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电子衍射实验报告_第1页
16电子衍射实验报告_第2页
16电子衍射实验报告_第3页
16电子衍射实验报告_第4页
16电子衍射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16电子衍射实验报告近代物理试验讲义

〔本报告仅供参考,每个同学应依据指导老师讲解和实际试验过程自行撰写〕

本试验采纳与当年汤姆生的电子衍射试验相像的方法,用电子束透过金属薄膜,在荧光屏上观测电子衍射图样,并通过衍射图测量电子波的波长。

一、试验目的:

测量运动电子的波长,验证德布罗意公式。理解真空中高速电子穿过晶体薄膜时的衍射现象,进一步理解电子的波动性。掌控晶体对电子的衍射理论及对立方晶系的指标化方法;掌控测量立方晶系的晶格常数方法。

二、试验原理

在物理学的进展史上,关于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的争辩曾连续了很长一段时期。人们最终接受了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受此启发,在1924年,德布罗意〔deBeroglie〕提出了一切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大胆假设。当时,人们已经掌控了*射线的晶体衍射知识,这为从试验上证明德布罗意假设提供了有利因素。

1927年戴维逊和革末发表了他们用低速电子轰击镍单晶产生电子衍射的试验结果。两个月后〔1928年〕,英国的汤姆逊和雷德发表了他们用高速电子穿透物质薄片径直获得的电子衍射花纹,他们从试验测得的电子波的波长,与按德布罗意公式计算出的波长相吻合,从而成为第一批证明德布罗意假设的试验。

薛定谔〔Schrodinger〕等人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理论——量子力学,德布罗意、戴维逊和革末也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尔物理学奖。现在,电子衍射技术已成为分析各种固体薄膜和表面层晶体结构的先进方法。

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设,他认为粒子的特征波长λ与动量p的关系与光子相同,即h式中h为普朗克常数,p为动量。p

设电子初速度为零,在电位差为V的电场中作加速运动。在电位差不太大时,即非相对论状况下,电子速度

,故m=mc〔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m0其中m0为电子的静止质量。

1p2

2它所达到的速度v可由电场力所作的功来决断:eV=m〔2〕22m

将式〔2〕代入〔1

〕中,得:〔3〕34式中e为电子的电荷,m为电子质量。将h6.62610

各值代入式〔3〕

,可得:JS、m09.111031kg、e=1.60210-19C,〔4〕10其中加速电压V的单位为伏特〔V〕,λ的单位为10米。由式〔4〕可计算与电子德布罗意平面单色波的波

长。而我们知道,当单色*射线在多晶体薄膜上产生衍射时,可依据晶格的结构参数和衍射环纹大小来计算图1的波长。所以,类比单色*射线,也可由电子在多晶体薄膜上产生

衍射时测出电子的波长λ。如与λ在误差范围内相符,那么说明德

布罗意假设成立。下面简述测量λ的原理。

依据晶体学知识,晶体中的粒子是呈规章排列的,具有点阵结构,

因此可以把晶体看作三维光栅。这种光栅的光栅常数要比一般人工刻

制的光栅小好几个量级。当高速电子束穿过晶体薄膜时所发生的衍射

现象与*射线穿过多晶体进所发生的衍射现象相类似。它们衍射的方

向均满意布拉格公式。

近代物理试验讲义

1晶体是由原子〔或离子〕有规章地排列而组成的,

如图1所示,晶体中有很多晶面〔即相互平行的原子层〕,

相邻两平行晶面的间距为一固定值。

当具有肯定速度的平行电子束〔*射线〕通过晶体时,那么电

子〔*射线〕受到原子〔或离子〕的散射。而电子束〔*射线〕

具有肯定的波长λ,依据布喇格定律,当相邻两晶面上反射电子

束〔*射线〕〔如图中的I、II线〕的程差Δ符合下述条件时,

可产生相长干涉,即2dsinn(n1、,符合式〔5〕2、3)〔5〕式中θ为入射电子束〔或反射电子束〕

条件的晶面,才能产生相互干涉。图2

以上介绍的晶体〔元素或化合物〕成为单晶。*射线与某晶面间的夹角,称掠射角。式〔5〕称为布喇格公式,它说明只有在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反射方向上,才能产生加强的反射,而在其他方向,衍射电子波〔*射线〕很微弱,根本就观测不到。一块晶体事实上具有许多方向不同的晶面族,晶面间距也各不相同,如上图d1、d2、d3等。

2.电子衍射的基本理论

qnd=sin2(n=0,1,2,……)

