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答案)_第1页
2024年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答案)_第2页
2024年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答案)_第3页
2024年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答案)_第4页
2024年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答案)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一、单选题1.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运动B.物质可以认识C.物质能为感官感知D.客观实在性2.空间是指()。A.物质运动的持续性B.物质运动的顺序性C.物质运动的广延性D.物质运动的规律性3.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正确认识,是实践的()。A.唯一尺度B.价值尺度C.真理尺度D.客观尺度4.有的人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追求及时行乐,醉生梦死,如今天的各类贪官,这样的人虽然活着实际已经死了;有的人虽然死了,他却永远活着,如焦裕禄逝世虽已40年,但他那不惧困难、不讲条件,艰苦奋斗、知难而上的精神,依然为人民所敬仰。这给我们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启示是()A、价值判断和选择由于主体不同而不同B、价值判断和选择应站在人民的立场上C、价值判断和选择应从个体客观利益出发D、价值判断和选择要遵循社会研究理论5.社会主义组织生产的根本目的在于()。A.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6.坚持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辨证统一的观点是()。A.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B.真理问题上的一元论C.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D.真理问题上的二元论7.必然王国是指()。A.共产主义社会以前的社会状态B.原始社会C.文明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8.下列选项中,属于认识的第二次飞跃的是()。A.深入实际,调查研究B.汇总材料,去伪存真C.科学抽象,形成理论D.制定方案,付诸实践9.恩格斯说:“对自然界的一切真实的认识,都是对永恒的东西、对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因而本质上是绝对的。”这表明()A.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B.任何真理都只是对永恒的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因而是对相对性的否定和超越C.真理的绝对性与真理的相对性是绝对对立的D.真理包含绝对性,是不可被超越的10.1848-1849年革命的性质是()》A.资产阶级性质B.无产阶级性质C.地主阶级性质D.工人阶级性质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2.“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原则属于()。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C.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分配方式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13.今年某西欧国家纺织部门预付资本共计100亿美元,资本有机构成9:1,工人平均月工资2000美元,由于技术的进步,纺织部门资本有机构成变为19:1。这时在不增加预付资本的情况下,纺织部门排挤出的失业工人为()。A.50万B.30万C.25万D.20万14.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说的是,世界万物()。A.是否有一个共同的本原B.是否普遍联系C.是否运动发展D.是否有共同的规律15.利润率向平均利润率转化的过程同时就是()。A.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B.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的过程C.各部门资本家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D.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过程16.由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理论成果,统称为()。A.马克思主义B.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1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管理和调控经济的主要机制是()。A.自由市场经济制度B.经济政策引导C.国民经济计划化D.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18.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社会意识消极被动地受制于社会存在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1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20.社会生产方式是()。A.生产和消费的统一B.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统一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D.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统一2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荀子的这句话说明了()。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22.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A.由于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无法解决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要求C.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矛盾发展的结果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的结果23.哲学发展的历史表明,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D.矛盾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24.()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常态。A.改革B.社会革命C.农民起义D.旧制度复辟25.()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某一国家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A.世界一体化B.经济全球化C.政治一体化D.民族融合26.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如果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则可变资本将会与()。A.总资本按同一比例减少B.劳动力总量按同一比例增加C.总资本按同一比例增加D.固定资本按同一比例增加27.杰出人物的产生是()。A.完全必然的B.偶然的机遇C.有的是必然的,有的是偶然的D.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28.国家就其起源来说,它是()A.暴力掠夺的产物B.社会契约的产物C.产品分配不公的产物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29.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A.相关的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正确的认识B.相关的主体及其需要C.相关的主体的具体特点D.相关的主体的客观状态30.时间和空间是()。A.物质的两种基本属性B.人类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C.“绝对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D.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31.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B.劳动者技术水平的高低C.劳动产品质量的好坏D.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3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作是()A.不变资本的产物B.可变资本的产物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D.全部所费资本的产物33.“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34.“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首唐诗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B.要使主观符合客观,就必须从实际出发C.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反映D.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35.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A.不存在静止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C.运动就是物质D.除了运动,物质不具有任何别的属性36.人的认识能力的形成,归根到底取决于()。A.人脑的发育程度B.人的智力状况C.周围环境D.人的实践活动37.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A.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C.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D.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3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辨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A.认识B.实践C.本质D.现象39.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是()。A.剩余劳动时间不变B.必要劳动时间不变C.工作时间延长D.无偿劳动时间不变4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生产过剩的危机B.生产不足的危机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二、多选题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提出并自觉运用的预见未来社会的的科学方法。其意义是()。A.是我们展望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依据B.也应结合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运用和发展这些科学的方法论C.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具体情况D.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点,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写E.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点,努力作详尽的细节描写2.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这里的“一定点”是指()。A.必要劳动时间的起点B.必要劳动时间的终点C.剩余劳动时间的起点D.剩余劳动时间的终点E.生产时间的起点3.