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决问题》数学教案12篇《解决问题》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教材P40~41练习九第3、4、6、10~13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受要根据实际需要取商的近似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经历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使学生了解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教学重点:灵活运用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进一”法、“去尾”法取商。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出示题目1.小强是用50元买了12个蛋糕,平均每个蛋糕多少钱?
2.蛋糕店特制一种生日蛋糕,每个需要0。32kg面粉,李师傅领了4kg面粉做蛋糕,他最多可以做几个蛋糕?
3.50个奶油蛋糕,要全部装在盒子里,每8个装一盒,至少需要几个盒子?学生独立完成。
师:请同学们说说看,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1:第1题用50÷12=4。1666…(元)≈1。17(元)
生2:第2题用4÷0。32=12(个)……0。16(kg),剩下的面粉不能做成一个蛋糕,最多只能做12个蛋糕。
生3:第3题用50÷8=6(个)……2(个)。因为剩下来的蛋糕还需要装在一个盒子里,所以至少要用6+1=7(个)盒子。
生4:这三道题目告诉我们:要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数,如果求平均数或者计算题的近似值,就用“四舍五入”法;如果买东西,只能舍去小数部分,买整个的物品;如果用油桶装油,因为多出的油也要用桶来装,所以即使余下的不多,也要多算一个桶。
师:求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是使用“四舍五入”法。全部用“四舍五入”法解决今天的三个问题很不合理,我们必须根据实际生活需要,合理选择不同的方法来求商的近似值。有时需要去掉小数部分(无论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舍去),有时需要进一(无论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进一取整数),这里所用的方法分别叫“去尾”法、“进一”法。
二、提高练习:
1.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出示:
五(1)班的同学准备装饰教室,他们准备了长为5M的红纸,长为8M的黄纸。每长为0。12M的红纸可以做一朵红花,每长为0。37M的.黄纸可以做一朵黄花。
(1)可以做多少朵红花?
(2)可以做多少朵黄花?
(3)3朵红花和3朵黄花扎成一束,一共可以扎成多少束花?
引导分析
(1)要求长为5M的红纸可以做多少朵红花,用除法计算。
(2)要求长为8M的黄纸可以做多少朵黄花,用除法计算。
(3)根据红花和黄花的数量分别求出各有几个3朵,比较后确定可以扎成多少束花?学生尝试解答,集体订正。
(1)5÷0。12=41(朵)……0。08(M)0。08﹤0。12,不够做1朵。答:可以做41朵红花。
(2)8÷0。37=21(朵)……0。23(M)0。23﹤0。37,不够做1朵。答:可以做21朵红花。
(3)41÷3=13(束)……2(朵)21÷3=7(束)答:一共可以扎成7束花。
教师小结:
1、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商的近似值,如本题中的花是一朵一朵的,所以应该用“去尾”法取近似数。因为黄花只能扎成7束,所以最后确定扎成多少束时,必须以较少的为标准。
2.有特殊数量关系的连除问题出示教材第40页练习第3题。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所求问题:一台喷雾器每小时可以喷多少棵?
所需条件:3台喷雾器4小时喷了300棵。
问:这题能一步算出最后结果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请学生在小组内谈谈自己的想法。
指名有代表性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方法一:300÷3=100(棵)
方法二:300÷4=75(棵)100÷4=25(棵)75÷3=25(棵)综合算式:300÷3÷4300÷4÷3请同学说一说每道算式求的是什么?观察对比: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三、拓展练习:
1.出示教材第41页练习九第11题。
教师:450g橙子粉能冲多少杯?冲这么多杯需要多少克方糖?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分析过程,并讨论处理的结果方法。(为什么这样处理?)
小结:
1、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有时要用“进一法”,有时要用“去尾法”。
2.教材第40页练习九第4题。学生自主完成,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订正。
3.教材第41页练习九第13题。小组内分析题意,讨论算法,然后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教师提示:商的小数点向右多点一位,说明商错了,正确的商就是2。46,是解决这道题的关键。
下面就可以按除法各部分这间的关系得到结果。被除数÷商=除数
四、课后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五、作业:教材第40~41页第6、10、12题。
《解决问题》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道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带有括号的脱式计算题,能使用抽象概括的语言说出运算顺序;逐步规范算式的读法;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合理的使用括号,加深对括号作用的理解。
2、用迁移类推的方法对含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进行脱式计算;通过对比观察让学生充分辨析感受括号的作用。
3、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培养认真仔细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带有括号的脱式计算题。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合理的使用括号,加深对括号作用的理解。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喜欢吃水果吗?你喜欢吃什么水果?百果园里有各种各样的水果呢,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大家知道吗,阳光明媚的四月,正是草莓成熟的时节;(快速播放摘草莓图片)今天百果园里的叔叔阿姨想邀请大家去摘草莓,你们想去吗?
