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9 唯物论和认识论(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人教高三政治试题_第1页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9 唯物论和认识论(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人教高三政治试题_第2页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9 唯物论和认识论(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人教高三政治试题_第3页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9 唯物论和认识论(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人教高三政治试题_第4页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9 唯物论和认识论(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人教高三政治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九唯物论和认识论(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偶考点:物质及世界的物质性运动与物质、静止的关系实践的概念与特点2.常考点:意识的概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3.必考点: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过程考向1物质运动的规律1.(2016·全国Ⅱ卷,22)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导学号:23192107】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③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B[本题的题眼是“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说明他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①③当选;军事行动的出发点是客观存在的实际,而非真理性认识,故②错误;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不起决定性作用,故④错误。]2.(2014·课标全国卷Ⅱ,21)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实验进一步证明()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B[本题考查物质、规律的知识。回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信息。研究人员的新发现为解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题干中的实验进一步证明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人类能够认识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①④符合题意,B项入选;②中“无条件的、必然的”、③中“同样的表现形式”表述错误。]教材与考纲有机结合教材知识与考纲考点设置经常存在不一致之处,务必将两者结合起来掌握。如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材内容中没有单独呈现,但考纲将其与尊重客观规律合在一起作为单独考点列出来。这要求我们在知识掌握上要将教材和考纲有机结合起来。考向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3.(2016·全国Ⅱ卷,23)《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面跟着,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导学号:23192108】①老马的识途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②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题的关键③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④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C[本题考查老马识途体现的哲学道理。正是由于管仲正确认识了马有“识途”的功能,并利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才解决了迷路问题,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②③当选;物质决定意识,而非意识决定物质,①颠倒了二者的关系,排除;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动物的活动不是实践,故④错误。]4.(2016·全国Ⅲ卷,23)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生活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C[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②④符合题意。“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和“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属于唯心主义观点,①③错误,排除。]细节决定成败考查哲学中的意识、物质、规律、发展、矛盾等概念的选择题,往往是细节决定解答成败。选项正确判断主要根据其中的关键字、词来进行,忽视这些细节,很容易出现错选或误选。5.[2015·全国卷Ⅱ,39(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织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抗战精神对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作用。[解析]本题以抗日战争为话题,要求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抗战精神的作用。作为考查单一原理的题目,本题考查知识点较为简单。首先要明确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然后结合材料说明抗战精神是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发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斗志和信心,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困难,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答案]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抗战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抗战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斗志,增强了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国力弱、武器装备落后等困难,坚持持久抗战,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考向3实践与认识6.(2015·全国卷Ⅱ,23)长期以来,画家笔下的马往往是四蹄齐伸、腾空飞奔。然而,高速相机连拍的照片显示,飞奔时的马蹄是交替着地移动的。但是,当画家画出马蹄交替移动的奔马时,有人却批评画得不像。这表明在艺术领域()【导学号:23192109】A.认识的发展与认识工具的进步没有直接关系B.以往的认识经验阻碍认识的发展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D.人们的主观世界对认识的影响更加显著D[尽管高速相机连拍照片已经证明了飞奔时的马蹄是交替移动的,但有人认为马蹄交替移动的奔马画得不像,这表明人们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的认识,D项符合题意。A项抹杀了认识工具对推动认识发展的作用,观点错误;正确的认识和经验会推动认识的发展,B项错误;C项认为艺术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说法错误。]7.[2014·课标全国卷Ⅱ,39(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展传统兽医药事业。编撰《民间兽医本草》,满足社会的需要,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中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疾病牲畜。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共计638万字,插图2353幅。书中收录3505种中草药,附方40000多则。《民间兽医本草》“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实践在冯洪钱创作《民间兽医本草》过程中的作用。[解析]本题以冯洪钱事迹为背景,考查实践与认识的知识。题目范围限定明确,知识具体。注意问题的转换,实质要求回答实践的重要性。[答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亲身的实践和他人的实践为冯洪钱提供了研究课题,为《民间兽医本草》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材料,验证了兽医中草药成果的科学性;兽医药研制及其在畜病治疗实践中的成功应用,体现了创作《民间兽医本草》的目的和价值。 考向4真理8.(2016·全国Ⅰ卷,20)习近平强调,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重视智库建设的认识论依据是()【导学号:23192110】①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②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③不同认识主体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发现真理④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具有真理性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C[本题的题眼是“重视智库建设的认识论依据”。