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吸收、分布、排泄等_第1页
药物吸收、分布、排泄等_第2页
药物吸收、分布、排泄等_第3页
药物吸收、分布、排泄等_第4页
药物吸收、分布、排泄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物动力学简介药物动力学亦称药动学,系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模式,定量地描述与概括药物通过各种途径(如静脉注射,静脉滴注,口服给药等)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即吸收、分布、代谢、消除过程的“量-时”变化或“血药浓度-时”变化的动态规律的一门科学。药物的吸收

吸收是指药物由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转运过程。

口服给药口服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其吸收涉及药物通过胃肠道上皮细胞膜的转运。口腔粘膜上皮很薄,具丰富的血管,这些都有利于药物吸收。把一种药物置于齿龈和面颊之间(颊部给药)或放于舌下(舌下给药)可保留较长时间致使吸收更完全。

胃具有相对较大的上皮表面,但由于它有较厚的粘液层以及药物在胃内停留时间相对较短,吸收受到限制。几乎所有药物在小肠吸收的速度均较胃中快。因而,胃排空速率是一限速性步骤。食物特别是脂类食物延缓胃排空(也延缓药物吸收),这能解释为何某些希望迅速奏效的药物宜空腹应用。某些不易溶解的(如灰黄霉素)或在胃中降解(如青霉素G)的药物与食物同服,可增加吸收量或无任何影响或对药物吸收影响甚小。

小肠在胃肠道中是具有最大的表面积,可吸收药物。十二脂肠腔内pH值为4~5,但顺着肠道由近及远,管腔内pH值更趋碱性,如回肠下部pH接近8,胃肠道内的菌丛可使某些药物失活,降低药物的吸收。血流量的减少(如休克时)可以降低跨肠粘膜的浓度梯度,从而减少被动扩散吸收。(外周血流减少也会改变药物的分布和代谢。)

肠道通过时间能影响药物吸收,特别是那些通过主动转运而吸收的(如维生素B),溶解缓慢的(如灰黄霉素),极性太高的(即脂溶性差)及难以透过细胞膜的药物(如许多抗生素),对这些药物,通过太迅速可使吸收不完善。

对于控释剂型吸收可能主要在大肠内进行,特别是释放时间超过6小时的剂型,这一时间药物已达大肠部位。

溶液剂型的吸收药物在口服的溶液剂型中要被吸收,药物必须在遭遇到胃肠道内大量的分泌液,低pH环境以及强的降解酶后还解保存下来。通常,一种药物即使在肠环境中稳定,口服后进入大肠是很少的。低亲脂性(即膜通透性低)药物如氨基糖苷类,在胃和小肠中可被缓慢地吸收。这些药物在大肠中,因表面积小,预期吸收更慢,因而这些药物不宜制作控释剂型。

固体剂型的吸收为了使用广泛,经济,维持药物的稳定性,以及易被病人接受,大多数药物都以片剂或胶囊剂口服给药。这些制剂必须经过崩解及溶解才能被吸收。崩解作用大大增加了药物与胃肠液接触的表面面积,从而促进了药物的溶解和吸收。在制药过程中,为了促进崩解和溶解作用,往往添加一些崩解剂和其他赋形剂(如稀释剂,润滑剂,表面活性剂,粘合剂,分散剂)。表面活性剂通过增加药物的吸湿性,溶解度和分散性而增加其溶解速率。在制片过程中压片压力过大,以及为了使药片免受肠道消化作用的影响而使用特殊的包衣可延缓固体剂型的崩解。硫水性润滑剂(如硬脂酸镁)可与活性药物结合而降低其生物利用度。

溶解速率决定药物在吸收时的可用度,当溶解速率低于吸收速率时,溶解速率就成为限速步骤。药物的吸收可通过调正配方来纠正,例如,减小颗粒体积的方法来增加药物的表面面积,使用此法可使那些溶解缓慢而使吸收受限的药物增加胃肠道对它们的吸收速率和分量。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有药物的不同形式:盐,晶体或水合物等,不管介质的pH是多少,弱酸的钠盐(如巴比妥酸盐,水杨酸盐)比它们相应的游离酸溶解快。某些药物呈现多种形态,可以无定形或不同晶体形存在。棕榈酸氯霉素有两种形态存在,但只有一种形态能充分溶解,充分被吸收,而被临床使用。当一个或多个水分子和一个晶体形药物相结合就构成一种水合物。这种水合物的溶解度可能与非水合物的溶解度有明显的不同。例如,无水氨苄西林与其三个水分子的水合物相比,前者的溶解速率和吸收速率均比后者快。

胃肠道外给药

把药物直接注入血流(常用静脉注射法)能保证所给药物全部进入体循环。如果通过另一种途径,(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药物必须通过一层或多层生物膜才到达体循环,这就不能保证全部药物被吸收。对于分子量>20000g/mol的蛋白质类药物,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给药后,通过毛细血管膜吸收缓慢,以至大部分吸收经由淋巴系统进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经过淋巴管内的蛋白分解酶的首过代谢,向体循环的运送不完全,速率减慢。

由于毛细血管壁具有多孔性倾向,因而血液灌注(血流量/每克组织)明显影响小分子物质的吸收速率。注射的部位能显著影响药物的吸收速率,例如,在血流量低的部位肌内注射地西泮(安定)其吸收速率会比口服慢得多。

当难溶解的酸类和碱类的盐被用作肌内注射时,其吸收可能延迟或变得不规则。例如,苯妥英注射剂型是其钠盐的40%丙二醇溶液,pH值大约是12.当肌内注射这种药物后,丙二醇被吸收,组织液起缓冲作用,而使pH值降低,引起药物的电离型和游离酸型两种形式间平衡状态改变,难溶解的游离酸随之沉淀。结果,溶解过程和吸收过程要1~2周发生。

控释剂型

设计控释剂型的目的是减少用药次数,减少血浆药物浓度的波动,从而产生更恒定的药理效应。用药次数减少方便病人服用,使病人乐于接受治疗方案。对那些消除半衰期和效应持续时间短而需频繁使用的药物最适宜于制成这种剂型。

口服控释剂型常被设计成能维持治疗浓度长达12小时或更久的制剂。控制吸收速率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使用蜡或其他非水溶性材料做药物微粒的包衣;把药埋嵌于一种基质中,使其通过胃肠道时缓慢地从这种基质中释放出来;或是把药物和离子交换树脂结合成复合体。

