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重组卷03(江苏扬州专用)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14/1A/wKhkFmYqrLaAE-9aAAHchkQ7dLY992.jpg)
![冲刺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重组卷03(江苏扬州专用)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14/1A/wKhkFmYqrLaAE-9aAAHchkQ7dLY9922.jpg)
![冲刺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重组卷03(江苏扬州专用)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14/1A/wKhkFmYqrLaAE-9aAAHchkQ7dLY9923.jpg)
![冲刺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重组卷03(江苏扬州专用)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14/1A/wKhkFmYqrLaAE-9aAAHchkQ7dLY9924.jpg)
![冲刺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重组卷03(江苏扬州专用)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14/1A/wKhkFmYqrLaAE-9aAAHchkQ7dLY99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冲刺2022年中考化学精选真题重组卷03
化学(江苏扬州专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Cl35.5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每小题?有: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1年中考江苏连云港卷)变化无处不在。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A.湿衣晾干B.铁锅生锈C.小麦磨粉D.滴水成冰
【答案】B
【解析】A.湿衣晾干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
错误:
B.铁锅生锈有新的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小麦磨粉只是物质形状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滴水成冰只是水的状态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2021年中考重庆卷)生产生活中常用氮气作保护气,主要是因为氮气()
A.无色无味B.密度与空气接近
C.熔沸点低D.化学性质不活泼
【答案】D
【解析】生产生活中常用氮气作保护气,主要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是因为无色无
味、密度与空气接近、熔沸点低。
故选D。
3.(2021年中考湖南岳阳卷)实验室常用以下装置来制取和收集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⑤
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可选用③或⑤作为收集装置
B.检验④中C02是否收集满: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看木条是否熄灭
C.用①、⑤制取并收集气体完毕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D.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可选用②作为发生装置
【答案】D
【解析】A.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可选用④
或⑤作为收集装置,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
熄灭,不能伸入集气瓶内,不符合题意;
C.用①、⑤制取并收集气体完毕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
炸裂试管,不符合题意;
D.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②,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1年中考云南昆明卷)如图为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B.氟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C.氟原子易失电子D.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
【答案】C
【解析】A.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说法正确;
B.氟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说法正确;
C.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说法错误;
D.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氨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说法正确。
故选C。
5.(2021年中考吉林卷)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量取液体衰-…》B.验满气体于1
30二
C.滴加液体rD.测溶液pH
【答案】B
【解析】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和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因此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
故B符合题意;C.胶头滴管不能接触试管内壁,故C不符合题意;
D.测定pH时,不能将pH试纸伸入到溶液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2021年中考四川眉山卷)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现有一氧化碳、五氧化二
磷、水、三氧化二铁四种物质,可将一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水归为一类,剩下的是三氧化
二铁。这样分类的依据是()
A.常温下是否为固体B.是否为非金属氧化物
C.是否为氧化物D.是否为纯净物
【答案】B
【解析】A.一氧化碳是气体、五氧化二磷是固体、水是液体;三氧化二铁是固体,分类的依
据是不是常温下是否为固体,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水都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三氧化二铁属于金属氧化物,分类的依
据是是否为非金属氧化物,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水、三氧化二铁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一种元素是氧
元素的物质,分类的依据是是否为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水、三氧化二铁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分类的依据是是
否为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7.(2021年中考四川自贡卷)水是生命之源。城市生活用水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的过程如
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加絮凝剂
投消主
4
取水口呼应型过滤池吸附池二
