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1页
辽宁省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2页
辽宁省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3页
辽宁省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4页
辽宁省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类文本阅读辽宁省辽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卷(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心中的倩影王充闾到了南京,第一个念头便是去寻访秦淮河。《桃花扇》《儒林外史》等许多古籍对秦淮河的描写,确实给我留下了特深的印象。桃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这是明清之际的秦淮春景;“秦淮灯火之盛天下所无,两岸河旁,雕栏画槛,绮窗绣障,十里珠帘”,这是十里秦淮的繁华胜概。如果说,清代文人孔尚任、吴敬梓笔下的秦淮是靓娘的浓抹。那么,朱自清先生眼中“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便是西子的淡妆,更别具一番风情。由于古文化的积淀,秦淮河早已活在一代代人的心里,每个人的脑海中都闪现着它的玫瑰色的丽影。①而在我的心目中,它是一首璀璨的诗,一幅绮丽的画,一片如烟如梦的旧时月色。可是没料到,当听说我要去寻访秦淮河时,市文联的同志却苦笑着摇头。他们告诉我,早在清末民初,秦淮一带便已萧条破败了,河道淤塞,河床狭窄,河水浑浊。实际上,朱自清先生看到的秦淮河已非旧貌,只不过在朦胧的月色、眩晕的灯光下看不分明而已。②今日的秦淮河再也找不出多少诗情画意,那个白舫青帘、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像梦一样地消逝了)。看到我充满失望的神色,朋友们半是劝慰半是憧憬地述说,南京市政府已把彻底整治秦淮河列为市政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将采取一系列人工措施,恢复其天然姿色。我终于打了退堂鼓,决定在秦淮河恢复秀丽的姿容之前暂不去探访。回来后,我把这些想法讲给几位朋友听,他们多数人都不以为然。③有的说我“痴情可哂”,有的笑我“理想主义”,我却至今不悔。特别是读到文洁若的散文《梦之谷中的奇遇》,对作家萧乾的行止,更是赞其通脱,引为同调。1928年,十八岁的萧乾在汕头角石中学任教时,结识了一个名叫萧曙雯的姑娘。二人心心相印。不料,一小人从中插足,有意娶萧曙雯,声言如果曙雯拒婚,就要对萧乾狠下毒手。姑娘断然斥绝这个恶棍,同时劝说萧乾赶紧离开,以免遭暗算。本来,她是准备同萧乾一道乘船逃离的;可是,当发现码头上有歹徒持枪环伺,她只好悄悄溜回。她知道,若是萧乾只身出逃,他们会高兴地放他走开;如果二人同行,萧乾就会死在这伙恶棍手中。尘海翻腾日月长,一别音容两渺茫。这对情人南北分飞,各自在布满荆棘的坎坷路上建立了家庭。八年后,作家萧乾以此为题材,写了一部长篇小说《梦之谷》。他是多么盼望有朝一日再见一面当年恋人——书中的女主人公盈姑娘啊!六十年过去了,他终于有机会旧地重游,回到汕头的“梦之谷”,并且得知萧曙雯仍然健在。可是,经过一番斟酌,萧乾毅然决然放弃这个此生难再的机缘。他不愿让记忆中的清亮如水的双眸,堆云耸黛的青丝,玉立亭亭的少女丰姿,在一瞬间,被了无神采的干枯老眼、霜雪般的鬓华和佝偻着的龙钟身影抹掉。留恋少时风华,是人同此心的。随着岁月流逝,这种感情会日益浓重。世间许多宝贵的事物,拥有它的时候常常并不知道珍惜,而一当失去它,到了“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时候,才会懂得它的可贵。“长江一去无回浪”,古今中外永远不会有时间的收藏家。我们仿佛看到雪莱的诗剧《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的时间的精灵——神色仓皇的御者,正赶着一匹匹肋生彩翼的飞马,拖着一辆辆雕花镂彩的神车,踏着香风彩云向前飞奔。自古以来,无数智者就从哲学或科学的角度,努力探求无限的时空,最后,总是在奔流不息的时间长河面前惊愕不已;诗人则力图通过无穷的想象力和有限的艺术形象,去追求和把握浩渺的时空,④但是,结果只是一连串的浩叹:“恨无壮士挽斗柄,坐令东指催年华。今朝零落已可惜,明日重寻更无迹。”(陆游诗句)那年春天,一位著名的女表演艺术家应邀来营口市讲学。闲谈中,已离休的市文化局局长,提到五十年代中期这位艺术家首次来营口访问演出时的情景。“您那时真是光彩照人,我还保存着当时我们的合影呢!”老局长说着,把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递过去。这位表演艺术家眼睛刷地一亮,说:“太宝贵了,赠给我吧。我在文化大革命前的所有留影,全都损失了。”她坐在镜前,静默良久,看着三十年前流溢着青春气息的秀影,充满对昔日风华和峥嵘岁月的忆念。我即兴题赠一首七绝:卅年回首感千重,妙艺人人赞化工。且莫伤怀悲老大,青春犹在画图中。她看了苦笑着,说:“您这诗看似慰语,实际上正是憾词。”