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三中学片区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永春三中学片区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永春三中学片区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永春三中学片区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永春三中学片区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永春三中学片区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语段中,标有序号的句子与中心不相符的一项是()最近,韦应物《简卢陟》中“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这两句诗被作家杜子健在微博上改成“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他希望网友帮忙续作。在短短几天内收到了上万网友的作品,其中佳句频现,大家认为不少续写古朴典雅。①如“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的风雅和豪情;②“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今天你一杯,明天我一杯”的通俗与滑稽;③“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倾之与桃花,匀注淡胭脂”的浪漫和绮丽……④雅致的诗句中迸发出无穷的魅力,可见大家对国学文化的热爱并没有减少。A.①句 B.②句 C.③句 D.④句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川航机组突遇险情,成功备降,强烈地震撼着网友的心,纷纷为他们的专业素养点赞。B.按照田园城市的建设标准,规划者首先考虑的是,让市民“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C.多所学校举行世界环境日教育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习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D.本期“文翁大讲堂”的听众,除成都教师外,还有资阳、攀枝花等外地教师也参与其中。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唐雎不辱使命》就出自其中的《魏策》。B.词,兴起于唐五代,极盛于宋。在唐五代时,一般称为“曲”“曲子词”,后来才称为“词”,又称“诗余”“长短句”。C.《出师表》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向蜀汉后主进的一篇表,南宋诗人陆游曾赞它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D.《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当他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母校,驻足端祥,触景生情,不禁(jìn)潸(shān)然泪下。B.祖逖率部北伐,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但因战功显赫(hè)遭到朝廷忌惮(tán),最终,困于东晋朝廷明争暗斗忧愤而死,北伐大业也功败垂成。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zī)孜不倦(juàn)地获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D.逆(nì)境给人磨炼的机会,只有经得起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ráo)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要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展现其永久魅力。B.这部电影之所以广受欢迎的原因是融入了特有的爱国情怀。C.通过不断的努力,使他的模拟考试成绩得到了极大的提高。D.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是勇气不足和谋略不当。6.阅读下面几段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中国月球探测的新旅程。2018年12月12日16点39分,嫦娥四号探测器结束地月转移段飞行,按计划顺利完成近月制动,并成功进入环月椭圆轨道。2018年12月12日16时45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到达月球附近,成功实施近月制动,被月球捕获,进入了环月轨道。2018年12月30日8时55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环月轨道成功实施变轨控制,顺利进入预定的着陆准备轨道。2019年1月3日10点26分.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软着陆。