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用中药饮片鉴别祝之友主任中药师 临床药师眉山市中医医院(三甲)药学部临床药学室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眉山)2013-12-09
成都当前1页,共206页,星期二。TEL:
:zhz
y721@163.com这次学习班主要学习要点:中医临床药学工作开展问题中药品种理论问题(创新中药基本理论内容之一).中药基本理论的创新与发展问题(中药的五气五味研究).中医用药质量问题.中药饮片质量与鉴别.中药临方炮制与辅料质量(标准)问题.当前2页,共206页,星期二。这次学习班主要讨论问题:如何开展中药品种理论学习与研究.如和指导临床用药.现代中医临床药学的特点、开展与研究内容.*临床医师用药思维.临床中药师的临床药学思维.当前3页,共206页,星期二。问题的提出中医用药情况调查.201
1
-201
3:国家教学医院3家.三级(三乙、三甲)医院5家.二级(二乙、二甲)20家.区乡医院32家.社会葯房1
5家.中药饮片企业5家.中药处方1
0000多张.当前4页,共206页,星期二。1
0000多张中药处方医生中,其学历:有中专、大专、大学本科、研究生等.其技术职称有: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教授、研究生导师等.在被检查医院接触处方药学人员中,技术职称有初级、中级、副高级.存在旳共性问题:当前5页,共206页,星期二。中药饮片质量存在的问题:
品种理论问题。由于品种混乱,常造成中医处方用名与实际调配付给品不符。如红藤、木通、通草、柴胡、竹叶、浮海石等。
伪劣中药饮片和“美容”饮片泛滥。如白芍、白术、人参、西洋参、茜草、通大海、红花、枸杞、金银花等。当前6页,共206页,星期二。3.精制饮片质量可控问题:(1.)基原与品种问题:Ex.鸡血藤与血藤、四川鸡血藤,升麻(绿升麻,毛茛科植物)与白升麻(唇形科植物)…(2.)饮片规格、等级标准问题:Ex:香附,延胡索等要求切片,丹参、大黄等饮片规格等级…(3.
)炮制质量与调配规范问题. Ex:如郁金、玄参、独活等要求切薄片…
延胡索切厚片…(4.)临方炮制与用时打碎,小包装饮片无法解决(5.
)基原与品种正确,但饮片不合格. Ex:地龙…(6.)新的白色汚染问题…当前7页,共206页,星期二。4.渗假饮片。如红花、酸枣仁、山药、通大海等。当前8页,共206页,星期二。
含水量,非入药部位超标,水洗饮片等现象严重。如川牛膝、玄参、知毌、黄精、玉竹、白及等。中药饮片质量鉴定知识、文献、标准欠缺(中药材鉴定不完全等同于中药饮片鉴定)。.
…
…
.7.中药饮片炮炙质量问题:中药饮片质量问题:(略)炮制所用辅料质量问题:液体辅料:蜂糖(渗假蜂糖),醋(白醋、酿造食用醋),酒(黄酒、白酒、苦酒)、药汁、油等.固体辅料:麦麸、蛤粉、盐、姜、油砂等.药剂科主任,葯房主任,药学人员的工作质量(应知应会)问题.当前9页,共206页,星期二。目前中医用药思维现状当前10页,共206页,星期二。医圣张仲景一身临床所用药物,均是在《神
农本草经》收录范围内。张氏所创的经典方
剂,至今为中医界所推崇和效用。然而由于
历史久远,加之中药理论几千年的固有模式,造成“方未变而药多变”,影响临床疗效,导致现今对经方(古方)和其中药物的认识
差异。
在传统医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历史原因,药物品种内涵的不断变化,即“方未变而药多变”的特殊现象,造成了古方与现代用药之间的不恰当与脱节,从而影响中医临床疗效,乃至中医药学的发展。当前11页,共206页,星期二。
在很多经典古方中,如“麻黄桂枝汤”中的“桂枝”;“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的
“连轺”与“梓白皮”;“枳实汤”中的“枳实”;“泰山磐石散”中的“续断”;
“仙方活命饮”中的“金银花”等。现代中医在使用这些汤方时,均被更换了其中的药物,把现代人对药物的思维标准强加在古人用药意图上,有的完全背道而驰当前12页,共206页,星期二。
如张仲景所用桂枝,应是现今肉桂;所
用连轺根应是现今之金丝桃科植物红旱莲,不但品种发生了变化,而入药部位也发生了
变化。张仲景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用的梓白皮,而现在用的是桑根皮,品种发生了变
化。桑根皮与梓白皮,其临床性效完全不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木通与通草,枸杞与枸杞子,忍冬与金银花,威灵仙,柴胡等。当前13页,共206页,星期二。
有一种现象,中医名家多数从来只对处方研究精湛,往往对药物的历史变异不很重视。在中药饮片使用上,只注意“道地正宗”,
而不注意药房调配实际付给品的真伪。如国
内很多中医名家开写“雅连”、“大连”,
而药房实际调配的是“味连”,完全违背了
处方医生的用药意图。正如《医学源流论》“方药离合论”中所言:“方之与药似合而实离也。得天地之气,成一物之性,各有功能,可以变易血气,以除疾病,此药之力也。”当前14页,共206页,星期二。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现时的《中药学》教材,在中药名称下均标示最早出现的著作。但没有注释说明是药物名称的出现,或药物
的实际品种,临床应用的实际时间。中药名称的最早出现与中药实际品种与入药部位的最早进入临床使用,均有较大的年代差异。这些一直未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古今药用品种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异。现代中医用药当以现今统编教材和《中国药典》为依据。但是,在运用古代汤方时,必须认真考虑具体入药品种及入药部位,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而作相应的翻译和灵活变动,否则将不能运用古方、经方的预期效果。当前15页,共206页,星期二。
长久以来,我们的中药教学,只注重四气五味,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真伪鉴别,加工炮制,有毒无毒,十八反,十九畏等常规中药的基本理论,很少深入到药物的历史变化和实际功能品论理上,有的论述是张冠李戴。当前16页,共206页,星期二。
传统医药的发展,中药品种内涵意义的不断变化,造成“方未变而药多变”的历史现状,造成古今汤方与用药品种、入药部位之间的脱节。金元时期大医家就曾大声疾呼“古方今病不相能”与“古方今药不相能”。当前17页,共206页,星期二。中医院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在于临床疗效,临床疗效的根本在于中药饮片(中成药原
料),中药饮片的核心在于质量,中药饮
片质量的保证在于药学从业人员的技术成
本和服务质量。无论何种等级医院,建设何种专科、专病,不管其技术职称多高,其核心要素是终端效应—
—
疗效,治愈患者疾病,让疗效说话。在保证中药饮片质量的前提下,必须提高临床用药质量。当前18页,共206页,星期二。
如果医院提供的药品(中药饮片)没有疗效,即使你什么重点专科,重点专病,鼓敲得再好,如病人最终得到的疗效差,也不会买你的帐,患者就不会来,“回头客”(复诊患者)少。当前19页,共206页,星期二。中医要发展,中医要努力缩小与现代医学(西医)之差距,首先要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且至关重要。Ex:(重症胰腺炎的现代中医治疗…..大柴胡汤《伤寒论》方:柴胡半斤、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半夏半斤、生姜五两、枳实四枚,炙、大黄二两、大枣十二枚……)。当前20页,共206页,星期二。临床疗效是中医立足之本,只有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整个中医方能得到根本的发展和提高。临床疗效是第一位的,亦是最核心的。离开临床疗效,一切建设和发展都是空谈。当前21页,共206页,星期二。中医学界历来尊经崇古,对于“经典” 不敢摘破,所以对经典处方、药物名称、剂量等均很敬重,这就造成中医界“古方今病不相沦”
和“古方今葯不相论”
,“方未变而药多变”
的现象;对古代文献汤方和汤方葯物,要知其然,要搞中医临床药学研究,协助和指导中医临床用药.当前22页,共206页,星期二。目前中医用药质量问题:处方葯物名称书写与葯房调配应付与实付不符.中药饮片品种、规格与汤方用葯意图不符.如枫斗、猪牙皂等.角注与医嘱不淸.汤剂煎煮与服用方法不符合中医葯理论,严重影响中医临床疗效.如银翘散之汤剂.当前23页,共206页,星期二。急症用药问题:古代汤剂的煎煮(即用药质量问题):煎煮方法,如桂枝汤,银翘散……个别特殊饮片的处理.
