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湖南省部分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地理】湖南省部分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地理】湖南省部分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地理】湖南省部分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地理】湖南省部分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部分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北极附近某岛屿上10月22日开始出现极夜,且一年中极昼天数略长于极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岛屿极昼持续时间接近()A.2个月 B.4个月 C.8个月 D.10个月2.该岛屿极昼天数多于极夜天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球公转速度 B.地理纬度 C.地球自转速度 D.岛屿海拔3.在该岛屿极昼范围逐渐扩大的时段内()A.香港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变大 B.尼罗河三角洲降水增多C.北京市的日出方位偏南移动 D.日本富士山雪线逐渐升高【答案】1.B2.A3.D【解析】【1题详解】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规律,10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到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到达南回归线,北极地区的极夜范围达到最大,冬至日过后,北极地区的极夜范围开始缩小。10月22日北极附近某岛屿上开始出现极夜现象,到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极夜范围达到最大,之后极夜范围开始减小,到2月22日前后,该岛屿极夜现象消失。由对称法可知,4月20至8月21日前后,该岛会出现极昼,由此判断,该岛屿的极昼集中天数大约是4个月。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北极附近某岛屿极昼天数多于极夜天数,这是因为地球公转速度不均匀造成的,北半球夏半年,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一侧,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北半球冬半年,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一侧,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极昼与极夜长短差异与地球自转速度无关,与地理纬度和岛屿海拔也没有关系。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3题详解】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北极附近某岛屿极昼时间大约是4个月,时间应该大约是从4月20至8月21日前后,在4月20至6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北移,该岛极昼范围逐渐扩大的时间段,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香港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先增大,再减小,故A错误;尼罗河三角洲位于北半球,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从4月20至6月21日前后,北半球从春季进入夏季,尼罗河三角洲降水逐渐减少,故B错误;从4月20至6月21日,太阳直射北半球,且直射点向北移动,北京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因此,北京市的日出方位向偏北移动,故C错误;从4月20至6月21日,日本气温逐渐升高,富士山的积雪下线逐渐升高,直至冰雪完全融化,故D正确。故选D。影响我国的沙尘暴通常来自蒙古等高纬度地区,北极涡旋(北极附近高空强冷性涡旋系统)势力也会影响我国沙尘暴的发生。2023年3月19日至23日,我国出现了近年来影响范围最大、势力最强的沙尘暴天气。下图为此次全国沙尘暴实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当北极涡旋势力增强时,我国沙尘暴的()A.发生频次减少 B.影响范围缩小 C.发生强度增大 D.沙尘颗粒变细5.形成图中强沙尘暴发生区强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A.气旋 B.暖锋 C.反气旋 D.冷锋6.强沙尘暴的发生对内蒙古地区的影响是()A.降低土壤肥力 B.白昼时长变短 C.加剧水分蒸发 D.降低农作物品质【答案】4.C5.D6.A【解析】【4题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当北极漩涡势力增强时,从高纬地区过来的强冷空气势力也会随之增强,更易诱发我国沙尘暴的发生,同时沙尘暴的发生强度和影响范围也会明显增加,AB错误,C正确;沙尘颗粒会随着沙尘暴的强度增加而增加,因此沙尘颗粒也会明显变粗,D错误;故选C。【5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风天气是形成沙尘天气的重要因素之一,影响此次我国强沙尘暴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来自高纬的强冷空气所形成的冷锋系统导致的,D正确;气旋往往伴随着降水过程,并不利于沙尘暴的发生,A错误;暖锋发生时风力较弱,无法达到形成此次强沙尘暴的风力条件,B错误;反气旋控制的天气一般盛行下沉气流,风力较弱,并不利于形成强沙尘暴,C错误;故选D。【6题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强沙尘暴会导致内蒙古地区表层土壤随风搬运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A正确;对蒙古地区的昼夜长短和水分蒸发情况影响不大,沙尘暴一般会导致部分地区农业减产,但并不会降低农作物品质,BCD错误;故选A。