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原一中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原一中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原一中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原一中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原一中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33页2021-2022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原一中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大型纪录片《源味中国》精选了从农业部已登记的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以味探源,以源说味”,七集记录片展示了中国各地最具地域特色的食材及其背后的山川、地理、生态、人文故事,其中第七集《烟火》作为《源味中国》大型纪录片的最后一集,精选山西、新疆、重庆、山东、青海五处特色食材地区,描绘地方人民与地方特色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不解渊源,据此完成1~3题。我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丰富多样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复杂多样

②人口众多

③平原面积广大

④地形复杂多样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第七集中涉及的拍摄地位于()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第七集中展现地理标志农产品牦牛奶,牦牛奶为生活在世界屋脊之上的高原民族们提供了打酥油、做曲拉、做酸奶的食材,这一少数民族是()A.壮族 B.满族 C.藏族 D.回族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于2020年11月1日启动,2021年5月11日国务院公布了普查结果,我国人口增长出现了新的特点。如图为我国四个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及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图,据此完成4~6题。四个地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A.东部地区 B.东北地区 C.中部地区 D.西部地区2010-2020年间()A.0-14岁人口数量减少 B.15-59岁人口比重增加

C.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加 D.全国人口增长超过1亿为应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产生的社会问题,需要()A.增建养老设施 B.缩小城乡差距 C.扩大城市规模 D.增加就业机会如图为陕西省沿109°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7~9题。地形区①是()A.黄土高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1月,若遇寒潮南下,受其影响降温幅度较小的是()A.陕南地区 B.关中地区 C.陕北地区 D.秦岭地区②地区主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是()A.渔业 B.林业 C.种植业 D.畜牧业2021年10月中旬,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受冷空气影响,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同时,全国很多地区被“秋裤”占领。如图为北京某校学生根据中国气象网提供资料画出的“全国秋裤预警地图”。据此完成10~12题。如图中“英雄不问出处,全都要穿秋裤”的城市是()A.北京 B.广州 C.上海 D.成都造成东部地区着装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因素 D.着装习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国秋裤预警地图”体现了我国冬季气温南北温差小

B.“秋裤分割线”大致位于秦岭淮河至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线

C.上海临近渤海,受海洋影响大,气温较高不需穿秋裤

D.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会导致“秋裤分割线”向南移动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但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如图为我国风电基地分布图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内蒙古自治区建设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是()A.经济发达,资金雄厚 B.地形起伏大,发电稳定

C.人口密集,需求量大 D.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与煤电相比,开发风力发电的优势有()

①发电稳定

②成本低

③清洁无污染

④可再生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如图为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及1985年与2020年四省粮食产量统计图,据此完成15~17题。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

②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

③草地主要分布在我国沿海地区

④林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内陆地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与1985年相比,2020年四省区的粮食产量()A.呈上升趋势 B.增速最快的是浙江省

C.呈下降趋势 D.增量最大为黑龙江省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下列措施合理的是()A.广东省围海造陆,扩大耕地面积

B.浙江省兴修水利,增加水田面积

C.黑龙江省发挥科技优势,提高粮食生产

D.内蒙古自治区开垦草原,增加粮食产量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市考察南水北调工程,他强调为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情况,一方面要做好跨流域调水,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行城市节约用水。如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及北京建设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18~20题。北京是严重缺水的城市,主要原因是()A.人口密集,生产、生活耗水量大

B.北京是全国经济中心,工业需水量大

C.受我国水资源分布东多西少的影响

D.气候常年干旱,河流的径流量较小如图中的雨水收集系统,在北京吸水、储水功能最活跃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生态补水一般选择在3-5月的主要原因是()A.3-5月秦岭、大巴山积雪大量消融,水源充足

B.3-5月汉江流域进入雨季,径流量较大

C.3-5月丹江口水库进入汛期,放水可腾出库容

D.3-5月华北地区春旱严重成贵高铁全线通车运营,该铁路线被称为“世界第一条山区高速铁路”,乐山至贵阳段桥梁与隧道比重高达78.6%。如图为成贵高铁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21~23题。乐山至贵阳段桥隧比重高,主要是因为沿线地区()A.平坦开阔 B.雪山连绵 C.湖泊众多 D.地形崎岖影响成贵高铁线路走向的决定性因素是()A.农业发展 B.工业发展 C.资源分布 D.城市分布成贵高铁沿线夏季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A.滑坡 B.洪涝 C.地震 D.台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新能源电动汽车进入产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如图为我国汽车产业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24~25小题。目前我国汽车产业主要分布在()A.东部沿海地区 B.西南云贵地区 C.青藏高寒地带 D.西北绿洲地带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主要条件是()A.发达的海洋运输 B.丰富的自然资源

