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课题书愤年级高二班级班授课者唐庆蓉课时计划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陆游及其创作这首诗的背景。2、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3、体会诗人岁月蹉跎、壮志未酬而又立誓报国的双重感情。教学重点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岁月蹉跎、壮志未酬而又立誓报国的双重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在初中时学过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之作,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金兵占领的中原领土,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下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真挚!今天我们就走进陆游,一起来研读《书愤》,体会诗人的另一种爱国情怀。二、初步学习1、题解书:书写愤:愤懑,悲愤书愤:就是抒发胸中的郁愤之情。那么,作者内心有哪些愤懑?我们现在就走进诗文,体味情感。2、诵读感知,觅得诗心(1)聆听朗诵,找准字音(2)集体朗诵,把握节奏(3)再次朗读,体味情感诵读指导:这首诗的基调是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三、文本细读1、诗题为《书愤》,那么作者在这首诗歌里“书”写了哪些事情?首联: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艰”,艰难,道出了辛酸和坎坷,浓缩了作者因主战而受到的种种刁难、排挤和迫害。“气如山”,指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有如山岳。整句话的意思是早年由于不懂世事的艰难,那时,我遥望着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我满满的愤恨,气势如山,真渴望一举收复沦丧失地。——“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里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胜利。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冬,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下,企图从瓜洲渡江南下攻建康(今南京),被宋军击退,第二年,宋将吴璘从西北前线出击,收复了大散光。“楼船”,高大的战船。“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军事重地。记得在瓜洲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这两句形象的描绘除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画面开阔、壮丽。——“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双鬓已先斑“空”徒劳的,白白的。翻译就是,可惜我曾经以长城自比,现在已是鬓发斑白、年老体衰,功业未建、壮志未酬,空留下许多感叹。——“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真羡慕诸葛亮,他在《出师表》里表达了“北定中原,收复汉室”的决心,他也确实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令人敬仰,千古以来,有谁能和他相比呢?——“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板书设计:首:“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颔:“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颈:“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尾:“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之愿2、有人说陆游的《书愤》“句句是愤,字字是愤。以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那么,陆游表现什么悲愤之情?又是因何而“愤”?我们在这一单元学习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我们首先要做到“知人论世”,才能“以意逆志”作者简介: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的投降派所阻,终未能实现。陆游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他的诗既有深刻的现实生活内容,又有积极地浪漫主义精神。风格雄浑豪放,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作品集:《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著名作品:诗歌《书愤》《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关山月》;词作《诉衷情》《钗头凤》写作背景: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南宋当局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和排斥,多次被罢官。《书愤》为陆游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所写,此时他已是61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5年,直到这一年春天,又被起用,任命为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这首七律写于此时。陆游一声“寄意恢复”但此志始终未能如愿。我们来总结一下,作者因何事而忧愤?所愤之一:“世事艰”——愤:报国有罪所愤之二:“空自许”——愤:壮志难酬所愤之三:“镜中衰鬓已先斑”——愤:年华空老所愤之四:“千载谁堪伯仲间”——愤:无人领军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根源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四、表现手法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呢?(1)借古讽今。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颂古在于非今,落笔千载以上,旨在千载以下。(2)对比手法。这首诗运用对比手法,富有表现力,如昔年之壮举和今日之衰颓,“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同安对比。(3)用典明志。这首诗在颈联尾联化用“塞上长城”“出师表”的典故,分别点明了诗人志向,表明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愿望。五、拓展研究1、比较《书愤》和《蜀相》两首诗在抒发个人情感和表现手法、作品风格等方面有哪些不同?相同点:(1)背景:《书愤》和《蜀相》都作于动乱年代。(2)都借用诸葛亮事迹表达情感。不同点:(1)情感:《蜀相》着重写诸葛亮的“天下计”和“老臣心”,表达对诸葛亮的追幕、惋惜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书愤》着重表现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现的精神品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现了收复失地的壮志,抒发了壮志未酬,功业未就的愤懑。(2)写作手法:《蜀相》借乐景抒哀情,“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书愤》用典、对比,白描。(3)作品风格:杜甫是沉郁顿挫;陆游是沉郁豪壮。2、除了《书愤》,陆游在不少诗中谈到了诸葛亮的《出师表》,称颂诸葛亮的出师北伐。联系历史背景,想一想,陆游为什么特别喜欢吟咏诸葛亮?如:《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抒怀》《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游诸葛武侯台书》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感秋》三国蜀国,诸葛亮为蜀汉丞相,“功盖三分国”,一生力主北伐,恢复汉室,而且付诸实施。《出师表》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陆游所要发扬的精神;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领域安全事件调查与处理程序详解
- 2025年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家校共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点
- 2025年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鹌鹑松花皮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铜头紫竹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科技企业的新挑战如何通过有效的跨部门合作推动对公业务的增长与发展
- 2025年罗拉车压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结合时尚潮流的家居和服饰联名产品设计研究
- 新入职消防员考核试卷题库(240道)
- 海员的营养-1315医学营养霍建颖等讲解
- 2023年广东省招聘事业单位人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 幼儿平衡车训练课程设计
- 创业计划路演-美甲
- 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谱乐谱
- 我国全科医生培训模式
- DBJ51-T 188-2022 预拌流态固化土工程应用技术标准
- 《长津湖》电影赏析PPT
- 多维阅读第10级 who is who 看看都是谁
- 滑雪运动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