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腔医学专业口腔科口腔颌面医学影像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一、根尖片
【适应证】
主要用于融病,牙髓钙化,牙内吸收,根尖周病变,牙发育异常,牙周炎,牙外伤,牙根折
裂,较深大的修复体、种植体及某些系统病累及牙周骨病变等的检查。
【禁忌证】
无特殊禁忌证,但重度开口困难患者、严重颅脑损伤及因严重系统病或其他病情严重无法配
合者,不宜拍摄。
【操作程序及方法】
最常应用的根尖片投照方法为根尖片分角线技术,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患者位置患者坐在专用口腔治疗椅上,椅座呈水平位,背托呈垂直位,调节椅子高度,
使患者口角与术者腋部相平。患者坐位呈直立姿势,头部靠在头托上,矢状面与地面垂直。
投照上颌后牙时,外耳道口上缘至鼻翼之连线(听鼻线)与地面平行。投照上颌前牙时,头
稍低,使前牙的唇侧面与地面垂直。投照下颌后牙时.,外耳道口上缘至口角之连线(听口线)
与地面平行。投照下颌前牙时,头稍后仰,使前牙的唇侧面与地面垂直。
2.胶片分配成年人进行全口牙齿检查时,需用M张3cmX4cm胶片,其分,配方法如图8-L
如儿童进行全口牙齿检查时,一般用10张2cmX3cm胶片,其分配方法如图8-2。
3.胶片放置及固定胶片放入口内应使胶片感光面紧靠被检查牙的舌(腭)侧面。投照前牙
时,胶片竖放,边缘要高出切缘7mm左右,投照12时,应以1的切缘为标准:投照后牙
时,胶片横放,边缘高出殆面10mm左右。留有这些边缘,其目的是能使照片形成明显的
对比度及避免牙冠影像超出胶片。胶片放好后,嘱患者用手指固定或用持片夹固定。
4.X线中心线
(1)X线中心线角度:使X线中心线与被检查牙的长轴和胶片之间的分角线垂直。为了精
确地显示每个牙根的长度•应对每个牙根的情况采用不同的X线中心线投照角度。表8・1
为目前在临床工作中最常应用的X线中心线投照角度,可显示比较正确的牙图像。
袁8•1投照上、下领牙齿时X线倾斜平均角度(星直角度)
部位X线倾斜方向X线倾斜角度
上颌切牙位向足侧倾斜42°
上颌单尖牙位向足侧倾斜45°
上颌双尖牙及第一磨牙位向足侧倾斜30。
上颌第二、三磨牙位向足侧倾斜28°
下颌切牙位向头侧倾斜一15°
下颌单尖牙位向头侧倾斜-18°〜20°
下颌双尖牙及第一磨牙位向头侧倾斜-10°
下颔第二、三磨牙位向头侧倾斜5°
X线中心线与被检查牙长轴和胶片之间夹角的分角线的角度称为垂直角度,应尽虽呈直角投
照。X线中心线向牙近、远中方向所倾斜的角度称为X线水平角度。由于个体之间牙弓形态
可以有较大区别.X线水平角必须随患者牙弓形态进行调整。其目的是使X线与被检查牙的
邻面平行,以避免牙影像重叠。如X线中心线与被检查牙的邻面不平行,向远中或近中倾斜,
则在照片上所显示牙的邻面影像将相互重叠,影响诊断。
(2)X线中心线位置:投照根尖片时,X线中心线需通过被检查牙根的中部,其在体表的位
置如下。①投照上颌牙时,以外耳道口上缘至鼻尖连线为假想连线,X,线中心线通过部位
分别为投照上中切牙通过鼻尖;投照上单侧中切牙及侧切牙时,通过鼻尖与投照侧鼻翼之连
线的中点;投照上单尖牙时,通过投照侧鼻翼;投照上前磨牙及第一磨牙时,通过投照侧自
瞳孔向下的垂直线与外耳道口上缘和鼻尖连线的交点,即额骨前方,投照上第二磨牙和第三
磨牙时,通过投照侧自外眦向下的垂线与外耳道口上缘和鼻尖连线的交点,即额骨下缘。②
在投照下颌牙时,X线中心线均在沿下颌骨下缘上1cm的假想连线上,然后对准被检查牙的
部位射入。
【注意事项】
如果牙排列不整齐、颌骨畸形或口内有较大肿物妨碍将胶片放在正常位置上时,可根据牙的
长轴和胶片所处的位置改变X线中心线倾斜角度。如遇腭部较高或口底较深的患者,胶片在
口内的位置较为垂直,X线中心线倾斜的角度应减少;而全口无牙、腭部低平、口底浅的患
者,则胶片在口内放置的位置较平,X线中心线倾斜的角度应增加。儿童因牙弓发育尚未完
成,腭部低平,X线中心线倾斜的角度应增加5°-10',
二、岛翼片
【适应证】
主要用于检查邻面盛、髓石、牙髓腔的大小、邻面解与髓室是否穿通及穿通程度、充填物边
缘密合情况、牙槽皤顶病变及儿童滞留乳牙根的位置、恒牙胚的部位和乳牙根吸收类型等。
【禁忌证】
同本章“一、根尖片”。
【操作程序及方法】
1.切牙位
(1)患者体位:坐于牙科椅上,使听鼻线与地面平行,头矢状面与地面垂直。
(2)胶片:由3cmX4cm根尖片改制而成。拍摄时请患者张口,将胶片长轴与切牙长轴
平行,放于上下颌切牙舌侧,胶片长轴位于两中切牙之间,短轴在上颌切牙下缘。请患者用
上下切牙缘咬住翼片。
(3)X线中心线:以8。角对准两中切牙之间,通过上颌切牙缘上方0.5cm射入,并使
X线水平方向与被照牙邻面平行。
2.磨牙位
(1)患者体位:坐于牙科椅上,使头的矢状面与地面垂直,听口线与地面平行。
(2)胶片;由3cmX4cm根尖片改制而成。拍摄时请患者张口,将胶片短轴与磨牙长轴
平行,放于下颌磨牙舌侧,将翼片放于被照牙殆面上,然后请患者轻轻用正中颌位咬住翼片。
(3)X线中心线:以8°角对准胶片中心,通过上颌磨牙面上方0.5cm射入,并使X线水平角
度与被照牙邻面平行。
三、上颌前部颌片
【适应证】
主要用于观察上颌前部骨质病损及乳、恒牙的情况。
【禁忌证】
同根尖片。
【操作程序及方法】
1.患者体位。坐于牙科椅上,头矢状面与地面垂直,听鼻线与地面平行。
2.使用6cmX8cm胶片,胶片长轴与头矢状面平行,放置于上、下颌牙之间,嘱患者于正中
颌位咬住胶片。
3-X线中心线以向足侧倾斜65。对准头矢状面,由鼻骨和鼻软骨交界处射入胶片中心。
四、上颌后部颌片
【适应证】
主要用于观察一侧上颌后部骨质变病。
【禁忌证】
同本章“一、根尖片”.