当然,在特定条件下,也还有红颜长驻的情况。记得台湾作家林清玄在一篇文章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对热恋中的情人同登喜马拉雅山,不幸遇上雪崩。男青年被雪堆埋得不见踪影,女的却活着逃了出来。她无限地怀念着恋人,年年此日,都要去当日的出事地点,寻找恋人踪迹,终于在第二十个年头,在雪堆一角,找到了恋人尸体。他仍是当年那样年轻、俊俏,朱颜秀发;而自己却早已失去往日风韵,垂垂老矣。这虽然也是一种驻颜之术,无奈说来实在是太惨苦了。人们也许会问:那位女士苦苦奔波二十年,她究竟要寻觅什么?只是为了要见上一面情人的年轻、俊秀的倩影吗?——这在她记忆之窗上,本是永远抹不掉的而且会久而弥新。那么,除此之外,又要追求什么呢?或许是要重温昔日的恋情,寻觅那一经失去便再也不会重现的纯真诚挚的情。由此可以联想到,留给亲人、朋友一个美好的形象固然重要,但是,它所附丽的却是珍贵百倍的真情诚意。如果有朝一日,那位女士发现日夜思念的意中人竟是一个骗子,那么,再美好的形象也会随之而化为丑陋了。(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部分援引古诗文中描写秦淮河秀丽、繁华胜景的名句,强调它给作者的印象之深,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B.清末民初秦淮胜景就已经荡然无存,朱自清先生笔下的秦淮河也不是真貌,而是他基于想象虚构出来的景观。C.作者即兴题赠的七绝既是对那位女表演艺术家的慰勉,也是对自我的鞭策,表明要珍惜光阴、永葆青春心态的观点。D.作者转述林清玄一篇文章中讲过的悱恻动人的故事,旨在印证“在特定条件下,也还有红颜长驻的情况”这一观点。7.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秦淮河在自己心目中所具有的诗情画意、空灵朦胧的美,点扣题意。B.句子②用对比手法直抒胸臆,“再也找不出”“像梦一样地”这些短语表达了深深的遗憾、惋惜与怅然若失之情。C.句子③中“痴情可哂”“理想主义”这些点评表明作者书生气浓,脱离现实;“至今不悔”,可见其人之迂腐、偏执。D.句子④引用陆游诗句,意在表明时间飞驰,难以挽留,要珍惜韶华,这处引诗呼应段首句,生动形象,饱含哲理。8.本文题为“心中的倩影”,文中具体描述了哪些“心中的倩影”?这些“倩影”是如何构成一篇浑然一体的文章的?请通读全文,简要概括和说明。9.有评论家指出王充闾的散文具有“深邃冷峻”“清醇雅致”的风格。请从“深邃冷峻”和“清醇雅致”两个关键词中任选其一,为这篇散文写一则文学短评,拟写其要点,要求先扼要阐释“深邃冷峻”或“清醇雅致”的内涵,然后从文本思想内涵、艺术手法、语言特色三方面综合进行评说。【答案】6.A7.C8.第一问:①作者心目中秦淮河的秀丽、繁华的胜景;②作家萧乾心中青春恋人萧曙雯的美丽丰姿;③一位著名的女表演艺术家三十年前流溢青春气息的秀影;④喜马拉雅山雪崩灾难中女幸存者无限怀念着的恋人年轻、俊秀的倩影。第二问:文章以寻访心目中的秦淮胜景而未得的失望后的痴情为端绪,抒展“秦淮河情结”,深情叙述了三个在记忆中保留倩影的故事,从而将文章串联成有机整体。9.示例一:①“深邃冷峻”是说王充闾散文讲究由表及里的深度开掘,探寻对物态人情的独特理解,内含冷静庄严的哲思。②《心中的倩影》叙述若于在记忆中保留倩影的故事,抒发珍惜美好、珍重韶华、珍重真情挚意的感悟,含蕴深挚。③《心中的倩影》在叙述、描写中穿插简洁、精警的议论,有哲思,有理趣,耐人寻味。示例二:①“清醇雅致”是说王充闾散文注重意境的隽永、情感的丰富与语言的典雅、精致。②《心中的倩影》写秦淮胜景、少年芳华、青春恋情,纯真诚挚,给人以清新、醇厚之感;③《心中的倩影》旁征博引,巧妙熔铸古今诗文,极具书卷气息,语言典雅别致,含蕴隽永,启人深思。【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不是真貌,而是他基于想象虚构出来的景观”错,表述存在“夸大其词”的错误。原文“朱自清先生看到的秦淮河已非旧貌,只不过在朦胧的月色、眩晕的灯光下看不分明而已”,可见“荡然无存”言过其实,“也不是真貌”“基于想象虚构出来的景观”,则是曲解原文意思。C.“也是对自我的鞭策,表明要珍惜光阴、永葆青春心态的观点”这一理解不准确,有过度解读之嫌。作者只是看到女艺术家的唏嘘,而写诗聊以安慰而已。D.“旨在印证‘在特定条件下,也还有红颜长驻的情况’这一观点”理解不准确。从上下文语境看,这里所转述的故事意在说明青春芳华真诚情意是值得被珍重的。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表明作者书生气浓,脱离现实”“可见其人之迂腐、偏执”这些理解不准确。该画线句是他人对作者讲述自己心目中的秦淮河印象及其想法的评点,未必就表明作者“脱离现实”;而“至今不悔”则是表明其人的执着,他坚守自己的价值观。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特点的能力。第一问:要扣住“倩影”来答。①第一个倩影是关于“秦淮河”的。