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21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1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21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21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共2课时庄子与惠子的论辩十分巧妙,巧妙在哪里呢?选自《庄子.秋水》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欣赏《庄子》中雄奇瑰丽的想象和机智巧妙的论辩。感受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教学目标惠子,姓惠,名施,战国中期宋国商丘(今河南商丘)人。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他是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文哲大师庄子的至交好友。庄子,名周,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道家的主要精神是崇尚自然,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无为而治:不过多的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无为,即不妄作为,需遵循客观规律而为。清静无为:提出天道自然无为,主张心灵虚寂,坚守清静,复返自然。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读准节奏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参考译文: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濠梁:濠水上的桥鲦鱼:一种白色小鱼。开篇点明人物、地点、事件。是:这。安:怎么,哪里。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反问,机敏睿智。惠子:逻辑推理。语言严密,逻辑性强,反映惠子寻根究底的态度。固:全:固然。完全,完备。参考译文: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循其本:追溯话题本原。循,追溯。庄子: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巧妙地化解了惠子的发难。参考译文: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原,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这句话,就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既已:已经。参考译文: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原,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这句话,就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文本探究1.这场辩论的主题是什么?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2.庄子和惠子的观点各是什么?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惠子:3.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怎样的心境?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这是移情于物,物我通融的思想,这符合他“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观点。庄子: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悠然自得、愉悦)(无疑而问,肯定、咄咄逼人)(针锋相对、从容不迫)(先让步,再以庄子的逻辑反攻,胜券在握,得意)(偷换概念,一击制胜。语气缓和、冷静、从容)对话练习作业:1、熟读并背诵原文。2、准确翻译全文。第二课时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古今异义请循其本

古义:追溯

今义:遵守;依照;沿袭。词义回顾(二)一词多义1.固: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2.之:庄子往见之是鱼之乐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固然)(本来)(代词,可译作“他”,指惠子)(结构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3、全: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全石以为底[完全,肯定(是这样)](整块的)(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2.倒装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也”表判断。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特殊句式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是鱼之乐也我知之濠上也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这是鱼的快乐啊我知之于濠上也倒装句判断句省略句(四)成语积累濠梁观鱼:形容悠然自得,寄情物外。(五)名句积累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词句积累1、庄子与惠子的论辩十分巧妙,巧妙在哪里呢?惠子:逻辑推理,科学角度看世界。语言严密,逻辑性强,反映惠子寻根究底的态度。庄子: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巧妙地化解了惠子的发难,诗意角度看世界。2、“鱼之乐”?——1、“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2、鱼“乐”,是庄子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3、庄子推崇“自然”,反对“人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游,符合他的理想。思考:关于这场濠梁之辩的结果,有人说是庄子赢了,有人说是惠子赢了,你认为是谁赢了?一、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就是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在)哪里知道”或“怎样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交流:二、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三、从逻辑上看,庄子也有赢的机会,只是他没找准方向,以至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惠子最初的发问是这样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里暗含有这样的判断:惠子能够知道庄子“非鱼”,因此,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通过庄子与惠子围绕“鱼之乐”而展开的辩论,展现了庄子机智、巧妙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庄子的“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主旨归纳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谈淡你的理解。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捏白垩土,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