清水池
淀池配水泵用户
A.通过反应沉淀池、过滤池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B.吸附池内常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C.自来水厂投入明矶进行消毒
D.硬度较高的自来水,用户可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其硬度
【答案】c
【解析】A.通过反应沉淀池,使悬浮的杂质沉降,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符合题意;
C.明帆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加速其沉降,不能进行
消毒,符合题意;
D.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2021年中考湖南株洲卷)下图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O”和“•”表示两
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55
"*0*
反应前反应后
A.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该反应中,原子个数发生了改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O•和••)的个数比为1:1
【答案】A
【解析】A.反应后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图可知,反应后没有单质生成,A
正确;
B.反应后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图可知,生成物只有一种,不属于复分解反
应,B错误;C.由图可知,该反应中,原子个数没有发生改变,C错误;
D.反应后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O•和••)的个数
比为2:1,D错误。
故选A。
9.(2021年中考安徽卷)2021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碳中和工作”。碳中和是
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
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B.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
C.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D.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
【答案】A
【解析】A.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不利于节能减排,故不利于实现碳中和;
B.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利于节能减排,故利于实现碳中和:
C.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泡,利于节能减排,故利于实现碳中和;
D.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故利于实现碳中和。
故选Ao
10.(2021年中考山东东营卷)下列有关灭火的知识,错误的是()
选项情景灭火方法灭火原理
A酒精洒在桌上起火用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
C楼房着火用水浇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答案】C
【解析】A.湿布中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既隔绝氧气又降低温度,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盖上锅盖属于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不会发生改变,故选项符合题意;
D.开辟隔离带属于隔离可燃物,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2021年中考山东枣庄卷)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
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液呈蓝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Ag、Cu
B.滤液中一定有CiP+、Zn2+
C.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D.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生成
【答案】B
【解析】金属的活动性Zn>Cu>Ag,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
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若锌有剩余,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充分反
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液呈蓝色,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一定没有锌;
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A.由分析可知,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含有铜,一定没有锌,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分析可知,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所以滤液中一定有
Cu2+xZn2+,选项说法正确;
C.滤渣中一定没有锌,所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没有气泡产生,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分析可知,滤液中可能有硝酸银,所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不一定有沉淀生成,选项说
法不正确。
故选B。
12.(2021年中考重庆卷)将一定量的下列固体放入适量水中,能形成溶液且温度明显升
高的是()
A.CaCChB.NaOHC.NaClD.NH4NO3
【答案】B
【解析】A.CaCCh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B.NaOH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故选项正确;
C.NaO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故选项错误;
D.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故选项错误。
故选Bo
13.(2021年中考湖北宜昌卷)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变温时不
考虑溶剂蒸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C时,甲、丙的饱和溶液,溶剂质量可能相等
B.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可能相等
C.将t3℃时甲、乙、丙的混合溶液降温至trC,析出的固体中可能只有乙
D.将t/C时乙、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C,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答案】D
【解析】A.tJC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等质量的饱和溶
液,溶质质量相等,溶剂质量相等,故甲、丙的饱和溶液,溶剂质量可能相等,不符合题意;