作者心中对秦淮河的美好印象来自古籍中对秦淮河的描写,如“桃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这是明清之际的秦淮春景;‘秦淮灯火之盛天下所无,两岸河旁,雕栏画槛,绮窗绣障,十里珠帘’,这是十里秦淮的繁华胜概”,可见作者心目中秦淮河的秀丽、繁华的胜景;②第二个倩影是插叙故事中作家萧乾心中青春恋人萧曙雯的美丽丰姿,他记忆中恋人的样子是“清亮如水的双眸,堆云耸黛的青丝,玉立亭亭的少女丰姿”;③第三个倩影是一位著名的女表演艺术家三十年前流溢青春气息的秀影,文中写文化局长的评价“您那时真是光彩照人”,写照片中艺术家“流溢着青春气息的秀影”都体现了这一点;④第四个倩影是喜马拉雅山雪崩灾难中女幸存者无限怀念着的恋人年轻、俊秀的倩影,文中写很多年后女子找到了恋人的尸体,“他仍是当年那样年轻、俊俏,朱颜秀发”。第二问:“如何构成一篇浑然一体的文章的”,即找到行文线索。文章开头写寻访秦淮河胜景,结果秦淮河早已不复昔日的美丽,而当“我”得知当地政府正在斥资修整秦淮河时,决定“在秦淮河恢复秀丽的姿容之前暂不去探访”,朋友们笑“我”“痴情可哂”,有的笑我“理想主义”,而“我”却由此想到了与“我”心有戚戚焉的肖乾,于是行文自然展开,深情叙述了三个在记忆中保留倩影的故事,从而将文章串联成有机整体。【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写作特色,拟写文学短评的能力。示例一:①“深邃冷峻”是说王充闾散文讲究由表及里的深度开掘,探寻对物态人情的独特理解,内含冷静庄严的哲思。②《心中的倩影》围绕“心中的倩影”写了秦淮河、作家肖乾、女艺术家和女幸存者的故事,作者借此表达自己的思想,其中秦淮河表达要珍惜美好、女艺术家的故事表达要珍重韶华、肖乾和女幸存者表达要珍重真情挚意,这些人生感悟穿透岁月的尘埃,是作者历经沧桑后捡拾到的思想的珍珠,含蕴深挚。③《心中的倩影》在叙述、描写中穿插简洁、精警的议论,如“世间许多宝贵的事物,拥有它的时候常常并不知道珍惜,而一当失去它,到了‘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时候,才会懂得它的可贵”,这样的议论抒情有哲思,有理趣,耐人寻味。示例二:①“清醇雅致”是说王充闾散文注重意境的隽永、情感的丰富与语言的典雅、精致。②《心中的倩影》写秦淮胜景“如果说,清代文人孔尚任、吴敬梓笔下的秦淮是靓娘的浓抹。那么,朱自清先生眼中‘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便是西子的淡妆,更别具一番风情”、少年芳华“清亮如水的双眸,堆云耸黛的青丝,玉立亭亭的少女丰姿”“流溢着青春气息的秀影”、青春恋情“她无限地怀念着恋人,年年此日,都要去当日的出事地点,寻找恋人踪迹”,内容丰富,感情纯真诚挚,给人以清新、醇厚之感;③《心中的倩影》旁征博引,如写秦淮河时引用了“桃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及“秦淮灯火之盛天下所无,两岸河旁,雕栏画槛,绮窗绣障,十里珠帘”等诗词,巧妙熔铸古今诗文,极具书卷气息,语言典雅别致,含蕴隽永,启人深思,如“在我的心目中,它是一首璀璨的诗,一幅绮丽的画,一片如烟如梦的旧时月色”,把秦淮河比作“诗”“画”“月色”,并用了“璀璨”“绮丽”“如烟如梦”来描绘,语言典雅,意境优美。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串门去(节选)李娟进入二月后,白天越来越长,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当我们迎来冬牧场上第一拨正式拜访的客人阿孜拉和她的妈妈后,也憋不住了。在当天的晚餐桌上大家商量着列出了一份计划表,开始挑选合适的日子陆续出门拜访邻居。先由年轻人开始,然后是嫂子,接着是居麻。其实早在一月,我和加玛就说好了二月一起出去串门的事。为什么非要二月不可呢?因为,若是十二月和一月的话,白昼一晃而过,哪怕去最近的人家拜访,也未必能当天去当天回。又不能走夜路,夜里有狼。我很早就开始期待这趟行程了。期待的同时却发愁没有像样的外套。都脏得不像样子,脏得洗都没法洗……随着二月一天天来临,大家也替我着急起来。我决定穿我的皮大衣,虽然臃肿不合身,毕竟是干净的。大家都说:“豁切①,又不是去放羊。”太邋遢了。我又想穿我的短羽绒衣。因为它是深色的,不太显脏,而且合身又利落。大家说:“不行,太冷!”我说:“天不是已经热了嘛。”加玛用汉语说:“去,热。回来,冷。”——回来的话,太阳就西斜了,温度迅速降了下来。居麻大方地说:“行啦行啦,我的衣服借给你吧!”我伤心地说:“豁切!”终于到了出门那一天。一大早加玛就提醒我,一定要穿刚洗过的那条裤子!这天她洗脸的时间格外漫长,然后又足足打扮了半个小时。我坚持穿我相对体面的那件但大家七嘴八舌地表示反对。我只好妥协,只好把肮脏的长羽绒衣套在短羽绒衣外面。依大家说的,一到地方就赶紧脱下来塞在马鞍后。本来这天打算去北面牧场拜访加玛的一个同学家,但因一时找不到散养在外的坐骑,耽搁了些时候。等备好了马要出发时,突然东北面沙丘上出现了两个骑马的人。走近一看,正是那个同学和她的妈妈!真不愧是最适合串门的一个日子啊。两人真不愧是好朋友,想到一起了。于是我们又卸了马鞍,脱去衣服。大家回到地窝子里亲亲热热地叙话。嫂子去毡房割了一块肉,为客人蒸了手抓饭。送走客人后,已是半下午了。大家在赶牛之前摆开餐布重新喝茶,还开了个会。这回决定第二天改去西面牧场上加玛的一个远房兄弟家。那里也很近,骑马只需一个小时。第二天,赶完小牛后,加玛继续花大半个小时洗脸、打扮。这回我们顺利出发了。我还是长羽绒衣套着短羽绒衣。郁闷的是,短羽绒衣虽短却宽松,长羽绒衣虽长却瘦窄。为了能把胳膊挤进袖子并且合上胸前的拉链,我折腾了老半天。