这是全人类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材料二:今天(15日),嫦娥四号上搭载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发布了最新试验照片,照片显示试验搭载的棉花种子已经长出了嫩芽,这也标志着嫦娥四号完成了人类在月面进行的首次生物实验。此次在月球上进行的生物科普试验选择了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酵母和果蝇六种生物作为样本,将它们的种子和虫卵带到月球上进行培育。最新传回的图片显示,棉花的嫩芽长势良好,这是在经历月球低重力、强辐射、高温差等严峻环境考验后,在月球上长出的第一株植物嫩芽,实现了人类首次月面的生物生长培育实验。据了解,此次科普试验的生物物种筛选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由于载荷大小有限,要求里面的动植物不能占用过多空间。因此首要条件就是“个子小”。同时,还要能够适应月球表面的极端条件,要求动植物能耐高温、耐冻,并且能抗辐射和抗干扰。后续,这株成功培育出的植物嫩芽还将继续生长,有望成为月球上的第一片绿叶。材料三:1983年,《多伦多星报》邀请阿西莫夫回答了一个问题:2019年的世界会是怎样?……“我们会进入太空生活。”阿西莫夫如此声称。大体上他是对的:人类在太空中建造国际空间站已经有18年了。但对于未来社会的空间技术进展,阿西英夫有点太乐观了。他预言说,到了2019年,人类能够“大规模登月”进行采矿工作,建造工厂以利用宇宙中的特殊资源,并建设天文台,甚至太阳能发电站,并将能量通过微波传输回地球。阿西莫夫还认为,我们有望在月球上建造人类定居点。“到了2019年,人类第一个太空聚居地将出现在设计蓝图上,或许已经投入了实际的建设,”他写道,“它可以容纳成千上万的人,此后也会有更多这样的定居地被建造起来。在这些定居地里,人类可以建造各种各样的小社会,为人类文明创造更多的可能。”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确实计划在未来十年将更多宇航员送往月球,但对于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在月球上建造一个永久的定居地都需要花上更长的时间。(注)艾萨克·阿西莫夫是世界上最具盛名的科幻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中,以“基地系列”最为人称道,其他主要著作还有“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三大系列最后在“基地系列”的架空宇宙中合归一统,被誉为“科幻圣经”。(摘自互联网,根据央视新闻、中国作家网等改写)1.材料一中出现了多个时间记录,试归纳其特点(至少两个)并说说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2.阅读材料二,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3.根据材料,推测“在月球上建造一个永久的定居地都需要花上更长的时间”的原因。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_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李白《行路难(一)》一诗中表现作者对理想执着追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把王维的《使至塞上》默写完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萧关逄候骑,都护在燕然。8.文学作品的命名往往体现了作者的匠心。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人名和绰号。《俗世奇人》中的A,是个只认七块银元的行医规矩奇特的人物;《儒林外史》中的B的名字,意为“渴望得到进士身份的模范”;《水浒传》中宋江的绰号C,是说他总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并给予及时的帮助。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2)作品名。请参考示例,选择下列一部作品,结合具体内容简析书名的内涵。(示例)《朝花夕拾》,“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书名的意思是早晨盛开的鲜花,傍晚的时候摘掉或捡起。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晚年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人和事,既有对过去美好人事的温馨回忆,也有对现实的理性批判。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B.《红星照耀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鲁迅先生曾说:“中国人历来是排着吃人的筵席,有的吃,有的被吃,桉吃的也曾吃人,正吃的人也曾被吃。”请从下面的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形象,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A.