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作者:鲁迅教学目标: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学情诊断
情境导入电影“阿Q正传”片段学情诊断
背景资料论证方法即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论证方式即作者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学情诊断
背景资料立论:即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用论据来加以论证,从而证明自己的观点。驳论:假设一个错误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进行反驳,再提出自己正确的论点。学情诊断
背景资料驳论的方法1.驳论点(直接批驳):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揭示谎言同事实、谬论同真理之间的矛盾。2.驳论据(间接批驳):批驳对方论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为论据起着支撑论点的作用,论据驳倒了,论点自然就站不住脚了。3.驳论证(间接批驳):论述一个问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否则论点就站不住脚。即所持论据证明不了论点,其论点并不能由论据推出。学情诊断
生字、新词玄虚祈祷省悟搽粉慨叹诓骗诬蔑脊梁(xuán
)(dǎo
)(xǐng
)(chá
)(kǎi)(
kuāng)(miè
)(jǐ
)自主探究
整体感知作者批驳的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自主探究
整体感知作者为什么驳论这个观点?是因为一部分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即这失去的其实是“他信力”;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自主探究
整体感知作者主张的观点:“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继而否认对方的观点,这是驳论的一种形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发现对方所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合作探究
细读感悟合作探究
细读感悟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了什么?“一到求神拜佛,可就虚玄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让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合作探究
细读感悟“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揭露了上层统治者大搞求神拜佛来掩盖自己投降卖国的反动本质,使他们陷入捉襟见肘之地,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从这段文字也可看到鲁迅的境况,但他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钦佩。合作探究
细读感悟“他信力”是作者仿造“自信力”新造的词,有怎样的效果?作者运用“仿词”的修辞手法,由“自信力”派生出一个新词“他信力”,一来点明了对方“自信力”的实质是“他信力”,是从来不相信自己,二来使行文活泼辛辣,增强了文章的幽默和讽刺力度。合作探究
细读感悟作者是如何立论的?第6段承上启下,正面立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第7、8段间接批驳:热情歌颂了从古到今有自信力的“中国的脊梁”,从而驳倒对方。合作探究
细读感悟“中国的脊梁”:踏踏实实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合作探究
细读感悟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原因一:他们在追求自由、理想和民族解放的过程中总是被统治阶级镇压、暗杀,他们的精神不能被很好地宣传彰显;合作探究
细读感悟原因二: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原因三: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大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大多表现出“看客”的心态。合作探究
细读感悟“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相对应合作探究
细读感悟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状元宰相”——国民党的御用文人;“地底下”——中国人的真正代表,即被国民党迫害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人民。这句话鲜明地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不要从统治阶级或上层人士的舆论中看,而应该到广大革命群众中去发现,因为中国的“脊梁”在他们中间。拓展延伸
积累拓展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家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拓展延伸
积累拓展1.“中国的脊梁”这个比喻好在哪里?这个比喻是作者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的高度评价。2.文中提到了四种“中国的脊梁”你知道历史上哪些人物具有这样的品行?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2课 排列图标找文件》教学设计
- 试漏报告模板
- 2025年度智能家居系统装修材料采购及安装合同样本
- 2025年度教育培训中介机构加盟合同
- Unit 2 All Around Me(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六年级下册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3.3国家和地区
- 2025年度白酒企业产品分销与销售合作协议范本
- 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 生态茶文化休闲养生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备案
- 【可行性报告】2025年铪相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 化工原理传质导论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完整版)
- Linux操作系统课件(完整版)
- 跨境电商亚马逊运营实务完整版ppt课件-整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
- 中国传媒大学《当代电视播音主持教程》课件
- 浙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全册精品必备教学课件
- DB32∕T 4245-2022 城镇供水厂生物活性炭失效判别和更换标准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程纲要
- 湿法冶金简介
- 2022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一册全部教案(共28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