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以化人——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交流一、单选题1.[2023·重庆南开中学模拟]宋代诗人留下众多对乡村田园生活吟咏的诗句,为研究宋代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史料。从下列诗句描述的农业生产现象中,能够得岀的结论是()杨万里却破麦田秧晚稻,未教水牯卧斜晖。陈造半夜天晴一夜雨,前日麦地皆青秧。曹勋隔岁种成麦,起麦秧稻田。陆游处处稻分秧,家家麦上场。A.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B.理学思想影响文学创作C.农业生产技术有重大革新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2.[2023·西安市临潼区高三二模]扬州八怪中郑板桥的书法有自己的特色,他创出一种真隶相参的方法,杂以行草,给人的感觉楷不楷,隶不隶,行不行,草不草。这种书体他自己称为“破格书”。这种“破格书”()A.反映汉字书体的演变过程B.迎合商人尚奇求怪的心理C.颠覆了传统艺术表达方式D.体现创新和追求个性解放3.[2023·湖南高三3月联考]下面是先秦时期关于龙凤玉器的出土文物。据此可知()石家河文化玉凤西周玉龙战国玉龙A.先秦龙凤形象大体一致B.玉器加工技术有所退步C.玉石文化具有承袭特征D.玉饰品越发注重实用性4.[2023·河南郑州二模]商代受中原以外文明的影响,在农业作物中,出现了南方的稻与西方的麦;在建筑方法上,把南方的木结构与中原的夯土技术相结合,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主流。这体现了()A.集权促进文明交流B.早期国家已经形成C.商代文明影响广泛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5.[2023·湖南长沙一模]如图为内蒙古自治区出土的元代壁画《马球图》。据史书记载,元朝建立以后,贵族们在每年的端午节和重阳节都会举行大规模的马球比赛,胜者会得到丰厚的奖赏。这()A.得益于统治疆域的辽阔B.彰显着军事活动的兴盛C.促进了文人画的发展成熟D.反映出不同文化相互交融6.[2023·山东枣庄高三一模]如图为明清时期的《养正图解》书影。“养正”是明清最初级教育——蒙学的基本价值。所谓“蒙以养正”,是从人的先天根基开始,通过启蒙教育,将古代至宋明时期的思想精华传授给学生。明清时期的蒙学教育()A.全面夯实儿童的基础知识B.标志理学开始走向生活化C.重视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D.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7.[2023·河北沧衡八校高三上期中]孔子主张正名,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求整个社会严格遵守等级尊卑的伦理纲常制度。然而,他又高扬“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反对以出身贵贱作为辨别人才的标准。这表明孔子()A.追求人人平等的理想B.重视教育对社会秩序的作用C.维护下层民众的利益D.倡导“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8.[2023·重庆巴蜀中学月考]汉代董仲舒认为“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他还强调,天是能够赏善惩恶的最高主宰,它通过“正”天子而“正”天下,“天子有善,‘天’能赏之;天子有过,‘天’能罚之。”这些主张旨在()A.重塑社会道德秩序B.维护君主专制统治C.维护君臣伦理关系D.构建新的儒学体系9.[2023·福建联考]图1是建于北魏早期的云冈石窟第二十窟的主佛,其面相丰圆,大目高鼻、双耳垂肩。图2是建于北魏后期的龙门石窟宾阳中洞主佛半身像,其鼻翼较宽,鼻梁狭,高度降低,面相较为清秀,表情温和可亲。佛像造像的这一转变说明()A.三教并行格局形成B.社会风气变化显著C.佛教本土化的趋势D.本土宗教传播广泛10.[2023·遂宁市三模]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学说。黄宗羲认为君臣有共同的职责,都是为民谋利。顾炎武告诫君主及其各级官吏,不敢于百姓之上任意妄为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我享乐。这反映了明清之际思想家()A.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华B.导致经世致用思想盛行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D.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11.[2023·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九九”乘法表在先秦典籍如《管子》《荀子》与《战国策》中偶有提及,更多的记载频见于两汉文献。如图为湘西里耶出土的载有乘法口诀的秦简。据此可知,秦汉时期()湘西里耶秦简“乘法口诀”表(残片局部)A.数学成就已经领先世界B.社会经济活动有所发展C.中国数学形成完整体系D.文化繁荣推动社会进步12.[2023·江苏省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期中考试]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仁者丹心”“悬壶济世”是对医者的极髙评价。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A.以社会教化为主要追求B.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C.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D.