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拓展讲义: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的形象-2023年初升高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原卷版)_第1页
专题13 拓展讲义: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的形象-2023年初升高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原卷版)_第2页
专题13 拓展讲义: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的形象-2023年初升高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原卷版)_第3页
专题13 拓展讲义: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的形象-2023年初升高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原卷版)_第4页
专题13 拓展讲义: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的形象-2023年初升高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3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的形象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学会鉴赏人物形象;学会鉴赏景物形象;3、学会鉴赏事物形象。知识梳理知识梳理分析人物形象一、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诗中主人公的形象),二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诗人的自我形象)。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鉴赏人物形象应以人物(肖像、行为、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为依据,以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为角度来进行赏析。二、鉴赏人物形象的“四法”1.审读标题,挖掘信息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目以传神。诗歌题目常常能传出很多重要的信息。如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交代了季节、时间和送别的主题,对于把握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知人论世,关注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对把握诗歌的人物形象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不同时代的作家,其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内容和寄寓的情感是不同的。同一作者,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遭遇不同,处境不同,其作品的感情基调也不一样。例如李清照前期生活幸福美满,夫妻志同道合,伉俪相得,其词轻快、爽朗,充满生活情趣;后期遭受战乱,夫妻分离,自然就比较悲伤、哀怨、凄婉。3.整体感知,确定身份分析人物形象,要从诗歌整体上把握。区分人物形象是哪一类,为其大体定位。如杨炯的《从军行》,通过整体阅读,可大体给“书生”定位:一个充满血性、志在驰骋沙场、渴望建功立业的书生形象。4.抓关键词,分析特征塑造人物形象,诗人往往运用关键词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完成,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句,也就能快速地把握诗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抓住“宦游人”“偏惊”“归思”“沾巾”等词可以分析出诗人宦游异乡、伤感思归的形象特征。三、答题模板:诗歌描写了一个(特征)的(身份)形象,诗句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什么(或翻译重点诗句),作者通过xx形象表达XX感情。鉴赏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最物和人文最物。诗中的景物作为意象,已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诗中多个意象的组合,可以营造出某种意境。对诗中景物形象的赏析,不能只停留在景物的形态等外部特征上,还应揭示出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即“一切景语皆情语”。一、答题技巧与步骤:概括特点+描摹图景+挖掘内涵(分析事物形象)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曲折地表现自己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分析事物形象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1)提炼特征,描写对象;(2)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3)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答题步骤:第一步:概括景象特点。第二步:描摹诗歌图景。第三步:剖析作者思想。二、答题模板:这首诗描绘了xx画面,营造了一种XX的氛围,抒发了作者xx的感情。分析事物形象古典诗歌中有一类诗叫“咏物诗”,这类诗歌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大自然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如咏物诗中常见的松、梅、竹、兰等。如于谦的《石灰吟》中,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一、答题技巧与步骤第一步: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第三步: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二、答题模板:诗中塑造了xx形象,xxx(联系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抒写xxx之情(概括形象的意义)。