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历史】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历史】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历史】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历史】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就未来,新教育伴你成长联系电话:400-186-9786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图是李明同学制作的一张隋朝知识卡片,卡片横线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建立时间:581年人物:杨坚都城:朝代特点:国家统一,社会稳定A.洛阳 B.大兴 C.长安 D.扬州2.“到隋文帝末年,西京和各地的仓库都装满了粮食,多的达到千万石,少的也不下数百万石。”材料说明隋文帝末年(

)A.行政效率提高 B.中央集权强化C.横征暴敛无度 D.经济发展快速3.“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它的创立,打破了官贵世家倚仗门荫资历对政权的垄断,为中小地主乃至平民开辟了入仕途径。这段话评论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禅让制4.(隋书)记载:皇帝(指隋炀帝)憎恶直言不讳的人,仇视忠诚劝谏的臣子,他能够长久地统治吗?材料表明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

)A.地方诸侯势力强大 B.大运河消耗国力C.官员贪污腐败严重 D.隋炀帝刚愎自用5.唐太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自觉探究、总结执政规律的政治家。他说的“以人为镜”“以史为镜”等,千百年来成为人们常引用的政治格言。下列人物最能体现这些格言的是(

)A.姚崇 B.房玄龄 C.杜如晦 D.魏征6.贞观年间,基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等导致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唐太宗采取的治国措施是(

)A.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B.完善三省六部制度C.减轻人民劳投负担 D.制定法律,减省刑罚7.分析下表,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唐时期人口总户数简表(局部)时间隋开皇元(581)年隋大业五年(609年)唐武德七年(624年)唐水徽三年(652年)唐天宝十三年(754年)户数462万890万200万380万961万A.隋朝建立之初的经济措施对人口恢复产生了影响B.大业至武德年间人口锐减只是因为大运河的开凿C.隋唐这一时期的人口户数一直呈匀速上升的趋势D.天宝年间发生的安史之乱没有对人口数量产生影响8.下列史实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是(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A.统一南北 B.三征辽东 C.营建东都 D.发明筒车9.“唐朝初期,绝大多数官员都是贵族。然而到了唐朝后期,教育机会广泛存在,官员们更多地来自普通人家。”导致唐朝官员来源前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对科举进行改革 B.完善三省六部制C.唐太宗严惩官僚 D.唐玄宗整顿吏治10.下图是小华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横线处应填(

)隋唐与偏远地区的交流隋炀帝

派人三赴流求唐太宗

击败东突厥……武则天

设立北庭都护府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A.隋文帝 B.唐中宗 C.唐玄宗 D.唐高宗11.唐朝胡风盛行,衣食住行受到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妇女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这些现象反映了唐朝社会风尚呈现的特点是(

)A.奢侈浪费 B.单一保守 C.多元开放 D.繁荣创新12.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被誉为(

)A.诗鬼 B.诗仙 C.诗魔 D.诗圣13.630年,日本派第一批遣唐使来唐,此后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有500多人。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唐朝先进文化 B.增进两国友谊C.传播日本传统文化 D.求取佛经教义14.据唐朝各种画录画谱记载,唐朝知名画家约有400人,人数众多,基本上都活跃在长安、洛阳及周边地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唐朝都市经济繁荣 B.各民族交往交融C.唐朝科举以画取士 D.唐朝社会风气开放15.玄奘从印度带回的佛经有657部,为保证译著的质量,他审选版本,遇到疑义,便校多本以定。除了将梵文译成汉文外,幺奘还将汉文译成梵文,如其翻译老子的《道德经》传人印度等。这表明,玄奘西行(