【复习】(活动一:摘草莓)
师:草莓园里的草莓可多了,你们能摘到吗?要想摘到草莓,必须说出草莓上每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有信心吗?
(出示要求:说说下面每题的运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6÷25×4+1310-(5+3)(1)10-(5+3)
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
师:为什么要先算5+3?理由
生:算是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师评价
小结:这是我们一年级学过的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算是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7×7-5
师:说说它的运算顺序?
生:
二.【讲授】迁移运用
师:这道题里有减法、有乘法,如果我想先算减法7-5怎么办?
生:加小括号
师:加在什么位置呢?(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演示)为什么要加小括号呢?
生: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师:噢,原来他是掌握了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这个规律,了解到了小括号的作用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大家把掌声送给他!
1、现在添了小括号,谁来说说它的运算顺序?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
师:为了展示每一步的运算过程,你会脱式计算吗?请你们在练习纸上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写下来。(指名板演)
反馈:看看黑板上这位同学写的对吗?2是怎么来的?14是怎么来的?噢这个同学是先算的7-5=2,再算的7×2=14,你们和他写的一样吗?现在请同学们看着老师写一遍(一般来说先算的一步在后面的,前面的数和符号也照抄在前面。)
2、读法:这个算式我们已经会算了,那你会读吗?预设1:学生都会读他们刚才都把这里读成7减5的差,怎么想的?(因为括号里面7减5算出来的得数叫差,所以……)你们读得真好预设2:一个对、一个错他们读得一样吗?哪种读法更好?我们要读出添了小括号的区别预设3:都错这样读跟没有括号的算式一点儿区别都没有,合适吗?听老师来读一次:7乘7减5的差;(学生跟一次)3.对比领悟
(1)7×7-5和7×(7-5)这两题有什么不同点?
(2)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计算结果却不一样呢?
(3)运算顺序不一样?是谁的原因呢?看来小括号真神奇,它能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
引导学生归纳,初步明白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带小括号的算式,你会读吗?黑板出示:(77-42)÷7,
师:咦,这道题里有减法和除法,应该先算除法?那应该先算什么?
生:
师:噢,原来算式里有小括号,就一定先算——括号里面的。
谁来大声地告诉大家,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本子上脱式计算。(指名板演)
反馈:师生共同完成板书。
5.比较提升:
(1)观察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有小括号,
师:像这样,含有两级的带小括号的算式计算时都要先算什么?(括号里面的)
师:你们看小括号的位置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一道在前面,一道在后面。小结:你们真会观察,但是不管小括号在哪里,只要算式里有括号,我们都要……
生:(先算括号里面的。)师:你们真是太棒了!
师:看来啊,这个小括号确实很神奇,一起,大声的把这个神奇的发现读一遍。(师板书)
板书课题: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三、【练习】练习运用:
1.(活动二:百果品尝会)
同学们真聪明,不光顺利摘到了草莓,还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数学知识,真了不起!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百果园里正在举办一场有趣的`水果品尝会,你们想参加吗?
请看活动要求(说一说每题都先算什么?)
76—(12+25)(12—5)×348÷(8—2)(88—56)÷8
小结:这些算式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它们都有小括号。只要算式里有括号,我们都要先算括号里面的。(72—18)÷972—18÷9(1)在这组算式中每题都先算什么?
(2)它们的计算结果相同吗?我们赶快来验证一下。(生口答)跟你们的猜想一样吗?
(3)是什么导致了它们的结果不同?(小组讨论)
生:小括号,它改变了运算顺序,导致了结果的不同。
师:(77—18)÷9因为有小括号所以要先算77—18,再算35÷9;77—18÷9没有小括号要先算18÷9,再算77-2。
小结:这个小括号真是太神奇了,算式里有了它,就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进而,改变了运算顺序,导致了结果的不同。小括号既然有这么大的作用,你能用好它吗?
2.:(活动三:摘苹果)
我看到有的小朋友可能还没摘过瘾,老师带大家去摘苹果怎么样?
