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复习重点]1.积累并记牢常用字“言”“常”“格”“志”“经”。2.背诵全文,翻译重点句子。3.掌握状语后置句的规律特点。[课文概览]课题作者文体核心内容《毛诗序》节选子夏/卫宏(无定论)文论(议论文)在“诗言志”的基础上提出了“情志统一”的诗歌本质论,为赏析诗歌提供了“情”“志”两个切入点。《典论·论文》节选曹丕肯定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对文章的价值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评价。《诗品序》节选锺嵘提出了“物感说”,认为诗歌是外在事物变化与内在情感萌发相结合的产物,外在事物触发了内在情感的萌发。为赏析诗歌提供了“知人论世”的切入点。《与元九书》节选白居易把写作过程喻为植物生长过程,根是感情,苗是语言,花为声韵,果实为实义。强调内容要靠形式表达,语言一定要音韵优美。《题画》节选郑燮提出了“三竹”说: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概括了作画的过程,传递出“意在笔先”“趣在法外”的作画经验,揭示了艺术创造过程中从观察生活到艺术构思再到艺术表现三个阶段。《人间词话》节选王国维提出了“境界说”,认为景真情真方为有境界。读书、做学问要经过“悬思——苦索——顿悟”三境界。课文8古代文论选段一、基础夯实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节选)1.解释加点的词语①志()②永歌()③不知()2.理解性默写《毛诗序》中,作者先是对“诗”下了定义,认为诗歌是“______________”,接着阐释了诗歌在内和在外的两种表现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翻译画线的句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曹丕《典论·论文》节选)4.解释加点的词语①经()②翰墨()③见()④假()5.理解性默写《典论·论文》中,曹丕从“有利于国家”和“有益于自身”两个角度,高度评价“文章”的两大功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翻译画线的句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锺嵘《诗品序》节选)7.解释加点的词语①若乃()②祁寒()③辞()④陈()⑤长歌()8.理解性默写①《诗品序》中,锺嵘列举了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景观,目的是说明“________________”这一观点。②《诗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偶句说明诗歌是人们表现悲欢离合的最好形式。③《诗品序》中,作者在列举了四季迭相更替、万物盛衰变化、社会动荡不安、人际悲欢离合等事例以后,连用两个反问句说明诗歌的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翻译画线的句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与元九书》节选)10.解释加点的词语①先()②始()③切()④深()11.理解性默写《与元九书》中,白居易把诗歌的感情、语言、声音和内容分别用植物的各个重要部位作比喻,其中涉及植物的“根”“枝叶”“花朵”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翻译画线的句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郑燮《题画》节选)13.解释加点的词语①勃勃()②倏()③相()14.理解性默写①《题画》中,郑燮举“成竹在胸”的例子是为了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观点。②《题画》中,最能体现郑燮绘画理论和实践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翻译画线的句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王国维《人间词话》节选)16.解释加点的词语①格()②遽()③许()17.理解性默写①《人间词话》中,王国维认为古往今来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人必须经过的第一种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人间词话》中,王国维认为古往今来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人必须经过的第二种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人间词话》中,王国维提出“词要以境界作为最高标准”的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④《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对“有境界”下定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重点梳理1.古今异义词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①发言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发表意见(多指在会议上)②不知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不知道③寄身寄身于翰墨古义:_________________今义:(在某地)临时停留或暂住④长歌非长歌何以骋其情古义:_________________今义:较长的歌2.多义实词词语例句义项(1)言①情动于中而形于言②与善仁,言善信(《〈老子〉八章》)③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④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琵琶行》)⑤世与我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2)常①二者必至之常期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五代史伶官传序》)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④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规律,准则⑤项伯常杀人,从良匿。(《史记·留侯世家》)同“尝”,曾经(3)格①有境界,则自成高格②致知在格物(《礼记·大学》)③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④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史记·李将军列传》)抗御,抗拒3.词类活用例句活用类型及释义①嘉会寄诗以亲②感人心者③根情,苗言,华声,实义4.特殊句式例句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①莫先乎情,莫始乎言②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③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5.文化常识(1)《毛诗序》,是一篇____________专论文章。一说为孔丘弟子子夏所作,一说为汉人卫宏为《诗经》所作的序,分为大序和小序。大序为《关雎》题解之后作者所作的全部《诗经》的总的序言,小序是《诗经》三百零五篇中每一篇的序言。一般而言,《毛诗序》是指大序。(2)《典论·论文》,为三国魏文帝____________所撰,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论著作,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3)《诗品》,是南朝梁国________所著的评诗专著,是现存最早的诗论专著。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与文学批评发展到新的阶段,被视为历代诗话之祖。(4)《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____________著作。它已初具理论体系,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诗之可学而能者,尽天下之人皆能读古人之诗而能诗,今天下之称诗者是也;而求诗之工而可传者,则不在是。何则?大凡天资人力次序先后虽有生学困知之不同而欲其诗之工而可传则非就诗以求诗者也我今与子以诗言诗,子固未能知也;不若借事物以譬之,而可晓然矣。(节选自叶燮《原诗》,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大凡天资人力/次序先后/虽有生学困知之不同/而欲其诗之工/而可传则非/就诗以求诗者也/B.大凡天资人力次序/先后虽有生学困知之不同/而欲其诗之工/而可传则非/就诗以求诗者也/C.大凡天资人力/次序先后/虽有生学困知之不同/而欲其诗之工而可传/则非就诗以求诗者也/D.大凡天资人力次序/先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毕业设计:110KV变电站一次、二次系统设计
- 汽车门店销售管理办法
- 军用保密文件管理办法
- 生物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 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改进路径研究
- 逆向思维:重塑认知与人生的转变之道
- 林业宿舍门禁管理办法
- 国企资产台账管理办法
- 民政行业扶贫管理办法
- 自然观察法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2025江苏省招聘村级后备干部考试题(含答案)
- 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及应用
- 2025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202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高考政治命题备考策略
- 2024年湖南省辰溪县档案局公开招聘试题带答案
- 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优化:针刺实验与失效机制分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森林消防车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 2025生产与运作管理试题及答案
- 暑假的一次冒险经历记事作文4篇范文
- 入职预支薪资协议书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