)A.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统治 B.传播了传统儒家思想C.推动了印度佛教的发展 D.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16.唐玄宗后期,藩镇权力增大,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唐玄宗重视边境防御 B.民族矛盾已十分尖锐C.朝政衰败,中央集权已被极大削弱 D.唐玄宗时期,边疆出现严重或胁17.“叛乱把一个集权、富饶、稳定和辽阔的帝国搞成斗争不休、不安全和分裂的国家。历史学家认为它是唐朝历史的一个大转折点。”这场叛乱发生时在位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玄宗 C.唐太宗 D.武则天18.下图空白方框处应填(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黄巢起义 D.唐朝灭亡19.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A.朱温——唐朝农民起义军将领——建立后梁B.吴道子——唐代画家——代表作品《步辇图》C.阎立本——唐代画家——代表作品《送子天王图》D.颜真卿——唐代书法家——代表作品《九成宫醴泉铭》20.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其中五代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后汉、后周、后梁、后唐、后晋B.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C.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后梁D.后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21.唐朝有盛世气象,物质和精神文化都非常丰富。阅读材料,问答问题。材料图1(牛耕图)(唐李寿慕壁画本)描绘了唐朝时人们进行农业耕作的场景。图2唐三彩骑驼乐舞在铺着花毯的骆驼背上,有5个汉人,胡人乐俑,神情专注地演奏胡乐。图3唐代灌溉工具示意图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图4(步辇图)(局部)画面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图5(弘法大师行状绘词)(局部)日本平安时代僧人空海和尚西行拜师求法,回国后弘扬佛法,建立真言宗。(1)我国自古是农业大国,不断致力于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列举两例唐朝有关农业生产工具的成就,并说明其进步意义。(2)根据材料,分别指出与图4所示《步辇图》和图5所示《弘法大师行状绘词》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对外交流的条件。(3)以“繁盛的唐朝”为专题进行研究,你会选择材料中的哪张图片?请说明理由。22.准确识读历史大事年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大事年表时间事件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605年科华制度创立618年隋朝灭亡627年玄奘开始西行690年武则天登基称帝754年鉴真东渡抵达日本755年安史之乱爆发907年唐朝灭亡——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根据材料,指出使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2)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3.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鼎盛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校多。——[唐]皮日休《汴河怀古》(1)材料一点明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明理由。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唐]杜甫《忆昔二首》(2)材料二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的盛世景象,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唐玄宗采取的哪一项经济措施有关?材料三

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击败东突厥。唐玄宗时期,回纥首领骨力装罗起兵攻灭后突厥汗国,被玄宗册封为怀仁可汗,铁勒诸部皆归其统治。安史之乱爆发后,回纥助唐平叛,肃宗遂与回纥和亲,以宁国公主嫁与回纥可汗。此后,回纥历代可汗皆接受唐朝册封,德宗、宪宗皆以公主与回纥和亲。(3)根据材料三,归纳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并指出唐朝主要实行的民族政策。24.唐朝政策开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和谐盛世】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二首》(1)材料一反映的是谁统治时期的社会现象?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什么之称?【制度创新】材料二

唐朝三省六部制简图(2)结合材料二中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内部关系,分析其主要作用。【对外交往】材料三

在频繁的对外交流中,唐朝推行兼容并蓄、开明开放的政策,在音乐、舞蹈,金银器制造、制糖等方面都广泛吸收了外国文化的有益影响,从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唐代文明。唐文化也给予其他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深刻的影响,中国的丝绸、瓷器、造纸术、印刷术西传,促进了中亚、西亚乃至欧洲文化的发展,对东亚、东南亚诸国的影响尤其明显。——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史》(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朝频繁对外交流的影响。【民族关系】材料四

唐王朝……明确提出“华夷无别”“华夷同重”原则,对周边各少数民族的领袖“示之以礼”……加强了对四方民族的优待、册封、和亲以及以夷制夷政策的实施,并使羁縻府州县制度化,统一名称和行政地位,在形式上保留原有当地统治机构或“华官参加”,或实行“监管制”,使民族事务管理走上制度化。——摘编自《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过程》(4)根据材料四,指出唐朝对少数民族的管理政策。举例说明唐朝与少数民族和亲事例。

