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第05课时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课时提分训练_第1页
中考历史复习-第05课时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课时提分训练_第2页
中考历史复习-第05课时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课时提分训练_第3页
中考历史复习-第05课时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课时提分训练_第4页
中考历史复习-第05课时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课时提分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时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课时提分训练一、选择题1.[2019·温州]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应该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此次“联合”所顺应的时代呼声是()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除军阀C.土地革命,分田地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2.小军家有一张发黄的毕业证书照片,其书写文字为:“兹有本校第一期步兵科学生蔡升熙按照本校规定步兵科修业期满成绩及格特给证书。总理孙文、校长蒋中正、党代表廖仲恺。中华民国十三年十一月三十日。”据此可知,颁发该证书的学校应是()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C.北京大学 D.黄埔军校3.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政府腐败无能,军阀内部派系林立,军阀割据一方,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924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国共两党形成了统一战线,由此可见,当时国共两党合作后进行的北伐战争首先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应是()A.结束军阀割据,完成国家统一B.壮大中国共产党的力量C.发展经济,改善民生D.进行武装斗争,夺取革命的领导权4.它与之后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作为这段时期百余次大小起义中最为重要的三次起义,极大地扩大了我党的影响力,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掀起了一波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的革命浪潮。“它”应是()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C.金田起义 D.五四运动5.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史实应该纳入的学习主题是()A.辛亥革命B.北伐战争C.井冈山道路的开辟D.红军战略转移6.□□□□□极大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保存了一大批坚定的红军政治干部和军事干部,聚集了湘赣边界武装力量的精华,壮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力量,坚定了边界党和群众建立和发展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信心和决心,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伟大意义。“□□□□□”应指的是()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C.井冈山会师 D.台儿庄战役7.[2019·青岛]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光辉的斗争实践,生动诠释了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原因。井冈山光辉的斗争实践有()①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②进行了北伐战争③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④发动了南昌起义A.①③ B.②③C.①② D.①②③④8.从1927年10月到1928年2月,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领导下的井冈山军民,利用国民党新军阀之间发生战争、井冈山地区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好时机,采取积极发展的方针,逐步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的开创是由于()A.领导人的正确决策B.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C.抓住了良好的发展时机D.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9.下图反映的史实()A.成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B.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C.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D.确定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10.[2019·泰州]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曾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是指()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红军长征 D.挺进大别山11.[2019·河南A卷]某回忆录记载:“离开瑞金后……在冲破四道封锁线和湘江战役后,红5军团第34师和红3军团第6师第18团被阻于湘江东岸,指战员大部牺牲。中央红军锐减至3万余人,红8军团番号撤销。”这本回忆录的下一个章节最可能是()A.生死攸关的转折B.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C.陕甘军民传喜讯D.百万雄师过大江12.[2019·石家庄一模]“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它不只是军事路线和领导的改变,而且改变了政治路线,展开了新局面,没有它,很难设想能这么快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它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坚定基础”。“它”应是()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3.[2019·唐山路北区一模]中共在长征途中曾面临巨大危机,为此召开过一次意义重大的会议,因为当时中共上海局的电台被敌人侦破,所以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了,这反而使得这次会议得以在中共独立自主的状态下召开,没有受到共产国际和联共(布)影响。这主要反映了()A.这次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这次会议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C.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D.中共从幼年走向成熟14.下图反映的史实是()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B.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C.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取得战略上的主动权D.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5.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是由于()A.坚定理想信念的支撑B.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C.党和人民的同舟共济,相互扶持D.