污染面,内面为清洁面,已戴手
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及手套的内面,未戴手套的手
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手套有破损或清洁面污染时应立即更
换。
4、一次性防护用品不得重复使用;重复使用的各类防
护用品用后要清洗消毒处理。
5、脱卸防护用品后要做手卫生。
二、压力蒸汽灭菌操作标准操作规程
(-)准备
1.操作者:戴圆帽,穿专用工作服、专用鞋做好手卫
生。
2.用物:笔、灭菌篮筐、入炉车、出炉车,压力蒸汽
灭菌器处于备用状态。
(二)操作
1、每日灭菌工作前清洁灭菌器。
2
2、检查电源、水、蒸汽等,确保在正常工作状态。
3、预热:开启灭菌器电源,确认记录打印装置处于正
常备用状态,预热灭菌器。
4、预真空灭菌器应在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空载进行
BD测试。
1.检查B-D测试包,确认其完好无损、在有效期内,
使用自制B-D测试包时,要按标准要求打包。
2.选择B-D测试程序,打开灭菌器清洁侧门,将B-D
测试包置于灭菌器排气口上方,关闭灭菌器门。
3.按开始键,开始B-D测试,134c条件下作用
3.5-4min。
4.B-D测试完毕按开门键,打开灭菌器门,取出B-D
测试包。
5.判断测试结果并记录:变色均匀一致为合格,变色
不均匀一致为不合格。
6.灭菌:
(1)评估待灭菌包:
1)敷料包质量不得超过5Kg,器械包质量不得超过7Kg;
脉动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常规待灭菌包体积不得超过
30cm*30cm*25cln。
2)待灭菌包包装严密、松紧适宜,外包装完整无破损、
无补丁,洁净干燥;纸塑包装完整无破损,包内物品距封口
3
处>2.5cm,密封宽度26mll1。
3)待灭菌包标签标识清晰、完整、正确,包括物品名
称、包装者(核对者)代码、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
4)每个待灭菌包包外均贴有化学指示胶带(或每个纸
塑包装均有化学指示色块),在待灭菌包标签上,填写灭菌
器编号、灭菌炉次。
(2)装载待灭菌包:
1)应使用专用灭菌架装载灭菌物品,各灭菌包之间间
隔至少2.5cm,利于蒸汽进入和冷空气排出,装载的包不得
碰到灭菌炉壁。
2)尽量将同类物品装放一起灭菌,难灭菌的物件放上
层,容易灭菌的物件放下层混合物件灭菌时,布类敷料包、
管道类放上层,金属类放下层。
3)手术器械包、硬式容器应平放;盆、盘、碗类物品
应斜放,包内容器开口朝向一致;玻璃瓶等底部无孔的器皿
类物品应倒立或侧放;纸袋、纸塑包装应侧放,使用纸塑包
装时,则纸面与塑料面接触,避免塑料面与塑料面直接接触。
4)植入物及植入器械灭菌时,还需加放生物指示剂进
行生物监测。
(3)用入炉车将待灭菌包推入灭菌器,进行灭菌。
1)选择合适的灭菌程序。
2)灭菌过程中,消毒员严守工作岗位,密切观察各参
4
数的变化和各种仪表的运转情况并记录。
(4)灭菌完毕后卸载
7.冷却:用出炉车将已灭菌物品拉出,冷却时间〉
30min,冷却时避免放在冷气及空调出风口下方,禁止用手
触摸各灭菌物品。
8.每日批次灭菌完毕,消毒员应整理灭菌器打印记录,
查看灭菌关键参数是否达标,然后进行记录,经发放班护士
确认灭菌过程是否合格,签名后保存至少3年。
9.灭菌物品冷却后,取出化学监测包或化学PCD内化
学指示卡,检查是否合格,化学指示卡应保留存底。
10.检查灭菌物品是否有湿包如发现湿包不得发放,分
析湿包的原因,记录并处理无菌包掉落地上或误放到不洁处
应视为被污染,需重新处理。
11.将各灭菌物品分类放置在无菌物品存放间的柜或架
子上,注意按灭菌时间先后顺序摆放分类放置各灭菌物品时,
先确认包外化学指示物合格(可以看到包内化学指示物的还
要确认包内化学指示物合格)、包装质量合格、标识质量合
格。
三、3M生物培养剂快速自动阅读器使用规程
1、此自动阅读器专为培养和阅读3Ml291、E0快速阅读
生物培养剂。
2、插上电源,显示面板闪烁后显示“C一”,表示正在
5
预热30分钟后面板显示“一一”即可培养。
3、带安全眼镜和手套后按压以关闭对照管和灭菌管生
物培养剂帽。
4、打开阅读器的孔盖,把对照管和灭菌管生物培养剂
放入中间“压碎孔”挤碎培养基捏住生物培养剂的帽端,在
桌面上轻敲底部,使培养基湿润在小瓶底部的芽抱片上。
5、把对照管和灭菌管生物培养剂放入培养孔,关闭孔
盖。
6、培养过程中不要把培养剂取出或更换培养孔,如果
将其取出10秒以上,结果将丢失。
7、1或2小时后,对照管显示“+”并报警,可按“报