【操作程序及方法】
L患者体位。位置同上颌前部颌片。
2.使用6cmX8cm胶片。将胶片置于上、下颌牙之间,尽量向后并向被检查侧放置。胶片长
轴与头的矢状面平行,嘱患者于正中粉咬住胶片。
3.X线中心线向足侧倾斜60°,水平角度与被检查侧前磨牙邻面平行,对准被检侧眶下孔的
外侧射入。
五、下颌前部颌片
【适应证】
常用于观察下颔颊部骨折及其他颊部骨质病变。
【禁忌证】
同本章“一、根尖片”。
【操作程序及方法】•
L患者体位。坐于牙科椅上,头部后仰,矢状面与地面垂直,使胶片与地面呈55。角。
2.使用6cmX8cm胶片,将胶片置于上、下颌牙之间,尽量向后放置,胶片长轴与头矢状面
平行,并使胶片长轴中线位于两下中切牙之间,嘱患者于正中殆位咬住。
3.X线中心线以0°角对准头矢状面,由颊部射入。
六、下颌横断颌片
【适应证】
主要用于检查下颌骨体部骨质有无颊舌侧膨胀,下颌骨体骨折移位,异物及阻生牙定位和颌
下腺导管结石等。
【禁忌证】
同本章“一、根尖片气
【操作程序及方法】
1.患者体位坐于椅上,头的矢状面与地面垂直,听鼻线与地面垂直。
2.胶片大小及放置与下颌前部殆片相同。
3.X线中心线对准头矢状面,经两侧下颌第一磨牙连线中点垂直胶片射入。
七、华特位片
【适应证】
主要用于观察上颌窦、额窦、筛窦、鼻腔、上^骨、额骨、额弓、下颌喙突及颌间间隙等部
位的病变,包括肿瘤、炎症、外伤、发育畸形等。
【禁忌证】
呼吸、循环障碍及严重颅脑损伤或存在其他危及生命体征的患者。
【操作程序及方法】
1.患者体位。坐于摄影架前,面向暗盒,头矢状面与暗盒垂直0使颊部靠暗盒下缘,头后
仰,使外耳道口上缘与外毗的连线(听眦线)与胶片成37。,鼻尖与上唇间的中点放于暗盒
中心。
2.使用12.5cmX17.5cm胶片,横放于摄影架上,并与地面垂直。
3.X线中心线对准上唇与第尖间的中点,与暗盒垂直射入胶片中心。
4.焦点胶片距离100cm„
【注意事项】
投照时用遮线筒、滤线器。
八、颅底位片
【适应证】
主要用于检查颅底病变、上颌后部及甄下窝病变。
【禁忌证】
同本章“七、华特位片”。因患者颈部或其他疾病不能配合者,不宜拍摄此片。
【操作程序及方法】
1.为使患者舒适及减少操作困难,投照时应使用颅底固位架。将固位架置于摄影台上,使
固位架中线对准摄影台中线。
2.患者体位。仰卧于固位架的斜面上,头部正中矢状面对固位架中线,头后仰。根据患者
颈部长短的不同,调节暗盒架使头顶与暗盒接触,使外耳道上缘与眶下缘连线(听眶线)与
暗盒平行,暗盒上缘超出前额部,下缘超出枕外隆凸。
3,使用20cniX25cm胶片。暗盒长轴置于暗盒架中线上。
4.X线中心线。对准两侧下颌角连线中点与暗盒垂直射入胶片中心.
5.焦点胶片距离lOOcmo
【注意事项】
投照时用遮线筒、滤线器。
九、额弓位片
【适应证】
检查额弓的形态及周围组织结构,观察是否有额弓骨折以及额弓周围有无异物存在。
【禁忌证】
同本章“七、华特位片气
【操作程序及方法】
1.患者体位。尽量使用颅底固位架,患者体位与颅底位相同。头部后仰,使听鼻线与暗盒
平行。头矢状面与暗盒垂直。额弓位于胶片中心。
2.使用12.5cmX17.5cm胶片。
3.X线中心线对准额弓中点,与暗盒垂直射入胶片中心。
4-焦点胶片距离100cm,
【注意事项】
使用遮线筒和滤线器。
十、下颌骨侧位片
【适应证】
检查下颌骨体部、下颌角以及下颌升支的病变或骨折。
【禁忌证】
同本章“七、华特位片七颈部活动受限及下颌前伸障碍者慎用。
【操作程序及方法】
1.患者体位。患者坐于牙科椅上,头部向患侧倾斜并将下颌向前伸,X线中心线从对侧下颌
角射入,从患侧下颌骨颊侧穿出。根据检查目的不同,本片位的投照角度可以有一定程度的
调整。如需观察尖牙区下颌骨体(单尖牙位)时,可令患者头部稍旋转,使尖牙区紧贴暗盒,
使对侧下颌体影像向上、向前移开,X线中心线通过下颌骨体的尖牙区。如需观察下颌角前
后的骨质变化,可使患者下颌骨体紧贴暗盒,X线中心线通过患侧下颌骨体,称为下颌骨体
位。如果需要观察颍突,可使患者转动头部,将下颌支紧贴暗盒,头矢状面与暗盒平行,X
线中心线通过下颌升支中部,称为下颌升支侧位。
2.使用12.5cmX17.5cm胶片。
3.焦点胶片距离40cm。
【注意事项】
可以使用牙科X线机或其他较大功率的X线机。使用牙科X线机可以不用滤线器。
十一、下颌骨后前位片
【适应证】
主要用于检查下颌骨升支内、外侧骨质及上、下颌颌间间隙情况。
【禁忌证】
同本章“七、华特位片七不能俯卧或坐正的患者不宜选择此片位。
【操作程序及方法】
L患者体位。患者面向胶片,头矢状面以及听眶线均与暗盒垂直.前额和鼻尖紧靠暗盒,上
唇置于暗盒中心。
2.使用12.5cmX17.5cm胶片。
3.X线中心线自患者后方向前,对准上唇,与暗盒垂直。
4.焦点胶片距离,俯卧位100cm,坐位60cm。
【注意事项】
用遮线筒,滤线器。
十二、下颌骨开口后前位
【适应证】
主要用于观察两侧赫突顶面及内外径向的病变。
【禁忌证】
同本章“七、华特位片”。开口困难者不宜选择此片位。
【操作程序及方法】
1.患者体位。患者面向胶片,头部矢状面对暗盒中线并与暗盒垂直,前额和鼻尖紧靠暗盒,
鼻根部放于暗盒中心。请患者尽量张大口,使醮突向前下滑动到关节前结节下方。
2.使用20cmX25cm胶片。
3.X线中心线沿矢状面自患者后方向前,向头侧倾斜25°,通过鼻根部射入暗盒中心。
4-焦点胶片距离,俯卧位100cm,坐位60cm。
【注意事项】
用遮线简,滤线器。
十三、下颌骨升支切线位
【适应证】
主要用于观察下颌升支外侧密质骨有无膨出、增生及破坏。
【禁忌证】
同本章“七、华特位片”。
【操作程序及方法】
1•患者体位。患者面向胶片,前额鼻尖紧靠暗盒,被检侧的下颌升支放于胶片中心,醮突应
位于暗盒上缘以下。使头部矢状面向对侧倾斜,被检侧升支颊侧骨板前后向与暗盒垂直。
2.使用12.5cmX17.5cm胶片。
3.X线中心线对准被检侧的下颌升支后缘中部,与暗盒垂直射入胶片中心。
4.其他条件同本章“十一、下颌骨后前位片气
【注意事项】
同遮线简、滤线器。
十四、额下颌关节许勒位片
【适应证】
主要用于观察濒下颌关节关节窝、关节结节、噩突及关节间隙的病变,如噩突骨折、脱位、
先天畸形及肿瘤等。
【禁忌证】
同本章“七、华特位片”。
【操作程序及方法】
1.本片位常规为两侧闭口摄影,需要时可同时拍照两侧开口位片,共四幅图像同摄于一张
胶片上,以便两侧对比读片。
2.患者体位。有条件者使用专用头颅固位架可以明显减少投照难度。将固位架板面的耳塞
放进被检侧的外耳道口,再将另一侧耳杆下端的耳塞放于对侧的外耳道口,此时患者头矢状
面与暗盒平行,嘱患者上、下旋转头部使听眶线与固位架板面短轴平行。
3-使用12.5cmX17.5cm胶片,共拍摄双侧关节开闭口位4张图像。
4.X线中心线向足侧倾斜25°,对准对侧的外耳道口上方5cm处射入。
5.焦点胶片距离75cm。
【注意事项】
1.用遮线筒,滤线器。
2.拍摄闭口位时,应注意使患者保持在正中摘位,以便于观察关节间隙。
十五、颍突经咽侧位片
【适应证】
主要用于观察^突病变,如骨关节病、噩突脾瘤及噩突高位骨折等。
【禁忌证】
同本章“七、华特位片气张口不足1cm的患者,由于噩突无法下滑到关节前结节下方,较
难得到满意的影像。
【操作程序及方法】
1-此位置常规摄影是两侧骤突同摄于一张胶片上,以便两侧对比读片。
2.患者体位。患者坐于椅上,被照侧向畏突贴近暗盒。使外耳道口置于胶片中心向后向上各
L5cm处。患者头部矢状面与胶片平行,听界线与地面平行,请患者半张口.
