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新版)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
考试真题在线测试
1.受委托承担一项岩土工程监理的总监理工程师()不合格的岩土
工程分包单位项目负责人及有关人员等。
A.有权撤换
B.有权建议撤换
C.无权撤换
D.无权建议撤换
【答案】:B
【解析】:
岩土工程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中第一条是权责一致,其中包含总监理
工程师有权建议撤换不合格的岩土工程分包单位、项目负责人及有关
人员等。
2.下列选项中哪个说法符合预制桩锤击沉桩的施工原则?()
A.重锤多击
B.重锤轻击
C.轻锤多击
D.轻锤重击
【答案】:B
【解析】:
锤重一般应大于预制桩的自重,落锤施工中锤重以相当于桩重的
1.5〜2.5倍为佳,落锤高度通常为工〜3m,以重锤低落距打桩为好。
如采用轻锤,即使落距再大,常难以奏效,且易击碎桩头。并因回弹
损失较多的能量而削弱打入效果。故宜在保证桩锤落距在3m以内能
将桩打入的情况下,来选定桩锤的重量。
3.对于天然含水量小于塑限含水量湿陷性黄土,确定其承载力特征值
时可按下列()选项的含水率考虑。
A.天然含水量
B.塑限含水量
C.饱和度为80%的含水量
D.天然含水量加5%
【答案】:B
【解析】: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50025—2018)第5.6.3条规定,
湿陷性黄土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地基承载力特征
值,在地基稳定的条件下,应使建筑物的沉降量不超过允许值;②甲
类、乙类建筑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宜根据静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
试结果,结合土性指标及工程实践经验综合确定;③当有充分依据时,
对丙类、丁类建筑,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④对天然含水量小于塑限
含水量的土,可按塑限含水量确定土的承载力。
4.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的规定,
为保证静力触探数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静力触探探头应匀速压入土
中,其贯入速率为下列哪一选项?()
A.0.2m/min
B.0.6m/min
C.1.2m/min
D.2.0m/min
【答案】:c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0.3.2
条第2款规定,探头应匀速垂直压入土中,贯入速率为L2m/min。
5.桩基承台的构造尺寸,除满足抗冲切、抗弯和上部结构需要外,尚
应符合有关规定,下列规定中不正确的是()。
A.承台边缘至桩中心的距离不宜小于桩的直径或边长,且边缘挑出部
分不应短于150mm
B.墙下条形承台梁,柱的外边缘至承台梁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75mm
C.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的宽度不应小于350mm
D.高层建筑平板式和梁板式筏型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400mm
【答案】:C
【解析】:
ABC三项,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4.2.1条第
1款规定,独立柱下桩基承台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500mm,边桩中心
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桩的直径或边长,且桩的外边缘至承台边
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对于墙下条形承台梁,桩的外边缘至承
台梁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75mm。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300mm。
D项,根据第421条第2款规定,高层建筑平板式和梁板式筏形承
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400mm,墙下布桩的剪力墙结构筏形承台的
最小厚度不应小于200mmo
6.下列关于毛细水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2011年真题]
A.毛细水上升是因为表面张力导致的
B.毛细水不能传递静水压力
C.细粒土的毛细水最大上升高度大于粗粒土
D.毛细水是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积聚的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答案】:A|C
【解析】:
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五版)第1209页规定,D项,毛细水是由
于毛细作用保持在土层或岩层毛细空隙中的地下水。而包气带中局部
隔水层积聚的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为上层滞水;A项,当毛细管力
(即表面张力)大于水的重力时,毛细水就上升;B项,毛细管水和
重力水又称为自由水,均不能抗剪切,但可传递静水压力;c项,由
于细粒土比表面积大于粗粒土,表面张力大于粗粒土,因此细粒土的
毛细水最大上升高度大于粗粒土。
7.关于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应符合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查明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埋藏条件,地下水类型、流向、水位及其变
化幅度
B.当场地有多层对工程有影响的地下水时,应分层量测地下水位,并
查明互相之间的补给关系
C.查明场地地质条件对地下水赋存和渗流状态的影响
D.通过室内试验,测定地层渗透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
【答案】:A|B|C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7.1.4
条规定,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查明含水层和隔水
层的埋藏条件,地下水类型、流向、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当场地有多
层对工程有影响的地下水时,应分层量测地下水位,并查明互相之间
的补给关系。②查明场地地质条件对地下水赋存和渗流状态的影响;
必要时应设置观测孔,或在不同深度处埋设孔隙水压力计,量测压力
水头随深度的变化。③通过现场试验,测定地层渗透系数等水文地质
参数。
8.某高层建筑岩土工程补充勘察,其任务是:
(1)完成一个100m深的钻孔。其地层类别是:0〜16m、30〜50m、