如全蝎、土鳖、石膏、青黛…
…散剂的意义:直接服用的散剂需要煎煮的散剂,如银翘散,导赤散等。当前24页,共206页,星期二。银翘散:(
《温病条辨》卷一方)
金银花一两
、连翘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旁子六钱。上杵为散,毎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肺药取轻淸,过煎则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病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当前25页,共206页,星期二。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生地黄、甘草、木通各等分。共为末,毎用三钱,加竹叶,水煎,食后服。功能清心火,利小便。治心经热盛,症见口渴面赤,心胸烦热,渴欲冷饮;或心移热于小肠,口舌生疮,小便短赤,尿道刺痛等症。当前26页,共206页,星期二。方解:方中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木通性寒,味苦。归心、小肠经。淸心除烦(第一功效),利尿通淋,引热下行,使从小便而当前27页,共206页,星期二。出。(川木通,性寒,味淡。归肺、膀胱经。利尿通淋,通经下乳);竹叶清心火,利水;生甘草清热泻火,又能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具有清心养阴,利水导热之效。关于竹叶与淡竹叶:(另文讨论)古代本草和医药文献方剂中的竹叶、淡竹叶、竹叶卷心等均是指淡竹的叶,非现今之小草本植物淡竹叶……竹叶长于淸心经热,淡竹叶长于淸胃和膀胱经热……当前28页,共206页,星期二。特殊中药饮片应用问题:当前29页,共206页,星期二。与虫类葯物旳正确应用问如“毒剧荮品”题:如半夏……如虫类药物旳煎煮(
毒性蛋白性质)
, 青黛另煎等患者自我保护意思增強影响药疗的依纵性……临床医生自生安全意义与医疗风险……
当前中医药界迫切须要解决的问题—*等级医院务须开展中医临床药学工作*中药饮片质量鉴别*提高中医用药质量当前30页,共206页,星期二。坚守中医中药,不能用现代医药理论来要求中医中葯…
…等级中医院必须加強临方炮制工作…
…中管局要对等级医院的药亊管理,中药饮片质量和用药质量进行有效监督检查和指导。当前31页,共206页,星期二。一、中药饮片鉴别的目的与意义当前32页,共206页,星期二。1.中药饮片与中药材中药材:在商品流通中,又称“个字货”,系指原生药材,即指原药用部位,上市流通的植物、动物、矿物药,统称
“中药材”,但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其特点:不能直接用于临床。中药饮片:系指将中药材依照中医药理论,经过净选、加工、炮制成具有一定形状,规格标准的,可直接用于临床的中药。中药饮片种类:普通饮片.即中医所用常规中药饮片。精制饮片.即小包装饮片。颗粒饮片.即将普通中药饮片制剂成一定粒度的颗粒制剂。免煎饮片.即经煎煮、浓缩、制粒、干燥的颗粒制剂。破壁饮片.即超微粉中药饮片。利用特殊粉碎设备,将普通饮片进行粉碎,其细胞壁已被破害。当前33页,共206页,星期二。中葯临床性效的限定意义(饮片质量鉴定的依据)《中国药典》201
0年版定义为:“饮片系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中国药典》201
0年版一部凡例P.1
3)。也就是说中药材只有炮制成饮片后才有其特定的临床性效。中药“炮制”:“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中国药典》201
0年版一部附录P.20)当前34页,共206页,星期二。2.中药饮片规格:(中药饮片质量鉴定的依据)
中药饮片的形状、规格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
0一部附录(P.20)明确规定:片:极薄片0.5mm以下,薄片1
-2mm,厚片2-4mm.段:短段5-1
0mm,长段1
0-1
5mm.块:8-1
2mm的方块.丝:细丝2-3mm,宽丝5-1
0mm.其它:不宜切制者,一般应捣碎或研碎使用.当前35页,共206页,星期二。3.目的和意义:中药品种繁多,同一名称药物,基原众多,如:贝母、黄连、银花、小通草等,特别是同科同属植物,器官形态相近,如白花蛇舌草、伞房耳草、纤花耳草等,加工炮制后其形态特征,颜色变化等,容易发生混淆,加之掺伪掺假:给中药饮片鉴别增加难度。再则:中药饮片具有生品和炮制品之分,产地之分,又由于各个生产厂家执行标准不一,生产工艺不一等,造成中药饮片规格不统一,片型不一等。目前出现的所谓“精制饮片”(小包装饮片)“精制不精”,内在质量不如普通饮片,等级差别悬殊等,严重影响中药饮
片鉴定和中医临床疗效。当前36页,共206页,星期二。
到目前为止,对于中药材的经验鉴别,有成熟的经验和教材,从全国统编教材和《国家药典》对中药材的形状鉴别有较为科学和详细的文字描述,我国的中药专家老前辈识别中药经验均偏重于中药材,涉及中药饮片较少。长久以来,药学人员不注重中药饮片质量鉴定;中药饮片质量鉴别,直接关系到临床工作终端。当前37页,共206页,星期二。长久以来,中医底气不足,其要害问题:中医临床疗效,尤其是中医急症用药;临床疗效的核心是中药饮片质量。不言而喻,中药饮片质量鉴别,是中医药界有待加强和学习的迫切问题。同时又是中药师鉴别中药饮片的最基本技能之一。当前38页,共206页,星期二。二、中药饮片鉴别方法中药的四大鉴定方法:基原(来源)鉴定:就是应用动、植物的分类学知识,对中药的来原进行鉴定,确定其正确的学名。性状鉴定:就是用眼看、手摸、鼻闻、囗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中药饮片的外观性状。显微鉴定:就是利用显微来构观察中药饮片的组织造、细胞形状以及内含物的特征,用以鉴定中药饮片的真伪。理化鉴定:就是利用物理、化学知识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饮片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度,统称为理化鉴定。中药饮片鉴定依据:主要依据国家《药典》和国家颁布的有关中药饮片标准。当前39页,共206页,星期二。中药饮片传统经验鉴别方法,在基层医院对中药饮片鉴别最基本、最实用方法.为性状鉴定,即传统的经验鉴别方法。就是用人的感官,采用眼看、口尝、鼻嗅、耳听、手摸、水试、火试等方法对中药饮片进行基原鉴定,主要内容包括形状、规格、表面或断面(切面)的颜色、质地、折断现象、气味等特征。方法简单易行、可靠。可运用植物分类学、植物解剖学等理论知识,借助放大镜、紫外光灯、化学试剂等进行鉴别。当前40页,共206页,星期二。传统的经验鉴别方法主要手段有:形状:表面:质地:折断面:气味:水试:火试:当前41页,共206页,星期二。1.形状:中药饮片因来源(基原)不同,各自性质及植物器官不同,所采用的炮制方法不同,饮片的类型各异,《中国药典》201
