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症状学
第一节发热
1、发热:体温中枢兴奋或功能紊乱或产热过多,散热过少,致使体温高出正常范围,即为发热。(体温变化超过1'C的也为发热)
2、发热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
3、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如病毒、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原虫、寄生虫、真菌,所致的急慢性感染均可出现发热。
4、非感染性发热: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变态反应、内分泌与代谢障碍性疾病、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神经官能症。
5、体温分类:低热:37.3℃~38℃;中等热:38.1℃'39℃;高热:39.1匕~41匕;超高热:41匕以上。
第四节呼吸困难
1、常见病因:肺原性呼吸困难、心原性呼吸困难、中毒性呼吸困难、血原性呼吸困难、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
第五节心悸
1、心悸:指病人自觉心跳或心慌,常伴有心前区不适感。一般认为与心脏过度活动有关、当心率不齐、致心搏量不正常时,都可引起心
悸。
2、常见病因:心脏搏动增强、心率失常、心神经官能症(移植的人不会)。
第六节呕血
1、咯血与呕血的区别
咯血呕血
病因肺部疾病、心脏病消化道及肝肠疾病
出血前症状喉痒、胸闷、咳嗽等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
出血方式咯血呕出,可为喷射性
血色鲜红暗红、棕色、有时鲜红
血中混合物痰、泡沫事物残渣、胃液
酸碱性碱性酸性
黑便无,咽下多时有有,柏油样,呕血后仍多日
第七节黄疸
1、胆红素代谢:有胞浆载体蛋白Y和Z携带至肝细胞微粒体内,大部分胆红素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与葡萄糖醛基相结合,形成
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在肠道经细菌分解成为尿胆素,其中大部分随粪便排出,称粪胆元。小部分经回肠下段或结肠重吸收,通过
门静脉回到肝脏,转变为胆红素,再随胆汁排入肠内,这一过程称为胆红素的肠肝循环。被吸收会肝的小部分胆无进入体循环,经肾
脏排出。
第八节腹痛
1、腹痛:可为急性或慢性,大多数由于腹腔内脏器功能性失常或器质性病变所致。
2、常见病因:腹壁疾病、腹腔内血管梗阻、腹膜病变、腹腔内脏疾病、腹腔外脏器及全身性疾病。
第九节尿频、尿急和尿痛
1、尿频:是指单位时间内排尿次数增多;
2、尿急:是指患者一有尿意即迫不及待需要排尿,难以控制
3、尿痛:是指患者排尿时感觉耻骨上区、会阴部和尿道内疼痛或烧灼感。
4、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和尿痛合称膀胱刺激征。
5、临床表现:
(1)尿频:分为生理性尿频和病理性尿频,病理性尿频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排尿次数增多,每次尿量正常;二是排尿次数增多,每
次尿量减少。
(2)尿急:常伴有尿痛。
(3)尿痛:见于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膀胱结核或结石、膀胱癌等,常表现为刺痛或灼痛。
第十节意识障碍
1、意识障碍:凡影响大脑功能活动的疾病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此种状态称为意识障碍。根据其程度可分为:嗜睡、意识模糊、
昏睡、昏迷。
2、病因:重症急性感染、颅脑非感染性疾病、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心血管疾病、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外源性中毒、物理性和缺氧性损害。
3、嗜睡:是一种病理性的倦睡,表现为持续的、延长的睡眠状态,轻声呼叫可唤醒,醒后能暂时清醒,回答问题及配合检查,便反应迟
钝,动作不协调,一旦刺激去除后,又很快入睡。
4、意识模糊:是一时轻度障碍的表现,但较嗜睡为深。对自己与周围事物漠不关心,反应迟钝,答话缓慢且多不符合实际,定向力障碍,
对时间、人物、地点认识不正确。
5、昏睡:患者呈深度的睡眠状态,大声呼叫或强刺激方能唤醒,但意识仍模糊,反应迟钝,答非所问,且短时间内又很快入睡,反射一
般无显著改变。
6、昏迷:重度意识障碍,意识完全丧失,可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
7、澹妄: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中枢急性活动失调状态,称为澹妄,表现为一时模糊伴知觉障碍(幻觉、错觉)和注意力丧失。
第二章体格检查
1、体格检查:是医师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简单的检查工具来了解病人身体状况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2,基本检查方法: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
3、生命体征:是评价生命是否存在及其质量的重要指征,包括脉搏、呼吸频率、体温和血压。
4、体温正常范围:口温:36.3~37.2巳;腋温:36~37℃;肛温:36.5、37.7℃。
5、呼吸正常范围:正常呼吸频率成人为16'18次/分。呼吸与脉搏的频率比大致为1:4.