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任何具体个体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需要集中众人的智慧,这样可以促进不同认识主体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发现真理,故②③符合题意;认识活动本身不具有直接现实性,①说法错误;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如果不同客观实际相符合,也不是真理,④说法错误。]9.(2012·课标全国卷,22)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C[从本题的关键词“以前”“现在”可以发现,人们对生物生长的认识具有反复性,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此,②③正确。人们对真理的追求是不断前进的,不是循环的过程,因此①说法错误。④说法错在“超越历史条件”上。]防止“前后错位”某些哲学观点对于关键词的前后位置要求比较严格,不能随意颠倒。如理解真理的含义时,一般要用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位置不能前后颠倒,理论与实践的位置不能前后错位。10.[2013·课标全国卷Ⅰ,39(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再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斥。”“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论中应该怎样坚持这一原则?[解析]本题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收录西文字母词为背景,考查考生对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抓住“怎样坚持这一原则”等题眼信息,从怎样做角度,围绕实事求是、尊重对手、坚持真理等角度组织答案即可。[答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理服人而不以势压人;尊重对方发表意见的权利;避免语言粗暴、行为过激;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考向5认识过程11.[2016·全国Ⅲ卷,39(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诺贝尔奖。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说明我国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疟疾新疗法的。[解析]本题以屠呦呦获奖为背景考查“追求真理的知识”,设问指向是“我国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疟疾新疗法的”,回答此问,涉及“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反复性”等知识。[答案]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受主客体条件的限制,追求真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课题。克服困难、反复试验,经历多次失败仍坚持不懈。发挥团队精神,协作攻关。发掘中国传统中医中药学资源,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疟疾治疗实践,接受检验。12.[2015·全国卷Ⅰ,39(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纪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汲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解析]本题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载体,考查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不同学者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认识要受到主客体因素的制约,呈现出差异性。据此联系材料信息加以概述即可。[答案]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不同学者在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纪录片涉及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导致不同学者感受的差异性。[考情考向]1.从命题的内容看,集中考查意识的概念及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等。从考查的形式上看,选择题和主观题兼顾,选择题突出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准确解读和对细节知识的准确判断,主观题突出考查对某一知识点的深化运用。2.在复习备考中应注意:(1)大与小结合掌握知识。大就是系统把握唯物论、认识论等知识体系,小就是准确掌握各个概念、观点等具体知识的内容。(2)注意我国各项重大决策的出台过程、科技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典型事件等时政热点,多角度加强对其研究和解析。(3)注意对引言类选择题、漫画类选择题、辨析论证类主观题的专项训练,形成解答的基本思路或方法。提炼1两个概念概念具体内涵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①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②“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表明坚持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表明坚持了可知论;“物质是‘客观实在’的”既与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又表明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③无论是天地自然,还是人类社会,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①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从生理基础看: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③从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提炼2四对辩证关系辩证关系原理内容方法论正确认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在运动中认识事物,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坚持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沦提炼3一对关系——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误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混淆认识的来源和获得认识的途径。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实践;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即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和学习知识获得间接经验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正确认识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把认识绝对化,思想僵化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科学理论作为一种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但不能据此认为科学理论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或者说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与认识的目的是不同的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提炼4两个概念——实践与真理含义特点解读实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客观物质性强调实践的基本要素(实践的主体、对象和手段)、实践的过程及其结果的客观性,强调受客观因素的制约能动性强调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强调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社会历史性强调“合作”,受横向因素的影响——社会性;强调历史过程,受纵向因素的影响——历史性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性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应当坚持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要正确对待谬误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提炼5认识的三个特点特点含义理解方法论反复性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①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②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①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②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③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探究一依托经典文化,考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心的对立 (2016·保定模拟)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根本分歧的是()【导学号:23192111】①“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②“世异则事异,世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③“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④“原子是世界的本原”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A.