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明港镇2024届中考化学考试模拟冲刺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锡(Sn)是“五金”之一,它的金属活动顺序位于铁和铜之间,则下列反应一定不会发生的是()A.Mg+Sn(NO3)2═Mg(NO3)2+SnB.Sn+H2SO4═SnSO4+H2↑C.Sn+Hg(NO3)2═Sn(NO3)2+HgD.Sn+ZnSO4═SnSO4+Zn2.安庆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和安庆地方特产相关的事物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潜山舒席 B.胡玉美蚕豆酱C.雪木画 D.小磨麻油3.钴在国防工业中有重要的作用,下图为钻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钻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钻原子核内有27个质子C.钻元素又称为一氧化碳D.钴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8.93g4.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一氧化碳分子比二氧化碳分子少一个氧原子B酒精温度计温度升高时,液柱上升温度升高,原子间间隔增大C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溶液中阳离子相同D氧气和液氧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A.A B.B C.C D.D5.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不会立即产生沉淀B.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氧化铜,无明显现象,则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镁C.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有蓝色沉淀,则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两种溶质D.产生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MgCl2+2NaOH=2NaCl+Mg(OH)2↓6.古人讲“人要实,火要空”,下列对“火要空”的理解正确的是A.隔绝空气B.移除可燃物使火熄灭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利于空气流动,为可燃物提供充足的氧气7.下列事实或做法解释正确的是()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B.着火点、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在氧气中硫接触到的氧分子更多D.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防止二氧化碳分子进入呼吸道使人窒息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CO2验满 B.测溶液pHC.加热液体 D.量筒读数9.下列关于CO2的用途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CO2用作灭火 B.CO2参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可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CO2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10.向装有过量锌粉的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烧杯中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钠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B.t3和t5时,溶质种类不同,金属单质种类也不同C.t2时,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有Zn2+、Cu2+,固体中的金属单质有Zn、AgD.若向溶液中插入铝丝,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则时间t的取值范围是:t2<t<t411.2015年12月我区成功创建为省级卫生城市。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创建卫生城市的是A.焚烧秸秆、垃圾,扬尘作业 B.植树造林,绿化环境C.道路洒水,禁止工业污水超标排放 D.不乱扔垃圾,分类回收垃圾12.居里夫人在1898年从几吨的含铀废料中提炼出0.3g镭。已知镭元素的核电荷数为88,相对原子质量为226,则镭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A.226 B.88 C.138 D.3113.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利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pH与消耗盐酸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该反应过程分为两个阶段:①Na2CO3+HCl=NaHCO3+NaCl;②NaHCO3+HCl=NaCl+H2O+CO2↑,AB段主要进行①反应,CD段主要进行②反应。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加入盐酸体积为4mL时有大量气泡产生B.Na2CO3溶液比NaHCO3溶液的碱性更强C.D点处反应基本结束D.E点溶液的溶质有氯化钠和氯化氢14.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在现代有继承和发展。下列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玉石雕刻 B.烧制陶瓷C.葡萄酿酒 D.火药爆破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钢和塑料都是有机合成材料B.水和氯化钠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C.煤和石油都是取之不尽的化石燃料D.金刚石和石墨都可用于制作干电池的电极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选择下列适当物质并用其序号填空(每种物质限选1次)。①水银②活性炭③浓硫酸④二氧化硫⑤氢氧化钙⑥氢气能够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2)温度计中填充的物质是_______;(3)未来最清洁的燃料是_______;(4)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的是_____;(5)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的是______;(6)防毒面具里填充的物质是______。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供给人体呼吸的物质是___(8)硫酸铜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_;自然界最小的原子是______________;(10)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分子是____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燃料、能源、环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①设计B、D的目的是_____。②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装置是_____。③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_____(填序号)。目前,人类使用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和天然气。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①可燃冰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②化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该变化属于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③甲烷可用作燃料,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18.(8分)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请按要求填空:(1)海洋为我们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食材。鱼虾富含的_____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海带富含的_____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2)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问题。