2023年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主题是“湿地修复”。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下图为1980~2015年黄河流域山东段湿地景观斑块化数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下列关于湿地的服务功能搭配正确的是()A.支撑服务——开展水上乐园项目 B.供给服务——提供丰富的水产品C.文化服务——降解污染,净化水源 D.调节服务——维护生物的多样性8.图示区域湿地景观的变化主要表现在()A.湿地斑块数量减少,湿地总面积增加 B.湿地斑块数量减少,湿地总面积减少C.湿地斑块数量增多,湿地总面积增加 D.湿地斑块数量增多,湿地总面积减少【答案】7.B8.B【解析】【7题详解】支撑服务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是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开展水上乐园项目体现的是文化服务功能,A错误。供给服务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需求,湿地提供丰富的水产品体现的是供给服务功能,B正确。文化服务通过美丽的自然景观,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降解污染、净化水源体现的是调节服务功能,C错误。调节服务为人类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化解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维护生物多样性体现的是支撑服务功能,D错误,故选B。【8题详解】由图可知,黄河流域山东段的湿地景观主要包括河渠、湖泊、水库坑塘、滩涂、滩地、沼泽地,各种类型的斑块数量在图示时段均有所下降,说明湿地数量减少,湿地总面积也有所减少,B正确,ACD错误,故选B。据统计,2022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炼油大国,炼油总产能达到9.2亿吨/年,原油进口5.08亿吨,对外依存度达71.2%。下图为2020~205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将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是()A.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趋同 B.煤和石油的消费总量减少C.能源消费结构以光伏发电为主 D.能源消费结构趋向于均衡化10.我国成为世界第一炼油大国的根本原因是()A.经济发展速度快,石油需求量增大 B.炼油技术先进,原油利用率高C.炼油企业增多,生产规模扩大 D.国内原油产量上升,进口减少11.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最可行的措施是()A.建立能源储备库,储备大量能源 B.控制人口增长,减少能源需求量C.开发新能源,完善能源消费结构 D.加大国内化石能源的勘探和开采【答案】9.B10.A11.C【解析】【9题详解】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为主,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占比较低,A错误。随着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新能源、清洁能源消费总量上升,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费总量减少,B正确。由图可知,我国2050年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光伏发电占比并不是最大的,C错误。2050年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最大的是风电,最小的是核电,并不均衡,D错误。故选B。【10题详解】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规模大,第二产业占比较大,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大,且目前我国的新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较低,不能满足能源需求,故石油产业发展迅速,炼油量较大,A正确。获得同样数量的成品油,炼油技术越先进,对原油的需求量越小,且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炼油技术并无优势,B错误。炼油企业多,生产规模大,与我国成为世界第一炼油大国均为经济发展导致石油需求量大的结果,C错误。进口的石油主要以原油为主,原油由国内生产还是进口,对炼油量没有影响,D错误。故选A。【11题详解】建立能源储备库,储备大量能源,需要进一步增加能源进口,增强对外依赖程度,因此不是最可行的措施,A与题意不符;控制人口增长与我国现行的人口政策不符,不利于人口问题的解决,B错误;开发新能源,完善能源消费结构,既能够提供更多的能源供给,又能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节能减排的实施,C正确;化石能源属于非可再生能源,且化石能源的使用会污染环境,不利于节能减排,D错误。故选C。双核结构城市是指在某个区域中,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及其连线构成的轴线,引领和推动所在区域发展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双核结构城市具有互补性,它广泛存在于我国沿海、沿江地区,在杭州湾区域内,杭州和宁波形成了双核结构。下图示意双核结构及杭州湾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双核结构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空间距离 B.地域文化C.城市区位功能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3.