两人一路向西。走到旷野尽头的沙梁时,又沿着沙梁折向西北方向。渐渐走到两座沙丘间的豁口处,那里有明显的两条汽车辙印。我们拐上汽车路,在起伏的沙梁间走了很久。又渐渐离开车辙,继续向西。每当小路带我们走向高处时,加玛就为我指向大地的各个方向。详细地告诉我哪个地方住着谁,谁又是谁,谁和谁有什么关系,谁的谁离此地多远……说了许多,似乎这片大地其实也是热闹的。可举目四望,苍苍茫茫。走着走着,脚下的小路越来越清晰,牲畜蹄印越来越密集、匆忙。渐渐又行至高处,这时我一眼看到前方沙丘起伏处有一小团漆黑的角落——到了!沙漠是黄的,雪地是白的,天空是蓝的。整个世界都是浅色的,唯有历经无数个冬天的这一小块人畜栖身地是深色的。像一小块镇纸,稳稳压在起伏动荡的大地上。在那团黑色之上,天空和大地的距离最远。我们放慢速度靠近。我一心想的是如何在被人看到之前从紧紧裹在身上的脏外套里挣脱出来……那拉链可真难拉!……很不巧,还没到地方,就被人发现了。先是两个孩子站在地窝子门口呆呆地张望。渐渐认出加玛后,他们大喊一声,欢乐地奔跑过来……那时我们已经走到沙窝子一侧的平地上,那儿栽着粗粗的马桩。我下马后,尽量若无其事地狠拽拉链,挣扎了一番才脱离那件又脏又窄的外套。但孩子们毫不在意,一声不吭充满期待地看着我们系马、整理衣物和头发。当我们向地窝子走去时,孩子们又赶紧冲在前面,提前为我们开门。看我们走得慢慢吞吞,又从门边冲回来,陪我们一起慢慢走。等走到地窝子近前,再次冲上前开门。从头到尾,不说一句话,只是不停地笑。(节选自《冬牧场》)[注]①豁切:哈萨克语,意思是行了。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家都反对我仅穿相对体面的短羽绒服上路,可见他们并不像我一样在意衣服的整洁,而更注重保暖。B.送走冬牧场上第一拨正式拜访的客人后,我们也憋不住要去拜访邻居,可见冬牧场生活的枯燥与寂寞。C.快到要拜访的客人家时,我匆忙脱掉脏外套,虽然装作若无其事地狠拽拉链,但内心充满了尴尬和慌张。D.在迎接我们的时候,孩子们一会冲到我们前面,一会冲回来和我们慢慢走,可见客人来访时他们的兴奋。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记述了哈萨克牧民在冬牧场生活中的几个小片段,内容真实,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如临现场的感觉。B.互相拜访的客人并非亲近的亲属,如同学、远房兄弟,既表现出牧民生活的寂寞,也现出牧区人们的热情和洒脱。C.我们终于准备好要去拜访加玛的同学,却因为她们正巧来访而打乱了计划,这种延宕让我们激动的心情变得失落。D.冬牧场上人畜的栖息地被广阔的天地衬托得极其渺小,作者用镇纸来比喻它,流露出对艰苦环境中的生命的赞美。8.作者擅长描写人物,特别是人物的语言描写,往往三言两语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其语言描写的特色。9.冬牧场环境的艰苦并没有削弱哈萨克牧民对生活的热爱,这一点始终渗透在李娟的散文中。请结合文本对串门过程的描写,谈谈作者是如何表现牧民们对生活的热爱的。【答案】6.C7.C8.①语言描写富有地域和民族特色,如“豁切”,是哈萨克语,表现了牧民直爽的性格;②语言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如加玛的语言“去,热。回来,冷”,短促有力,表现了她直率的性格和对天气的精准判断;③通过语言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两人真不愧是好朋友,想到一起了”表现了“我”对加玛同学来访的惊喜和对友情的珍视。9.①注重仪表,如加玛花大半个小时洗脸、打扮,表现了对串门的重视和对对方的尊重。②准备食物,盛情款待,如嫂子为客人蒸了手抓饭,表现牧民的热情好客。③挑选合适的日子出门拜访邻居,表现了牧民对拜访的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④向“我”详细介绍住在什么地方,表现了牧民对周边人事的熟悉和对生活的热爱。【解析】【分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但内心充满了尴尬和慌张”错,“尽量若无其事地狠拽拉链,挣扎了一番才脱离那件又脏又窄的外套”,是照应前文“短羽绒衣虽短却宽松,长羽绒衣虽长却瘦窄。为了能把胳膊挤进袖子并且合上胸前的拉链,我折腾了老半天”,说明“拉链”难得拉上与拽下,没有体现内心的“尴尬和慌张”。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这种延宕让我们激动的心情变得失落”错,这种巧合、延宕,让我们激动和惊喜,没有让“心情变得失落”。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要注意题干明确的指向:分析具体的“语言描写的特色”,而不是分析比较宽泛的人物描写方法。①文章写的是边疆哈萨克人关于在二月串门的习俗和经历,在人们相互交流时,多次写到了“豁切”,这一极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哈萨克词汇,简短利落,表现了牧民直率、豪爽的性格。②不管是“大家都说:‘豁切,又不是去放羊’”,还是‘我伤心地说:“豁切’”,还有“加玛用汉语说:‘去,热。