设计透皮控释剂型是为了延长药物释放时间。例如,可乐定通过膜弥散可控制药物释放时间达一周;又如粘附于粘胶绷带上的浸有硝酸甘油的聚合物可控制药物释放时间达24小时。透皮肤用药必须具备适宜的穿透皮肤的特性和高的药效,因为穿透速率和用药部位的面积都是有限的。

为了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很多种非静脉注射的胃肠道外用药剂型已制备成功。如有些抗菌药物以其不溶性盐(如苄星青霉素)用于肌内注射可使治疗浓度维持相当长时期。而另外一些药物则被配制成混悬剂或非水性溶剂溶液(如胰岛素的晶体混悬剂),无定形胰岛素有很大的表面积供溶解,其作用开始快而维持时间短。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很多,但总的来说有以下几方面:1.给药途径不同。给药途径不同,吸收的速度及程度必然不同。同一种药物,如先锋霉素,静脉注射就比肌肉注射吸收速度要快,而肌肉注射则比口服吸收速度要快,而且完全。2.服药的方法不同。同一种药物,饭前、饭中、饭后服用各有讲究。有的人把本应饭前吃的药改为饭后服用,怕药物引起胃肠刺激。但就吸收而言,还是空腹吸收速度快,吸收完全。3.药物剂型决定吸收速度。如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有短效、中效、长效之分,因为制剂不同,吸收速度也不同;又如各种缓释片剂,能在12小时或24小时内以平均速度向体内释放;再如,抗心绞痛的硝酸甘油片剂,决定它的吸收速度是舌下含咽而不是口服。4.机体胃肠障碍和微循环障碍。有些药物在胃肠道中很不稳定,容易被胃液或肠液破坏。腹泻也可造成药物吸收不完全。再就是休克病人微循环出现障碍,药物吸收速度就必然减慢或停滞。药物的分布:分布:是指进入循环的药物从血液向组织、细胞间液和细胞内的转运过程。大部分药物的转运属于被动转运。当分布达到平衡时,组织和血浆中药物浓度的特点:(1)药物在血浆和组织液间的转运是双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逆的。(2)比值恒定,这一比值为组织中药物分配系数。(3)浓度不一定相等。影响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一)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程度,即血液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与蛋白结合的药物占总药量的百分数。药物进入循环后,有两种形式:结合型药物: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特点:(1)暂时失去药理活性。(2)体积增大,不易通过血管壁,暂时“储存”于血液中。意义:结合型药物起着类似药库的作用。药物进入相应组织后也与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织蛋白发生结合,也起到药库作用。影响药物作用,作用维持时间长短,一般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体内消除慢,作用维持时间长。游离型药物:未被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特点:能透过生物膜,进入到相应的组织或靶器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产生效应或进行代谢与排泄。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方式:酸性药物与白蛋白结合:华法林、非甾体抗炎药、磺胺类药物主要与血浆白蛋白结合,三环类抗抑郁药、氯丙嗪也与白蛋白结合。碱性药物与α1-糖蛋白结合:β-糖蛋白和α-酸性糖蛋白虽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量比白蛋白少很多,但在癌症、关节炎、心肌梗死等疾病中可增高,能与奎宁结合。特点:(1)可逆性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是可逆的,极少数是共价结合(如烷化剂)。药物在血液中转运时,结合型与游离型药物快速达到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态平衡。游离型药物→透过生物膜→血中游离型药物浓度降低→结合型药物,释出游离型药物。(2)饱和性血浆中蛋白有一定的量,与药物的结合有限,因此,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具有饱和性。当药物浓度大于血浆蛋白结合能力时→饱和→游离型药物急剧增加→毒性反应。某些病理情况下,血浆蛋白过少(如肝硬化、慢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肾炎)、变质(如尿毒症)→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减少→毒性反应。有些药物在老年人中呈现较强的药理效应,与老年人的血浆蛋白减少有关。(3)竞争性两种药物→竞争结合同一蛋白→置换→游离型药物浓度增加→导致中毒。如:保泰松→结合型双香豆素→游离型→浓度增加→出血倾向。与内源性代谢物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如磺胺药→置换胆红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素→新生儿核黄疸症。此外,注射白蛋白可与药物结合而影响疗效。(二)体液pH对药物在体内分布和转运产生影响。在生理条件下,细胞内液的pH约为7.0,细胞外液的pH约为7.4。弱碱性药物→细胞外液解离型少→容易进入细胞内→细胞内浓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度略高。弱酸性药物则相反(细胞外浓度高)。根据这一原理,如用碳酸氢钠→碱化血液和尿液→弱酸性药物巴比妥类→由脑细胞→向血浆中转移和从尿排泄。这是重要的救治措施之一。(三)器官血流量吸收的药物经过循环迅速向全身组织转运,药物先向血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量大的器官分布,后向血流量小的组织转移,此称为再分布现象。如硫喷妥先在血流量大的脑中发挥麻醉效应,然后向脂肪组织转移,效应消失。(四)组织亲和力由于药物与组织蛋白的亲和力不同→分布达到“平衡”→各组织中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物分布不均匀,血浆药物浓度与组织中浓度不相等。分布平衡时:血浆药物浓度→反映靶器官药物结合量的多少→靶器官药物的浓度→药物效应强弱→估算药物效应强度。(五)屏障药物在体内的转运需要跨越各种生理屏障。生理屏障: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1)血脑屏障:脑是血流量较大的器官→血脑屏障→药物在脑组织中的浓弱酸性药物则相反(细胞外浓度高)。根据这一原理,如用碳酸氢钠→碱化血液和尿液→弱酸性药物巴比妥类→由脑细胞→向血浆中转移和从尿排泄。这是重要的救治措施之一。(三)器官血流量吸收的药物经过循环迅速向全身组织转运,药物先向血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量大的器官分布,后向血流量小的组织转移,此称为再分布现象。如硫喷妥先在血流量大的脑中发挥麻醉效应,然后向脂肪组织转移,效应消失。