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证券研究报告——工控与工业机器人系列深度分析师:吕娟lyujuan报告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提供。在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情况下,本报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汇川技术自成立以来始终聚焦工业领域的自动化、数字化应商。我们认为汇川技术在两个方面做得比较出色:一是治理结构方面,团队极具凝聚力与战斗力;二是业务发展路径的选择方面,公司善于选择方向,逐步构业收入由1.59亿元增长至230.08亿元,CAGR达到39.33%;归母净利润由0.49亿元管理团队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公司当前管理层主要来自19人创始团队,具备相关专业学历背景及工管理团队始终保持极强的战斗力:公司成立至今,业务由单一的变频器、电梯一体化控制器发展公司第二桶金来自通用自动化与工业机器人,受益制造业升级和国产化:尽管存在扰动因素,公司第三桶金可能来自汽车行业,受益电动化浪潮:公司自2008年起就正式成立新能源部门,目前已远期来看,能源管理+数字化+国际化+人形机器人打开更大成长空间:①能源管理设备超过70万台;③国际化方面,公司结合海外不同区域特点,逐步推进销售服务本土化、制造&零部件本土化、研发本土化。④人形机器人方面,在小脑部分(关),1.2与国内同行相比,公司过去的成长性在业内领先•4.公司业务快速扩张,定向增发募资加速扩产1.1公司以工控产品起家,一轴通而百业通公司成立于2003年,始终聚焦工业领域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专注于“信息层、控制层、驱动层、执行层、传感层”产品的研发。公司的核心技术就是对电机轴的控制,包括变频器、编码器、伺服控制、矢量控制等技术。经过20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中国领先的工业自动化产品供应商和新能源汽车电控产品供应商。领域,进军新能源电机电控、工业机器人领域(2008-2013年阶段三,持续强化工控、新能源车和电梯业务,进军轨道交通领域,图表:公司以工控产品起家,业务逐步延伸至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1.1公司以工控产品起家,一轴通而百业通•当前公司有主要涉及四大业务领域,其中通用自动化、新能源汽车电驱&电源系统贡献公司近年来收入主要增量。50454035302520501.1公司以工控产品起家,一轴通而百业通5045403530252050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多年高速增长•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近年来快速增长。2007-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由1.59亿元增长至230.08亿元,CAGR达到•2007-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由0.49亿元增长至43.20亿元,CAGR达到34.80%。其中,2019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9.52亿图表:公司营业收入稳定增长营业总收入同比(%)25020025050020082007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0920182017202020212022201920082007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092018201720202021202214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00图表:公司归母净利润大幅回升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14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00-20.00-40.001.1公司以工控产品起家,一轴通而百业通目前核心业务为通用自动化、电梯电气类和新能源业务•按照业务类型拆分,通用自动化业务、电梯电气系统业务、新能源汽车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2016-2022年期间合计营收占比平均值达到92.52%,其中2022年合计占比94.38%。图表:按业务类型看,通用自动化、电梯与新能源汽车业务三者合计占比超90%通用自动化业务通用自动化业务1.1公司以工控产品起家,一轴通而百业通•公司毛利率呈下降趋势,但仍然高于35%:>整体来看,在2013-2019,公司毛利率年连续下降,由52.84%降低至37.65%,①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处于业务拓展期,并且2017年开始相关补贴政策退坡,导致行业盈利水平下降,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业务毛利率在2013-2019年不断降低,由43.67%降低至20.41%,减少了23.26个pct;②变频器类产品在提高市场份额的过程中与国内外厂商持续竞争,毛利率由2013年的减少了9.65个pct;③贝思特主要经营电梯电气配套产品,产品特性决定其毛利率较于:①新冠疫情造成国外产能受限,国内制造业承接海外订单,行业景气度较高,带动上游零部件和设备需求增长;②公司产品销售结构变化及降本增效措施初见成效,运动控制类产品、控制技术类、贝思特产品类、新能源汽车&轨交类等相关产品的毛利率同比有所提高。其中,运动控制类产品毛利率2020年达到46.95%,较2019年增长1.65个pct。毛利率下降主要由于产品结构变化和大宗商品&芯片价格上涨,造成公司成本明显上涨。图表:公司毛利率呈下降趋势,目前处于35%附近综合毛利率变频器类贝思特产品类运动控制类新能源汽车&轨交类控制技术类1.1公司以工控产品起家,一轴通而百业通>2013-2019年,公司净利率由32.46%下降至12.88%,减少了19.58个pct,主要由于:①毛利率由2013年的52.84%降低至2019年的37.65%,减少了要汇兑损失和借款增加,研发费用率增长主要由于公司员工薪酬上涨、战略业务(工业软件、数字化、能源管理、新图表:公司期间费用率在2020年大幅降低图表:公司研发费用持续增长图表:公司净利率2021年起有所回升50501.2与国内同行相比,公司过去的成长性在业内领先同行业公司对比的选取控、新能源车电机电控和动力总成系统的同行业企业来对比。图表:可比公司主营业务情况专注于为智能制造装备业提供运动控制核心部件及行业运动控制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布局了工控领域中通用运动控制器(卡)、步进系统、伺服系统专业致力于新能源汽车驱动和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整体方案解决,其中新能源汽车驱动产品主要为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及驱动系统等;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主要为中低压变频器、伺服驱动器和造纸机专注于工业自动化和能源电力两大领域,主要产品涵括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控制器、变频器、伺服系统、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主电机控制器、辅助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机、车载充电电源、充电桩、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光伏发电、电能治理、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系统、工程车牵引系统、矿用车牵引系统、列车空调