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概述第三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第二节安全生产管理基本原理第三章安全生产管理119第四节生产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概述第一节120121一、安全生产管理的定义安全生产管理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科学的一个分支,简称为安全管理。所谓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122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涉及企业中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档案等。在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生产责任制。123二、安全生产管理的作用和性质1.安全生产管理的作用在安全工作中,安全生产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安全生产管理是控制事故、实现安全的极其重要的手段。(2)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措施要靠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3)做好安全生产管理,有助于推进企业全面工作的进步。1242.安全生产管理的性质安全生产管理具有的主要性质有:(1)长期性。安全生产问题产生和存在贯穿生产活动的始终。(2)科学性。安全生产有其自身规律性,涉及广阔的知识领域,需要人们探索、认识和实践。(3)预防性。安全生产管理就是保障安全生产,防止事故的发生。(4)专业性。安全生产管理能形成一门专业管理学问,是工业生产对安全提出的特殊需要,也是安全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产物。125三、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1.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状况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是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的安全需求的逐步提高而进行的。初期阶段的安全生产管理,可以说是纯粹的事后管理,即完全被动地面对事故,无奈地承受事故造成的损失;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之后,管理者采用了条例管理的方式,即事故后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或采取一定的安全技术措施控制系统或设备的状态,避免事故的再发生,这时已经有了事故预防的概念。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诞生则成为现代化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标志。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1262.安全生产标准化我国现行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构建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企业通过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员全过程参与,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全面管控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的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工作,实现安全健康管理系统化、岗位操作行为规范化、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作业环境器具定置化,并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基本原理第二节127128一、系统原理1.系统原理的含义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学的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它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理论、观点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即用系统论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129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任何管理对象都可以作为一个系统。系统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子系统可以分为若干个要素,即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按照系统的观点,管理系统具有6个特征,即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和适应性。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生产管理的一个子系统,包括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安全防护设备与设施、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和规程,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等。安全贯穿于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安全生产管理是全方位、全天候且涉及全体人员的管理。1302.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1)动态相关性原则。动态相关性原则,即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显然,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2)整分合原则。高效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该原则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制定整体目标和进行宏观决策时,必须将安全生产纳入其中,在考虑资金、人员和体系时,都必须将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考虑。131(3)反馈原则。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成功、高效的管理,离不开灵活、准确、快速的反馈。企业生产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必须及时捕获、反馈各种安全生产信息,以便及时采取行动。(4)封闭原则。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这就是封闭原则。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各管理机构之间、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之间,必须具有紧密的联系,形成相互制约的回路,才能有效。132二、人本原理1.人本原理的含义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人本原理。以人为本有两层含义:一是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面上,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二是在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统的各环节,都需要人来掌管、运作、推动和实施。1332.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1)动力原则。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这就是动力原则。管理系统有3种动力,即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2)能级原则。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单位和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并且可以按照能量的大小顺序排列,形成管理的能级,就像原子中电子的能级一样。在管理系统中,建立一套合理能级,根据单位和个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发挥不同能级的能量,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这就是能级原则。134(3)激励原则。管理中的激励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的刺激,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是激励原则。人的工作动力来源于内在动力、外部压力和工作吸引力。(4)行为原则。需要与动机是人的行为的基础,人类的行为规律是需要决定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行为指向目标,目标完成后,需要得到满足,于是又产生新的需要、动机、行为,以实现新的目标。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135三、预防原理1.预防原理的含义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这就是预防原理。在可能发生人身伤害、设备或设施损坏以及环境破坏的场合,事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1362.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1)偶然损失原则。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这就是事故损失的偶然性。