B.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的溶液,没有指明溶液的状态,故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出现相
等的情况,溶质的质量也可能相等,不符合题意;
C.将t3℃时甲、乙、内的混合溶液降温至ti°C,降温后,甲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如果
t3℃时,只有乙达到J'饱和,降温后,析出的固体中可能只有乙,不符合题意:
D.t「C时,溶解度:乙〉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丙,将口七时乙、丙的饱和溶
液升温至t2℃,升温后,乙、丙的溶解度增加,均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
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符合题意。
故选D。
14.(2021年中考上海卷)对于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碱一定含有H元素B.可使酚酸变红的都是碱溶液
C.所有非金属氧化物都可与碱溶液反应D.酸与碱反应一定不产生沉淀
【答案】A
【解析】A.碱是电离出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故碱一定含有H元素,正确;
B.能使酚酸变红是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使酚酸变红,碳酸钠不是碱,
错误;
C.CO、出0这种非金属氧化物和碱溶液不反应,错误;
D.硫酸和氢氧化钢反应会生成白色的硫酸铁沉淀,错误。
故选Ao
15.(2021年中考广西梧州卷)《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制取氢氧化钾漂洗丝帛的工艺,
流程是:将木头烧成灰,用其灰汁浸泡丝帛,再加入石灰即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B.漂洗丝帛的液体可使酚酥显红色
C.“石灰”常用于改良碱性土壤D.高温煨烧石灰石可以得到“石灰”
【答案】C
【解析】A.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A正确;
B.将木头烧成灰,用其灰汁浸泡丝帛,再加入石灰会生成氢氧化钾,显碱性,漂洗丝帛的液
体可使酚猷显红色,B正确;
C.题中“石灰”是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错误;
D.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高温燃烧石灰石可以得到“石灰”,D正确。
故选C。
16.(2021年中考山西卷)袁隆平院士为我国杂交水稻高产稳产做出了突出贡献。水稻是
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脱壳后产出的大米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食,其富含的营养素是
()
水稻
A.水B.糖类C.油脂D.维生素
【答案】B
【解析】米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故选B。
17.(2021年中考青海卷)下列总结的化学知识不完全正确的是()
A.生活常识B.安全常识
活性炭净水——吸附作用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洗洁精去油污——乳化作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C.化学与健康D.物质的分类
缺维生素A——引起夜盲症淀粉和蛋白质——有机物
缺钙元素——骨质疏松纯碱和小苏打——盐类
【答案】B
【解析】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用于净水,正确;洗洁精中
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正确;
B.油锅着火,应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灭火,正确;甲醛有毒,能使蛋白质变性,不能用来
浸泡海产品,错误;
C.缺乏维生素A,会患夜盲症,正确;幼儿及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老年人缺钙,易患
骨质疏松,正确;
D.淀粉和蛋白质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正确;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
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
氢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正确。
故选Bo
18.(2021年中考广东卷)以下实验方案错误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除去红墨水中的色素过滤
B区分02和空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C区分真黄金与假黄金放在空气中灼烧
D比较Ag与Cu的活泼性把洁净铜丝放入AgNCh中
【答案】A
【解析】A.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红墨水中的色素,此实验方案错误:
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能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能使木条正常燃烧的是空气,此
实验方案正确;C.黄铜是铜锌合金,黄铜中的铜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放
在空气中灼烧,颜色逐渐变黑的是黄铜,无明显现象的是黄金,此实验方案正确;D.把洁净
铜丝放入AgNCh中,会观察到铜丝表面有白色金属生成,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所以,铜
能置换出银,可用于比较Ag与Cu的活泼性,此实验方案正确。
故选Ao
19.(2021年中考湖南怀化卷)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除杂试剂和主要操作
ACu(Fe)加适量稀硫酸、过滤
BCO2(CO)通氧气点燃
C水(泥沙)过滤
D氯化钠固体(碳酸钠)加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答案】B
【解析】A.铁和适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铜不反应,过滤分离出固体铜,正确;
B.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然,故少量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错误;
C.泥沙不溶于水,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杂质,正确;
D.碳酸钠和适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正确。
故选B。
20.(2021年中考黑龙江大庆卷)某化肥厂以煤、空气、水为原料合成氨,生产流程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煤、空p.、水H:O小部分NH3
(z设备1_t设r着2n设备()
口CO:HzN;「H:N2’处流氨储槽
COI
NH4HCO3
A.氨气转变为液氨是放热过程
B.设备1中此反应C+H2O(气)上遍~CO+H2T一定发生
C.设备2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
D.设备3中参加反应的N2和H2的质量比为14:1
【答案】D
【解析】A.氨气转变为液氨属于液化,该过程是放热过程,说法正确;
B.设备1原料有煤、空气和水、反应输出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氮气、有一氧化碳
生成,所以设备1中此反应C+H?O(气卜直运CO+H2T一定发生,说法正确:
C.设备2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气镂,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