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域研发、生产的领军企业,主营产品为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及电源总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围绕智能控制、变频驱动两大方向布局了四大板块业务:智能制造及工业机器人板块、电梯板块、变频驱动主要从事微特电机、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汽车电子(发动机控制器)及家电智能控制器的研发、生产以电力电子及相关控制技术为基础,专注于电能的变换、自动化控制和应用,产品主要包括智能家电电控产品、工业电源、工业自动化和新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专门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要产品类型及特色包括1)工业智能控制系统中电气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可编程控制器、人机界面、驱动系统(主要是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机器视觉等2)电气控制集成应用,为工厂自动化(FA)领域客户提供“整体工控自动化解决方案”。专注于电气传动和工业控制领域,主营业务为变频器、伺服系统与运动控制器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2011-2022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速2011-2022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速•公司2011-2022年间收入增速领先于同行:>2007年,汇川技术收入为1.59亿元,明显低于英威腾(1.92亿元)、新时达(3.82亿元)、方正电机(4.13亿元)。到2010年,汇川技术营业收入达到6.75亿元,已经超越同年的于英威腾(5.04亿元)、新时达(5.02亿元)、方正电机(5.16亿元)以及麦格米特(5.18亿元不过并没有和其他企业拉开明显的差距。2022年,汇川技术营业收入达到230.08亿元,已经遥遥领先于其他公司,其他同行业公司中收入最高的麦格米特也仅有54.78亿元,约为汇川技术收入的1/4。>从增速来看,2011-2022年,汇川技术营业收入在已经业内领先的情况下,CAGR达到32.35%,明显高于同期其他所有同行业公司(伟创电气和英搏尔上市较晚,未纳入收入增速对比且2022年收入相当于2010年的34.11倍。图表:汇川技术2011-2021年营业收入领先于同行图表:汇川技术在2011-2022年营收复合增速最高0 1.2与国内同行相比,公司过去的成长性在业内领先•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同样处于领先水平:>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同样处于业内较高水平。从归母净利润的规模来看,2010年,汇川技术归母净利润为2.20亿元,到2022年则达到了43.20亿元,十年间增长了接近20倍,并且远远超过了同行业其他正在盈利的公司利润总和0.58亿元。>从归母净利润的增速来看,2011-2022年,汇川技术归母净利润CAGR达到26.00%,在同行业公司中处于领先水平。图表:汇川技术归母净利润实现接近十年十倍增长图表:汇川技术2011-2022年归母净利润符合增速处于业内较高水平2011-2022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0通过对上述公司的分析研究,我们认为汇川技术在两个方面做得比较出色:通过对上述公司的分析研究,我们认为汇川技术在两个方面做得比较出色:一是治理结构;二是业务发展路径的选择。所以本文着重分析上述两个方面,并且对汇川技术未来最具成长前景的三大板块——通用自动化、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工业机器人业务加以深度分析。2.1创始团队具有相似的背景2.2管理层和团队始终保持战斗力•公司当前管理层大部来自创始19人团队,管理团队较为稳定,整体从业经验丰富,技术底蕴雄厚。图表:公司创始团队简介及现任职务(部分)个人简历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历.曾供职于深圳华能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华为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和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现任公司董事长兼总1972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曾供职于华为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和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1975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曾供职于华为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和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曾供职于华为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和艾默生网络能源1976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本科学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曾供职于华为电气技术有男,1963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光电学本科学历.曾供职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华为电气技术有限络能源有限公司,现任本公司监事会主席,研发管理部总工程1957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燕山大学电路信号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曾供职于河南信阳市无线电厂,燕山大学,深网络有限公司,自2003年7月至2018年12月历任公司产品1972年4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华北工学院本科学历.曾供职于东北机器总厂,佳能有限公司,华为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和艾1970年11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曾供职于湖南建设银行邵阳分行,中华财务会计咨询1972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学历.曾供职于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现任公司公司监事1975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合肥工业大学电机,电器及其控制专业本科学历.曾供职于上海电机厂,GE(上海)传动系统1970年10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本科学历.曾供职于杭州玻璃集团有限公司,华为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和1972年7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大连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本科学历.