60〜70m为I类土;16〜30m、50〜58m、70〜75m、85〜90m为HI
类土;58〜60m、75〜80m、90〜95m为IV类土;80〜85m、95〜100m
为n类土。泥浆护壁钻进。
(2)从地表下2m起,每2m进行一次单孔法波速测试至100m止。
(3)对地面和地表下22m深、地面和地表下100m深分别同时测试
场地微振动(频域和幅值域)。
按《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18年1月第3版)计算,其收费额
应是()元。
A.107941
B.114634
C.144445
D.93962
【答案】:A
【解析】:
根据《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18年1月第3版)进行分项计算,
计算过程如下:
①根据第3.3条表3.3-5规定,泥浆护壁钻孔时附加调整系数为1.5。
根据第3.3条表3.3-2岩土工程勘探实物工作收费基价表,钻孔实物
工作收费为:
a=46X(16+20+10)+117X(14+18+5+5)+207X(2+5+5)
+71X(5+5)=30420(元)
②根据第7.2条表7.2-1规定,测单孔波速实物工作收费为:
b=7X135+8X162+10X216+10X216X1.3+10X216X1.32+5
X216X1.32=13232(元)
③根据第7.2条表7.2-1规定,测场地微振动实物工作收费为:
c=(7200+9900)X1.3+(7200+14400)X1.3=503107U
④收费额为:a+b+c=30420+13232+50310=107941元。
9.地基变形特征是指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和局部倾斜,对高层建筑
应由()控制。
A.倾斜值和平均沉降量
B.沉降量
C.倾斜值
D.局部倾斜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3.3条第1款
规定,由于建筑地基不均匀、荷载差异很大、体型复杂等引起地基变
形,对于砌体承重结构应由局部倾斜值控制;对于框架结构和单层排
架结构应由相邻柱基的沉降差控制;对于多层或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
应由倾斜值控制;必要时尚应控制平均沉降量。
10.路堤填土分层压实达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此应对填土材料进行击
实试验。下列关于击实试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最优含水量是指对特定的土在一定的击实能量下达到最大密实状
态时所对应含水量
B.对于不同的土,土的可塑性增大,最优含水量也就增大
C.对于同一种土,所施加的击实能越大,最优含水量也就越小
D.对于同一种土,土的最优含水量越大,最大干密度也就越大
【答案】:D
【解析】:
D项,对于同一种土,在不同的击实能作用下测得的最优含水量及最
大干密度不同,击实能越大,土的最优含水量越小,最大干密度也就
越大。
11.在基坑各部位外部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基坑顶部的变形监测
点应优先布置在下列哪些部位?()[2012年真题]
A.基坑长边中部
B.阳角部位
C.阴角部位
D.基坑四角
【答案】:A|B
【解析】: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第5.2.1条规
定,围护墙或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
边布置,基坑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
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3个。监测点宜设置在基坑边坡坡顶
上。
12.某铁路深埋隧道,其围岩为IV类围岩,岩体重度24kN/m3,隧道
宽8.0m,高10m,该隧道围岩垂直均布压力为()kPa。
A.43.2
B.56.2
C.62.2
D.112.3
【答案】:D
【解析】:
根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16)附录D第D.0.1条第1
款规定,垂直均布压力可按下式计算确定:
q=yh,h=0.45X2s—1«
式中,⑦为宽度影响系数:«=l+i(B-5)oB为坑道宽度;i为坑
道宽度每增减1m时的围岩压力增减率:当B<5m时,取i=0.2;当
B>5m时,可取i=0.1;s为围岩级别;h为围岩压力计算高度。
计算过程如下:
①本题中:i=0.1,则宽度影响系数为:«=1+O.1X(8—5)=1.3o
②围岩压力计算高度为:h=0.45X24-lX1.3=4.68mo
③围岩垂直均布压力为:q=24X4.68=112.32kPa^H2.3kPao
13.地震引发的滑坡和山体崩塌的堆积体截断了山谷的河流,形成堰
塞湖。在来水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下列关于堆积体土质的选项中,()
相对来说最不易使堰塞湖在短期内溃决。[2008年真题]
A.主要是细粒土
B.主要是风化的黏性土、砂及碎石的混合体
C.50%为粒径大于220mm的块石,其余50%为粒径小于20mm的砾
砂土
D.75%为粒径大于220mm的块石,其余25%为粒径小于20mm的砾
砂土
【答案】:D
【解析】:
堰塞湖一般有两种溃决方式:逐步溃决和瞬时全溃。逐步溃决的危险
性相对较小;但是,如果一连串堰塞湖发生逐步溃决的叠加,位于下
游的堰塞湖则可能发生瞬时全溃,将出现危险性最大的状况。可根据
堰塞湖的数量、距离,堰塞坝的规模、结构,堰塞湖的水位、水量等
进行判断。如堰塞坝是以粒径较小、结构松散的土石堰塞坝,相对来
说是比较容易溃决的。因此,大粒径的坚硬岩石为骨架,小粒径的沙
砾或碎石填充骨架间的空隙的致密堆积体结构是相对而言最的。故D
项最不易使堰塞湖在短期内溃决。
14.条形基础宽度为3m,基础埋深2.0m,基础底面作用有偏心荷载,
偏心距0.6m,已知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传至
基础底面的最大允许总竖向压力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A.200kN
B.270kN
C.324kN
D.600kN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2.1条与第
522条,取单位长度条形基础进行计算。
①按偏心荷载作用下PkmaxW1.2fa验算:
e=0.6m>b^=0.5m
Pkmax=2(Fk+Gk)/(3al)W1.2fa=2XN/[3X(切-0.6)Xl]<
1.2X200
N<324kN
②按Pk<fa验算:
(Fk+Gk)/AWfa今N/(3X1)<200,N<600kN
综上两点,取N=324kN。
15.某大型油罐群位于滨海均质正常固结软土地基上,采用大面积堆
载预压法加固,预压荷载140kPa,处理前测得土层的十字板剪切强
度为18kPa,由三轴固结不排水剪测得土的内摩擦角6cu=16°。堆
载预压至90d时,某点土层固结度为68%,计算此时该点土体由固结
作用增加的强度最接近下列哪一选项?()
A.45kPa
B.40kPa
C.27kPa
D.25kPa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第5211条规定,对
正常固结饱和黏性土地基,某点某一时间的抗剪强度可按下式计算:
Tfl=Tfo+Aoz,Uttan4)cu由该式可知,土体固结作用引起的强
度增长值计算公式为:AT=AazUttan4)cuo
式中,△oz为预压荷载引起的某点土体附加应力,由于大面积堆载
可取预压荷载140kPao
已知:Ut=0.68,4)cu=16°o
故该土体由固结作用增加的强度为:
AT=140X0.68Xtanl6°=27.3kPa
16.大面积填土地基,填土层厚8〜10m,填料以细颗粒黏性土为主,
拟采用多遍强夯变单击夯击能的方法进行加固试验。关于夯点间距与
夯击能的选择较为合理的说法是()。[2007年真题]
A.夯点间距先大后小,夯击能也先大后小
B.夯点间距先小后大,夯击能先大后小
C.夯点间距先小后大,夯击能也先小后大
D.夯点间距先大后小,夯击能先小后大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第6.3.3条第5款规
定,夯击点位置可根据基底平面形状,采用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或正方形布置。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可取夯锤直径的2.5〜3.5倍,第二
遍夯击点位于第一遍夯击点之间。以后各遍夯击点间距可适当减小。
对处理深度较深或单击夯击能较大的工程,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宜适当
增大。根据第6.3.3条第2款规定,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
定,可采用点夯2〜4遍,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细颗粒土,应适当增加
夯击遍数;最后以低能量满夯2遍。
17.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的规定,在以
下设计计算中,基底压力计算正确的是哪些选项?()
A.地基承载力验算时,基底压力按计入基础自重及其上土重后相应于
作用的标准组合时的地基土单位面积压力计算
B.确定基础底面尺寸时,基底压力按扣除基础自重及其上土重后相应
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的地基土单位面积压力计算
C.基础底板配筋时,基底压力按扣除基础自重及其上土重后相应于作
用的基本组合时的地基土单位面积压力计算
D.计算地基沉降时,基底压力按扣除基础自重及其上土重后相应于作
用的准永久组合时的地基土单位面积压力计算
【答案】:A|C
【解析】:
ABD三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2.2
条规定,承载力验算、基础底面尺寸计算、地基沉降计算时,基底压
力均应计入基础自重及其上土重。第305条规定,承载力验算、基
础底面尺寸计算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地基沉降计算用荷载效应准永
久组合。C项,第8.2.8条规定,计算配筋时,基底压力为扣除基础
自重及其上土重后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时的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
力,对偏心受压基础可取边缘处最大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力。
18.冻土地区路堤填料应具备的要求是()。
A.应用保温隔温性能较好的石灰土
B.应用保温隔温性能较好的土
C.应用保温隔温性能较好的碎石土
D.应用保温隔温性能较好的黄土
【答案】:C
【解析】:
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第7.12.1条第3款规定,
路基填料宜采用卵石土或碎石土、片块石,不得采用塑性指数大于
12、液限大于32%的细粒土和富含腐殖质的土及冻土。保温护道填料,
应就地取材,宜采用与路基本体相同填料,也可采用泥炭、草皮、塔
头草或细粒土。C项符合规定中的要求。
19.软土地基上的某建筑物,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宽度2m,
拟采用换填垫层法进行地基处理,换填垫层厚度1.5m。问影响该地
基承载力及变形性能的因素有哪些?()[2013年真题]
A.换填垫层材料的性质
B.换填垫层的压实系数
C.换填垫层下软土的力学性质
D.换填垫层的质量检测方法
【答案】:A|B|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第4.2.2条、第4.2.6
条、第4.2.7条规定,用换填垫层进行地基处理,影响地基承载力及
变形性能的因素有换填垫层材料的性质、换填垫层的压实系数和换填
垫层下软土的力学性质;换填垫层的质量检测方法不会影响地基的承
载力及变形性能。
20.钻孔灌注桩单桩基础,桩长24m,桩身直径d=600mm,桩顶以
下30m范围内均为粉质黏土,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作用下,桩顶
的附加荷载为1200kN,桩身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为3.0X104MPa,根
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计算桩身压缩变形最接近
于下列哪个选项?()
A.2.0mm
B.2.5mm
C.3.0mm
D.3.5mm
【答案】:A
【解析】:
根据桩长24m,桩顶以下30m范围内均为粉质黏土条件,可判断该
桩基础承载类型为摩擦型桩。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514条规定,承台底
地基土不分担荷载的桩基,桩基的压缩变形量可按下式计算:
se=CeQjlj/(EcAps)
式中,We为桩身压缩系数。摩擦型桩,当l/dW30时,取能=羽;
l/d250时,取We=V2;介于两者之间可线性插值。由于l/d=2明.6
=40,则We=(加+皿)/2=0.5833;Aps为桩身截面面积,Aps=
0.32X3.14=0.2826m2;Ec=3.0X104MPa。
故桩身压缩变形为:
se=WeQjlj/(EcAps)=0.5833X1200X25/(3.0X104X0.2826)=
2.06mm
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21.下列有关原状取土器的描述中,说法错误的是()。[2013年真题]
A.固定活塞薄壁取土器的活塞是固定在薄壁筒内的,不能自由移动
B.自由活塞薄壁取土器的活塞在取样时可以在薄壁筒内自由移动
C.回转式三重管(单、双动)取土器取样时,必须用冲洗液循环作业
D.水压固定活塞取土器取样时,必须用冲洗液循环作业
【答案】:A|C|D
【解析】:
A项,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条
文说明第9.4.2条第2款规定,固定活塞式是指在敞口薄壁取土器内
增加一个活塞以及一套与之相连接的活塞杆,活塞杆可以通过取土器
的头部并经由钻杆的中空延伸至地面;下放取土器时,活塞处于取样
管刃口端部,活塞杆与钻杆同步下放,到达取样位置后,固定活塞杆
与活塞通过钻杆压入取样管进行取样。
B项,根据条文说明第942条第4款规定,自由活塞式与固定活塞
式不同之处在于活塞杆不延伸至地面,而只穿过接头,并用弹簧锥卡
予以控制;取样时依靠土试样将活塞顶起,操作较为简便,但土试样