《骆驼祥子》B.《呼兰河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9.古诗鉴赏。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诗中所写的历史事件是指__________,诗中的“周郎”是指_________。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乙)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注:①与:从,跟。②人牧:治理人民的人,指国君。1.根据上下文,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1)往之女家(2)以顺为正者(3)语人曰(4)天下恶乎定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而或长烟一空定于一B.民归之女有归C.杂然相许沛然下雨D.与民由之由水之就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是焉得为大文大乎?(2)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4.下列对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善用类比手法,有很强的说服力,甲乙两文都能体现这一特点。B.甲文从“妾妇之道”开始立论,指出了公孙衍,张仪没有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C.甲乙两文都是以对话行文,在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仁”的思想。D.乙文通过苗“槁”与“兴”的对比,表现“雨”对苗的重要,也表现人民对明君的盼望。11.风景李小云①从这个角度望出去,拇指和食指框住的镜头里,左边是小区鳞次栉比的高楼,右边是连绵起伏的群峰,刚下了一些小雪,灰秃秃的山顶上,多了些白色的点缀。好一幅美丽的水墨素描!小翠陶醉在这美丽的风景中。②妈妈的责骂声使小翠从沉醉中惊醒,仔细一听,是骂热力公司的,这么冷的天,居然一大早就没了暖气。小翠伸手拽了拽搭在身上的毛毯,拿起桌上的报纸,一则启事吸引了她,市里要举办“泉市好人”画展,获奖作品将被雕刻进广场的“泉市好人碑林”里。小翠怦然心动,立即决定参加这次比赛,画谁呢?她想了想,一时半会儿没有理想的人选。③她继续构思她的画作,忽然,一高一矮两个人,从远处径直走进了她手指框住的风景里。她有些气恼,她想画一幅雪景,送给福利院的佳佳。那是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去福利院做公益时她认识的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他特别喜欢画画,从那时起,小翠就常常去教他。有好一阵子没去了,小翠打算送一幅雪景图给他。④两人走到窗外,钩开地上的井盖,猫着腰向井里看。矮个子回身打开工具包,取出一条皮裤子。两人似乎在争执什么,矮个子穿上了那条肥肥的裤子,下到井里,高个子拿着手电朝里照着,吆喝着,和井下的矮子联络着。⑤过了一会儿,矮个子从井口探出了头,和高个子交流着井下的情况,然后又钻了下去。高个子从背包里取了几样工具,一件一件递给井下的矮个子,那矮个子也一会儿探出头来取工具,一会儿又探出来放工具。矮个子终于从井下爬上来了,那条皮裤已经湿到膝盖以上,小翠惊讶地发现,皮裤上,丝丝粪便往下流淌,小翠感到一股恶臭从胃里猛地冒上来……⑥矮个子脱下皮裤,那高个子在一旁帮忙,两人讨论着什么,他们把那些工具装入口袋里,走出了小翠的视野,那幅“素描”再一次跃入小翠的眼帘,朝阳柔柔地抚慰着远处的山、美丽的楼。⑦“热力公司的人要挨家挨户供热冲洗管道!真是的,自己供不好暖,居然麻烦我们!”妈妈骂骂咧咧进了屋,小翠没有回应妈妈,皮裤的湿冷和恶臭,又浮现在她脑海中。⑧“咚咚咚!”有人敲门。妈妈打开门,小翠侧身看见是高个子和矮个子,他们说明来意后,妈妈让他们进来了。后面的场景小翠看不到,妈妈总是把她安置在另一个安静的房间里。⑨再见到这两个人的时候,还是在那个窗前:一高一矮,面带笑容,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小翠像寻宝人突然发现了神秘的宝藏一样,兴奋不已,这不就是泉市好人吗?!她立即摊开纸笔,在雪白的素描纸最显眼的位置上勾勒出一高一矮两个身影。至于远远的山峰和错落的楼房,在这幅画中已然成为星星点点的装饰。画作完成的时候,小翠在右下方郑重地写上名字——温暖的使者。⑩秋天,小翠作为获奖作者代表,由妈妈陪着出席“泉市好人”画展颁奖仪式。会议结束后,她们随着人流进入碑林参观,小翠突然发现一幅刻在碑上的版画:轮椅上的女孩在风中静静地作画,她的肩上栖息着一只美丽的白鸽,版画的名字为《坚强的翅膀》。该版画的创作说明写道:“她因车祸被截肢,却坚强不屈;她用心作画,用美温暖福利院的孩子;她为社会撒下爱的种子,为自己,也为他人插上奋飞的翅膀。”作者是佳佳。小翠含羞一笑,原来自己在不经意间,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选自江山文学网,有删改)1.小说多处运用照应手法,通读全文,找出文中两处前后照应的地方。2.第⑨段中“灿烂的阳光”的作用是什么?3.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小翠这一人物的形象特征。4.文章题目是《风景》,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些“风景”?12.