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二、综合题13.[2023·北京卷,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南学与北学南北朝时期,儒学有南学与北学之分。“南北所治,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南方儒士大多濡染玄风,注重探寻玄学义理;北学严守汉儒传统,注重名物训诂。南、北儒士研习经书,偏重不同的注本(对儒家经典的注释本)。以《左传》为例,南朝流行“杜预注本”,北朝流行“服虔注本”。然而,南梁崔灵恩常引用“服虔注本”来诘难“杜预注本”,引领论辩之风。北魏有名儒“兼读杜、服,隐括(修订)两家,异同悉举”。这一时期,南北政权常互派使节,他们也往往借机相互考校儒学。隋灭陈后,将大量士人迁至北方。隋炀帝大举征召儒生,“使相与讲论得失于东都(洛阳)之下”,胜出者多为南方儒士。其后他们大多在北方活动和授徒。唐初,“四方儒士,多抱负典籍,云会京师”。唐太宗下诏统一五经文本和注释。孔颖达兼采南北,撰成《五经正义》,高宗时颁行全国,成为官方经学定本。(1)指出南北朝时期南学与北学分立的时代背景。(6分)(2)概述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儒学走向统一的过程及意义。(8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在今天湖北境内,中国的传世文献从来没有记载过周代一个叫曾国的诸侯国。1978年,曾侯乙墓的发现却证明历史上湖北的随州确实存在着一个姬姓曾国。史籍中明确记载这一地区只有一个随国,但却从未见随国青铜器出土。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的不一致,引发了学者们关于“曾国”和“随国”两个国名关系的争论,有的学者认为曾随为一国,有的学者认为曾国绝不可能是随国。直到2019年,这场争论才得以平息。考古学家在湖北随州枣树林发现春秋中晚期的曾国墓葬群,出土铜器2000余件,其中礼器近600件。三组大墓的墓主人分别为曾公求及其夫人渔、曾侯宝及其夫人芈加、曾侯得,三组大墓均出土有编钟,同一墓葬均出土带有周文化和楚文化两种不同文化因素的铜鼎。以下为曾侯宝夫人、楚王女儿芈加墓出土的部分文物及其铭文:铭文:楚王媵随仲芈加大意为:楚王嫁女儿芈加到随国的陪嫁。铭文:伯括受命,師禹之绪,有此南洍。余文王之孙,穆侯元子,出邦于曾……以长辝夏。大意为:伯括受命,遵循大禹的功业,被分封到南土,在曾地建邦。我是周文王的后裔,穆侯的长子,通过统治曾国,光大“夏”的功业。(1)考古发现如何解决了“曾随之谜”?(6分)(2)此次考古发现可以印证周代的哪些史实?结合材料加以说明。(8分)参考答案1.解析:据材料“却破麦田秧晚稻”“起麦秧稻田”等可知,土地实行稻麦轮作,所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故选A项;理学思想的核心是“理”是万物的本原,强调格物致知和存天理灭人欲,材料信息是人们耕作繁忙的景象,所以不能体现理学思想影响文学创作,排除B项;材料中稻麦轮作属于耕作制度,不属于农业生产技术,排除C项;材料只有农产品的种植,没有农产品的收获以及销售,所以不能体现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排除D项。答案:A2.解析:“他创出一种真隶相参的方法,杂以行草,给人的感觉楷不楷,隶不隶,行不行,草不草”表明这种方法打破常规,不是中规中矩的书法形式,超出了以往书法的格局框架,表明他的创新性和带有个性解放的特点,故选D项;汉字书体的演变过程早在清朝以前就基本定型,“破格书”是超越传统书法形式的新内容,排除A项;材料并未表明“破格书”受到了商人阶层的追捧,因此不能说是为了迎合商人的喜好,排除B项;书法不等于所有艺术,因此书法上的一种新形式不能判定艺术被颠覆了,排除C项。答案:D3.解析:图示中不同时期雕琢的龙凤玉石的造型具有相似的特征,即首尾呼应,盘成圆形。因此,先秦时期,我国的玉石文化具有承袭的特征,故选C;龙和凤是两种不同的祥瑞物,各有各的造型,玉石的形状不等于龙和凤的形象,排除A;战国玉龙表面上的加工工艺虽然不如前者,但不能因个例就断定玉器加工技术退步了,排除B;三件出土文物都没有体现出实用性,即没有提及它们有何功用,而且饰品重在审美而非实用,排除D。答案:C4.解析:由材料“出现了南方的稻与西方的麦”“把南方的木结构与中原的夯土技术相结合”可知商代的农作物和建筑方法上都受到其他地域文明的影响,呈现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故选D项;商代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统一六国后建立集权统治,排除A项;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其他地域对商代的影响,而非商代文明影响其他地域,排除C项。答案:D5.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端午节和重阳节及马球都是汉族的传统节日、节目,而材料中元朝建立后“端午节和重阳节都会举行大规模的马球比赛”,这反映出不同文化相互交融,故选D项;根据材料可知,举办马球比赛一般是在重大节日,主要是为了娱乐,与疆域辽阔无关,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马球比赛与军事活动有关,也有娱乐的目的,并不单是彰显军事活动的兴盛,材料的目的是凸显不同文化的交融,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文人画的特点是集文学、书法篆刻、绘画等多种艺术于一体,而元代壁画《马球图》反映了当时打马球的场景,因此是写实画,排除C项。答案:D6.