回来,冷’”,都极为简短,而又直接有力,可知本文的语言描写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表现了大家直率、机敏。③另外,还通过语言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等备好了马要出发时,突然东北面沙丘上出现了两个骑马的人”,原来“正是那个同学和她的妈妈”,“两人真不愧是好朋友,想到一起了”,表现了“我”对加玛同学来访的惊喜,还有彼此之间的灵犀和对友情的珍视。【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①“我”加玛打算去加玛的一个远房兄弟家之前,“第二天,赶完小牛后,加玛继续花大半个小时洗脸、打扮”,以加玛为代表的哈萨克人,注重仪表,表现了对串门的重视和对对方的尊重。②“嫂子去毡房割了一块肉,为客人蒸了手抓饭”“大家在赶牛之前摆开餐布重新喝茶,还开了个会”等内容,可知哈萨克人在准备食物,盛情款待客人方面,极为重视和浓重,表现牧民的热情好客。③依据“其实早在一月,我和加玛就说好了二月一起出去串门的事。为什么非要二月不可呢”“若是十二月和一月的话,白昼一晃而过,哪怕去最近的人家拜访,也未必能当天去当天回。又不能走夜路,夜里有狼”,可知哈萨克人对出门拜访邻居的日子,要挑选合适,表现出了牧民对拜访的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④到可人家串门时,孩子们“当我们向地窝子走去时,孩子们又赶紧冲在前面,提前为我们开门”“看我们走得慢慢吞吞,又从门边冲回来,陪我们一起慢慢走”“等走到地窝子近前,再次冲上前开门”等行为,表现了牧民的热情、单纯,和对生活的热爱。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24届高三联考模拟(第二次)预测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老九汪曾祺老九用四根油浸过的细皮条编一条一根葱的鞭子。这是一种很难的编法,四股皮条,这么绕来绕去的,一走神,就错了花,就拧成麻花要子了。老九就这么聚精会神地绕着,一面舔着他的舌头。绕一下,把舌头用力向嘴唇外边舔一下,绕一下,舔一下。编完了,从墙上把那根旧鞭子取下来,拆掉皮鞘,把新鞭鞘结在鞭杆子上。可是这根鞭子他自己是用不成了。老九是这个场子里的世袭工人。他穿着开裆裤的时候,就在场里到处乱钻。使砖头砸杏儿、摘果子、偷萝卜、刨甜菜,都有他。稍大一点,能做点事了,就什么也做,放鸭子,喂小牛,搓玉米,锄豆埂……最近三年正式固定在羊舍,当小羊倌。老九是土生土长,这一带地方,不论是哪个山豁豁,渠坳坳,他都去过。这一带的人,不问老少男女,也无不知道有个秦老九。每天早起,日头上来,露水稍干的时候,只要听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边马儿跑……就知是老九来了。——这孩子,生了一副上低音的宽嗓子!他每天把羊从圈里放出来,上了路,走在羊群前面,一定是唱这一支歌。一挥鞭子: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矮粗矮粗的个子,方头大脸,黑眉毛大眼睛,大嘴,大脚。一摇一晃的,来了!后面是四百只白花花的,挨挨挤挤,颤颤游游的羊。老九真的要走了,要去当炼钢工人去了。他爹也愿意。有人问老九:“老九,你咋啦,你不放羊了么?”这叫老九很难回答。谁都知道炼钢好。但是放羊呢?他就说:“我爹不愿意我放羊,他说放羊不好。”他也竭力想同意他爹的看法,说:“放羊不好,把人都放懒了。”其实他心里一点也不同意!如果这话要是别人说的,他会第一个起来大声反驳:“你瞎说!你凭什么?”放羊?嘿——每天早起,打开羊圈门,把羊放出来。挥着鞭子,打着唿哨,嘴里“嘎!嘎!”地喝唤着,赶着羊上了路。到了坡上,把羊打开,一放一个满天星——都匀匀地撒开;或者凤凰单展翅——顺着山坡,斜斜地上去,走成一溜。天也蓝,山也绿,洋河的水在树林子后面白亮白亮的。农场的房屋、果树,都看得清清楚楚。一列一列的火车过来过去,看起来又精巧又灵活。放羊的能吃到好东西。山上有野兔子,一个有六七斤重。有石鸡子,有半鴂子。石鸡子跟小野鸡似的,一个准有十两肉。半鴂子一个准是半斤。你听:“呱格丹,呱格丹!呱格丹!”那是母石鸡子唤她汉子了。你不要忙,等着,不大一会,就听见对面山上“呱呱呱呱呱呱……”你轻手轻脚地去,一捉就是一对。山上还有鸬鸬,就是野鸽子。“天鹅、地普鸟,鸽子肉、黄鼠”,这是上讲究的。放羊的吃肉,只有一种办法:和点泥,把打住的野物糊起来,拾一把柴架起火来,烧熟。真香!山上有酸枣,有榛子,有橹林,有红姑蔫,有酸溜溜,有梭瓜瓜,有各色各样的野果……放羊苦么?咋不苦!最苦是夏天。羊一年上不上膘,全看夏天吃草吃得好不好。夏天放羊,又全靠晌午。“打柴一日,放羊一晌”。要上膘,要不得病,就得吃太阳晒过的蔫筋草。可是这时正是最热的时候。不好找个荫凉地方躲着么?不行啊!你怕热,羊也怕热哩。你看:都把头埋下来,挤成一疙瘩,净想躲在别的羊的影子里。这你就得不停地打。打散了,它就吃草了。可是打散了,一会会,它又挤到一块去!打散了,一会会,它又挤到一块去了。你想休息?甭想。一夏天这么大太阳晒着,烧得你嘴唇、上腭都是烂的!真渴呀。好天还好说,就怕刮风下雨。刮风下雨也好说,就怕下雹子。有一回,在马脊梁山,遇了一场大雹子!足有鸡蛋大。砸得一群羊惊惶失措,满山乱跑,咩咩地叫成一片。砸坏了二三十只,跛了腿,起不来了。