答案解析1.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年号开皇,定都长安,杨坚即是隋文帝,C项正确;ABD项不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2.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到隋文帝末年,西京和各地的仓库都装满了粮食,多的达到千万石,少的也不下数百万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D项正确;行政效率提高、中央集权强化,都与政治相关,与题干信息“到隋文帝末年,西京和各地的仓库都装满了粮食,多的达到千万石,少的也不下数百万石”所反映的经济方面的发展不符,排除AB项;隋文帝统治时期,开创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题干情况正是这种局面的反映,“横征暴敛无度”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3.C【解析】根据材料“打破了官贵世家倚仗门荫资历对政权的垄断,为中小地主乃至平民开辟了入仕途径。”可知,这段话评论的是科举制,扩大了皇帝在选官用人上的权力,促进了社会基层的流动,C项正确;分封制是西周时期为了加强统治,扩大疆域而实施的制度,排除A项;郡县制是秦始皇时期在地方上全面实行的制度,郡县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免,排除B项;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时期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4.D【解析】根据题干中“(隋书)记载:皇帝(指隋炀帝)憎恶直言不讳的人,仇视忠诚劝谏的臣子,他能够长久地统治吗?”可知,材料表明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隋炀帝刚愎自用,憎恶仇视正直的大臣,D项正确;地方诸侯势力强大、大运河消耗国力、官员贪污腐败严重,均与题干“憎恶直言不讳的人,仇视忠诚劝谏的臣子”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5.D【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D项正确;姚崇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排除BC项。故选D项。6.C【解析】根据材料“基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等导致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可知,唐太宗吸取隋朝迅速灭亡的教训,以民为本,减轻人们的劳役负担,C项正确;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主要是吸纳人才,而不是基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而采取的治国措施,排除A项;完善三省六部制属于制度层面的内容,构架中央层面的管理体制,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制定法律,减省刑罚侧重于从减轻人民刑罚角度的治国措施,而非基于徭役的兵役和徭役,排除D项。故选C项。7.A【解析】根据题干表格中的信息,隋开皇元年到隋大业五年,人口大幅度增加。结合所学可可知,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A项正确;大业至武德年间人口锐减只是因为大运河的开凿说法错误,根据所学可知,隋炀帝每年都要征发大批的劳动力,动辄数百万,驱使他们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排除B项;隋唐这一时期的人口户数一直呈匀速上升的趋势与题干不符,大业至武德年间人口锐减,排除C项;天宝年间发生的安史之乱没有对人口数量产生影响说法错误,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人口大量减少,排除D项。故选A项。8.D【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图中①”,可知618--907年,与唐朝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可知唐朝农民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它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D项正确;统一南北、三征辽东、营建东都,都与隋朝相关,与图中①中唐朝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9.A【解析】根据题干中“唐朝初期,绝大多数官员都是贵族。然而到了唐朝后期,教育机会广泛存在,官员们更多地来自普通人家。”结合所学可知,贞观时期,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统治时期,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因此,导致唐朝官员来源前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对科举进行改革,A项正确;完善三省六部制、唐太宗严惩官僚、唐玄宗整顿吏治均不符合与唐朝官员的来源的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10.C【解析】根据知识卡片和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C项正确;隋文帝、唐中宗、唐高宗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11.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唐朝胡风盛行,衣食住行受到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妇女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可知,这些现象反映了唐朝社会风尚呈现的特点是多元化和开放,C项正确;题干材料主要强调唐朝社会多元开放,未涉及奢侈浪费,排除A项;题干材料主要强调唐朝社会多元开放,未反映单一保守,排除B项;题干材料主要强调唐朝社会多元开放,未阐释繁荣创新,排除D项。故选C项。12.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李白被称为“诗仙”,生活于盛唐时期。他诗歌的特点主要有,歌颂祖国山河壮美;抒发昂扬进取精神;表现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浓郁的浪漫主义情怀,B项正确;诗鬼是对李贺的评价,排除A项;诗魔是对白居易的评价,排除C项;诗圣是对杜甫的评价,排除D项。故选B项。13.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A项正确;增进两国友谊,不是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排除B项;传播日本传统文化,与日本遣唐使的史实不符,排除C项;求取佛经教义并不是遣唐使的主要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14.A【解析】根据题干中“据唐朝各种画录画谱记载,唐朝知名画家约有400人,人数众多,基本上都活跃在长安、洛阳及周边地区。”结合所学可知,唐都长安是主要的商业区,这里商铺林立;城内所建100多个坊,是居民区,居住人口达百万。当时,国内各族和国外的商人、使者、艺人、学子、僧侣、工匠等云集长安。