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分布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1页
人口分布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2页
人口分布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3页
人口分布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4页
人口分布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ASA世界城市夜间灯光地图NASAworldcitynightlightmap第一章人口人口分布Thedistributionofthepopulation【教学目标】1.运用图文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规律。2.运用资料或图表,分析某一具体地区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3.结合“胡焕庸线”探究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世界人口的分布Thedistributionoftheworldpopulation01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Populationdistributionandpopulationdensity衡量指标读两地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对比图,两地的人口密度分别是多少?两地人口分布的格局有何差异?5人/km2,两个区域人口密度相同,但是人口分布状况差异大,左图人口分布很不均衡,右图较均衡。指某一区域人口的空间分布状况。人口分布某一区域单位面积上人口数量的多少。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是平均数,它掩盖了计算范围的内部差异,考虑的范围越小,就越能反应出人口分布的真实情况。图2两地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对比图世界人口的总体分布特点Thegeneraldistributionoftheworld'spopulation图3世界的人口分布示意图(2014年)人口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方法:先整体:空间分布是否均匀再局部:①哪里多哪里少②变化趋势③极值④特殊分布【读图】说出世界人口的总体分布规律。如今已分布在地球上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上;世界各地的人口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人口稀少。世界人口的总体分布特点Thegeneraldistributionoftheworld'spopulation【读图】说出世界人口的总体分布规律。图3世界的人口分布示意图(2014年)不同空间尺度看世界人口分布Worldpopulationdistributionatdifferentspatialscales【读图】哪个半球人口较多?人口主要集中在什么纬度?1.从半球及纬度来看图3世界的人口分布示意图(2014年)图4世界不同纬度人口分布示意图就半球而言,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就纬度而言,人口主要集中在中、低纬度,尤其在北纬10°-50°地带最为集中。从距海远近来看,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2.从距海远近来看不同空间尺度看世界人口分布Worldpopulationdistributionatdifferentspatialscales【读图】就海陆位置而言,沿海人口多还是内陆人口多?图5世界各大洲距海岸线200千米范围内面积和人口比重图图3世界的人口分布示意图(2014年)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海拔越高,人口越少。3.从海拔来看图6世界不同海拔人口分布【读图】500米以下地区占世界人口比例约为多少?世界人口分布海拔高度的变化有何特点?图3世界的人口分布示意图(2014年)不同空间尺度看世界人口分布Worldpopulationdistributionatdifferentspatialscales各大洲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亚洲人口数量最多,人口密度最大;大洋洲人口数量最少,人口密度最小。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4.从大洲来看图7各大洲和地区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读图】比较各大洲人口分布差异。图3世界的人口分布示意图(2014年)不同空间尺度看世界人口分布Worldpopulationdistributionatdifferentspatialscales4.从大洲来看——世界人口稠密区不同空间尺度看世界人口分布Worldpopulationdistributionatdifferentspatialscales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北美东部图3世界的人口分布示意图(2014年)【读图】(1)世界上有哪四大人口稠密区?(2)这四个区域分别包括哪些国家?(3)人口稠密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巴基斯坦日本南部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图8亚洲人口密度分布图亚洲人口稠密区包括东亚和南亚人口稠密区。亚洲人口稠密区有世界古老的文化中心,即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开发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经济发达。亚洲人口稠密区DenselypopulatedareasofAsia欧洲人口稠密区DenselypopulatedareasofEurope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区包括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工商业贸易繁荣,经济发达,人口大多聚集在城市。图9欧洲人口密度分布图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北美洲人口稠密区DenselypopulatedareasofNorthAmerica加拿大东南部美国东部北美东部人口稠密区包括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部。这两个地区工业、金融、贸易繁荣,经济发达,人口大多聚居在城市。图10北美洲人口密度分布图各国人口分布也不平衡,截至2021年,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3个,包括中国、印度、美国、日本、俄罗斯、巴西、巴基斯坦等国。5.从国家来看图11世界人口排列前十国家(2017年)图12世界人口百分比(2017年)不同空间尺度看世界人口分布Worldpopulationdistributionatdifferentspatialscales下图为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下列有关其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处于中高纬度B.多濒临海洋C.经济高度发达D.多为山地、丘陵2.