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_第1页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_第2页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_第3页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_第4页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一、当“考点”没有了,不应该硬拉“传统考点”作为学习内容

1.“考点”确乎真的没有了

众所周知,我们当下是“依标而考”。考试命题,不再依据之前熟悉的“考试大纲/说

明”。

于是“考点”只能往已有的高考试题中去“梳理与探究”,去“提炼”了,一一这当然

也是老路子。因为之前所谓的“考点”,也并非都是“考试大纲/说明”规定、罗列,有一

些只是“因循”多年高考试题而终于使之成为“考点”,而被复习“因袭”的。

虽然,目前“新高考”还只有3分高考试卷,“样本”不大,似乎还难能形成“稳固”

的“特点”“规律”进而“凝固”而成为“考点”,但还是可以从中窥其端倪的一一“考点”

确乎真的没有了。

还是以“新高考1卷”为例。——大家浏览时,同时心中默默“归纳概括提炼”其“考

点”试试。

比如其“古诗鉴赏题”,如下表。

题序

卷别

第15题

第16题

1

2022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

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

2021

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3

2020

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幌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

八省卷

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其“考点”是什么呢?

再比如其“语言文字运用题”,这个复杂一些,要按年份罗列。

2022年的

题序

题型/分值

题目要求

语境说明

(一)18

填空/3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提供栾恩杰事迹/先进人物小传

19

简答题/4

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

20

简答题/4

分析文中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二)21

选择题/3

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减肥/日常生活,题材新鲜

22

补写题/6

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事连贯……

2021年的

题序

题型/分值

题目要求

语境说明

(-)18

选择题/3

选择一组恰当的词语填空

提供“闹无宵,学‘四史’”相关报道/社会活动描述,侧重于生活情境

19

选择题/3

选择语病修改得正确的一项

20

简答题/5

分析语段中对偶修辞手法的“构成和表达效果”

(二)21

选择题/3

选择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关于南极科考照片中“雪衣藻”知识/“科技”情境,侧重于科学逻辑

22

简答题/6

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

2020年的: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项是”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从语义

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

“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

“八省卷”(这是模拟卷,但由于“卷出同门”,有参考意义)的

”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

一一这四份卷有什么“可靠”的“考点”吗?

有还是有的,比如“语病”“填写”。

—只是,我们都知道,“语病”还是有点笼统、模糊的。它是“语法有误”“语意不

通”?它是“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更具体的“考点”?一一“填写”,只能算试题形

式,但其内容也同样笼统、模糊。它就是“连贯”吗?看起来像,但也很不像。

而且,从这四份卷看,我们也难以“推定”它们会不会出现在2023及之后的卷子中,

之后还会出现怎样的“考点”,这才是真令人“惶惑不安”的。

——现代文阅读的“考点”也同样令人“茫然”;古文阅读的“考点”虽相对“确定”

一些,但也有一些新变化。

这种变化自然会影响我们的复习、教学的“方向”。

2.警惕对标“考点”的复习

因为,之前的高考有相对明晰的“考点”,像对应浙江卷“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考

试说明”就罗列出9方面n个点,相信其他地方的也类似:

语言文字运用

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能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2.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识记和正确书写。3.标点

符号的正确使用。4.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5.病句的辨析和修改病句

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6.语句的

扩展,语段的压缩7.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8.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方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9.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

体、准确、鲜明、生动。

其他部分如现代文阅读,也照样有8条+10条“考点”;“古诗文阅读”也一样。有些

虽然没有具体考点,但却有“事实上的出题点”。

这样,是不是意味着,如果我们的复习还是针对之前的“传统考点”“因循考点”一一

比如“小说人物形象”“散文情景交融手法”“古诗情感"'‘古诗炼字”“文学作品语言

特点”……——而“用力刷题”,有可能是在“无的放矢”“对天开炮”至少可能是在“大

海捞针”“事倍功半”呢?于是不过“多费了时间”“多苦了学生”而已呢?

一倒不是说这些“考点”就一定不会考到,而是说它们被考到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因

为切实地说,命题者已经没有了要在试题中加以体现“考点”的“限制”“牵制”,他们需

要负责的只是核心素养这个要广泛得多的“大考点”。

二、考点不可能“没有了”,应该“务本”“务实”复习、教学

这部分想要说明,本文标题有耸人听闻夸大其辞的“标题党”之嫌。于是这篇文章内容

的“实际意义”也就大打折扣了。

因为既然试题有了,“考点”自然也就有了,考的内容不就是“考点”吗?

我们目前无非就是还难能把“考的内容”“提炼”成让人安心的稳固的“考点”而已

嘛。

1.考点只是变“大”了

或说,目前看来,有且只有一个考点的“依据”一一《课程标准》。

比如“学业质量标准”“4-1”:

4T(语言建构与运用)