长安的建筑布局和城市规划独具特色,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A项正确;各民族交往交融题干中未涉及,排除B项;唐朝科举以画取士说法错误,排除C项;唐朝社会风气开放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5.D【解析】根据题干中“玄奘从印度带回的佛经有657部,为保证译著的质量,他审选版本,遇到疑义,便校多本以定。除了将梵文译成汉文外,玄奘还将汉文译成梵文,如其翻译老子的《道德经》传人印度等。”反映出玄奘西行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D项正确;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统治题干中未体现,排除A项;传播了传统儒家思想说法错误,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推动了印度佛教的发展没有体现传播中国过文化,排除C项。故选D项。16.C【解析】根据材料“唐玄宗后期,藩镇权力增大”可知,唐玄宗后期,节度使实力膨胀,中央和地方是势力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朝政衰败,中央集权被极大削弱,C项正确;唐玄宗重视边境防御与“藩镇权力增大”不符,排除A项;藩镇权力增大,节度使势力膨胀,并不是指民族矛盾问题,排除B项;材料中体现的是藩镇割据,而不是边疆地区出现严重威胁,是节度使的威胁,排除D项。故选C项。17.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叛乱把一个集权、富饶、稳定和辽阔的帝国搞成斗争不休、不安全和分裂的国家。历史学家认为它是唐朝历史的一个大转折点”,可知与安史之乱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55年,唐玄宗后期,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对唐朝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B项正确;唐高祖是唐朝开国皇帝,与题干信息“叛乱把一个集权、富饶、稳定和辽阔的帝国搞成斗争不休、不安全和分裂的国家。历史学家认为它是唐朝历史的一个大转折点”不符,排除A项;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与题干信息“叛乱把一个集权、富饶、稳定和辽阔的帝国搞成斗争不休、不安全和分裂的国家。历史学家认为它是唐朝历史的一个大转折点”不符,排除C项;武则天是我国古代唯一的女皇帝,她统治时期,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与题干信息“叛乱把一个集权、富饶、稳定和辽阔的帝国搞成斗争不休、不安全和分裂的国家。历史学家认为它是唐朝历史的一个大转折点”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8.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878年黄巢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C项正确;755年,唐玄宗后期,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与“878年,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没有联系,排除A项;安史之乱后,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与“878年,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没有联系,排除B项;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与“878年,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9.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的朱温,后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他逐渐控制朝政,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专力。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A项正确;唐朝最著名的画家是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代表作品《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情景,而不是吴道子,排除B项;吴道子的代表作品《送子天王图》,特点是落笔雄劲,风格奔放,而不是阎立本,排除C项;《九成宫醴泉铭》,是唐朝书法家欧阳询的楷书书法作品,而不是颜真卿,排除D项。故选A项。20.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B项正确;ACD项不正确,可排除。故选B项。21.(1)列举:曲辕犁、筒车进步意义:曲辕犁改进了耕作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耕地质量,而且促使农产品亩产量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筒车通过其独特的机械原理和高效的工作方式,农业生产的效率提升、人力资源的节省。(2)历史事件:《步辇图》: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事件;《弘法大师行状绘词》:日本遣唐使到唐朝来学习先进文化;条件:政治条件:唐朝国家统一,疆域辽阔政治相对稳定的时间较长;经济条件: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国力强盛;科技条件:一是科技文化领先世界,全面辉煌;政府重视:唐政府积极实行对外开放和兼收并蓄的开明政策。(3)选择图片:图4(步辇图)(局部)理由: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专使护送文成公主远行。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谷物种子、药材、茶叶、工艺品以及历法、科学技术方面的书籍。随行的还有很多手工工匠,他们在逻些修建了小昭寺,并参与修建大昭寺。松赞干布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原文化,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还请求唐朝给予蚕种,派遣掌握各种专业技能的工匠。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这段历史佳话以戏剧、壁画、民歌等各种形式在汉藏两地广泛传播。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汉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得西藏地区的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提升。文成公主入藏后,将唐王朝的文化和文明引入吐蕃地区,使得当地人民能够学习与了解唐朝的文化、艺术、技术、制度等方面的成就。同时,文成公主也将唐朝的文化和艺术传播至西藏,对西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文成公主入藏对于唐王朝与吐蕃王朝之间的关系、文化交流、佛教传播和边疆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历史事件不仅对于当时的政治、文化、宗教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中华民族与西藏地区的交往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解析】(1)列举:根据材料中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在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在农业方面,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因此,唐朝有关农业生产工具的成就有:曲辕犁和筒车;进步意义:根据所学可知,曲辕犁由11个部件构成,设计精妙,轻便灵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曲辕犁改进了耕作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耕地质量,而且促使农产品亩产量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筒车通过其独特的机械原理和高效的工作方式,农业生产的效率提升、人力资源的节省。