上顶活塞时易受扰动。
C项,根据条文说明第9.4.2条规定,回转型取土器有两种:①单动
三重(二重)管取土器,类似岩芯钻探中的双层岩芯管,取样时外管
旋转,内管不动,故称单动;如在内管内再加衬管,则成为三重管,
适用于中等以至较硬的土层。②双动三重(二重)管取土器,与单动
不同之处在于取样内管也旋转,因此可切削进入坚硬的地层,一般适
用于坚硬黏性土,密实砂砾以至软岩。
D项,根据第942条条文说明第3款规定,水压固定活塞式是针对
固定活塞式的缺点而制造的改进型;特点是去掉活塞杆,将活塞连接
在钻杆底端,取样管则与另一套在活塞缸内的可活动活塞联结,取样
时通过钻杆施加水压,驱动活塞缸内的可动活塞,将取样管压入土中,
其取样效果与固定活塞式相同,操作较为简便,但结构仍较复杂。
22.关于深层载荷试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些选项?()
A.试验试井尺寸可等于承压板直径
B.土体无明显破坏时,总沉降量与承压板直径之比大于0.06时即可
终止试验
C.试验得到的地基承载力不应作深度修正
D.确定土的变形模量时,试验的假设条件是荷载作用在弹性半无限空
间的表面
【答案】:A|C
【解析】:
A项,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
10.2.3条第1款规定,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的试坑宽度或直径不应小于
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三倍;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的试井直径应等于承压
板直径;当试井直径大于承压板直径时,紧靠承压板周围土的高度不
应小于承压板直径。
B项,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
1023条第7款第4项规定,总沉降量与承压板直径(或宽度)之比
超过0.06,可终止加载,但该规范并未明确该条是同时适用于深层载
荷试验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还是只适用于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因此
尚需参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附录D.0.5
条规定,未见该内容,故可认为“总沉降量与承压板直径(或宽度)
之比超过0.06,可终止加载”这一条仅适用于浅层平板载荷试验。
C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表5.2.4注
2,可知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不需要进行深度修正。
D项,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条
文说明第10.2.5条规定,深层平板载荷试验中荷载是作用在半无限体
内部的。
23.采用标准贯入试验进行砂土液化复判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选项
有哪些?()
A.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进行
液化复判时,必须对饱和土的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进行杆长修正
B.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进行液化
复判时,对标准贯入点的深度有一定要求
C.按照《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进行液化复判时,标
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与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无关
D.按照以上三类规范进行液化复判时,均涉及到黏粒含量
【答案】:B|D
【解析】:
A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
第434条规定,液化复判时的标准贯入锤击数未经杆长修正;B项,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附录P.0.4,
当标准贯入试验点贯入点深度和地下水位在试验地面以下的深度,不
同于工程正常运行时,应进行校正;C项,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规范》
(JTGB02—2013)第4.3.3条规定,进行复判时,需要根据场地设计
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确定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D项,三类规范
进行液化复判时,均涉及黏粒含量。
24.在确定基础高度,计算基础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
荷载效应应取()o
A.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B.承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C.承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D.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3.0.5条第4款
规定,在确定基础高度,计算基础内力,以及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
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组合和相应的基底反力,按照承载力
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25.坑式托换适用于()情况。
A.土层难于开挖
B.开挖深度范围内无地下水或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措施较为方便
C.建筑物的基础最好是条形基础
D.持力层埋深不大
【答案】:B|C|D
【解析】:
坑式托换适用于土层易于开挖、开挖深度范围内无地下水或采取降低
地下水位措施较为方便者。条形基础用坑式托换最好。
26.某基坑长30m,宽20m,场地中自。〜15m为砂层,渗透系数为
0.9m/d,地下水埋深为2.0m,要求基坑水位降至地表以下7.0m,基
坑远离地表水体及隔水边界,抽水井深15m,自2.0m以下为过滤器,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该基坑涌水量最接
近于()t。
A.200
B.238
C.300
D.345
【答案】:B
27.某岩质边坡,坡度40°,走向NE30°,倾向SE,发育如下四组结
构面,问其中哪个选项所表示的结构面对其稳定性最为不利?()
A.120°Z35°
B.110°Z65°
C.290°Z35°
D.290°Z65°
【答案】:A
【解析】:
结构面与边坡在同向、接近倾角时最不稳定。当结构面走向与边坡走
向相同时,若结构面倾角小于边坡倾角,稳定性差,特别是结构面倾
