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版_第1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版_第2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版_第3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版_第4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言1.“社会主义”一词的含义“社会主义”是个多义词,其含义包括三个方面:(1)社会主义思想体系;(2)社会主义运动;(3)社会主义制度。1可编辑ppt2.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是无产阶级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进而创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伟大历史进程;揭示的是无产阶级自己解放自己并最后解放全人类的普遍规律。2可编辑ppt3.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性质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四大系统,是以政治为先导,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总体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3可编辑ppt4.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科学社会主义在狭义上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科学社会主义在广义上是指整个马克思主义,它集中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目的、理想和实际上的政治效用。在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中,只有它才可以在整体意义上和马克思主义成为同义语。4可编辑ppt第一章一、对古代理想社会观的评价(1)积极意义:反映了人们反对剥削压迫,反对贫富对立,实现财产公有和人人平等的愿望,在历史上曾唤起并鼓舞广大劳动人民为建立理想社会而斗争,对近代空想社会主义产生过启发作用;(2)局限性:不具备实现的客观条件,只是对过去时代的美化、迷恋或对未来社会的虚构,并带有原始共产主义或平均主义的色彩,对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有消极的影响。5可编辑ppt二、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产生背景

资本主义由家庭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过渡,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英国的“圈地运动”。2.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思想或代表作(1)莫尔:《乌托邦》;(2)闵采尔:“千载太平天国”;(3)康帕内拉:《太阳城》。主要特点(P31)

对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的描写。6可编辑ppt三、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主要特点(1)以理性论作为批判剥削制度和论证理想社会的武器;(2)采用法律条文的形式,把理想社会法律化、制度化;(3)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的色彩。7可编辑ppt四、19世纪初期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1)采用详尽的理论论证的形式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2)摆脱了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3)开始了将理论付之实践的尝试。五、

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8可编辑ppt1.历史功绩:(1)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2)对未来社会提出许多积极的主张和天才的猜测,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素材;(3)提出了一些含有历史唯物主义萌芽因素的见解,为唯物史观的创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9可编辑ppt

2.历史局限性:(1)他们的学说的理论基础是唯心史观,因而不能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2)他们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3)他们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因而找不到变革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10可编辑ppt

六、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客观条件:三个历史条件(1)社会经济条件--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明朗与激化;(2)政治条件--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3)思想文化条件--19世纪人类文明的发展以及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等领域取得的新成就。11可编辑ppt2.主观条件:两大理论基石(1)唯物史观的创立,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2)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七、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意义1.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从理性原则来批判资本主义和从头脑中构思未来社会的唯心史观,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12可编辑ppt2.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期望通过阶级调和以及用示范改良的方法实现理想社会的幻想,揭示了阶级斗争是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正确道路;3.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看不到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和只想依靠少数人变革社会的缺陷,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13可编辑ppt八、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1.科学性

它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主张按照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来建立一种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其基本原理和设想在许多方面都为后来的革命实践证明具有客观真理性。2.革命性14可编辑ppt

其革命性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它的阶级性,公开申明它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是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服务的;二是它的战斗性,一方面表现在它是在与各种资产阶级的卫道士和形形色色的假社会主义学说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表现在它在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的同时,提出了运用革命暴力夺取资产阶级政权的战斗口号,向无产阶级提供了改造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15可编辑ppt3.开放性

科学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实践的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开放的思想体系。它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了全人类优秀历史文化遗产而产生,也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随着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而充实、丰富,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吸收当代的各种文化成果而不断地向前发展。16可编辑ppt第二章落后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的客观必然性17可编辑ppt1.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落后国家首先胜利的条件(1)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加剧,帝国主义战争造成资本主义统治战线的薄弱环节;(2)国内的社会矛盾尖锐化,人民除了起来革命就没有别的出路;(3)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没有能力把国家引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4)无产阶级革命性强,有农民作同盟军,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18可编辑ppt2.落后国家首先发生革命是社会形态转折的常态

历史上首先发生革命进入新的社会形态的不是原来发达的地方,而是原来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从生产方式更迭的历史看,率先建立新的生产方式的国家,既不是旧的生产方式发展最充分的国家,也不是旧的生产方式最不发达的国家,而是这种生产方式有一定发展而又发展尚不充分的国家。这是社会形态转折的常态,历史发展的通例。19可编辑ppt3.落后国家首先发生革命符合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社会的生产方式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构成,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在经济基础上建立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均有反作用。20可编辑ppt