(2)历史事件:根据图4所示《步辇图》和图5所示《弘法大师行状绘词》,结合所学可知,唐朝阎立本《步辇图)画面描绘了唐太家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因此《步辇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事件;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的留学生和留学僧等。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弘法大师行状绘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日本遣唐使到唐朝来学习先进文化;条件:分析唐朝对外交流的条件可以从政治、经济、科技、政府重视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唐朝对外交流的条件有:政治条件:唐朝国家统一,疆域辽阔政治相对稳定的时间较长;经济条件: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国力强盛;科技条件:一是科技文化领先世界,全面辉煌;政府重视:唐政府积极实行对外开放和兼收并蓄的开明政策。(3)图片:根据题意以“繁盛的唐朝”为专题进行研究,可以选择的反映唐朝民族交往与民族交融的角度进行分析阐述,可以选择的图片是图4(步辇图)(局部)。理由:说明理由时要立足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唐与吐蕃民族交往交融的成果,意义进行阐述,做到史论结合,条理清晰。理由: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专使护送文成公主远行。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谷物种子、药材、茶叶、工艺品以及历法、科学技术方面的书籍。随行的还有很多手工工匠,他们在逻些修建了小昭寺,并参与修建大昭寺。松赞干布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原文化,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还请求唐朝给予蚕种,派遣掌握各种专业技能的工匠。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这段历史佳话以戏剧、壁画、民歌等各种形式在汉藏两地广泛传播。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汉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得西藏地区的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提升。文成公主入藏后,将唐王朝的文化和文明引入吐蕃地区,使得当地人民能够学习与了解唐朝的文化、艺术、技术、制度等方面的成就。同时,文成公主也将唐朝的文化和艺术传播至西藏,对西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文成公主入藏对于唐王朝与吐蕃王朝之间的关系、文化交流、佛教传播和边疆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历史事件不仅对于当时的政治、文化、宗教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中华民族与西藏地区的交往与发展奠定了基础。22.(1)事件:安史之乱(2)观点:对外开放交流有助于社会发展论述:唐朝时期,国力强盛,中外文化交流频繁。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后带回大量佛经回到长安并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其弟子根据他的口述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754年,鉴真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授佛教,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综上所述,对外开放交流有助于社会发展。【解析】(1)事件: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因此,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安史之乱。(2)本问是观点论述题,首先,要选择材料中相关联的事件,例如: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其次,结合所学提炼出论述的观点,力争做到观点明确、清楚,例如:对外开放交流有助于社会发展。最后,在进行论述时要注意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来论述,论述时要紧扣观点,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观点:对外开放交流有助于社会发展论述:唐朝时期,国力强盛,中外文化交流频繁。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后带回大量佛经回到长安并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其弟子根据他的口述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754年,鉴真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授佛教,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综上所述,对外开放交流有助于社会发展。23.(1)原因:开通大运河。辨析:不同意;因为隋朝的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大运河开通,使运河沿线的城镇迅速繁荣起来,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贯通南北水路,解决了南北交通。(2)经济措施:发展经济,改革税制。(3)方式:实行战争、和亲、册封等。民族政策:开明。【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校多”,可知材料点明隋朝灭亡的原因是开通大运河,辨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同意这个观点,因为隋朝的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大运河开通,使运河沿线的城镇迅速繁荣起来,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贯通南北水路,解决了南北交通。(2)措施:根据材料二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的盛世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重用贤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