图中⑤⑥⑦⑧四地人口稀少,其成因组合正确的是A.⑤—干热B.⑥—高冷C.⑦—冷湿D.⑧—湿热3.从图中可知,世界人口分布A.内陆比沿海多B.欧洲比亚洲多C.东半球比西半球多D.高纬度比低纬度多CAB下图为贵州省乌江流域各海拔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4.下列关于贵州省乌江流域人口分布与海拔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数量在海拔1000-1400米最多B.人口数量在海拔2200米以上最多C.海拔超过1400米后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D.随着海拔的上升,人口数量先下降后上升5.下列关于贵州省乌江流域人口密度与海拔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海拔上升人口密度增大B.随着海拔上升人口密度减小C.海拔1000-1200米人口密度最大D.海拔1200-1400米人口密度最大CA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Thefactorsaffectingpopulationdistribution02自然因素Naturalfactors1.气候图3世界的人口分布示意图(2014年)高纬度地带,严寒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人口稀少。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由于降水量极少,生存环境恶劣,往往成为无人区或人口稀少区。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也不适宜人类居住。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①②③【读图】分析①②③地区人口稀疏的原因。自然因素Naturalfactors2.地形【案例分析】地形和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图13南美洲地形图所有地区平原都比高原、山地更适合居住吗?(1)亚马孙平原:地势低平,但过于湿热,排水不畅,草木繁茂,疟疾威胁健康,人口较少。(2)巴西高原:气温和降水适中,排水通畅,海拔超出疟蚊分布上限,疟蚊危害明显减轻,人口分布较为稠密。自然因素Naturalfactors3.水源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优势,利于人类生产生活,人口较为密集。例如,北美五大湖地区,人口稠密。图10北美洲人口密度分布图图14美国伊利湖南岸城市克里夫兰自然因素Naturalfactors3.水源【案例分析】干旱地区人口分布的限制性条件1.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有什么特点?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沿塔里木盆地呈环状分布。图15塔里木盆地绿洲与城镇分布2.人口较为集中的城镇与水源有什么关系?水源是制约塔里木盆地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因素,主要来源是夏季高山冰雪融水。水源最丰富的地区集中在盆地的边缘,故城镇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与水资源分布一致。自然因素Naturalfactors4.土壤不同的土壤,由于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开发程度也不同,影响人口分布。例如,黑土分布区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图16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图图17旋耕过后的黑土地泛着油光自然因素Naturalfactors5.矿产资源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了人口聚集,成为城市,如大庆、克拉玛依等。图18克拉玛依油田图19青海冷湖石油小镇下图示意我国雅鲁藏布江流域人口分布情况。据此完成6-7题。6.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A.空间分布较均匀B.上游较下游稠密C.大多分布在距河流7-10千米范围内D.大多分布在距河流3千米范围内7.影响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①水能资源分布②矿产资源分布③地形地势状况④取水便利程度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BD人文因素Humanisticfactors1.生产力水平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力水平不同,社会生产方式不同,人口分布的特点也不同。农业社会以个体农业生产为主,人口主要分布在农业发达地区。图20原始社会遗址图图21中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工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发展,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工业企业集中在城镇,导致人口向城镇聚集。人文因素Humanisticfactors2.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如我国东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和欧洲西部地区。图22中国城市夜间灯光地图人文因素Humanisticfactors3.历史因素历史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表现为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如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图8亚洲人口密度分布图人文因素Humanisticfactors4.政策因素1960年4月21日,巴西为了加快内陆的开发,将当时首都由里约热内卢迁至巴西利亚。迁都后,新首都巴西利亚附近人口激增。图23巴西人口密度分布图图24巴西利亚城市规划航拍图人文因素Humanisticfactors4.政策因素深圳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从一个人口只有3万人的边陲小渔村发展到人口过千万的国际化大都市,城区面积从3平方公里扩大到了2000多平方公里。图2720世纪80年代的深圳蛇口工业区图28现在的深圳人文因素Humanisticfactors5.军事(战争)因素巴以冲突导致加沙北部几乎被以色列夷为平地,要求加沙北部约100万人迁往加沙南部,联合国称将导致“毁灭性的人道主义后果”。图25加沙民众被迫迁移图26加沙北部遭以色列空袭人文因素Humanisticfactors6.文化因素唐人街的形成,是因为早期华人移居海外,面对新环境需要同舟共济,便聚居在一个地带,唐人街是华侨历史的一种见证。图29唐人街图30唐人街河南省位于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太行山、大别山等山脉沿省级界呈半环形分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河南省常住人口9936.6万人,位居全国第三,人口分布不均。下图为河南省各市人口密度分布图。据此完成8-9题。8.河南省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是省会郑州市,说明郑州市A.历史悠久,产业结构完整B.黄河流经,淡水资源丰富C.位于交通要道,人流量大D.