(四)组织亲和力由于药物与组织蛋白的亲和力不同→分布达到“平衡”→各组织中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物分布不均匀,血浆药物浓度与组织中浓度不相等。分布平衡时:血浆药物浓度→反映靶器官药物结合量的多少→靶器官药物的浓度→药物效应强弱→估算药物效应强度。(五)屏障药物在体内的转运需要跨越各种生理屏障。生理屏障: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1)血脑屏障:脑是血流量较大的器官→血脑屏障→药物在脑组织中的浓度一般较低。构成:血脑屏障是血液-脑细胞、血液-脑脊液及脑脊液-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细胞三种隔膜的总称。能阻碍药物穿透的主要是前二者。特点:细胞间比较致密,比一般的隔膜多一层胶质细胞。对药物的影响:外源性的药物不易通过,而形成一道保护大脑的生理屏障。只有分子量较小、脂溶性较高的药物,有可能通过血脑屏障而进入脑组织。改变屏障作用的因素:新生儿:血脑屏障未发育完全,中枢神经易受药物的影响。病理因素影响通透性:脑膜炎症时,局部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磺胺嘧啶、青霉素等与血浆蛋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结合率低的药物可进入脑脊液,治疗化脓性脑脊髓膜炎。中风、惊厥、脑水肿等疾病会引起血脑屏障开放。药物影响:甘露醇、阿拉伯糖、尿素和蔗糖高渗溶液,显著开放血脑屏障,促进药物进入脑内。某些中枢神经药物或毒物会影响血脑屏障功能,如安非他明慢中毒、化学致惊剂、铝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铝离子等都可引起血脑屏障通透增加。(2)胎盘屏障:由胎盘将母体血液与胎儿血液隔开的一种膜性结构。妊娠前三个月,胎盘还没有完全形成,故无屏障可言。妊娠中后期,通透性与一般生物膜无明显的差别,药物非常容易进入胎儿体内。某些药物→胎儿中毒,或对胎儿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甚至致畸→妊娠期间禁用可通过此屏障对胎儿产生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良影响的药物。药物的分布(药士辅导精华)2010-4-1819:51【大中小】【我要纠错】药物分布是指进入循环的药物从血液向组织、细胞间液和细胞内的转运过程。大部分药物的转运属于被动转运。药物在血浆和组织液间的转运是双向可逆的,当分布达到平衡时,组织和血浆中药物浓度的比值恒定,这一比值为组织中药物分配系数。但此时组织和血浆中药物的浓度不一定相等。药物向某组织的转运速度取决于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及该组织的血流量和膜通透性。影响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为药物的理化性质、体液pH、血浆蛋白结合率和膜通透性等。药物进入循环后,首先与血浆蛋白结合成为结合型药物,未被结合的药物则称为游离型药物。一般以血浆蛋白结合率来表示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程度,即血中与蛋白结合的药物占总药量的百分数。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是可逆的,结合型药物暂时失去药理活性。由于结合型药物分子体积增大而不易通过血管壁,因此暂时“储存”于血液中,可见结合型药物起着类似药库的作用。药物进入相应组织后也与组织蛋白发生结合,也起到药库作用。此库对于药物作用及其维持时间长短有重要意义,一般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体内消除慢,作用维持时间长。体内只有游离型药物才能透过生物膜,进入到相应的组织或靶器官,产生效应或进行代谢与排泄。许多难溶于水的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在血液中被转运,结合型与游离型药物快速达到动态平衡,游离型药物不断透过生物膜,血中游离型药物浓度降低,结合型药物随时释出游离型药物。通常酸性药物与白蛋白结合,碱性药物与α1-糖蛋白结合。这种结合大多是可逆的,只有极少数是共价结合(如烷化剂)。华法林、非甾体抗炎药、磺胺类药物主要与血浆白蛋白结合,三环类抗抑郁药、氯丙嗪也与白蛋白结合;β-糖蛋白和α-酸性糖蛋白虽然量比白蛋白少很多,但在癌症、关节炎、心肌梗死等疾病中可增高,能与奎宁结合。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血浆中蛋白有一定的量,与药物的结合有限,因此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具有饱和性,当药物浓度大于血浆蛋白结合能力时会导致血浆中游离型药物急剧增加,引起毒性反应,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血浆蛋白过少(如肝硬化、慢性肾炎)或变质(如尿毒症)时,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减少,也易发生毒性反应。有些药物在老年人中呈现较强的药理效应,与老年人的血浆蛋白减少有关。某些药物可在血浆蛋白结合部位上可发生竞争排挤现象,若两种药物竞争与同一蛋白结合时而发生置换现象,使游离型药物浓度增加,可能导致中毒,如保泰松可将结合型的双香豆素游离出来,使血浆中游离型药物浓度急剧增加,导致出血倾向。药物也可能与内源性代谢物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如磺胺药置换胆红素与血浆蛋白结合,可引起新生儿核黄疸症。此外,注射白蛋白可与药物结合而影响疗效。体液pH会对药物在体内分布和转运产生影响。在生理条件下,细胞内液的pH约为7.0,细胞外液的pH约为7.4,弱碱性药物在细胞外液解离型少,容易进入细胞内,故细胞内浓度略高,而弱酸性药物则相反。根据这一原理,如用碳酸氢钠碱化血液和尿液,可促进弱酸性药物巴比妥类由脑细胞向血浆中转移和从尿排泄,这是重要的救治措施之一。吸收的药物经过循环迅速向全身组织转运,药物先向血流量大的器官分布,后向血流量小的组织转移,此称为再分布现象。如硫喷妥先在血流量大的脑中发挥麻醉效应,然后向脂肪组织转移,效应消失。经过一段时间后血药浓度与组织中浓度趋向“稳定”,分布达到“平衡”,但是各组织中药物分布是不均匀的,血浆药物浓度与组织中浓度也不相等。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这主要是由于药物与组织蛋白的亲和力不同所致,所以这种“平衡”称为假平衡现象,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可以反映靶器官药物结合量的多少。药物在靶器官的浓度决定药物效应强弱,因此测定血药浓度可以估算药物效应强度。药物在体内的转运需要跨越各种生理屏障,体内还存在两种特殊的生理屏障,即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这些生理屏障会影响到药物的转运。(1)血脑屏障:脑虽是血流量较大的器官,但药物在脑组织中的浓度一般较低,这是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血脑屏障是血液-脑细胞、血液-脑脊液及脑脊液-脑细胞三种隔膜的总称,能阻碍药物穿透的主要是前二者。