曾供职于烟台市惠丰公司,华为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和艾1968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控制本科学历。曾供职于陕西电梯工业公司、深圳市华升富士达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宁波伊士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市汇川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控股子公司苏州默纳克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董事. 市汇川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控股子公司苏州默纳克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董事.•与初上市时相比,除了由于募资活动造成股权有所稀释和少量人员变动以外,公司股权结构基本保持稳定,实控人仍为朱兴明,核心管理团队持股比例高。图表:公司2010年上市前股权结构图表:公司股权结构(截止2023年6月30日)•公司自2003年成立至今,业务由单一的变频器、电梯一体化控制器发展至覆盖通用自动化、电梯电气类、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五大领域。•总体而言,公司业务发展逻辑是:以关键运控技术为核心,辅以对未来政策、行业趋势的识别与把握,通过技术平台、市场平台,双向同步进行业务拓展,构建多体系业务并存发展局面,目标是最终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自动化产品解决方案供应商。图表:公司核心产品布局和盈利周期•业务拓展层面:遵循由单一层面、单一产品到多层面、多样化产品到大配套、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延伸策略。图表:公司通过收并购不断拓宽业务领域、提升核心技术、完善产品线收购对象(部分)电感接近开关、霍尔开关、液位开关、简易光2013.08公司成立于2012年,其核心研发团队源自南京大学视觉领域专家团队,具有多年物联网、智能视频分析、机2013.09公司成立于2011年,专门从事塑料机械核心产品的平台开发、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进行控2015.062016.06公司成立于2006年,最初由上海莱必泰和日本NTN的中国全资公司恩梯恩共同创办。上海莱必泰主要生产分产品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日本NTN是世界最大的轴承生产商之一。汇川技术收购2018.072019.04创建于1998年,产品涵盖人机界面、门系统、线束电缆、井道电气等电梯电气部件。其已和奥的斯、通力、蒂森克虏伯、迅达等绝大多数国际品牌电梯厂商,以及康力、江南嘉捷、广日等国内知名的电梯厂商均形成长期稳定合作关系2021.10牧气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市龙华新区,致力于自主研发制造气动元器件及自动化相关产质的气动元器件及完美的自动化解决方案。牧气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于2015年8月6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周小磊,注册资2023.05首尔和釜山设有营业所。公司拥有深厚的开发和制造工艺能力、完善的测试条件,可以对导轨的噪声、疲劳.进口替代(2003年开始针对日本、德国、美国品牌的变频器产品,公司利用产品的性价比优势进行替换;.“单产品+解决方案”(2006年开始为客户定制专机,帮助客户创造更多的性能价值,推出了电梯一体化产品;.“多产品+多工艺”(2013年开始由于收入增速下滑和对当时中国制造业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特点分析,公司判断必须通过为客户提供多产品+多工艺构成的解决方案来做行业营销,才能深入客户工艺做专做精;.“多工业解决方案”(2017年开始公司开始采用产业链营销的方式,为客户提供“多工业解决方案”,打造“小图表:公司不断改进经营方式以创造更多价值组织变革: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公司未来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阶段一(2003-2010年公司采用职能部门为主+行业子公司为辅的塔式架构。塔式架构便于企业进行垂直管理,但随着IPO后资本注入、公司业务加速扩张,塔式架构无法应对大规模扩张的业务,因此公司进行第一次组织架构调整;•阶段二(2010-2014年公司采用职能部门为主+产品线为辅的矩阵架构。矩阵式架构的优点在于:①让企业变得外专内融,给客户提供专业的服务;②内部高度融合,一个岗位服务众多客户;③公司的平台能真正听到客户的声音,融合效率高且经验教训能够共享。然而,随着公司在工控领域的布局不断完善,并且进军了新能源电机电控、工业机器人领域,矩阵式架构授权难、节点管理难度大、协调成本高的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组织变革: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公司未来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重的决定权和打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三种方式解决了矩阵结构的问题。不过,2019年公司陷入了“中等收入公司陷阱”,主要体现在:①战略模糊;②定位缺、错、失;③攻击力丧失;④担当与韧性缺失;⑤创新变缓;⑥吹哨机制失灵;⑦精神文明发•第四阶段组织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效率。2019年9月公司以系统性、一致性和计划性为原则进行正式开展第三次组织架构变革,项目为期3年。此次变革的目的是把西方和华为等公司的优秀管理经验与汇川的实际相结合,形组织变革: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公司未来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该组织变革项目邀请了“传世智慧”顾问团队进行指导,主要包含公司治理、战略管理、LTC流程三个变革项目。图表:2019年开始的组织变革时长3年,分3阶段2)建立营销与产品的业务绩效基线,实现营销与产品的业务绩效逐年增长(如收入增长指标、利润增长指标、产品开发周期指标以及客户满意),3)建立营销与产品两大价值创造流的知识体系与能力体系(知识收割、案例复制、4)建立能够牵引和驱动两大价值创造流的牵引体系(战P1.0阶段主要项目括治理架构、流程架构、组织架构、分工授权、输出公司级与各业务单元的长期战略规划和业务计划规划。通过战略管理的落地,将公司与仗、能打胜仗的流程化营销组织。P1.5阶段主要项目P2.0阶段主要项目图表:2020年,公司LTC变革中的快赢项目带来销售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研发机制,采用IPD模式并对其不断优化,确保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回报实现或尽可能减少投资失败所造成的损失。>在产品开发导向方面:将原本的客户导向、效率导向和质量导向修改为TOP客户的价值需求、产品平台化图表:汇川技术采用基于IPD的开发模式图表:公司的IPD研发模式不断优化销售模式变革:由分销为主逐步转变为分销和大客户并重模式图表:公司直销渠道有所拓展权益总数为2110.20万股。