角大于结构面的内摩擦角时,边坡失稳极易发生;当结构面倾角大于
边坡坡角时,边坡稳定性较好一些。此岩质边坡走向为NE30。,则
倾向为120。或300°,最为不利的结构面为倾角小于坡角时,越接
近坡度越危险,坡角为40。,则最不利结构面倾角应小于40。,故
选A项。
28.某泥石流流体密度Pc=1.8X103kg/m3,堆积物呈舌状,按《铁路
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27-2012)的分类标准,该泥石流
可判为下列哪一选项的类型?()
A.稀性水石流
B.稀性泥石流
C.稀性泥流
D.黏性泥石流
【答案】:D
【解析】:
根据《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27—2012)附录表C.0.1-5
规定,黏性泥石流的流体密度范围为1.6X103<Pc<2.3X103且堆
积特征为扇状或舌状,故该泥石流为黏性泥石流。
29.当沉井至设计高程,刃脚切入土中1m时,按《铁路桥涵地基和基
础设计规范》(TB10093—2017),验算刃脚向外弯曲强度,土压力应
按下列哪一选项计算?()[2013年真题]
A.被动土压力
B.静止土压力
C.主动土压力
D.静止土压力和主动土压力的平均值
【答案】:C
【解析】:
根据《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93—2017)第7.2.2条
第2款规定,沉井下沉过程中,可根据沉井接高等具体情况取最不利
位置,按刃脚切入土中1m,检验刃脚向外弯曲强度。此时作用在井
壁上的土压力和水压力应根据下沉时的具体情况确定,作用在井壁外
侧的计算摩擦力不应大于0.5E(E为井壁外侧所受主动土压力)。
30.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时,降低超声波的频率会导致下
列哪些结果?()
A.增大超声波的传播距离
B.降低超声波的传播距离
C.提高对缺陷的分辨能力
D.降低对缺陷的分辨能力
【答案】:A|D
【解析】:
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第10.2.1条条文说
明规定,声波换能器的谐振频率越高,对缺陷的分辨率越高,但高频
声波在介质中衰减快,有效测距变小,在保证一定灵敏度的前提下,
原则上尽可能选择较高频率的换能器。提高换能器谐振频率,可使其
外径减小到30mm以下,有利于换能器在声测管中升降顺畅或减小声
测管直径。由此可知,降低超声波的频率会降低对缺陷的分辨能力和
增大超声波的传播距离。
31.某建筑场地为砂土场地,位于7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物采用筏形基础,埋深为3m,
地下水位为4.0m,在5.0m、10.0m、16.0m处的标准贯入锤击数的实
测值分别为6、10、16,在三处测试点中有()处存在液化可能性。
A.0
B.1
C.2
D.3
【答案】:D
32.某均匀地基上的高层建筑,采用直径60m的圆形筏基。准永久组
合下,结构竖向荷载中心的偏心距不宜大于下列哪个选项?()
A.0.18m
B.0.30m
C.0.36m
D.0.75m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8.4.2条规定,
筏形基础的平面尺寸,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的布置、地下
结构底层平面以及荷载分布等因素按本规范第5章有关规定确定。对
单幢建筑物,在地基土比较均匀的条件下,基底平面形心宜与结构竖
向永久荷载重心重合。当不能重合时,在作用的准永久组合下,偏心
距e宜符合下式规定:
e<0.1W/A
式中,W为与偏心距方向一致的基础底面边缘抵抗矩,m3;A为基
础底面积,m2。
圆形基础抵抗矩为W=冗d^32,面积为A=nd羽,则eW0.lX60/8
=0.75mo
33.某地下基坑工程施工现场狭窄,地下水的渗透系数达到200m/d,
降水深度在7m,此工程的降水宜采用()o
A.轻型井点多级降水
B.电渗井点
C.管井井点
D.喷射井点
【答案】:c
【解析】:
A项,轻型井点多级降水适用于降低水位深度6〜20m之间,但不适
合场地狭窄的基坑降水,轻型井点适用于K=0.1〜20m/d的基坑;B
项,电渗井点适用于K<0.1m/d的基坑;C项,管井井点适用于K>
L0〜200m/d,降水深度>5m的基坑;D项,喷射井点适用于降低水
位深度8〜20m,K=0.1〜20m/d的基坑。
34.编制桩的静载荷试验方案时,由最大试验荷载产生的桩身内力应
小于桩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验算时桩身混凝土的强度应取用下列哪
个选项的数值?()[2011年真题]
A.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设计值
B.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标准值
C.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D.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答案】:B
【解析】:
编制桩的静荷载试验方案时,最大试验荷载产生的最大桩身内力即为
桩承载能力的极限值。桩承载能力的极限值与材料强度的标准值相对
应,即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因此验算时桩身混凝土的强度应取混
凝土抗压强度的标准值。
35.群桩基础中的某灌注基桩,桩身直径700mm,入土深度25m,配
筋率为0.60%,桩身抗弯刚度EI为2.83X105kN・m2,桩侧土水平抗
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为2.5MN/m4,桩顶为钱接,按《建筑桩基技术
规范》(JGJ94—2008),试问当桩顶水平荷载为50kN时,其水平位移
值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
A.6mm
B.9mm
C.12mm
D.15mm
【答案】:A
36.某根桩,检测时判断其桩身完整性类别为I类,则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哪些选项?()
A.若对该桩进行抗压静载试验,肯定不会出现桩身结构破坏
B.无需进行静载试验,该桩的单桩承载力一定满足设计要求
C.该桩桩身不存在不利缺陷,结构完整
D.该桩桩身结构能够保证上部结构荷载沿桩身正常向下传递
【答案】:C|D
【解析】:
A项,桩的承载力包括两层含义,即桩身结构承载力和支撑桩结构的
地基土承载力,当混凝土强度过低,即使桩身完整性好,也会出现桩
身结构破坏的情况;B项,基桩的承载力和完整性是基桩检测的主控
内容,桩身的完整性检测方法有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声波透射法和
钻芯法,承载力的检测方法主要依靠静载试验,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
需要通过单桩静载试验表现;C项,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106—2014)第3.5.1条表3.5.1可知,完整性为I类的桩桩身完
整,不存在缺陷;D项,由于桩身完整,不存在桩身缺陷,上部荷载
能沿桩身正常向下传递。
37.关于高频泥石流流域和发育特征表述错误的是下列哪些选项?