警风蜂鸣器关闭按钮”关闭,按“剩余时间按钮”显示“培
养剩余时间二
8、4小时灭菌管显示结果“一”,即可分发,结果“+”,
即需重新灭菌。
四、消毒供应中心耗材管理
1.清洁剂: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根据器械的材
质、污染物种类,选择适宜的清洁剂。
(1)碱性清洁剂:PH值27.5,对各种有机物有较好
的去除作用,对金属腐蚀性小,不会加快返锈的现象。
(2)中性清洁剂:PH值65~75,对金属无腐蚀。
(3)酸性清洁剂:PH值W65,对无机固体粒子有较
6
好的溶解支出除作用,对金属物品的腐蚀性小。
(4)酶清洁剂:含酶的清洁剂,有较强去污能力,能
快速分解蛋白质等多种有机污染物。
2.消毒剂:应选择取得卫生部颁发卫生许可批件的安
全、低毒、高效的消毒剂。
3.润滑剂:应为水溶性,与人体组织有较好的相溶性,
不会破坏金属材料的透气性、机械性及其它性能。
4.包装材料:包括硬质容器、纸塑袋、纺织品、无纺
布等,应符合GB/T19633、YYT0698—2009最终灭菌医疗器
械包装材料相关部分的标准要求纺织品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为非漂白织物;包布四边外不应有缝线,不应缝补;初次使
用前应高温洗涤,脱脂去浆、去色。
5.消毒灭菌监测材料:应有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
批件,在有效期内使用自制测试包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
有关要求。
五、物品灭菌失败召回标准操作规程
1.生物监测不合格时,立即通知使用部门停止使用,
并尽快召回该灭菌器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尚未使用的所
有灭菌物品。
2.立即停用监测不合格的灭菌器,关书面报告相关管
理部门,包括灭菌器编号、上次生物监测合格的时间,以及
该期间所有灭菌物品的名称、发放科室、发放数量等内容。
7
3.相关管理部门通知使用科室,对已使用生物监测不
合格的灭菌器所灭菌的物品患者进行密切观察、跟踪,直至
安全。
4.对召回的物品重新进行清洗、消毒、灭菌。
5.检查灭菌过程的各个环节,查找生物监测不合格的
可能原因,采取相应改进措施并进行生物监测,连续3次合
格后该灭菌器方可继续使用。
6.对该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制定防范措施并向相关
部门书面报告。
六、新启用器械清洗标准操作规程
(一)准备
1、操作者:戴圆帽、口罩,着专用鞋、抗湿罩袍或围
裙,戴橡胶手套或防刺穿乳胶手套,戴防护面罩(护目镜)。
2、用物:清洗网篮、清洗剂、毛刷、干燥柜。
(二)操作
1、评估检查器械的完好性,查看有无锈迹、油迹等。
2、有锈的器械流动水冲洗后,用除锈剂局部除锈后,
再用流动水刷洗,最后使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镭水进行终未
漂洗,然后装入清洁网篮内送干燥柜干燥。
3、有油迹的器械用碱性清洗剂毛刷刷洗,碱性清洗剂
浓度按厂家说明书使用,碱性清洗剂刷洗后再用流动水刷洗
和冲洗,最后使用软水、纯化水或蒸储水进行终未漂洗,然
8
后装入清洁网篮内送干燥柜干燥。
4、器械刷洗时,一定要在水面下操作,避免产生气溶
胶和水滴飞溅,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
七、生锈器械清洗标准操作规程
(一)准备
1、操作者:着抗湿罩袍或围裙,戴圆帽、口罩,戴防
护面罩(护目镜)、着专用鞋、戴橡胶手套或防刺穿乳胶手
套。
2、用物:清洗剂、毛刷、清洗网篮、干燥柜。
(二)操作
1、检查器械的完好性,查看有无干涸的血迹、油渍污
物等的污染,尤其要注意轴节部、管腔内壁、齿槽处。
2、干涸的污渍先用含酶清洗剂浸泡,使用浓度及浸泡
时间按说明书,浸泡后再刷洗或擦洗;油迹用碱性清洗剂毛
刷刷洗,使用浓度按说明书血迹、油迹、污物处理完毕再进
行除锈操作。
3、用除锈剂在生锈器械的局部进行涂擦除锈,不主张
用除锈剂浸泡,以免加重器械损坏,经除锈处理效果不满意,
建议报废器械。
4、器械经以上处理后再用流动水刷洗并冲洗,最后使
用软水、纯化水或蒸储水进行终未漂洗,冲洗后的器械放入
清洁网篮内,送干燥和烘干。
9
5、刷洗器械时,一定在水面下操作,避免气溶胶产生
和水滴飞溅,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和个人职业暴露。