3,使用12.5cmX17.5cm胶片的1/2,暗盒横放,用铅板遮挡胶片的1/2,-侧曝光后用铅板
遮挡已经曝光的一侧,再曝光另一侧。
4.X线中心线从患者对侧乙状切迹处射入,向头侧、枕侧各倾斜5°,经患侧醮突穿出。
5.焦点胶片距离。如果使用口腔科专用X线机,需将遮线筒口紧贴患侧皮肤。这时,焦点
胶片距离为遮线筒长度(20cm)加上患者面宽度。
十六、体腔摄影片
【适应证】
主要用于检查上颌或下颌范围较大的骨病变.
【禁忌证】
同本章“七、华特位片由于本方法必须将X线球管放入患者口内摄影,对于不能合作的
患者特别是儿童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本方法摄影。对于无法有效控制头部和口腔状态以及开
口困难或有意识障碍的患者亦应避免使用。
【操作程序及方法】
1.患者体位患者坐于椅上,照上颌时头部矢状面与地面垂直,外耳道口上缘与鼻翼连线与
地面平行;照下颌时头部矢状面与地面垂直,外耳道口上缘与眶下缘连线与地面平行。
2-胶片10cmX24cm横放,照上颌时胶片应放在X线管的上方;照下颌时胶片应放在X线管
的下方。尽量使胶片与颌骨外侧面平行,请患者用手固定胶片。
3.X线中心线必须与患者头颅矢状面重合,以免两侧磨牙与胶片的距离不一致造成影像不对
称失真。注意X线管与水平面的夹角,照上颌时X线管向头侧倾斜10°;照下颌时X线管
向足侧倾斜6°-8。。
4-焦点胶片距离将X线管放入患者口内的深度成人为5~6cm,年轻或口腔较小者应酌情减
少放入深度。
【注意事项】
注意照上颌时X线管窗口应旋转向上,照下颌时X线管窗口应旋转向下。
十七,头影测量片
【适应证】
主要用于研究分析健康人及错殆畸形患者牙、颌,面形态结构,研究颅颌面生长发育及记录
矫治前后牙、颌、面形态结构的变化.有时亦用于颅、颌、面异物的定位。
【禁忌证】
行外伤患者颅、颌面异物定位时,如病情严重,对存在危及生命体征、无法配合的患者.应
避免检查。
【操作程序及方法】
头颅定位仪是进行X线头影测量必不可缺的设备。只有完全排除了因头位不正而造成的误差
后•各种头影测最的结果才有分析比较的价值。
L头颅侧位头影测量片
(1)患者体位:患者坐于椅上,胶片位于患者的右侧。将头颅固位架的耳塞调至与患者
外耳道口平齐,轻柔地将两侧耳塞分别放进外耳道口内,嘱患者轻轻调整自己的头位使两侧
耳塞在外耳口内的位置保持一致。此时,头部矢状面与暗盒平行。请患者缓慢低头或仰头,
使头颅固位架的眶针尖端刚好指在眶下缘最低点水平。嘱患者咬在正中颌位。
(2)胶片:20cmX25cm或25cmX30cm,与地面垂直。
(3)X线中心线:对准外耳道口并且保证两侧外耳道口的影像相互重叠,X线中心线垂
直暗盒投照。
(4)焦点胶片距离;X线管焦点至头部矢状面为150cm。头部矢状面至胶片为15cm。
2.头颅正位头影测量片
(1)患者体位?患者坐于椅上,胶片位于患者的前面。将头颅固位架的耳塞调至与患者外耳
道口平齐,轻柔地将两侧耳塞分别放进外耳道口内,嘱患者轻轻调整自己的头位,使两侧耳
塞在外耳口内的位置保持一致。此时,头部矢状面与暗盒垂直。请患者缓慢低头或仰头使得
头颅固定架的眶针尖端刚好指在眶下缘最低点水平,使听眶线与暗盒垂直。嘱患者咬在正中
转位。
(2〉胶片:20cmX25cm或25cmX30cm.与地面垂直。
(3)X线中心线:自患者后方穿过两侧外耳道口连线中点向前到达暗盒,X线中心线与
暗盒垂直。
(4)焦点胶片距离,X线管焦点至两侧外耳口连线中点的距离为150cm。外耳道口连线
中点至胶片为15cm0
【注意事项】
用遮线筒,滤线器。
十八、头颅正、仰J位片
【适应证】
这两个片位常应配合使用,主要用于观察颅面骨的肿瘤、外伤、颅骨发育或其他颅面骨病变
情况。
口腔医学分册
【禁忌证】
同本章“七、华特位片七
【操作程序及方法】
1.头颅正位片
⑴患者体位:患者俯卧位,两手按扶台面,保持身体平衡。头部矢状面与台面垂直并且与
胶片中线重合。前额和鼻紧靠台面,外耳道口上缘与外眼角连线与台面垂直,将第根放于暗
盒中心。特殊情况患者可以仰卧位(此时颅骨前部影像显示较模糊)。
⑵胶片:20cmX25cm或25cmX30cm。
(3)X线中心线:对准枕外隆凸上方,与暗盒垂直穿出第根部到达胶片中心。
⑷焦点胶片距离:lOOcmo
2.头颅侧位片
⑴患者体位:患者俯卧位,头部侧旋,被检侧紧贴暗盒。对侧前胸稍抬高,手按扶台面,
保持身体平衡。头部矢状面与台面平行。暗盒上缘应超出头顶、下缘应超出下颌下缘。
(2)胶片:20cmX25cm或25cmX30cmo
(3)X线中心线:对准外耳道口前方和上方各2cm处,与暗盒垂直。
⑷焦点胶片距离
【注意事项】
用遮线筒,滤线器。
十九、上颌侧位体层片
【适应证】
主要用于检查上颌骨、上颌窦、腭部、翼腾窝及颠下窝的病变,包括炎症、囊肿、肿瘤等。
【禁忌证】
同本章“七、华特位片气
【操作程序及方法】
1.患者体位微卧于摄影台上,头侧转勺使被检查侧靠台面。头矢状面与台面平行,听鼻线
与台面短轴平行。
2.胶片12.5cmX17.5cm°
3.X线中心线X线中心线对准听鼻线中点,X线管移动角度为50°角。
4.焦点胶片距离100cmo
【注意事项】
使用活动滤线器。常用层面相当于被检查侧的上颌磨牙列层,该层距离台面
4s4.5cmQ
二十、上颌后前位体层片