但是这些,从来也没有使老九告过孬,发过怵。他现在回想起来倒都觉得很痛快,很甜蜜,很幸福。他甚至觉得遇上那场雹子是运气。这使他觉得生活丰富、充实,使他觉得自己能够算得上是一个有资格,有经验的羊倌了,是个见识过的,干过一点事情的人了,不再是只知道要窝窝吃的毛孩子了。这些,苦热、苦渴、风雨、冷雹,将和那些蓝天、白云、绿山、白羊、石鸡、野兔、酸枣互相融和调合起来,变成一幅浓郁鲜明的图画,永远记述着秦老九的十五岁的少年的光阴。这些,在他将来炼钢的时候,或者履行着别样的职务时,都还会在他的血液里涌洑,给予他持续的力量。但是他的情绪日渐向往于炼钢了。他不止一次设想自己下一个阶段的样子:戴一顶大八角鸭舌帽,穿着水龙布的工作服……没人的时候,他站在床上,拿着小吕护秋用的标枪,比划着。他觉得前面,是炼钢的炉子,轰隆轰隆的熊熊的大火。他的眼睛眯细起来,眯细起来……他出神地体验着,半天,半天,一动也不动。今天晚上,老九可是专心致志地打了一晚上鞭子。你已经要去炼钢了,还编什么鞭子呢?一来是习惯。他不还没有走吗?那么,既在这里,总要找点事做。这根鞭子早就想到要编了。编起来,他不用,总有人用。何况,他本来已经起好,在编着的时候又更确实地重复了一遍他的决定:这根鞭子送给留孩,明天走的时候送给他。(摘自汪曾祺《羊舍一夕》,有删减)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在写老九放羊能吃到好东西时,运用繁笔,罗列诸多的野物和各色各样的野果,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老九对放羊工作的用心与热爱。B.小说写道“但是他的情绪日渐向往于炼钢了”,并沉浸于炼钢的美好遐想中,既表现了老九对新工作的好奇,也体现了其分担家庭重任的懂事。C.小说表现的是一种美,一种健康的人性,这与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所表现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D.老九从小在农场里乱钻到稍大些能做点事,从做小羊倌到想做炼钢工人,成长的痛苦在于有收获也面临着不断的失去,主题鲜明,引人深思。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第三段交代老九的身份,他是这个场子的世袭工人,为后文写他从小在此地做事,尤其是丰富多彩的放羊生活等情节提供了依据。B.老九上低音的宽嗓子,放羊时固定唱的一支歌,一摇一晃的身子,后边四百只白花花的羊,形象鲜明,富有动感,成为农场独特的一景。C.小说画波浪线句“放羊?嘿——”语义上与上下文段紧密相连,但单独成段及问号、破折号的使用,使语气和表达的感情更为强烈。D.小说用文学语言展现属于儿童的生命历程。语言风趣幽默,典雅含蓄,具有浓厚的传统美学意蕴,多用短句,行文富有节奏美。8.小说首尾都提到老九编鞭子,这样的构思体现了怎样的匠心?请简要分析。(5分)9.小说叙写老九放羊时着重突显两种不同的感受,有何用意?请以文中两处画横线句的描写为例,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6.(3分)C【解析】A.“对放羊工作的用心与热爱”错,是放羊的乐趣。B.“也体现了其分担家庭重任的懂事”于文无据。D.本文的主题之一是“成长”,但不是成长的痛苦。7.(3分)D【解析】“典雅含蓄”错,语言通俗浅显。8.①小说开篇详细描写少年老九编鞭子,自己又用不成,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②首尾照应,结尾点明原因。一是习惯,二是送给留孩。丰富人物形象,突出主题,赞美淳朴、拙诚、善良、乐于助人等健康美好的品质。(3分)9.①第一处描写,运用比喻(诗化的语言),把两种不同的放羊景象比喻为满天星和凤凰单展翅,生动地写出放羊带给老九的轻松、快乐、幸福的美好感受。②第二处描写,运用反复,写老九忍着晒,一遍遍地打散羊,突出了放羊的辛苦。③着重突显两种不同的感受,为后文的议论抒情做铺垫,使老九的形象更为丰满动人。老九把放羊的辛苦视为财富,觉得痛快、甜蜜和幸福,生活丰富充实。(每点2分,共6分,大意对即可)辽宁省沈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卷(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孩子的礼赞——赠组缃女孩小鸠子李长之我从孩子们那里得的是太多了,可是我常对不起孩子。在孩子们的群里,我得着解放,我忘怀一切,可是我常不知不觉,露出多于他们的心眼儿,在玩上胜了他们,事后想想,这胜利都是可耻的,而且感到悲哀。前几天吧,有几个孩子,是不相识的,登门来要画片。画片是我所爱的,来的是同好,我当然欢迎。可是界限也是有的,便是以我不太欢喜的画片为限,太大的牺牲,我是舍不得。我先把极其喜欢的画片藏着,谁知孩子们是不客气的,抽屉里的都翻出来了,孩子们嬉笑着,把我的画片都把在手里了,这时我就说画片上有故事,得我讲才行,先把画片哄到手。不多时候,我却发觉我失败了,因为他们并不对我那顺口瞎溜的故事感兴趣,他们对于画的好坏之感,也没听我的指挥,我以为狗猫是他们喜欢的,在我又是想扔了的,我便大夸其好,以便他们要,好送给他们。可是他们很冷淡。