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教案_第1页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教案_第2页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教案_第3页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教案_第4页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程教案授课题目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时2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复习课教学目的与要求:1.通过整体感知,梳理讲话的思路,把握课文的主旨,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深刻内涵。2.诵读文中感情色彩强烈的语句,、体会课文通俗准确、富有情感的语言特点。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感受毛泽东同志讲话的感染力与号召力。3.通过本文的学习,增强对国家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教学重难点通过本文的学习,增强对国家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教学内容及过程旁批一、导入新课在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伟人毛泽东自信豪迈、铿锵有力地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鼓舞人心的话语响彻寰宇。感受伟人气概,试读标题。二、知人论世1.作者介绍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创始者和领导人,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人民将世世代代尊敬和怀念毛泽东同志.写作背景背景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在同月30日,他为这次会议起草的宣言中指出:“当着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四万万六千万中国人现在是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人们表达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的话语。三、初读感悟(一)预习检查1.明确字音。召开(zhào)勉强(qiǎng)妥协(tuǒxié)复辟(bì)警惕(tì)侮辱(wǔrǔ)2.解释词语。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永垂不朽:是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繁荣昌盛:指国家兴旺发达,欣欣向荣。(二)初读课文。【思考1】快速浏览课文,找到逻辑线索明确回顾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思考2】划分层次第一部分(第1段):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宣布会议开幕。第二部分(第2段):介绍会议性质。第三部分(第3—6段):回顾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历程,论证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第四部分(第7—12段):指出“站起来”的中国面临的新形势,以及保障胜利果实和加快建设的方法及作用,并表明必然胜利的决心和信心。第五部分(第13—16段):结束语,用充满感情的四句话表达对人民英雄的敬意和赞扬,对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自豪和自强,以及对本次会议必将圆满成功的喜悦。四、文本研究1.分析情感师:本文虽然是一篇开幕词,但是很多句子感情充沛。请同学们首先自己找一找你觉得富有情感的句子。生:(读课文并找句子)师:请大家看到大屏幕,这里也找出来几句,请大家反复朗读,并分析句子中蕴含的情感。明确:那次会议的结果是被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但是已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愤怒,惋惜)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骄傲,自豪)在全国平定以后,他们也还会以各种方式从事破坏和捣乱,他们将每日每时企图在中国复辟。这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清醒,警惕)让那些内外的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蔑视,自信)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缅怀,敬仰)2.问题探讨师: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本文标题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但是全文却并没有出现这句完整的话,你怎么理解这句话?资料补充:1949年9月21日,全国人民渴望已久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召开。在隆隆的礼炮和热烈的掌声之后,毛泽东致开幕词。他高度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在短短的开幕词中,这层意思,毛泽东还讲过一次,他说:“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毛泽东的发言刊登在1949年9月22日的《人民日报》,标题为《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毛主席开幕词》。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中共中央决定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于是,这篇开幕词被收入其中,编纂者将原来的标题改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并加了一个注释:“这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而对于改动了标题,没有给予说明。1977年4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问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正式见诸文献。198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著作选读》,也收入了这篇开幕词,并在文章末尾处加了一个说明:根据《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刊印。本文原以《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毛主席开幕词》为题,载于1949年9月22日的《人民日报》。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个说明。因此,许多文章至今仍然写道: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师: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这句话,请大家看一个视频短片。(放映视频:中国近代史混剪)师:下面请结合本文的内容谈一谈“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具体内涵。明确:它的意思是说中国人民从此翻身解放,当家作主,屹立在世界东方。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为这次会议起草的宣言中指出:“当着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四万万六千万中国人现在是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人们表达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的话语。3.分析文本特点师:理清了本文的行文脉络、情感,那请同学们讨论归纳一下,本文有什么特色?生:(讨论)明确: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课文作为开幕词,高度凝练、层层深入地将会议的性质、背景、职权、目的和意义一一阐明,揭示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内涵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拓深一笔,指出中国面临的新形势、新危机,强调需要继续坚持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运动的向前发展,使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主旨更为深刻和丰富。语言通俗准确、富有情感。课文作为一篇讲话稿,语言通俗易懂且准确,如,“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已经获得了解放”“取得了基本的胜利”等;文中还有很多充满感情色彩的语句,使讲话掷地有声、富有感染力,如,“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决无妥协的余地”“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的英勇奋斗所战胜”“永垂不朽”等。4.深入思考师: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和“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请结合你的实际生活谈谈你的理解或者感受。生:(畅谈)五、技法点拨—开幕词的写法【技法指引】开幕词通常要阐明会议或活动的性质、宗旨、任务、要求和议程安排等,集中体现了大会或活动的指导思想,起着定调的作用,对引导会议或活动朝着既定的正确方向顺利进行,保证会议或活动的圆满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解读】(一)格式简介通常由标题、称谓及正文三部分组成。1、标题通常有三种写法:一是用会议名称作标题;二是前边再加上领导人姓名;三是用提示内容中心或主旨的标题,在后面通常加上副标题。2、称谓一般写在标题下行顶格,称呼通常用“同志们”、“朋友们”、“各位代表”等。3、正文一般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开头写宣布开幕之类的话。主体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会议的筹备和出席会议人员情况;会议召开的背景和意义;会议的性质、目的及主要任务;会议的主要议程及要求;会议的奋斗目标及深远影响等等。但写作中一定要把握会议的性质,郑重阐述会议的特点、意义、要求和希望,对于会议本身的情况如议程等,要概括说明,点到为止;行文则要明快、流畅,评议要坚定有力,充满热情,富于鼓舞力量。最后是结尾,一般都是“祝大会圆满成功”之类。(二)写作要点一是简明性。开幕词要简洁明了、短小精悍,最忌长篇累牍,言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