出示要求:根据运算顺序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1)口答每图的运算顺序
(2)根据运算顺序独立列综合算式
反馈
生:43—36÷2121÷43—3621÷(43—36)
师:这三种不同的列法,你们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师评价
(3)想一想:什么时候才需要添小括号,同桌轻轻地讨论一下?(必须得改变原来的运算顺序的时侯)
(4)一起来了解一下括号的使用说明:
为了尽可能少用括号,数学家对运算顺序做了规定:
算式中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需要改变以上两种运算顺序时,才用到括号。
四、谈收获
不知不觉愉快的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大家玩的高兴吗?在美丽的果园里,你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
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7×(7-5)(77-42)÷7
=7×2=35÷7
=14=5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解决问题》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0页例2。
教学目标:
1、加深对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思路与计算方法的理解,使学生学会解答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2、发展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播放公路上往来不断的`车辆及噪杂的声音。
师:噪音对人的健康有害,绿化造林可以降低噪音。
出示画面(如教材第20页情境图)请学生说说对图意的理解。
师:从图中我们知道了公路上车辆的声音是80分贝,经过绿化带的隔离,噪音降低了1/8。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题,教师板书。(噪音降低了多少?绿化带这边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噪音降低了多少?谁能把问题完整地叙述出来。
生:公路上测得声音为80分贝,经过绿化带的隔离,噪音降低了1/8,噪音降低了多少?
出示线段图
请学生把条件与问题在线段上表示出来(如下图)。
提问:把谁看作单位“1”?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
师:现在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谁能把问题完整地叙述出来?
生:公路上测得声音为80分贝,经过绿化带的隔离,噪音降低了1/8,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师:线段图上哪一段表示“现在听到的声音有多少分贝”?
把线段图补充完整。
小组讨论探讨解决方法。
汇报交流方法。
第一种方法:先求出降低了多少分贝?再用原来的分贝数减去降低的分贝数。
列式80-80×(1/8)=70(分贝)
第二种方法:先求出现在听到的分贝数是原来分贝数的几分之几?再求出现在听到的声音有多少分贝?
列式
提问:1-1/8表示什么?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来。
师: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两种方法都是把原来声音的80分贝看作单位“1”,都需要求80分贝的几分之几。但是第一种方法是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80分贝的1/8是多少,即降低了多少分贝,再求出现在听到的声音的分贝数。第二种方法是根据问题找到现在听到的分贝数占原来声音80分贝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解决问题》数学教案4
一、教学内容
转化是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转化能把新颖的问题变成已经认识、已能解决的问题,从而创造性地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转化能把复杂的问题变成较简单的问题,从而便捷地找到问题的答案。本单元教学转化策略。
学生在过去的数学学习中经常进行转化,已经积累了关于转化的体验。本单元深入体验转化,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编排2道例题、一个练习,把教学分成两段进行。
例1,回顾以前进行的转化,从策略层面上认识它,体会转化的价值。
例2,利用已有分率进行推理,转化较复杂的分数问题,发展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让学生体会转化,感悟策略。
策略是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再认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其中的思想方法是形成策略的有效途径。学生曾经进行过许多转化,是感悟策略的宝贵资源,本单元从回顾以前进行的转化开始,例1的教学分三步进行。
利用图形的直观作用引发转化。方格纸上呈现两个形状不同的图形,不容易直接看出面积是否相等。学生会想到把两个图形都转化成长方形,再比较面积的大小。其中一个图形平移它的一部分,另一个图形旋转它的两小块,转化成的两个长方形长相等、宽也相等,面积肯定相等。这个问题利用直观情境让学生主动转化,初步体会转化有助于解决问题。
回忆曾经进行过的转化,体会转化是一种策略。教材指出转化是策略,让学生回忆曾经运用转化策略解决的问题,进一步体验转化。第72页列举了推导面积公式时转化,计算小数乘法、分数除法时转化,这些仅是曾经进行过的一部分转化,学生还能说出许多。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回忆,简要说说怎样转化的,转化有什么好处,达到体验转化的目的。
有意识地应用转化解决问题。试一试计算四个异分母分数的加法,数形结合,把原式转化成1-,能很快说出得数。练一练计算多边形周长,在图形启发下转化成求长方形周长的问题,实现了化繁为简。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答,再让学生说说解题策略,不仅深刻体会了转化,还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2.指导学生转化稍复杂的分数问题。
例2是较复杂的分数问题,在本册教材第一单元里,这样的问题要列方程解答。通过转化,能很容易地列式计算。
本单元转化分数问题,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化繁为简,增强策略意识。同时,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及相关的概念,发展推理能力。并不要求学生掌握转化复杂分数问题的技巧,更不要求他们独立进行转化。例2以及练习十四里的.分数问题,都是教材指点下的学生转化。。
用原有的方法解题。教学例2,先让学生列方程解答,这是旧知识。用原有方法解题有两个目的,一是熟悉题目里的数量关系,理解题中的分数的意义,为转化作准备。二是感受原来的解题比较麻烦,转化后的解题十分方便,为比较解法作准备。