由于这些隔膜的细胞间比较致密,比一般的隔膜多一层胶质细胞,因此外源性的药物不易通过而形成一道保护大脑的生理屏障。只有分子量较小、脂溶性较高的药物才有可能通过血脑屏障而进入脑组织。新生儿的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全,其中枢神经易受药物的影响。许多全身作用的药物包括抗癌药和某些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由于脂溶性差而不能透过血脑屏障。但在脑膜炎症时,局部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磺胺嘧啶、青霉素等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可进入脑脊液,治疗化脓性脑脊髓膜炎。有些药物、病理因素会影响药物通透性。甘露醇、阿拉伯糖、尿素和蔗糖高渗溶液可显著开放血脑屏障,促进药物进入脑内;中风、惊厥、脑水肿等疾病会引起血脑屏障开放;某些中枢神经药物或毒物会影响血脑屏障功能,如安非他明慢中毒、化学致惊剂、铝和铝离子等都可引起血脑屏障通透增加。(2)胎盘屏障:指由胎盘将母体血液与胎儿血液隔开的一种膜性结构。在妊娠前三个月,胎盘还没有完全形成,故无屏障可言。即使在妊娠中后期,其通透性与一般生物膜无明显的差别,药物非常容易进入胎儿体内。应该注意某些药物可能引起胎儿中毒或对胎儿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甚至致畸。因此在妊娠期间禁用可通过此屏障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药物的分布是指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分布于全身各组织。由于不同器官的血液灌注差异,药物与组织结合力不同,各部位pH值和细胞膜通透性差异等影响,药物分布一般是不均匀的。药物进入组织的速率取决于进入该组织的血流速率,组织大小以及药物在血液与组织间的分配特性。如果透过细胞膜屏障的作用不是限速步骤,那么血管丰富的部位要比血液灌注差的区域更快与血液到达分布平衡(药物进率与离开率相等)。在分布平衡到达后,血浆浓度可反映药物在组织和细胞外液的浓度(结合的和非结合的,见下文)。代谢和排泄与药物分布同时进行,这就使分布过程成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参见第299节)。表观分布容积药物被分布到的或在其中得到稀释的液体容积量即称表观分布容积(把体内药物按其在血浆中相同的浓度计算而获得的液体容积)。该参数对以下情况能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给予一次剂量后预期能达到的血浆浓度,或达到某种血药浓度估计所需要的剂量。然而,表观分布容积并不能提供特定的分布类型的信息。各种药物都按其独特的方式在体内进行分布。一些药物分布于脂肪;另一些药物则停留于细胞外液;再一些药物则可牢固地与特殊组织结合,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肝脏和肾脏。许多酸性药物(如华法林和水杨酸)与蛋白质高度结合,因此分布容积小。许多碱性药物(如苯丙胺和哌替啶)极易被组织摄取,因此分布容积大,甚至比整个身体的容积还要大。结合药物分布入组织的程度取决于与血浆蛋白的结合以及与组织的结合的程度。血浆蛋白结合药物在血流中转运时,一部分是以游离药溶解于血液中(非结合型),另一部分则与血液的多种成分(如血浆蛋白,血细胞)相结合(结合型)。决定血浆中结合药物与非结合药物比率的主要因素是药物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间的可逆性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受质量作用定律所支配。多种血浆蛋白能与药物相结合。白蛋白,α1-酸性糖蛋白和脂蛋白是最重要的蛋白质。酸性药物一般更易与白蛋白结合,而碱性蛋白则易与α1-酸性糖蛋白和脂蛋白结合(表298-1)。由于只有非结合药物才能通过被动扩散到达产生药理作用的血管外或组织部位,因此非结合型药物浓度和作用部位药物浓度关系更密切,亦即和药物效应的关系更密切。通常非结合型分数(非结合型药物浓度对总药物浓度之比)这个参数常比结合型分数更有用。血浆蛋白结合作用会影响药物的分布,也会影响药理活性和总的血浆药物浓度间的关系。在很高药物浓度时,由于蛋白可结合部位的数目一定,结合药物量接近上限,导致饱和性。饱和性是药物之间相互置换作用的基础(参见第301节药物的相互作用)。组织结合药物可以和许多非蛋白质类物质结合。结合可能是很特异的,例如氯喹与核酸类结合。药物的结合常在水相环境中与大分子结合,也可在进入脂肪组织中后发生结合。由于脂肪组织的血液灌注很差,那些对脂肪亲和力高的药物,要达到平衡状态需很长的时间。药物储库药物在各种组织内和机体各腔室内的积聚,则随着血浆药物浓度下降组织中贮存药物可释放到血液循环中,这样能延长药物在血浆逗留时间而延长药物的作用。起效部位的位置和组织分布的相对差异性也可能是重要的。以麻醉药硫贲妥来讲,开始时由于贮存于组织储库,缩短药物的效应,但以后重复用药则能延长其作用时间。硫贲妥是高度脂溶性药物,单次静注后迅速分布到脑组织中去,单次静注后几分钟硫贲妥在脑内浓度增加,然后脑组织浓度下降,速度与血浆浓度下降相平行。当药物再分布于灌注缓慢的组织时麻醉迅速终止。然而,如果用足够长的时间对血浆浓度进行监测,即可发现药物分布的第三相,显示出药物从脂肪组织缓慢释放。连续使用硫贲妥时,药物就大量贮存于脂肪组织内,这样就能延长麻醉药血浆浓度的时间。某些药物在细胞内积聚的浓度高于细胞外液,此种积聚最常见于药物与蛋白质,磷脂或核酸的结合。抗疟药(如氯喹)在白细胞内和肝细胞内的浓度要比血浆中浓度高出数千倍。这种贮存于细胞内的药物与血浆保持平衡,当药物由机体消除时,贮存药物即进入血浆。血脑屏障药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是经过脑毛细血管和脑脊液而实现的。供给脑部的血液占心输出量的1/6,但分布到脑组织的药物却受到一定的限制。某些脂溶性药物(如硫贲妥)能很快进入脑组织而且迅速发挥其药理作用。但很多其他药物,特别是水溶性较高的药物却非常缓慢地进入脑部。与其他部位毛细血管床相比,脑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相互联接更为紧密,这就使水溶性药物扩散缓慢。另一个对水溶性药物的屏障是胶质结缔组织细胞(星形细胞)所形成的星形细胞鞘,其与毛细血管内皮基膜紧密邻接,毛细血管内皮和星形细胞鞘在一起构成血脑屏障。因为这种屏障仅与毛细血管壁相联系而与实质细胞无关,所以它赋于脑组织与其他组织不同的渗透性特征。这样,极性物质可进入大多数其他组织间液但不能进入脑组织。曾观察到极性染料能进入大多数组织,而不能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血脑屏障"概念的出现。药物可以经由脉络丛直接进入侧脑室脑脊液,再由脑脊液通过被动扩散进入脑组织。脉络丛也是有机酸类(如青霉素)从脑脊液经主动转运到血液中去的一个部位。决定药物通透到脑脊液或进入其他组织速率的主要因素有:药物与蛋白质结合程度,解离度以及脂-水分配系数。对于高度蛋白结合的药物进入脑的通透率是低的,对于弱酸或弱碱的解离型通透率更低,几乎为零。中枢神经系统的血液灌注极佳,一般讲,通透性是药物分布速率的主要因素。然而,对大多数组织的间液而言,血液灌注是主要因素。对于血液灌注差的组织(如肌肉,脂肪),特别是如果组织对药物具有高的亲和性,分布过程将非常缓慢。药物的分布与消除药物的分布