0年版一部对各类中药材切制饮片规格类均作了严格的规定:如横切类圆片白芷、白芍、泽泻、通草;斜片黄芪、山药……方块形杜仲、黄柏、葛根;
段状桂枝、威灵仙、党参、牛膝;丝状杜仲、黄柏、枇杷叶、荷叶等,而各种果实种子类饮片均有国有的形状,如冬葵子似橘瓣状……当前42页,共206页,星期二。2.表面:表面的颜色、形状是中药饮片最具特征的地方,切制饮片可分为周边(外表皮面)和切面(横切面、纵切面),外表面是饮片的保护组织;切面(断面)是饮片的分生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和分泌组织的综合反映。如鸡血藤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白芷的周边具纵皱纹,饮片切面灰白色,具粉性,形成层环棕色,近方形(抗白芷特征)或近圆形等。即双子叶植物根、茎、皮的最外层,常由木栓细胞组成,因此饮片外表皮显得较为粗糙,有时呈鳞片剥落,如地骨皮、海桐皮等,枳壳外皮有油腺点等:而单子叶植物根、茎中药饮片外表皮无木栓层,外表皮光滑,如麦冬……当前43页,共206页,星期二。中药饮片绝大多数为横切面,其特征非常重
要,肉眼或借助放大镜即可观察到皮部与木
部的比例,维管束的排列方式,射线的公布,油点的多少等特征鉴别其不同的品种和混淆
品种,如防风、大血藤、川木通、甘草、苍
术等。鉴别中药饮片的横切面,首先要注意区分是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还是蕨类植物。当前44页,共206页,星期二。双子叶植物的根、根茎、茎,形成层成环状,呈放射状纹理,根、茎中央有髓或无髓。单子叶植物的根为内皮层环,皮部较宽,中央有髓,中柱一般较皮部小,如百部、麦冬、天冬等,另外,单子叶植物根茎皮层及中柱均
有维管束小点散布,如白及等。蕨类植物根茎、叶柄基部的中柱有一定形状或分体中柱环列,如狗脊饮片中柱呈圆形环,紫基贯众饮片叶柄基部中柱呈“μ”字形,绵马
贯众饮片叶柄基部分体中柱环列等。当前45页,共206页,星期二。有的中药饮片具有异常特殊构造,如牛膝,当前46页,共206页,星期二。
川牛膝具同心多层异型维管束环;商陆饮片切面上显“罗盘纹”、“鞋底板“状;何首乌饮片显“云锦花纹”;大黄饮片髓部具多数“星点”。
木质藤木类饮片横切面显导管较粗大,饮片切面呈小孔洞,如川木通饮片。皮类中药饮片,有的干皮组织中纤维束和薄壁组织向排列,折断显层状结构,如饮片川黄柏、秦皮等。
分泌组织,在切面上的重要特征,亦是鉴别要点:如人参、西洋参具树脂道,饮片皮部具棕黄色小点;苍术具大型油室,中药特别术语“朱砂点”;鸡血藤具分泌细胞,饮片皮部具有树脂样红棕色分泌物,形似鸡血。当前47页,共206页,星期二。
中药饮片表面颜色与饮片质量相关,如黄芩表面变绿后提示质量降低,临床疗效丢失,所以黄芩要黄,丹参要红赤,紫草要紫,乌梅要乌,黄连饮片要黄为佳……3.质地中药饮片的质地与细胞组织的结构、细胞中所含的成分有一定的关系,常有硬、脆、
实、轻、重、松、粘、粉、韧、角质等区别。以薄壁组织为主,结构较疏松的饮片一般较
脆,如丹参饮片、甘松饮片;以薄壁组织为
主,结构较酥松,空隙大的饮片一般较松泡,如南沙参饮片、生晒山参饮片;淀粉多的饮
片呈粉性,如山药饮片、半夏饮片;淀粉多、结构紧密的饮片一般较重实,如大黄饮片、
川芎饮片;纤维多的饮片则韧性强,如葛根
饮片、桑白皮饮片;含糖、黏液多的饮片一
般粘性大,如地黄饮片、黄精饮片;富含淀
粉、多糖成分的饮片经蒸煮糊化干燥后呈角
质状,如红参饮片、延胡索饮片、天麻饮片
等。当前48页,共206页,星期二。4、折断面指中药饮片折断时的现象,常有平坦、纤维性、颗粒性、分层、刺状、粉尘飞扬、
胶丝、海绵状等,以薄壁组织、淀粉为主的
饮片折断面一般较平坦,如牡丹皮饮片、太
子参饮片;含纤维多的饮片具纤维性,如黄
芪饮片、厚朴饮片;含石细胞多的饮片呈颗
粒性,如肉桂饮片、木瓜饮片;纤维束或石
细胞群与薄壁组织相间排列,即有硬韧与软
韧之分,饮片常现层状裂隙,可层层剥离,
如秦皮、黄柏;木类中药主要由木纤维组成,质硬,饮片折断面常呈刺状,如沉香饮片、
苏木饮片;含胶质的饮片折断时有白色胶丝,如杜仲饮片;薄壁组织结构疏松的饮片有的
呈海绵状,如陈皮的内表面饮片等。当前49页,共206页,星期二。5、气味饮片中所含的不同化学成分能反映出不同中药饮片的气和味,如木兰科、伞形科、唇形科、菊科、樟科等植物都含有挥发油,
有明显而特殊的香气如辛夷、白芷、当归、
防风、羌活、川芎、北柴胡、薄荷、紫苏、
荆芥等。有的饮片含有某种特异成分使其有
特有的香气,如香加皮含有甲氧基水杨醛,
牡丹皮含牡丹酚等。当前50页,共206页,星期二。味是由口尝而感觉,常有酸、甜、苦、辣、咸、涩、淡等。木瓜、乌梅饮片含有机酸而味酸;枸杞子含糖、甘草含甘草甜素而味甜;穿心莲含穿心莲内酯而味苦;干姜含姜辣素
而味辣;海藻饮片含钾盐而味咸;槟榔饮片
含鞣质而味涩。有特殊的气味,如黄芪和山
豆根均有豆腥气,每种药材的味感是比较固
定的,所以中药饮片的气味也是衡量中药饮
片品质的标准之一。对有毒性的药材口尝时
要特别小心,取样少,尝后立即吐出并漱口、洗手,以免中毒。当前51页,共206页,星期二。6、水试有的中药饮片在水中或遇水发生颜色变化,膨胀性、粘性、沉浮等特殊现象,如西红花加水浸泡后,水液染成金黄色,本身不退色,苏木投热水中,水染成红色,加酸变成黄色,再加碱液,仍变成红色。又如车前子、葶苈子,遇水粘滑性加强。当前52页,共206页,星期二。7、火试有的饮片用火烧能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烟雾、闪光和响声等现象,可作为鉴别手段之一,如麝香少许用火烧之香气四溢,起油点如珠,灰白色,海金沙,易点燃有爆鸣声并闪光,而蒲黄、松花粉无此现象以此区别。当前53页,共206页,星期二。三、常用中药饮片鉴别当前54页,共206页,星期二。川贝母、浙贝母、湖北贝母川贝母FRITILLARIAE
CIRRHOSAE
BULBUS处方用名:川贝母别
名:川贝、尖贝、松贝、贝母、青贝、炉贝等来
源:百合科Li
l
i
aceae
贝母属植物川贝母Fri
ti
l
l
ari
aci
rrhosa
D.Don.