指出转化的方向。教材说:如果把男生人数是女生的转化成女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就可以直接用乘法计算。在这句话里提出了转化,指出了方向,要通过转化题目里的分数,使题目变成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教学时应该让学生仔细阅读这句话,明白把已有的那个分数转化成什么分数,解释为什么转化后就可以直接用乘法计算。
学生联系已有经验进行转化。转化要应用概念进行推理,对现有的信息进行深度开发,创造出新的有价值的信息。把男生人数是女生的转化成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几分之几,是进一步沟通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总人数三者的倍数关系。由于分数与除法、比都有联系,因而学生转化的思路必定是多样的,而最终的结论是一致的。
解答转化后的问题。得出女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求女生人数就很方便了,因为原来的题被转化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问题了。让学生列式计算,能感受方便,从而又一次体会转化对解决问题的作用。
需要再次指出的是,练习中的分数问题也是在教材指点下的学生转化。呈现图形直观,填写应联想的分数,降低了转化的坡度。学生只要在教材提供的条件下通过推理实现转化。
《解决问题》数学教案5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分数应用题中最基本的,不仅分数除法应用题以它为基础,很多复合的分数应用题也是在它的基础上扩展的。因此,使学生掌握这咎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对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例1只涉一个数量,要求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要求的是已知数量的一部分,属于部分与整体的问题。在这里用线段图帮助学生题意,明确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2500的是多少。从而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解答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对单位1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已经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本课让学生分清把谁看作单位1。借助线段图分析题意,学生在画线段图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教师要适时指导。
【教学目标】
1、经历对实际问题的探究的过程,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并能正确地解答。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解答。
【教学难点】正确地确定单位1
教学过程备注
活动一:分析题意,理解数量关系。
教师出示例1:20xx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是什么意思?(是把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五光平均分成5份,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占其中的2份。)
教师然后让学生试着画一画线段图,分析题意。
全班与教师一起画线段图,借助于线段图理解题意,要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2500的是多少。
列式为:2500=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活动二:巩固练习。
1、教师出示做一做。
这是一道关于两个量之间的,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在解答时,教师也先让学生画线段图分析。
然后再独立解答。
2、完成练习四中的部分练习。
活动三:课堂小结。
板书:
《解决问题》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知道乘法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含义解答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
2、理解数量关系,明白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分析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含义解答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理解数量关系,明白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森林中住着三只小象,他们三个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玩,小象决定盖一座大房子三个好朋友一起住,这样可以天天见面。于是他们去森林中运木头,准备盖房子。看他们干得多起劲。(出示主题图)
二、自主探究:
1、观察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2、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板书:每个小象运两根木头,三只小象一共运几根木头?
3、问:“每个小象运两根”是什么意思?独立解答,小组合作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求一共运几根木头,也就是求3个2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算式是2×3=6(根)
三、拓展运用:
1、练习十二第1题。
先教育学生“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然后认真观察画面,找出解决“一共浇多少棵树?”所需的信息数据,列式解答,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十二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题里说的是什么事,要求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3、练习十二第3题。
先了解每种商品的价钱,独立解决提出的两个问题。
再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4、59页“做一做”。
出示情境图,学生自己寻找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再独立解答。
6、开放题:森林餐厅每张桌子能坐4个人,还有5张空桌,有22位客人坐得下吗?