经济规模大,就业岗位多9.河南省人口密度西南部小于东北部,其主要原因是西南部A.气候炎热,降水稀少B.耕地有限,农业落后C.多山地,开发难度大D.林地广,交通线路少CD活动:分析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芬兰位于欧洲北部,濒临芬兰湾,人口约550万(2015年)。首都赫尔辛基是芬兰最重要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也是欧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口约为140万。1.阅读图a,描述芬兰人口分布特点。2.阅读图b,与图a对照,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说明气候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3.阅读图c,与图a对照,说明地形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4.探讨芬兰超过1/4的人口集中在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文因素。图31芬兰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abc活动:分析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图a芬兰的人口分布(2015年)1.阅读图a,描述芬兰人口分布特点。①(整体)人口分布不均;②(区域差异)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及沿海地区,北部地区人口少;③(极值)首都赫尔辛基及周边地区人口最密集。活动:分析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图a芬兰的人口分布(2015年)2.阅读图b,并与图a对照,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说明气候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图b芬兰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分布①气温:芬兰位于北欧高纬度地区,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和短暂,南部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气候较温暖;②降水:芬兰降水呈南多北少,南部降水可达500mm以上,较为湿润;③所以南部人口分布较多,北部较少。活动:分析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图a芬兰的人口分布(2015年)3.阅读图c,并与图a对照,说明地形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①北部以山地为主,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②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交通便利,易于开发,适宜人类居住,人口较为稠密。图c芬兰地形活动:分析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图a芬兰的人口分布(2015年)4.探讨芬兰超过1/4的人口集中在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文因素。①经济发展水平:赫尔辛基及周边是芬兰重要的经济中心,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较多;②交通:濒临芬兰湾,海陆交通便利,便于与欧洲大陆联系;③政治/基础设施:首都为政治中心,开发历史较早,基础设施完善。芬兰位于欧洲北部,濒临芬兰湾,人口约550万(2015年)。首都赫尔辛基是芬兰最重要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也是欧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口约为140万。中国的人口分布ThepopulationdistributionofChina03中国的人口数量ThepopulationofChina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亿人图32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的人口分布ThepopulationdistributionofChina图33中国人口的分布(2010年)在中国人口分布图上,可以自黑河至腾冲绘出一条直线,这条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也被称为“胡焕庸线”。中国的人口分布特征为人口分布极不均匀,东南多,西北少。胡焕庸是我国人口地理学的奠基人。1928年,胡焕庸从法国留学归来,投入我国的人口地理研究。当时只有一套不完整的各县人口统计资料,胡焕庸不得不从各种公报、杂志上逐省、逐县地收集、补充资料,终于获得了一套基本覆盖全国的县级人口统计数据。他用每点代表1万人,将这套数据表达在地图上,共有近5万个点。1935年胡焕庸依据点的密度,绘出了我国第一张人口分布图。中国的人口分布ThepopulationdistributionofChina图34胡焕庸1935年绘制的中国人口密度图线中国的人口分布ThepopulationdistributionofChina胡焕庸线面积占比56.2%人口占比5.9%地形地貌以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为主是游牧民族的天下城镇化水平普遍低于全国平均值面积占比43.8%人口占比94.1%地形地貌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以农耕为经济基础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值图33中国人口的分布(2010年)胡焕庸线能否被打破?中国的人口分布ThepopulationdistributionofChina图362020年全国降水分布图与胡焕庸线叠合图图35胡焕庸线是我国一二级阶梯,二三级阶梯之间的分割线胡焕庸线在生活中的体现TheembodimentofHuHuanyonglineinlife图37中国夜景灯光地图胡焕庸线图38QQ同时在线人数可视化地图胡焕庸线在生活中的体现TheembodimentofHuHuanyonglineinlife图39春运期间的百度迁徙地图图40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地图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10-11题。10.导致甲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植被B.水源C.地形D.矿产11.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分界线,多年来基本保持不变,其形成的基础A.气候和地形B.地形和经济C.气候和科技D.地形和科技CA“胡焕庸线”是指我国黑龙江黑河与云南腾冲的连线,是划分东南、西北半壁及人口分布差异的界线,有人把人口分布与国土区域严重不匹配的现象称为“胡焕庸现象”。12.黑河-腾冲一线两侧的人口比重一直稳定少变,最根本的原因是A.自然环境差异稳定B.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稳定C.社会文化差异稳定D.人口政策差异稳定13.下列能增大“胡焕庸线”西侧人口密度的合理措施是A.大力开发矿产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