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种群的数量特征、数量变化及影响因素作业_第1页
2023年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种群的数量特征、数量变化及影响因素作业_第2页
2023年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种群的数量特征、数量变化及影响因素作业_第3页
2023年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种群的数量特征、数量变化及影响因素作业_第4页
2023年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种群的数量特征、数量变化及影响因素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变化及影响因素作业一、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黑光灯是一种特制的气体放电灯,它发出的365nm左右的紫外光波是人类不敏感的光,所以叫作黑光灯。大多数趋光性昆虫的视网膜上存在一种色素,对这一波段的光很敏感。色素吸取光之后,刺激视觉神经,最终引发昆虫趋向光源飞行。一盏20W的黑光灯可治理50亩农作物,一夜诱杀的虫总重数高达4~5kg。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黑光灯诱捕可用于探究农田里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B.昆虫的趋光性导致了昆虫被诱杀,说明白自然界中趋光性是一种不利的变异C.用黑光灯诱杀昆虫转变了种群的性别比例,从而降低了害虫种群密度D.用黑光灯诱杀昆虫使用便利、效率高、无污染,是一种有效的化学防治方法答案A解析黑光灯可诱捕趋光性昆虫,可用于探究其种群密度,A正确;趋光性在人类灯光诱捕的状况下不利,但不能说明自然界中趋光性是一种不利的变异,B错误;黑光灯对雌雄昆虫的引诱无区分,不能转变其性别比例,C错误;黑光灯诱杀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传递原理,属于生物防治,D错误。2.(2023·湖北十堰市1月调研)某调查小组欲调查某地区针毛鼠的种群密度在该地区一样面积的旱地和水田里均放置了数量一样的捕鼠夹,结果觉察旱地中被捕针毛鼠数占捕鼠总数的12.8%,而水田中被捕针毛鼠数占捕鼠总数的2.2%。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针毛鼠对当地旱地种植的农作物的危害可能大于水田B.在旱地种植少量高大树木,为猫头鹰供给栖居地,有利于把握针毛鼠害C.假设捕获后的针毛鼠难以再次被捕获,则会导致调查的针毛鼠的种群密度偏小D.诞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都是影响针毛鼠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答案C解析旱地中被捕针毛鼠数占捕鼠比例大于水田,说明针毛鼠对当地旱地种植的农作物的危害可能大于水田,A正确;在旱地种植少量高大树木,可以为猫头鹰供给栖居地,故有利于猫头鹰捕食针毛鼠把握鼠害,B正确;捕获后的针毛鼠难以再次被捕获,则会导致调查的针毛鼠的种群密度偏大,C错误。如图甲是某种兔迁入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的转变量)随时间的变350一个月后进展其次次捕获,在其次次捕到的兔中,未标记的有6020只;如图乙表示动物A迁入某岛屿后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图甲对应的兔种群在环境中的K值约为400只B.图乙中d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为该岛屿上AK值C.假设图乙表示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则在b点对应的时间进展防治最好D5年时种群数量最少答案A解析依据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可得,第3年兔种群的数量N=[(60+20)×50]/20=200(只)。分析图甲曲线可知,第3年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的种群数量相当于K/2K值约为400只,A正确。图甲中第5年时,种群数量最多,D错误。由图乙可知,种群数量在c点对应值四周波动,则c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为该岛屿上A种群的K值,BK/2以前进展,C错误。以以下图是某种昆虫受双因子影响下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相对来说,环境温度越高,该昆虫生活所需要的最适相对湿度也越大B.从图中可知,影响该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最适温度可能在32.5℃左右C.该昆虫在湿度为90%和温度为32.5℃的条件下,其种群数量变化按指数方式增长D.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除图中所示的非生物因素(温度和湿度)外,还应当有生物因素答案C解析由于受到食物、天敌、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种群数量一般“S”形增长,C项错误。5(2023山东高三模环境容纳量取决于一个种群所处的环境条件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甲、乙两地的灰喜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确定是一样的B.生活在某草原的东亚飞蝗不同年份的环境容纳量可能是一样的C.当种群数量接近环境容纳量时,死亡率上升,诞生率不变D.生活在微山湖中的鲫鱼和黑鱼环境容纳量是一样的答案B解析由题给信息可知,环境容纳量取决于一个种群所处的环境条件,因此甲、乙两地的灰喜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不愿定是一样的,A错误;环境容纳量的大小取决于种群所处的环境条件,而与生活的年份无关,因此,只要某草原在不同年份的环境没有发生猛烈的变化,则东亚飞蝗在不同年份的环境容纳量可能是一样的,B正确;当种群数量接近环境容纳量时,死亡率和诞生率会到达相对平衡,从而使种群数量趋于稳定,C错误;生活在微山湖中的鲫鱼和黑鱼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尽管所处的环境一样,其环境容纳量应当是不同的,D错误。以下关于调查种群密度的试验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调查种群密度时,一般选择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的对象B.假设标记重捕法被标记的对象易被天敌捕食,则实际种群密度低于计算结果C.调查某山坡上樟树的种群密度,应选择种群密度较大的区域进展调查D.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只计数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平均值即可答案B解析调查种群密度时,一般选择易区分的双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不能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A错误;假设标记重捕法中被标记的对象易被天敌捕食,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变小,估算值偏大,即则实际种群密度低于计算结果,B正确;调查某山坡上樟C还要计数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数,D错误。时间(h)03691215182124100mL确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培育瓶中参与少量活酵母菌,将培育瓶置于适宜温时间(h)03691215182124酵母菌数量的对数