八、复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回收标准操作规程
(一)准备
1.操作者:穿外出工作服,戴圆帽、口罩。
2.用物:回收车、回收箱、快速手消毒剂、手套、笔
及记录单。
(二)回收操作
1、按指定路线推回收车到各临床科室,严禁用污染的
手按电梯开关。
2、在科室回收污染器械应戴手套,将科室污染物品回
收箱放在回收车内,然后脱手套,进行手消毒后,离开科室
回收时,应洁、污概念明确,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发生器械
物品的损坏及增加噪声。
3、回到消毒供应中心的去污区,将污染物品与清洗人
员交接清洗人员按科室清点器械数量并记录回收人员操作
完毕,脱手套、洗手。
4、操作过程中要避免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或自身的职
业暴露,保持回收箱及车的密闭性如使用开放式手推车,要
保持推车扶手的清洁。
(三)回收箱及回收车的处理
1、每天工作完毕,应彻底清洗回收容器,先用清水进
10
行清洁处理,然后使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
毒回收箱及回收车的各部位,干燥存放备用。
2、操作时,工作人员需做好个人防护,穿高邦橡胶鞋
抗湿罩袍,戴防护面罩、戴手套,避免水滴飞溅,以免产生
气溶胶和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
九、复用诊疗器械和物品手工清洗标准操作规程
(一)准备
1、操作者:戴圆帽、口罩,着专用鞋、抗湿罩袍或围
裙,戴橡胶手套或防刺穿乳胶手套,戴防护面罩(护目镜)。
2、用物:清洗网篮、各种清洗剂、棉签、纤维布、清
洗刷、高压水枪、推车、干燥柜。
(二)操作
1、分类:按器械的材质、形状、器械特殊性或专科器
械、单个器械包进行分类,再评估器械物品污染种类及程度
以选择合适的清洗剂。
2、清洗:分类后的器械进入清洗阶段清洗包括冲洗、
洗涤、漂洗及终未漂洗四个步骤清洗的水温为15~30℃其中
洗涤应使用清洁剂浸泡刷洗、擦洗。
(1)冲洗:将器械、器具和物品置于流动水下冲洗,
初步去除污染物。
(2)洗涤:干涸污渍先用含酶清洁剂浸泡再刷洗或擦
洗;锈迹用除锈剂局部除锈后立即冲掉除锈剂;管腔类器械
11
还需用高压水枪冲洗;穿刺针类器械需用棉签擦洗针栓;可
拆卸器械应拆开后清洗。
(3)漂洗:洗涤后,再使用流动水冲洗或刷洗。
(4)终未漂洗:应用软水、纯化水或蒸储水进行冲洗
3、消毒:清洗后的器械应进行消毒处理消毒首选机械
热力消毒,也可须用75%乙醇、取得卫生许可批件的消毒剂
进行消毒选择湿热消毒法消毒应遵循的原则为消毒后直接
使用的诊疗器械Ao值应>3000,消毒后继续灭菌处理的Ao
值应》600。
4、干燥:器械消毒后,使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镭水再
次进行漂洗,漂洗后的器械放入清洁网篮内,送干燥柜烘干。
5、器械刷洗时,一定要在水面下操作,避免产生气溶
胶和水滴飞溅,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
6、清洗器械时一定要轻拿轻放,防止损坏精密、贵重
器械与普通器械分开放置;分类器械应放置标识牌,以防混
放。
十、复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机器清洗标准操作规
程
(一)准备
1、操作者:戴圆帽、口罩,着专用鞋、抗湿罩袍或围
裙,戴橡胶手套或防刺穿乳胶手套,戴防护面罩(护目镜)。
2、用物:器械撑开架(U形架)、清洗网篮、各种清洗
12
剂,纤维布、清洗刷、推车、清洗消毒器及清洗架。
(二)操作
1、检查电源、水、蒸汽设备,确保在正常工作状态。
2、检查清洗消毒器清洗剂储存罐内各种洗涤剂的量,
确保足够。
3、检查清洗消毒器腔体部有无异物;确保清洗架及清
洗网篮清洁,喷水壁可以自动转且转动平衡,喷水孔无堵塞。
4、分类:评估器械物品种类、污染种类及程度;需要
先行手工清洗的器械物品按手工清洗流程进行相应处理后,
再放入清洗消毒器内清洗消毒。
(1)结构复杂的器械及管腔类器械,如活检钳、穿刺
针、人流吸管、窥器等先冲洗后超声洗涤,吸管超声洗涤后
再手工刷洗。
(2)锈迹用除锈剂局部除锈后立即冲掉除锈剂。
(3)干涸污渍先用含酶清洗剂浸泡,再手工刷洗后上
机。
5、装载:
6、清洗篮筐中器械不能重叠放置,要有一定空隙,保
证被清洗的器械、器具和物品每个面均能充分接触水流每层
清洗架尽量放置同类物品,器械摆放完好后,手工转动清洗