①④ B.②③C.③④ D.①②C[本题考查哲学基本派别的内容。哲学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都是唯心主义观点,②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易错辨析】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概念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世界的本原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要区别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具体形态,如“水”“火”“气”“土”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但缺少辩证法思想,自然观是唯物的,但社会历史观是唯心的不仅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而且还承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认为世界是由人的主观精神决定的认为世界是由客观精神决定的代表人物王夫之狄德罗马克思王守仁老子经典观点气者,理之依也自然界是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心外无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分歧物质和意识究竟谁决定谁,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创新预测1](2016·天津模拟)一些刑侦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先确定嫌疑人有罪,然后把嫌疑人作案的过程和可能出现的罪证构想出来,再去查找人证物证,这称为“疑罪从有”。以下与“疑罪从有”体现的哲学观点最一致的是()①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②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③经验是世界的最终构成要素④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C[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疑罪从有”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意志、经验是意识的形式,②③符合题意。①为辩证法思想,④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不选。]探究二结合名人名言或典型事例,考查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2016·厦门质检)“当这个世界连最后一滴干净的水、一口干净的空气都没有了,钱还有什么意义呢?”这是电影《美人鱼》中的一句经典台词。下列表述与该台词哲学寓意一致的有()①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②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③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④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B[题干中的台词强调人类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①②观点分别体现出唯心主义观点、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变化的观点,故不符合题意;③④观点都蕴含着按自然界规律办事的道理,故符合题意。]【方法总结】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千万不能颠倒二者的关系。材料中涉及人类能够能动地认识或改造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具体的客观事件时,大都可以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原理进行分析概括。[创新预测2](2016·湖州期末)2015年,浙江省政府依据本省民营经济发达的状况,重点推出88个PPP项目(注:PPP模式即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合作关系,把原来政府包办的公共产品交由市场运作),计划引入社会资本1227亿元,投入交通、医疗、教育以及环境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PPP将政府的战略规划、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与社会资本的管理效率、技术创新有机结合,使政府从公共产品的直接“提供者”转变为社会资本的“合作者”。PPP要求政府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价格进行全过程监管,确保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为了顺利推进PPP项目,浙江省政府大力简政放权,积极开展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系列改革试点。结合材料,说明浙江省政府推出PPP项目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解析]一是明确解答方向,即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措施,这需要从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及两者结合角度分析问题;二是结合材料信息来组织答案,做到答案有理有据。[答案]从本省民营经济发达的客观实际出发推出PPP项目,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推进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保证了模式的制定和实施。探究三以国家重大政策调整为背景,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016·信阳模拟)唐代诗人柳宗元在《三赠刘员外》一诗中写道“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所含哲理相符的是()【导学号:23192112】①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②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③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④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窗户),见天道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C[本题考查实践决定认识。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诗句蕴含的哲理。这句诗的大意是:太依赖书籍会造成误解,经历了事情之后渐渐就会明白是非黑白的分辨。这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柳宗元的诗强调的是“通过实践获得正确的认识”。②③都强调要高度重视实践,不要片面相信书本知识,符合题意;①强调知与行都很重要,④强调了学习间接知识的重要性,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项。]【易混辨析】区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四个方面分析示例来源强调认识从实践中来吃了梨子,才知道梨子的滋味动力强调的是实践对认识的推动作用,因为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发展中国国情的变化发展,促使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产生检验标准相对比较容易区分,认识正确与否得经过实践的检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证明“改革开放”的政策是正确的目的强调认识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产生是为了指导中国经济的发展[创新预测3]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是,长期以来贫困居民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精准扶贫”的思想。2014年到2015年,经过在不同地区进行考察和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思路逐步清晰并不断完善。“精准扶贫”思想是中国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于贫困治理的指导性思想,将对中国扶贫成败起关键作用。结合材料,说明中央扶贫思路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解析]考生首先要明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具体内容,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其次,审读材料并提炼有效信息,将其与原理结合具体分析即可。“精准扶贫”是当下的社会热点,本题将社会热点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核心考点结合考查,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预测性。