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基础知识手册_第1页
人教版初二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基础知识手册_第2页
人教版初二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基础知识手册_第3页
人教版初二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基础知识手册_第4页
人教版初二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基础知识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选题1、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D.“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答案:B解析: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是由水凝固形成的,需要放热,故A错误;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是由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故B正确;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由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故C错误;D.“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需要放热,故D错误。故选B。2、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答案:A解析:A.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故A正确;B.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D.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D错误。故选A。3、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雾的形成②蜡烛滴“泪”③冻衣服晾干④露珠的形成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D解析:①雾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②蜡烛滴“泪”,是熔化现象;③冻衣服晾干,是升华现象;④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④。故选D。4、下列物体中属于晶体的是()A.橡胶B.沥青C.冰块D.石蜡答案:C解析:晶体由固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常见的晶体有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常见的非晶体有橡胶、石蜡、沥青、玻璃等。故选C。5、甲、乙两支刻度不准确但均匀的温度计分别测量冰水混合物、沸水和教室内的温度,结果如表所示。则下列对t1和t2大小的判定正确的是()温度计温度计示数(℃)冰水混合物沸水教室甲793t1乙496t2A.t1<t2B.t1>t2C.t1=t2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甲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与1摄氏度的比为乙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与1摄氏度的比为设室温为t,用甲温度计所测得的教室内温度为则甲温度计的示数为用乙温度计所测得的教室内温度为则乙温度计的示数为所以当t1=t2时解得t=50℃由于室温一定小于50℃,故150℃-3t>0,所以t1>t2。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6、一位粗心的护士忘了甩体温计,就给病人测体温,测出示数为37.8℃,则病人的体温不可能是()A.37.8℃B.37.5℃C.38.2℃D.36.5℃答案:C解析: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体温计液注不会下降,护士忘了甩体温计,就给病人测体温,测出示数为37.8℃,病人的体温可能小于或等于37.8℃,不可能是38.2℃。故选C。7、冷链储运中常用一种装有制冷装置的冷藏车,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和疫苗药品等,制冷装置通过液态制冷剂汽化将车的“热”搬运到外面,实现制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冷藏车厢体应选用导热性好的材料做成B.液态制冷剂在车厢内汽化吸热C.车厢内物品表面会有一层白霜,是凝固现象D.放入车厢内的水在凝固过程中吸热答案:B解析:A.冷藏车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和疫苗药品等,防止冷藏车内温度上升,冷藏车厢体应选用导热性差的材料做成,故A错误;B.制冷装置通过液态制冷剂汽化,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故B正确;C.白霜是由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霜,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D.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故D错误。故选B。8、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段表示熔化过程,其特点是吸热温度不变B.在第6min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C.该曲线可能是松香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D.该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不同答案:A解析:A.由图象知,在BC段该物质温度不随时间改变,说明该物质是晶体且正在熔化,所以BC段为晶体的熔化过程,其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故A正确;B.由图可知,在第5min时该物质刚开始熔化,第10min时该物质刚完全熔化,第6min时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故B错误;C.由图象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而松香是非晶体,所以不可能是松香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故C错误;D.该物质是晶体,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故D错误。故选A。9、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A.都是为了受热均匀B.都是为了控制温度C.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D.前者是为了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答案:C解析: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是为了受热均匀,使用水浴法对碘锤加热目的是使碘的温度不高于其熔点,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该过程需吸热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需吸热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需放热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该过程需吸热答案:C解析: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该过程放出热量,故A错误;B.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水珠,遇到凝结核后变成大水珠,然后由于重力作用掉落到地面形成的,是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该过程放出热量,故B错误;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固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该过程放出热量,故C正确;D.河水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该过程放出热量,故D错误。故选C。11、“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关于如图所示节气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雨水”雨的形成是汽化放热B.图乙:“白露”露的形成是液化吸热C.图丙:“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华放热D.图丁:“大雪”雪的形成是凝固吸热答案:C解析:A.雨的形成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是放热过程,故A错误;B.露的形成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是放热过程,故B错误;C.