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分布于全身各组织。由于不同器官的血液灌注差异,药物与组织结合力不同,各部位pH值和细胞膜通透性差异等影响,药物分布一般是不均匀的。

药物进入组织的速率取决于进入该组织的血流速率,组织大小以及药物在血液与组织间的分配特性。如果透过细胞膜屏障的作用不是限速步骤,那么血管丰富的部位要比血液灌注差的区域更快与血液到达分布平衡(药物进率与离开率相等)。在分布平衡到达后,血浆浓度可反映药物在组织和细胞外液的浓度(结合的和非结合的,见下文)。代谢和排泄与药物分布同时进行,这就使分布过程成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参见第299节)。

表观分布容积

药物被分布到的或在其中得到稀释的液体容积量即称表观分布容积(把体内药物按其在血浆中相同的浓度计算而获得的液体容积)。该参数对以下情况能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给予一次剂量后预期能达到的血浆浓度,或达到某种血药浓度估计所需要的剂量。然而,表观分布容积并不能提供特定的分布类型的信息。各种药物都按其独特的方式在体内进行分布。一些药物分布于脂肪;另一些药物则停留于细胞外液;再一些药物则可牢固地与特殊组织结合,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肝脏和肾脏。

许多酸性药物(如华法林和水杨酸)与蛋白质高度结合,因此分布容积小。许多碱性药物(如苯丙胺和哌替啶)极易被组织摄取,因此分布容积大,甚至比整个身体的容积还要大。

结合

药物分布入组织的程度取决于与血浆蛋白的结合以及与组织的结合的程度。

血浆蛋白结合药物在血流中转运时,一部分是以游离药溶解于血液中(非结合型),另一部分则与血液的多种成分(如血浆蛋白,血细胞)相结合(结合型)。决定血浆中结合药物与非结合药物比率的主要因素是药物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间的可逆性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受质量作用定律所支配。多种血浆蛋白能与药物相结合。白蛋白,α1-酸性糖蛋白和脂蛋白是最重要的蛋白质。酸性药物一般更易与白蛋白结合,而碱性蛋白则易与α1-酸性糖蛋白和脂蛋白结合(表298-1)

由于只有非结合药物才能通过被动扩散到达产生药理作用的血管外或组织部位,因此非结合型药物浓度和作用部位药物浓度关系更密切,亦即和药物效应的关系更密切。通常非结合型分数(非结合型药物浓度对总药物浓度之比)这个参数常比结合型分数更有用。血浆蛋白结合作用会影响药物的分布,也会影响药理活性和总的血浆药物浓度间的关系。在很高药物浓度时,由于蛋白可结合部位的数目一定,结合药物量接近上限,导致饱和性。饱和性是药物之间相互置换作用的基础(参见第301节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储库药物在各种组织内和机体各腔室内的积聚,则随着血浆药物浓度下降组织中贮存药物可释放到血液循环中,这样能延长药物在血浆逗留时间而延长药物的作用。起效部位的位置和组织分布的相对差异性也可能是重要的。以麻醉药硫贲妥来讲,开始时由于贮存于组织储库,缩短药物的效应,但以后重复用药则能延长其作用时间。硫贲妥是高度脂溶性药物,单次静注后迅速分布到脑组织中去,单次静注后几分钟硫贲妥在脑内浓度增加,然后脑组织浓度下降,速度与血浆浓度下降相平行。当药物再分布于灌注缓慢的组织时麻醉迅速终止。然而,如果用足够长的时间对血浆浓度进行监测,即可发现药物分布的第三相,显示出药物从脂肪组织缓慢释放。连续使用硫贲妥时,药物就大量贮存于脂肪组织内,这样就能延长麻醉药血浆浓度的时间。

某些药物在细胞内积聚的浓度高于细胞外液,此种积聚最常见于药物与蛋白质,磷脂或核酸的结合。抗疟药(如氯喹)在白细胞内和肝细胞内的浓度要比血浆中浓度高出数千倍。这种贮存于细胞内的药物与血浆保持平衡,当药物由机体消除时,贮存药物即进入血浆。

血脑屏障

药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是经过脑毛细血管和脑脊液而实现的。供给脑部的血液占心输出量的1/6,但分布到脑组织的药物却受到一定的限制。某些脂溶性药物(如硫贲妥)能很快进入脑组织而且迅速发挥其药理作用。但很多其他药物,特别是水溶性较高的药物却非常缓慢地进入脑部。与其他部位毛细血管床相比,脑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相互联接更为紧密,这就使水溶性药物扩散缓慢。另一个对水溶性药物的屏障是胶质结缔组织细胞(星形细胞)所形成的星形细胞鞘,其与毛细血管内皮基膜紧密邻接,毛细血管内皮和星形细胞鞘在一起构成血脑屏障。因为这种屏障仅与毛细血管壁相联系而与实质细胞无关,所以它赋于脑组织与其他组织不同的渗透性特征。这样,极性物质可进入大多数其他组织间液但不能进入脑组织。曾观察到极性染料能进入大多数组织,而不能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血脑屏障"概念的出现。

药物可以经由脉络丛直接进入侧脑室脑脊液,再由脑脊液通过被动扩散进入脑组织。脉络丛也是有机酸类(如青霉素)从脑脊液经主动转运到血液中去的一个部位。

决定药物通透到脑脊液或进入其他组织速率的主要因素有:药物与蛋白质结合程度,解离度以及脂-水分配系数。对于高度蛋白结合的药物进入脑的通透率是低的,对于弱酸或弱碱的解离型通透率更低,几乎为零。

中枢神经系统的血液灌注极佳,一般讲,通透性是药物分布速率的主要因素。然而,对大多数组织的间液而组织结合药物可以和许多非蛋白质类物质结合。结合可能是很特异的,例如氯喹与核酸类结合。药物的结合常在水相环境中与大分子结合,也可在进入脂肪组织中后发生结合。由于脂肪组织的血液灌注很差,那些对脂肪亲和力高的药物,要达到平衡状态需很长的时间。