雾季羡林①我从来没有喜欢过雾。②抵达加德满都的第二天凌晨,我一起床,推开窗子:外面是大雾弥天。昨天下午我们从加德满都的大街上看到城北面崇山峻岭,层峦叠嶂,个个都戴着一顶顶的白帽子,这些都是万古雪峰,在阳光下闪出了耀眼的银光。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我简直像小孩子一般地喜悦。现在大雾遮蔽了一切,连那些万古雪峰也隐没不见,一点影子也不给留下。旅馆后面的那几棵参天古树,在平常时候,高枝直刺入晴空,现在只留下淡淡的黑影,衬着白色的大雾,宛如一张中国古代的画。昨天抵达旅馆下车时,我看到一个尼泊尔妇女背着一筐红砖,倒在一大堆砖上。现在我看到一个男子,手里拿着一堆红红的东西,我以为他拿的也是红砖。但是当他走得近了一点时,我才发现那一堆红红的东西簌簌抖动,原来是一束束红色的鲜花。我不禁自己笑了起来。③正当我失神落魄地自己暗笑的时候,忽然听到不知从哪里传来了咕咕的叫声。浓雾虽然遮蔽了形象,但是却遮蔽不住声音。我知道,这是鸽子的声音。当我倾耳细听时,又不知从哪里传来了阵阵的犬吠声。这都是我意想不到的情景。我万万没有想到,我在加德满都学会了喜欢的两种动物——鸽子和狗,竟同时都在浓雾中出现了。难道浓雾竟成了我在这个美丽的山城里学会欣赏的第三件东西吗?④世界上,喜欢雾的人似乎是并不多的。英国伦敦的大雾是颇有一点名气的。有一些作家写散文、写小说来描绘伦敦的雾,我们读起来觉得韵味无穷。对于尼泊尔文学我所知甚少,我不知道,是否也有尼泊尔作家专门写加德满都的雾。但是,不管是在伦敦,还是在加德满都,明目张胆大声赞美浓雾的人,恐怕是不会多的,其中原因我不甚了了,我也没有那种闲情逸致去钻研探讨。我现在在这高山王国的首都来对浓雾大唱赞歌,也颇出自己的意料。过去我不但没有赞美过雾,而且也没有认真去观察过雾。我眼前是由赞美而达到观察,由观察而加深了赞美。雾能把一切东西:美的、丑的、可爱的、不可爱的,都给罩上一层或厚或薄的轻纱,让清楚的东西模糊起来,从而带来了另外一种美,一种在光天化日之下看不到的美,一种朦胧的美,一种模糊的美。⑤一些时候以前,当我第一次听到模糊数学这个名词的时候,我曾说过几句怪话:数学比任何科学都更要求清晰,要求准确,怎么还能有什么模糊数学呢?后来我读了一些介绍文章,逐渐了解了模糊数学的内容。我一反从前的想法,觉得模糊数学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在人类社会中,在日常生活中,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有着大量模糊的东西。无论如何也无法否认这些东西的模糊性。承认这个事实,对研究学术和制订政策等等都是有好处的。⑥在大自然中怎样呢?在大自然中模糊不清的东西更多。连审美观念也不例外。有很多东西,在很多时候,朦胧模糊反而更显得美。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在这里,观赏者有更多的自由,自己让自己的幻想插上翅膀,上天下地,纵横六合,神驰于无何有之乡,情注于自己制造的幻象之中;你想它是什么样子,它立刻就成了什么样子,比那些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要好得多,而且绝对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在大自然中是根本不存在的。⑦我的幻想飞腾,忽然想到了这一切。我自诧是神来之笔,我简直陶醉在这些幻象中了。这时窗外的雾仍然稠密厚重,它似乎了解了我的心情,感激我对它的赞扬。它无法说话,只是呈现出更加美妙更加神秘的面貌,弥漫于天地之间。1.围绕“雾”,作者对其的情感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在空格里填上恰当的词语。□□□——□□——□□——□□2.试分析文章第②段写“我昨天”看到的情景的作用。3.说说你对第⑥段划线句子“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的理解。4.这是一篇优美又不乏哲理的文章,可题目却如此简单。请对题目“雾”加以赏析。13.阅读《我们现在都是气候难民》一文,完成下列小题。我们现在都是气候难民①现代人类,已经从“全新世”的气候期,跨入另一个气候期—“人类世”。但是,我们现在都是气候难民。气候难民是因气候变暖等特殊气候因素而受到威胁的族群。人类现在必须找到一条通往安全的道路。②我们要知道,“全新世”是开始于1万多年前的地质时代,气候条件宜人,滋养了人类文明。“人类世”是一个新的地质时代,其环境条件是人类从未经历过的。不祥的是,“人类世”的地球气温现在高于“全新世”。这要归因于人类通过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而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及人类不顾好歹地将世界上的森林和草原变成农场和救场。③在新的环境中,人们正在承受痛苦和死亡,而更糟糕的诸多事情还在后面。据估计,2017年9月份的“玛利亚”飓风在波多黎各夺去了400多人的生命。海洋变暖造成的热转换加强,空气变暖,温度增大,海平面上升,导致高强度飓风正变得越来越频繁。大风暴带来了大量的洪水,像猛兽一样吞噬着人类。这一切变化都是由人类自己造成的。④2018年7月,超过90人丧生于雅典郊区的一场毁灭性的森林大火,干旱和高温加大了火势。在其他炎热核心的干燥地区,包括加利福尼亚、瑞典、英国和澳大利亚等,森林大火也在熊熊燃烧。2018年夏天,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创记录的高温。⑤由于二氧化碳对海洋温度的影响相对滞后,二氧化碳增多所产生的变暖效应还没有全面显现出来.