暗紫贝母Fri
ti
l
l
ari
a
przewal
ski
iMaxi
m.梭砂贝母Fr
i
t
i
l
l
ari
a
del
avayi
Fr
anch.太白贝母Fr
i
ti
l
l
ari
a
tai
pai
ensi
s
P.Y.Li.瓦布贝母Fr
i
t
i
l
l
ari
a
uni
bracteata
Hsi
ao
et
K.C.Hsi
a
var
wabuensi
s(S.Y.Tang
et
S.C.Yue)
Z.D.Li
u
S.Wang
et
S.C.Chen.的鳞茎(均为《中国药典》201
0版一部收载品种)。最常见的为前四种。商品药材分类与鉴别:贝母属植物全世界有85种之多,在我国约有1
6种,最常见的为《药典》收载品种。在商品中药材种,根据贝母采收时间、不同形状特征,将其分为松贝、青贝和炉贝。其形状鉴别(经验鉴别)要点:当前55页,共206页,星期二。当前56页,共206页,星期二。当前57页,共206页,星期二。松贝
又称为“尖贝”
、“珍珠贝”
,为贝母之精品(注意:现代药理学研究多为一年生或双飘带产品,临床疗效不一定是最好的)。体小,表面类白色,光滑。呈近球形或类圆锥形,高0.3~0.8cm,直径为0.3~0.9cm。外层鳞片两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包裹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先端钝圆,顶部闭合;底部平坦或约凹入,能平放坐稳,习称“观音坐莲,怀中报子”。底部中心有一灰褐色鳞茎盘,偶见有残存的须根或痕。将鳞片剥离后,内有类圆柱形心芽和小鳞叶1~2枚。质坚实,断面白色。气微,味微苦。当前58页,共206页,星期二。当前59页,共206页,星期二。当前60页,共206页,星期二。当前61页,共206页,星期二。当前62页,共206页,星期二。当前63页,共206页,星期二。当前64页,共206页,星期二。当前65页,共206页,星期二。当前66页,共206页,星期二。当前67页,共206页,星期二。青贝呈圆锥形,略似蔷薇科桃之形状,大小不一,高0.4~
1.5cm,直径约0.4~
1.5cm。外层鳞片两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不紧,先端钝尖而多偏斜,顶端开口呈孔状或微开裂,内有心芽和鳞叶2~
3枚及细圆柱形残茎;底部略平坦,多能放平坐稳。表面淡黄白色,粗糙,或近光滑;质地较松贝疏松。断面呈白色,味微苦。当前68页,共206页,星期二。炉贝呈长圆锥形或长卵圆形,高0.7~2.5cm,直径0.5~2.5cm。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个别表面具有棕色斑点。外层鳞叶两瓣,大小相近或
稍显大小,单鳞瓣形如马牙,先端略尖,顶部开裂或呈口状,底部稍尖或钝圆,或偏斜。剥离成两瓣,可见幼鳞瓣2~3枚及残留的茎芽一枚。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甘,微苦。商品中有“白炉贝”(产于四川甘孜、青海玉树等地)和“黄炉贝”又称“虎皮贝”(产于四川巴塘、西藏昌都、云南德钦等地)之分。当前69页,共206页,星期二。川贝母临床共性: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肺、心经。功能主治:清热散结,化痰止咳,消痈。治疗分热咳嗽,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等。当前70页,共206页,星期二。当前71页,共206页,星期二。浙贝母当前72页,共206页,星期二。FRITILLIARIAE
THUNBERGII
BULBUS处方用名:浙贝母别
名:浙贝、大贝、象贝、元宝贝、珠贝等。来
源:百合科
Li
l
i
aceae
贝母属植物浙贝母
Fr
i
t
i
l
l
ari
a
thunbergi
iMi
q.
的干燥鳞茎。商品药材分类与鉴别:大贝(元宝贝)为鳞茎外层单瓣鳞叶,略呈新月形,一面突出,一面凹入,略呈古代元宝状,故有元宝贝之称。长2~
4cm,高1
~
2cm,厚0.4~
1.5cm。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原生药材有时有淡棕色瘢痕,用牡蛎粉和石灰粉推撞过之商品表面被白色粉末;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白色至黄白色,富粉性,在太阳光下对光观察可见晶莹冰糖白色闪光晶点,气微,味微苦。珠贝
为完整的鳞茎,呈扁球形,高1
~1
.
5cm,直径1
~2.
5cm。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两枚,肥厚,略呈肾形,相互抱合,其内有2~3枚皱缩的小鳞叶及干缩的残茎。质坚实而脆,易折断;断面白色,在太阳光下对光观察可见晶莹冰糖白色闭光晶点,富粉性,气微,味苦。浙贝片 浙贝片为近年来试行的产地加工方法制成,即将鲜贝母除去心,洗净后切成约4mm的厚片,晒干或烘干,又称“脱水片”
。为浙贝母外层的单瓣鳞叶切成的厚片。片呈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1
~2cm,边缘表面淡黄色,切面平坦,粉白色,质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富粉性。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肺、心经。功能主治:清热散结,化痰止咳,消痈。治疗分热咳嗽,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等。当前73页,共206页,星期二。湖北贝母当前74页,共206页,星期二。FRITILLARIAE
HUPEHENSIS
BULBUS处方用名:湖北贝母别
名:贝母、板贝、平贝、奉节贝母。来
源:百合科Li
l
i
aceae
贝母属植物湖北贝母Fr
i
t
i
l
l
ari
a
hupehensi
s
Hsi
ao
et
K.C.