因此,无论事故损失大小,都必须做好预防工作。(2)因果关系原则。事故的发生是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的最终结果,只要诱发事故的因素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或迟或早而已,这就是因果关系原则。137(3)3E原则。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可归结为4个方面: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以及管理原因。针对这4个方面的原因,可以采取3种预防对策(3E原则),即工程技术(Engineering)对策、教育(Education)对策和法制(Enforcement)对策。(4)本质安全化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是指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本质安全化原则不仅可以应用于设备、设施,还可以应用于建设项目。138四、强制原理1.强制原理的含义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这就是强制原理。所谓强制就是要求绝对服从,不必经被管理者同意便可采取控制行动。1392.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1)安全第一原则。安全第一就是要求在进行生产和其他工作时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当生产和其他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于安全,这就是安全第一原则。(2)监督原则。监督原则是指在安全工作中,为了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得到落实,必须明确安全生产监督职责,对企业生产中的守法和执法情况进行监督。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第三节140141一、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贯彻国家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政策的行动指南,是生产经营单位有效防范生产、经营过程安全风险,保障从业人员安全健康、财产安全、公共安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措施。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生产经营的安全生产实际,以生产经营单位名义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的规范性文件。一般包括规程、标准、规定、措施、办法、制度、指导意见等。14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建设,其核心就是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控制。按照安全系统工程和人机工程原理建立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系,一般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分为4类,即综合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安全管理制度、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环境安全管理制度。一般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系应主要包括这4类内容,高危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还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和完善。1431.综合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指标和总体原则;(2)安全生产责任制;(3)安全管理定期例行工作制度;(4)承包与发包工程安全管理制度;(5)安全设施和费用管理制度;(6)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7)危险物品使用管理制度;(8)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44(9)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10)交通安全管理制度;(11)防灾减灾管理制度;(12)事故调查报告处理制度;(13)应急管理制度;(14)安全奖惩制度。1452.人员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教育培训制度;(2)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使用和管理制度;(3)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管理制度;(4)特种作业及特殊危险作业管理制度;(5)岗位安全规范;(6)职业健康检查制度;(7)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463.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1)“三同时”制度;(2)定期巡视检查制度;(3)定期维护检修制度;(4)定期检测、检验制度;(5)安全操作规程。4.环境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标志管理制度;(2)作业环境管理制度;(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47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通过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对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极为重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从培训的人员、方式、内容等方面,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1481.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指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厂长、经理、(矿务局)局长、矿长(含实际控制人)等。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管理人员,以及未设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生产经营单位专职、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等。149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国家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150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国家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15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必须依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制定的安全培训大纲实施。1522.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规范和加强了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和管理工作。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为特种作业人员。特种作业的范围由特种作业目录规定,包括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修理作业、煤矿安全作业、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石油天然气安全作业、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烟花爆竹安全作业,以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认定的其他作业。153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工作实行统一监管、分级实施、教考分离的原则。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接受与其所从事的特种作业相应的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从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可以在户籍所在地或者从业所在地参加培训。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的机构,应当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教学安排,并按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制定的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大纲和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大纲进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154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为6年,在全国范围内有效。特种作业操作证每3年复审1次。特种作业人员在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内,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经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同意,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复审时间可以延长至每6年1次。