C.发达的科技水平 D.优美的自然环境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0分)河流与人类生存发展关系密切,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为此党中央对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出重大决策部署,河南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了“探黄河•越古今”的研学活动。图1为黄河流域简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黄河发源】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该流域是我国开发历史最早的地区。在世界各地大都还处在蒙昧状态的时候,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就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1)黄河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上______(山脉),其主要的奉献有______(多选)。

A.为沿岸地区提供了灌溉之利

B.上中游水能资源丰富

C.塑造了冲积平原

D.发挥着重要的航运价值

【析•黄河水文】

黄河是全世界泥沙含沙量最高、治理难度最大的河流之一,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治黄百难,唯沙为首。如表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输沙量变化表(单位:亿吨),图2为黄河开封河段示意图。

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输沙量变化表(单位:亿吨)水文站1989年以前1989-20152016年兰州站0.940.090.15龙门站9.720.521.19潼关站12.100.551.08小浪底站12.203.800花园口站11.603.710.06利津站9.862.560.11

(2)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于______河段(上游/中游/下游),主要是因为流经______(地形区),这里______严重。

(3)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对下游产生了影响,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堤改道,请从地形、流速的角度分析黄河成为“地上河”的原因______。

【越•黄河古今】

“一碗水,半碗泥”曾是黄河中下游河段的真实写照,到如今,据《瞭望》杂志报道:自2000年以来,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出现变清态势,黄河中游已然一河清水,直到开封以下,黄河才呈浅黄色。在非汛期,黄河80%以上的河段是清的。

(4)结合表1资料,与1989年以前相比,黄河干流1989-2015年的平均输沙量______。

(5)近年来,我国对黄河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逐渐实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举例说明治理过程中的做法______。一生求“稻”,天涯逐梦。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与世长辞。在告别仪式上,上万人自发为袁老送行。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水稻平均产量不到4500千克/公顷,目前袁隆平团队研发的超级杂交水稻已突破12000千克/公顷,使我国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粮食产量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如图1为中国水稻产区分布略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喜温喜湿,是单位面积产量大的粮食作物。从中国干湿地区划分来看,我国水稻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______,耕地类型以______为主。

(2)由图11可知,新疆、宁夏和东北地区都有分散产区,东北水稻分散区成为我国水稻分布最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宁夏水稻产区主要分布在______沿岸地区,便于引水灌溉。新疆水稻产区主要分布在天山山脉南北两侧的盆地边缘,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______。

材料1袁隆平团队将在全国推广新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超优千号”1000万窗,预计每亩增产100公斤。此外,袁隆平在青岛领衔的海水稻稻作改良试验也取得了巨大成果。海水稻(耐盐碱水稻),是指能在盐(碱)浓度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的一类水稻品种,具有抗旱、抗涝、抗病虫害、抗倒伏、抗盐碱等特点。如表记录的是海水稻研发中心的收割测评数据。图2是山东青岛、黑龙江大庆、新疆喀什三地区的气候统计图。基地山东青岛黑龙江大庆新疆喀什结果(千克/亩)261.39210549

(3)读图从气候条件分析,喀什种植海水稻单位亩产量比大庆、青岛更高的原因______。

(4)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请举一例说明______。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要想国富民强,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地理兴趣小组围绕“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为主题进行课题探究。如图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及部分基地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知分布】

(1)如图中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______。

【探原因】

(2)连接②④工业基地的铁路交通线是______线。

(3)①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______(填名称),由图可知:该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

(4)读图分析③地发展钢铁工业的条件______。(可从有利、不利两方面作答)

【善总结】

(5)根据探究可知:影响工业分布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______。

答案和解析1~3.【答案】D、B、C

【解析】1.

【分析】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本题考查我国地理产品丰富多样的原因,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我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丰富多样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复杂多样和地形复杂多样。

故选:D。2.

【分析】读图可得,甲是西藏自治区,乙是山东省,丙是黑龙江省,丁是四川省。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轮廓,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据题干中的信息解答,牢记即可。【解答】解:题干转化描述:第七集《烟火》作为《源味中国》大型纪录片的最后一集,精选山西、新疆、重庆、乙山东、青海五处特色食材地区。

故选:B。3.