①从海水中获得淡水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填字母);A过滤法B蒸馏法C吸附法②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A分子个数B分子质量C分子间隔D分子种类(3)为了除去粗盐溶液中的Ca2+、Mg2+、SO42-,可按照下列实验步骤进行:①加过量BaC12溶液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过量Na2CO3溶液④过滤⑤加入适量盐酸。其中步骤③加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4)利用苦卤制取镁,主要流程如图:①步骤II中的试剂a的化学式是_____;②步骤Ⅲ是一个分解反应,则另一生成物的化学式:_____。(5)下表为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结合表中数据回答:温度/°C305070100溶解度/g36.337.037.839.8配制200克10%的氯化钠溶液时,需50°C氯化钠饱和溶液中质量为_____g(精确到0.1克)。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研究铝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有红色物质附着于铝片表面②铝片表面逸出大量无色气体,放出大量的热③烧杯底部出现红色沉淀和白色沉淀(1)打磨铝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2)现象①和现象③中的红色物质均为Cu,生成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3)经检验,现象②中的无色气体为氢气。甲同学猜测可能是氯化铜溶液显酸性,经pH计检验,pH<7,证实了甲的猜想。(查阅资料)①氯化亚铜(CuCl)可与浓氨水反应生成无色的Cu(NH3)2+和Cl-。②Cu(NH3)2+,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变为蓝色;Cl-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4)探究白色沉淀的化学成分:乙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认为白色沉淀可能是CuCl。已知CuCl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唯一褐色产物Cu(OH)C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进行实验)①取烧杯底部的白色沉淀,充分洗涤;②向其中加入浓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将无色溶液分为两份;③取其中一份无色溶液……④将另一份无色溶液放置于空气中…以上步骤③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步骤④的现象是___________。(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可以确定,该白色固体是CuCl。(反思与评价)Al和CuCl2溶液反应为什么会出现CuCl呢?丙同学猜测:可能是Cu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了CuCl。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取Cu粉与15%CuCl2溶液混合,无白色沉淀产生。(5)丙通过分析Al与CuCl2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改进了实验,证明了Cu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了CuCl2,改进之处是____________。(6)丁同学认为丙同学的实验还不够严谨,还应考虑________对Cu与CuCl2溶液反应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的金属才可以和稀酸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根据锡位于铁和铜之间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因为镁位于铁的前面,锡(Sn)位于铁的后面,所以锡(Sn)位于镁的后面,能发生反应,故A错误;B.因为锡(Sn)位于铁和铜之间,如果锡位于氢的前面,就能与酸反应,可能发生反应,故B错误;C.因为锡(Sn)位于铁和铜之间,汞位于铜的后面,所以锡位于汞的前面,能发生反应,故C错误;D.由于锌位于铁的前面,锡(Sn)位于铁的后面,所以锡不能置换硫酸锌中的锌,不能发生反应,故D正确;答案选D。2、B【解析】
A、潜山舒席的制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胡玉美蚕豆酱的制作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雪木画的制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小磨麻油的磨制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3、B【解析】
A、钻是“金”旁,因此,钻元素属于金属元素,选项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钻原子的原子序数为27,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可得,钻原子核内有27个质子,故符合题意;C、钻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o,一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而一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无钴元素,两者是不同的概念,因此,钻元素不能称为一氧化碳,故不符合题意;D、相对原子质量是比值,不是实际质量,单位为“1”,可省略不写,但不能写“g”,故不符合题意。4、D【解析】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A错误;B、酒精温度计温度升高时,液柱上升,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B错误;C、氨水和氢氧化纳溶液均显碱性,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是阴离子,故C错误;D、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故D正确。故选D。5、B【解析】
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不产生沉淀;再与氯化镁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详解】A、由分析可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不会立即产生沉淀,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氧化铜,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存在盐酸,中性或碱性,反应后溶液中不一定有氯化镁;因此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C、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有蓝色沉淀,可知氢氧化钠过量,则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钠和氢氧化钠两种溶质,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因此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MgCl2+2NaOH=2NaCl+Mg(OH)2↓,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6、D【解析】
从燃烧的条件可知,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激烈,所以“火要空”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火烧的更旺。故选D。7、C【解析】
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铬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生锈;故选项错误;B、着火点、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越易燃烧,但着火点温度不变;故选项错误;C、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在氧气中硫接触到的氧分子更多;故选项正确;D、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防止有毒气体分子和烟尘进入呼吸道使人窒息;故选项错误;故选:C。8、D【解析】