特种作业操作证申请复审或者延期复审前,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参加必要的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8学时,主要培训法律、法规、标准、事故案例和有关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等知识。再复审、延期复审仍不合格,或者未按期复审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失效。1553.其他从业人员的培训生产经营单位的其他从业人员是指除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以外,该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所有人员,包括其他负责人、其他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各岗位的工人,以及临时聘用的人员。(1)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是指厂、车间、班组的安全教育培训。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是我国多年积累、总结并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方法。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的形式、方法以及考核标准各有侧重。(2)岗位安全教育培训。岗位安全教育培训是指连续在岗位工作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主要包括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安全考试和专题安全教育培训3个方面。156三、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出5点要求,要求“必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16年4月28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全面部署开展“两个体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1572021年《安全生产法》第四条修改、增加了生产经营单位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内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当前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1581.风险分级管控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的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可按照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有效管控安全风险进行。1592.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指出,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160四、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一般是指针对破坏力强的生产安全事故所采取的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等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与工作。其主要目标是:对事故灾难作出预警,对事故隐患进行处理,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对可能出现的状况编制应急预案,并进行应急演练,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反应,减少损失;控制事故灾害发生与扩大;开展有效救援,减少损失和迅速组织恢复正常状态。161应急管理是对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理念。事故应急管理过程是动态的,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事故应急管理过程如图所示。尽管在实际情况中,这些阶段往往是交叉的,但每一阶段都有其明确的目标,而且每一阶段又是构筑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之上,因而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的相互关联,构成了重大事故应急管理的循环过程。事故应急管理过程1621.预防在事故应急管理过程中,预防有两层含义,一是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二是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的严重程度,如加大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工厂选址的安全规划、减少危险物品的存量、设置防护墙,以及开展公众教育等。从长远看,低成本、高效率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1632.准备应急准备是事故应急管理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应急准备是指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而事先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称,包括意识、组织、机制、预案、队伍、资源、培训演练等各种准备。应急准备并不仅仅针对应急响应,它为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等各项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支撑,贯穿事故应急管理的整个过程。从应急管理的阶段看,应急准备工作体现在预防工作所需的意识准备和组织准备,响应工作所需的人员准备,应急恢复工作中所需的资金准备等各阶段的准备工作;从应急准备的内容看,其组织、机制、资源等方面的准备贯穿整个事故应急管理过程。1643.响应应急响应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以后进行的各种紧急处置和救援工作。及时响应是应急管理的又一项主要原则。应急响应的主要措施包括:进行事故预警与通报,启动应急预案,开展消防和工程抢险,实施现场警戒和交通管制,紧急疏散事故可能影响区域的人员,提供现场急救与转送医疗,评估事故发展态势,向公众通报事态进展等一系列工作,其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1654.恢复应急恢复是指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所进行的各种善后工作。应急恢复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恢复工作包括短期恢复和长期恢复。短期恢复也可以理解为应急响应行动的延伸。短期恢复工作包括向受灾人员提供食品、避难所、安全保障和医疗卫生等基本服务。在短期恢复工作中,应注意避免出现新的紧急情况。长期恢复的重点是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活的恢复,包括重建被毁的设施和房屋,重新规划和建设受影响的区域等。在长期恢复工作中,应吸取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经验教训,开展进一步的突发事件预防工作和减灾行动。166五、安全文化1.安全文化定义1986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在(INSAG-1)《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评审会的总结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安全文化这一术语。1991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在(INSAG-4)《安全文化》中首次提出了安全文化的定义,即“安全文化是存在于组织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167目前国内外关于安全文化的定义有很多,不同的人和组织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概念。安全文化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如傅贵教授从狭义的角度,提出“安全文化就是安全理念”。“安全理念”为组织成员个人所表现、为组织成员所共同拥有、是组织整体的安全业务(工作)的指导思想。《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9004—2008)给安全文化下的定义是:被企业组织的员工群体所共享的安全价值观、态度、道德和行为规范组成的统一体。1682.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指通过综合的组织管理等手段,使企业的安全文化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自身内部的和外部的文化特征,引导全体员工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实现在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通过全员参与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进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模式如图所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模式1693.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层级《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9005—2008)依据企业安全文化的测评结果与重要指标特征,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划分为6个层级,每个层级都对应1个参考分值和重要指标特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层级划分表见表。