【分析】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我国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不同。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解答】解:据题干中的描述可得,该民族是藏族,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

故选:C。

4~6.【答案】A、C、A

【解析】1.

【分析】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结合东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东多西少,选项中的四个地区,人口密度最大的是东部地区,该地区地形比较平坦、降水较多、交通运输便利、工农业比较发达。读图可得,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9.93%。

故选:A。2.

【分析】中国总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近年来,我国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

考查我国的人口变化特点,要结合地图理解记忆。【解答】解:读图可知,2020年比2010年人口总数增多,0-14岁人口比重上升,数量增多;15-59岁人口比重减小;60岁以上人口比重增加;全国人口增长约14.12亿-13.40亿=0.72亿。

故选:C。3.

【分析】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有:社会负担加重、社会文化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不适应、家庭养老功能减弱、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生活服务的需求突出。

本题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的方法是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和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要认真读图。【解答】解:根据图可知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劳动力人口比例在减小,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产生的社会问题,需要增建养老设施,不能增加就业机会,所以A正确,D错误。

缩小城乡差距不能解决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产生的社会问题,所以C错误。

扩大城市规模是城市发展的需求,所以C错误。

故选:A。

7~9.【答案】A、A、C

【解析】1.

【分析】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本题通过秦岭设置题目,题目较为新颖,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思维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解答】解:②为秦岭以北的渭河谷地,渭河谷地以北为黄土高原,①是黄土高原。

故选:A。2.

【分析】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而且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因此灾害性天气种类繁多,不同地区又有很大差异。

本题主要考查寒潮的影响地区,读图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雨雪天气。读图可知,秦岭阻挡来自北部的冷空气,陕南地区位于秦岭以南,受其影响降温幅度较小。

故选:A。3.

【分析】渭河谷地地势比较平坦,土壤深厚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

本题考查了渭河谷地的农业特点,结合该地的气候等地理特征理解。【解答】解:②地区为渭河谷地,该地地势平坦,有灌溉水源,适合发展种植业,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

故选:C。

10~12.【答案】A、A、B

【解析】1.

【分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本题考查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据图中不同图例的分布范围解答即可。【解答】解:读图可得,图中“英雄不问出处,全都要穿秋裤”的城市是北京和拉萨。

故选:A。2.

【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

本题考查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读图答题即可。【解答】解: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由“全国秋裤预警地图”可知,造成东部地区着装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

故选:A。3.

【分析】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洋流、天气、下垫面等。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属于中档题,根据图示结合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解答。【解答】解:A、读图可知,南方地区冬季较为温暖,不需要穿秋裤,体现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特点,故错误;

B、“秋裤分割线”大致位于秦岭淮河至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线,故正确;

C、上海濒临东海,受纬度因素的影响,气温较高不需穿秋裤,故错误;

D、全球气候变暖,则北方地区冬季多年平均气温可能会上升,则“秋裤分割线”会往北移动,故错误。

故选:B。

13~14.【答案】D、B

【解析】1.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纬度,地处欧亚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处在东亚季风的影响之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本题主要考查内蒙古自治区建设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知道我国季风的特点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理位置是解题关键。【解答】解:冬季风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内蒙古自治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具有建设风电基地优势。

故选:D。2.

【分析】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比较丰富。据国家气象局估算,全国风能密度为100W/m2,风能资源总储量约1.6X105MW,特别是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内蒙古和甘肃走廊、东北、西北、华北和青藏高原等部分地区,每年风速在3m/s以上的时间近4000h左右,一些地区年平均风速可达6~7m/s以上,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本题考查风力发电的优势,解答此题的方法是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和所学知识点解答,牢记即可。【解答】解:与煤电相比,开发风力发电的优势是清洁无污染、可再生,但风力发电不稳定,研发成本高。

故选:B。

15~17.【答案】A、D、C

【解析】1.

【分析】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且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此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概况,结合课本知识分析答题即可。【解答】解: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

故选:A。2.

【分析】“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就是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持续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建立合理耕地轮作制度,实现种地养地相结合,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

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本题主要考查四省区的粮食产量对比的相关知识,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结合平时积累的知识分析解答,难度中等。【解答】解:与1985年相比,2020年四省区的粮食产量增量最大为黑龙江省(简称黑),D符合题意;AC错误,内蒙古呈上升趋势,浙江省(简称浙)和广东省(简称粤)呈下降趋势;B错误,增速最快的是黑龙江省。

故选:D。3.