()
A.固体物质主要来源于沟谷的滑坡和崩塌
B.不良地质发育严重的沟谷多发生稀性泥石流
C.流域岸边岩层破碎,风化强烈,山体稳定性差
D.黏性泥石流沟中下游沟床坡度不大于4%
【答案】:B|D
【解析】:
AC两项,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五版)第685页表6-4-6,表述
正确;B项,第682页中地质构造的内容:不良地质发育严重的沟谷,
往往表层岩土破碎,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此
类沟谷多发生黏性泥石流;D项,黏性泥石流沟中下游沟床坡度大于
4%o
38.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下列关于受水平荷载
和地震作用桩基的桩身受弯承载力和受剪承载力验算的要求,正确的
是()。
A.应验算桩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
B.对于桩顶固接的桩,应验算桩端正截面弯矩
C.对于桩顶自由或较接的桩,应验算桩顶正截面弯矩
D.当考虑地震作用验算桩身正截面受弯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时,应采
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
【答案】:A
【解析】:
ABC三项,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8.10条规
定,对于受水平荷载和地震作用的桩,其桩身受弯承载力和受剪承载
力的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对于桩顶固端的桩,应验算桩顶正截面
弯矩;对于桩顶自由或较接的桩,应验算桩身最大弯矩截面处的正截
面弯矩。②应验算桩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③桩身所承受最大弯矩
和水平剪力的计算,可按本规范附录C计算。④桩身正截面受弯承载
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执行。⑤当考虑地震作用验算桩身正截面受弯和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的规定,对作用于桩顶的地震作用效应
进行调整。
D项,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3.1.7条第4款
规定,在计算桩基结构承载力,确定尺寸和配筋时,应采用传至承台
顶面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当进行承载和桩身裂缝控制验算时,应分
别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和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
39.某构筑物基础拟采用摩擦型钻孔灌注桩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
载,设计桩长10.0m,桩径800mm,当考虑桩基承受水平荷载时,
下列桩身配筋长度符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的最小
值的是哪个选项?(不考虑承台锚固筋长度及地震作用与负摩阻力,
桩、土的相关参数:EI=4.0X105kN•m2,m=10MN/m4)()
A.10.0m
B.9.0m
C.8.0m
D.7.0m
【答案】:C
40.枢纽中的泄水建筑物应能满足设计规定的运用条件和要求,其中
枢纽中的泄水建筑物泄洪能力必须满足()。
A.宣泄洪水要求
B.排沙要求
C.排污要求
D.环境要求
【答案】:A|B|C
【解析】:
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T5395—2007)第521条规定,
枢纽中的泄水建筑物应能满足工程需要的运用条件和要求。建筑物运
用应灵活可靠,其泄洪能力应满足宣泄设计洪水、校核洪水要求,并
应满足水库排沙、排污和排冰的要求。宜研究设置防空设施的必要性。
D项的环境要求不在规定范围之内。
41.柱下多桩承台,为保证柱对承台不发生冲切和剪切破坏,采取下
列哪项措施最有效?()[2011年真题]
A.增加承台厚度
B.增大承台配筋率
C.增加桩数
D.增大承台平面尺寸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9.7条第3款规定,
对于柱下矩形独立承台受柱冲切的承载力可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Fl<2[3Ox(bc+aOy)+BOy(hc+aOx)]3hpfthO
式中,BOx、BOy由式(597-3)求得,入Ox=aOx/hO,入Oy=aOy/hO,
入Ox、入Oy均应满足0.25至1.0的要求;分别为x、y方向的柱截面
的边长;分别为x、y方向柱边至最近桩边的水平距离。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9.10条第1款规定,
柱下独立承台斜截面承载力按如下式进行计算:
V<BhsaftbOhO
a=1.77(入+1)
Bhs=(800/h0)小
两式中hO均为承台的有效高度,可知桩基承台的厚度对承台抗冲切
与剪切的影响最大,则保证柱对承台不发生冲切和剪切破坏的最有效
措施是增大承台厚度。
42.根据该试验分析确定的土层承载力特征值是哪一选项?()
A.175kPa
B.188kPa
C.200kPa
D.225kPa
【答案】:A
43.某建筑位于岩石地基上,对该岩石地基的测试结果为:岩石饱和
抗压强度的标准值为75MPa,岩块弹性纵波速度为5100m/s,岩体的
弹性纵波速度为4500m/s。问该岩石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为下列何
值?()[2013年真题]
A.1.50X104kPa
B.2.25X104kPa
C.3.75X104kPa