将实际测评的分值与参考分值相对照,就可以评估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层级,同时可以了解该层级企业安全文化表现出来的重要特征。170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层级划分表171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层级划分表172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层级划分表生产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第四节173174一、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预防和消除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对设备设施的“一生”进行安全管理即全过程管理,它包括从设计、制造到安装、使用、维修直至报废的全过程,各个阶段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不同的内容。如设计阶段要考虑可靠性、维修性、操作安全要求等方面的问题;设备制造安全管理的重点是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同时要保证设计中的各项安全要求在制造过程中全面实施;设备使用阶段企业应对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台账,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各种安全设施以及检测与监测设备,定期检查维护并做好记录等。1751.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八条规定,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为确保建设项目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生产标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企业在进行建设项目时,项目中的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实施“三同时”管理。176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使用取得许可生产并经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应当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书。登记标志应当置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岗位责任、隐患治理、应急救援等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规程,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177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4)特种设备及其附属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记录;(5)特种设备的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应当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178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应当将定期检验标志置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方可继续使用。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修理价值,或者达到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报废条件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依法履行报废义务,采取必要措施消除该特种设备的使用功能,并向原登记的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证书注销手续。179二、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作业现场是由人、机和环境所构成的一个生产场所,在这个生产场所里,有生产作业人员,有生产用的各种设备装置、原材物料、产成品、各类工具和其他杂物,还有作为设备动力源的蒸汽、电、燃油等。1801.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管理(1)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类型。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2)用手代替工具进行操作。3)冒险进入危险场所。4)攀、坐不安全位置。5)未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6)存放物体不当,特别是对易燃易爆危险品和有毒物品处理不当。181(2)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途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途径主要有:1)规范操作人员的安全行为。为克服人的不安全行为,就需要对人的作业行为有一定程度的约束,即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制定出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者的行为,并经常教育操作人员自觉遵章守纪。2)发动班组成员共同制定章程。在制定符合安全行为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时,切忌用硬性规定的办法,应发动全体班组成员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归纳整理,然后作为大家的行动准则,这样,才能实现人人自觉遵守、相互监督的良好的班组安全氛围。1822.对物的不安全状态的管理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因物的不安全状态引发的事故,一般是物体以某种方式向外释放能量,并作用于人体和其他物体,导致人体受到伤害、其他物体遭到损坏的后果。(1)物的不安全状态的类型。物的不安全状态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不全或存在缺陷,如无防护罩或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无安全保险装置,无报警装置,无安全标志,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等。183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存在缺陷,包括设计不当,结构不符合安全要求,如制动装置有缺陷,工件有锋利毛刺、毛边等;强度不够,如起吊重物的绳索不符合安全要求等;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如设备超负荷运转等;维修、调整不良,如设备保养不当、设备失灵等。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如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鞋等缺少或存有缺陷。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如照明光线不良,通风不良,作业场所狭窄,作业场地杂乱,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等。5)原材料、产品(或中间产品)因其物理、化学性质,也会构成一定的危险性,即不安全状态。184(2)加强对物的不安全状态的管理的途径。物的不安全状态在生产过程中总是存在的,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物的不安全状态经过人们的检查、发现和整改而被消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的不断进行,又可能重复出现或产生新的不安全状态。因此,对物的不安全状态的管理也是一件经常性的工作。班组要结合各自作业场所的特点,做好对物的不安全状态的管理。1)加强对作业场所的安全检查,及早发现问题,依靠本班组的力量整改或报告上级,及时妥善地整改。2)加强生产设备管理,按规定做好设备和安全设施、防护装置的维护保养,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1853)不断完善工艺设计,改善作业条件,尽可能地采用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并不断改进操作方法。4)设备布置、物料堆放要尽可能地科学合理,保持通道畅通。5)彻底清除与本班组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设备租赁解除律师函
- 能源供应合同备案制度
- 建筑监理基础施工协议
- 农业创新园区停车场改造合同
- 钻孔工程安全生产考核合同
- 环保工程木地板工程合同
- 医院管理团队聘用合同
- 租用合同样本:消防设备
- 护理科研项目管理与实施
- 药品采购绩效评估体系
- 锅炉控制器modbus协议支持说明
- 粉末涂料有限公司危废库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制度全
- 住宅物业危险源辨识评价表
- 世界主要国家洲别、名称、首都、代码、区号、时差汇总表
- 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铁一中学九年级(上)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 《报告文学研究》(07562)自考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安全操作规程
- 电源日常点检记录表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题卡2
- 钢轨接头位置及接头联结形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