•此外,公司于2022年8月26日发布了汇川技术第一期长效激励持股计划,在2021-2023年每年提取当年实际完成的净利润超出当年净利润目标值的数额的30%作为业绩激励基金(不超过提取前整体净利润的10%购买股票后分配给独立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图表:六期股权激励凝聚公司核心管理、技术人员授予批次授予时间授予人员授予内容解锁安排2013.1.312014.1.16员2015.5.252016.12.62016.12.282019.1.25477名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2020.10.284898.42021.03.312022.08.232022.08.122022.08.122022.08.093.3未来:第三桶金可能来自汽车行业,受益电动化浪潮3.4远期:能源管理+数字化+国际化+人形机器人打开更大成长空间03.1过去:第一桶金来自电梯行业,受益国内地产基建投资0地产基建推动电梯行业过去20年蓬勃发展,电梯一体化产品市场规模有望保持长期稳健增长•电梯作为建筑的重要配套设施,相关需求主要来自房地产,其次来自基建,因此电梯一体化业务受地产基建周期影响较大。伴随我国地产基建投资的不断发展,我国电梯行业过去20年取得了高速发展,产量从2000年的3.75万台增长到2020年的105.00万台,CAGR达到18.13%,尤其是在2015年之前,基本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年增长率。•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及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增速下降,进入稳定发展期。不过,鉴于我国电梯工业发展到当前较大的规模基础,电梯行业将具有一定的韧性和稳定性。从过往来看,即使在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增速出现下滑的2012、2014、2016、2020年等多个年度,电梯产量仍然保持正增长。图表:地产基建投资推动我国电梯产量迅速发展0地产基建推动电梯行业过去20年蓬勃发展,电梯一体化产品市场规模有望保持长期稳健增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梯生产市场,但人均电梯保有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电梯控制产品长期有望保持稳健发展。我国电梯年产量、销量、出口量、保有量均已连续多年位于全球第一,其年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近80%——2016-2018年分别达到77.80%、79.88%、79.89%。截止2022年末,我国人均电梯保有量为68.32台/万人。而根据沪宁股份非公开发行募集书中提供的数据,2018年意大利、韩国、法国等国家的人均电梯保有量就已经达到了150、120、80台/万人,我国人均保有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图表:中国电梯产量在约占全球的80%图表:国内电梯人均保有量03.1过去:第一桶金来自电梯行业,受益国内地产基建投资地产基建推动电梯行业过去20年蓬勃发展,电梯一体化产品市场规模有望保持长期稳健增长•电梯一体化及专机产品需求量=新增产量+更新需求,结合单台电梯一体化及专机产品单台价值量3-4千元,我们测算2022年电梯一体化及专机产品市场规模分别为51.95亿元。图表:电梯一体化及专机产品市场空间测算2018201920202021202285.0098.007.14%-9.09%8.428.748.479.768.850.290.2676.8389.4996.78627.83709.75786.55882.79966.2221.3524.1326.7430.0132.859.45%0.390.370.350.340.3641.7845.4646.6751.4151.958.81%2.64%3.1过去:第一桶金来自电梯行业,受益国内地产基建投资梯零部件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人机界面、门系统、线缆及井道电气等产品,其中人机界面市占率行业第一、电缆市占率行业第二、门系统行业前五。早在2013年公司便与贝思特进行了轻度合作,合资设立了默贝特,为客户提供电梯电气集成设计、特的优质客户,促进公司电梯一体机加速进入跨国、海外企业供应链,实现海外业务扩张,另一方面贝思特也可以利用公司的图表:2018年七大电梯企业占贝思特总营收60%公司2018年销售额(单位:亿元)占收入比重奥的斯3.51通力4.02迅达4.1%3.960.702.9%4.2%0.25合计14.4460.1%3.1过去:第一桶金来自电梯行业,受益国内地产基建投资>(2)电梯电气类解决方案成型,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再上新台阶。公司的产品优势在于电梯控制系统,贝思特的产品优势在于电梯人机界面和电气电缆,双方的产品结合恰恰顺应了电梯行业大配套的发展趋势。并购完成后,在电梯电气整体解决方案能力进一步提升的同时,公司还能帮助客户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契合电梯企业降本提效的迫切需求,从而增强客户粘性,巩固并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核心竞争力,保持公司在电梯行业的领先地位。>人机界面、线束线缆、门系统是贝思特主要收入来源。2017、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在贝思特的收入结构中,人机界面、线束线缆、门系统合计占比分别为92.40%、89.30%、89.15%,构成了贝思特收入的主要来源。图表:公司全面电梯一体化解决方案成形 图表:人机界面、线束线缆、门系统是贝思特主要收入来源0%2017503.1过去:第一桶金来自电梯行业,受益国内地产基建投资50>(3)实现低中高电梯市场全覆盖,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司电梯业务主要开展于中低端市场,国内中高端市场由新时达掌握。在与贝思特合并后,通过借鉴融合贝思特的营销经验,并充分利用其中高端客户资源,公司有望进一步拓展中高端市场。>并购完成后,贝思特收入保持稳步增长。贝思特收入于2019年7月开始并入公司,当年实现收入25.46亿元(当年并表收入14.05亿),同比增长5.07%;2020-2022年,贝思特收入持续增长,CAGR为9.02%,保持稳步增长。图表:贝思特收入稳定增长3.1过去:第一桶金来自电梯行业,受益国内地产基建投资•从市场空间来看,收购贝思特以后,汇川技术的电梯产品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根据2018年中国电梯产量85万台的数据,公司公告中估算得当年国内人机界面产品、门系统以及电梯线缆的市场规模分别为约64亿元、271亿元和3设电梯零部件产品市场规模与国内电梯产量保持同样的增速。•测算过程1)结合公司主副梯比重、维保比重等,按照中国电梯协会公布的国内整梯产量测算国内市场数量需求2)参照贝思特主要客户所实现的产品价格,以及市场上所在执行的平均价格,综合确定国内市场产品的单价,以此估算国内市场规模。由于电梯零部件主要是非标定制产品,产品市场价格差异较大,另外整梯厂商存在规模较大自主生产零部件,上述两点因素影响了公司对产品价格的测算。根据我们的估计,该市场规模数据较经验数据偏高。图表:贝思特各产品市场规模2022年合计超过450亿元国内电梯产量(万台)85.0098.00YOY7.14%-9.09%人机界面产品市场规模(亿元)64.0073.7979.0691.1182.82门系统产品市场规模(亿元)271.00312.45334.76385.78350.71电梯线缆市场规模(亿元)36.0041.5144.4751.2546.59小计371.00427.74458.29528.13480.12YOY7.14%-9.09%201320142015203.1过去:第一桶金来自电梯行业,受益国内地产基建投资20132014201520•公司是电梯电控龙头,收购贝思特后电梯电气整体解决方案能力进一步提升。经过十多年发展,电梯电气系统业务已经成为公司最牢固的基本盘,是公司营收的重要构成,且龙头地位愈发明显。•收购贝思特推动公司电梯电气系统业务收入再创新高。2007-2018年,公司的电梯电气系统业务收入由0.34亿元增长至13.70亿元,CAGR达到39.97%,此阶段收入主要来自电梯一体化及专机。2019年7月,贝思特开始并表,推动公司电梯电气系统业务收入再创新高,2019年-2021年分别达到28.25、43.44和49.67亿元,同比增长106.17%、53.80%和14.35%,从收入占比来看,公司的电梯电气系统业务收入在总营收中的比重在2007-2012年处于上升期,最高达到47.95%。