《解决问题》数学教案7
学习目标:
1、能从情境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用加法、减法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具:小黑板、投影器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解决问题(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能从情境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用加法、减法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小黑板出示师指一名学生读)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有信心达到学习目标吗?(有)
三、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师:把书翻到4页例1看情境图和下面的计算方法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应怎样列式计算?重点看下面的三种计算方法:1、先看小男孩的计算方法22+13=35(人)求出的是什么?35—6=29(人)求出的是什么?2、再看小女孩的计算方法22—6=16(人)求出的是什么?16+13=29(人)求出的是什么?3、最后再看绿衣服小男孩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
四、先学(看一看)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看书自学
2、"做一做"(第6页第1题)师:下面老师来考考同学们看谁做题最认真①指2名学生到黑板上做其他同学做在书上②师巡视发现其他学生的'错误
五、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师:发现错误的来黑板上改正(提示: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来在旁边改正)
2、讨论(议一议)(1)认为22+21—16=27(人)这个算式列正确的举手?认为22+21=43(人)43—16=27(人)这个算式正确的举手?(2)认为22+21=43(人)求出的是什么?43—16=27(人)求出的是什么?认为22+21—16=27(人)这个算式正确的举手?与第一种方法有什么不同?(3)认为得数正确的举手?认为单位名称正确的举手?
3、评议板书、正确率
4、同桌对改生更正错误
六、练习师:刚才同学们计算的都很正确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男女生比赛看谁能快速、正确地列式计算比谁小旗得的最多!
投影出示:(1)商店有30台微波炉卖出18台又运来28台现在有多少台?(2)二(1)班男生有38人女生有21人其中30人参加歌唱比赛有多少人没有参加歌唱比赛?(3)同学们做黄花35朵红花20朵送给二(2)班28朵还剩多少朵?
1、师出示投影男女生比赛、开火车比赛2、形式分必答、抢答······
七、全课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相信一切问题都难不住你们!2、评比本节课比赛情况获胜的表扬失败的鼓励八、当堂作业(练一练)师:下面就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比谁字体端正并能做全对作业:1、小红家有公鸡25只母鸡17只卖了20只还剩几只鸡?2、男生有24人女生有14人其中29人是少先队员有多少人不是少先队员?
练习:教科书第6页1、2题
《解决问题》数学教案8
目标预设: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会用“倒推思维”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中提高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解决问题成功体验。
3、让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断反思,感受“倒推思维”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倾听、质疑和验算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体会策略是解决问题的计策,学会用“倒推思维”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教学具准备:
果汁杯两个、一瓶400毫升的果汁、果汁图片、小黑板若干
课程实施:
课前游戏:
1、做相反动作
2、猜数字游戏
一个数加2得8,这个数是——
一个数减2得8,这个数是——
一个数乘2得8,这个数是——
一个数除以2得8,这个数是——
师:你们的表现真的很棒。
师生问好!
一、生活数学,激趣启智
师:从课前游戏中我发现,咱班同学特别喜欢数学,今天就让我们随同冬冬和明明,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一同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出示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师:上周末,他俩去海门表妹家玩,乘坐的公共汽车从余东出发,沿途经过了树勋、麒麟、汤家、三厂,到达了海门。
小黑板出示:余东树勋麒麟汤家三厂海门
师:想想如果他们想原路返回,会依次经过哪些乡镇呢?
生齐:海门、三厂、汤家、麒麟、树勋、余东。
师: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们都是——倒过来,一个一个往前推。
板书:倒推。
二、引导探究,掌握方法
师:车子终于到了表妹方方家了,方方正准备了400毫升的果汁来招待好朋友呢?
出示图片、实物(两杯果汁不一样多)
师:都是好朋友,这样公平吗?
生:不公平。
师:怎样就公平了?
生:两杯一样多。
师:如果从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后一样多,那你知道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吗?
师:请先独立思考,然后说说你第一步是怎么想的'?
生:共有400毫升,现在果汁同样多,那就说明都有200毫升。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400÷2=200ml
甲杯(____毫升)乙杯(____毫升)
现在
原来
教师出示小黑板
师:接下来呢?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
甲:200+40=240ml
乙:200-40=160ml
师:同意他的观点吗?让我们一起通过操作来验证一下吧。
师:要想知道原来是多少?我们可以倒回去,观察果汁与刚才有何变化?教师演示
引导学生说出:甲杯在200毫升的基础上就多了——40毫升,这就说明了,甲杯原来比现在——多40毫升。那乙杯呢?
生:乙杯原来比现在少40毫升。
师:现在你能把表格补充完整吗?
师:如何确定自己的结果是不是正确呢?(口述验算过程)
师:喝完了果汁,方方给他俩讲起了她最近收集邮票的情况。
小黑板出示:方方原有一些邮票,最近又收集了24张,送给好友小军30张,还剩52张。方方原有多少张邮票?
师:请同学们默读一遍,想想从题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
生齐说:冬冬原有x张,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军30张,还剩52张。
师:①想想用什么方式能清晰地把方方的邮票变化情况表示来?