下列活动属于人所独具的意识活动的有()。A.三思而后行B.饥不择食C.眉头一皱计上心头D.趋利避害的本能E.预见未来4.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还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因为()。A.社会主义时期还存在着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B.无产阶级专政还肩负着在国际斗争中保卫社会主义制度的职责C.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任务就是不断巩固、发展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为向无阶级社会逐渐过渡创造条件D.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E.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比较弱小5.下列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说法正确的是()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以私人垄断资本为基础的,并为其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经济调节本身有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C.私人垄断资本的独立运动变为其与国有垄断资本的结合运动。国家调节经济是其主要形式。这也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最主要、最重要的一种形式。D.国家和私人密切联系的垄断资本,即国家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范围和社会范围内的结合。E.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6.下列哪些属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或行为()。A.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B.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客观必然性C.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D.发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E.要求埋葬资本主义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A.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B.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C.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D.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E.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8.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A.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统一的B.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C.真理的发展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D.真理和谬误的区别是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E.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9.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动、静,皆动也。”这说明()。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C.静止是相对的D.运动是绝对的E.运动是静止的总和10.被称为列宁的“政治遗嘱”的文章和书信有A.《论合作社》B.《共产党宣言》C.《论我国革命》D.《共产主义原理》E.《自然辩证法》11.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A.感性材料十分丰富B.感性材料合乎实际C.用辩证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D.用科学的观点分析、概括感性材料E.将感性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12.下列属于社会意识形式但不属于意识形态的有()。A.哲学B.物理学C.数学D.语言学E.形式逻辑13.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A.文化具有经济价值B.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C.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D.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量E.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14.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有()A.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价格围绕交换价值上下波动C.价格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D.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E.价格围绕使用价值上下波动15.“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B.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E.时间和空间离不开人的抽象观念16.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经历的飞跃有()。A.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B.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C.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飞跃D.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的飞跃E.从初级阶段到小康社会的飞跃17.列宁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提出的精辟论述有()。A.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B.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C.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发展经济D.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E.指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18.下列选项中,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有()。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芳林新叶摧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E.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9.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因为()。A.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B.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C.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D.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E.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较量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0.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是()。A.与使用价值量成正比B.与使用价值量成反比C.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正比D.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E.与一定时间的商品价值总量无关三、判断题1.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2.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3.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要联系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去认识、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许许多多的问题。()4.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时代精神的反映。()5.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和紧密结合的趋势。()6.大银行可通过购买工业企业股票等方式参与和控制工业企业,把它们控制在自己手中。()7.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基本矛盾,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动力。()8.核心价值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9.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0.必须看到,当今困扰世界的很多问题,都是经济全球化造成的。11.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不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12.在共产主义社会,这个劳动时间将会大大缩短。人们只需要从事较少时间的劳动,就能为社会创造出足够的物质财富。()13.共产主义社会里仍然会有分工,但这是自觉的新式的分工,不再是生产者全面发展的限制。()14.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形态发展和交替的过程。()15.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16.跨国公司是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的大型垄断企业。()17.在任何国家,实现共产主义都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18.第二国际后期,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占了上风,最终导致第二国际解体。19.垄断是现代资本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20.近年来,西方社会不断出现不同群体、阶层的矛盾与冲突,甚至社会动荡。四、简答题1.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2.试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一、单选题1.D2.C3.C4.B5.A6.C7.A8.D9.A10.A11.A12.C13.C14.A15.C16.B17.D18.A19.D20.C21.A22.B23.C24.A25.B26.C27.D28.D29.A30.D31.A32.C33.B34.C35.B36.D37.C38.B39.B40.C二、多选题1.AB2.BC3.ACE4.ABCDE5.ABCDE6.ACE7.ABCDE8.ABCDE9.ABCD10.AC11.ABCDE12.BCDE13.BCDE14.AD15.AB16.ABC17.ABCDE18.BD19.ABCDE20.AD三、判断题1.对2.错3.对4.对5.对6.对7.对8.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