Hsi
a.的干燥鳞茎。当前75页,共206页,星期二。当前76页,共206页,星期二。当前77页,共206页,星期二。性状鉴别:本品呈扁圆球形或圆锥形,高1
-2cm,直径0.8-3.5cm,表面类白色至淡棕色。外层两瓣当前78页,共206页,星期二。鳞叶肥厚,略呈肾形,通常一大一小,且大小悬殊,少见大小相等。大瓣紧抱小瓣,顶端平,常开裂。剥开鳞叶内有鳞叶2-3枚及干缩的残茎。内表面淡黄色至类白色,基部凹陷呈窝状,残
留有淡棕色表皮及小数须根。单瓣鳞叶呈元宝
状。质脆,断面类白色,富粉性。气微,味苦。性味归经:性凉、味微苦。归肺。心经。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止咳、散结。治疗痰热咳嗽,瘰疬痰核,痈肿疮毒。通草、小通草通草TETRAPANACI
S
MEdULLA处方用名:通草别
名:大通草、通花、方通、通草丝、白通草、泡通等。来
源:五加科Ar
ali
aceae通脱木属植物通脱木Tet
rapanaxpapyri
ferus(Hook.
)K.
Koch.
的干燥茎髓。当前79页,共206页,星期二。性状鉴别要点:本品药材呈圆柱形,直径1
-2.5cm,表面白色或淡黄色,有浅总沟纹,体轻,质松软,稍有
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显银白色光泽,
中部有直径0.3-1.5cm的空心,或半透明的薄膜,纵剖面薄如蝉翼,半透明的薄膜呈梯状排列。无臭无味。性味归经:性微寒,味甘、淡。归肺、胃经。功能主治:清热利尿,通气下乳,固肺气。用于湿热淋证,水肿尿少,乳汁不下,产妇目昏、鼻塞;催乳等当前80页,共206页,星期二。小通草MEdULLASTACHYURI
MEdULLA
;
HELWI
NGI
AE处方用名:小通草别来名:通草、实心通草、鱼泡通等。源:旌节花科Stachyuraceae旌节花属植物喜马山旌节花Stachyurus
hi
mal
ai
cus
Hook.f.et
Thoms.中国旌节花Stachyurus
chi
nensi
s
Fr
anch.山茱萸科Cor
naceae青荚叶属植物青荚叶Hel
wi
ngi
a
j
aponi
ca(Thunb.)di
etr.L的干燥茎髓。(以上均为《中国药典》收载品种)当前81页,共206页,星期二。在小通草商品流通中还有以下品种做小通草入药,只看药材极难区别:旌节花科植物倒卵叶旌节花Stachyurusobovata(Rt
hd.)Cheng.凹叶旌节花Stachyurus
retusus
yang,四川旌节花(特产四川瓦屋山)Stachyurus
Szechuanense
Fang.柳叶旌节花Stachyurus
sal
icifol
i
us
Fr
anch.等的干燥茎髓。另外:商品流通和药房所见品种还有下列伪品作为小通草应用:蔷薇科Rosaceae棣棠属食物棣棠花Ker
ri
aiaponi
ca(L.)Pc.忍冬科Capr
i
fol
i
aceae锦带花属植物水马桑Wei
gel
a
j
aponi
ca
Thunb.var.si
ni
ca(Rehd.
)Bai
l
ey.
虎耳草科Saxi
fragaceae
绣球属植物大卫绣球Hydr
angea
davi
di
i
Fr
anch.等的干燥茎髓。当前82页,共206页,星期二。形状鉴别要点:Stachyurus组:药材呈圆柱形,直径0.5-1
cm,表面白色至淡黄色,表面无纹理。体轻,质松软,捏之能变形,有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无空心,显银白色光泽。水试:水浸后有黏滑感,气微,味淡。Hel
wi
ngi
a组:呈圆柱形,直径0.5-0.8cm,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表面有浅纵条纹,断面平坦,无空心,显银白色光泽。质较硬,捏之不易变形。水试:水浸后无黏滑感。性味归经:性寒,味甘淡。归肺、胃经。功能主治:清热、利尿、下乳。用于小便不利,淋证,乳汁不下。当前83页,共206页,星期二。大血藤血藤鸡血藤红藤草红藤大血藤(红藤)SARGENTOdOXAE
CAULI
S基原:木通科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Ol
i
v)Rehd.et
Wi
l
s的藤茎。鉴别要点:饮片呈类椭圆形厚片。外表皮灰棕色,粗糙。切面皮部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可见多数点状导管孔,呈放射车轮状排列。气微,味微涩。性味归经:性平,味苦。归大肠、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祛风止痛。用于肠痈腹痛,热毒疮疡,经闭,痛经,跌打肿痛,风湿痹痛等症。当前84页,共206页,星期二。血藤(四川鸡血藤)当前85页,共206页,星期二。基 原:
系木兰科(Magnoliaceae.)五味子属(Schisandra.)植物翼梗五味子
Schisandra
henry;Clarke.
中华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
的藤茎。鉴别要点:干燥藤茎呈圆柱形,少有分枝,一般成约30~
60cm段落。表面棕褐色,微带黄色,皮质粗糙,
质坚实,切断面皮部呈棕红色或棕紫色,与木心紧密
结合,木心坚硬,淡棕红色,有多数排列散乱的细孔。性味归经:性温,味辛酸,归肺、胃经。功用主治:养血消瘀,理气化湿,消血止痛。用于风湿骨痛、月经不调、痨伤吐血、脚气
痿痹、脉管炎、骨折等。其果实为翼梗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本品在云南为鸡血藤膏的原料,故有的地方将其误用成鸡血藤,为鸡血藤的同名异物。清·唐荣川所著《血证论》中之“血通”即
指该品种。本品无清热解毒之功,专入血分,破瘀生新。当前86页,共206页,星期二。鸡血藤SPATHOLOBI
CAULI
S当前87页,共206页,星期二。基
原:豆科植物密花豆Spathol
obus
suberectus
Dunn的藤茎。鉴别要点:饮片呈椭圆形或不规则斜片,或块状。栓皮层灰棕色,有的可见灰白色斑纹,栓皮脱落处显红棕色。切面木部红棕色,导
管孔多数,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数个同心性椭圆性环,或
偏心性半圆形环,髓部偏向一侧,味涩。草红藤当前88页,共206页,星期二。SHUTERI
AE
HERBA基原:豆科植物有毛宿苞豆Shuteri
a
pampani
ni
anaHand.-Mazz.的全草。鉴别要点:茎圆柱形,多节,节上分枝。饮片为8mm段。表面紫褐色、紫棕色,具明显的纵纹及灰白色的柔毛;老茎微具纵纹。质脆,易折断,断面黄色至灰白色;三出复叶互生(饮片多脱离),小叶宽椭圆形,尖端钝园,顶端有小凸尖,全缘,叶两面均被白色伏贴柔毛,叶缘可见长柔毛。青果
西青果:当前89页,共206页,星期二。西青果CHEBULAE
FRUCTUS
I
MMATURUS基 原:使君子科植物诃子Ter
mi
nal
i
a
chebul
a
Ret
z.