D.7.50X104kPa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26条规定,
计算如下:根据第4.1.4条规定判断岩体地基的完整程度:
Kv=(vpm/vpr)=(4500/5100)2=0.778>0.75查表4.1.4得:岩体
地基完整程度为完整。
根据第526条规定,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公式为:fa=Wr・frk。
式中,力r为拆减系数,根据岩体完整程度以及结构面的间距、宽度、
产状和组合,由地方经验确定。无经验时,对完整岩体可取05对
较完整岩体可取0.2〜0.5;对较破碎岩体可取0.1〜0.2。故可得折减
系数为:6r=0.5。
则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公式为
fa=2r•frk=0.5X75=37.5MPa=3.75X104kPa
44.地震烈度6度区内,在进行基岩边坡楔形体稳定分析调查中,下
列哪一选项是必须调查的?()
A.各结构面的产状,结构面的组合交线的倾向、倾角,地下水位,地
震影响力
B.各结构面的产状,结构面的组合交线的倾向、倾角,地下水位,各
结构面的摩擦系数和黏聚力
C.各结构面的产状,结构面的组合交线的倾向、倾角,地下水位,锚
杆加固力
D.各结构面的产状,结构面的组合交线的倾向、倾角,地震影响力,
锚杆加固力
【答案】:B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4.7.1
条规定,边坡工程勘察应查明下列内容:①地貌形态,当存在滑坡、
危岩和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时,应符合本规范第5章的要求;
②岩土的类型、成因、工程特性,覆盖层厚度,基岩面的形态和坡
度;③岩体主要结构面的类型、产状、延展情况、闭合程度、充填状
况、充水状况、力学属性和组合关系,主要结构面与临空面关系,是
否存在外倾结构面;④地下水的类型、水位、水压、水量、补给和
动态变化,岩土的透水性和地下水的出露情况;⑤地区气象条件(特
别是雨期、暴雨强度),汇水面积、坡面植被,地表水对坡面、坡脚
的冲剧情况;⑥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软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没有
锚杆加固力以及地震影响力。
45.某松散砂土地基e0=0.85;emax=0.90;emin=0.55;采用挤密砂
桩加固,砂桩采用正三角形布置。间距s=1.6m,孔径d=0.6m,桩
孔内填料就地取材。填料相对密实度和挤密后场地砂土的相对密实度
相同,不考虑振动下沉密实和填料充盈系数,则每米桩孔内需填入松
散砂()m3。
A.0.28
B.0.32
C.0.36
D.0.4
【答案】:B
46.滑坡钻探为获取较高的岩芯采取率,宜采用下列哪几种钻进方
法?()
A.冲击钻进
B.冲洗钻进
C.无泵反循环钻进
D.干钻
【答案】:C|D
【解析】:
滑坡和错落勘探应采用物探、钻探和坑探相结合的综合勘探方法,根
据《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27—2012)第4.4.4条第1
款规定,滑坡钻探应采用双层岩芯管钻进,或干钻、风压钻进、无泵
反循环等钻进方法。
47.某建在灰岩地基上的高土石坝,已知坝基透水性较大,进行坝基
处理时,以下哪些选项是合理的?()[2013年真题]
A.大面积溶蚀未形成溶洞的可做铺盖防渗
B.浅层的溶洞应采用灌浆方法处理
C.深层的溶洞较发育时,应做帷幕灌浆,同时还应进行固结灌浆处理
D.当采用灌浆方法处理岩溶时,应采用化学灌浆或超细水泥灌浆
【答案】:A|C
【解析】:
ABC三项,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T5395—2007)第8.4.2
条规定,在喀斯特地区筑坝,应根据岩溶发育情况、充填物性质、水
文地质条件、水头大小、覆盖层厚度和防渗要求等研究处理方案。可
选择以下方法处理:①大面积溶蚀未形成溶洞的可做铺盖防渗;②浅
层的溶洞宜挖除或只挖洞内的破碎岩石和充填物,用浆砌石或混凝土
堵塞;③深层的溶洞应采用灌浆方法处理,或做混凝土防渗墙;④防
渗体下游宜做排水设施;⑤库岸边处可做防渗措施隔离;⑥有高速水
流时,宜采用模袋灌浆技术;⑦也可采用以上数项措施综合处理。D
项,根据第844条规定,基岩一般可采用水泥灌浆;特殊需要时经
论证可采用超细水泥灌浆或化学灌浆。
48.某灌注桩基础,桩入土深度为h=20m,桩径d=1000mm,配筋
率为P=0.68%,桩顶较接,要求水平承载力设计值为H=1000kN,
桩侧土的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20MN/m4,抗弯刚度EI=5X
106kN•m2,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满足水平承
载力要求的相应桩顶容许水平位移至少要接近下列哪个选项的数
值?()
A.7.5mm
B.8.5mm
C.10.5mm
D.12.5mm
【答案】:D
49.某饱和黏性土样,测定土粒比重为2.70,含水量为31.2%,湿密度
为1.85g/cm3,环刀切取高20mm的试样,进行侧限压缩试验,在压
力lOOkPa和200kPa作用下,试样总压缩量分别为Sl=1.4mm和S2
=L8mm,问其体积压缩系数mvl-2(MPa—1)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2014年真题]
A.0.30
B.0.25
C.0.20
D.0.15
【答案】:c
【解析】:
根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2019)第1723条第1款
式(17.2.3-1),试样的初始孔隙比为:
e0=[(1+«0)GsPw]/P0-1=[(1+0.312)X2.7X1]/1.85-1=
0.915根据第17.2.3条第2款式(1723-2),各级压力下试样固结稳
定后的孔隙比为:
el=e0-(1+eO)Ah]/h0=0.915-(1+0.915)X1.4/20=0.78le2
=e0-(1+eO)Ah?/h0=0.915-(1+0.915)XL即0=0.743根据