2012年以后,尽管该业务收入增速仍然较高,并且在2019年收购贝思特以后占比有所回升,但整体占比依旧是波动下降态势,2022年占比仅为22.44%。图表:电梯电气系统业务收入再创新高图表:电梯电气系统业务收入占比波动下降003.1过去:第一桶金来自电梯行业,受益国内地产基建投资•在电梯配套领域,公司龙头地位更加明显。公司在电梯控制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为新时达,新时达电梯板块主要产品是电梯控制成套系统、电梯智能化微机控制板、电梯操纵箱与召唤箱、线缆、电梯星辰物联网等系列产品及服务,其高端电梯技术应用于港珠澳大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委内瑞拉中央公园等项目中。在客户方面,新时达主要覆盖高端市场,与奥的斯、通力、迅达、蒂森、康力、广日等知名电梯厂商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而公司在收购贝思特前的电梯一体机及专机产品主要面向国内的中低端客户,收购贝思特后开始拓展国内外中高端客户。2011年及以前,公司的电梯配套产品收入较新时达低,但是差距整体上呈现不断缩小的态势。2011年,公司的电梯一体化及专机业务收入达到4.26亿元,超过了新时达的3.99亿元,并在此后始终保持领先。图表:汇川技术电梯一体化及专机业务收入自2017年起超越新时达8642020072008200920103.1过去:第一桶金来自电梯行业,受益国内地产基建投资•电梯零部件大配套趋势日益明显,头部零部件供应商市占率有望稳步提升。在当前电梯行业发展阶段,市场竞争加剧,行业面临整合,整机生产企业竞争将从市场、技术等为核心进一步拓展至围绕成本控制、运营管理、服务等全方位能力展开,由制造型向制造、品牌运营与服务型转变,发展重心也逐步向后市场的维保服务领域转移。随着老旧电梯逐年增多,政府及社会日益关注和重视电梯质量安全问题,更为严格的新的行业标准、规范陆续出台,行政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因此,基于加强成本管控、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品系统质量安全以及业务聚焦等因素考虑,预计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外资品牌及国产品牌电梯厂商选择将更多的零部件业务外包给专业的供应商,并且更会倾向于采用一体化、大配套的模式。在此趋势下,电梯零部件行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该行业格局也将会有所变化,市场集中度有望不断提升,能够为客户提供多元化产品、大配套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一站式的售后和增值服务的电梯配套供应商将能够满足电梯企业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并获得更强大的生命力。公司作为该类供应商中的龙头企业,收购贝思特后整体解决方案能力提升,且实现中高端与国内外全市场覆盖,竞争优势未来更加突显,各产品市场占有率也预计稳步提升。3.1过去:第一桶金来自电梯行业,受益国内地产基建投资图表:公司电梯电气系统业务营收拆分20.00%20.00%20.00%20.00%20.00%20.32%271.0041.5144.4746.5934.0435.233.51%3.92%3.2现在:第二桶金来自通用自动化,受益制造业升级和国产化•长期来看,中国已经进入“制造强国”阶段,推动通用自动化与工业机器人行业景气。•如果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为起点,我们认为中国制造业发展至今,经历了三个不同特点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92-2011年,我们称之为“制造大国”阶段,这个阶段我们制造业更多是“走量”,在新技术上更多是模仿、跟随策略;第二阶段,2012-2016年,即“供给侧改革”阶段,在这个阶段,传统行业经历了或主动或被动的出清过程,很多小企业退出市场,集中度提升,竞争格局优化;第三阶段,2017以来,我们称之为“制造强国”阶段,其中,2017-2019年我们认为是前奏,2020年才是真正的新起点。图表:制造业2017年至今经历了多重考验199119921993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1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为什么我们会进入“制造强国”阶段?这其实是发展的必然,我们从三个维度加以诠释:•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赖以发展的重要红利——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历次人口普查数据,虽然总人口还略有增长,但是增速明显放缓:1990-2000年、2001-2010年、2010-202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07%、0.57%、0.53%,呈现不断下降趋势。此外,虽然总人口还略有增长,但是中国就业人员增速自90年代以来持续放缓,自2018年起已经连续三年进入负增长阶段。预计未来随着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人口)不断减少,就业人员总数将继续降低。人口结构的变化,会促使人工替代类的设备渗透率持续提升。图表:我国总人口增速放缓图表: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不断增长864200-14岁人口15-64岁人口图表:中国就业人员总数自2018年开始负增长8765432103.2现在:第二桶金来自通用自动化,受益制造业升级和国产化第二,C端、B端、G端的需求持续升。(1)品质生活深入人心,C端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追求,要求制造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投入更多的高端设备用于生产制造,从而拉动高端设备的需求2)经历了供给侧改革,制造业集中度日益提升的背景下,B端客户自身从竞争格局角度出发,也会主动加大研发投入,采用更先进的生产设备,增强竞争力3)中国经济已经过了高速增长期,经济增长的质量愈发重要,中央和地方政府(G端)都追求可持续发展以及新技术不落后,持续推动新能源化、信息化智能化,推动制造业标准升级。综上,C\B\G端三方共同助推高端设备的持续发展。图表:C\B\G端的诉求,共同推动高端设备的发展3.2现在:第二桶金来自通用自动化,受益制造业升级和国产化•第三,外界压力之下,寻求自我突破的必然之举。贸易摩擦与实体清单背景下,卡脖子设备与核心零部件急需突破,目前国内制造业已经形成注重研发与自主创新的氛围,为制造强国打下基础。•我们判断,实现制造强国至少需要5年时间,如果对标1985年前后的日本,很可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过程会持续数十年。这个过程中,制造业投资虽然会出现波动,但是总体趋势是波动中上行,会持续推动通用自动化设备与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从前瞻指标来看,原材料价格处于相对低位,金融机构给工业企业中长期信贷余额回升,PMI也呈改善趋势,预计后续会反映到制造业图表:常见制造业景气度数据跟踪-投资意愿指标80%60%40%20% CRB现货指数:工业原料:当月同比市场价:普通中板:Q23520mm:全国:当月同比80%60%40%20% -20%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当月同比制造业:利润总额:当月同比060585654525048464442PMIPMI:生产60585654525048464442PMIPMI:生产PMI:新订单4030%25%20%15%10% 3.2现在:第二桶金来自通用自动化,受益制造业升级和国产化•从库存周期来讲,目前是处于底部位置,预计2024年将迎来补库周期。