【适应证】
主要用于检查上颌病变及其与上颌窦、筛窦、眶底、鼻腔和颅底的关系。翼突层常用于观察
上颌肿瘤是否累及翼突及颅底。
【禁忌证】
同本章“七、华特位片”。
【操作程序及方法】
1.患者体位锵卧于摄影台上.头的正中矢状面对准台面中线并与台面垂直,使前额与鼻部靠
向台面,听眶线与台面垂直,以鼻尖对向暗盒中心。
2.胶片12.5cmX17.5cm
3.X线中心线X线管移动角度为50、X线管处于正常垂直位时,X线中心线对准鼻翼的基底
部。
4.焦点胶片距离100cm()
【注意事项】
使用活动滤线器。上颌后前位体层域根据临床需要面选择。最常用的为上颌第一磨牙层和翼
突层。上颌第一磨牙层距台面4s4.5cm:翼突层距台面6.5~7cm。
二十一、颍下颌关节例J位体层片
【适应证】
主要用于检查许勒位片关节间隙显示不清或无间隙、需要较准确显示关节间隙及颍突位置,
题下颌关节各种骨病变及颗下颌关节周围组织病变累及颠下颌关节骨性结构等.
【禁忌证】
同本章“七、华特位片气
【操作程序及方法】
1.,慧者体位投照时将体层摄影定位架置于摄影台上,其中线与台面中线重合。患者体位
与上颌侧位体层位相同,使被检查侧的外耳道口位于定位架近台面侧的耳塞上,将定位架上
方耳杆的耳塞插入对侧外耳道内。
2.胶片12.5cmX17.5cm0
3.X线中心线X线管移动角度为50°。X线管处于正常垂直位时,X线中心线对准瓢下颌关
节中心。
4.焦点胶片距离100cm»
【注意事项】
使用活动滤线器,暗盒长轴与摄影台短轴平行放在活动滤线器内固定。选择颍突侧位中间层,
距台面约2cm(应再加定位架板厚度)。
二十二、曲面体层片
【适应证】
主要用于检查:①上下颌骨外伤、畸形、肿瘤、炎症及血管性等病变,②牙及牙周组织疾病,
如阻生牙及牙周炎等;③观察牙发育及萌出状况;④错颌畸形;⑤颍下颌关节紊乱病;⑥其
他颌面部病变的搜寻等。
【禁忌证】
同本章“七、华特位片”。
【操作程序及方法】
曲面体层摄影可分为上颌、下颌及全口牙位三种,但以全口牙位最为常用。
1.全口牙位曲面体层片投照时患者取立位或坐位,颈椎呈垂直状态或稍向前倾斜,下颌颊
部置于颊托正中,用前牙切缘咬在颌板槽内,头矢状面与地面垂直,听眶线与听鼻线的分角
线与地面平行,用额托和头夹将头固定。层面选择在颊托标尺零位。
2.下颌骨位曲面体层片投照时患者下颌颊部位于颊托正中,上、下切牙缘咬在摘板槽内;
听鼻线与地面平行,头矢状面与地面垂直。层面选择在颊托标尺向前10mm处。
3.上颌骨位曲面体层片嘱患者颊部放在颊托上,听眶线与地面平行,头矢状面与地面垂直。
层面选择在颊托标尺向前1。5mm处。
【注意事项】
应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体位。
二十三、涎腺造影
【适应证】
主要用于涎腺慢性炎症、舍格伦综合征、涎腺良性肥大、涎腺肿瘤、涎疹的检查,亦可用于
观察涎腺邻近组织病变是否侵及涎腺。
【禁忌证】
1.涎腺急性炎症期。
2.X线平片已明确涎腺有阳性涎石。
【操作程序及方法】
b40%碘化油腮腺造影
(1)应先检查腮腺局部情况,用口镜将颊部向外牵开,挤压腺体,观察导管口有无涎液
流出,应注意其量及性质。
(2)如口内有活动义齿应请患者取下,导管口局部黏膜用0.5%碘仿消毒后,再用-钝头
探针从导管口探入导管内,一方面可使导管口及导管稍加扩张,另一方面也可探知导管的走
行方向,应注意动作轻柔,勿侧穿导管壁。
(3)用一特制(针端圆钝)针头,连于装有碘油的注射器上•将针头沿探入方向插入导
管内并绕过咬肌前缘,避免因探人太浅推注造影剂时外溢。
(4)缓慢推注造影剂,造影剂用量可视患者年龄及病变性质有所不同。成人一•般
L2mIo儿童用量酌减,例如5岁、6岁、7岁、8岁,可分别注入0.5ml、0.6ml、0.7m]、
0.8mle如推注中造影剂有外溢时应酌情加量,
(5)推注完毕,如有造影剂外溢于口腔内,应用乙醇棉球擦净。以免干扰造影影像。导
管口处压以纱卷,拔出针头立即拍照X线片。
(6)腮腺造影侧位片投照,将12.5cmX17-5cm暗盒横放于摄片架上,使暗盒与地面成
70°。患者坐于椅上,转成侧位,被照侧靠暗盒。头矢状面与暗盒平行,颊前伸,使腺体位
于暗盒中心向后2cm处。X线中心线以0°对准对侧下颌角下方1cm,再向枕侧倾斜5。〜
10°射入腺体部,距离为40cm。
(7)照完侧位充盈片后如需拍后前位片者,应立即投照,暗盒直放于摄片架上,暗盒与
地面垂直。患者坐于摄片架前,面向胶片。额、鼻紧靠暗盒,使外耳道口上缘至眶下缘连线
与暗盒垂直。被检测下颌骨升支长轴置于暗盒中线上,下颌角置于暗盒中心,X线中心线对
准被检测下颌角与暗盒中心垂直射人,距离为60cm0
(8)照完后前位片后需拍照功能片者,瞩患者吐出口内纱卷,用蘸有2.5%柠棣酸棉签
放于舌背前1/3处Jmin后去除棉签,再待3min后重新摆位照腮腺侧位片。
2.76%泛影葡膑腮腺造影
(1)同“40%碘化油腮腺造影”操作第⑴点。
(2)同“40%碘化油腮腺造影”操作第(2)点。
(3)将腮腺造影针头或聚乙烯管沿着钝头探针所探查的腮腺导管走行方向插入导管内,
导管口处压以棉卷,患者闭口。
(4)请患者坐在投照椅上,摆好投照体位。
(5)推注造影剂,其量可根据患者年龄及病变性质而略有不同。成人一般用量为L5sl.