社会的外壳是由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构成的。发达国家生产力发达,经济基础比较雄厚,上层建筑强大而完善,加上发展时间较长,统治经验丰富,社会外壳比较坚固,它们可以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来缓和社会矛盾,使生产力的发展难以突破社会的外壳。而落后国家则相反,由于经济基础差,社会不稳定,社会制度难以成熟,统治经验缺乏,社会外壳不够坚固,一旦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发生要求改变生产关系的革命,就较易冲破社会外壳,进入新的社会形态。21可编辑ppt二、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思想通过国家资本主义作为中间环节向社会主义过渡。从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个总的方向看,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相比,是作了一定的退却。但这种退却的本质特征是纠正冒进错误,使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回到客观规律所允许的道路上来。22可编辑ppt三、经济落后的国家也能够首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23可编辑ppt三、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在于科学社会主义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理论上的说明:哲学原理中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2.以“合力论”和“重点论”解释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3.列宁对社会的描写:苏维埃制度+美国的托拉斯组织+英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24可编辑ppt第三章一、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必然性1.改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思想,是社会主义题中的应有之义;2.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3.改革是实现新旧体制(模式)转换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由一种模式发展为多种模式的主要途径。25可编辑ppt二、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目的任务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任务是摸索、创立、改善和完备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本质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体制和一系列具体制度。现阶段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总的任务是建立具有本国特色的新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的定型化。26可编辑ppt第四章一、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践结合的两次飞跃及其理论成果1.第一次飞跃(1)内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27可编辑ppt(2)理论成果及其意义第一次飞跃所产生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主要是解决了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以农民为主要群众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开展共产主义运动的问题。28可编辑ppt第二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29可编辑ppt

第五章一、当今世界所处的时代当今世界仍处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其根据是:1.世界基本矛盾的内容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只是表现形式和特点有所不同。2.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没有改变,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仍然是时代的中心。3.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时代方向没有改变,但发展的道路更加曲折。30可编辑ppt

二、现时代主题的新变化1.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2.现时代主题转变的原因(1)战争与和平的因素此消彼长①维护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②世界和平力量日益壮大;③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2)发展问题已成为当代世界的核心问题31可编辑ppt三、对战后资本主义出现的新现象的认识(一)战后资本主义出现的新现象及其原因1.新现象(1)发生了新的技术革命新技术革命给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两大变化:一是产业结构与劳动特性的变化;二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2可编辑ppt(2)垄断有了新的发展①社会化——垄断控制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②国家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③国际化——跨国公司的作用越来越大。(3)实行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改良措施①在分配环节上,推行“社会福利制度”;②在资本所有权上,推行“资本民主化”;33可编辑ppt③在生产和经营管理方面,推行“管理民主化”。(4)殖民主义采取了新的形式①商品输出——通过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的不平等交换所造成的价格“剪刀差”来剥削发展中国家的人民;②资本输出——通过直接投资与贷款等形式,进行经济渗透,以便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控制发展中国家。34可编辑ppt(5)帝国主义国家加强了国际协调2.新现象产生的原因(1)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推动;(2)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的结果;(3)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4)资本主义垄断集团之间激烈斗争的产物;(5)世界社会主义力量的影响和触动。35可编辑ppt四、对战后资本主义出现的新现象的评析1.资本主义出现的变化不能消除其固有矛盾(1)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更深化;(2)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更深化;(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更深化;(4)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更深化。36可编辑ppt2.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变化在客观上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准备着条件

(1)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生产力条件;(2)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作了物质准备;(3)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准备着素质更高的阶级力量;(4)为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准备着广泛的同盟军。37可编辑ppt专题资本主义必然发展到社会主义38可编辑ppt

维度1:从社会形态之间的联系看任何社会形态的后期必然会孕育新的社会形态的萌芽

1)初期—中期—后期(奴隶社会)|2)初期—中期—后期(封建社会)|初期—中期—后期(资本主义)所以,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包含着内在的否定自身的因素,从而导致社会形态的转化。39可编辑ppt

维度2: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专题2)

1.生产的专业化和经济的全球化加速了生产的社会化2.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三大社会差别正在缩小(1)新的技术革命所引起的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变化,使农业逐步工业化,农村逐步城市化,农业人口大规模地向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正在缩小。40可编辑ppt

(2)产业结构变化所引起的劳动特性的改变,使体力劳动逐步被脑力劳动所取代,脑体差别正在缩小,进而缩小了生产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差别,从而为阶级差别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奠定基础。三大社会差别的缩小正在出现加速的趋势,其最终结果将是差别的消失,而三大社会差别的消失,正是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41可编辑ppt维度三:从生产关系方面看: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很多改良措施,如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推行“资本民主化”和“管理民主化”、实行社会福利制度等,实际上已经偏向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主义方向,即国民经济的计划调节、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提高工人阶级的经济地位和实现社会公平。这表明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已超越了资本主义的范畴,而含有社会主义的因素了。42可编辑ppt

2.“股份制”和“经理制”的普遍实行,加速了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社会化,对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化更具有直接的意义:(1)股份制会导致股权法人化和股权分散化:股权法人化表明在现代企业中,法人资本已经取代家族资本,法人地位代替了私人地位;43可编辑ppt

股权分散化表明在社会生产中,资本不再集中在少数人手上,私人资本变成了社会资本。股权法人化和股权分散化的出现,充分说明资本已经走向社会化,社会生产不再依赖个别资本家的投资,资产阶级开始向大众化过度。44可编辑ppt

(2)经理制导致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分离,管理已经社会化,资本家已无法支配自己的资本,他们逐步丧失了管理生产资料的能力,加上民主化管理对其行为的约束,也表明资产阶级正在向大众化过度。45可编辑ppt总结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社会化的趋势表明,不管资本主义发生什么样的新变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总有一天会把人类社会推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到时自然会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我们今天所作的努力,无非是为了加速这一进程而已。4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