图表:重要制造业景气度数据跟踪-库存周期指标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2007-072008-072009-072010-072011-072012-072013-072014-072015-072016-072017-072018-072019-07通用设备制造业:产成品存货:同比2007-072008-072009-072010-072011-072012-072013-072014-072015-072016-072017-072018-072019-073.2现在:第二桶金来自通用自动化,受益制造业升级和国产化展。于是,公司从2008年开始深入耕耘PLC和伺服业务,从单一产品向综合解决方案进军。公司产品也由最初的“驱动层”单一制层、驱动层、执行层、传感层。通过持续的高比例研发投入,公司在电机驱动与控制、电力电子、工业网络通讯等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核心技术方面具备领先优势,并且通过提供创新的行业专机或“工控+工艺”的综合产品解决方案,在电梯、空压机、纺图表:公司通用自动化产品分类图表:汇川技术工业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03.2现在:第二桶金来自通用自动化,受益制造业升级和国产化0•通用自动化业务收入占比近年来波动增长。从收入占比来看,公司的通用自动化业务收入在总营收中的比重在2007-2014年处于下降期,由77.42%降低至37.32%,主要由于公司产品品类不断丰富,其中电梯相关产品收入占比提升,由2007年的21.27%提升至2014年的46.27%。2014-2020年,通用自动化业务收入在公司总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处于波动增长态势,由37.32%增长至46.17%,主要是运动控制类(伺服类)产品收入提升所致,该业务收入由2014年的2.96亿元增长至21.85亿元,CAGR达到39.52%,高于同期公司总营业收入的CAGR31.34%。2022年,通用自动化业务收入占比达到49.83%。图表:公司通用自动化业务收入维持较高增速图表:通用自动化业务收入占比近年来有所回升通用自动化业务收入占比0%2007200820092010201120123.2现在:第二桶金来自通用自动化,受益制造业升级和国产化•1)变频器定义与分类:分为低压、中高压两大类,分别主要应用于小型、大型机械•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能够将电压和频率固定不变的交流电变换为电压或频率可变的交流电。其主要由整流单元、滤波、逆变单元、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整流单元可用于交流-直流转换,逆变单元可用于直流-交流转换。在机械与工业领域,将变频器应用于电机上,可以通过改变输出电流电压实现无级调速,在实现连续速度调节的同时降低能耗。•变频器可按工作电压分为高压变频、中压和低压变频。根据输入电压不同,变频器可以分为低压(低于或等于690V)、中压(690V-3kV之间)、高压(高于或等于3kV)。中高压变频器主要应用在引风机、泥浆泵、介质泵等中大型机械,低压变频器主要应用在造纸机、注塑机、挤压机等小型机械。图表:变频器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0•2)国内变频器市场整体保持稳定增长,低压变>2017-2022年,低压变频器市场规模由212.74亿元增长至309.53亿元,CAGR为8.25%,近年来在整体变频器市场规模中占比约为85%。>2017-2022年,中高压变频器市场规模由49.1亿元上升至59.01亿元,主要由于2012-2016传统重工业行业产业结构进入调整进,传统产业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主流市场改造项目增多,带来生产工艺和节能改造需求。近年来,中高压变频器在整体市场规模中占比约为15%。图表:变频器市场规模稳定增长图表:低压变频器占比约为85%低压变频器市场规模占比中高压变频器市场规模占比3.2现在:第二桶金来自通用自动化,受益制造业升级和国产化•3)国内变频器市场竞争格局:汇川为代表的国产厂商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欧美系品牌涌入国内,垄断变频器市场,国内科研院所、制造商开始研发、制造变频器产品,取得一定的突破,但整体而言产品可靠性差、技术落后、发展困难重重;2000年前后,国产厂商不断裂变,“华为-艾默生系”、“普传系”等派别诞生出一大批国产公司,之后人才、研发成果不断丰富,垂直领域逐步实现国产替代,如汇川技术在电梯一体化领域的发展,根据工控网数据,变频器国产化率从2000年的10%提升到2012年的30%;目前,国产厂商通过纵向升级或横向延伸相关配套产品,以应对快速发展和多变的市场需求;从提供单一变频器产品向提供行业专用解决方案转变的阶段,拓展中高端应用领域。图表:高压变频与低压变频调速原理相同,功率是主要区别时间国产化进程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国外厂商垄断:富士、三菱、安川等日系品牌以及丹佛斯、ABB、西门子等欧美品牌垄断国内变频器市场,日系品牌占主流,进口产品价格昂贵;国内技术落后,发展困难重重:天津电传所、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研制出电压型和电流型变频器产品,但可靠性较差,清华大学等高校开始变频器研发,大连电机厂等制造企业引进国外技术开始生产交流变频器,但整体而言技术落后,发展困难重重。2000-2010年派系裂变,研发能力提高,国产化率提升:大批国产公司诞生,人才不断丰富,国产品国产变频器厂商裂变派生,出现“普传系”“华为-艾默生”“康沃系”等派别,汇川、英威腾等牌产品线不断拓展。国产品牌在电梯等垂直领域开始实现国产替代,国产化率提高。2010年至今国产品牌产品线拓展,拓展高端应用领域:提供单一变频器产品向提供行业专用解决方国产厂商通过纵向升级或横向延伸相关配套产品,以应对快速发展和多变的市场需求;从案转变的阶段,拓展中高端应用领域。99•低压变频器市场中,国产品牌占有率不断提升,汇川技术是其中代表。在国内低压变频器市场中,ABB、西门子、施耐德、安川等国际龙头企业凭借品牌和技术优势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但是国产品牌通过技术追赶和价格优势市场份额不断提升,由2008年的27.70%提升至2020年的45.55%,增长了17.85个pct,且近年来维持增长态势。汇川技术正是国产品牌的领头羊,2008年-2022年,汇川技术在低压变频器市场中的占有率由1.8%增长至14.90%,提高了13.82个pct。图表:汇川技术在低压变频器的市场份额明显提升图表:国产品牌市占率持续提升34.19%4.49%3.70%4.20%4.40%...3.2现在:第二桶金来自通用自动化,受益制造业升级和国产化•中高压变频器领域中,国产厂商已经排名靠前,汇川技术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2013年,公司开始拓展高压变频器业务。与低压变频器相比,中高压变频器结构更为复杂、非标定制水平要求较高。因此,尽管西门子、ABB、东芝三菱等外资品牌依靠长时间深耕和先进技术仍占据一定市场份额,但是等国产厂商凭借更快的响应速度和定制化水平,市场占有率较已经接近70%。2022年,汇川技术、合康新能、荣信汇科电气和智光电气市场份额分别为13.6%、9.2%、5.5%和4.9%,排名分别为第一、第五、第七和第九。其中,公司在中高压变频器领域虽然是后来者,但公司凭借矢量控制、三电平拓扑、大功率同步机等技术优势以及公司品牌优势,近年来市场份额也不断提高,2017-2022年由7.3%增长至13.6%,提升了6.3个pct。图表:中高压变频器市场竞争格局图表:国产中高压变频器厂商市场份额已经较高外资高压变频器品牌市占率外资高压变频器品牌市占率3.2现在:第二桶金来自通用自动化,受益制造业升级和国产化•1)伺服系统核心部件包括驱动器、电机及编码器•伺服系统是在变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产品,指通过闭环控制的方式使一个受控的机械装置位置、速度、加速度分别得以被控制的系统,可通过快速响应性、功率密度、稳定性和工作精度等指标来对伺服系统的性能进行衡量。从硬件上看,伺服系统由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与编码器组成,三者在硬件上互相独立存在。