8mL腮腺良性肥大或肿瘤等用量为2.0ml。腮腺淋巴上皮病变,炎症
等用量为1.3-1.5ml。儿童酌减。推注造影剂完毕立即投照。
(6)拍照方法同“40%碘化油腮腺造影”操作第(6)、(7)、(8)点。
3.40%碘化油颌下腺造影
(1)检查患侧颌下腺情况,挤压腺体观察导管口有无涎液流出,应注意涎液量及性质,
(2)口内有活动义齿时请患者取下,导管口局部黏膜用0.5%碘仿消毒后,将口镜放在
口底,用钝头探针自颌下腺导管口探入导管内并反复向后牵拉数次.以使导管口及导管得以
扩张。颌下腺导管较腮腺易被剌穿,故应特别注意,动作要轻柔,禁用暴力。
(3)用一特制(针端圆钝)针头连于盛有碘化油的注射器上,将针头沿探针探入方向插
入导管内。
(4)缓慢推注造影剂,其量可视患者年龄及病变性质不同,成入一般L1ml。推注造影
剂后,立即摆位投照颌下腺造影侧位片。
(5)利用头颅定位仪,可使两侧下颌骨影像重叠在一起。患者坐于椅上,被检侧靠暗盒,
调至外耳道口与耳塞平齐,然后将两侧耳塞放进外耳道内,头矢状面与暗盒平行。颊前伸,
下颌体长轴放于暗盒长轴上。暗盒上缘包括麟突,前缘包括须部.X线中心线对准对侧下颌
角,垂直暗盒投照,距离为150cm。
(6)如需拍照功能片者,操作同“40%碘化油腮腺造影"第(8)点,然后再按“40%
碘化油颌下腺造影"第(5)点进行。
4.76%泛影葡胺颌下腺造影
(1)同“40%碘化油颌下腺造影"第(1)点。
(2)同“40%碘化油颌下腺造影"第(2)点。
(3)将颌下腺造影用针头或聚乙烯导管(同腮腺造影),沿着颌下腺导管走行方向插入
导管内,导管口处放纱卷,嘱患者轻轻闭口。
(4)请患者坐于拍照椅上,初步摆好拍照位置后,将抽有泛影葡胺注射器与聚乙稀导管
端相连接,术者左手示指放在^卷上,拇指放在颊下,固定针头及聚乙^导管,避免推注造
影剂时因压力较大而致针头或导管脱出,固定好后让患者手持针管。
(5)推注造影剂的量,成人一般为L3ml,根据病变不同,增减原则基本同腮腺病变造
影。推注造影剂完毕后,术者左手解除加压,嘱患者闭口立即拍照,
(6)操作同“40%碘化油颌下腺造影"第(5)点。
3)如需拍照颌下腺功能片,操作按“40%碘化油腮腺造影"第(8)点,然后再按“40%碘
化油颌下腺造影"第(5)点进行。
【注意事项】
1.有碘过敏史者,可改用非离子造影剂。
2.涎腺造影完毕,应常规观察lOmin,有迟缓过敏发生时,应及时治疗。
3.涎屡、患儿不合作、涎腺良性肥大及涎腺小肿块等最好选择40%碘化油造影剂;舍格伦
综合征应使用76%泛影葡胺造影剂。
二十四、颗下颌关节造影
【适应证】
主要用于检查平片或体层片已经显示关节骨质有改变,临床检查关节内有连续磨擦音而疑有
关节盘穿孔,许勒位片或侧位体层片显示关节间隙有明显异常,临床检查关节有弹响、绞锁
及^突运动明显受限,以及为进一步证实关节内有无占位性病变的患者。
【禁忌证】
1.关节区局部皮肤有感染者.
2.患者有出血性疾病。
3.正在使用抗擦血药物治疗疾病的患者。
4.对碘过敏者.
【操作程序及方法】
1.濒下颌关节上腔造影
(D常规碘酊、乙静消毒局部皮肤。
(2)嘱患者张大口,于自畏突后垂直进针1cm,注入2%利多卡因1ml,然后退针至皮下,
再将针尖斜向前、上、内抵达关节结节后斜面,有剌及软骨手感。
(3)将针尖退回少许,注入2mi利多卡因,如无阻力且能回吸,则确认针尖在
关节腔内,吸出利多卡因及部分关节液,更换装有造影剂针管。
(4)注入30%泛影葡胺1.2-1.5ml后立即拍照。
(5)拍照许勒闭口位、关节侧位体层位、开口位及关节后前体层位,方法同相应平片及
体层片。
2.撷下颌关节下腔造影
〈1)同"颗下颌关节上腔造影”第(1)点。
(2)嘱患者半开口,做左侧相当于内畏突后斜面2点处进针,做右侧相当于食畏突后斜面
10点处进针。
(3)于醮突后区垂直进针1cm,注入2%利多卡因1ml后,将针尖退回至皮下,再向前
并稍向内直抵^突后斜面,然后将针尖向上、内滑入下腔,注入2%利多卡因0.1-0.2ml,如
无阻力且可回吸,则可确认针尖已在下腔内。
(4)换上装有造影剂针管,注入30%泛影葡胺0.8~1.0mL
(5)拍摄片位及方法同上腔造影。
【注意事项】
1.有碘过敏者,可改用非离子造影剂.
2.操作时应注意患者情况,如有过敏、晕厥等,应停止造影并给予相应处理。
3.拔针后,如有局部出血及血肿形成应给予处理。
二十五、瘤腔造影
【适应证】
了解海绵状血管瘤的范围、瘤腔数量及回流情况。
【禁忌证】
1.局部瘤区有炎症者。
2.对碘过敏者。
【操作程序及方法】
1-术前半小时用30%泛影葡胺1ml静脉缓慢推注,无过敏反应后再做瘤腔造影。
2.术前嘱患者头低位,了解瘤体部位、大小及充盈膨大速度,以便确定针刺部位及注入点
的数量。病变局限者一点注入,广泛者二点注入.