6、脉搏正常范围:安静状态时的正常脉搏为60'100次/分。
7、血压:正常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高血压:收缩压云140mmHg,和或舒张压W90nlmHg。
8、Babinskiffi;用竹签沿患者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至小趾根部转向内侧,阳性反应为跖趾背屈,余趾呈扇形散开。
第三章器械检查
第一节心电图
心电图是心电向量环经过第二次投影所产生的曲线图形,即心脏电活动通过放置在体表十个不同部位的电极检测,并经导线与心电图机
相连描记出以时间为横坐标的曲线。
原理:
心脏除极和腹肌的过程中,每一瞬间都会形成和产生电流方向及电压大小瞬时变化的电动力或称瞬时心电向量,将瞬时综合心电向量
连接起来就可以构成一个空间向量环,将向量环向额面、矢状面、横面投影就可以得到心电向量的第一次投影。心电图室心电向量环的第
二次投影(第二次是心电轴I:的向量在心电图纸上的投影),波形主要取决于投射在各导联轴正负侧的出现顺序,大小主耍取决了在各导
联轴上投影的长度。
心电图导联1905年Einlhoven创立了心电图的三个标准导联IHIH导联,并形成Einthoven三角:I导联左臂为征集,右臂为负极;II
导联左腿为正极,右臂为负极:【II导联右腿为正极,左臂为负极。导联中正极为探查电极,负极为回路电极,其反应了心脏额面电活动变
化。
Wilson完善了额面导联系统,形成了完整的额面6轴系统:【、aVR、0、aVF、HI、aVL
心电图纸印有两种正方格,每个大正方格内有5个小方格,每个小方格的边长1mm,时间代表0.04s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有极大帮助,甚至有决定性诊断价值:(3)血钾过高或过低
(1)心率失常;包括传导阻滞(4)洋地黄、奎尼丁等药物中毒
(2)急性心肌梗死,并能估计梗死部位、范围、观察其演变过3、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程(1)急性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3)当心脏肥大时、分辨左或右心室肥厚(2)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2、有较大诊断意义4、心电图对心脏病诊断的局限性
(1)心包炎、心肌炎(1)心电图主要反映心脏电兴奋过程,不能反映心脏功能及瓣
(2)心绞痛(发作时)膜情况
(2)某些心脏病变,心电图可以正常,故正常心电图并不能排(3)一些心电图改变并无特异性,同样的心电图改变可见于多
除心脏病变的存在种心脏病
第二节医学影像学总论
一、超声检查
超声波是指频率大于20Hz,超过人而听阈的声波,一般诊断用2-20HZ。
分辨率是指超声波能分辨被探杳物体的最短距离,波长高,分辨率高;频率高,穿透率低。纵向分辨率取决于脉冲宽度,横向分辨率取
决于声束宽度。
分类:
(1)A型超声诊断法
(2)B型超声诊断法,二位灰阶成像,以光点的强弱表示回声大小
(3)M超,又称超声光点扫描法:是B超的特殊显示方式。纵轴为扫描时间即超声传播时间,横轴为光点慢扫描时间即显示时间位置
曲线
(4)多普勒超声法:1、连续多普勒;2、脉冲多普勒;3、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法:4、彩色多普勒能量图;5、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
法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法采用高速相控阵扫描探头进行平面扫描,将二维彩色血流信息重叠到二维B型扫描或M型扫描图I.,实现解剖结
构与血流状态两种图像结合。
彩色多普勒的一般设定:流向探头的血流为红色,背向探头的为蓝色。颜色的辉度与血流的速度成正比:绿色表示湍流,前向湍流为黄色,
逆向湍流为紫色;层流为单纯的红色或蓝色。
人体组织器官的四种分型:
(1)无回声型:尿、胆汁、血液、胸腹水及心包积液、羊水等
(2)低回声型:肝、脾、心等基本均质的实质性组织
(3)强回声型:瓣膜、肌肉
(4)含气型:界面两侧组织的声阻抗相差约3X10,倍时,声波能儿乎全部被反射
人体不同组织回声强度顺序依次为:肾中央(肾窦)〉胰腺〉肝、脾实质〉肾皮质>肾髓质>血液〉胆汁和尿液
超声检查的主要用途:
(1)检测实质性脏器的大小、形态及物理特征;(2)检测心脏:(3)检测某些囊性器官的形态、走向和功能状态;(4)检查脏器内各种
占位性病变的物理特性;(5)检测积液(6)产科上确定妊娠、判断胎位、胎儿数目:(7)检测脏器移植排异反应及其并发症;(8)随访
经药物或手术干预后各种病变的变化;(9)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做针吸细胞学或组织活检。
二、X射线检查
X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是一种光子,诊断上使用的波长为0.08-0.31埃(A=10,cm)„具有穿透性、荧光作用、感光作用、电离
作用及生物效应。
原理:X射线影像形成的基本原理,是由于X射线的特性和人体组织器官密度与厚度之差异所致,这种密度与厚度之差异称密度对比,分
自然和人工自然对比:人体各种组织、器官和密度不同,其吸收及透过X射线量不同,在照片上有黑白之分骨骼到气体(白到黑)
注:按照人体组织密度的高低,依次分为骨骼、软组织、液体、脂肪和气体。凡是密度最大(骨骼)的部分吸收X线量最多,通过吸收X线
量很少,照片上显白色影像;密度较小(空气、软骨组织)的部分与之相反,照片上显黑色影像。此外因厚度的影响,心脏的投影成明显
的白色。
电离作用X线或其他射线通过物质被吸收时,可使组成物质的分子分解为正负离子,称为电离作用,离子的多少和物质吸收的X线量成
正比
三、CT检查
CT图像是X射线来穿过人体特定层面的断面图像,而X线是组织厚度和密度差重叠图像。组织对X线吸收衰减可以通过量化CT值表示,
单位Hu,规定骨骼为+1000HU:空气为-lOOOHu;水OHu:人体各种组织均位于-1000Hu〈X〈1000Hu
检测方法:平扫、造影强化扫描、造影扫描
平扫层厚由层间距连续扫描
四、MRI检查
典是人体氢核质子在巨大、恒定、均匀磁场中受射频脉冲(RF)激动后共振,经接收线圈接收后,计算机处理的人体断面图像。
MRI图像的优缺点:
1、无射线损害,是大脑成像的首选
2、时间长,由于成像圈和成像野的限制,小关节、小部位的成像开展不普及;机器昂贵、运行费用高、检查费用高
3、有金属部位就不能用于检查
第四章实验室检查
第一节临床血液学检查
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浆中上残存有多少不等的核糖核酸等嗜碱性物质。用煌焦油蓝或
新亚甲蓝进行活体染色后嗜碱性物质即被凝聚沉淀并着色;在胞质中呈现蓝色细颗粒状,颗粒间又有细丝状联接构成网状结构,故称网状
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反应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病人在治疗前,网织红细胞仅轻度升高(也可正常或轻度减少)。相应地分别给于铁剂或叶
酸治疗,网织红细胞的升高先高于红细胞回复之前,正常用药3-5天后,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7-10天达高峰。治疗2周左右,网织红细
胞逐渐下降,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才逐渐升高,这一现象称为网织红细胞反应,是确诊两种贫血的方法。
棒状小体在Wright或Giemsa染色的血涂片中,白细胞质中出现呈紫红色细杆状物质,•条或数条补丁,称为棒状小体。只出现在非淋
巴白血病细胞中,故见到棒状小体就可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贫血是血液的携氧能力减低,组织缺氧,是一种症状,不是疾病
血常规检查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血小板计数