独立思考,并在纸上写一写、画一画、连一连。
②在小组里交流,说说你是准备如何解决的?
③最后独立列出算式。
学生按要求逐步尝试。教师关注学生反应,把较好的作品画在小黑板上。
小黑板出示:冬冬原有?张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军30张还剩52张
师:这是某某的思考方式,让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想的?
生:我是这样思考的:现在有52本。把送给小军的30张要回来,那就是52+30=82张了,如果没有收集到24张,就是82-24=58张。
学生回答时,教师边板书反向箭头。
师:你们听明白了?谁来说说刚才这位同学是怎么思考的?
生复述
师:你真会倾听别人的发言,能把刚才这位同学的思路清晰的表达了出来。老师也听懂了。就是现在有52本。把送给小军的30张要回来,那就是52+30=82张了,如果没有收集到24张,就是82-24=58张。
师:能根据这样的思路把算式列出来吗?
生齐说,教师板书52+30-24=58张
师:看着这样的算式你有什么疑问吗?
师:老师有个问题,送给小军30张后变少了,应用减法,为何计算时用了加上了30?
生:……
师:是呀,送给小军30张后变少了,是针对原来的邮票张数来说的,但现在我们知道了结果还剩52张,要求原来的,所以要反过来加30张。明白了吗?
师:还有其他的思考方式吗?
生:……
教师根据学生的解释,列出算式,52+(30-24)
师:你觉得这样列式有道理吗?谁来说说。
生:我是这样思考的:收集24张又送人30张,实则相当于送人6张,送人6张后是52张,那原来是52+6=58张。所以列式为52+(30-24)
师:这个6表示现在比原来……(如果学生不会说,可引导学生继续说下去)
师:怎么知道算出来的结果对不对呢?(再可以顺过去推算,看剩下的是不是52张。)
师:你能用算式表示验算的过程吗?
学生边说,边板书验算过程。58+24-30=52张
师:通过了验算,我们才可以放心的写出答了。
板书:答:冬冬原有邮票58张。
师:刚才的两题我们都运用倒过来思考的
方式,实际上这也是解决问题策略中的一种,这种方法就叫——倒推法。
板书:法
三、运用方法,巩固知识
师:接下来,让我们运用倒推法一起解决他们三人遇到的生活中的问题。
拿出练习纸。认真完成好后,请思考题。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练习纸
①冬冬和明明也示了他们的画片,他们原来共有60张画片,冬冬给了明明5张后,两人画片一样多。原来两人各有多少张画片?
②他们三人开始折千纸鹤了,如果裁纸要用5分钟,折纸鹤要25分钟,把纸鹤穿成一串要用10分钟。若要在上午十时全部完成,那么他们最迟从什么时间开始动手做?
③明明也给他们讲起了班级图书角的信息,他说昨天图书角原有一些图书,当天有人捐献了3本图书放入图书角,班级同学共借出10本,现在有8本,问原有图书多少本?
④玩了一天,冬冬和明明开始返回了,他们乘坐的公交车在文峰站点上来了9人,又下去了5人,这时车上正好有10人。问到站前车上原有多少人?
池中的睡莲所遮盖的面积每天增加一倍,10天恰好遮住整个水池,睡莲遮住水池的一半需要多少天?
(用阴影表示出每天的面积变化情况)
第10天第9天第8天
师:同桌交换,谁能确认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
师:告诉我你是怎么做到这样自信的?
生:我检验的。
师:那你说吧。
同桌互批。
师:有错误的举手。教师询问原因,全班一同解决。
师:题结果是9天。
五、课堂小结
师:从大家的表现来看,你们掌握的很好。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吧。
生:……
师: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多种多样,今天学习的倒推法仅仅是众多方法中的一种,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是最为重要的。
教后反思:
本节课从路线问题导入,让学生体会从原路返回时会依次经过哪些乡镇着手,初步体会倒推法的策略在生活中的价值,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学例题时,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通过两个学生的行程,把两个例题有机的串联起来。教学例1时,通过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通过演示操作,,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解题过程。这里当学生说到甲杯比乙杯多80毫升时,应恰当地处理。教学例2时,通过箭头的思路图,清晰的表示出邮票张数的变化情况,教学时,引导学生提出质疑,理解送出的为何要加。同时对于第二种解法教师应更好地进行解释。
练习设计了分层题,使学有余力的同学学得更多。基本练习题更关注了与例2类似的练习,使同学们掌握的更加的牢固。
《解决问题》数学教案9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这节课程老师要和咱们一(一)班的小朋友一块儿来学习,我感到特别高兴,你们也高兴吗?