3-针刺部位常规消毒,局部麻醉.选择肿瘤远心部位进针。注射麻药时有意识寻找瘤腔,回
吸有血时拧下针管,接上装有造影剂的注射器及连接管。
4-在数秒内将JOml造影剂(60%泛影葡胺)推注完,一般在推进造影剂7s8ml时拍照。可
根据瘤体大小,增减造影剂量•可根据回流快慢,提前或推后拍照时间。
5.常规拍照头颅正、侧位片。
6-术毕用纱布压住针孔避免出血。患者应休息片刻,无不适后再离开。
【注意事项】
1.对碘过敏者,可改用非离子造影剂。
2.遇有碘过敏反应者,应及时处理。
3-穿刺针眼处应注意止血。
二十六、窦道及瘦管造影
【适应证】
1-了解鲤裂痰及甲状舌疹管的长度、粗细、方向及通畅情况。
2.了解颌面部炎症、手术或创伤引起的窦道或疹管情况。
•306•
【禁忌证】
无绝对禁忌证,对于不合作患儿应在麻醉科医师协作下进行。
【操作程序及方法】
1.常规碘酊、乙醇消毒局部皮肤。
2.用钝头直探针找到开口,并轻轻探入了解方向和深度。
3.脓液较多者,应先用盐水冲洗。
4.摆好患者体位后,用钝头弯针连接装有40%碘化油针管。针头探入后,瘦口压以纱卷,
推注碘化油适量,擦去瘦口外溢碘化油,留置针管或针头。
5-拍摄窦道或疹管部位正、侧位片。
【注意事项】
应选择4。%碘化油做造影剂,因为黏度大,可停滞较久,易使造影成功。
二十七、数字减影濒下颌关节造影
【适应证】
基本与普通关节造影相同,特别是对于普通关节造影怀疑有关节盘穿孔而不能明确诊断时,
更为适用。如能结合动态X线透视观察或动态X线录像观察,则对关节盘移位可以做出更为
准确和可靠的诊断。
【禁忌证】
基本与普通关节造影相同。对于因身体状况影响不能在检查过程中保持头位稳定者不宜进行
数字减影关节造影检查。
【操作程序及方法】
关节上、下腔穿刺技术与普通关节造影者相同。在基本上确认针尖已进入关节腔后,留置针
头,并使之与数字减影关节造影延伸导管连接,导管后端连接2血注射器。导管及注射器内
均充满20%~30%泛影葡胺。在X线荧光透视监视下,按许勒位摆好患者头位,用头带固定。
在进行减影造影过程中,嘱患者保持头位固定,不得移动。首先注入少量造影剂(约0.1ml),
开始进行减影,以最后证实针尖位置。如该造影剂很容易离开针尖进入关节腔,则立即在减
影状态下注入总量造影剂,上腔用L0-1.5ml,下腔用0.8~1.0mlo
【注意事项】
应注意确定针尖位置是否在关节腔内。如在最初注射少量造影剂时无阻力,且在关节上腔造
影时造影剂沿关节窝、关节结节后斜面迅速流注,继而或几乎同时进入关节上腔内侧而投影
于颍突下方时;或在做关节下腔造影时,造影剂迅速沿颍突表面分布,均表明针尖确已在关
节腔内。如在最初注射此少量造影剂时有阻力,造影剂绕针尖分布而不进入关节腔内时,则
表明为关节腔外注射,需重新调整针尖
-307•
位置,直到确认针尖已进入关节腔内时,再注入总量造影剂。
二十八、数字减影涎腺造影
【适应证】
与普通涎腺造影基本相同,但由于数字减影涎腺造影检查能消除无关结构的干扰,因而更适
用于腮腺副腺体或腺体前部与下颌升支相重叠的病变,涎腺内较小的占位性病变,导管内阴
性结石以及舍格伦综合征在普通造影不能确定末梢导管点状扩张征是否存在的患者0
【禁忌证】
同普通涎腺造影。对因身体状况影响不能在检查过程中保持头位固定的患者,不宜行数字减
影涎腺造影检查。
【操作程序及方法】
首先于坐位从涎腺导管口插入专用塑料导管,然后在X线荧光透视监视下,用头带将患者头
部于侧位固定于检查床上。将插入涎腺导管内的塑料管,通过连接管与高压注射器相连,在
减影状态下注入60%泛影葡胺1ml,速度为0.5ml/s。完成侧位检查后,如需行正位检查(如
腮腺造影)时,则再将患者头部于正位用头带固定,其余操作用侧位检查。颌下腺检查一般
仅用侧位。
【注意事项】
在完成数字减影腮腺造影侧位检查后,如需行正位检查时,则必须待腮腺内造影剂完全排空
后(可用X线荧光透视观察确定)方可进行。
二十九、数字减影血管道影
【适应证】
1.头颈部血管瘤、血管畸形,包括混合性血管畸形、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瘦、动脉瘤等。
2.头颈部高血运肿瘤,如颈动脉体瘤、颈静脉球瘤,鼻咽血管纤维瘤、动脉瘤样骨叠肿及
血运较丰富的恶性肿瘤。
3.头颈部肿瘤术中发现血运丰富而难以切除者可常规行造影检查。
4.观察头颈部大动脉是否受侵以及评价W山is环的情况。
5.随着血管显微外科的发展,造影可用于供区及受区血管的评价。
【禁忌证】
头颈部造影无绝对禁忌证,但对于严重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及严重心、肝、肾功
能障碍者,行造影检查应慎重。
【操作程序及方法】
1.常规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胸透,心电图,特别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糖尿
病及哮喘等。术前应做碘过敏实验及会阴部备皮,需颈动脉插管或颌面部直接穿刺时.,需局
部备皮。
2.麻醉。患儿需麻醉师监护下进行,可应用氯氨酮等麻醉。成人单纯造影可在局麻下进行;
若需同时进行较复杂的栓塞治疗则需行神经安定镇痛术。
3.经股动脉以Seidinger技术插管,首先选择患侧颈总动脉造影,然后行颈外动脉分支的超
选择性造影,根据病变情况,必要时行椎动脉、甲颈干或对侧颈部血管造影。若导管不能直
接进入欲选择的血管时可采用导丝引导。
4.碘过敏试验阴性者,可采用泛影葡胺,其浓度不宜过大,一般为40%〜60%。对于有危险
因素患者,如肝肾功能不良、心脏病、糖尿病、哮喘、尊麻疹、湿疹和其他过敏性疾病以及
小儿和老人等应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
5.造影完成后拔管,股动脉穿刺点压迫10-15min,加压包扎24h,患儿加压不宜过重。术
后患者平卧24昌
【注意事项】
1.术前应向患者及家属交待麻醉方法,造影剂反应,可能的并发症及术后护理情况。
2.插管时应选择粗细规格适当且光滑度及弹性良好的导管,操作要轻柔。进退导丝、导管
应在透视监视下进行,遇阻力时不宜强行插入,导丝在导管停留时间不得超过90s,发现导
丝、导管弯曲或打折时应立即纠正,血管痉挛时可给予罂粟碱解痉。
3.术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言语、视力、听力的反应及四肢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则
随时停止操作。根据情况,一般异常体征多为造影剂反应或血管痉挛,可于造影证实后给予
解痉药物、抗组胺药物处理。
4.术后24h应严密观察患者神志、四肢活动及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三十、口腔颌面部常规CT检查
【适应证】
用于口腔颌面部病变的搜寻,特别是在疑有颌面深部肿瘤、炎症及复杂的颌面骨多发骨折时,
应进行此项检查。
【禁忌证】