红细胞、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P58表1-4TT
成年男性红细胞数:(4.5—5.5)X10(12次方)/L血红蛋白:120—160g/L
成年女性(3.5—5.0)X10(12次方)/L110—150g/L
新生儿(6.0—7.0)X10(12次方)/L170—200g/L
叶酸或维生素Bl2缺乏会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点彩红细胞Wright染色血涂片中,红细胞胞质内见到散在的大小和数量不的深蓝色颗粒称嗜碱性点彩,称点彩红细胞,属于未完全成
熟的红细胞,在铅、汞、锌等重金属中毒时,明显增多,常作为铅中毒诊断的重要指标之•
Howll-小体(染色质小体)紫红色圆形小体,位于成熟红细胞或晚幼红细胞胞质中,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具有细胞性贫血、巨幼细胞性
贫血,也可见于红白血病火其他增生性贫血
红细胞沉降率(ESR)成年男性:0-15nun/l小时末,成年女性0-20mm/l小时末
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一日之间也可以有波动,下午比早晨高,在化脓性球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降低:寄生虫感染时,尤其是肠道外组织的寄生虫,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病毒感染,淋巴细胞增高
思考题
1、核左移和核右移的定义及其临床意义
核左移外周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杆状核粒细胞、晚幼粒细胞、中幼或早幼粒细胞等)的百分率超过5机称为核左移。常见于
感染,尤其是急性化脓性感染,也可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可出现极度左移现象。
核右移外周血中分叶核粒细胞分叶在5叶及其以上的细胞超过3%时,称核右移。主要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及造血功能减退,应用抗代谢
化学药物治疗后,在感染的恢复期也可出现,如果在疾病进展期出现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则提示预后不良。
2、网织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
(1)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
(2)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3)作为贫血治疗的疗效判断和治疗性试验的观察指标
(4)作为病情观察的指标
3、P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和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测的临床意义
PT延长见于:(1)先天性凝血因子Invvnx缺乏;(2)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
PT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
APTT是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总的凝血状态的筛选试验,临床意义:
延长见于(1)因子VDHXXI明显减少;(2)严重的凝血因子XVH纤维蛋白原减少;(3)纤溶亢进,严重肝损伤,应用肝素、口服抗凝药、
循环抗凝物质增加。缩短见于高凝状态。和普通试管CT相比更敏感,是目前推荐应用的内源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也是监测肝素治疗的
首选指标。
第二节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
思考题
1、蛋白尿的定义及尿蛋白增高的机制
蛋白尿是指当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或定量试验超过150mg/24h称为蛋白尿
尿蛋白增高的机制:
(1)肾小管功能损害,抑制近端小管重吸收能力
(2)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断裂或电荷屏障改变,使大量高分子蛋白漏出,超过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出现在终尿中
(3)血浆小分子蛋白火阳性电荷蛋白的异常增多
(4)肾小管分泌T-H糖蛋白增加
2、管型形成的条件、管型的主要种类、临床意义
管型是尿中的蛋白或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集合管内凝固而成的圆柱状蛋白聚体
管型形成的必要条件:(1)蛋白尿的存在;(2)肾小管具有使尿液浓缩和酸化的功能;(3)具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
管型的种类:(1)透明管型;(2)细胞管型;(3)颗粒管型;(4)蜡样管型
临床意义:
(1)透明管型:在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恶心性高血压和心力衰竭时可出现
(2)细胞管型:1、红细胞管型:对诊断肾小球疾病有重要价值;2、白细胞管型: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表示肾实质有活动性感染;3、
肾上皮细胞管型:酯酶染色阳性、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表示肾小管病变
(3)粗颗粒:见于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药物中毒等引起的肾小管损伤
(4)细颗粒:见于慢性肾炎和进行肾小球肾炎后期
3、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
脑脊液氯化物的含量:细菌性脑膜炎氯化物降低,呈乳白色;病毒性脑炎升高不多
酶学检查中的乳酸脱氢酶(LDH):细菌性脑炎活性多增高;病毒性脑炎活性一般正常,有时可能增高。
肌酸激酶(CK-BB):细菌性脑膜炎增高;病毒性嘀膜炎则多为正常
4、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P85表1-4-2-2
尿液检查主要是:尿液化学分析、尿沉渣镜检,是评估肾脏疾病最常用的不可替代的首选检查,•次至少12ml,最好超过50ml,细菌培
养应用无菌容器收集中段尿
尿标本常用种类:晨尿、随机尿、中段尿
健康成人尿量:l-2L/24h:平均1.5L,多尿>2.5L/24h,少尿〈0.4L/24h或17ml/h,无尿<0.lL/24h或72h内完全无尿。
正常人尿液pH为4.5-8.0,平均6.5
当血糖浓度超过8.88mol/L时,即可出现糖尿
B-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总称为酮体
隐血实验:对消化道出血有重要的诊断价值,隐血是指胃肠道少量出血,粪便外观颜色无变化,肉眼及显微镜均不能证实的初学。由于血
红蛋白的含铁血红素具有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使过氧化氢分解出新生态的样,从而使氧化色还原而显深紫色。
脑脊液的采集方法主要是腰椎穿刺术,要分三管采集:第一管做细菌学检查;第二管做生化和免疫学:第三管做细胞计数和分类
第三节肾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思考题
1、内生肌醉清除率测定的临床意义CREA(血清肌酊)测定可作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指标。但血清肌
(1)判断肾小球损伤的敏感指标酢清除测定,也不能反映肾早期受损程度
