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抗食心虫主基因_第1页
大豆抗食心虫主基因_第2页
大豆抗食心虫主基因_第3页
大豆抗食心虫主基因_第4页
大豆抗食心虫主基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大豆抗食心虫主基因第33卷2022年

第3期6月

大豆科学Vol.33Jun.

No.32022

大豆抗食心虫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的五世代联合分析

1,22222

赵桂云,王继安,李文滨,滕卫丽,韩英鹏

〔1.北华高校生物系,吉林吉林132022;2.东北农业高校大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试验室,东北农业高校农业部东北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试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摘P2、F1、F2、F2∶3〕为材要:为探究大豆抗食心虫遗传规律,以高产感虫材料1068和抗源材料8004的5个世代〔P1、

料,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讨论了大豆抗食心虫的遗传规律。结果说明:大豆抗食心虫遗传最适模型为D-0模型,即大豆抗食心虫遗传受一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掌握。

[2,15-16]

,分析大豆抗食心虫的遗传规律。

2

2.1

结果与分析

各世代虫食率的表现

F1虫食率介于两个亲本之间,F2的由表1可知,

P2以及F1,F2和F2∶3变异幅度均大于P1、且F2较小,

而F2∶3表现为连的变异表现出不连续的偏态分布,

续的正态分布,各世代的表现难于用主基因遗传进

行说明,与数量性状遗传也不完全符合,因而本讨论采纳主基因+多基因分别分析方法对大豆抗食心虫的代表性状虫食率进行分析。

F1,F2∶3的虫食率平高于P2,虫食率平均值低于P1、

均值低于P1,高于P2,与F1相当。P1和F1群体变异

表1

Table1

世代Generations

P1P2F1F2F2∶3

<20.0-9-60-

20.1-30.0

-1-348

各世代虫食率的次数分布

Frequencydistributionofpercentageofdamagedseedsindifferentgenerations

虫食率Percentageofdamagedseeds/%30.1-40.0

-641622

40.1-50.0

--41438

50.1-60.0

4-8534

60.1-70.0

7---24

>70.04---3

总株数Totalplantsnumber151616129129

平均值Mean/%64.5820.6247.9624.8649.25

标准差SD7.8611.255.5213.1511.59

2.2

建立遗传模型

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式,采纳IECM算法算得5类24种假设遗传模型的极大对数

[2]

4和模似然函数值和AIC值于表2〔其中模型B-6未计算出结果〕。型B-

依据遗传模型的选取原那么,由表2可知模型D-0的似然函数估量值最大〔-1127.988〕,AIC值最小〔2275.976〕,与之AIC值相近为最正确可能模型,

2,2和模型D-0进行的还有模型A-因此对模型A-适合性检验。

表2

Table2

各遗传模型的极大对数似然函数值和AIC值

Thema*imumloglikelihoodvaluesandAICvaluesofvariousgeneticmodels

2.3

模型适合性检验

2中有如表3所示,在适合性检验中,模型A-11个统计量差异显著,0中有1个统计量差模型D-

0,异显著。因此最适模型为模型D-即大豆抗食心

虫遗传受一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掌握。

表3

Table3

U21

0.851〔0.356〕2.662〔0.103〕0.001〔0.977〕115.209〔0.000〕32.424〔0.000〕0.010〔0.920〕0.006〔0.940〕0.044〔0.834〕1.884〔0.170〕1.149〔0.284〕

模型适合性检验

U22

U23

0.253〔0.615〕0.062〔0.803〕5.238〔0.022〕32.014〔0.000〕8.717〔0.003〕0.006〔0.936〕0.554〔0.457〕10.704〔0.001〕0.036〔0.850〕0.003〔0.960〕

nW2

0.100〔>0.05〕0.308〔>0.05〕0.196〔>0.05〕12.292〔<0.01〕3.726〔<0.01〕0.020〔>0.05〕0.054〔>0.05〕0.295〔>0.05〕0.419〔>0.05〕0.234〔>0.05〕

Dn

0.170〔>0.05〕0.493〔>0.05〕0.270〔>0.05〕0.468〔<0.05〕0.266〔<0.05〕0.087〔>0.05〕0.263〔>0.05〕0.288〔>0.05〕0.102〔>0.05〕0.106〔>0.05〕

TestsforgoodnessofmodelA-2andD-0

模型Model

A-2

世代Generation

P1F1P2F2F2∶3

0.589〔0.443〕2.697〔0.101〕0.360〔0.549〕80.608〔0.000〕22.803〔0.000〕0.006〔0.939〕0.013〔0.910〕0.378〔0.539〕1.894〔0.169〕1.051〔0.305〕

D-0P1F1P2F2F2∶3

括号内数值为适合性检验的概率。

Thenumberinbracketsistheprobabilityoftestsforgoodness.