合反应,说法正确;
D.设备3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3H2+N2一定条件2NH3,参加反应的H?和N2的质量比
(3x2):(1x14)=3:14,说法错误。
故选D。
第n卷(非选择题共60分)
21.(11分)(2021年中考江苏扬州卷)扬州被称为运河之都、文化之都和美食之都,自
古人文荟萃。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唐•李白
①孟浩然“下扬州”的交通工具是木船。现代游船常用玻璃钢制造船体,玻璃钢属于
(填“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
②现代人远行可乘坐飞机。铝锂合金材料大量运用于国产C919大飞机的制造,下列不属于
铝锂合金性质的是(填字母)。
A.密度大B.硬度大C.抗腐蚀
③汽车是重要的陆路交通工具。燃油车辆须加装尾气催化净化装置,该装置将尾气中的co
和NO转化成CO2和一种无污染的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2)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一唐•徐凝
①空气质量影响人们观赏明月。空气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②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填字母)。
A.风力发电B.徒步出行C.垃圾露天焚烧
③煤的气化和液化可实现能源清洁化,改善空气质量。水煤气中CO和H2在高温、高压和
催化剂条件下合成甲醇(CHQ),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前日扬州去,酒熟美蟹蝴。一宋•梅尧臣
①蟹肉鲜美,富含蛋白质。蛋白质水溶液在加热时会生成沉淀,此沉淀(填“能”或
“不能")重新溶解于水中。
②各种酒中都含有乙醇(C2H6O)o在酿酒过程中,粮食中的(填糖类名称)先转
化为葡萄糖,再经发酵生成乙爵。
③下列食品中富含维生素C的是(填字母)。
A.盐水鹅B.西红柿C,大虾
【答案】(1)①复合材料②A③2NO+2co催化剂N2+2CO2
催化剂
(2)①混合物②C③C0+2H,_M^CH4O
同温、身压
(3)①不能②淀粉③B
【解析】(1)①玻璃钢是强化纤维塑料,故不属于金属材.料,是复合材料;
②飞机制造使用铝锂合金材料•,只要是利用铝锂合金硬度大、抗腐蚀,故不属于铝锂合金材
料的性质是密度大;
③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反应后还有氮气生成,故反应
的方程式为:2NO+2CO催化剂N2+2CO。
(2)①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故空气属于混合物;
②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多种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故不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③根据题意:该反应的反应物为CO和H2,生成物为甲醇(CH&O),反应条件为高温、高
催化剂
压和催化剂,故反应方程式为:co+2HCHO
2高温、高压4O
(3)①蛋白质水溶液在加热时会生成沉淀,此过程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故不能重新溶解
在水中;
②粮食中富含大量的淀粉,故酿酒时淀粉会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再转化为酒精;
③富含维生素的主要原料是水果、蔬菜,故西红柿中富含大量的维生素C。
22.(9分)(2021年中考江苏盐城卷)
大美湿地,水城绿都——生态新盐城的美好画卷正在黄海之滨徐徐铺陈。
(1)保护沿海湿地,擦亮生态名片。
①湿地旅游要做好垃圾分类,野营产生的厨余垃圾应该投放到印有(选填“可回
收物”“不可回收物”)标识的垃圾箱。
②保护湿地,从我做起。下列建议合理的是(填字母序号)。
A.禁止围猎捕食野生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B.滩涂湿地大量植树造林,改善海边空气质量
C.就地焚烧枯枝、落叶,防止植物腐败污染水体
D.组织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宣传系列活动
E.沿海区域建设核电站,便于向海水中排放核废水
(2)瞄准低碳目标,发展生态能源。
①目前,我市使用的燃料大多数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等。
②风从海上来,电在风中生。我市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常选用具有良好(填写
具体性质)的铜质或铝质电线、电缆进行电力传输。
(3)治理串场水系,打造生态盐城。
上图是对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的一种装置。
①厌氧池中厌氧菌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并生成水和CO2等;有
机物降解过程中
(选填“吸收”“放出”)能量。
②砂石层所起的作用是。
③植物浮床系统可吸收污水中的N、P、K等营养元素,既能防止水质富营养化,又能减少
植物生长所需肥料的施用。请列举一例复合肥:(填化学式)。
④到达出水口处流水,(选填“能”“不能”)达标排放,理由是
(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①不可回收物;②ABD;
(2)①天然气;②导电性;
(3)①放出;②过滤,除去污水中的不溶性物质;③KNCh;④不能:未对污水进行杀菌消
毒
【解析】(1)厨余垃圾易腐败变质,不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应放入不可回收垃圾箱中;
保护湿地,一定要加强湿地的空气、水环境的保护,保护湿地生态的平衡,如植树造林、保
护湿地野生动植物以及加强宣传等都是保护湿地的积极、有效手段;
(2)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铜、铝等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于制造电
线电缆等;
(3)厌氧菌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能量,说明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是释
放能量的,砂石层能对污水的不溶性物质起到过滤的作用:复合肥是指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
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如KNOj,NH4H2P04等。该污水处理系统有效降低了水中氮、磷、
钾等营养元素的含量,除掉了一些不溶性的固体物质,但未对污水进行杀菌和消毒等,故不
符合污染排放标准,不能排放。
23.(11分)(2021年中考湖北宜昌卷)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
(I)如图1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①观察到火焰的颜色是。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火焰变得微弱时,将燃烧匙进一步伸入瓶底,火焰又变旺,可得出氧气的一条物理性质
是。
(2)图2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
①实验室用高镒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选择
的发生装置是一(填字母序号,下同);还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锦制氧气,选择的
发生装置是
②可以选择装置C收集氧气,其原因是。
③可见,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要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选择气体的收集装置要依
据。
【答案】(1)①明亮的蓝紫色;②S+O2苫徽SO2;③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2)①2KMnOPKMnCh+MnCh+CM;A;B;②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