(2)评估肾功能损害的程度BUN(血清尿素氮)临床上通过测定BUN,可粗略观察肾小球的滤
(3)指导性治疗的标准过功能,用于疗效判断。
2、CREA和BUN测定的临床意义
第四节肝脏功能检测常用的实验室检测
思考题
3、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的原理和意义
血清中蛋白质的等电点低于PH8.6,在pH8.6的缓冲溶液中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泳动。因血清中蛋白的等电点不同,带电量有差异,
加上分子量大小不一,故在同一电场中迁移率不同。带点多,分子量小,泳动较快;反之则慢。从正极起依次是:ALB、al-球蛋白、a
2-球蛋白、6-球蛋白和Y-球蛋白
临床意义:
(1)肝脏疾病:ALB减少,Y-球蛋白增加,可出现B和Y桥联
(2)M蛋白血症:单克隆Y-球蛋白明显增高
(3)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a2-球蛋白和B-球蛋白升高
(4)其他,结缔组织病;先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4,简述结合胆红素的形成过程和胆红素的肝肠循环
红细胞在120天寿命后被破坏,血红蛋白分解为胆红素,铁珠蛋白。此时为非结合胆红素。进入肝脏后,被胞浆载体蛋白Y和Z携带至微
粒体内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与葡萄糖醛基相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进入胆小管,随胆汁来到胆道,在胆道分解为尿
胆素。大部分以粪胆素的形式从肠道排出。小部分经重吸收回门静脉,继续形成新的胆红素;还有小部分从尿中排出。
肝细胞合成90%以上的蛋白质和全部的白蛋白、多种凝血因子
内生肌酊清除率Ccr单位时间内,肾脏把若干毫升血液中的内生肌酊全部清除出去。
第五节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查
5,0GTT的临床意义
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在空腹状态下,口服75g葡萄糖或进食100g馒头,进食后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依次抽取
患者静脉血,并同时留取尿标本,各五份送检,禁忌空腹血糖达2L0mirol/L以上者。
进食后30-60分钟达到高峰,•般在7.8-9.Ommol/L,峰值不超过11.Immol/L;2小时不超过7.8mmol/L;3小时可恢复至空腹水平。各次
尿糖均为阴性(注:血糖参考值3.9-6.Imol/L)
临床意义:
(1)诊断糖尿病:1、具有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均♦7.0mniol/L:(2)本次试验高峰值>11.lmmol/L,2小时血糖>11.Immol/L;(3)
具有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11.Immol/L,且伴尿糖阳性时可确诊为糖尿病。
(2)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均〈7.0mmol/L,2小时血糖在7.8-11.Immol/L之间者,且达到高峰时间大于1小时,血糖恢复至空腹延至
2-3小时以后且有尿糖者。
(3)平坦型糖耐量曲线,空腹血糖降低,服糖后血糖上升不明显,2小时后仍处于低水平。
(4)储存延迟型糖耐量曲线提前出现峰值且大于11.Immol/L,2小时血糖低于空腹水平。
(5)低血糖现象;1、肝源性:空腹低于正常,峰值提前且高,2小时不能正常降至正常,尿糖阳性;2、功能性:空腹血糖正常,峰
值在正常范围,2-3小时可发生低血糖
6、急性心肌梗塞时心肌酶的变化情况
CK(肌酸激酶)出现时间早(3-8h),峰值在(10-36h),是早期诊断敏感指标之一。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混合型,主要在心肌中),
对AMI早期诊断的灵敏度明显高于总CK,且有高度的特异性,在AMI发病3-6h即开始升高,是公认的诊断AMI和确定有无心肌坏死的重
要指标。AMI时,LD1大于LD2,LD1/LD2>1(LD,乳酸脱氢酶);AST、LDH升高,肌钙I升高。
第六节临床免疫学检验
思考题
7、免疫球蛋白的定义及分类
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在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一类球蛋白,由浆细胞产生,主要存在于体液中,也可存在于B淋巴细胞上
按其重链性质分为:IgG、IgA、IgM、IgD、IgE五大类
1、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P88表1-4-6-1
2,AFP检测的临床意义
AFP(甲胎蛋白)原发性肝癌时,可明显增高,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时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升高程度不如原发性肝癌明显,但妊娠
2-4个月,孕妇开始升高,7-8个月达到高峰。
3、什么是自身抗体
自身抗体是指抗自身组织,器官、细胞及细胞成分的抗体。正常的免疫反应有保护性防御作用,即对自身组织、成分不发生反应。一旦自
身耐受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则机体视自身组织、成分为“异物”,而发生自身免疫反应,产生自身抗体。
第:篇治疗学
第一章非药物治疗
1、非药物治疗的定义:凡是不采用药物进行治疗的方法,即为非药物疗法。(广义)
第一节合理饮食及运动一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功能
食物的营养成分一般分为5类,即糖类、脂类、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传统所指的
“三大营养素”即指前3类。
(-)合理饮食
1、一般人群膳食指南:适合于6岁以上的正常人群。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9)如饮酒应限量。
(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10)吃新鲜也生的食物
(三)运动
1、有氧运动:需要氧气参与运动中的能量供应,是一种使吸入氧气增多、心率增快、增加能量消耗与提高人体代谢的适宜运动,如快
走、慢跑、健身操、游泳、骑自行车、跳绳、球类运动、爬山等。有氧运动强度较弱,所需时间较长,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工作的耐
力性,还能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脂代谢和调节内分泌系统,提高骨密度,减少体内脂肪蓄积。(体
育运动分为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和关节柔韧性练习。)
运动量:每分钟心率=170—自己的年龄
2、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维多利亚宣言”里有健康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第二节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的定义:应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种物理因子(如电、光、声、磁、温热等),作用于机体,达到预防、治疗和康复的目的,称为
物理疗法。(本章节主要介绍电疗、光疗和高压氧疗法。)
理疗的禁忌症:严重的心脏病、动脉硬化、动脉瘤、出血倾向、高热、恶病质、活动性肺结核、癌症
①电疗包括:低频电疗法、中频电疗法、高频电疗法