的幼果。鉴别要点:本品呈长卵形,表面黑褐色,具有明显的纵皱纹。一端较大,另一端略小,钝尖,下部有果梗痕。质坚硬。断面褐色,有胶质样光泽,横切面可见一室,,果核不明显,常有空心,有种子一粒;小者黑褐色,无空心。味苦涩。性味归经:性平,味苦,酸,涩。归肺、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用于阴虚白喉等症。青果CANARI
I
FRUCTUS基
原:橄榄科植物橄榄Canari
um
al
bum
Raeusch成熟果实。鉴别要点:本品呈纺锤形,两端钝尖,长2.5~
4cm,直径1
~
1.5cm,表面黑褐色,有不规则皱纹。果肉灰棕色,质硬。果核棱形,有三条纵棱,暗红棕色,横切面可见内分3室,每室各有种子一粒。气微,味涩。性味归经:性平,味甘、酸。归肺、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咽,生津。用于咽喉肿痛,咳嗽痰黏,烦热口渴,食蟹中毒等。当前90页,共206页,星期二。芦根
芦竹根当前91页,共206页,星期二。芦根PHRAGMI
TI
S
RHI
ZOMA基 原:禾本科植物芦苇Phr
agmi
tes
communi
s
Tr
i
n,
的根茎。鉴别要点:本品呈圆柱形段。表面黄白色,有光泽。节成环状,节间有纵皱纹,有残根子。芽痕。外皮疏松可剥离。切面黄白色,中空,有小孔排列成环。味甜。性味归经:性寒,味甘。归胃、肺经。功能主治: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肺痛吐脓,胃热呕哕,热淋涩痛等。芦竹根当前92页,共206页,星期二。Arundo
donax
L.的根ARUNdI
NI
S
RHI
ZOMA基
原:禾本科芦竹属植物芦竹茎。鉴别要点:饮片为不规则的厚块片,边缘(外皮)浅黄色,具光泽,环节上有黄白色叶鞘残痕,有的具残存的须根,切面黄白色,粗糙,有多数突起的筋脉小点,纵切面可见众多纤维。体轻,质硬,气微,味淡。性味归经:性寒,味甘、苦。归肺、胃经。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止呕生津。治疗热病烦渴,呕吐,高热不退,小便不利等。葛根粉葛:当前93页,共206页,星期二。粉葛PUERARI
AE
THOMSONLL
RAdI
X基
原:豆科植物甘葛藤Puer
ari
a
thomsoni
i
Bent
h.
的根。鉴别要点:本品呈不规则的厚片,或小立方块状。黄白色。切面白色,粉性,纵切面可见有纤维形成的数条纵纹。体重,质硬,富粉性,味微甜。性味归经:性凉,味甘、辛。归脾、胃经。功能主治: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重在生津止渴。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眩晕头痛,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酒毒伤中。葛
根当前94页,共206页,星期二。PUERARI
AE
LOBATAE
RADI
X基
原:豆科植物野葛Puerar
i
a
l
obata(Wi
l
l
d.
)Ohwi
.
的根。鉴别要点:本品呈不规则厚片或小立方块形,表皮具皱纹粗糙,纤维明显。切面浅黄棕色至黄白色,质韧,纤维性强。气微,味甘甜。性味归经:性凉,味甘、辛。归脾、胃经。。功能主治:解肌退热,升阳止泻,通经活络,生津止渴,透疹,解酒毒;重在升阳止泻,通经活络。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眩晕头痛,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酒毒伤中。浮海石
海浮石当前95页,共206页,星期二。浮海石与海浮石,为基原完全不同的两种药物,前者为动物类药物,后者为矿物类药物。《中国药典》201
0年版未收载。第七版全国统编教材、《临床中药学》和部颁标准《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
985年版收载。《中国药典》1
977年版一部收载:“浮海石,本品为脆孔科动物脊突苔虫Costazi
a
acul
eate
Canu. et
Bassl
er
的干燥骨骼。”《四川省中药材标准》2002年版以“浮海石
”
、“浮石”
分别收载。教科书载:浮海石与海浮石,性寒,味咸。入肺、肾经。具有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利水通淋功效。用于治疗痰热咳嗽,老痰积块,瘰疬,瘿瘤,淋病,疝气,疮肿,目翳等,尤其清化老痰,浮海石独具疗效。临床工作中,由于药学人员不能正确识别两种药,常影响中医临床疗效。浮海石当前96页,共206页,星期二。os
costazi
ae浮海石,系胞子科冬菇脊突苔虫Cost
azi
a
acul
eateGanu.
et
Rassl
er.
和瘤苔虫Cost
azi
a
costazi
i
Audoui
n的骨骼。本品又名石花(古代文献通用名),呈珊瑚样不规则块状物,常叉状分枝,呈扁圆形,灰白色,中部交织如网状,多数完整者钝圆形。质硬而脆,表面与断面均匀密集细孔,体轻,入水不沉。气微腥,味微咸。关于海浮石的基原与临床疗效,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有精辟的论述。宋人寇宗奭在《本草衍义》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载:“石花(浮石),白色,圆如大马勺,上有百十枝,每枝各搓牙分枝如鹿角,上有细纹起。以指撩之,铮铮然有声,此石花也。多生海中石上,世亦难得,其体甚脆,不禁触击。”
,
“海中者微咸,入药更良。”
(只有海中才有)当前97页,共206页,星期二。海浮石(浮石)os
pumi
ce海浮石(Pumi
ce)系火山类岩石,为火山喷发的岩浆冷凝后所得,有的采集自海中火山喷发,经海水浸泡而成。(目前市售者绝大多数为火山灰)本品呈不规则块状物,表面粗糙,有多数大小不等的细孔,呈灰白色,表面有粉状物,
且易粘附手指。质硬松脆,易砸碎,入水不
沉,断面粗糙小孔,具有绢丝样光泽,气微,味淡。当前98页,共206页,星期二。《中国矿物药》(长春中医学院,长春地质学院合编1
988年版地质出版社)指出:“市售海浮石有3种,即大浮海石(主要为火山玻璃与少量呈斑品的硅酸盐矿,采集自内陆河滩);小浮海石(主要为以壳碎屑为核心,沉积形成的结核),产于沿海岛屿岸边石花,即水生动物的死亡骨骼,长久经海水浸泡而成……”并指出:“现用的大海浮石从火山口直接采来应用,这种来源至少与其命名意义不符其微量成分也不同于海中者……各种火山岩的大海浮石成分又有很大差异,不限定药源,其疗效是很难稳定的”。“浮海石(石花)具有特定的多种微量元素,药源稳定,其疗效也就稳定”。当前99页,共206页,星期二。附子、附片、白附子、白附片.附子当前100页,共206页,星期二。Dehx(栽培基原: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
tum
carmi
chai
l
l
i
i品)的子根。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陶弘景在《神农本草经集注》中云:“乌头与附子同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
“初种为乌头,象乌之头也。附乌头而生者为附子,如子
附母也。”中药饮片因加工炮炙方法不同分为生附子,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黄附片和淡附片(上世纪五十年代加工制品).生附子:不经炮制的直接晒干的泥附子。当前101页,共206页,星期二。泥附子: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品种。盐附子:选择个大、均匀的鲜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黑顺片: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5cm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白附片: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3cm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