病情严重、存在危及生命体征、无法配合检查的患者,应避免检查。碘过敏及严重心、肝、
肾功能不全者应避免进行增强CT扫描检查。
<>
【操作程序及方法】
1.横断面平扫患者取仰卧位,以听眦线或听眶线为基准线,由此线平行向下,直至颌下区
(一般至下颌下缘下方2cm),常规以5mm层厚和间距进行连续扫描,必要时可行层厚在
3mm以下的薄层连续扫描。拟行三维图像重建时,应行IB-3mm薄层连续扫描。
2.冠状面扫描扫描平面与听眦线或听眶线成90°角,由鼻骨至颗骨乳突后缘以5mm层厚
和间距进行扫描。必要时亦可行3mm以下薄层连续扫描。
【注意事顼】
L检查时应去除颌面部金属饰物,以避免伪影干扰。患者因牙有金属充填物或修复体时,行
冠状面扫描将会降低CT图像质量。此时可进行“改良冠状位”扫描,即扫描平面与听毗平
面呈一定倾斜角度,可减少牙金属充填物或修复体对CT图像的干扰。
2-需行增强检查的患者应提前进行碘过敏试验。
"一、额下窝CT检查
【适应证】
主要用于颓下窝的占位性病变、炎症及其他病变的检查。
【禁忌证】
同本章“三十、口腔颌面部常规CT检查”。
【操作程序及方法】
横断面平扫一般自蝶骨至硬腭下方,扫描平面与硬腭平行,以5mm层厚和间距进行扫描。
冠状位扫描可按口腔颌面部CT常规扫描方法进行,扫描范围应包括病变边缘。一般均应使
用平扫及增强扫描两种扫描方法。
【注意事项】
与本章“三十、口腔颌面部常规CT检查”相同。需注意恶性肿瘤患者的扫描范围应包括受
累的淋巴结。
三十二、鼻窦及翼腭窝CT检查
【适应证】
鼻窦及翼腭窝部位的占位性病变、炎症及其他病变。
【禁忌证】
同本章,,三十、口腔颌面部常规CT检查”。
【操作程序及方法】
1-横断面扫描鼻窦CT横断面检查,扫描平面与听眦平面平行,扫描范围为自额窦底至上颌
牙槽突,扫描层厚和间距一般均为5mm。必要时可行2mm层厚连续扫描。检查翼腭窝病变
时,主要扫描上颌窦上部及中部平面.扫描方法同前述。
2.冠状面扫描同“本章“三十、口腔颌面部常规CT检查”。
【注意事项】
1-在检查翼腭窝病变时,主要扫描上颌窦上部及中部平面。在扫描过程中,必须注意观察扫
描范围是否包括了病变区的边缘,如未能包括,应向上或向下进行补充扫描。
2.多数患者仅需行横断面扫描,但如怀疑病变范围已扩展穿过硬腭、眶底或眶顶、鼻腔或
筛窦、颅底时,必须进行冠状面扫描,扫描范围必须包括病变区的边缘。
3.对鼻窦进行检查时,为了有利于区别肿瘤及邻近炎症组织或正常组织,除对造影剂过敏
者外,应尽量使用静脉增强扫描。
三十三、腮腺CT检查
【适应证】
主要用于腮腺肿瘤的检查,明确肿瘤的部位及整体范围,并可用于观察肿瘤与其周围重要组
织结构的关系。
【禁忌证】
同本章“三十、口腔颌面部常规CT检查
【操作程序及方法】
1.平扫为基本的腮腺CT扫描方法。一般采用横断面扫描,以听眦线为基线平行向下,直至
腮腺组织消失时停止扫描,一般至下颌角即可。层厚和间距均为5mm。如需了解颅底及颅
内情况可向头侧增加扫描层数,如需观察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可向足侧增加扫描层数。冠
状面扫描时,自外耳道中心后方2cm处开始,向前以层厚5mm,间距5mm扫描,直达飘
弓前份为止。
2.常规静脉增强扫描亦为基本的腮腺CT扫描方法。扫描前经静脉缓慢注入增强剂60ml,
然后进行横断面及冠状面扫描。
3-动态增强扫描静脉内快速注射增强剂,并且边扫描、边注射,使大血管中有很高的造影剂
浓度,从面能清楚地显示颈内动静脉,了解肿瘤与颈内动静脉之间的关系。
4.腮腺造影后扫描先按腮腺造影的方法自腮腺导管口注入造影剂后,再行横断面及冠状面
CT扫描检查。
【注意事项】
腮腺CT平扫为基本的检查方法。常规静脉增强扫描对血供丰富的腮腺肿块显示得更为清楚,
动态增强扫描可清楚地显示颈内动、静脉,了僻肿瘤与颈内动、静脉之间的关系。腮腺造影
后扫描的禁忌证,同腮腺造影及口腔颌面部常规CT检查。
三十四、颌下腺CT检查
【适应证】
主要用于颌下腺肿瘤的检查。
【禁忌证】
同本章“三十、口腔颌面部常规CT检查”。
【操作程序及方法】
颌下腺检查多采用横断面扫描,扫描基线与听眦线平行,自甲状切迹下2cm向上扫描,层
厚5mm,间距5mm,一般超过下颌骨体部即可。肿瘤范围广泛者,可扩大扫描范围。颌下
腺CT检查方法与腮腺基本相同。
【注意事项】
颌下腺CT检查常规采用平扫或静脉增强扫描。对于肿瘤与颈鞘邻近、特别是怀疑与颈动脉
粘连者,可采用多层动态增强扫描检查。为了更清楚地显示肿瘤及其与颌下腺、口底和舌骨
等周围组织的关系,可采用颌下腺造影后CT扫描检查,此时禁忌证与颌下腺造影及口腔颌
面部常规CT检查相同。
三十五、颍下颌关节CT检查
【适应证】
主要用于额下颌关节肿瘤、颍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及其他可能累及颗下颌关节骨性结构疾病
的检查。
【禁忌证】
同本章“三十、口腔颌面部常规CT检查”。
【操作程序及方法】
1-横断面和冠状面平扫横断面平扫方法是使患者仰卧并保持正中胎位,听眶线一听鼻线夹角
的平分线与水平面垂直,并将此平分线作为基线。自此基线上L5cm至基线下1.5cm进行横
断面扫描,根据不同需要选择5mm不同层厚及层距。行冠状面扫描时,可使患者呈俯
卧位,头呈颊顶位,冠状面尽量与扫描机架平行。一般选用经外耳道冠状面为基准平面,向
前扫描包括整个关节,约自外耳道向前30mm。根据不同需要选择1.5~3mm不同层厚及层
距。
2.横断面平扫后矢状面、冠状面及三维图像重建现代高分辨率CT机可于横断面薄层平扫后,
重建出矢状面、冠状面及三维立体图像,其中以重建矢状面图像较为常用。在重建的矢状面
图像上可用调节“闪烁”功能(blinkmode)的方法,直接显示关节盘的影像。
3-直接矢状面平扫患者仰卧于一辆置于扫描机架外并与CT机推动床呈45°或90°的担架车
上,面部向上,头部在扫描机架内,侧向定位固定,然后自关节外侧向内侧做2mm层厚连
续扫描,可分别于闭口位和开口位进行扫描,亦可用“闪烁”功能显示关节盘的影像。
4.关节造影后扫描于关节腔内注入造影剂后即刻进行关节矢状面及冠状面扫描检查。按造
影剂不同可分为单纯碘水造影CT检查及双重造影CT检查。扫描方法同前述矢状面及冠状面
扫描方法。
【注意事项】
雕下颌关节CT检查主要用于关节骨性病变的检查与诊断,对于关节盘的病变,MRI检查较
CT有明显的优越性,其可直接显示关节盘的形态与位置。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肿瘤的诊断
上,CT检查和MRI有互补性,必要时应同时进行CT与MRI二种检查,以利于诊断。
三十六、颈部CT检查
【适应证】
1-颈部感染性病变,包括位于颈部各个间隙的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染。
