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九单元第32讲考点一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_第1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九单元第32讲考点一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_第2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九单元第32讲考点一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_第3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九单元第32讲考点一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_第4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九单元第32讲考点一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2讲人与环境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01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02生态工程03目录考点一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01[概念摘要]探讨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荒漠化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威胁,同时也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又叫生态占用。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概念:生态足迹所需资源吸纳废物土地及水域的面积举例换算:一个人的粮食消费量可转换为:生产粮食所需要的耕地面积;一个人排放的CO2总量可转换成:吸收这些CO2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1)生态足迹1、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生态足迹的内容建设用地表示交通设施、住房、工业建筑物、水电库区等人类基础设施所占用的土地面积。渔业用地表示支持水产品生产所需的水域面积。林地表示生产木材、纸浆、薪柴等林木产品所需的林地面积。草地表示生产肉、奶、毛、皮等畜牧产品所需的草地面积。耕地表示用来种植人类消费的作物、油料、橡胶以及生产牲畜饲料等农产品所需的农田面积。碳足迹表示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2等所需的森林面积。(1)生态足迹1、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生态足迹的特点①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因此,为了减小生态压力,应

生态足迹的值。减小②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例如:与步行相比,开车出行会

生态足迹。增大例如:与食用蔬菜相比,吃牛肉会

生态足迹,为什么?增大(1)生态足迹1、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影响因素人口规模、生活消费水平、技术条件和生产力水平等(2)人口增长带来的环境压力1、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①人口增长必定会加大对生存空间、食物及衣物等日常用品的需求,排放的垃圾增多,因此生态足迹总量增大。②人口增长过快会压缩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使地球提供资源的能力(生态承载力总量)降低,最终使生态足迹总量的增速大于生态承载力总量的增速,出现生态赤字,引发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全球气候变化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以及水泥的生产等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导致南极冰盖融化,地球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许多生物的生存产生威胁。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①形成原因:②危害:③防治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2、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2)水资源短缺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少,人口剧增以及人类的活动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危机。(3)臭氧层破坏南极臭氧空洞①形成原因:②危害:生物的生存受到影响。③防治措施:节约用水。①形成原因:氟氯烃(CFCs)、哈龙等化合物的使用。②危害:臭氧层变薄意味着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增强,会对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存造成极大危害。③防治措施:减少使用和排放氟氯烃(CFCs)、哈龙等物质。在南北极附近甚至出现了“臭氧层空洞”2、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4)土地荒漠化保护草地、植树造林。(5)生物多样性丧失①形成原因:植被的破坏(草原开垦,过度放牧)。②危害:干旱区、半干旱区等地区的土地退化,甚至完全荒漠化,气候恶化,沙尘暴肆虐。③防治措施:①形成原因:②危害:③防治措施:栖息地的破坏和掠夺式开发。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目前平均每天有一个物种消失,物种灭绝的速率是自然灭绝速率的1000倍。就地保护、易地保护。2、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6)环境污染减少污染物排放,对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①分类:最常见的是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②形成原因:排放到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污染物过多。③危害:导致雾霾、酸雨、水体富营养化等频发。④防治措施:水华2、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7)特点:(8)影响:具有全球性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威胁,也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9)应对措施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践行经济、社会和生态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②我国:①正确理念:国家节水标志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每一个公民从我做起,积极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对于节能环保的绿色生活方式,我们不仅要深入理解,身体力行,而且要广为宣传,使之成为全社会的共识。2、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概念辨析】1.绿色出行,多吃植物性食物、少吃肉类等,都可以缩小生态足迹。()2.生活方式的不同会影响生态足迹的大小。()3.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及水泥的生产等是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4.目前我国已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形成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形成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考法1围绕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考查生命观念1.(2022·广东东莞调研)下列有关生态足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足迹是指维持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的土地和水域面积B.多食牛肉、少吃野菜,有利于减少生态足迹中草地面积的占用C.生态足迹值越大,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D.经济发达国家的人均生态足迹值远小于不发达国家的人均生态足迹值CA.曲线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不受破坏的情况下对人口的最大承载能力B.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3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Ⅰ、Ⅱ、ⅢC.据图可知,环境容纳量能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而上升D.现在的人口问题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考法1围绕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考查生命观念2.(2022·菏泽期末)下图反映了人与环境关系的3种模式。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C考法2围绕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考查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3.(2022·江西新余二模)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碳达峰指的是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目前全球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仍在增加,可能与人类活动有关B.实现碳中和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减缓全球气温上升C.植树造林和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有利于碳中和提前实现D.CO2、SO2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D考法2围绕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考查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4.(不定项)(2022·江苏宝应期中)为了研究水生生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去除作用,研究人员从某城市内河中取水样分别设置水葫芦、鲢鱼、“水葫芦+鲢鱼”等不同处理组进行实验,分别取样检测水体中总磷浓度变化,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CDA.对照处理的水体中因不含水生生物,总磷浓度上升B.第2、3、4次检测结果显示水葫芦单独处理能降低总磷浓度C.为保护内河生态环境稳定,需控制水葫芦和鲢鱼的投放数量D.“水葫芦+鲢鱼”的处理方法,对水体中磷去除效果要优于水葫芦单独处理(1)与食用蔬菜相比,吃牛肉会增大生态足迹(

)(2)人口增长过快,不但消耗大量自然资源,还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治理的成本和难度

)(3)泥石流频发是由人口增长直接引发的问题(

)(4)碳足迹指的是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2所需的海洋和森林的面积(

)(5)耕地表示用来种植粮食所需的农田面积(

)1、判断常考语句,澄清易混易错作业(6)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被大量破坏()(7)水体富营养化、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浓缩()(8)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南极冰盖融化()(9)禁止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1、判断常考语句,澄清易混易错作业2、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下降是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