其中,伺服电机是伺服系统的执行元件,其作用是把接受的电信号转换为电动机转轴的角位移或角速度;伺服驱动器是指控制伺服电机的一种控制器,一般通过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种方式对伺服电机进行控制,实现高精度的传动系统定位;编码器将信号或数据进行编制、转换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的设备,一般将编码器视为伺服电机的组成部分,多数伺服电机生产厂商均外购或自研编码器,将伺服电机与编码器配套出售。图表:伺服系统由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与编码器组成图表:伺服系统成本拆分3.2现在:第二桶金来自通用自动化,受益制造业升级和国产化•编码器分辨率决定了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十分重要。编码器(Encoder)是一种可以将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并将电信号进行解析、编制和转换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的设备,伺服编码器通常安装在伺服电机上用以测量磁极位置和伺服电机转角及转速。编码器对伺服系统性能起决定性作用,对伺服电机的定位精度、速度稳定性、功率损耗和安全性都有重要影响。图表:编码器是安装在伺服电机上的一种传感器编码器的组成编码器的组成图表:汇川技术电梯通信型编码器分辨率23bits绝对值编码器 •第三方供应编码器国产化率仅约12%,德国海德汉与日本多摩川两家份额较大。根据MIR睿工业,2022年第三方供应编码器厂商从底层核心应用层面突破外资垄断。目前国产厂商中禹衡光学的市场份额较大,且过去几年有所提升,由2017年的图表:编码器国产化率低 图表:编码器国产化率低 库伯勒库伯勒3.2现在:第二桶金来自通用自动化,受益制造业升级和国产化•汇川技术是国内编码器自研水平领先的伺服厂商。自供比例方面,汇川技术和禾川科技基本实现100%编码器自制,其中,汇川技术收购长春汇通后实现了光编码器自制,2021年上半年推出了SV680可支持26位光编码器,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图表:国产厂商编码器自主研发能力对比技术路线精度约100%光编主流机型SV660伺服搭载23位绝对值编码器,2021H1推出的新机型SV680支持26位编约100%磁编为主2/X3系列伺服搭载21位磁编,X6搭载23位光编,25位光编正在研发中已形成研发样机;约50%光编暂无光编/磁编光编和磁编均在研发中,预计2023年使用自制编码器;约60%磁编约90%磁编部分自制磁编为主过去5年自供150万台编码器03.2现在:第二桶金来自通用自动化,受益制造业升级和国产化0•2)伺服市场规模处于上升通道,公司市占率达到国内前列•伺服市场规模处于上升通道。2008-2021年,国内伺服系统市场规模由24.5亿元增长至279.3亿元。从市场结构来看,我国伺服市场中,通用伺服系统市场规模占比约为80%,专用伺服市场规模约为20%,近年来基本保持稳定。•其中通用伺服系统市场2022年市场规模为222.61亿元,同比下滑4.57%,主要由于下游需求较弱,物流运输不畅。图表:中国伺服系统整体市场规模图表:中国通用伺服系统市场规模占比约为80%图表:中国通用伺服系统整体市场规模通用伺服系统市场规模占比专用伺服系统市场规模占比020172018201920203.2现在:第二桶金来自通用自动化,受益制造业升级和国产化•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在通用伺服系统的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2021年位居行业第一。市场竞争格局方面,外资品牌厂商凭借品牌与技术优势依然占据了我国60%-70%的市场份额,并且占据了主要的中高端市场(高速、高精度定位、精密加工等应用场合),但国产品牌份额在不断提升。作为伺服系统国产化的代表,公司市占率自2008年来大幅提升。2008年,公司在国内通用伺服系统的市场份额仅有0.1%。随着公司在通用伺服领域的持续研发和多年深耕,公司的通用伺服产品与其他产品共同为客户提供“信息层、控制层、驱动层、执行层、传感层”一体化的整体解决方案,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在客户中树立起良好的产品和品牌形象。到2022年,公司在通用伺服市场的占有率达到21.5%,较2008年提高了21.4个pct。图表:2008年通用伺服系统市场竞争格局2.0%2.2%2.4%2.9%图表:2017-2022年通用伺服系统市场竞争格局•专用伺服市场中,国产厂商已经占有较高市场份额,主要依靠价格和售后服务取胜。公司的专用伺服(电液行业专用)通过为客户提供“专机”或者“工控+工艺”的产品解决方案,提升了客户总体拥有价值(包括产品或服务的直接和间接价值形成了创新、快速、综合成本低的竞争优势,近年来行业销售取得了较快增长,部分TOP客户的市场份额也得到了快速提升。2020年,公司的专用伺服系统市场份额达到17%,在国内排名第一。图表:汇川技术在专用伺服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2020年)3.2现在:第二桶金来自通用自动化,受益制造业升级和国产化•1)PLC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公司在中小型领域多年深耕厚>PLC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集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的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主要由CPU结构、存储器、I/O单元、电源模块、外部设备接口等部分组成,适合直接应用于一线生产设备中。PLC能够实现工业自动化控制中的逻辑控制、过程控制、顺序控制、数据处理、通信联网等功能,具有适用范围广、可靠性高、编程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可应用于广泛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电力、建材等行业领域。>按照I/O点数进行分类,PLC可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三类。小型PLC体积小、价格低、功能相对单一,适合于单台设备的控制;中型PLC具有较强的通信功能和模拟量处理能力,可应用于相对复杂的逻辑控制系统以及连续生产过程的控制系统中;大型PLC具有较强的网络结构和通信联网能力,主要应用于大型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中。3.2现在:第二桶金来自通用自动化,受益制造业升级和国产化•公司PLC产品系列不断完善。2010年初上市时,公司的PLC产品仅有H2U/H1U/H0U三款。随着公司逐步落实自身“信息层、控制层、驱动层、执行层、传感层”一体化的整体解决方案,PLC产品系列也在迭代更新中不断完善,产品类型覆盖小型PLC、中型PLC及智能机械控制器。这些新产品凭借着高性价比、定制化服务等优势,推动公司控制技术类业务营业收入取得快速增长。图表:汇川技术PLC产品系列PLC产品分类产品系列智能机械控制器AC800系列书本式高性能智能机械控制器AP700系列显控一体柔性工艺智能机械控制器AM600系列通用型中型PLCAM400系列经济型中型PLC小型PLCH5U系列EtherCAT总线高性能小型PLCH2U系列通用型小型PLCH1S系列简易经济型小型PLCH3U系列CAN总线高性能小型PLCH2S系列通用经济型小型PLCH0U系列显控一体多功能型小型PLCH3S系列高性能经济型小型PLCH1U系列简易型小型PLC扩展模块GR10系列分布式扩展模块GL10系列集中式扩展模块H2U系列扩展模块3.2现在:第二桶金来自通用自动化,受益制造业升级和国产化•公司小型PLC近年市占率逐年提升。2017-2022年,公司在小型PLC的市场份额由2.53%增长至11.85%,提高了9.32个pct。但是,在中大型PLC市场中,公司份额仍然较低,该领域接下来将是公司发力的重点,公司PLC下游领域也将从离散工业拓展至流程工业。