②光疗包括:红外线疗法、可见光疗法、紫外线疗法、激光疗法(氮-抗激光、二氧化碳激光)
③高压氧疗法:将病人暴露于高压(氧)环境中,使其呼吸高压氧,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称为工
第三节介入治疗
1定义:介入治疗学是指在医学影像的导向下,经特别的穿刺针将导管插入人体病变部位,通过药物、物理、化学等手段直接消除或减轻
局部病变,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2.特点:微创性,可重复性强,定位准确,疗效高、见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多种技术可协同应用
第四节放射治疗
放疗的禁忌症:1、肿瘤晚期患者,尤其是有广泛转移或恶病质者;或出现严重合并症者。2、肿瘤患者伴发急性炎症时。3、肿瘤患者有
明显心、肺、肝、肾功能衰竭者。
第五节针灸与按摩
1、针灸学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经络腌穴理论为基础,运用针刺、艾灸及其他作用于腌穴的方法,用以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一
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经络腌穴、刺灸方法及临床治疗等部分。
针灸的作用机理是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
A、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病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
B,扶正祛邪:是针灸治病的根本法则和手段。
C、调和阴阳:是针灸治病的最终目的。
2,经络和腌穴:旦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调节人体个部的通路。。腌穴
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针灸的常用方法
⑴针刺法(毫针):是采用不同的针具,刺激人体的一定穴位,来调整机体机能,进行治病的一种方法。主要分为针刺操作基本手法(提
插法、捻转法),针刺常用补泻手法(迎随补泻、徐疾补泻、提插补泻、捻转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以及针刺传感等三方面。
⑵灸法
第二章药物与药物作用
第一节药物
一、药品、假药、劣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1、关于药品的定义: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征或
者功能与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
断药品等。包含以卜.4要点:(了解)
a使用目的和使用方法是区别药品和食品、毒品等其他物的基本点。
b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传统药和现代药均是药品,这和一些西方国家不完全相同。
c明确《药品法管理》的是人用药。
d确定了以“药品”作为药物、原材料、制剂、药材、成药、中药、西药、医药等用语的总称
2、假药:有下列情形之一为假药:①药品所含成分的名称与国家药品标准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标准规定不符合的②以非药品冒充
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有下列情形之一按假药处理:①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②未取得批准文号;③变质不能药
用的;④被污染不能药用的
3、劣药:有下列情形之一为劣药:①药品含量与与国家药品标准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标准规定不符合的②超过有效期的③其他不
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二、药品管理的分类:
(~)现代药与传统药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1、定义:
处方药:是指凭执业医师和职业助理医师处方方可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被列为处方药的药品一般有:特殊管理的药品,毒性大或其
它潜在影响使使用不安全,因使用方法的规定(如注射剂),用药时有附加要求,病人自行使用不安全,需在医务人员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新化合物新药
非处方药:是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和职业助理医师处方方可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分为甲乙类)
2、非处方专有标识:图案为椭圆形背景下的OTC三个英文字母;有红色和绿色之分,红色专有标识用于甲类非处方药品,绿色专有标识
用于乙类非处方药品3、标识固定位置:非处方药品标签、使用说明书和每个销售基本单元包装,印有中文药品通用名称的一面的右上角
(三)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甲类目录的药品(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价格较高)和乙类目录的药品(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价格略高)
(四)特殊管理药品:
1、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的药品。
2、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
3、医疗用毒性药品: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4、反射性药品:是指用于临床诊断或者治疗的放射性核素制剂或者标记药物。
三、药物的剂型:(定义、分类、重要性)、
1、定义:药物经加工制成的适合于预防、医疗应用的形式称作药物剂型。不同的剂型疗效不同。重要性:不同的剂型改变药物的作用性
质、作用速度、毒副作用,不同的剂型可影响疗效。
2、分类:(1)按形态分类:a液体剂型:液体制剂、注射剂b;固体制剂:片剂、颗粒剂、散剂、丸剂、胶囊剂:胶囊的囊壳在胃液中不
易溶解,但可在肠液中溶解释出药物显效;c半固体剂型:软膏剂、硬膏剂、栓剂。d气体剂型: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
(2)按给药途径和方法分类:a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经口;b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①注射给药剂型;②呼吸道给药剂型;③皮肤给药
剂型;④粘膜给药剂型
3、重要性:1、不同剂型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2、不同剂型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3、不同剂型改变药物的毒副作用4、有些剂型可影响疗效
第二节药物治疗
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效动力学)
一、药物的作用机制:1、理化反应2、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3、影响生物物质转运4、对酶的影响5、作用于细胞膜的离子通道6、影响核
酸代谢7、非特异性作用8、作用于受体
二、药物在体内过程、影响因素:(了解下)