有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场大革命是在敌强我弱的阶级力量对比下进行的,帝国主义、军阀以及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联合力量,比刚刚兴起的革命的联合力量强大得多,并且拥有更多的政治经验,革命阵营内部掌握相当部分领导权(特别是军权)的民族资产阶级右翼,在革命深入发展中一步步背叛了革命,投入反革命营垒。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工农群众虽然有比较广泛的发动,但是发动和组织的程度还很不充分,力量发展很不平衡。材料二起义军虽曾占领浏阳、醴陵县城和一些集镇,但遭遇到远比自己强大的反革命军队的抵抗,加上兵力分散、对敌情估计不足、缺乏作战经验、有些指战员指挥失当和邱国轩团叛变,因而先后遭受重大损失。9月19日,毛泽东在文家市主持召开前委会议,讨论下一步行动,余洒度坚持“取浏阳直攻长沙”的原定计划,毛泽东主张放弃攻打长沙,把起义军向南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找落脚点……会议经过激烈讨论通过了毛泽东的意见,决定起义军撤离湘东地区,向南转移。(1)材料一表明当时革命形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据材料二,归纳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长沙,向农村山区寻找落脚点的主要原因。(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党领导革命运动遭遇挫折的共同因素是什么?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转移”出发以来被动挨打、疲于奔命的窘境,使全军上下和全党内外,对实际上由李德一个人说了算的“三人团”的军事指挥,普遍产生了怀疑和不满,党和军队内有了要求改变军事指挥的愿望。行军途中毛泽东同王稼祥、张闻天等人谈话沟通后,启发、教育和提高了一批党内、军队内高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觉悟,使他们认识到错误军事指挥的危害,为遵义会议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工作。全军上下产生了改变军事指挥的愿望,加上毛泽东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开好遵义会议的主观条件。材料二遵义会议无疑是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重要。会议上,党内“务实派”在与“国际派”的争论中占了上风,会议取消了李德等“左”倾教条主义者们对于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战略行动上的决策权,结束了不切实际的军事冒险,从而使得具有丰富游击战争经验的,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领导集体恢复了在军事战略问题上的主导地位。而后,中央红军改变了面对强敌死打硬拼的刻板战法,重新采用了第五次反“围剿”前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逐步扭转了战略上的被动局面,避实就虚,避强击弱,解除了全军覆灭的危险。中央红军能够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转危为安,多亏了遵义会议。(1)据材料一,指出遵义会议能够顺利召开的主观条件是什么?(2)据材料二,归纳遵义会议能够使革命转危为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18.探究问题。材料一长征一开始,“左倾”领导人还是错误指挥,只知道拼命逃而不敢主动出击,红军像搬家一样,男女老少,坛坛罐罐行动拖沓;虽然广大红军战士冒死奋战,冲破敌人一道道封锁线,但红军付出沉重代价。此时蒋介石在通往湖南西部的路上埋下重兵,企图将红军全部消灭。在革命生死关头,毛泽东及时提出改向贵州前进,红军一举攻下遵义,召开遵义会议。从此,红军重新走上正确轨道,这就为长征最后胜利起到转折作用。材料二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红军四渡赤水、强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材料三虽然在长征途中,国民党不断地围追堵截,红军战士们缺衣、少粮、少药,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但是,面对国民党的围追堵截,红军战士们顽强拼搏、浴血奋战、不怕牺牲,一次又一次地突破敌人的封锁线,一次又一次地击溃国民党军的兵团;长征途中,红军将士们与人民群众同在,共患难,生死相依,十分看重人民群众的利益,爱护人民群众,帮助人民群众打土豪、分田地,使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红军十分拥护……(1)据材料一,指出使“红军重新走上正确轨道”的是什么事件?(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试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提示:需答对4个成因)

【参考答案】1.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就是反帝反封建,再结合四个选项不难看出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2.D3.A[解析]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北洋政府腐败无能,军阀内部派系林立,军阀割据一方,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可得出A项正确。4.A[解析]从材料中“它与之后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的革命浪潮”的信息可知它应该是中共领导的且在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前,只有南昌起义符合题意。5.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从题干中“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等信息可知和井冈山道路开辟有关,为此答案选C。6.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材料分析能力。从材料中“湘赣边界武装力量”“壮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力量”的信息并结合四个选项可知,只有选项C井冈山会师符合上述信息,为此答案选C。7.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史料实证。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②进行了北伐战争属于大革命时期,和井冈山斗争没有任何联系,可以排除,为此答案选A。8.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从材料中“利用国民党新军阀之间发生战争、井冈山地区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好时机”的信息可知“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的开创是和抓住国民党军阀内战的时机密不可分,为此答案选C。9.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田会议确定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为此答案选D。10.C11.A12.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和材料中“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表述相符;从“不只是军事路线和领导的改变”的信息并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并且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和材料中“军事路线和领导的改变,而且改变了政治路线”表述相符,故答案选B。13.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在中共独立自主的状态下召开,没有受到共产国际和联共(布)的影响”的信息可知中国共产党方针政策受到共产国际的影响,现在能够自主地制定方针政策,本身就是一种走向成熟的表现,为此从这一角度分析正确答案选D。14.C15.C[解析]从材料中“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可知党和人民同呼吸共患难是得到人民支持的重要条件,也是长征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16.(1)阶级力量对比敌我相差悬殊。(2)起义军遭遇重大损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