程老师听说呀,咱们班的同学个个都是好样的!上课时,每位同学都能坐得端端正正,而且善于开动小脑筋。今天,咱们也让在座的这些老师们看看我们的精彩表现,好吗?这里,老师还特意为每个组准备了一个礼物盒,咱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个组学得最棒,得到的礼物最多!
师:现在,程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一下秋天里的景色。请看大屏幕!
(课件呈现配乐情景:美丽的秋天)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秋天美吗?
师:确实很美!那你们知道吗,在这些美丽的画面中还藏着好多的数学问题呢!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起去发现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并且解决这些问题!
二、学习例1
师:请看,在这美丽的秋天里,这几个小朋友玩得可开心啦!
(课件出示扑蝴蝶图)
师:同学们好好看看,左边有几个小朋友?
生:4个。
师:那么,右边呢?
生:2个。
师:通过观察,大家发现左边有4个小朋友,右边有2个小朋友。你们能试着提出一个问题吗?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生讨论)
师:好,谁能把你提出的问题说给大家听听?
生1:4+2=7。
师:4加2等于"7"吗?
生:不是,应该等于6。
师:你再说说,4加2等于几?
生1:4加2等于6。
师:对了,4加2等于6。但是,这是一道算式,不是一个问题,我们来听听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好吗?
生1:好。
师:谁再来说说你提出的问题!
生2:合起来有多少个小朋友?
师:真不错,都已经学会提问了!
师:谁还想说说你的问题?
生3: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师:瞧瞧!这位同学也会提问啦!他提出的问题也是"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真是好样的!
师:那你们知道"一共"是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合起来。
师:说得好极了!"一共"就是合起来的意思。来,同学们把小手拿出来,跟着老师一块儿边说边比划--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就是把左边的4个小朋友和右边的'2个小朋友合起来!同学们,咱们自己来一遍好吗?
(生活动,师引导)
非常棒!你们知道吗?我们还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合起来。
(板书:)
这就是咱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大括号",(跟着师读)它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同学们都认识它了吗?
师:那么,刚才我们提出的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适时板书:?人)老师在大括号的下面写上一个问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二位新朋友--问号!问号表示这是一个问题。
师:那么,要解决"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来列式呢?
生:加法。
师:你们同意吗?
师:老师也同意!把两个部分合起来,我们就用加法计算。(板书:+)
师:谁来列一道加法算式?
生:4+2=6。
师:对!这里的"4"表示什么?"2"呢?很好!把左边的"4个"小朋友和右边的"2个"小朋友加起来,一共是6个小朋友!4+2=6。请大家齐读一遍!
(板书:4+2=6。生齐读)
师:谁还能列一道加法算式?
生:2+4=6。
师:对吗?
三、做一做2
师:同学们都非常棒!一起开动脑筋,解决了藏在画面中的第一个数学问题,知道了一共有6个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些小朋友捉的蝴蝶都上哪儿去了吗?
师:其实啊,这些蝴蝶已经飞到咱们身边来了!看看!每个小组都有一块这样的小白板,白板的左边和右边各有几只蝴蝶。(出示师白板)
师:请大家先在小组内数一数小白板的左边和右边各有几只蝴蝶,组长负责写在白板上。好了,请组长把小白板拿到桌上来!开始吧!(出示)
(师巡视,走到一组,停下)
师:说说你们的,左边有几只?右边呢?(生回答)老师来看看,左边有4只,右边有3只,对吗?(师拿板)还有哪个组想说说?
师:你们也说得很好!我们已经知道了左边有几只,右边有几只,那合起来呢?(手势)合起来可以用我们刚才学过的什么符号表示?(大括号)
师:同意吗?老师为每个组各准备了一个大括号,小组的同学商量商量,商量好了,就贴上去吧!
师:贴完了吗?好,我来看看!嗯,不错!我再看看其它几个组(巡视),你们都很棒!
师:大括号贴好了,现在你们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好,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写上一个"?",表示你们的问题。(师边举白板边说)
师:我们来看看,这是第2组的。你们提的问题是什么?(指"?")你们组谁来告诉大家?(生)
师:你们组呢?(转向另一组)
生:也是"一共有多少只蝴蝶?"。
师:其它组的问题也和他们一样吗?好,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列式计算吧!组长在小白板上列式!
师:做完了吗?谁来说说你的算式!