壁,观察能否正确定位及平衡转动。
7、轴节器械应充分打开或用专用器械架撑开,血管钳
13
齿部向上,可拆卸的零部件应拆开;呼吸机管道、螺纹管等
管腔类器械、物品应使用专用清洗架,必须将管道口与清洗
架上喷水孔连接牢固。
8、治疗碗、弯盘等器皿应倾斜倒置于清洗架上。
9、进机:
(1)再次检查器械摆放是否正确。
(2)将清洗架推入清洗消毒器内并检查清洗架上器
械是否在推进清洗消毒器过程中移位。
10、清洗:
(1)按厂家的使用说明,选择正确的清洗流程,然后
按下控制面板上的开始键,进入清洗程序不得随意更改经评
估确认的标准程序。
(2)清洗过程中机器故障报警,应按厂家提供的指引,
记录故障代码,方便维修。
11、观察、记录、整理:清洗过程中,应观察清洗臂
的旋转是否正常,并对机器运行情况进行记录清洗完毕后检
查清洗消毒器腔底部是否有异物残留,及时清除。
十一、复用手术器械包装标准操作规程
(一)准备
1、操作者:戴圆帽,穿包装区专用鞋及工作服做好手
卫生。
2、用物:器械保护套、包内化学指示卡、包外化学指
14
示胶带、标签、包布、纸塑包装袋、封口机及切割机、润滑
油、器械网篮。
(二)操作
1、检查器械清洗质量,各种器械肉眼观察应清洁干燥、
无锈、无污垢、无血迹及胶布痕迹,必要时使用放大镜检查
清洗不合格器械退回去污区重新清洗。
2、根据器械用途检查其功能,器械外形应完整,无裂
隙,带电源器械应进行绝缘性能检查;器械轴节部位应使用
水溶性润湿剂进行保养;尖锐、精细器械如尖剪、眼科剪、
眼科镜等前端必需用保护套套好,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器械
的损坏,同时要注意避免尖锐器械损伤自己。
3、依据器械包装清单或装配要求,核对器械种类、规
格和数量,拆卸的器械应组装好;手术器械应放在篮筐或有
孔的盘中进行配套包装,止血钳及剪刀等轴节不能完全锁扣
有盖的器皿应开盖;摞放的器皿间用吸湿布、纱块或医用吸
水纸隔开;包内中心位置放置化学指示卡。
4、再次核对器械种类、规格和数量是否正确;标签标
识是否清晰、正确、完整,准确无误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进
行包装。
5、使用无仿布、皱纹纸或棉布包装器械,应根据包的
大小选择适宜尺寸的包布,然后再检查包布是否清洁干燥、
有无破损及有无异物及纤维絮黏附,棉布需透光检查手术器
15
械采用闭合式包装方法,由2层包装材料分2次包装并使用
专用胶带捆扎包外合适位置贴上标签包装好的包松紧适宜,
重量不超过7KG,外形尺寸不超过30CMX30CMX50CM。
6、若使用纸塑包装袋包装,应根据所包装物品的大小
选择不同规格的纸塑包装袋,纸塑袋密封包装,其封口宽度
26MM,被包装物品距离密封处22.5CM标签标识要清晰、正
确、完整,不要遮住封口处;不宜用笔在包装袋纸面写字,
以免笔油在灭菌过程中污染袋内器械,如需注明科室,只能
在撕口处塑面书写。
十二、无菌物品发放与储存管理标准操作规范
(一)储存
1、灭菌后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在无菌物品存放区一
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年级音韵美诵读课程计划
- 机场建设项目的文明施工与扬尘措施
- 课程版权授权地域扩展补充协议
- 基础设施建设混凝土工艺流程
- 国际知识产权战略规划法律咨询服务协议
- 幼儿园秋季安全教育工作计划
- 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设施安全保障合作协议
- 土地利用测绘合作协议
- 整形美容专业实习的实践与思考
-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责任全面保证协议
- 三管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 水泥厂班组生产中的安全
- 2025年中医养生茶饮课件
- 2021年上海市高考英语试卷(春考)(解析卷)
- 大数据平台建设及运营合作协议书
- 工程车驾驶员安全培训
-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课件
- 《水浒传演讲》课件
- 《中国政法大学》课件
- 《汤姆索亚历险记》测试题(含答案)
- MySQL数据库设计与应用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昆明理工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