3.2 4.1 5.2 6.5 7.5 8.1 8.7 8.3 7.1A.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可以用标记重捕法B.该酵母菌种群数量总体呈“S18h左右种群数量到达最大值C.酵母菌计数时,将培育液先滴入计数室后盖上盖玻片,再在显微镜下观看计数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中方格内部的酵母菌答案B解析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不宜承受标记重捕法或样方法,通常承受的是抽样检测的(显微计数法)进展种群密度的计算,A0h18h“S”形增长,B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育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育液自行渗入,用滤纸吸走多余的培育液后,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后,在显微镜下观看计数,C错误;与样方法一样,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对方格线上的酵母菌承受的统计原则是“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D错误。二、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符合题目要求。曲线上的点NK-NKS120S250S3100S4150曲线上的点NK-NKS120S250S3100S4150S51800.900.750.500.250.10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消灭在S4点之后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到达S5点之前进展C.渔业捕捞后需把握剩余量在S3点K-ND. K 0.50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答案AB解析“S”在,A错误;对蝗虫等害虫的防治,应在S3点之前进展,B错误;渔业捕捞后需把握剩余量3在S点,即K/2时,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的恢复力气最强,C、D正确。9.(2023·福建福州一中模拟)调查某地麻雀连续20年的种群数量变化,如以下图,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32年时,麻雀的年龄构造为稳定型9年对麻雀进展数量调查,可知当年诞生率大于死亡率410年间,麻雀的种群数量在削减16~20年麻雀种群密度将不断增加答案ACD10Nt+1/Nt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以下图(Ntt年的种群数量,Nt+1t+1年的种群数量)。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O~t3Nt+1/Nt不断增大,其年龄构造为增长型O~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t3后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C.O~t3段,甲的种群密度先减小后增大,乙种群密度先增大后减小最终维持平衡D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答案BC3 t+1 2 1 t+1 解析甲种群在O~3段的N1NtO~2段的N+1Nt小于1O~t段甲种群的年龄构造为衰退型,A错误;乙种群在O~t段,N/N1,且恒定不变,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t后N/N3 t+1 2 1 t+1 t3段,甲种群Nt+1/Nt11,种群密度先减小后增大,乙种群Nt+1/Nt1后小于,最终等于,说明其种群密度先增大后减小最终维持平衡C正确;甲种群在t3

Nt1+/Nt1“J”形增长,D错误。1三、非选择题11.(2023·山东德州高三月考改编)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典型的森林—草原穿插带,公园(如以下图)。请答复以下相关问题:(1)调查鼠的种群密度通常承受 法,假设要推想鼠的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通常要调查鼠种群的 ,但打算鼠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有 。假设鼠迁入一个抱负环境其次年的种群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则λ应符合的条件包括 。(2)请描述图示鹰攻击的成功率与鼠种群数量的关系假设鹰的数量下降,一段时间内,鼠种群数量可能消灭的变化趋势是 。答案(1)标记重捕年龄构造诞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λ>1且λ为定值(2)鹰攻击的成功率与鼠种群数量呈负相关(或鼠的种群数量越大,鹰攻击的成功率越低) 先增加后削减,最终趋于稳定解析(1)鼠的活动力气较强,活动范围较大,调查鼠的种群密度通常承受标记重捕法;种群的年龄构造通过影响种群的诞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的数量,一般依据鼠种群的年龄构造推想鼠的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鼠迁入一个抱负环境,其种群数量呈现“J”形增长,λ为大于1的定值。(2)据图可知,鼠种群数量越大,鹰攻击的成功率越小,即鹰攻击的成功率与鼠种群数量呈负相关;假设鹰的数量下降,一段时间内,鼠由于被捕食的时机减小,种群数量先表现为增加,后因种内竞争猛烈而削减,最终趋于稳定。12.(2023·山东济南历城二中高二上期中改编)如图甲是草原上某两类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动r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图乙是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答复以下问题:0t田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几乎全年均可生殖且种群数量每天可增加1.47属 填“r对策”或“K对策”)生物,这类生物很难消灭,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快速上升。假设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等抱负环境下,田鼠的数量会消灭图乙中的曲线Ⅰ的增长趋势,此时需把握该曲线数学公式模型中的 参数来有效把握鼠害假设田鼠的初始数量是N,增长率是1.47%,t年后田鼠的数量是N= (列出数学公式即可),但种群难以在较长时间内按此模型增长,是由于 0t。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 (填“S”或“X”)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确定数量水平上,该数量水平被称为 。依据图甲可知,野马等珍稀濒危动物,其数量一旦低于X点,就会渐渐走向灭亡,对此可实行的保护措施是保护其栖息环境,包括供给充分的 条件,把握其天敌的数量等。图乙曲线Ⅱ是草原中田鼠最终呈现的增长曲线,则c点田鼠种群的增长速率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a点的增长速率,de段田鼠种群的年龄构造为 。在该草原投放了确定数量的蛇可缓解草原的鼠患曲线Ⅱ说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是ef段。假设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而局部死亡,则图中α的角度将会 。答案(1)r对策λN0(1+1.47%)t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加剧等缘由,使种群的诞生率降低,死亡率上升,从而导致种群增长变缓(2)S环境容纳量(或K值)食物和空间(3)小于稳定型增大0t 解析(1)田鼠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属于r对策生物。“J”形增长曲线中t年后种群数量的数学公式模型可表示为N=Nλt(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此时需把握“J”形增长数学公式中的λN0t t0则λ=1+1.47%,tN=N(1+1.47%)tt0“J”形增长,随种群密度增大,种内竞争加剧等缘由,使种“J”形增长。(2)由图甲可知,K对策生物种群数量小于X点时,会走向消亡,大于X点时(无论是高于S点还是低于S点)(3)图乙曲线Ⅱ中c点的斜率小于a点,说明c点对应的种群增长速率小于a点。de段种群数量根本不变,年龄构造为稳定型。确定数量的蛇可缓解草原的鼠患,使田鼠种群数量削减,假设投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