“白附片”。当前102页,共206页,星期二。黄附片: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3cm的片,用红花,甘草,皂角,姜黄,生姜等中药饮片熬制的药汁水浸泡煮至黄色,取出,蒸透,晒干,习称“黄附片”当前103页,共206页,星期二。老一代中医药专家,特别是京津地区中医药前辈认为:黄附片具有回阳救逆,補火救阳,逐风寒祛邪之功效;温扶元阳首推黄附片,沉寒痼冷可用生附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附片对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新陈代谢等方面具有明显作用,其使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现在只有北京同仁堂还在炮制该饮片规格。建议四川恢复“黄附片”的加工炮制。淡附片(又名:淡附子):取盐附子,用清水漂,每日换水2~
3次,至盐分漂尽为度,与干草、黑豆加水共煮至透心,切开后口尝无麻舌感时取出,除去干草、黑豆,当前104页,共206页,星期二。当前105页,共206页,星期二。当前106页,共206页,星期二。泥附子当前107页,共206页,星期二。生附子当前108页,共206页,星期二。附子当前109页,共206页,星期二。白附片当前110页,共206页,星期二。黄附片当前111页,共206页,星期二。淡附片当前112页,共206页,星期二。淡附片当前113页,共206页,星期二。黑顺片当前114页,共206页,星期二。性状鉴别要点:当前115页,共206页,星期二。盐附子:呈圆锥形,长4-7cm,直径3-5cm。表面灰黑色,被盐霜,顶端有凹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体重,横切面灰褐色,可见充满盐霜的小空隙及多角形形成层环纹,环纹内侧导管束排列不整齐。气微,味咸而麻,剌舌。黑顺片:为纵切片,外皮黑褐色,上宽下窄,长1.7-5cm,宽0.9-3cm,厚0.2-0.5cm。切面暗黄色,油润具光泽,半透明状,并有纵向导管束。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气微,味淡。白附片:为纵切片,无外皮,黄白色,半透明,厚约0.3cm。黄附片:(略)淡附片:(略)附片(白附片)当前116页,共206页,星期二。ACONITI
LATERALIS
RADIX
PRAEPARATA基
原: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
tum
car
mi
chai
l
l
i
i Dehx的子根加工品。鉴别要点:纵切厚片,大小不一,上款下窄,厚约0.3cm,有纵向导管束,无外皮,黄白色,半透明,质硬而脆,
断面角质样。气微,味淡。性味归经:性大热,味辛、甘。有毒。归心、肾、脾经。功能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寒,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苦。白附子(禹白附)当前117页,共206页,星期二。TYPHONI
I
RHI
ZOMA基 原: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
um
giganteum
Engl
.
的干燥块茎。鉴别要点: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5cm,直径1-3cm。表面黄白色,略粗糙,可见有环纹及须根茎、顶端有茎痕及芽痕。质坚硬,断面白色,粉性。味淡、麻辣刺舌。制白附子,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厚片,外表皮棕色,切面黄棕色,角质样。味淡,微有麻舌感。性味归经:性温,味辛,有毒。归胃、肝经。功能主治: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用于中风痰壅,口眼
斜,语言
涩,惊风癫痫,破伤风,痰厥头痛,偏正头痛,瘰疬痰核,蛇伤等。禹白附
关白附《中国药典》1
985年版至201
0年版收载白附子为禹白附。《中国药典》1
977年版同时收载禹白附和关白附。《中国药典》1
985年版删去了关白附。关白附与禹白附两者基原迥别,功效有异。关白附:祛寒湿、止痛。用于腰膝关节冷痛,头痛,口眼歪斜,冻疮等。禹白附:祛风疾,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当前118页,共206页,星期二。禹白附当前119页,共206页,星期二。禹白附当前120页,共206页,星期二。禹白附当前121页,共206页,星期二。当前122页,共206页,星期二。禹白附当前123页,共206页,星期二。本品在历史上,以河南禹州为集散地而故名,又形如鸡心故又名曰:“鸡心白附”(经验鉴别要点)基
原:天南星科犁头尖属植物独角莲Typhoni
um
giganteum
Eugl
.的块茎。饮片鉴别要点:一般已刮去粗皮,饮片皮部黄白色,表面白色,富粉性,无嗅,味淡,麻辣刺舌。性温,味辛。有毒。归肝经。功效:化痰,息风止痉,止痛,解毒散结。为风痰要药,主治风湿痹痛。中风痰壅,口眼喎斜,惊风癫痫,破伤风等,也用于治疗瘰疬痰核偏正头痛等。关白附关白附(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为“非正品品种”)因主产于山海关外东三省而故名。基原:毛茛科乌头属植物黄花乌头Aconi
tumcoreanum(Levl.)Rai
p.的块根。为古代文献所载白附子。始载于《名医别录》。饮片鉴别要点:一般带皮、饮片皮部棕色或褐色,可见细纵皱纹及小点状根痕。有的可见瘤状突起的侧芽痕。饮片白色,有粉性,可见多数暗色点,成环状排列或散在,无臭,味辛辣、麻舌。当前124页,共206页,星期二。关白附.《中国药典》201
0年版收载为“非正品品种”因主产于山海关外东三省而故名。基原:毛茛科乌头属植物黄花乌头Aconi
tumcoreanum(Levl.)Rai
p.的块根。为古代文献所载白附子。始载于《名医别录》。饮片鉴别要点:一般带皮、饮片皮部棕色或褐色,可见细纵皱纹及小点状根痕。有的可见瘤状突起的侧芽痕。饮片白色,有粉性,可见多数暗色点,成环状排列或散在,无臭,味辛辣、麻舌。当前125页,共206页,星期二。两种白附子均能祛风痰解痉,但禹白附毒性相对较小,功效偏重于解毒散结,现以作为白附子正品广泛应用;而关白附毒性较大,功效偏于散寒止痛,现已较少应用,但临床中,药房常两药相混用,应引起注意。关于历史上,古代文献医方中的白附子,其入药品种,从本草文献考证:多数专家学者认为:明代以前医方,以关白附入药为主,明清以来的方剂文献以禹白附为主当前126页,共206页,星期二。关于古代医方中“白附子”品种认定问题:临床中药学之品种理论认为:以历史时间来判断:以明代为限,明以前……明清以来……具体要看白附子在方剂中所起的作用而定较为客观:①如方剂中的白附子是用来祛痰定惊搐,则用禹白附为宜;②方剂中的白附子是用来祛寒湿,定痛的则选用关白附为宜。如明代牵正散(《杨氏家藏方》)、玉真散(《外科正宗》)等方剂中的白附子,则宜选用禹白附。当前127页,共206页,星期二。历史文献记载禹白附治疗淋巴结核有良效的问题:有文献记载用禹白附鲜品捣烂外敷治疗淋巴结核有良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临床重复应用,得到肯定,具有很强的重现性。但如用干品捣烂外用则无此功效,从另一方面佐证:中药鲜品临床应用的奥妙和科学性。当前128页,共206页,星期二。茼麻子、冬葵子、冬葵果及其基原、性效与鉴别当前129页,共206页,星期二。茼麻子《新修本草》茼麻子入药,首载于唐·《新修本草》,名“茼实”。茼麻子一名则首载于《本草纲目》。基