生:4+3=7。
师:你们同意吗?哦,你们组一共有7只蝴蝶。
师:很好。还有哪个组的同学说说你们的算式?
《解决问题》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的作用,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学会运用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学生经历提取信息,发现问题,列表整理条件,解决问题的知识获取过程,从而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并发展他们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列表的方法整理问题情境中的信息,用从条件想起或从问题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难点:正确整理、分析数学信息关系,学会通过所整理的信息决策问题解决策略,并内化成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感受策略。
课前同学们都看了《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司马光遇到了要救落入大水缸里的孩子的问题。救人的办法有很多,如:可以从缸口把孩子拉出来,但是由于在场的都是孩子,人还没有缸高呢,力气就更小了,不可能能把落水的孩子拉出来;再如:也可以去叫大人来救,但是可能时间不允许……这些办法都不能很快地把落水的孩子救出来。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司马光通过动脑筋、想办法,终于看到了一块石头,于是想出了“砸缸放水救孩子”的办法救了落水孩子一命。司马光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在许多办法中选择砸缸救人的最好办法,就是一种大智慧,这样的过程就是应用策略解决救人的问题(板书:策略)。这是生活中的应用策略解决问题,其实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也经常遇到问题,也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要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就必须采用一些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数学中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合作探索,领悟内涵。
1、创设情境,感知列表整理的.方法。
(1)导入语:
师:小朋友们都喜欢逛超市吧,今天有三位小朋友相约来到了超市里,他们准备买同一种笔记本,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2)出示情境图,听录音,(录音中增加了“小华用去多少元?”和小军说的话“我用42元买笔记本,可以买多少本?”)要求小华用去多少元?我们要用到哪些条件呢?学生回答后,课件只留下有用信息,提问:你能找到信息中的关键词吗?你能将这些关键词整理写出来吗?学生交流,相互补充逐步简洁成:
小明3本18元
小华5本?元
添上表格线,形成一张完整的表格:
小明3本18元
小华5本?元
板书:列表整理信息
(3)问:谁能不看图,只看表格就能复述题目的意思?学生复述后,比较表格和情景图,你觉得哪儿的条件和问题,看上去更加简洁,排列的更加整齐?
2、分析解决问题,感受列表的价值。
(1)独立思考如何解决题中的这个问题。想好后在小组里交流。全班交流。归纳解决这个问题的两种思路:从条件想起,从问题想起。
板书:分析列式解答
讨论:要求小华用去多少元,可以怎么想?(学生活动)
师:同学们在解题时,会有两种不同的思路。一种从已知条件想起,想:根据买3本用去18元,可以先求出1本的价钱;也可以从要求的问题想起,想:要求买5本用去多少元,先要求出1本的价钱。
这样一来,你会列式解答了吗?请行动起来(学生活动)。
课件出示:
18÷3=6(元)
6×5=30(元)
答:小华用去30元。
师:核对一下,你做对了吗?
(2)师归纳:解决条件较多的问题时,我们可以把有用的信息和问题列表整理,使数量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从而很快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列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3)下面我们就用列表的策略来帮小军算算42元可以买多少本笔记本?课件出示问题和空表格。
同桌交流,再集体交流,相机完善表格。
小明3本18元
小军?本42元
列式解答后,请一名学生说出解题思路。
18÷3=6(元)
42÷6=7(元)
答:小军买了7本。
(4)课件同时出示上述两个表格。问:求小华用去多少元和小军能买多少本,在思考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依据屏幕上的列式回答)
《解决问题》数学教案1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让学生画线段图来分析题意,这部分内容是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也就是不同的解题思路来分析。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种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为下一步学习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餐饮泔水回收与环保设施投资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矿山土地及资源使用权转让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白糖进口许可证申请代理服务合同下载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驾驶员押运员安全责任及培训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企事业单位节能环保办公电脑采购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电子商务平台借款及库存商品质押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纺织原料市场调研与分析合同2篇
- 小区下水管网清理疏通承包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房产买卖合同含抵押权转移及贷款利率协商协议0183篇
- 2025年度农业科技推广财产赠与合同3篇
- 部编新改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 2025年北京铁路局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药品招商营销概论》课件
- 曙光磁盘阵列DS800-G10售前培训资料V1.0
- 寺庙祈福活动方案(共6篇)
- 2025年病案编码员资格证试题库(含答案)
- 企业财务三年战略规划
- 2025新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表
- 提高脓毒性休克患者1h集束化措施落实率
-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 主播mcn合同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