药物在机体影响下,可发生一系列运动和体内过程,即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四个过程。
1、吸收::药物自用药部位转运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受到药物本身理化性质、给药途径、药物浓度、吸收面积以及局部血流速度等的影响
(一般分子小、脂溶性、浓度高、吸收面积大,局部血流速度快的吸收快),药物中吸收有快有慢。静脉给药没有吸收过程
2、分布:药物吸收入血后随血液物质循环向全身转运,然后分布于各器官组织、组织间隙或细胞内。因为药物分布至作用部位,必须经
过不同的屏障,如毛细血管壁、血脑屏障、胎盘等,此时药物的分子大小及脂溶性将影响药物的转运过程。影响药物分布的另一因素是药
物与血浆蛋白的能力,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成为结合型药物,药理作用暂时消失;未被结合的药物则称为游离型药物,可通过生物膜发
生作用。(两种药物如果竞争同一血浆蛋白,将因竞争作用发生药理作用强度的改变,用药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产生相互作用)。
3、代谢:药物在体内经过不同程度的结构变化的过程,主要经过氧化、还原、分解、结合等方式进行。。肝脏是体内主要的代谢场所,有
些药物可以影响肝脏代谢酶的活性而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多数药物经过代谢,其药理作用可被减弱或完全丧失,也有少数药物只有通过体
内代谢才能发挥作用(环磷酰胺)
4、排泄:药物通过各种途径离开机体的过程。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当肾功能不良、尿少或尿多时,肾脏排泄药物能力将大大减弱:
其他途径排泄如挥发性药物主要通过呼吸道排泄(检测呼出气体中的乙醇量诊断酒后驾车);药物也可通过胆汁、乳腺、汗腺排泄。
三、药物作用两重性:包括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了解下)
(一)治疗效果:1、对因治疗(又称治本)指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2、对症治疗(治标):指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3、补充治疗:(替代治疗):用药目的在于补充营养物质或内源性
活性物质的不足。
(-)不良反应(ADR):a定义: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有害反应统称不良反应。b分类:1、分为六种:副反应、
毒性反应、后遗反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2、WTO按病因分四种:A型反应、B型反应、药物引起
的不良反应、迟现性不良反应。
四、给药途径(了解下,不掌握):(-)口服(二)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注射量1.0ml—.2ml,吸收较口服快)、肌内注射、静脉
注射和静脉滴注、椎管内注射(三)直肠给药(四)舌下给药(五)吸入给药(六)皮肤和粘膜给药
五、中毒与解毒(了解下,不掌握):(一)药物中毒是临床表现:意识水平(昏迷)、呼吸功能(呼吸重视抑制和衰竭是药物中毒最常见
死因)循环功能、体温(50%低温)毒物的判断、注意反复观察病情发展(二)处理原则:1、支持疗法:维持重要脏其功能,必要时进
行人工呼吸
2、清除毒物和减少读物吸收:催吐、洗胃、导泻、吸附3、清楚体内已吸收毒物:增强利尿、人工透析法
第三节:合理用药
一、小儿合理用药:1、小儿生理特点:药物吸收多、血药浓度高、代谢排泄能力弱3、给药剂量:每日(次)剂量:体表面积X每日(次)
每单位表面积所需药量2、原则:不能随意给药、药物剂量要准确、用药时间要准确、用时间和方法要听从医生的安排。
二妊娠期合理用药:1、药物对胎儿的危害性:流产、早产、死胎;胎儿发育障碍;胎儿畸形。
2、着床前期(受精卵着床于子宫内膜前):可致流产:妊娠12周内是药物致畸最敏感的时期
3、分类:A、B、C、D、X类4、哺乳期不宜用的药: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类、氨基糖甘类药物、磺胺类、中枢抑制药、镇痛药、硫
氧喀噬类、抗癌药物、口服避孕药。
三、老年人用药原则1、合理选择药物(少而精原则)2、合适的剂量和恰当的剂量:我国的药典规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应用成人剂量的
二分一到四分三。3、掌握用最佳时间(1老年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宜上午10点用药)4、控制嗜好及饮食:(控制烟酒茶嗜好)5、提高用药
的依从性。了解老年生理特点:吸收能力卜.降,药物容易在体内蓄积,药物作用较为持久代谢和消除均减慢
四:根据肾功能调节用药:①肾功能衰退,药物消除变慢,应延长用药的间隔时间,改变剂量,减少给药剂量,是药物浓度达到治疗所需
②如有条件对一些损害肾的药物检测血药浓度,结合药物血药浓度,结合肾功能状态合理用药。
五、药物的相互作用7定义:指莫一种药物的作用由于其他药物的或化学物质的存在而受到干扰,使该药物的疗效发生变化或产生药物不
良反应。2、主要表现(括号中为原因):1、药剂学方面的相互作用:(物理性配伍禁忌、化学性配伍禁忌)2、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胃肠道吸收过程、药物代谢过程、肾排泄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是可逆的)3、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六、细菌的耐药性:病原体对药物反应性降低的状态叫耐药性。机制:1产生灭活酶使抗生素灭活2、改变靶位蛋白产生耐药性3、降低抗
生素在菌体内的积聚。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指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两个方面:①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②现用的品种及给药
方案是否正确合理。
第三篇内科学常见疾病
第一章呼吸系统
第一节肺炎
1.肺炎可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和院内获得性肺炎
2.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48h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
3.社区获得性肺炎以肺炎链球菌、非典型病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军团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氏菌等常见。
院内获得性肺炎以革兰阴性菌常见,如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肠杆菌科细菌等,也可见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等。
4.不同病原菌感染引起的肺炎有时可以有一些特征性表现。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X光下有时可见多个空洞,有肺气囊,发展为肺气肿
肺炎链球菌有时可见铁锈色痰;肺炎克雷伯杆菌有时可见棕红色胶冻状稠痰
第二节慢性支气管炎
一、病因:⑴吸烟,本病的主要发病因素⑵大气污染⑶感染因素: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⑷过敏性因素⑸其他:如寒
冷、植物性神经功能失调
二、慢性支气管炎分为三期