言,血液灌注是主要因素。对于血液灌注差的组织(如肌肉,脂肪),特别是如果组织对药物具有高的亲和性,分布过程将非常缓慢。

药物的消除

消除是指促使药物由体内丧失(代谢和排泄)的各种过程的总和。

代谢

肝脏是体内药物代谢(化学变化)的主要部位。某些代谢产物具有药理活性(表298-2),当给予的物质无活性而在体内形成活性代谢物,特别是当被设计为递送更有效的活性物质时,则所给化合物称为前药。

代谢途径

药物代谢涉及广泛的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水解,水合,结合,缩合和异构化等反应。化学反应涉及的酶存在于许多组织中,但通常在肝脏中含量丰富。许多药物代谢分二个相进行,第一相反应包含形成新基团或改变原有功能基团,或断裂(氧化,还原,水解),这些反应统称非合成反应。第二相反应包括与内源性化合物(如葡萄糖醛酸,硫酸,甘氨酸)相结合的反应,因而称为合成反应。合成反应所形成的代谢物具有更高的极性,比非合成反应的代谢物更容易从肾(尿中)和肝(胆汁中)排出。某些药物代谢仅有第一相,或仅有第二相反应,因而相的数目仅反映了功能性而不是指结果分类。

细胞色素P-450第一相代谢最重要的酶系统是细胞色素P-450,它是传递电子和催化许多药物氧化作用的微粒体异构酶的大家族。电子由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供给,一种黄素蛋白把电子从NADPH(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盐,还原型辅酶Ⅱ)传递给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P-450酶系可分为14个享有同源系列的哺乳动物基因族和17个亚族。它们的基本符号用CYP表示,接着以阿拉伯数字表示族,一个字母表示亚族,另外一个阿拉伯数字表示特殊的基因。在哺乳动物代谢中最重要的酶有1A,2B,2C,2D和3A亚族,在人类代谢中重要的酶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和CYP3A4。酶的特异性有助于解释许多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和特异性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相互作用举例见表298-3(参见第301节药物的相互作用),不同病人间的遗传差异可能改变药物的效应。

结合反应葡萄糖醛酸化是最常见的Ⅱ相反应,是唯一在肝微粒体酶系统中发生的反应。葡糖苷酸经胆汁分泌,也经尿消除。氯霉素,甲丙氨酯和吗啡经此途径代谢。与谷氨酸和甘氨酸结合生成的氨基酸结合物(如由水杨酸和甘氨酸形成的水杨尿酸)容易由尿排泄但不易经由胆汁分泌。乙酰化是磺胺药的主要代谢途径。还有肼屈嗪,异烟肼和普鲁卡因胺等也经乙酰化代谢。硫酸结合反应是指含有酚基或醇基的药物与无机硫酸的反应,这种无机硫酸盐部分来自含硫氨基酸如半胱氨酸。所形成的硫酸酯是极性物,容易由尿中排出。形成硫酸结合物的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雌二醇,甲基多巴,米诺地尔和甲状腺素。甲基化是某些儿茶酚胺灭活的主要代谢途径。经甲基化代谢的药物还有烟酰胺和硫脲嘧啶。

年龄相关的变化

新生儿由于肝脏微粒体酶系统发育不全,因此对许多药物(如环己巴比妥,非那西丁,苯丙胺和氯丙嗪)难以代谢。新生儿转化为葡糖苷酸过程缓慢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例如,氯霉素的剂量按mg/kg体重计算,年龄较大的病人能很好地耐受,而新生儿能引起灰婴综合征,这是由于氯霉素血液水平持久居高不下所致。

老年病人代谢药物的能力常降低,降低的程度因药物不同而异,而且不如新生儿严重(参见第304节)。

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的存在(参见第299节参数值的变异性)使个别病人对一定剂量药物的临床反应难以预料。一些病人代谢如此之快,以致不能获得有效的血液及组织浓度。而另一些病人代谢太缓慢,以致常用剂量就可产生中毒效应。例如,给予苯妥英钠每天300mg的剂量于不同的病人,所产生的稳态血浓度可自2。5mg/L直到>40mg/L(10~>160μmol/L)。原因是肝脏中关键性酶CYP2C9量的差异,有的是由于该酶对药物的亲和力不同所致,这些差异是基因决定的。同时存在的疾病状态(尤其是慢性肝病)和药物相互作用(特别是涉及代谢的诱导和抑制作用)对此种差异亦有影响。

能力限度

对于所有任何药物的,任一酶的任何一个给定的代谢途径的代谢速率均有一定的上限(能力限度)。在治疗浓度时,通常仅有一小部分酶活性部分被占据,此时代谢速率随药物浓度增高而增加,偶然情况下,大多数酶活性部位被占据,这时,代谢速率增加不和药物浓度增高成比例,导致了能力限度性代谢。苯妥英和乙醇属于这种代谢类型,这有助于阐明苯妥英在每天300mg固定剂量给药后,不同病人间苯妥英浓度的差异。

排泄

排泄是指药物或代谢物不再进一步化学变化而从体内消除的过程。

排泄水溶性物质的肾脏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胆道系统有利于排泄在胃肠道不被吸收的药物。总的来讲,肠道,唾液,汁液,乳汁和肺排泄药物所起的作用很小。但挥发性麻醉药经呼出气体排出是一个例外。虽然,药物经乳汁排泄对母亲来讲可能是不重要的,但对乳儿可能有重要意义(参见第256节哺乳期妇女用药)。

肾脏排泄

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再吸收到达肾小球的血浆约有1/5通过肾小球内皮细胞小孔被滤出,其余部分流向环绕肾小管的输出小动脉。结合于血浆蛋白的药物不能滤过,只有非结合药物出现在滤液中。控制肾小管药物再吸收和控制跨膜转运原理是相同的。极性化合物和离子不能弥散返回血循环而被排泄,除非有特异性转运机制能使其再吸收(如葡萄糖,抗坏血酸和B族维生素)。

尿液pH效应虽然肾小球滤液进入近曲小管时pH值与血浆相同,但排出的尿液pH却在4.5~8.0之间,这种pH的差异可能会明显影响药物排泄的速率,因非极性的弱酸类和弱碱类的非解离型容易从肾小管液中再吸收,故酸化尿液可增加弱酸类的再吸收(亦即减少排泄)而减少弱碱类的再吸收(亦即增加排泄)。碱化尿液则情况正好相反。

这些原理也适用于某些药物过量的病例以促进弱碱性或弱酸性药物的排泄。例如,碱化尿液可促进弱酸性药物苯巴比妥和阿司匹林的排泄,而酸化尿液则可加速某些碱性药物如甲基苯丙胺从尿中排泄。尿液pH变化影响药物消除速率的程度取决于尿排泄在总消除中所占的比例以及非解离型的极性和分子的解离化程度。

