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中考化学基础知识点复习18
我们知道,海水之所以又苦又涩,是因为海水中溶解了多种物质,如氯化钠、氯化镁等,海
水其实是一种溶液。下面我们来探究溶液的组成及特征。
一、溶液
1.溶液的组成及特征
[实验9-1]在20mL水中加入一匙蔗糖,用玻璃棒搅拌。
现象:蔗糖不见了。
解释:蔗糖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扩散,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一一蔗糖溶
液。食盐是由Na,和C「构成的,在水分子的作用下,Na,和C「自由移动,形成均一、稳定的
食盐水。只要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蔗糖与水或氯化钠与水都不会分离,取出其中的一
部分,成分完全相同。像这样:由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1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二、
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说明:①溶液的组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如食盐)。溶质可以是,气体、固体或液体。
溶剂:起溶解作用的物质叫溶剂(如水)。水是最常见的溶剂,酒精和汽油也可以作溶
剂。如酒精可以溶解碘,汽油能够溶解油脂等。
②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混合物是溶液的基本特征。
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密度、性质都相同。
稳定性:只要水分不蒸发,外界条件不变化,溶质和溶剂不会分开。
混合物:溶液至少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也可以是由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因而属于
混合物。
【示例】(2008重庆)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食盐水B.汽水C.泥水D.澄清石灰水
.解析:溶液是指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而泥土不
均一、不稳.定,因而不属于溶液。
答案:C
状元笔记
1.溶液澄清、透明,但不一定无色,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
2.溶液均一、稳定,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等不是溶液,它们
是纯净物,而溶液是混合物。
[实验9-2]高锦酸钾和碘分别在酒精和汽油中的溶解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3mL水,再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镒酸钾;另外在两支试
管中各加入2〜3mL汽油,也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镒酸钾,振荡,观察。
溶剂溶质现象
水碘几乎不溶解
水高镒酸钾迅速溶解,溶液呈红色
汽油碘很快溶解,溶液呈红棕色
汽油高锦酸钾几乎不溶解
结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1)若是固体或气体与液体相互溶解成为液体,一般习惯将固体或气体看作为溶质,液
体作为溶剂。
(2)若是由两种液体组成的溶液,一般习惯把量多的作为溶剂,量少的作为溶质。
(3)其他物质溶解于水形成溶液时,无论水量多少,水都是溶剂。
状元笔记
溶剂判定记忆口诀:
固气溶解液为剂,液液互溶多为剂,
水多水少总是剂,不指溶剂水为剂。
[实.验9-3]乙醇和水的溶解
在盛有2mL水的试管中滴入2〜3滴红墨水,振荡,再用滴管缓缓滴入2mL乙醇。
溶剂溶质振荡前的现象振荡后的现象静置后的现象结论
水和乙醇能
水乙醇分层不分层不分层
形成溶液
【示例】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生理盐水B.消毒酒精C.葡萄糖注射液D.碘酒
解析:生理盐水是0.09%的食盐溶液,消毒酒精是75%的酒精水溶液,葡萄糖注射液是
葡萄糖的水溶液,这三种溶液的溶剂都是水;而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溶剂不是水,而是酒
精。
答案:D
2.乳浊液及乳化作用.
[实验9-4]
现象
试管内加入的物质把液体倒掉后试管是否干净
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
水和植物油分层浑浊分层不干净,附着油滴
水、植物油和洗涤剂分层浑浊不分层干净,无油滴附着
解释与结论:水和植物油,振荡后得到乳状浑浊的液体。在这种液体里分散着不溶于水
的、由许多分子聚集成的小油滴。这种液体不稳定,静置后,植物油又浮起来,分为上下两
层。这种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一叫做乳浊液。加入洗涤剂后,形成的乳浊液很
稳定,不再分层。这是因为洗洁精、洗衣粉等含表面活性剂,可以使食用油等物质以细小的
液滴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称为乳化作用。这些小液滴能随着水流走,因
此试管内壁很干净。用肥皂、洗衣粉洗衣服、用洗洁精洗碗都是这个道理。
说明:乳化并不是溶解,它是靠乳化剂将难溶物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在水中。
生活中洗涤用的常见物质,如洗洁精、洗衣粉、肥皂等都含有乳化剂。
泥土与水混合搅拌,得到的混合物不同于乳浊液,这时液体里悬浮着不溶于水的固体小
颗粒,这种液体叫做悬浊液。
状元笔记
乳化和溶解的区别:溶解是溶质以单个分子或离子分散在溶剂中。而乳化是难溶物由大
液滴分散成小液滴,每个小液滴仍是很多分子的聚合体。
【示例】洗涤剂能去油污,其原理是()
A.在洗涤剂的作用下,使油污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而溶于水
B.油污溶解在洗涤剂中形成溶液,从而除去油污
C.洗涤剂使油污蒸发变成气体,从而除去油污
D.洗涤剂使油污分散成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
解析:洗涤剂有乳化作用,它能将大的油污分散成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
答案:D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活动与探究:物质溶于水时温度变化。
实验方案:在三只烧杯中各倒入50mL水,用温度计测量溶解前水的温度。分别加入2
药匙硝酸钱、氯化钠、氢氧化钠,搅拌,至固体全部溶解,再测量温度。(如下图).
硝酸镂氯化钠氢氧化钠
溶液溶液溶液
记录:
溶解前的温度溶解后的温度温度的变化
水25℃25℃无变化
溶解氯化钠25℃25℃无变化
溶解硝酸锈25℃21℃下降4℃
溶解氢氧化钠25℃36℃上升11℃
结论:氯化钠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硝酸镀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降低;氢
氧化钠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升高。
事实上,大多数物质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发生变化,如蔗糖溶液、食盐溶液。
少数物质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会发生变化,如大多数镂类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降温;氢氧
化钠、浓硫酸溶于水后溶液升温。
解释:物质溶于水时,通常发生两种变化:(1)扩散过程: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
散,此过程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克服分子或离子间的作用力,扩散到水中,
成为自由移动的分子或离子。此过程要吸收热量。(2)水合过程:已经扩散到水中的分子或
离子与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要放出热量,。
当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时,溶液温度降低,如NH4NOs溶于
水;当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时,溶液温度升高,如NaOH、浓
硫酸溶于水;当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等于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时,溶液温度不变,如
NaCl溶于水。
【示例】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
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毛竹林管护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短期出租场地协议
- 施工垫资合同二零二五年
- 钢材销售话术培训课件
- 建房木柱购买合同范本
- 物业临时用电合同范本
- 商标转让合同范本
- 培训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
- 营销行业发展史
- 配农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
- x-y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
- 《地基基础-基桩静荷载试验》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工程交付使用表
- 电子物证专业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质量检验控制流程图
- 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知识总结
- 2022年江苏对口单招市场营销试卷剖析
- 【课件】第7课 西方古典美术的传统与成就 课件高中美术鲁美版美术鉴赏
-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综合复习资料(全)
- 外科学教学课件:骨盆及髋臼骨折
- 关键过程(工序)和特殊过程(工序)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