解析:根据材料“蒙学的基本价值”“是从人的先天根基开始,通过启蒙教育,将古代至宋明时期的思想精华传授给学生”等信息可知,明清时期的蒙学教育重视人的先天根基,通过启蒙教育实现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C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明清时期的蒙学教育是启蒙教育,而不是夯实儿童的基础知识,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明清时期的蒙学通过启蒙教育实现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无法得出理学开始走向生活化的结论,B项错误;明清时期的启蒙教育有利于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不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D项错误。答案:C7.解析:孔子主张整个社会严格遵守等级尊卑的伦理纲常制度,他宣扬“有教无类”是为了教育更多的人来维护等级尊卑,即重视教育对社会秩序的作用,故选B项;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求整个社会严格遵守等级尊卑的伦理纲常制度”等信息可知,孔子并不是要追求人人平等的理想,排除A项;孔子是奴隶主阶级的代表,维护的是周朝奴隶制下的等级制度,所以不是维护下层民众的利益,排除C项;题目主旨并不是教学方法的内容,而是主张教育是用来维护等级秩序的,排除D项。答案:B8.解析:材料中董仲舒认为“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天子有善,‘天’能赏之;天子有过,‘天’能罚之”,天子的“善”和“过”只能由“天”进行赏罚,强调君权神授下天子的特殊地位,实质上是维护君主的专制统治,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董仲舒强调的天人合一的主张,试图通过“天”来约束天子,遵循天道,实行仁政,并未体现重塑社会道德秩序的目的,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天”和“天子”的关系,并非君臣的关系,排除C项;董仲舒构建新的儒学体系以适应统治者的需要,最终被统治者采纳,所以构建新的儒学体系是达到目的的方式,并非目的,排除D项。答案:B9.解析:据材料可知,从北魏早期到北魏后期,佛教造像由异域形象向本土人物形象转变,这一转变说明佛教本土化的趋势,故选C项;隋唐时期形成三教并行的格局,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佛像造像的转变不能说明社会风气变化显著,排除B项;佛教不属于本土宗教,排除D项。答案:C10.解析:根据“君臣有共同的职责,都是为民谋利”“不敢于百姓之上任意妄为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我享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和顾炎武都提出了以民为本的思想和主张,而这些主张是对孟子民本思想的继承,所以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是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华,故选A项。答案:A11.解析:据材料“‘九九’乘法表在先秦典籍如《管子》《荀子》与《战国策》中偶有提及,更多的记载频见于两汉文献”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秦汉时期“九九”乘法表出现的频率高于先秦时期,秦汉以来社会稳定,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数学计算的需求增加,这样的计算口诀有助于人们日常生活便捷、快速地进行统计,是人们社会生产生活发展的客观结果,故选B项;材料仅涉及在中国发现乘法口诀并得到发展,没有明确世界其他地区的数学发展成就,故“领先世界”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体系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材料仅涉及中国数学中的一个口诀,没有明确中国数学内容具体的其他构成,故“形成完整体系”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文化繁荣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材料仅涉及“九九”乘法表从战国到秦汉的应用普及,没有明确其他文化领域的具体发展情况,故“文化繁荣推动社会进步”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答案:B12.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力外包招聘合同范本
- 2025年德州年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
- 劳动合同范本 股权
- 企业借贷合同质押合同范本
- 代理分红合同范本
- 买门头房合同范本
- 动迁协议合同范本
- 东莞摆摊餐饮转让合同范本
- 任意拆解合同范本
- 制作车辆抵押合同范本
- XX拦河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GB/T 9787-1988热轧等边角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GB/T 7031-2005机械振动道路路面谱测量数据报告
- 马工程教材《公共财政概论》PPT-第十二章 财政体制
- GB/T 23457-2009预铺/湿铺防水卷材
- GB/T 17614.1-2015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变送器第1部分:性能评定方法
- 财务工作督导检查记录表
- 舆情大数据监测平台建设方案
-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课件
- 水利工程设计变更表格
- 毕业设计(论文)-巴哈赛车悬架系统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