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楼取种装置的制作方法_第1页
播种楼取种装置的制作方法_第2页
播种楼取种装置的制作方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播种楼取种装置的制作方法专利名称:播种楼取种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农业播种技术领域,是一种播种楼配件。目前,农用播种楼尽管多种多样,但是,播种量调节不灵活、播种不精确,是影响农业丰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播种楼取种装置壳体1的上端开口7可与播种楼的料斗相接,壳体1的下端开口6可与播种楼的楼腿相接,在壳体1的中部纵向开有通孔,通孔的一端装有与壳体1纵向相对固定、可旋转的带取种子槽4的内筒5,通孔的另一端装有套在内筒5上、可轴向调整距离以调整取种子槽4的体积、并与内筒5一起旋转的外筒3,在壳体1上端开口7内的内外筒向下旋转至壳体1的相接处设计的间隙略大,并安装有软体材料2,以防止挤破种子。播种楼取种装置的内、外筒5、3在完全对接时,在内、外筒5、3上的取种子槽4处开有半椭圆形的取种凹槽4。播种楼取种装置的内、外筒5、3靠定位螺钉8调整其相对位置并定位,也可通过其它方式如定位销或外筒3与传动轴相互定位来达到调整内、外筒5、3相对位置并定位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与播种楼连接方便,调节播种量准确、简单、方便。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其中1—壳体,2—软体材料,3—外筒,4—取种子槽、取种凹槽,5—内筒。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其中1—壳体,2—软体材料,3—外筒,5—内筒,6—下端开口,7—上端开口。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B剖视图,其中1—壳体,3—外筒,4—取种子槽、取种凹槽,5—内筒,6—下端开口,7—上端开口,8—定位螺钉。下面参照图1、图2、图3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壳体1的上端开口7可与播种楼的料斗相接,壳体1的下端开口6可与播种楼的楼腿相接,在壳体1的中部纵向开有通孔,通孔的一端装有与壳体1纵向相对固定、可旋转的带取种子槽4的内筒5,通孔的另一端装有套在内筒5上、可轴向调整距离以调整取种子槽4的体积、并与内筒5一起旋转的外筒3,在壳体1上端开口7内的内外筒向下旋转至壳体1的相接处设计的间隙略大,并安装有软体材料2,以防止挤破种子。内、外筒5、3在完全对接时,在内、外筒5、3上的取种子槽4处开有半椭圆形的取种凹槽4。内、外筒5、3靠定位螺钉8调整其相对位置并定位,也可通过其它方式如定位销或外筒3与传动轴相互定位来达到调整内、外筒5、3相对位置并定位的目的。内、外筒5、3靠楼体传动装置带动其旋转。权利要求1.播种楼取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上端开口(7)可与播种楼的料斗相接,壳体(1)的下端开口(6)可与播种楼的楼腿相接,在壳体(1)的中部纵向开有通孔,通孔的一端装有与壳体(1)纵向相对固定、可旋转的带取种子槽(4)的内筒(5),通孔的另一端装有套在内筒(5)上、可轴向调整距离以调整取种子槽(4)的体积、并与内筒(5)一起旋转的外筒(3),在壳体(1)上端开口(7)内的内外筒向下旋转至壳体(1)的相接处设计的间隙略大,并安装有软体材料(2),以防止挤破种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楼取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外筒(5、3)在完全对接时,在内、外筒(5、3)上的取种子槽(4)处开有半椭圆形的取种凹槽(4)。专利摘要播种楼取种装置属农业播种技术领域,壳体的上端开口可与播种楼的料斗相接,下端开口可与播种楼的楼腿相接,在壳体的中部纵向开有通孔,通孔的一端装有与壳体纵向相对固定、可旋转的带取种子槽的内筒,另一端装有套在内筒上、可轴向调整距离以调整取种子槽体积、并与内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