图表:中国PLC市场规模处于上升通道图表:小型PLC占比约50%小型PCL市场份额小型PCL市场份额02017201820192020202120172018201920202021图表:国内小型PLC市场竞争格局图表:国内中大型PLC市场竞争格局20172018201920202023.2现在:第二桶金来自通用自动化,受益制造业升级和国产化•2)HMI产品与PLC产品联系紧密,公司保持迭代更新•HMI,是连接可编程序控制器、变频器、直流调速器、仪表等工业控制设备,利用显示屏显示,通过输入单元(如触摸屏、键盘、鼠标等)写入工作参数或输入操作命令,实现人与机器信息交互的数字设备。人机界面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主要分为文本显示器、触摸屏、平板电脑三类。工业控制领域的HMI产品是为了完成信息形式的转换和信息传输的控制而产生的,除具备标准串口通讯能力外,还具有网口、并口、USB口等数据接口的工业控制设备。如变频器、直流调速器、温控仪表等都可以连接人机界面产品,实现人机交互。3.2现在:第二桶金来自通用自动化,受益制造业升级和国产化•HMI市场保持稳定增长,但是公司的市场份额仍处于较低水平。根据MIR睿工业披露的数据,2017-2021年,中国HMI市场规模由33.15亿元增长至51亿元,CAGR为11.37%。目前,公司的HMI产品收入仍然较低,在国内的市场图表:中国HMI市场规模稳定增长图表:2021年HMI市场竞争格局026.64%4.02%4.14%4.45%3.2现在:第二桶金来自通用自动化,受益制造业升级和国产化•公司在HMI领域已有多年研发经验。2010年,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汇川控制就已经在进行HP6000系列HMI产品研发。目前,公司经过多次更新迭代,主要有两款HMI产品:①IT7000系列全组态化开放式通用HMI:基于Linux开发的,采用A8内核处理器,支持第三方图标导入,相比传统HMI增加了SCADA等应用功能,具有更快捷的数据处理和响应速度。;②IT6000系列通用HMI:性能较上一代有3-4倍的提升,具备更多的UI控件以提高人机交互体验,具备多种工业互联网功能,支持有线以太网、Wifi、2G网络等。图表:公司的HMI产品3.2现在:第二桶金来自通用自动化,受益制造业升级和国产化•3)收购汇川控制少数股权,加大战略投资以提升综合竞争力•受到原有子公司股权结构制约,在公司的主流产品中,PLC等控制技术类产品市占率最低。公司的变频器与伺服系统产品由于持续较高的研发投入,在中国市场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主要负责PLC/HMI等控制技术产品生产和研发的控股子公司汇川控制在2020年及以前一直存在49%的少数股东股权。因此,尽管PLC/HMI产品仍有迭代升级,但是在市场、客户、行业选择和产品研发方向等方面,公司与少数股东会存在分歧,影响了公司在PLC/HMI产品等方面的持续投入和能力建设,导致产品竞争力相对较弱。在公司主流产品中,PLC/HMI等控制技术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最低。•公司完成对汇川控制49%少数股权的收购,有利于加大PLC产品的战略投入。2020年,公司启动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公司拟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并将其中的8.22亿元用于收购控股子公司汇川控制49%的少数股东股权。公司于2021年7月26日完成了汇川控制49%股权的过户手续,过户完成后,汇川控制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通过收购汇川控制少数股东的股权,公司实现对汇川控制的100%控制,有利于加大PLC/HMI产品的投入,缩小与国际巨头之间的差距,提升公司通用自动化产品的竞争力及市场占有率。3.2现在:第二桶金来自通用自动化,受益制造业升级和国产化工业机器人:公司打造核心部件+整机+视觉+工艺解决方案,市占率持续提升•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主要是由机器人零部件、机器人本体、系统集成商、终端客户构成,本体是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的核心。工业机器人本体按机械结构可以分为直角坐标机器人、多关节机器人、SCARA、并联机器人等。图表: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伺服系统精密减速器控制系统伺服系统精密减速器控制系统并联机器人直角坐标机器人协作机器人3.2现在:第二桶金来自通用自动化,受益制造业升级和国产化•202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约达到38.35万台,同比增长2.76%;2021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达到51.74万台,同比增长34.90%。2021年全球工业机器人保有量达到347.71万台,同比增长15.33%。图表: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恢复增长图表:全球工业机器人保有量持续增长03.2现在:第二桶金来自通用自动化,受益制造业升级和国产化工业机器人:公司打造核心部件+整机+视觉+工艺解决方案,市占率持续提升•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日本作为首个在制造业大规模推广工业机器人的国家,早年牢牢占据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2005年以前占有近1/3的全球市场。中国作为第三轮产业转移的承接经济体,在2013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最大的消费市场,2012-2021年工业机器人销量CAGR达到31.39%,反映了全球制造业的产业转移、中国制造业的扩张与升级、以及国内顶层规划的远见。图表: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安装量:工业机器人:中国安装量:工业机器人:中国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3.2现在:第二桶金来自通用自动化,受益制造业升级和国产化工业机器人:公司打造核心部件+整机+视觉+工艺解决方案,市占率持续提升•对标发达国家,中国机器人密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据IFR统计,2021年我国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密度为322台/万人,高于全球水平141台/万人,但是低于主要发达国家水平,其中韩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为最高达1000台/万人,新加坡、日本、德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分别为605、390、371台/万人。而且,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经济普查公报,2018年末我国制造业法人单位从业人数达10471.3万人,假设2019-2020年从业人数保持2013-2018年平均每年3.5%降幅,用IFR统计的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94.32万台,计算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只有116.8台/万人,低于IFR统计数据且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工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对应我国应为每1万名制造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图表: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仍落后发达国家02021年工业机器人密度3.2现在:第二桶金来自通用自动化,受益制造业升级和国产化工业机器人:公司打造核心部件+整机+视觉+工艺解决方案,市占率持续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