专项练习专项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题泉州王梅溪先生祠堂①戴复古堂堂大节在朝廷,名重当时太华轻。乾道②君臣千载遇,先生议论九重惊。人歌黄霸③思遗爱,我颂朱云④有直声。一瓣清香拜图像,英风凛凛尚如生。【注】①原题后尚有“徐竹隐直院谓梅溪古之遗直,渡江以来一人而已”二句。王梅溪:名十朋,号梅溪,南宋大臣。②乾道:孝宗年号。③黄霸:西汉著名循吏,为政外宽内明,力劝耕桑,推行教化,治行为当时第一。④朱云:汉成帝时人,以直臣闻名于世。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先直接赞美王梅溪先生的志节,后用衬托手法表现他的名声之大。B.颔联意谓君臣际遇是千载难逢的,梅溪先生议论国家大事,令帝王惊叹。C.颈联用典,意在表达作者对循吏黄霸和直臣朱云的赞美之情,感情真挚。D.尾联点题,诗人瞻仰拜祭梅溪先生的遗像,感觉他英风凛凛,一如生前。2.在作者的心目中,王梅溪先生是怎样的形象?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西亭子言怀①张谓数丛芳草在堂阴,几处闲花映竹林。攀树玄猿呼郡吏,傍溪白鸟应家禽。青山看景知高下,流水闻声觉浅深。官属②不令拘礼数,时时缓步一相寻。[注]①本诗约作于诗人大历年间任潭州刺史时。②官属:主要官员的属吏。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的“数丛芳草”“几处闲花"写西亭子景致之清丽,流露出诗人的恬适之情。B.“玄猿呼郡吏”是人们到西亭子游玩时所看到的情景,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C.诗人以看景知高下、闻声知水深,突出了自己的赏景经验之丰富与观察力之敏锐。D.这首诗的语言朴素平淡,而平淡中又有着深远的情致,与陶渊明的诗歌语言相似。4.尾联的意思是什么?它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落叶送陈羽

韩愈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复归。飘飘终自异,邂逅暂相依。悄悄深夜语,悠悠寒月辉。谁云少年别,流泪各沾衣。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暂”字表明了两人偶然相遇但马上又要分别的境况。B.“悄悄深夜语”写出了两人友情的深厚,交谈的热烈。C.“悠悠寒月辉”寓情于景,以月之寒冷村托出情之深切。D.尾联描写了两人泪眼相对、依依惜别的场景,给人以画面感。6.诗中“落叶”和“断蓬”的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临江仙五代•徐昌图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7.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开头描述行远之人饮罢饯行酒,辞别亲故西去的情景,作者感慨身世,自比“飘蓬”,写出词人的浪迹漂泊之苦。B.“烟柳重重”既是状景也是写情。词人看到烟柳迷茫却看不到人,更添内心苦闷。写“烟柳重重”,实际上也就是“离情重重”,是把抽象、无形的愁情寄托在具体形象的烟柳中来表现而已。C.下阕想象离别后独自忍受孤独的景象,其中“潮平淮月朦胧”通过气氛的渲染和景物的烘托,写出词人在朦胧的月色下内心的迷茫和对未来团聚的期望。D.综观全词,一个“愁”字贯穿全篇,本词语言典雅蕴藉,情感真切隽永,耐人寻味,有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8.“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两句用哪些意象?营造出一种怎样的意境?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塞下曲(其三)李白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①。阵解星芒②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③,独有霍嫖姚④。【注】①天骄:匈奴曾自称“天之骄子”。②星芒:古人认为客星呈现白色的光芒,就是战争的征兆。③麟阁:麒麟阁,汉代阁名,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绘十一位功臣像于其上。④霍嫖姚:指霍去病。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如风驰电掣一般,既说明兵强马壮、军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军情紧急的紧张气氛。B.颔联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厮杀的场景,在“弯弓”与“插羽”之间就迅速地结束了战争,照应了首联的内容。C.颈联描写“破天骄”后的战场景象,战争结束后,敌军营寨空无一人,战争的气氛消失,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D.尾联是说军队凯旋后只有像霍嫖姚那样的大将才能被绘像于麒麟阁,“独有”二字略有讽刺当政者之意。10.诗人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塑造了将士们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金陵驿二首(其二)①文天祥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②人间说丈夫。[注]①此诗写于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被俘后,次年押赴元都燕京,途径金陵时所作。②消得:一定要。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用“金瓯失壮图”的比喻,形象交代了南宋家国沦陷、江山尽失的背景。B.“衮衣颠倒落泥涂”,用借代的修辞,表现南宋皇帝向元朝俯首称臣的悲惨境况。C.颔联借用蜀帝杜宇的典故,表达诗人空余一腔报国热血,将要自杀殉国的悲叹。D.颈联诗人借“秋风”、“寒月”渲染悲凉氛围,烘托国亡家破、老而无依的孤苦心境。12.尾联表现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拓展提升拓展提升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少年行四首【其三】王维一身能擘①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②。【注】①擘:开弓。②五单于:汉宣帝时匈奴内乱,分裂为五个单于,这里指敌军首领。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两句,以特写镜头来写少年英武矫健的身姿;三、四两句,从对方着笔来写少年的勇武形象。B.开头两句中,“一”与“千”两字形成了数量上的对比,在鲜明的对照中,凸显少年过人的胆略和武艺。C.诗中的“五单于”是借汉事喻唐事,王昌龄《出塞》中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也用了这种手法。