2.4系

最适模型的遗传参数估量

通过1阶和2阶分布参数与遗传参数的相互关为11.73,属于正向增效;显性效应值为-11.83,为负向减效,有利于抗大豆食心虫;在F2∶3家系中主基因遗传率为47.20%,多基因遗传率为20.32%。

,0的1阶应用最小二乘法估算出最适模型D-和2阶遗传参数。由表4可知,主基因加性效应值

表4

Table4

一阶参数1storderparameter

m1m2m3m4m5dh

[2]

最正确模型下虫食率的有关遗传参数估量

Estimateofgeneticparametersforpercentageofdamagedseedsunderbest-fittedmodel

估量值Estimate52.8559.7832.3531.5651.4611.73-11.83

二阶参数2ndorderparameter

δ2pδ2mgδ2pgδ2h2mg〔%〕h2pg〔%〕

F288.3920.74067.6523.460

估量值Estimate

F2∶3208.2698.2942.3267.6547.2022.32

m、d、h分别表示平均数、主基因的加性效应、δ2mg、δ2pg和δ2分别表示表型方差、主基因的显性效应;δ2p、主基因方差、多基因方差、环境h2pg〔%〕分别表示主基因遗传率和多基因遗传率。方差;h2mg〔%〕、

respectivelym,dandhrespectivelyrepresentphenotypicmean,majorgeneadditiveeffectandmajorgenedominanteffect;δ2p,δ2mg,δ2pgandδ2,representphenotypicvariance,majorgenevariance,polygenevarianceandenvironmentalvariance;h2mg〔%〕andh2pg〔%〕respectivelyrepresentmajorgeneheritabilityandpolygeneheritability.

3结论与争论

本讨论应用高产感虫材料1068和抗源材料

8004的P1、F1、P2、F2和F2∶3五世代联合分析,讨论大豆抗食心虫遗传规律,发觉大豆抗食心虫性除受到单个基因掌握外,还受多基因的影响。大豆抗食心0模型,虫遗传最适模型为D-即大豆抗食心虫遗传受一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掌握。在F2∶3家系中主基因遗传率为47.20%,多基因遗传率为20.32%,主基因和多基因产生的变异均占有相当的比重。

本讨论与刘洋选用的亲本材料相同,相较于

其仅用单个分别世代〔F2〕对大豆抗食心虫进行遗传分析。本讨论同时利用两个分别世代〔F2和F2∶3〕

F1和P2三个不分别世代进行分析,大大再加上P1、

增加了提供的信息量,提高了试验的精确度。

[11]

本讨论与张君均是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进行联合多世代分析大豆抗食心虫遗传规律,均得到大豆抗食心虫是受一对主基因+多基因掌握的结论,但是具有肯定差异。本讨论获得

0,的最适遗传模型是D-即大豆抗食心虫遗传受一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

[12]

2,制,而张君获得的最适遗传模型是D-即大豆

[10]

.大豆种方法的讨论Ⅱ,开花期和成熟期与虫食率的关系[J]1993,12〔2〕:113-121.〔SunZQ,YanRH,WangJA,et科学,

al.Studyoninheritanceofsoybeanpodborerandmethodsforre-sistantbreedingⅡ.Relationshipsofdaystofloweringandmaturewithpercentageofdamagedseeds[J].SoybeanScience,1993,12〔2〕:113-121.〕

抗食心虫遗传受一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

因掌握。两个试验结果存在差异的可能缘由为①所用亲本材料不同,本试验亲本为1068和8004,而

[11]

张君为2022系选和E*P;②所用的讨论参数不同,本试验中所用参数虫食率根据数粒法进行

[11]

计算,而张君所用参数为虫食粒率,并经过反正旋转换;③所处的试验环境不同。在今后的讨论中可以对相同组合不同参数做进一步讨论,以期提高试验结果的精确度。

第33卷2022年

第3期6月

大豆科学Vol.33Jun.

No.32022

大豆抗食心虫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的五世代联合分析

1,22222

赵桂云,王继安,李文滨,滕卫丽,韩英鹏

〔1.北华高校生物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