能不断扩展自己的语文积累,自觉整理在学习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在梳

理的基础上,尝试进行专题探究,发现其中蕴含的语言运用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解

释;能将发现的语言运用规律用于自己的语文学习实践。

能敏锐地感受文本或交际对象的语言特点和情感特征,迅速判断其表达的正误与恰当程

度,察觉其言外之意和隐含的情感倾向;能根据具体的语境和表达的目的、要求,运用口头

和书面语言,文从字顺、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主动吸收他人成功的经验。

—但这里不大容易看到“考点”,甚至一个熟悉的“考点”也没有。”能扩展积

累”“进行专题探究”“运用规律于学习实践”“感受语言特点”“判断表达正误”“准

确表达情感”“分享、吸收经验”等,似乎没有一点“考点”的“样子”啊。

这种感觉是对的,它们描述的,分明只是“运用语言运用解决问题”的“场景”,而不

是“要考的点”。

另外还有很重要的地方,就是《课标》“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之“命题指向”,

共有3方面。它们也一样“明确”但简略。不过从不同角度,传递出同样的课改理念而已,

即核心素养的考查,就是看学生在“阅读”“表达”“梳理”这三种主要语文实践活动中

“做得怎样”,也即每一条所列“5个四字短语”的表现水平。

(1)"阅读与鉴赏”侧重考查整体感知、信息提取、理解阐释、推断探究、赏析评价

等内容;

(2)“表达与交流”侧重考查叙述表现、陈述阐释、解释分析、介绍说明、应对交流

等内容;

(3)“梳理与探究”侧重考查积累整合、筛选提炼、归整分类、解决问题、发现创新

等内容。

2.复习应该“务本务实”

很明显,目前我们“缺乏”的,就是介于“课标”与具体试题中间的“考点”。

既然课标内容失之简略,复习却要求实在、具体,一一那有且只有一类东西了,即一

“那个文本的理解”“那个情境下的语言文字运用”。

换句话说,我们失却了“考点”这个“中观”的方向、内容,只能以“宏观”的课标为

“大方向”“大考点”,然后就直接面对“微观”的“众多文本”“变化莫测的具体情境”

了。

如果我们再仔细审查“新高考卷”试题,相信会发现一一那种说不清的变化中的考点如

果归结起来,可能还是相对简单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即这种微观的“考点”就来自于“文本的内容”“具体的情境”,命题者就是根据

文本、情境的特点、要求来命题(只要在“课标”要求大范围内即可),而使它们成为“考

点”的。也因此,它们会“千变万化”“难以捉摸”。

但它们或都可以概括为三种能力一一①读懂(“鉴赏”可视作高级的“懂”);②写通

(即“表达与交流”);③(梳理)(这个之所以加括号,是因为目前来看,它还没有浮上试

题的“水面”)o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学生拥有了“读懂”试卷上任一文本的能力,拥有了“写通”试

卷上任一要求“表达”的内容,同时,面对相对复杂、多样的信息时能有“梳理”的能力,

是不是就可以说拥有了语文课程的“根本能力”而能在试场上“用不变应万变”了呢?

一虽然,这听起来就像是一句煞有介事的空话,约等“学生水平好了,于是做题就得

高分了”一样。

当然,语文老师都懂,''读懂”“写通”却并不空洞,而是语文课程之真“实力”硬“功

夫”,非下苦功不可,马虎不得。

换言之,在复习中,如果没有了“中观”考点的“引领”,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让学生进

行大量的阅读、写作,舍“中观”而致力于“微观”的实践积累,直接提升“宏观”的能力

点呢?

那么,相对于有考点时代“对标考点”的复习,没有具体“考点”的复习,是不是可以

这样做:(1)让学生进行尽可能多的面对具体文本的阅读,通过不断地“读懂”实践,慢慢

培养“读懂”的能力;(2)让学生进行尽可能多的面对具体情境的“语言文字运用”,通过

不断地“写通”实践,慢慢培养“写通”的能力;(3)(让学生进行尽可能多“信息梳理”

实践,慢慢培养“梳理”的能力)。

—这自然毫无新意,无非就是重回让学生“多读多写”的老路,然后少一些“考点焦

虑”“应试刷题”嘛。

那么,当“考点”没有了,“考点”变“大”了,当“考点”散若“满天星”而难能“针

对”时,——这样复习、教学,是不是才算是语文学习之“本”之“实”呢?

——我倒认为,如果真能这样,可能就是这一轮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课改的初衷、出发

点,就是“新考改”的愿景。——对语文老师来说,让学生多读多写,让语文学习务本务实,

相对能够摆脱严酷、肃杀而令人疲惫、厌烦的“应试”,难道不也乐见其成吗?

三、结尾:考点“缺失”,到底导致了怎样变化?

如上说来,难道是“考点”绑架了我们的语文学习,使其变得如此艰难?

列表对比一下有无“考点”对复习、教学的影响。

“对标考点”的复习

不同层面的语文课程要求

受重视程度

可能的教学现实

宏观“课标”-教育目标

不被关心

“考点”一统教学,考试地位“畸形”突出

中观“考点”-考试评价要求

简直就是“指挥棒”

微观”语言文字运用”-教学目标

受“考点”支配、统统领

“没有考点”的复习

不同层面的语文课程要求

受重视程度

可能的教学现实

宏观“课标”-教育目标

作为“大考点”受关注、得解读

刚开始时“茫然无措”,之后习惯;既然没有考点“着力”,那就老实让学生“读

懂”“写通”“梳理”

中观“考点”-考试评价要求

没了

微观“语言文字运用”-教学目标

受“课标”方向性统领,多样丰富,拘束少,教学空间相对开阔

—可见,语文学习即使真能“务本务实”,但只要有考试,还是会被要求“分个高下”

的。教学压力应该一直会在。只不过压力逼迫努力的方向变了:怎么把“读懂写通”做得更

好?

于是语文学习可能会更加“茫然无措”“惶恐不安”,一一反倒不如现在这样“累得明

白一些”?肯定不是这样。

一那到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