[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精准扶贫”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地区进行考察和交流的基础上提出并不断完善和发展的。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精准扶贫”思想是解决长期以来贫困居民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的需要。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国扶贫开发虽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近30年的扶贫实践也证明了粗放式扶贫的效率低下,需要实行“精准扶贫”。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精准扶贫”思想是中国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于贫困治理的指导性思想,将对中国扶贫成败起关键作用。探究四依托科技、科研发展,考查认识的特点(2016·郑州模拟)从iPhone到iPhone4,继而衍生出iPhone4s、iPhone4c,再到iPhone5、iPhone6,而iPhone7又将屏幕升级至1080P水平,并且支持240FPS超慢速摄影等。从认识论看,科技一次次跨越和更新表明()①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②物质与意识具有同一性③主体认识受客体因素的制约④科技发展促成实践的新飞跃A.①③ B.①②C.①④ D.③④C[iPhone不断升级换代和iPhone7将屏幕升级至1080P水平,并且支持240FPS超慢速摄影,说明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也体现了科技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①④正确;意识与物质具有同一性,②错误;材料未涉及客体对认识发展的影响,③不选。]【易错警示】(1)认识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2)获得终极真理的观点违背了认识的无限性,永远达不到真理的观点则属于不可知论。(3)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才能成为真理的观点,违背了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创新预测4]快速眼动睡眠是哺乳动物梦境发生时的夜间生理活动,此项研究一直让众多科学家为之着迷。近来,日本理研脑科学研究所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在大脑中鉴别出了调节快速眼动睡眠的神经回路,然而目前并没有可用的方法人工复现睡眠时发生的事件。这表明()①真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②真理在认识发展中不断突破历史条件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C[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①错误;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②中“不断突破历史条件”的说法错误;“研究者通过研究在大脑中鉴别出了调节快速眼动睡眠的神经回路”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③当选;“目前并没有可用的方法人工复现睡眠时发生的事件”表明主客观因素影响认识的发展,④当选。]探究五依托精神层面的现象,考查意识及其作用(2016·合肥模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文明之中国、先进之政党,必须具有“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的理念。长期以来,他始终把修身立德、治心养性作为立身之本、从政之基。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以上论述体现了()【导学号:23192113】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②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③人的主观精神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可靠保证④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C[文明之中国、先进之政党须有“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的理念,体现出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故①正确;把修身立德、治心养性作为立身之本、从政之基,体现出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故④正确。实践活动才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故②错误。③错在“可靠保证”上,夸大了人的主观精神在改造客观世界中的作用。]【名师点拨】准确区分意识的三个特点(1)目的性侧重于行动目标、方式和步骤的确定。(2)自觉选择性强调意识对象的选择。(3)主动创造性突出意识反映的程度(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和时间跨度(追溯过去、反映当前、推测未来)。[创新预测5]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快餐式阅读”日益盛行。这种阅读方式大多借助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具有方便快捷、生动、轻松等特点,但往往浮光掠影,缺乏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叩问心灵的力量。如何从“快餐式阅读”中突围,提升阅读的品味和质量,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我们该如何克服“快餐式阅读”的局限。[解析]一是对意识作用知识的细化分解和运用,二是语言表述要求严谨,围绕着解决措施来组织答案。[答案]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阅读书籍应着眼于提升自我人文素养,而不仅以休闲消遣为目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阅读应选择优秀作品,重视深层精神思索。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通过阅读质量提升认识能力,以更好地改造世界。探究六从某个具体知识点切入,以主观题形式考查认识的发展过程(2016·郑州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在非洲和亚洲部分地区,疟疾是仅次于艾滋病的“第二号杀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屠呦呦率领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成功创制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研究初期,屠呦呦团队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收集二千多种方药,并筛选出了最有希望的青蒿,但实验结果并不十分理想。之后,他们查阅中医药典籍《肘后备急方》,从“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可治久疟”等文字记载中获得灵感,在尝试用水、乙醇等方法提取失败后,最终采用沸点较低的乙醚提取青蒿,先驱性地发现了具有100%抗疟作用的青蒿素。后来,他们采用元素分析、光谱测定等西医药常用的技术手段,明确了青蒿素是一种全新的抗疟药,打破了过去认为“抗疟药必须含氮杂环”的断言。针对青蒿素成本高、难以根治疟疾等缺点,他们又创制出临床药效高于青蒿素10倍的双氢青蒿素。世界卫生组织评价“青蒿素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治疗恶性疟疾的唯一真正有效的药物”。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屠呦呦在创制青蒿素的实践中是如何推动认识发展的。[解析]一是注意知识要求,即认识论中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相关知识;二是对知识要进行细化运用,从新问题和新要求、思维方式、认识工具等分析问题;三是答案组织过程中注意理论与事实的统一。[答案]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屠呦呦创制青蒿素的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了研究的发展;提取青蒿素经历多次失败后,屠呦呦改变思维方式,最终找到提取青蒿的科学方法;屠呦呦运用新的认识工具进行分析、测定,明确了青蒿素是一种全新的抗疟药。【名师点拨】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切入高考考查认识论的题目,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虽然可能是整个认识论知识,但往往是只考查一个具体的知识点,而不一定是全面考查。[创新预测6]每年入冬,中国多地就会遭遇严重雾霾天气,引起公众担心,也引发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古人敬畏自然,依赖自然,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我们产生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观念,甚至提出“人定胜天”的口号;如今,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现状,我们再次认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从主客体两个方面说明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变化发展的原因。[解析]一是注意知识范围,即认识论中有关认识发展的有关知识;二是注意从主体与客体两个角度分析认识发展变化的原因,这要结合影响认识发展主观与客观因素来分析问题。[答案]从认识的主体看,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不同时期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受到不同立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