我国杭州—宁波双核结构城市形成的有利影响有()①实现区域内能源资源互补 ②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③加强区际联系与交流 ④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12.C13.C【解析】【12题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双核结构具有互补性,杭州和宁波周围有更近的城市,但是却未形成此结构,故空间距离邻近并不是主要因素,A错误;两城市地域文华差异不大,互补性不强,B错误;杭州和宁波在数字经济、文创产业、港口经济、对外贸易、智能制造等方面有着各自的优势,形成错位协同、竞合共赢的发展局面,故互补性主要体现在城市区位功能,C正确;杭州宁波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并不相同,而且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双核结构城市的形成也不具有明显影响,D错误。故选C。【13题详解】双核型空间结构利于区位和功能上的互补,可以促进经济协同发展和加强区域交流与联系,故②③正确;两地都位于长三角附近地区,能源资源都依赖区外输入,两者难以进行能源资源互补,①错误;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只能通过协调发展进行改善,无法彻底解决,④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德国能源转型战略的总体目标是逐步转变成以可再生能源为支柱的能源系统,其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是风能和太阳能,国家对新能源发电给予补贴。在电能跨区域调配过程中,电网对负荷的稳定性要求极高。下图示意德国风电输送和鲁尔区废弃煤矿地下采空区改造成的抽水蓄能设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下列关于德国风电及跨区域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北部地形平坦,风力大且发电时间长②可用优惠电价鼓励发电高峰期用电③风电发展速度与电网工程建设进度相匹配④风电发电稳定且具有反调峰特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鲁尔区建设抽水蓄能设施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塌陷破坏耕地 B.促进电能供应稳定C.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D.恢复地表生态环境16.德国能源转型战略对我国能源工业发展的启示是()A.大力发展并全面使用新能源 B.推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C.减少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D.构建低碳安全的智慧能源体系【答案】14.A15.B16.D【解析】【14题详解】德国北部地形平坦,摩擦力小,处于盛行西风带,风力大,发电时间较长;可以用优惠电价,鼓励发电高峰期的用电,减少弃电现象,①②正确。根据图中输电阻塞等信息推测,风电发展速度与电网工程建设进度并没有相匹配,③错。风电发电具有季节性,并不稳定,④错。故选A。【15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在电能跨区域调配过程中,电网对负荷的稳定性要求极高”可知,鲁尔区建设抽水蓄能设施,是为了保障电力供应更加稳定,B正确。防止塌陷破坏耕地、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等不是主要目的,AC错。建设抽水蓄能设施与恢复地表生态环境关系不是很大,D错。故选B。【16题详解】全面使用新能源并不现实,A错。应该减少煤炭消费比重,改变以煤炭为主的消费能源结构,促使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B错。由于能源的分布与消费的地区差异,应加大能源的跨区域调配力度,C错。德国能源转型战略的总体目标是逐步转变成以可再生能源为支柱的能源系统,对于我国而言,应该构建低碳、安全的智慧能源体系,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特内里费岛是加那利群岛中最大的岛,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山谷地带。岛上地形崎岖,泰德峰是全岛的最高点,属于典型火山。岛上气候温和干燥,降水时空差异大。下图示意特内里费岛的位置及地形。(1)从板块构造角度说明泰德峰的形成过程。(2)简述特内里费岛气候温凉的原因。(3)分析特内里费岛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答案】(1)岩浆沿地壳裂隙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堆积,最终形成泰德峰。(2)四面环海,受海洋性气团影响,冬季温和,夏季温凉;沿岸寒流降温作用明显。(3)特内里费岛附近海域位于大陆西岸,受离岸风影响,底层海水上升补偿;从海洋深处带来营养物质,浮游生物多,饵料丰富,渔业资源丰富。【解析】【小问1详解】由材料可知,泰德峰是全岛的最高点,属于典型火山,可推断岩浆沿地壳裂隙或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堆积形成泰德峰。【小问2详解】由材料可知,特内里费岛四面环海,全年受海洋性气团影响,冬季温和,夏季温凉;沿岸有寒流流经,降温作用明显,全年温凉。【小问3详解】特内里费岛附近海域位于大陆西岸,受离岸风影响,底层海水上升补偿,同时将底层丰富的营养盐类物质带到表层,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鱼类饵料丰富,渔业资源丰富。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胶东经济圈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五市,山东省《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胶东经济圈在港口建设的带动下,努力实现错位协同发展。下图示意胶东经济圈位置。(1)分析胶东经济圈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条件。