③反应条件;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
【解析】(I)①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
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②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Ch—=SO2:
③当火焰变得微弱时,将燃烧匙进一步伸入瓶底,火焰又变旺,可得出氧气的一条物理性质
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2)①高镒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锯酸钾、二氧化镐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2KMnO4K2MnO4+MnO2+O2t;该反应属于固、固加热型,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
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镭制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装置B作发生装置;
②可以选择装置C收集氧气,其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
③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要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气体的收集装置要依据气体的
密度和水溶性。
24.(14分)(2021年中考江苏扬州卷)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Q作为清洁能源,正逐
步走进城乡居民生活。
(1)“西气东输”工程利于国家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极大改善了沿线居民生活质量。
①为防止传输天然气的钢管被腐蚀,可采取的措施有(写出
一种)。
②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该过程(填“释放”或
“吸收”)能量。
③天然气的使用可有效减少酸雨形成。下列现象与酸雨有关的是=
A.石刻文物被腐蚀B.全球海平面上升
(2)工业上以CH4为原料生产H2,制取原理如下图所示:
已知变换塔、洗涤塔发生的主要反应依次是:
CO+H2。一定条件CO2+H2,CCh+H2O==H2c
①“转化炉”中有H2产生,参加反应的CH4与H2。的质量比喘——
②“洗涤塔”中气体从塔底通入,水从塔顶喷淋。这样操作的优点
是。
③若有32gCH4参与反应(假设各步反应都完全转化),理论上可制得gH2o
(3)我国是世界上首个成功试采海域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是CH4被H2O分子形成的笼包
裹,在海底低温和高压作用下形成的结晶物质。
HjO
①可燃冰样品常存放于液氮储存罐中,其原因是。
②可燃冰有多种结构,某H型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H2O,分析其结构发现:平均34个
FhO分子构成6个笼,每个笼只容纳一个CH4或H2O分子,这6个笼内容纳的CH4与HzO
分子个数比是(填最小整数比)。
【答案】(1)①在钢管内外刷漆②CH4+2O2音虬CO2+2H2O;释放③A
(2)①8:9②水与二氧化碳能充分反应,将二氧化碳完全吸收③16
(3)①防止甲烷泄露②1:9
【解析】(1)①为防止传输天然气的钢管被腐蚀,可采取的措施有在钢管内外刷漆,隔绝
空气和水,防止被腐蚀。
②CHa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音虬CO2+2H2O,该过程释放能量。
③A.石刻文物被腐蚀与酸雨有关B.全球海平面上升与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有
关;故选A0(2)①“转化炉”中有Hz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H20ml^«C0+3H2,
参加反应的CH4与H20的质量比口崇=
②“洗涤塔”中气体从塔底通入,水从塔顶喷淋。这样操作的优点是水与二氧化碳能充分反
应,将二氧化碳完全吸收;
③设转化炉中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x,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y。
一定条件
3H
CH4+H2O---------co+2
16286
32gyX
1632g
=y=56g
6x28y
设变换炉中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Z。
一定条件
CO+H,0C02+H
2856g
~2~~
因此理论上可制得12g+4g=16gH2»
(3)①由题干可知,可燃冰是CFh被H?O分子形成的笼包裹,在液氮的作用下水分子能够
牢牢包裹甲烷分子,因此可燃冰样品常存放于液氮储存罐中,其原因是防止甲烷泄露;
②平均34个H20分子构成6个笼,每个笼只容纳一个CH4或H20分子,同时根据H型可
燃冰的化学式,则说明有2个笼被游离H?0分子填充,因此水分子的个数为34+2=36,甲
烷分子个数=6-2=4,因此这6个笼内容纳的CFh与H2O分子个数比是4:36=1:9。
25.(15分)(2021年中考湖南湘潭卷)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纯碱的用途非常广泛,某化学兴趣小组的
同学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设计了如图两个实验,并对反应后试管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一无色酚酎L稀盐酸
【碳酸钠碳酸钠
实险1实蛉2
【实验1】往一支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醐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成一色。
【实验2】往另一支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同学们对实验2反应后的废液中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HC1;
猜想二: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03;
猜想三: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乳房疾病课件
- 内科学第四章 胃炎课件
- 9.3《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 【知识精研】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 《多彩的消费》课件
- 《牛肉基本知识》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方圆实色五色电子打火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充电式紫外线消毒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频扬声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防潮型地板基材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从建设和谐社会角度思考治超限载(十)
- 幼儿园小班开学家长会课件
- 云南华叶投资公司2023年高校毕业生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中药抗骨质疏松作用
- 中建综合支吊架施工方案
- ABB电子时间继电器CTMVS系列操作与安装指南
- 深圳市社会保险参保证明
- 幼儿园开学家长会PPT模板(含完整内容)
- 沥青集料筛分反算计算表格(自动计算)
- 2023年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
- 恶性高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