也仿佛是多半引起了另外的野心,倒把目前的放过了似的,我在这里说狗猫,他们却说要看牛,翻着牛了,他们却说要看马,马我是有的,我那张是法国画家画的拿破仑骑着的一匹马,一向是爱着的,我一定要炫耀一下了,可又怕被孩子们要了去,战战兢兢地给他们看了,我刚担心他们是要拿走的,其中的一个孩子却向我提出进一步的要求了,他说画上一匹马的他不要,他要两匹的,接连着就有一个孩子要三匹的,于是四匹的,五匹的都来了,我才知道他们并不是死死地要占有一张画,他们却是有理想的,只追求一种理想,他们实在是高尚多了,我在惭愧中,我说着:等我画吧,要多少匹,画多少匹。他们于是跳着,高兴地逞能地把匹数加多起来,就跳着去了。这回我在孩子们那里不是得到的很多了么?我知道孩子们如何的爱美,又如何的纯洁,更如何的近于纯粹的审美的观照,在我自己,却是如何的狭小,如何的不及他们光明都证明出了。我常对不起孩子们的,可是孩子们并不冷淡我。我每每感到在孩子们前头而惭愧的,孩子们却依然对我加以原宥。孩子们依然是给了我许多许多知识和德性。正如歌德说,我们当以他们为师。现在在一起的孩子们中,我得益最多的,又彼此知道姓名的,是小鸠子。孩子是聪明的,大眼睛,我没想到这小鸠子会那么对我有好感,我不大能讲故事,连孩子的语言也很不熟悉,可是她是可以把故事讲给我听的,而且是用孩子的语言和我说的。不但这,有次我看见她画的画,是画人,头都是圆头圆脑的,两个耳朵挂在头皮上,像茶壶盖的鼻子,腿照例是单线的,脚和手没有分别。我看她是画的那么用心,我想起来了,不光她,一般的孩子,在会使用笔以后,没有不施展创作的才能的,人类对于艺术竟是这么根本而且普遍的呢?这发现,就是从小鸠子得来的。我那时继而想,孩子的爱艺术的好倾向,是一切孩子共同的。在反面,孩子的坏习惯,却是决不一律,这个会偷钱,那个会撒谎,便决不是共同的,就可见人是善的,所谓坏不过是不好的环境中一些适应的方法而已。我从而知道,孩子、艺术、善,是三而一、一而三的宝贝了,这认识也是小鸠子给我的。从孩子们那里,我们才减少了对人类的失望,我们才更坚决了社会新建设的急需与志愿。最近,我却真的对她不起了。那是晚上,在路上碰见她父母和她三人了。请他们在屋里坐了坐以后,送他们回去。我抱着她,我问她:“为什么没见你哭?为什么没见你闹?”她说:“我不哭,我不闹。”在嬉笑里持着正经的作答。我向来是反抗的,我是诅咒于孩子的被了成人的教训的,成人的教育,不过是想把孩子弄驯,驯得像自己一样枯燥,奴性才罢休。所以我一有机会,便想煽动孩子,使他们也偏不驯一下,和成人示示威。当时我就说:“不好。好孩子没有不哭不闹的。你的同学,也不哭不闹吗?”“也不。”她笑了。“不好!”我说。“怎么没有哭的,闹的?没有一个好孩子么?”还是我说。“有,”她说:“金国良闹来,挨打,哭来。”“好,好,那是好孩子!”我们都笑了。在她听了我的论调后,还有种新奇的表情,大概会感着清新而又惬意的吧,我可以看出来。她说她要把我拖到她家里去,我说:“我不能去的。你爸爸妈妈都不让。你不信,一到门口,你爸爸就说请回,把我请回来了。”她又表情新奇地笑着了。我说:“你听,你爸爸要说请回了。”我放下她,她还拼命地拖着我,组缃果然说着“请回”,我说着“再见”,就打算回来了,小鸠子不让了,组缃要来抱她,上去就打起爸爸来了,也哭也闹,好容易她妈妈才抱着去了。回来的路上,还听见哭声和闹声。我正感激那纯真的可敬爱的珍贵的泪之余,我觉得我只惹起反抗的情绪,并没有进一步的积极的长远的办法,不免落了幼稚的革命家的窠臼。但孩子却还是我们的导师,究竟如何谋他们的解放和福利呢?1934年5月(有删改)[注]李长之,中国现代作家,与组缃(即吴组缃)是清华大学同学。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欢迎孩子登门来索要画片,但又不想作太大牺牲,就事先将喜欢的画片藏起来。B.“不要画上一匹马的”“要两匹的”,不断增加的数量,让“我”见识了孩子的贫心。C.小鸠子用“孩子的语言”把故事讲给“我”听,她对“我”的这种好感实在出乎“我”的意料。D.小鸠子用心画画让“我”想起一般孩子的情况,发现人类对于艺术是根本且普遍的。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在这里说狗猫,他们却说要看牛,翻着牛了,他们却说要看马”,使用反复手法,突出了“我”战战兢兢的心理。B.“我”和小鸠子关于“哭闹”的对话以及她的表情、动作等细节,再现了孩子在“我”的诱导下流露纯真天性的过程。C.“正如歌德说,我们当以他们为师”,在引用名言表明自己观点的同时,又引出让“我”得益最多的小鸠子,过渡自然。D.结尾一段将议论和抒情相融合,表达自己观点和反思时,包含了感激、自责等复杂心情,使文章呈现了情理交融之美8.文中多处写到“对不起”孩子或小鸠子,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作者说“从孩子们那里,我们才减少了对人类的失望。我们才更坚决了社会新建设的急需与志愿”。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答案】6.B7.A8.①强化“我”的愧疚心理,并贯串文章,形成情感脉络;②以“我”的歉意表达对孩子的礼赞,突出文章主题。9.①孩子与艺术、善是一体,这让我们对人类抱有希望;②人为了适应不好的环境才会变坏,我们急需为孩子建设良好的环境;③孩子会教给我们许多知识和德性,我们愿意谋求他们的解放和福利。【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让‘我’见识了孩子的贪心”错,孩子们不断增加数量,体现孩子们的天真单纯,而不是“贪心”。