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作业第30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环境保护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作业第30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环境保护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作业第30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环境保护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作业第30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环境保护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作业第30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环境保护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0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环境保护A组基础题组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2.(2016北京清华附中测试)下图是人们设想的宇宙飞船生态系统模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B、C、D可表示宇航员所需食物、氧气和水等生活资源B.密封飞船中的能量循环利用,可以使飞船生态系统保持长期稳定C.分解罐的分解产物E可以向藻类植物提供多种无机盐和二氧化碳D.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需宇航员进行调控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图中,正确的是()4.图A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图B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图A图BA.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A中所示的成分外,还应该包括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甲、乙、丙三者之间的食物联系是乙→甲→丙C.图B所示调节导致的最终结果是维持该生态系统原有的稳态D.图A是负反馈调节,图B是正反馈调节考点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下图为PPE怪圈,它是指“生活贫困—人口增长—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它直接表明()A.贫困、人口和环境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B.贫困、人口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C.部分的性能状态制约着整体的性能状态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考点三生态环境问题及生物多样性保护6.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A.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它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C.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D.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供栖息地7.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可导致多种等位基因的产生,从而提高遗传多样性B.生物入侵可增加生物种类,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森林能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这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就地保护可保护生物及其生境,是最有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8.20世纪80年代初,生活污水被排放到大多数河流后,河水仍能保持清澈,但随着污水排放增多,河流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学生科技实践小组在某河流上设置了3个监测点,相关水质指标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河流受到轻微污染保持清澈属于抵抗力稳定性B.发生水华现象最严重的是2号监测点C.测定水体中藻类的种类是在种群水平上进行的研究D.可以利用捕食关系治理河流水华现象B组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2017北京大兴期末)近些年,北京地区经常受雾霾天气的笼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雾霾中的颗粒物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雾霾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丧失C.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雾霾可能降低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从生态系统的保护分析,雾霾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2.如图是我国1949年—1999年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变化图,据图分析,下面表述正确的是()A.我国人口出生率的总体下降,是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取得的实效B.由图可知,我国人口数量增长已得到控制,人口数量在逐年减少C.针对我国沿海城市进行的人口调查,其调查结果也会符合图示变化趋势D.60年代初,出生率下降和死亡率上升,说明当时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一定为衰退型3.(2017北京丰台期末)2008年7月初,青岛用于奥运比赛的海面被大量浒苔(一种绿藻)覆盖,形似草坪,及时治理后比赛正常进行。2007年5月的太湖“蓝藻事件”引起全国关注。关于以上两个事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根本原因都是水体富营养化B.浒苔和蓝藻都通过有丝分裂大量繁殖C.浒苔和蓝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不同D.警示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二、非选择题4.(2017北京海淀期末)高等植物凤眼莲可用于治理水体富营养化,蓝藻暴发程度对凤眼莲的治理效果会造成影响,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部分数据如下图。(1)水体中的蓝藻和凤眼莲存在关系,从细胞的结构特点来看,蓝藻与凤眼莲的主要不同是蓝藻。

(2)分析图1可知,蓝藻水华聚集后,导致凤眼莲根区,会抑制凤眼莲根细胞的,造成根系发黑、发臭,老根大量脱落。

(3)蓝藻水华聚集造成的环境变化对凤眼莲有不利影响,但分析图2实验数据发现60g/L蓝藻根系活力,结合图1推测其原因是凤眼莲对逆境产生了。要证实上述推测,需进一步培养凤眼莲,若观察到有,可证实上述推测。

(4)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在利用凤眼莲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时,要尽量避免,以充分发挥凤眼莲的生态净化功能。

答案全解全析A组基础题组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A正确;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B正确;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C正确;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D错误。2.B图中藻类植物是生产者,可通过B、C、D途径为宇航员提供食物、氧气和水等生活资源,A正确;密封飞船中的物质循环利用,但能量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分解罐中粪便的分解产物E可以向藻类植物提供多种无机盐和二氧化碳,C正确;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需宇航员进行调控,D正确。3.A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相反,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一般地,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低,反之亦然。4.C图A中三者的食物联系是乙→甲→丙,它们表示的是负反馈调节机制,而图B为正反馈调节,它会使生态系统偏离原有的稳态。考点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B人口的增长导致环境退化,人均占有资源量减少,这样又导致人们由于缺乏资源而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使生活贫困,生活贫困导致人类更多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使环境进一步恶化。由此可见贫困、环境和人口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考点三生态环境问题及生物多样性保护6.B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A正确;该小草和路边的其他植物之间是竞争关系,故并非只对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B错误;长在路边的小草可能含有一些利于生存的抗性基因,故可能对人类有重要价值,C正确;路边的小草可为某些动物提供栖息环境,该动物可能是某种害虫的天敌,D正确。7.D基因突变才可产生等位基因,A错误;生物入侵极易使本地相近物种种群密度下降,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B错误;森林能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这体现了森林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最有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就地保护,D正确。8.C河流受到生活污水的轻微污染后仍能保持清澈,体现的是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正确;分析图中物质含量相对值可知,2号监测点的水华现象最严重,依据是该监测点藻类叶绿素a浓度最大,B正确;研究藻类的种类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C错误;可以通过向水体投放适量植食性鱼类来治理水华现象,植食性鱼类以藻类为食,D正确。B组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B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雾霾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正确;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雾霾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B错误;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雾霾可能降低光照强度,则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能降低,C正确;从生态系统的保护分析,雾霾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D正确。2.A我国虽因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人口出生率总体下降,但由题图可知,出生率仍然大于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为正值,人口数量仍在上升。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沿海城市因人口的大量迁入而增多,且流动人口很多,人口调查结果不会符合图示变化趋势。60年代初,人口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3.B水体富营养化是水体中N、P等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其结果是浮游植物大量繁殖。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依靠二分裂进行繁殖,其光合作用的场所为细胞质内的光合膜。浒苔为真核生物,可通过有丝分裂大量繁殖,光合作用的场所为叶绿体。二、非选择题4.答案(1)竞争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2)溶解氧含量低有氧呼吸(3)上升且高于对照组适应(或“抗逆性”)新根长出(4)蓝藻浓度过高解析(1)蓝藻与凤眼莲属于不同物种,都需要利用水中的营养物质,故两者关系为竞争。从细胞的结构特点来看,蓝藻为原核生物,凤眼莲为真核生物,故区别为有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2)根据图1分析,当蓝藻大量聚集后,导致凤眼莲根区溶解氧含量低,氧气含量下降会抑制凤眼莲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造成根系发黑、发臭,老根大量脱落。(3)根据图2分析,60g/L的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