D.全诗语言简练,刻画人物生动传神,通过截取张弓射敌的特定动作,使人物形象具有很强的动感和立体感。14.全诗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少年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渔家傲引洪适子月①水寒风又烈,巨鱼漏网成虚设。圉圉②从它归丙穴③,谋自拙④,空归不管旁人说。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妻子一船衣百结,长欢悦,不知人世多离别。注:①子月,农历十一月。②圉圉,困而未舒的样子。③丙穴,地名,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南,这里借指巨鱼所生活的深渊。④谋自拙,自认酶气,谋抽。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寒风又烈”,是为下文张本,渔人的劳动、生活、思想,皆与这种特定气候相关联。B.“从”,“任从”的意思,任从那巨鱼回到深渊,“从”表现渔人毫不在乎的豁达情怀。C.“衣百结”尤其着力,渔家的窘迫困顿,生活的种种艰辛与不易,都浓缩在这三字之中。D.“不知”一句,对当时社会现实进行揭示,名为渔人的“不知”,实为作者的“深知”。16.渔夫是常见的意象,试将本词中的渔夫与柳宗元《江雪》中“独钓寒江雪”的渔翁作比较,概括说明二者的不同。三、感受唐宋诗情冬柳[唐]陆龟蒙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采桑子[宋]欧阳修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17.对两篇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诗不写自己的窗刚好对着一行柳树,而写柳树对着诗人的门窗,显得新奇别致。B.陆诗前两句写柳的位置和衰落,是静景;后两句写风吹枝断、鸥鸟惊飞,是动景。C.欧阳词上片写游人往来、管弦声声,是以声衬寂,着力表现了西湖的恬静脱俗。D.欧阳词下片写夜晚泛舟的欢愉,因为无法驾乘神鸟,只好退而求其次,在舟中寻找成仙之感。18.请结合情境,比较分析陆诗与欧阳词中“鸥”这个意象的不同特点。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邹明府游灵武①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①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1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颈联写邹明府冒着边关风雪远游朔方,一路狂风暴雪,都看不到他的踪迹,说明了其旅途艰险。B.诗中的“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被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C.诗中的“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D.尾联写邹明府到了灵州,每天早上能听见报晓的号角声,家里的客房根本没有人开过。这一联是实写。20.请简要分析邹明府这一人物形象。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庾信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注]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周时期所作。2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作借中夜操琴、书卷满床的情景和白露明月、萤火漂流的秋色,构成凄清孤寂之境。B.“残月”两句由“中夜”暗渡而来,对仗工整,表达出时光流逝但诗人悲哀如故之情。C.“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已有庄子般厌弃官场、旷达闲适之情。D.“露泣”两句烘托出诗人凄凉哀伤,也象征着诗人往昔功名之心已如萤火般破碎漂流。22.本诗使用了“琴”“书”两个意象,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题元丹丘山居李白故人栖东山,自爱丘壑美。青春卧空林,白日犹不起。松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羡君无纷喧,高枕碧霞里。2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照应题目,交代了友人栖居的地点,并说明了他选择山居的具体原因。B.大好春光静卧山林,日头高照犹不起床,一个疏懒不羁、虚度青春的形象跃然纸上。C.最后两句用对话的语气,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这种沉浸烟霞、不受纷扰生活的羡慕。D.这首诗融叙述、描写和抒情于一体,语言清新,音韵和谐,情感率真,韵味悠长。24.诗中“松风”“石潭”两个意象对表现人物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怨歌行[汉]班婕妤【注】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注】班婕妤:名班姬,少有才学,善辞赋,成帝时选入后宫,不久立为婕妤,后为赵飞燕所谮而失宠,幽居于长信宫。2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以团扇自比,托物言志,通过写团扇从“出入君怀袖”到“弃捐箧笥中”的经历,寄托了自己深沉而幽怨的情感。B.齐地盛产丝绢,诗人以新裁齐纨的鲜洁和精美,以及如明月一般的团扇,来喻指女子的品质纯美和容貌皎洁。C.整首诗欲抑先扬的反衬手法和绮丽清简的语言颇值玩味,前三句写纨扇之光彩旖旎,后两句写哀叹衰颓,跌宕起伏,令人动容。D.诗歌第五句,诗人把团扇弃置于箧笥之中,表现出自己对薄情男子毅然决绝的态度,令人产生对始乱终弃的男子的谴责。26.这首诗刻画出抒情主人公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八、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高荷元稹种藕百余根,高荷才四叶。飐①闪碧云扇,团圆青玉叠。亭亭自抬举,鼎鼎难藏擪②。不学着水荃③,一生长怙怙④。【注释】①飐(zhǎn),颤动;②擪(yè),按、压;③荃,一种水草;④帖(tiē),安定,安宁。2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余根”“才四叶”对举,“才”字感喟颇深,突出高荷的难得。B.“飐闪”一词写出风吹叶动之状,以“碧云扇”喻荷叶,生动贴切。C.“团圆青玉叠”一句表现出圆润、碧绿的荷叶交相叠映的动人之姿。D.“亭亭”“鼎鼎”两词表现出荷叶借风昂首、挺举不弯的超拔之姿。28.诗歌结尾为什么写“荃”?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