(2)胶东经济圈北部多淤泥质海岸,说明其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3)列举胶东经济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过程中需防御的主要自然灾害。【答案】(1)海岸线较为曲折,多优良港湾;紧靠海洋,海洋生物资源、空间资源条件良好;胶东经济圈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交通便捷,市场广阔,城市联系紧密,协作能力较强,有助于发展海洋经济。(2)海水稻种植,盐田开发,海水养殖,围海造陆、海洋旅游等产业。(3)风暴潮【解析】【小问1详解】胶东经济圈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海岸线、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等)。胶东经济圈海岸线较为曲折,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经济;紧靠海洋,海洋生物资源、空间资源条件良好;胶东经济圈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市场条件良好,城市联系紧密,协作能力较强,凭借便捷的水陆交通,有助于发展海洋经济。【小问2详解】淤泥质海岸是由粉沙和淤泥堆积形成的低缓平坦海岸,其海岸线平直,岸坡平缓,浅滩宽广,受潮流作用较大。淤泥质海岸地势平坦,海滨有大片低地泥滩,既便于引进海水,又不易使卤水下渗,是开辟盐场极为有利的场所。大多数淤泥质海岸滩涂面积大,适于海水养殖;沿海滩涂是湿地的类型之一,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很多水禽栖息地和迁徙地,建立自然保护区,一方面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可以发展旅游。【小问3详解】胶东经济圈三面临海,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中,需防御的主要自然灾害是风暴潮。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黑土地具有优越的土壤肥力,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粮食单产高。东北三省黑土区坐落于东北平原中部,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多年粮食产量占国家粮食总产量的20%以上,担负着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和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使命。2022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开始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黑土地保护与开发的国家法律。下图为2014年、2018年东北三省黑土区耕地净变化率示意图。(1)据图描述2014~2018年东北三省黑土区耕地面积的变化特征。(2)分析东北三省黑土区耕地面积变化的原因。(3)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的实施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有利影响。【答案】(1)耕地面积总体呈现减少趋势,减少速度趋缓;中部部分地区略微增加,南部和东部零散地区耕地减少较为严重。(2)城市化的建设侵占了部分耕地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区退耕还林还湿政策的推行也会导致部分耕地面积减少;东北部分地区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作用导致耕地资源减少。(3)从法律层面保证了黑土地的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稳定了粮食的产量,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解析】【小问1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2014~2018年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耕地面积净变化率呈现负数的特点,表明其耕地面积总体呈现减少趋势;2018年数值变小,减少速度趋缓;2018年中部少量地区耕地面积呈现略微增加的特点;南部和东部零散地区减少较为严重。【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部分耕地资源被侵占;生态环境保护区随着退耕还林还湿政策的推行也会导致部分耕地资源短缺;随着气候变化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东北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加剧了耕地资源的短缺问题。【小问3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从法律层面保证了黑土地面积的稳定性,同时加强了对土地合理开发的指导,使黑土地的土壤肥力得到保障,稳定了粮食的产量,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出发点,立足区域优势互补原则,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优化区域分工与产业布局为重点,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在其北部和西部山区建设区域生态屏障,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型,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优势互补的协同发展格局。下图为京津冀区域简图。(1)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一些传统产业逐步移出北京市区,简述河北曹妃甸工业区承接北京重化工企业转移的优势条件。(2)结合材料,分析京津冀北部和西部山区成为该区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