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是放热过程,故C正确;D.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是放热过程,故D错误。故选C。12、“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已被列入联合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寒露”节气,露的形成要吸收热量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大雪”节气,雪的形成要吸收热量答案:C解析:A.露的形成是液化,故A错误;B.“寒露”节气,露的形成是液化,要放出热量,故B错误;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从气体变为固体,故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D.雪的形成属于凝华,凝华放热,故D错误。故选C。13、下列物体中属于晶体的是()A.橡胶B.沥青C.冰块D.石蜡答案:C解析:晶体由固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常见的晶体有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常见的非晶体有橡胶、石蜡、沥青、玻璃等。故选C。14、小铭发现,对着手吹气时会感觉凉爽,对着手哈气时,会感觉暖和。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对着手吹气时,加快了空气流速和汗液的升华B.对着手吹气时,是放热过程,有致冷作用C.对着手哈气时,使环境中的水蒸气在手中液化D.对着手哈气时,物态变化与露的形成相同答案:D解析:AB.对着手吹气,加快了手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加快手面上水蒸气的蒸发,而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所以手感觉到凉爽,故AB错误;CD.对着手哈气,哈出来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手液化放出热量,于是手感到温暖,而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体形成的,所以与哈气过程中的物态变化相同,故C错误,D正确。故选D。15、下面四个有关生活实例的分析正确的是()A.北方寒冷的冬季玻璃窗上会产生冰花,是凝固现象B.晾晒在太阳光下的湿衣服不久会变干,是沸腾现象C.炒菜前滴入热锅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是升华现象D.医务工作者戴的护目镜内侧产生水珠,是液化现象答案:D解析:A.北方寒冷的冬季玻璃上产生的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直接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A错误;B.晾晒在太阳光下的湿衣服变干,是衣服上的水变成了水蒸气跑掉了,是蒸发现象,故B错误;C.炒菜前滴入热锅的小水滴不见了,是小水滴变成了水蒸气,是蒸发现象,故C错误;D.医务工作者戴的护目镜内侧产生的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D正确。故选D。多选题16、如图所示,是冰熔化成水到沸腾的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冰的熔化时间持续了B.后水没有吸热C.加大火力可使水的沸点超过100℃D.段为固液共存态答案:AD解析:A.由图知,冰在0℃熔化,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BC段的时间为1min,故A正确;B.第,水达到沸点,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不变,故B错误;C.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即使加大火力也不可以使水的沸点超过100℃,故C错误;D.水在BC段是熔化过程,熔化过程中物质的存在状态为固液共存,故D正确。故选AD。17、下面是小明所做的验证性实验,正确的是()A.将大豆放在鼓面上,敲击鼓面,大豆被震起,听到打鼓声音,说明物体振动发声B.在桌面一端放块表,耳朵贴到另一端,可听到表的走动声,说明声音可在固体中传播C.将尺子的一端固定,分别轻拨和重拨另一端,听到的声音大小不同,说明音调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D.将酒精抹在手背上感到凉说明液化吸热答案:AB解析:A.通过大豆被震起,把鼓面的振动放大,说明了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用耳朵贴着桌面,听到了表的走动声,声音是通过桌面传播的,说明了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故B正确;C.分别轻拨和重拨另一端,听到的声音大小不同,即响度不同,说明响度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故C错误;D.将酒精抹在手背上,酒精会迅速蒸发,从手上吸收热量,所以会感到凉,说明汽化吸热,故D错误。故选AB。18、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干是升华现象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棒周围冒“白气”,“白气”是水蒸气C.冰棒表面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小冰晶D.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还要放出大量的热答案:AD解析:A.冬天的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固态的冰升华为气态的水蒸气,故A正确;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棒液化为“白气”,“白气”是液态小水滴,故B错误;C.冰棒表面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小冰晶,故C错误;D.水蒸气液化时还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会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故D正确。故选AD。19、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较长,是因为小华加热的水质量大B.小明加热6min时水开始沸腾C.小明判断水开始沸腾的依据水中形成大量气泡上升变大D.由图乙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不变,需要吸热答案:ACD解析:A.水的质量越大,加热到沸腾所需的热量越多,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较长,是因为加热的水质量大,故A正确;B.由图象乙可知,小明加热3min时水开始沸腾,故B不正确;C.水开始沸腾的依据是水中形成大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变大,故C正确;D.由图乙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不变,此时水需要继续吸热,故D正确。故选ACD。20、如图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知()A.该物质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B.该物质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C.该物质熔化过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D.ab两段直线倾斜程度不同是由比热容的变化造成的答案:CD解析:A.由图可知,该物质吸收热量有一段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有确定的熔点,故A错误;B.由图可知该物质从第2min时开始熔化,第5min熔化完成,所以熔化经历了3min,故B错误;C.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C正确;D.ab两段直线倾斜程度不同说明固体和液体时吸收热量的本领不同,即比热容不同,故D正确。故选CD。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B.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C.冰、水和水蒸气可以同时存在于同一环境中D.寒冷的冬夜,家里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由于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答案:ABC解析:A.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故A正确;B.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而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故B正确;C.0℃既是冰的熔点,也是水的凝固点,当温度为0℃时,冰可能处于固态或者液态,或者冰水混合物状态;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因此存在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