未来几十年,基于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408PPm),地球还将变暖0.5℃左右。而如果依旧燃烧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浓度将继续飙升,变暖幅度也会大大增加。为了实现《巴黎气候协定》所定的“大大低于2℃”的目标,世界需要先于2050年左右坚决的从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转向使用可再生能源,从砍伐森林转向重新造林和恢复退化的土地。否则,人类的现在和未来的危险会与日俱增,我们最终会有可能沦落到无路可逃困境之中。(吴景超译,有删改)1.下面对全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A.使用化石燃料转向使用可再生能源。B.重新造林和恢复退化的土地。C.我们现在都是气候难民。D.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创记录的高温。2.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气候难民是因气候变暖等特殊气候因素而受到威胁的族群。(下定义)B.据估计,2017年9月份的“玛利亚”飓风在波多黎各夺去了4000多人的生命。(举例子、列数字)C.大风暴带来了大量的洪水,像猛兽一样吞噬着人类。(打比方)D.2018年夏天,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创记录的高温。(列数字)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②段中“全新世”气候干旱高温的原因是人类大量使用化石能源以及砍伐森林毁坏草场。B.第③段“玛利亚”飓风在波多黎各夺去了4000多人的生命,这一悲剧,人类有不可推卸的责任。C.第④段加点词“超过”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D.本文说明了人类如果仍然盲目的追求发展,人类现在和未来的危险会与日俱增。三、语言表述14.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一时间丹满酒醒,又自己揣度道:“不好!不好!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是惊动玉帝,性命难存。走!走!走!不如下界为王去也!”他就跑出兜率宫,不行旧路,从西天门,使个隐身法逃去。即按云头,回至花果山界。语段中“这场祸”指的是什么?请简述。四、写作15.作文青春,充满着个性与张扬;青春,充满着智慧与力量。青春的我们,爱幻想,爱自由,爱探索,爱拼搏,爱快乐……请以《我的青春如此飞扬》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B【解析】

题目写的是“古朴典雅”,而第二句却通俗滑稽,不符合要求。故选B。2、B【解析】

A.有误,应在“纷纷”的前边补充上“网友们”;C.有误,“了解、学习”与“环保意识”搭配不当;D.有误,句式杂糅,应该删去“也参与其中”。故选B。3、A【解析】

A关于文学常识与名著的表述有误。《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4、C【解析】

A端祥——端详,不禁(jīn)。B惮(dàn)。D不挠(náo)。5、A【解析】

B选项句式杂糅;去掉“之所以”即可。C选项成分残缺;去掉“通过”或“使”。D选项语意矛盾。去掉“不足”和“不当”。6、1.这些时间记录是按照时间顺序编排的,精确到分或2018年12月12日两个时间段之间的间隔最短。作者这样写可以让读者科学精确地了解嫦娥四号月球探测播成功软着陆的全过程。2.嫦娥四号完成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3.可能要是因为人类尚不能适应月球表面的极端条件,缺乏耐高温、耐冻并且能抗辐射和抗干扰的能力。【解析】

1.考查材料一中出现了多个时间记录的特点及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如“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2018年12月12日16点39分”“2018年12月12日16时45分”“2018年12月30日8时55分”“2019年1月3日10点26分”,这些时间记录都是按照时间顺序编排的。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很清楚:科学精确地介绍了嫦娥四号月球探测播成功软着陆的全过程,以便让读者清晰地了解。答此题,一定要注意这些时间材料与新闻中心的关系。2.拟写新闻标题,是压缩语段的一种传统题型。考试经常考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导语、提取主要信息、拟写新闻标题。怎样拟写新闻标题呢?题文一致;一语破的;简洁明快;旗帜鲜明;生动活泼。一般的格式为:“谁干了什么事”或“哪发生的什么事”。答题时内容无损原意,不能丢掉语段中重要的信息;抓住关键词语。如可提取文章中“嫦娥四号完成了人类在月面进行的首次生物实验”一句分析,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3.题干要求根据材料,推测“在月球上建造一个永久的定居地都需要花上更长的时间”的原因。