㈠急性发作期:指在周内出现脓性痰或粘液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任何一项症状明显加剧
㈡慢性迁延期:指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状迁延一个月以上者
㈢临床缓解期:经治疗或自然缓解,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轻微咳嗽和少量痰液,保持两个月以上者
三、诊断
⑴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以上
⑵排除其它心肺病患⑶每年发病持续不足3个月,而有明确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肺功能等)
第三节支气管哮喘
1.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变态反应性气道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
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起广泛的、可逆性气流阻塞,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胸闷或顽固性咳嗽,常在夜间或清晨加重,多
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
2.支气管哮喘分急性发作期和非急性发作期,后者乂称为慢性哮喘。目前把慢性哮喘分为4级,把急性发作期哮喘分为4级。
3.辅助检查
⑴支气管激发检验:就诊时呼吸功能基本正常的患者,常通过支气管激发检验来协助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呼吸功能基本正常的患者,如果
吸入低剂量的组胺、乙酰甲胆碱或过敏原后FEVI或PEF下降大于20%,则有助于支气管哮喘的诊断
⑵支气管舒张实验:对于通气功能低于正常的患者,如果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I或PEF增加大于15%,有助于支气管哮喘与其它气喘性
疾病的鉴别诊断
4.哮喘常用药物
①糖皮质激索②白三烯受体拮抗剂③P2受体激动剂④茶碱类药物⑤抗胆碱能药物⑥其他药物
第四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1.肺气肿4种类型:老年性肺气肿;代偿性肺气肿:间质性肺气肿;阻塞性肺气肿。
阻塞性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包括呼吸性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并伴有气腔壁破坏的
病理状态。
2.阻塞性肺气肿并发症:自发性气胸、肺部急性感染、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等
第五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病因:①支气管、肺疾病;②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③肺血管疾病。
2.临床表现根据有无肺、心功能衰竭,将肺心病分为两期:①肺、心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
②肺、心功能失代偿期(急性加重期)
3.并发症: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休克;上消化道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第六节肺结核
1.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其次是消化道。
2.结核中毒症状:发热、消瘦、盗汗、食欲减退等。
3.结核病分为:原发性肺结核(I型);血型播散型肺结核(II型);继发型肺结核(HI型);结核性胸膜炎(IV型);其它肺外结核(V型)
3.化疗原则对活动性肺结核坚持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和全程使用敏感药物的原则。
4.化疗药物分为杀菌剂和抑菌剂,血液中(包括巨噬细胞内)常规剂量下药物浓度达到试管内最低抑菌浓度(MIC)的10倍以上才能起到
杀菌作用,否则为抑菌作用。
第七节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一、分类
㈠解剖学分类
中央型肺癌:指生长在段支气管以上至主支气管的癌肿,位于肺门附近,以鳞状细胞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较常见。
周围型肺癌:指生长在段支气管以下、位于肺的周边部位的肿瘤,以腺癌较为多见。
㈡组织学分类:鳞状细胞癌、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小细胞未分化癌、大细胞未分化癌等
二、临床表现
1原发癌肿及扩展引起的表现2转移引起的症状
3肺外表现(又称副癌综合征)如杵状指(趾)、肥大性骨关节病多见于鳞癌;异位内分泌综合征是指癌细胞分泌各种激素,如促肾上腺
皮质激素、抗利尿激素等,多见于小细胞癌。
三、肺癌治疗的原则是以手术为主,化疗、放疗和免疫疗法相结合的综合性治疗,还可以辅以中医中药治疗。
第八节胸腔积液
L漏出液常见于心功能不全、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等疾患,结合病史可以作出诊断。渗出液常见于结核性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细菌
性肺炎伴胸液、结缔组织病伴胸液等疾病。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之间的鉴别较为常见和困难。
2.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年纪较轻,可有发热、盗汗、无力等结核中毒症状,结核菌素试验可呈阳性;
癌性胸液,患者多在中年以上,发热相对少见,有时有明显的胸痛,由于免疫抑制结核菌素试验可呈阴形,胸腔积液量大,抽液后迅速生
长,胸液中可查见癌细胞。
疑难病例可通过肺部CT、胸膜活检、纤支镜检查、抗结核诊断性治疗等手段协助诊断。
第九节呼吸衰竭
1、定义: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CO?潴留,
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2、诊断:在海平面大气压下,静息呼吸室内空气,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情况后,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1nmhg或伴
有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mmhg,即为呼吸衰竭。
第二章循环系统
第一节心力衰竭
1、心力衰竭临床三大特征:肺循环淤血和(或)体循环淤血以及组织灌注不足。
2、心力衰竭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和冠心病。最重要、最常见的诱因是感染。
3、心功能分级:(1)心功能I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2)心功能H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3)心功能IH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4)
心功能W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亦有症状
一、慢性心力衰竭
1、临床表现