第1723条第3款式(17.2.3-3),某一压力范围内的压缩系数为:
av=(el-e2)/(p2-pl)=(0.781-0.743)/(0.2—0.1)=0.38
根据第1723条第4款式(17.2.3-5),某一压力范围内的体积压缩系
数为:
mvl-2=av/(1+eO)=0.38/(1+0.915)=0.20由此可知,C项数值
最为接近。
50.西北地区某沟谷中洪水期过水断面面积为1100m2,湿周长为
320m,泥石流粗糙系数为6.5,水面坡度为7.0%,固体物质平均比重
为2.60,泥石流流体平均重度为12.5kN/m3,该泥石流流速为()
m/so
A.10.6
B.3.2
C.4.5
D.5.6
【答案】:A
51.关于计算滑坡推力的传递系数法,下列哪些叙述是不正确的?()
[2012年真题]
A.依据每个条块静力平衡关系建立公式,但没有考虑力矩平衡
B.相邻条块滑面之间的夹角大小对滑坡推力计算结果影响不大
C.划分条块时需要考虑地面线的几何形状特征
D.所得到的滑坡推力方向是水平的
【答案】:B|C|D
52.根据工程的规模和特征,以及由于岩土工程问题造成工程破坏或
影响正常使用的后果,可分为三个工程重要性等级,下列各项正确的
有()。
A.一级工程:重要工程,后果很严重
B.一级工程:重要工程,后果特别严重
C.二级工程:一般工程,后果严重
D.二级工程:次要工程,后果很严重
【答案】:A|C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3.1.1
条规定,根据工程的规模和特征,以及由于岩土工程问题造成工程破
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后果,可分为三个工程重要性等级:①一级工程:
重要工程,后果很严重;②二级工程:一般工程,后果严重;③三级
工程:次要工程,后果不严重。
53.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以下有关路基的规
定,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3年真题]
A.对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粗粒土作为填料。液限大于50%,塑性指
数大于26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填料
B.对于挖方路基,当路基边坡有地下水渗出时,应设置渗沟和仰斜式
排水孔
C.路基处于填挖交接处时,对挖方区路床0.80m范围内土体应超挖回
填碾压
D.高填方路堤的堤身稳定性可采用简化Bishop法计算,稳定安全系
数宜取1.2
【答案】:A|B|C
【解析】:
A项,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第3.3.3条第1
款规定,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
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根据第3.3.3条第4款规定,
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
B项,根据第3.4.5条规定,当边坡潮湿或地下水露头时,应根据实
际情况设置渗沟或仰倾斜式排水孔、或上游沿垂直地下水流向设置排
水隧洞等排导措施。
C项,根据第3.5.3条规定,挖方区为土质或软质岩石时,应对挖方
区路基防卫不符合要求的土质或软质岩石进行超挖换填或改良处治;
填方区宜采用渗水性好的材料填筑,必要时,可在填筑交界结合部路
床范围铺上土工格栅。当挖方区为硬质岩石时,填方区采用填石路堤。
D项,根据第3.6.11条规定,各等级公路高路堤与陡坡路堤稳定性系
数不得小于表3611所列稳定安全系数数值。对非正常工况II,路基
稳定性分析方法及稳定安全系数应符合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规范》
(JTGB02)的规定,推荐的稳定安全系数宜取1.35。
54.下列关于滑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坡主要受重力影响,是内动力地质作用的结果
B.滑坡的滑动面越陡,稳定性越差
C.滑坡破坏时滑动速度可能很快,也可能很慢
D.滑动面一定是岩体中的破裂面
【答案】:C
【解析】:
A项,滑坡是受到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条件、水文地质条
件、人为因素等作用的影响,是多种因素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记忆绵床垫项目申请报告
- 2025年液体空分装置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新媒体营销方案5篇
- 教育展会营销策略与实践案例解析
- 未来教育的孩子习惯培养策略探索
- 2025年清远道路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
- 高校学生住宿体验的全面优化策略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小产权房屋买卖合同(含房屋租赁合同解除及违约金)
- 绿色实验技术推动环保产业发展
- 心理学在小学生成长中的应用与价值
- 如何克服高中生的社交恐惧症
- 聚焦任务的学习设计作业改革新视角
- 《监理安全培训》课件
- 2024高二语文期末试卷(选必上、中)及详细答案
- 淋巴瘤患者的护理
-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概述课件
- 人美版初中美术知识点汇总九年级全册
- 2022中和北美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的对比(全文)
- 深度学习视角下幼儿科学探究活动设计
- 乳房整形知情同意书
- 全国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申报系统填报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