通篇阅读几则材料,全盘把握,根据题干要求找出关键语句分析,然后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概括。如可提取材料二“月球低重力、强辐射、高温差等严峻环境”“月球表面的极端条件”等语句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7、(1)山重水复疑无路衣冠简朴古风存(2)铜雀春深锁二乔(3)先天下之忧而忧(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5)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解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简”“雀”“沧”“蓬”等字词的书写。8、(1)七块范进及时雨(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要炼成钢铁,必须经过高温和淬火,就像一个人,必须经过特殊的、艰苦的环境条件,才能成长。在小说中,保尔•柯察金历经磨砺,战胜残酷的战争环境、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劳动条件、以及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最终成长为钢铁战士。《红星照耀中国》,“红星”象征的是中国共产党,“红星照耀中国”象征着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3)参考示例:A《骆驼祥子》中,祥子曾经是一个朴实勤劳的奋斗青年,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军阀抢走了他的谋生工具——三轮车,孙侦探又敲诈了他买车的钱,刘四爷榨干了他的血汗,这个黑暗的社会“吃”掉了他,让他最终沦为一个自甘堕落、偷奸耍滑、厚颜无耻的人。后来,他变戏法般地去串门骗钱花,花尽心思占他人便宜,成了一个“吃人者”。从“被吃”到“吃人”的转变,饱含作者对底层人民深切地同情,和对社会无声地控诉与批判。B《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是个活泼可爱的十二岁小姑娘,只因她不怕羞、坐得太直、走路风快,给她立规矩下马威的婆家就随时随地暴打她,直至把她被折磨到病倒。愚昧无知的婆婆请人给她跳大绳,逼她喝偏方,和众人一起把她三次按进滚烫的沸水,三次烫晕她,最后奄奄一息死去,活活被“吃”掉。从表面看愚昧的婆婆是“吃”她的人,实际上她也是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和习俗下的一个牺牲品,也是一个被“吃”者。村里的其他人亦是如此,他们津津有味地围观小团圆媳妇的悲剧,推波助澜协助婆婆害死媳妇,而他们自己不仅是“吃”人者也是被"吃”者。【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名著的知识积累。(1)苏七块,本名苏金散,是小说《俗世奇人》中的一个人物形象,是一个医术精湛,行医规矩奇特,性格倔强但不失善良的人。苏大夫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范进中举》节选自清代杰出小说家吴敬梓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他为科举考试喜极而疯的形象,又以岳丈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极其鲜明的肢体动作和言语表情上揭示了世态炎凉。宋江,字公明,绰号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主人公。(2)此题考查的是对名著的理解。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钢铁是在烈火和骤冷中炼成的”。“钢铁”指信念、意志和毅力;“烈火和骤冷”指特殊的、艰苦的环境和条件,在小说中具体体现为残酷的战争环境、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劳动条件以及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

《红星照耀中国》红星在西方语境中指下层民众参加的,造旧世界反的民主革命,《红星照耀中国》特指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有明显的赞誉意味。(3)此题考查的是对名著内容的理解。《骆驼祥子》中祥子最初怀揣梦想,踏实肯干,结果现实给了他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车被大兵抢走,钱被孙侦探敲诈等情节体现了他就是一个“被吃者”,最终他沦为了一个狡猾、奸诈、自私自利的行尸走肉,于是他开始欺凌弱者。又称为了“吃人者”,这一转变表现了现实的黑暗。《呼兰河传》中小团圆的媳妇被愚昧致死,可以说是“被吃者”,在这时婆婆可以说是“吃人者”,但婆婆的这种表现显然是被旧社会毒害所致,所以她同时又是“被吃者”。据此理解作答。二、阅读9、(1)赤壁之战或火烧赤壁周瑜(2)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表达了自身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胸怀大志而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气。