2.颈部囊肿和肿瘤,包括位于颈部各个间隙的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3.甲状腺病变,包括囊肿、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弥漫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
4.颈椎病和外伤性病变。
【禁忌证】
1.碘过敏或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2.病情严重难以配合进行检查者。
【操作程序及方法】
1.颈部CT检查采用轴位扫描。
2.轴位检查的范围应在耳垂下方至胸腔人口之间。扫描层厚可因所观察的组织不同面异,
如为颈部软组织则多为1cm(另可根据病变大小决定是否应用3s5mm的相对薄层扫描);如
为检查颈椎则层厚不宜超过3mm。对颈部软组织的检查,应常规采用静脉对比剂增强扫描,
以提高对病变的检出率。此外,根据所需观察的组织结构不同,可分别应用软组织窗和骨窗
进行软组织和骨组织影像的显示。
【注意事项】
L对于颈部的血管性病变或与颈部血管密切相关的病变可以采用CT血管造影(CTA)法进行
检查。
2.静脉内注ACT对比剂后,如被检者出现不适则应停止检查,进行对症处理。
三十七、颅中窝底CT检查
【适应证】
1-颅中窝底的先天畸形性病变。
2.颅中窝底的外伤性病变。
3.颅中窝底的炎症性病变。
4-颅中窝底的肿瘤性病变,包括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禁忌证】
1-碘过敏或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不应进行增强CT检查。
2-病情严重难以配合进行检查者,尤其是难以配合进行冠状面CT检查者。
【操作程序及方法】
对颅中窝底的CT检查应常规包括冠状位和轴位两种检查方法。冠状位检查时,应尽可能使
扫描基线垂直于听眶线(仰卧位和俯卧位均可)。轴位检查的扫描基线可与听眶线平行。根
据所检查患者的病变类型不同,可选用(炎症和肿瘤性病变)或不选用(先天畸形和外伤性
病变)增强CT检查。
颅中窝底冠状位CT检查的范围应在枕骨斜坡和后组筛窦之间,有时可根据病变范围扩大扫
描区域,直至病变被完整显示为止。扫描层厚不宜超过5mm,一般以3mm以下为宜。颅中
窝底的轴位检查范围上界应包括鞍上池。扫描层厚以3mm之下为宜。根据观察内容的不同,
可以分别应用骨窗和软组织窗对颅中窝底及其周围软组织的影像进行显示。
【注意事项】
1-冠状位CT扫描对颅中窝底的检查至关重要。在患者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应用,不
应省略。如果患者条件不允许进行冠状位检查,则可通过冠状面重建进行评价。
2-静脉内注ACT对比剂后,如被检者出现不适则应停止检查,进行对症处理。
三十八、口腔颌面部常规MRI检查
【适应证】
1.颌面软组织间隙感染、脓肿和各种肉芽肿性病变。
2.颌面颈部软组织囊性病变。
3.颌面颈部软组织肿瘤性病变(包括各种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4.具有侵袭特性的颌面骨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5.颌面颈部血管性病变(如血管畸形、血管狭窄和血管内血栓形成等九
【禁忌证】
1.体内带有心脏起搏器者。
2.曾行动脉手术或颅内带有动脉瘤夹者。
3.曾行心脏手术并带有人工心脏瓣膜者。
4.眼眶、耳和颌面部带有金属假体者。
5.MRI造影的主要禁忌证。
(1)过敏体质或MRI对比剂过敏者。
(2)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操作程序及方法】
常规口腔颌面部MRI检查的成像序列是自旋回波(SE)序列。进行SE序列检查时应该常规
做P和T2加权像,有时也可做质子密度加权像(PD)。SE序列检查有平扫和增强扫描之分。
后者的选用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病变的具体范围、性质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不十分明确
时可以选用)。
常规口腔颌面部MRI的检查方位至少应该包括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中的两个,通常前两
者的使用相对多见。轴位检查的范围一般在蝶鞍至环状软骨的区域之间,如遇特殊情况,还
可适当扩大扫描范围。冠状位的检查范围一般在上颌窦前壁至濒骨乳突的区域之间,必要时
也可适当扩大检查范围。
口腔颌面部的常规MRI检查一般采用头部线圈即可,特殊情况下也可采用颈部线圈检查中、
下颈部。轴位扫描线应和听眶线平行;冠状位扫描线应和听眶线垂直。扫描的中心位置确定
应视临床检查和病变的具体情况而定。
【注意事项】
1.于颌面颈部的血管性病变或与颈部血管密切相关的病变可以采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法进行检查。
2.对于信号表现和脂肪组织相似的病变,可以采用脂肪抑制技术进行鉴别。
3.静脉内注人MRI对比剂后如被检者出现不适,则应停止检查,进行对症处
4.MRI检查过程中,如遇程度不同的幽闭综合征患者,则应在说明后停止继续检查。
三十九、涎腺MRI检查
【适应证】
1.各种涎腺囊肿。
2.各种涎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3.涎腺脓肿、炎性肿块和各种肉芽肿性肿块。
4.肿块型或中晚期舍格伦综合征。
【禁忌证】
同口腔颌面部常规MRI检查。
【操作程序及方法】
涎腺MRI的常规检查通常采用自旋回波(SE)序列。进行SE序列检查时应常规做口和T2加
权像,有时也可做质子密度加权像(PD)OSE序列的检查方法有平扫和增强扫描之分。后者可
用于涎腺肿瘤、脓肿和中晚期舍格伦综合征的检查。
进行涎腺MRI检查时可以选择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三者中的两者或三者,其中轴位检查
不应被省略,冠状位和矢状位检查可以任选其一或全选。涎腺轴位的检查范围一般在舌骨下
缘至蝶鞍之间。涎腺冠状位的检查范围一般在上颌窦前壁至飘骨乳突之间。必要时也可适当
扩大轴位和冠状位的检查范围。涎腺矢状位的检查范围则应包括整个被检查侧。
常规涎腺MRI检查通常采用头部线圈即可。情况特殊时,也可采用颈部线圈检查与之相关
的颈部肩变。轴位扫描线一般和听眶线平行;冠状位扫描线一般和听眶线垂直。矢状位扫描
线通常宜和正中矢状面平行。扫描的中心位置确定应视临床检查和病变的具体情况而定。
【注意事项】
1.对于信号表现和脂肪或腮腺组织相似的病变,可采用脂肪抑制技术进行鉴别。
2.静脉内注入MRI对比剂后如被检者出现不适,则应停止检查,进行对症处理。
3.MRI检查过程中,如遇程度不同的幽闭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