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突出了“我”战战兢兢的心理”错,这时候“我”颇有无奈,而不是“战战兢兢”。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结构上,开篇即指出“对不起孩子”,“我从孩子们那里得的是太多了,可是我常对不起孩子”,而后,具体讲述了孩子们来要“画片”的经过。后来,又提到“我常对不起孩子们”,进而引出小鸠子的故事。这么反复写到“对不起孩子们”,起到贯穿文章的作用,并且强化了“我每每感到在孩子们前头而惭愧的”这一感情。内容上,文章主要记叙了“孩子们要画片”和“小鸠子画的画”“小鸠子要我去她家”这几个重要片段,通过这几个片段的刻画,突出孩子的善良天真,这几个片段通过“我对不起他们”前后贯通,突出了“我”的歉意,和对孩子的“礼赞”这一主题。【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这句话是“我”从孩子那里得到的启发和感悟,直接来源是观看孩子们索要“画片”的言行和反应,尤其是看小鸠子画的画,“我看她是画的那么用心,我想起来了,不光她,一般的孩子,在会使用笔以后,没有不施展创作的才能的”,引发“我”的感想,“孩子的爱艺术的好倾向,是一切孩子共同的”。由此,理解这句话的直接的意思就是:孩子与艺术、善是一体的,这让我们对人类抱有希望。接着,“我”进一步感慨,“孩子的坏习惯,却是决不一律,这个会偷钱,那个会撒谎,便决不是共同的,就可见人是善的,所谓坏不过是不好的环境中一些适应的方法而已”,所以作为成人,就急需为孩子建设良好的环境,因为人为了适应不好的环境才会变坏。这是这句话的第二层含义。文章最后讲述了“我”在路上遇见小鸠子一家,最后小鸠子要“我”去她家,并列还用她爸爸会不会说“请回”打赌,以“我”没去她家,结果她一直哭闹。“我”对她的哭闹,解读出了这是“纯真的可敬爱的珍贵的泪”,并觉得这是:孩子教给我们的知识和德性,我们愿意和应该“谋他们的解放和福利”。这是这句话的第三层含义。辽宁省锦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二模)(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老杨头的大老黑魏永贵大老黑在春天的一个夜晚莫名其妙地不见了,或者说飞走了。老杨家的孩子们都觉得这是一个不祥之兆。大老黑是一只八哥,一身羽毛油黑发亮,嗓音清亮,通人性,擅与人对话。对老杨头来说,那可是他的宝啊!眼下,孩子们都不知道如何跟躺在床上的老杨头交代。多年前老杨头老伴走的时候,孩子们把母亲送上了山,突然觉得老杨头矮了许多,饭量小了,话也不多说了。孩子们提议轮番接他去家里住,老杨头对墙上的遗像说:“我得守着你们的妈。”大家只好默许了。过了很久,孩子们发现老杨头开始偶尔下楼跟邻居们聊天了。再后来突然有一天大女儿发现,邻居们开始着手给老杨头介绍老伴了。大女儿一个电话把兄弟姊妹召集回来了。大家委婉的说笑明确表达了一个中心意思:老杨头找老伴是万万不可的。大女儿转天买了一对绿色金刚鹦鹉,配了一个金色笼子。鹦鹉叽叽喳喳热闹不已,老杨头的脸上却什么表情也没有。精明的二女儿第三天就把鹦鹉送了人。二女儿说:“大姐你什么脑子!你不是故意刺激爹吗?你咋不干脆买一对小鸳鸯再配一曲《天仙配》循环播放呢?”二女儿很快去花鸟市场买了一只八哥。卖鸟的老板说:“这个品种的八哥,稍微调教调教就能说会唱。”老板让旁边的一只八哥现场演示。可是,一周下来,买回的八哥不光不开口,几乎还不吃不喝。一边枯坐的老杨头说:“你把人家单个儿弄来了,人家没准还惦记着老婆孩子呢!”二女儿一听,赶紧又去市场买了一只。两只八哥在一起,依旧没有啥动静。老杨头又说:“它俩本来就不是一家的,你硬把它俩凑在一起,它们能开心吗!”没多久,第二只八哥在一个夜晚没了——死了。二女儿问:“咋就没了呢?”老杨头望着安了栅栏的窗户外,说:“你问我,我问谁去?没了好,一个不用被关着了,一个落了个清净。”八哥到底还是只剩原先那一只了。老杨头对二女儿摆摆手:“你不用瞎操心了。”老杨头开始自己伺候八哥了。他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大老黑。老杨头说:“你好大老黑,咱俩都单身了,咱谁都别嫌弃谁了。”老杨头说:“你好大老黑,咱都不找老伴了,不给别人惹麻烦了。”老杨头说:“你好大老黑,咱先把饭吃了,咱往后的日子还得过下去。”老杨头说:“你好大老黑,咱下去遛遛弯,晒晒太阳,憋在屋子里就成傻子了。”老杨头吃饭前要先喂大老黑,喝茶前要给大老黑喂水,洗澡前也要先给大老黑刷一刷。老杨头还拿出以前老伴留下的梳子给大老黑划拉划拉,老杨头说:“大老黑你好,你看你的头发多么黑多么密多么亮。”那天老杨头刚刷完鸟笼子坐着喝茶,突然听到一声:“你好!”老杨头一愣,以为产生了幻觉或者谁在卧室里,接着又听到一声:“你好!”这一声字正腔圆,还带着他的几分南方口音。这一次,老杨头明确听到——准确说是看到——声音来自大老黑。老杨头急忙上前:“大老黑你好。”大老黑随即回应:“你好你好!”老杨头哈哈笑了,手舞足蹈。很快,大老黑会说的短句越来越多了,比如“拜拜”“恭喜发财”“回来回来”……一般四字的口语偏多。后来有一天,它还模仿老杨头的笑声,嘎嘎嘎的,猛一听就是老杨头自己在笑。孩子们偶尔回来的时候,大老黑就成了焦点,好不热闹。那天是老伴的忌日,送走回来聚的孩子们,老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