【分析】“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就是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持续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建立合理耕地轮作制度,实现种地养地相结合,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

本题考查对“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认识,考查考生从图中获取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答题即可。【解答】解:广东省围海造陆,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生态环境;浙江省兴修水利,增加水田面积,违背了农业发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内蒙古自治区开垦草原,增加粮食产量,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黑龙江省发挥科技优势能够提高粮食品质、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故选:C。

18~20.【答案】A、B、D

【解析】1.

【分析】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本题主要考查北京严重缺水的原因,要分析理解解答。【解答】解:北京是严重缺水的城市,主要原因是人口密集,生产、生活耗水量大,北京不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北京缺水受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的影响,北京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

故选:A。2.

【分析】北京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我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交往中心。

本题主要考查北京的气候特征,属于简单题目。【解答】解: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因此在北京吸水、储水功能最活跃的季节是夏季。

故选:B。3.

【分析】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3-5月期间该地区降水量较小,气温回升较快,生态需水量较大。

本题考查我国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特点,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南阳市位于河南省,位于华北平原地区。南阳市生态补水一般选择在3-5月的主要原因是:3-5月华北地区春旱严重。

故选:D。

21~23.【答案】D、D、A

【解析】1.

【分析】成贵高铁起于成都市,途经乐山市、眉山市、宜宾市、昭通市、毕节市,止于贵阳市,全长约632.6公里,总投资约780亿元,为新建客运专线。全线桥隧比重达到78.6%,占线路总长的29.69%,隧道有183座,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交通线的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成贵高铁经过的地形区名称,牢记即可。【解答】解:乐山位于四川盆地,贵阳位于云贵高原。乐山至贵阳段桥隧比重高,主要是因为沿线地区地形崎岖。

故选:D。2.

【分析】影响交通线路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因素、科学技术、气候、地形、地质等。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线路的因素,属于基础题。【解答】解:根据图示信息,图中铁路穿过了多个城市,沿途地区经济较发达,人、货物的运输需求量较大,因此,其布局主要考虑因素是城市分布。

故选:D。3.

【分析】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在山区开发利用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把经济活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

该题考查成贵高铁沿线的自然灾害,结合其位置和地形解答即可。【解答】解:读图可知,成贵高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该地区多山区,夏季降水较多,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故选:A。

24~25.【答案】A、C

【解析】1.

【分析】在地区分布上,辽宁、上海-南京、北京-天津地区已建设成为全国性的大型机械工业基地,其它省区又建立了数十个机械工业中心,这样,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机械工业体系。

本题考查我国的汽车工业分布及特点,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据图中所示的信息理解解答。【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从地理方位看,汽车产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其分布还具有沿河的特点。

故选:A。2.

【分析】在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化石能源的同时,积极开发氢能、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沼气)、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可燃冰等新型能源,以应对能源危机,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社全可持续发展。电动汽车使用的是电,电相比于石油是清洁能源。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新能源的利用,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电动汽车发展意义的相关知识。【解答】解:传统汽车消耗的是石油产品,排放出废弃物污染大气,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污染小。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主要条件是发达的科技水平。

故选:C。

26.【答案】巴颜喀拉

ABC

中游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呈下降趋势

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打坝淤地,退耕还林、还草,做好水土保持,为下游减少泥沙下泄;在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

【解析】解:读图可知,(1)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黄河的贡献是:①在上游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塑造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也是华北平原主要塑造者之一。②黄河为沿岸地区提供了灌溉之利。③黄河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故选ABC。

(2)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于中游河段,主要原因是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所以这里水土流失严重。

(3)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对下游产生了影响,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堤改道,黄河成为“地上河”的原因是:下游流经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4)结合表1资料,与1989年以前相比,黄河干流1989-2015年的平均输沙量呈下降趋势。

(5)近年来,我国对黄河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逐渐实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举例说明治理过程中的做法是: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打坝淤地,退耕还林、还草,做好水土保持,为下游减少泥沙下泄;在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

故答案为:

(1)巴颜喀拉;ABC;

(2)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3)下游流经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4)呈下降趋势;

(5)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打坝淤地,退耕还林、还草,做好水土保持,为下游减少泥沙下泄;在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

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至河南省郑州桃花峪间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中游,区间增加的水量占黄河水量的42.5%,增加沙量占全黄河沙量的92%,为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

本题主要考查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学生应牢记基础地理知识,在基础知识之上进行分析,举一反三,多灵活运用知识,多结合地图来解决相关问题。

27.【答案】湿润地区

水田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黄河

高山冰雪融水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发展无土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