肾小管分泌存在于近曲小管的肾小管主动分泌机制对许多药物(例如青霉素,美加明,水杨酸)的消除是很重要的。这一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可被代谢抑制剂所阻断。分泌转运的能力可被高浓度药物所饱和,每种物质具有各自的最大分泌速率(最大转运)。

阳离子和阴离子是由不同的转运机制来转运的。在正常情况下,阳离子分泌系统消除那些和甘氨酸,硫酸根或葡糖醛酸相结合的代谢物。各种阳离子化合物可相互竞争分泌,这种竞争在治疗上可以加以应用,如丙磺舒阻止青霉素正常地从肾小管迅速分泌,可使较高的血浆青霉素浓度维持更长时间。有机阴离子之间亦彼此竞争分泌,但通常不与阳离子竞争。

年龄的影响随着年龄的老化,肾脏排泄药物能力逐渐减退(参见第304节药代动力学和表304-1)。

胆汁排泄

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大量地被排泌入胆汁中,需要一种主动分泌过程才可逆浓度梯度,跨胆道上皮转运入胆汁。这种转运机制可因高血浆药物浓度而达到饱和(最大转运),具有类似理化性质的物质可以通过相同机制而互相竞争排泄。

分子量>300g/mol(较此为小的分子通常只分泌微量)的药物以及同时存在极性基团和亲脂性基团的物质容易被排泌到胆汁中。还有某些结合物,特别是与葡糖醛酸相结合的结合物也经胆汁排泄。

当一种药物经胆汁分泌后又从肠道再吸收时,便完成了一个肠肝循环。当药物的结合物分泌入肠道后被水解后,药物可被再吸收,即完成了一个肠肝循环。只有肠肝循环不完全,即所分泌的药物并不全部地从肠道再吸收时,通过胆汁的排泄才成为药物从体内消除的一条途径。1、肝脏代谢

肝脏是药物的主要清除器官,肝脏清除分成肝脏代谢和胆汁排泄两种方式。肝脏富含药物Ⅰ相代谢和Ⅱ相代谢所需的各种酶,其中以P450酶最为重要。P450酶是由多种类型的P450酶所组成的一个大家族,根据氨基酸的排序的雷同性,P450酶可以分为不同几个大类,每个大类又可以细分成几个小类。在人体中重要的P450酶有CYP1A2、CYP2A6、CYP2B6、CYP2C8、CYP2C9、CYP2C19、CYP2D6、CYP2E1、CYP3A4和CYP3A5(图2)。P450酶存在有明显的种属差异,药物在动物和人体内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可能是不同的。多态性(polymorphisms)是P450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导致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所谓的多态性,是指同一种属的不同个体间某一P450酶的量存在较大的差异。量高的个体代谢速度就快,称为快代谢型(extensivemetabolizer);量低的个体代谢速度就慢,称为慢代谢型(poormetabolizer)。人体内许多P450酶表现出多态性,其中以CYP2D6和CYP2C19的多态性最为典型。另外,P450酶具有可诱导和可抑制性。也就是说,P450酶的量和活性会受到药物(或其他外源物)的影响,可能会影响药物本身的代谢,并可能会引起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

2、肠壁代谢(IntestinalMetabolism,GutMetabolism)

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药物在小肠吸收后通过肠壁时被代谢,从而导致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这种肠道的首关效应已引起相当重视。肠道内壁的上皮细胞从绒毛(villi)的低端移动到顶端后脱落,这个过程中上皮细胞逐渐成熟,整个过程大约需要两三天时间(图3)。肠壁中药物代谢酶主要分布于成熟的上皮细胞内,其中绒毛尖端活性最强。目前已经在肠壁中发现许多种类的代谢酶,如CYP26、CYP2C9、CYP2C19、CYP3A4、CYP3A5等,其中以CYP3A4的含量最高(ref1)。许多临床常用的药物为CYP3A的底物,可以在肠壁内代谢。肠壁代谢是造成许多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药物的排泄(执业药师药理学辅导精华)药物排泄:药物以原形和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是药物在体内的最后过程。肾脏排泄:是主要排泄途径。药物及其代谢物→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随尿排出。一些有机酸化合物如丙磺舒、β-内酰胺药物、尿酸,有机碱类如四乙胺等,除肾小球滤过之外,还通过肾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小管主动分泌到肾小管内排出。药物→肾小管分泌→由肾脏排泄。肾小管主动分泌方式:两个主动分泌通道,弱酸性通道、弱碱性通道,分别由两种载体转运。同类药物之间可能有竞争性抑制现象。如丙磺舒抑制青霉素的主动分泌,使后者的排泄减慢,药效延长并增强。重吸收:药物→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肾小管内→随尿液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浓缩被重吸收。重吸收是被动转运过程。其重吸收有主动和被动两种类型。大多数药物主要是被动转运,其重吸收程度取决于药物的脂溶性和解离度。碱化尿液使酸性药物在尿中离子化,酸化尿液则使碱性药物在尿中离子化,利用离子障原理阻止药物的再吸收,加速其排泄,这是药物中毒常用的解毒方法。药物经肾排泄受肾功能状态的影响。肾功能低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时,药物自肾排泄变慢,容易蓄积中毒,此时应该相应降低药物的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时间,尤其对排泄较慢的药物应特别注意。胆汁排泄:原形药物→次要排泄途径;代谢产物、尤其是水溶性代谢产物→主要排泄途径。方式:主动过程,有酸性、碱性及中性三个主动排泄通道。肝肠循环(hepato-enteralcirculation)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某些药物,尤其是胆汁排泄后的药物,经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后,部分药物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被重吸收。也有些结合型代谢物经胆汁排入肠道后,水解释放出原形药物,会再次吸收形成肝肠循环。意义:药动学上表现为药时曲线出现双峰现象。药效学上表现为药物的作用明显延长。如:洋地黄毒苷肝肠循环较多,与其作用持久有关,吗啡、地西泮、炔雌醇也是如此。其他途径:乳汁:pH略低于血浆,吗啡、阿托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等弱碱性药物。哺乳婴儿可能受累。胃液酸度高,某些生物碱(如吗啡等)注射给药也可向胃液扩散。洗胃是治疗和诊断中毒的措施。自唾液及汗液排泄。粪中药物多数是口服未被吸收的药物。肺:某些挥发性药的主要排泄途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检测呼出气中的乙醇量是诊断酒后驾车的快速简便的方法。药物排泄药物排泄概述药物经机体吸收、分布及代谢等一系列过程,最终排出体外。排泄是指吸收进入体内的药物以及代谢产物从体内排出体外的过程。药物的排泄与药效、药效维持时间及毒副作用等密切相关。当药物的排泄速度增大时,血中药物量减少,药效降低以致不能产生药效;由于药物相互作用或疾病等因素影响,排泄速度降低时,血中药物量增大,此时如不调整剂量,往往会产生副作用,甚至出现中毒现象。药物排泄方式和途径(1)肾脏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一般药物在体内大部分代谢产物通过肾由尿排出;也有的药物以原形由肾清除;(2)有些药物可以部分地通过胆汁分泌进入肠道,最后随粪便排出;(3)药物及其代谢产物还可以通过汗腺、唾液腺、乳腺等途径排泄;(4)挥发性药物如吸入性麻醉剂等可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药物肾排泄的机制肾脏是人体排泄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最重要的器官。药物的肾排泄是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和肾小管重吸收的总和。(1)肾小球滤过作用: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压高,管壁上微孔较大,除细胞和蛋白质外一般物质均可无选择滤过。药物滤过方式为膜孔扩散,滤过率较高。药物若与血浆蛋白结合,则不能滤过。(2)肾小管分泌作用:肾小管分泌也是将药物转运至尿中的过程。肾小管的上皮细胞将某些物质从肾小管周围的组织液转运入管腔,称为分泌。(3)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管重吸收是指被肾小球滤过的药物,在通过肾小管时药物重新转运回到血液的过程。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A、药物方面的因素:剂型、剂量B、病人的生理因素:年龄与体重、性别、精神状态、个体差异C、用药方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给药途径、给药时间和次数D、药物的相互作用:一、药物方面的因素(一)剂型:同一种药物的不同剂型有明显不同的药代学特征。如水溶液注射剂吸收较油溶液和混悬剂快,维持时间短。散剂的口服吸收快于片剂和胶囊剂。缓释制剂使药效明显延长。靶向制剂可定向分布于病灶部位。药物剂型对疗效的影响及常用剂型的特点:1、药物剂型与疗效