式中λ为入射电子波的波长,d为

相邻晶面间的距离,即晶面间距,

θ为电子波的掠射角,n是整数,

称为衍射级次〔如图2〕。

本试验是观测多晶体样品〔靶〕金

的电子衍射。多晶样品是取向杂乱

的小晶粒的集合体。电子衍射图象

可以看成是这些小晶粒的电子衍

射图象的重迭。由于这些小晶粒的

取向是完全杂乱的,因此靶的衍射

图象是与入射电子来向对称的许

多同心圆环,如图3示。也就是在荧光屏上所看到的光环。

只有符对同一材料,还可以形成多晶结构,这指其中含有大量各种取向的微小单晶体,如用波长为λ的电子束射〔*射线〕入多晶薄膜,那么总可以找到不少小晶体,其晶面与入射电子束〔*射线〕之间的掠射角值为θ,能满意布喇格公式〔5〕。所以在原入射电子束〔*射线〕方向能满意布喇格公式〔5〕。所以在原入射电子束〔*射线〕方向成2θ的衍射方向上,产生相应于该波长的最强反射,也即各衍射电子束〔*射线〕均位于以入射电子束〔*射线〕为轴半顶角为2θ的圆锥面上。假设在薄膜的右方,放置一荧光屏,而屏面与入射电子束〔*射线〕垂直,那么可观测到圆环状的衍射环光迹〔图3〕。在λ值不变的状况下,对于满意式〔5〕

条件的不同取向的晶面,半顶角2θ不相同,从而形成不同半径的衍射环。图3

3、这里再进一步介绍如何来标识晶体中各种不同间距和取向的晶面族。

单晶体的原子〔或离子〕按某种方式周期性地排列着,这种重复单元称为原胞,各种

晶体的原胞结构不同,例如有面心立方、体心立方等等。面心立方晶胞的三边相等,设均

为a〔这称为晶格常数〕,并相互垂直,这相当于在立方体各面的中心都放置一个原子,如

右图4所示。常见的很多金属,如金、银、铜、铝等,都为面心立方体结构。今分别以面

心立方原胞三边作为空间直角坐标系的*、y、z轴。可以证明,晶面族法线方向与三个坐

标轴的夹角的余弦之比等于晶面在三个轴上的截距的倒数着比,它们是互质的三个整数,分别以h、k、l表示[1]。显着,这组互质的整数可以用来表示晶面的法线方向。就称它们为该晶面族的密勒指数,习惯上用圆括弧表示,记以〔h、k、l〕。相邻晶面的间距d

与其密勒指数有如下简约关系:d〔h,k,l〕以式〔6〕代入式〔5〕,并取n=1,得:6〕

近代物理试验讲义

7〕

在图3中,D为多晶薄膜至荧光屏距离,r为衍射环半径,入射电子束与反射电子束的夹角为2θ,当θ不大时,sin可用r表示。于是式〔7

〕改写为图42D由上式可知,半径小的衍射环相应于密勒指数值小的的晶面族,面心立方晶体的几何结构定了只有h、k、l全是奇数或偶数的晶面才能得到相长干涉。表1出面心立方晶体各允许反射面相应的密勒指数值。

三、试验内容及步骤:

型电子衍射仪的结构如图022—5所示,其中多晶金属靶〔第三阳极〕与阴极之间的DF—1加速电位差可用电压表径直读出。

1、定性观测电子衍射图样,拍摄电子衍射图像

在开启电源前,应将高压掌握开关按反时针拨动,直到顶头的断开位置为止。然后接通电源,仪器预热5分钟后方可以将高压调到所需的数值。调整电子束聚焦,便能得到清楚的电子衍射图样。

〔1〕观测电子衍射现象,增大或减小电子的加速电压值,观测电子衍射图样直径改变状况,并分析是否与预期结果相符。

〔2〕拍摄电子衍射图样时,临时先关闭电源,接上示波器图像拍摄仪。然后再开启电源,通过调整获得最清楚电子衍射图样,并摄下电子衍射图像。

2、测量运动电子的波长。

从电子衍射仪的高压电源面板读出加速电压值V,对不同的加速电压〔10KV、11KV、12KV、13KV〕用游标卡尺或毫米刻度尺,从荧光屏上径直测量衍射环的直径2r;代入〔3〕式计算电子的;对同一加速电压,测量不同晶面〔以密勒指数表示〕

的衍射环直径2r。靶〔多

晶膜〕的荧光屏的间距D

为已知,而金的晶格常数

。把2r、D、a=4.0786A

的值及1相应的密勒指

数hkl代入式〔8〕,求出

电子波长λ。

3.计算由德布罗意假设求

出的波长;

把由两种方法得到的

波长与λ进行比较,以

近代物理试验讲义

某一加速电压下某一组晶面指数所对应的衍射环为例,计算误差以验证德布罗意公式是否成立。

4.计算普朗克常数:

在试验结束前,可关闭电源并打开仪器观测电子衍射管的结构,要留意手不能触摸管子的高压部位。

【例】用表2第一行数据计算误差,即由及D计算;并考虑电表允许基本误差所导致的的误差。试以此来分析和争论λ和相符与否。

1、〔1

〕A1V115.02.0%1.5%2V210.0

1.5%0.002A

〔2

〕2.174.0780.123A220.81.732

=0.027cm

估量3D=0.033cm

2rD0.0270.0330.00015D2.1720.82r

22222

近代物理试验讲义

0.012

所以(0.1230.0020.0015A

近代物理试验讲义

〔本报告仅供参考,每个同学应依据指导老师讲解和实际试验过程自行撰写〕

本试验采纳与当年汤姆生的电子衍射试验相像的方法,用电子束透过金属薄膜,在荧光屏上观测电子衍射图样,并通过衍射图测量电子波的波长。

一、试验目的:

测量运动电子的波长,验证德布罗意公式。理解真空中高速电子穿过晶体薄膜时的衍射现象,进一步理解电子的波动性。掌控晶体对电子的衍射理论及对立方晶系的指标化方法;掌控测量立方晶系的晶格常数方法。

二、试验原理

在物理学的进展史上,关于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的争辩曾连续了很长一段时期。人们最终接受了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受此启发,在1924年,德布罗意〔deBeroglie〕提出了一切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大胆假设。当时,人们已经掌控了*射线的晶体衍射知识,这为从试验上证明德布罗意假设提供了有利因素。

1927年戴维逊和革末发表了他们用低速电子轰击镍单晶产生电子衍射的试验结果。两个月后〔1928年〕,英国的汤姆逊和雷德发表了他们用高速电子穿透物质薄片径直获得的电子衍射花纹,他们从试验测得的电子波的波长,与按德布罗意公式计算出的波长相吻合,从而成为第一批证明德布罗意假设的试验。

薛定谔〔Schrodinger〕等人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理论——量子力学,德布罗意、戴维逊和革末也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尔物理学奖。现在,电子衍射技术已成为分析各种固体薄膜和表面层晶体结构的先进方法。

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设,他认为粒子的特征波长λ与动量p的关系与光子相同,即h式中h为普朗克常数,p为动量。p

设电子初速度为零,在电位差为V的电场中作加速运动。在电位差不太大时,即非相对论状况下,电子速度

,故m=mc〔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m0其中m0为电子的静止质量。

1p2

2它所达到的速度v可由电场力所作的功来决断:eV=m〔2〕22m

将式〔2〕代入〔1

〕中,得:〔3〕34式中e为电子的电荷,m为电子质量。将h6.62610

各值代入式〔3〕

,可得:JS、m09.111031kg、e=1.60210-19C,〔4〕10其中加速电压V的单位为伏特〔V〕,λ的单位为10米。由式〔4〕可计算与电子德布罗意平面单色波的波

长。而我们知道,当单色*射线在多晶体薄膜上产生衍射时,可依据晶格的结构参数和衍射环纹大小来计算图1的波长。所以,类比单色*射线,也可由电子在多晶体薄膜上产生

衍射时测出电子的波长λ。如与λ在误差范围内相符,那么说明德

布罗意假设成立。下面简述测量λ的原理。

依据晶体学知识,晶体中的粒子是呈规章排列的,具有点阵结构,

因此可以把晶体看作三维光栅。这种光栅的光栅常数要比一般人工刻

制的光栅小好几个量级。当高速电子束穿过晶体薄膜时所发生的衍射

现象与*射线穿过多晶体进所发生的衍射现象相类似。它们衍射的方

向均满意布拉格公式。

近代物理试验讲义

1晶体是由原子〔或离子〕有规章地排列而组成的,

如图1所示,晶体中有很多晶面〔即相互平行的原子层〕,

相邻两平行晶面的间距为一固定值。

当具有肯定速度的平行电子束〔*射线〕通过晶体时,那么电

子〔*射线〕受到原子〔或离子〕的散射。而电子束〔*射线〕

具有肯定的波长λ,依据布喇格定律,当相邻两晶面上反射电子

束〔*射线〕〔如图中的I、II线〕的程差Δ符合下述条件时,

可产生相长干涉,即2dsinn(n1、,符合式〔5〕2、3)〔5〕式中θ为入射电子束〔或反射电子束〕

条件的晶面,才能产生相互干涉。图2

以上介绍的晶体〔元素或化合物〕成为单晶。*射线与某晶面间的夹角,称掠射角。式〔5〕称为布喇格公式,它说明只有在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反射方向上,才能产生加强的反射,而在其他方向,衍射电子波〔*射线〕很微弱,根本就观测不到。一块晶体事实上具有许多方向不同的晶面族,晶面间距也各不相同,如上图d1、d2、d3等。

2.电子衍射的基本理论

qnd=sin2(n=0,1,2,……)

式中λ为入射电子波的波长,d为

相邻晶面间的距离,即晶面间距,

θ为电子波的掠射角,n是整数,

称为衍射级次〔如图2〕。

本试验是观测多晶体样品〔靶〕金

的电子衍射。多晶样品是取向杂乱

的小晶粒的集合体。电子衍射图象

可以看成是这些小晶粒的电子衍

射图象的重迭。由于这些小晶粒的

取向是完全杂乱的,因此靶的衍射

图象是与入射电子来向对称的许

多同心圆环,如图3示。也就是在荧光屏上所看到的光环。

只有符对同一材料,还可以形成多晶结构,这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