【解析】试题分析:(1)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联系与内容有关的历史人物和故事作答。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抒情。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如果没有“借到”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写。由此可见,诗中的历史事件是“火烧赤壁”,周郎指的是吴国的都督周瑜。(2)考查对诗歌所表达的作者情感。要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写作背景和作者个人的境遇综合分析作答。这是一首怀古咏史诗,诗的开头二句借历史遗物起兴,后二句则是议论抒情。作者作了个假设,如果赤壁大战中没有“东风”,周瑜火攻将以失败告终,东吴将覆灭,历史就要改写。诗人即物起兴,托物咏史,慨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成功都是有某种机遇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胸怀大志却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气。10、1.(1)“女”通“汝”,你(2)准则,标准(3)告诉(4)安定2.C3.(1)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2)(梁襄王)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4.B【解析】

1.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的两个字都是古今异义词,如“语”:动词,告诉。通假字词,“女”通“汝”,你。2.A完全/统一。B归附/女子出嫁。C都是“……的样子”。D实行/通“犹”。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①句是:这,这个。焉:怎么。反问句式。②句补出省略的成分。望:远看。4.B错误,针对景春的“论点”和“论据”,孟子先破后立,先批驳景春的错误观点,再阐述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得出结论,公孙衍、张仪之流的所行“以顺为正”,是“妾妇之道”,不是“大丈夫之道”。【点睛】甲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孟子说:"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乙文,孟子进见梁襄王,出来后,对人说:“(梁襄王)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他见了我之后)突然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说:”天下安定在于统一天下。““谁能统一天下呢?”我对他说:“不嗜杀的国君能统一天下。”“谁会归附他呢?”我又回答:“天下没有不归附他的。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长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一发生干旱,禾苗就要枯槁了。一旦天上乌云密布,下起大雨,那么禾苗就长得茂盛了。像这样的话,谁能阻止它呢?而现在天下国君,没有一个不嗜好杀人。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仰望着他了。如果像这样,老百姓就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这哗啦啦的汹涌势头,谁又能够阻挡得了呢?”11、1.①第②段中写“这么冷的天,居然一大早就没了暖气”与下文小翠画作名字《温暖的使者》相呼应;②第③段中写“佳佳特别喜欢画画”与结尾佳佳的画作获奖相呼应;③第⑧段中写“妈妈总是把她安置在另一个安静的房间里”与下文小翠“因车祸被截肢”相呼应。2.①照应标题,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引出下文小翠画“泉市好人”的情节;②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烘托矮个子和高个子帮居民冲洗供热管道后愉悦的心情,突出他们的心如阳光般灿烂,体现了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美好心灵。3.①心思细腻、内心善良、热心帮助别人:小翠在福利院做公益时,主动帮助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佳佳;②热爱生活、心灵手巧:用一支画笔画出大自然的美和社会上的好人好事;③积极乐观:小翠虽然残疾,但仍积极面对生活,寻找生活中的美好。4.①由高楼、群峰、小雪组成的自然美景;②矮个子和高个子忍受污臭修理管道的样子,以及他们在阳光下微笑的样子;③小翠身患残疾,但依然在窗前为社会好人作画;④佳佳画笔下的小翠在风中静静作画,肩上栖息着白鸽的样子。【解析】