此题根据二氧化碳气体验满的方法、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量筒读数的方法平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9、C【解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是利用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既利用了其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是利用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C。10、C【解析】
A、在t1时,硝酸银没有全部参加反应,溶液中含有硝酸银,滴加氯化钠,会生成白色沉淀,故A错误;
B、t2-t3时,溶液中的硝酸银完全反应,锌与硝酸铜反应,溶质有硝酸铜、硝酸锌金属是银、铜、锌,t5时,溶质只有硝酸锌,金属有银铜锌,所以溶质种类不相同,金属单质种类相同,故B错误;
C、t2时,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有Zn2+、Cu2+,固体中的金属单质有Ag、Zn,故C正确;
D、若向溶液中插入铝丝,铝与硝酸银和硝酸铜先后发生反应的固体的质量都增加,若向溶液中插入铝丝,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则时间t的取值范围是:0<t<t4,故D错误。故选:C。11、A【解析】试题分析:焚烧秸秆、垃圾,扬尘作业三者都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物质,不利于环境保护。故选A.考点:环境保护12、C【解析】试题分析:在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考点: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与核电荷数13、A【解析】
A、加入盐酸体积为4mL时,发生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不会有气泡产生,错误;
B、根据题中信息,Na2CO3溶液的pH比NaHCO3溶液的pH大,碱性更强,正确;
C、根据题中信息,D点处反应基本结束,正确;
D、由于D点处反应基本结束,E点溶液中的溶质有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盐酸中的氯化氢,正确。
故选:A。14、A【解析】
A、玉石雕刻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B、烧制陶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C、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D、火药爆破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故选A。【点睛】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15、B【解析】
A、钢是铁和碳的混合物,属于金属材料。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A错误;B、糖类、油脂、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氯化钠属于无机盐。B正确;C、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C错误;D、石墨具有导电性,所以可以用于做干电池的电极,而金刚石不具有导电性,所以不可以。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④①⑥⑤③②O2Cu2+HH2O【解析】
(1)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含量较高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故选④;(2)温度计中填充的物质是汞,汞俗称水银,故选①;(3)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无污染,热值大,是未来最清洁的燃料,故选⑥;(4)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的是氢氧化钙,故选⑤;(5)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故选③;(6)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有毒气体,可作防毒面具里的滤毒剂,故选②。(7)氧气能供给人体呼吸,故填O2;(8)硫酸铜溶液中含有铜离子、硫酸根离子,其中的金属离子是Cu2+;(9)自然界最小的原子是氢原子,故填:H;(10)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所以含量最多的分子是水分子,故填:H2O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证明白磷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以及必须要有氧气参与DA石油混合物化学变化CH4+2O2CO2+2H2O【解析】
(1)白磷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有氧气参与。①对比A、B实验说明,白磷燃烧的条件不仅要有氧气参与,而且温度必须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对比C、D实验说明,白磷燃烧的条件不仅要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而且必须要有氧气参与。所以B、D的目的是证明白磷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以及必须要有氧气参与;②A、B实验中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即使通入氧气,白磷也不会燃烧;C实验中,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但没有氧气,所以白磷不会燃烧;D实验中温度达到了着火点,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所以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装置是D;③通过①②的分析可以得到,B、C、D实验可以验证白磷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有氧气参与,所以A实验可以不做;(2)目前,人类使用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3)①由于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所以可燃冰属于混合物;②用甲烷等为原料制金刚石薄膜,反应物为甲烷,生成物为金刚石薄膜,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此变化是化学变化;③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18、蛋白质I或碘元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2746-4:2024 EN-FR Systems interface between customer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 Part 4: Demand Side Resource Interface
- 2025-2030年中国锑掺杂二氧化锡氧化锡行业运行动态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酸奶冰淇淋市场运行状况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造船板市场运行动态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软体家具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竞争策略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负载均衡器行业运行态势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航空飞行培训行业十三五规划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糖醇市场运营状况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米香型酒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重症医学科(ICU)护理工作计划
- 四川省名校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4各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 中小学校园课间时间巡查工作方案
- 《垂体瘤规范化诊治》课件
- 早产临床防治指南(2024版)解读
- 艾草种植基地合同(2篇)
- GB/T 30661.10-2024轮椅车座椅第10部分:体位支撑装置的阻燃性要求和试验方法
- 空调制冷管道施工协议
- 2024-2030年艺术摄影服务产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探析(定量论文)78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