慢性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和组织灌注不足。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按程度轻重可将呼吸困难分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
阵发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哮喘等
2、体征:慢性左心衰竭易心尖区闻及奔马律为最主要。(早期诊断)
3、治疗:原则:防止基本基因和诱因
药物治疗:主要是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强心剂的应用
1、利尿剂的运用:副作用:引起电解质紊乱、血钾血钠丢失(上要仃:类伴利尿剂,曝嗪类利尿剂,保钾利尿剂)
2、血管扩张剂的运用:血管紧张素抑制酶剂是治疗心衰的基础药物,它的禁忌症有双侧肾动脉狭窄、肾功能不全和高血症
3、强心剂的运用:主要为洋地黄药物的运用
二、急性心力衰竭
1,临床表现:突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或原有气促症状明显加重,呼吸频率达30次/分以上,濒死感、大汗淋漓,剧咳伴哮鸣音,粉红色
泡沫样痰。
2、治疗:抢救措施:
(D减少静脉回流:立即让患者坐起,双下肢下垂,四肢轮流扎止血带(己少用)
(2)纠正缺氧,高流量给氧或酒精湿化吸入
(3)镇静(4)快速利尿(5)减轻心脏后负荷:最常用的是硝普钠
(6)增加心肌收缩力(7)解除心脏痉挛(8)其他:如激素的使用
第二节心律失常
1、正常的心律:在静息状态下60-100次/分
2、临床分类:按发生原理可分为:激动形成异常和激动传导异常
3、早搏可分为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三种
4、心房颤动的三大特点: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脉搏短细
5、心房颤动治疗:恢复窦性心律;减慢心室率;预防血栓栓塞。
第三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定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即冠状动脉痉挛一起,统称
为冠状动脉心脏病。
—"、心绞痛
一、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区别:
1、病因: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性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性坏死所致
2、临床症状:(疼痛的五个方面来比较)
⑴典型部位:胸骨后,常放射至左上臂(同)
⑵性质:心绞痛:压榨样、撕裂样疼痛,也可有烧灼感。
心肌梗死:疼痛时伴有大汗淋漓,烦躁不安甚至濒死感(症状加重)
⑶诱因: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激发。(同)
⑷持续时间:心绞痛3~5分钟内(一般不超过15分钟)逐渐消失。
心肌梗死:持续时间长,一般超过30分钟
⑸缓解方式:心绞痛:通过休息或含服硝酸酯类药物可缓解。
心肌梗死: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效果差。
二、辅助检查:心电图最常用;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的金标准
三、分类:稳定型心绞痛(只包含劳力性稳定型心绞痛种)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四、药物治疗:
㈠抗心绞痛治疗(缓解心绞痛):1、硝酸酯类药物2、B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3、钙拮抗剂
㈡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的药物治疗(改善预后):1、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和氯哦格雷
2、调制治疗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二、心肌梗死
()并发症:⑴乳头肌功能失调⑵心脏破裂⑶心室壁⑷瘤栓塞⑸心肌梗死后综合症
(-)辅助检查:
1、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的诊断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无可取代,可对记性心梗进行定位诊断
⑴特征性改变:病理性Q波;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
⑵动态性改变:①超急性损伤期:两支不对称高大T波②急性期: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
③亚急性期:T波倒置④慢性期:病理性Q波
2、实验室检查:心肌酶学升高。肌钙蛋白阳性(肌钙蛋白心肌特异性的最高标志物)。
(三)诊断标准:必须具备下列三条中的两条:
①缺铁性胸闷的临床病史②心电图的动态演变③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志物浓度的动态改变
(四)治疗:★再灌注治疗
溶栓再通的判断指标:(间接指征)(P178表3-2-2-5)
⑴抬高ST段于2小时内回降>50%⑵胸痛于2小时内基本消失
(3)2小时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⑷血清CK-MB峰值提前出现
注意:间接指标出现两项或以上者,考虑再通;但第⑵⑶两项组合不能被判定为再通。
第五节高血压
一、定义:安静清醒状态卜\在海平面上,为辅降压药为前提,非同日2次以上测血压升高超过140/90nlmHg.
二、血压的测量
测量血压是诊断高血压和评估其严重程度的主要依据。方法有以卜.三种:诊所偶测血压;自测血压;动态血压监测
三、诊断:18岁以上成年人住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收缩压泞40mmHg和(或)舒张压二90mmHg。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
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即使血压已经低于140/90min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依据血压水平分类
类别收缩压舒张压
正常血压<120<80
正常高值12013980~89
高血压2140290
1级高血压140~15990'99
2级高血压160/7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秋节联欢会致辞范文(10篇)
- 九月大班上学期月计划范文(5篇)
- 中秋晚会董事长致辞范文(13篇)
- 曹植课件教学课件
- 讲师比赛课件教学课件
- 影响高中数学成绩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 消费品和有关服务的比较试验 实施要求 编制说明
- 爱婴医院课件教学课件
- 南宫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 外汇兑换居间劳务协议
- 少儿趣味编程Scratch综合实战《小车巡线》教学设计
- 第4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
- 中国融通集团招聘笔试题库2024
- ICU谵妄患者的护理
- 村医卫生室考勤管理制度
- 2024新版英语英语3500个单词分类大全
- 2024至2030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全景调查及投资咨询报告
- 住宅小区物业快递柜合作合同2024年
- 1《百合花》第一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