原:本品系绵葵科
Mal
vaceac
筒麻属
Abut
i
l
onAbut
i
l
on
theophrast
i植物茼麻
Medi
c
的成熟种子。别名:青麻子,顷麻,磨盘草,白麻等。处方用名:茼麻子
鉴别要点:种子呈三角状肾形,表面灰褐色,有白色稀疏短毛,一端长而尖,另一端短而略圆,中央凹陷处有淡棕色形种脐,四周有放射状细纹。种皮坚硬,破开后内有黄白色子叶,重叠折曲。性味归经:性平,味苦,归大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退翳。治赤白痢疾,淋病涩痛,痈肿目翳等。当前130页,共206页,星期二。注:茼麻子一药始载于唐·《新修本草》:“茼实,味苦,平,无毒。主赤白冷热痢。散服饮之,吞一枚破痈肿。一作顷字,人取去为素者。”尚志钩注云,茼实:《纲目作“茼麻”》。《本草纲目》:“茼一作顷,又作檾。种必连顷,故又谓之顷也。”关于茼麻子的功效,李时珍认为:赤白冷热痢,炒研为末,每蜜汤服一钱。痈肿无头者,吞一枚。生眼翳瘀肉,起倒睫拳毛。倒睫拳毛:古病名,即倒睫,又称睫拳倒刺,拳毛倒入,拳毛倒睫,倒睫拳挛,拳毛倒插。指因脏腑积热,熏蒸肝胆,上冲于目所致睫毛倒入,隐默瞳仁,眼胞赤烂等症。当前131页,共206页,星期二。冬葵果《中药材手册》当前132页,共206页,星期二。冬葵果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冬葵果一名首见于《中药材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中药材手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1
959:
280)
。《中国药典》2005年版,201
0年版收载蒙医用药,法定处方用名:冬葵果。基
原:锦葵科
Mal
vaceae
锦葵属
Mal
va
植物野葵
Mal
vaverti
cel
l
ata
L.
的干燥成熟果实。别名:马蹄菜、俄布勒吉吉日一其其格、冬寒菜、葵等。处方用名:冬葵果
鉴别要点:果实呈扁球状盘形,由1
0~
1
2个小分果组成,分果类扁圆形,直径1.4~
2.5mm,表
面黄白色或黄棕色,具隆起的环向细脉纹。
种子肾形,棕黄色或黑褐色,质坚硬。气微,味涩。性味归经:性寒,味甘、苦,归小肠、膀胱经。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滑肠通便,下乳。主治淋病、水肿、尿闭,热淋涩痛,大便不通,乳汁不行,乳房肿痛等。当前133页,共206页,星期二。冬葵子《神农本草经》基原:锦葵科Mal
vaceae锦葵属Mal
va
植物野葵
Mal
va
verti
cel
l
ata
L.
的干燥成熟种子。别名:葵子、葵菜子、冬苋菜子。处方用名:冬葵子点评:1、茼麻子、冬葵子,国内长期混用或误将茼麻子当冬葵子使用,历代本草文献所载冬葵子、茼麻子分属两种不同的品种,其有效成分、性味、功效也不相同,临床处方用药和药房调配要引起注意。当前134页,共206页,星期二。2.
历代本草文献所载冬葵子及附图均为
Mal
vaverti
cel
l
ata
L.
的种子,是中医常用中药,而蒙医所用冬葵果、《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蒙药冬葵果,实际上是冬葵子同一基原的果实,只是入药部位不同。按传统中医用药药名书写习惯,应为“冬葵子”
为宜。当前135页,共206页,星期二。3.目前四川大部分地方将冬葵Mal
va
cri
soa
L.的种子当冬葵子使用,原植物鉴别要点:冬葵:叶缘不皱曲,花冠超过萼片。野葵:叶缘特别皱曲,花冠不超过萼片。其果实与种子基本相似,只是颗粒冬葵大于野葵。莲子、石莲子(甜石莲、苦石莲)基原、性效与鉴别当前136页,共206页,星期二。莲子《日华子本草》莲子,原名藕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莲子一名,首见于五代时期,吴越日华子所著《日华子本草》(五代.吴越日华子.
《日华子本草》.
尚志钧辑绎.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1
94)
:“莲子,温,并石莲益气,止渴,助心,止痢,治腰痛,治泄精,安心。多食令人喜,又名莲的、莲子心,止霍乱。”本品作用缓和,为药食两用品种。基原:睡莲科Nymphaeaceae
莲属Nel
umbo
植物莲Nel
umbo
nuci
feraGaer
tn
的干燥成熟种子。别名:莲米、莲肉、莲蓬子等。处方用名:莲子鉴别要点:种子呈椭圆形或卵圆形,表面浅
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细纵纹和较宽的脉纹。
顶端中尖呈乳头突起,呈深棕色,常有裂口,其周围及下方略下陷,种皮菲薄,不宜剥离。子叶两瓣,黄白色、肥厚,现粉性,中心凹
陷称槽状,有一大形绿色的莲心。子叶味甜,莲心味极苦。性味归经:性平,味甘、涩,入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止泻,隐身涩精,并心安神,主治脾虚火泻,遗精带下,心悸失眠等。当前137页,共206页,星期二。石莲子《名医别录》当前138页,共206页,星期二。石莲子一名首见于陶弘景之《名医别录》。又名甜石莲,出自《广西中药志》,与莲子同基原,但其入药部位不
同,其临床疗效也有差异。基
原:睡莲科
Nymphaeaceae
莲属
Nel
umbo
Adnas.
植物莲Nel
umbo
nuci
fera
Gaert
n
的干燥成熟果实,是其果实老熟后坠于淤泥中,经久坚黑,秋冬时间整理藕池时淘洗去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月、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延边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警官职业学院《宽带接入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控制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多变量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政法大学《乳品工艺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全国粤教清华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3节《信息的处理》教学设计
- 西安外事学院《电子商务组织与运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专业外语(自动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电气控制与PLC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诊治急诊专家共识2021解读
-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金刚经》课件
- 精密测量课程中的思政案例弘扬工匠精神助力科技强国
- 残疾人就业服务
- 传统的中国纹样与饰品设计
- 工业园区消防培训课件
- 供水管网项目背景
- 浅层高效气浮池技术说明
- 小学大观念教学:设计与实施
- 《安全原理》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 氮气能耗估算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