1.1同一药物剂型不同,药物的作用不同

1.2同一药物剂型不同,其作用的快慢、强度、持续时间不同

1.3同一药物剂型不同,其副作用、毒性不同

1.4同一药物剂型相同,由于处方组成及制备工艺不同,表现不同

2、药物的剂型特点

2.1注射剂优点:药效迅速、剂量准确、作用可靠;使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适用于不能口服药物的病人;能产生定位及靶向给药的作用;延长药效。

缺点:注射部位疼痛,注射剂稳定性查,易产生危险;生产成本高。

2.2片剂优点:剂量准确、质量稳定、服用方便、便于识别、成本低廉。

缺点:儿童和昏迷病人不宜吞服;制备储藏不当会逐渐变质,以至影响在胃肠道的崩解;含挥发油成分的片剂储存时间延长时含量下降;由于压制颗粒的表面积减少,使药物释放速度减慢。

2.3胶囊剂优点:可掩盖药物不适的苦味及臭味,提高药物稳定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高;能弥补其他固体剂型的不足;可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放药物。

缺点:囊材主要是明胶,具有脆性和可溶性,若填充的药物是水溶液或稀醇溶液,可使囊壁溶化;填充风化性药物,可使囊壁软化;填充吸湿性很强的药物,可使囊壁脆裂。

2.4溶液剂优点:药物的分散度大,吸收快,作用迅速,具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有效成分分散均匀,能准确量取使用,尤其适用小儿和老年患者;剂量的大小易调节,易控制;能减低某些易溶药物的局部刺激性;能增加某些药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缺点:储运不方便,水性制剂易霉变,对包装材料要求高,易发生配伍禁忌,化学性质不稳定的药物制成溶液剂易分解失效。

2.5混悬剂难溶性药物的混悬剂在肠胃中释放比水溶液慢,但比片剂快,这点适用于儿童和吞咽困难患者。

2.6散剂优点: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外用覆盖面积大,具保护、收敛等作用;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小儿服用;储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

缺点:由于粉碎后接触面加大。其嗅味、刺激性及化学性也相应增加,某些挥发性成分易散失,一些腐蚀性强,易吸湿变质的药物一般不宜制成散剂。

2.7栓剂栓剂的全身作用有以下特点:药物不受胃肠pH或酶的破坏,在直肠吸收较口服干扰少;直肠给药方便、有效,适用于不能或不愿吞服药物的患者;用药方法得当,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减少对肝脏的毒性和副作用。

2.8气雾剂优点:能使药物迅速达到作用部位、起效快;避免药物在胃肠道中降解,无首过效应;使用剂量小,副作用小;当口服或注射给药呈现不规则的药动学特征时,可改用气雾剂;药物被封装在密闭容器中,避免与空气和水分接触,同时也避免了污染和变质的可能;使用和携带方便,对创面的局部刺激性小;昂贵药品浪费较其它剂型少。

缺点:需要耐压容器、阀门系统和非凡生产设备,生产成本高;药物肺部吸收干扰较多,吸收不完全且变异性大;有一定内压、与热和撞击可能发生爆炸,且可因抛射剂渗漏而失效。

2.9缓释制剂2.10控释制剂2.11透皮制剂2.12靶向制剂(二)剂量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大,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就越高,作用也越强。随剂量加大,血药浓度继续升高,则会引起毒性反应,出现中毒甚至死亡,几乎所有的药物均有从量变到质变的基本规律。因此,临床用药,一定注意药物剂量与作用的关系,严格掌握用药的剂量,以期出现较好的疗效。剂量:一般成人应用药物能产生治疗作用的一次平均用量。2、治疗量(常用量):指药物的常用量,是临床常用的有效剂量范围,一般为介于最小有效量和极量之间的量。指临床常用的有效剂量范围,既可获得良好的疗效而又较安全的量。3、最小有效量:应用药物能引起药理效应的最小剂量。4、极量:指治疗量的最大量,即安全用药的极限,超过极量就有可能发生中毒。规定了极量的药物主要是那些作用强烈、毒性较大的药物,药物一般不得超过极量使用。5、中毒量:超过极量,产生中毒症状的剂量。6、致死量:超过中毒量,导致死亡的剂量。7、治疗指数(安全范围):治疗指数是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LD50)与产生50%有效反映量(ED50)之比值。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治疗指数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