1.本题考查对照应手法的把握。前文中已经交代了的内容,在后文中一定要有着落;后文中将要写到的内容,前文中应先略作提示,这就是照应。根据标题“风景”和第①段内容“好一幅美丽的水墨素描!小翠陶醉在这美丽的风景中”分析得出:正文与标题相照应;根据第①段内容“好一幅美丽的水墨素描!小翠陶醉在这美丽的风景中”和第⑩段内容“小翠含羞一笑,原来自己在不经意间,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分析得出:开头与结尾相照应。根据第③段中写“佳佳特别喜欢画画”与结尾佳佳的画作获奖相呼应分析得出:是前“伏”后“应”相照应。2.本题考查学生对环境描写作用的把握。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一般有: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作品主题。“灿烂的阳光”主要突出阳光的灿烂,从内容来看,是为了以灿烂的阳光来陪衬一高一矮两个兢兢业业工作的工人,突出他们的心如阳光般灿烂;从全文要表现的主旨来看,小说以“风景”为题,而这风景正是出现在灿烂的阳光下,所以此处的环境描写还起到了照应标题的作用,以此引出小翠画作的构思,从而为文末点明主旨服务。3.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根据文中情节可知人物形象。根据“她想画一幅雪景,送给福利院的佳佳。那是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去福利院做公益时她认识的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他特别喜欢画画,从那时起,小翠就常常去教他。有好一阵子没去了,小翠打算送一幅雪景图给他”得出:心思细腻、内心善良、热心帮助别人;根据“她立即摊开纸笔,在雪白的素描纸最显眼的位置上勾勒出一高一矮两个身影。至于远远的山峰和错落的楼房,在这幅画中已然成为星星点点的装饰。画作完成的时候,小翠在右下方郑重地写上名字——温暖的使者”得出:热爱生活、心灵手巧;根据“她因车祸被截肢,却坚强不屈;她用心作画,用美温暖福利院的孩子;她为社会撒下爱的种子,为自己,也为他人插上奋飞的翅膀”得出:积极乐观:小翠虽然残疾,但仍积极面对生活,寻找生活中的美好。4.本题考查对标题及小说内容的把握。标题的“风景”一语双关,既指小翠所看到的美丽的生活实景,还指人物的美好品质,了解了这一点根据小说内容逐一概括即可。首先表现的是小翠醒来后隔窗所见到的高楼、群峰、雪组成的自然美景,然后是指她所见到的一高一矮两个工人在井里工作却很开心的美景;最后可以看出坐在轮椅中作画的小翠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而福利院里的佳佳能捕捉到这个风景,她本身也是美丽的风景。12、1.不喜欢——赞美(喜欢/欣赏)——思考——陶醉2.运用插叙,交代了我昨天在没有雾的状态下看到的景象和人物活动,与今天我在雾中看到的景象形成对比,丰富了文章的内容,突出雾的模糊性。使文章的结构富有起伏,避免平铺直叙。3.①因为朦胧模糊的东西有时反而更美。②因为模糊的东西比清晰的东西更能激发观赏者自由的想象,从而增强审美情趣。4.①线索,贯穿全文的作用。②交代文章所写的主题或与之有关的内容,对读者的阅读起到提示的作用。③暗示文章深层的思考:在自然界存在如“雾”一样模糊的事物,在社会生活和科学等领域中也都有模糊性现象。【解析】1.考查对人物情感的梳理与概括。做题时,应该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逐渐弄清文章段意、层意,只有如此,才能理清文章的思路。通读文本,理解脉络,把握情感变化。第一段“我从来没有喜欢过雾”——不喜欢;第二段“在加德满,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我简直像小孩子一般地喜悦。”——喜欢;第三段“除了鸽子和狗之外,我在这个美丽的山城里学会欣赏的第三件东西”——欣赏;第四段“我眼前是由赞美而达到观察,由观察而加深了赞美”——赞美;第七段“我的幻想飞腾,忽然想到了这一切。我自诧是神来之笔,我简直陶醉在这些幻象中了”——陶醉。2.插叙,是在记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的叙述方式。第二段插入昨天昨天下午我们从加德满都的大街上看到城北面看到的景象,与今天我在雾中看到的景象形成对比,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突出雾带来的喜悦情感。3.解答此题时,先在第⑥段中找到题目所引的那句话,然后“瞻前”,除了过渡句之外,只剩下“有很多东西,在很多时候,朦胧模糊反而更显得美。”这正是“月下观景”、“雾中看花”别有情趣的原因之一。再来“顾后”,紧接着一句话是“在这里,观赏者有更多的自由,自由让自己的幻想插上翅膀”,这是对上一句话的进一步延伸。当然是“月下观景”、“雾中看花”别有情趣的另一个原因。至于下文,则是对“自由想象”审美情趣的形象描写。可见,本题的答案应为两条:因为朦胧模糊的东西有时反而更美。因为模糊的东西比清晰的东西更能激发观赏者自由地想象,从而增强审美情趣。4.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般情况下,标题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直接或间接的表现,不少文章的题目与中心思想、作者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题目概括了与“雾”的有关的感情变化,突出他对雾的的喜爱,同时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层次清晰。作者以“雾”为线索,作者开篇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