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爆电气设备选择防爆电气设备的分类与原理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与标志电气防火防爆安全措施电气灭火目录01020304一、防爆电气设备的分类与原理(一)防爆电气设备的分类1.隔爆型电气设备“d”2.增安型电气设备“e”3.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i”4.正压型电气设备“p”5.浇封型电气设备“o”1.隔爆型电气设备“d”
具有隔爆外壳的电气设备。外壳能承受已进入外壳内部的可燃性混合物内部爆炸而不损坏,并且通过外壳上的任何接合面或结构孔不会引燃一种或多种气体或蒸气所形成的外部爆炸性环境的电气设备外壳,如图5-3-2-1所示。图5-3-2-1隔爆型电气设备2.增安型电气设备“e”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火花的电气设备采取一些附加措施以提高其安全程度,防止其内部和外部部件可能出现危险温度、电弧或火花的电气设备图5-3-2-2增安型电气设备3.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i”
本质安全通常指某个系统而不是指某一个设备。通常说一个变送器或传感器是本质安全时,这是一种简化说法,实际上本质安全指变送器或传感器经电缆与关联设备(安全栅等)组成的本质安全系统。4.正压型电气设备“p”
通过保持内部保护气体压力高于周围爆炸性环境压力措施达到安全的电气设备,如图5-3-2-3所示。图5-3-3-3正压型电气设备5.浇封型电气设备“o”整台设备或其中部分浇封在浇封剂中,在正常运行和认可的过载或认可的故障下均不能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二)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爆炸类型防爆原理图解隔爆型d将设备在正常运行时,能产生火花电弧的部件置于隔爆外壳内,隔爆外壳能承受内部的爆炸压力而不致损坏,并能保证内部的火焰气体通过间隙传播时降低能量,不足以引爆壳外的气体。增安型e在正常运行时不会产生电弧、火花和危险高温,在结构上再进一步采取保护措施,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质安全型i设备内部的电路在规定的条件下,正常工作或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正压型p保证内部保护气体的压力高于周围以免爆炸性混合物进入外壳,或保证足量的保护气体通过使内部的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降至爆炸下限以下。
(二)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将能点燃爆炸性气体的被固定导电部件完全埋入填充材料中,以防止点燃外部爆炸性气体环境。将电气设备的部件整个浸在保护液中,使设备不能够点燃液面上或外壳外面的爆炸性气体。电气设备不能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气体(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和在确定的非正常工作条件下)。将可能产生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电弧,火花或高温的部分进行浇封,使它不能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油浸型o充砂型q无火花型n浇封型m二、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与标志(一)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爆炸危险区域适用的防爆电气设备类型符号0区1、本质安全型(ia级)ia2、其他特别为0区设计的电气设备(特殊型)s1区1、适用于0区的防护类型-2、隔爆型a3、增安型e4、本质安全型(ib级)ib5、充油型o6、正压型p7、冲砂型q8、其他特别为1区设计的电气设备(特殊型)s2区1、适用于0区或1区的防护类型n2、无火花型-二、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与标志(二)防爆电气设备的标志如电气设备为Ⅰ类隔爆型,标志为ExdⅠ。如电气设备为ⅡB类隔爆型温度组别为T4组,标志为ExdⅡBT4。如电气设备为Ⅱ类增安型温度组别为T2组,标志为ExeⅡT2。如电气设备为ⅡA类本质安全型ia等级T5组的,标志为ExiaⅡAT5。如电气设备为ⅡC类本质安全型ib等级T5组的关联设备,标志为Ex(ib)ⅡCT5。如电气设备为Ⅱ类浇封型T4组,标志为Ex0ⅡT4。若电气设备采用一种以上的复合类型,则先标出主体防爆型式,后标出其他防爆型式,如主体采用增安型内装ⅡC类防爆部件,温度组别为T4,标志为ExedⅡCT4。三、电气防火防爆安全措施(一)消除或减少爆炸性混合物(二)设置隔离和间距(三)消除引燃源(四)保护接地(一)消除或减少爆炸性混合物电气火灾和爆炸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环境中存在足够数量和浓度的可燃性易爆物质(危险源),有引燃或引爆的能源(电气引燃源)。无法消除时,应设法采用各种隔离措施使它们不能同时存在。例如:采取封闭式作业,防止爆炸性混合物泄漏;清理现场积尘,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积累;设计正压室,防止爆炸性混合物侵入;采取开式作业或通风措施,稀释爆炸性混合物;在危险空间充填惰性气体或不活泼气体,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安装报警装置,当混合物中危险物品的浓度达到其爆炸下限的10%时报警等。(二)设置隔离和间距户内电压为1OkV以上、总油量为6Okg以下的充油设备,可安装在两侧有隔板的间隔内;总油量为60~600kg者,应安装在有防爆隔墙的间隔内;总油量为600kg以上者,应安装在单独的防爆间隔内。1OkV及其以下的变、配电室不得设在爆炸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配电室允许通过走廊或套间与火灾危险环境相通,但走廊或套间应由非燃性材料制成。室外变、配电站与建筑物、堆场、储罐应保持规定的防火间距。露天变、配电装置不应设置在易于沉积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的地方。(三)消除引燃源在危险场所,应根据危险场所的级别,合理选用电气设备的类型并严格按规定安装和使用,危险场所的电气线路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正常运行时能够产生电火花、电弧和危险高温的非防爆电气装置,应安装在危险场所之外。危险场所应尽量不用或少用携带式电气设备。为了避免产生火花,在爆炸危险环境更换灯泡应停电操作。在爆炸危险环境内一般不应进行测量操作。(四)保护接地
应将所有不带电的金属物件做等电位联结,一般环境不要求接地(或接零)的部分在爆炸危险环境仍应接地(或接零)。如低压由接地系统配电,应采用TN—S系统,不得采用TN—C系统,即在爆炸危险环境应将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分开。保护导线的最小截面,铜导体不得小于4mm2、钢导体不得小于6mm2。如低压由不接地系统配电,应采用IT系统,并装有一相接地时或严重漏电时能自动切断电源的保护装置或能发出声、光双重信号的报警装置。
四、电气灭火先断电后灭火01带电灭火安全要求02充油电气设备的灭火03(一)先断电后灭火发现起火后,首先要设法切断电源。切断电源应注意以下几点:火灾发生后,由于受潮和烟熏,开关设备绝缘能力降低,因此,拉闸时最好用绝缘工具操作。高压应先操作断路器而不应该先操作隔离开关切断电源,低压应先操作电磁启动器而不应该先操作刀开关切断电源,以免引起弧光短路。切断电源的地点要选择适当,防止切断电源后影响灭火工作。剪断电线时,不同相的电线应在不同的部位剪断,以免造成短路。剪断空中的电线时,剪断位置应选择在电源方向的支持物附近,以防止电线剪后断落下来,造成接地短路和触电事故。(二)带电灭火安全要求应按现场特点选择适当的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剂都是不导电的,可用于带电灭火。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剂(水溶液)有一定的导电性,而且对电气设备的绝缘有影响,不宜用于带电灭火。用水枪灭火时宜采用喷雾水枪,这种水枪流过水柱的泄漏电流小,带电灭火比较安全。用普通直流水枪灭火时,为防止通过水柱的泄漏电流通过人体,可以将水枪喷嘴接地(即将水枪接入埋入接地体,或接向地面网络接地板,或接向粗铜线网络鞋套);也可以让灭火人员穿戴绝缘手套、绝缘靴或穿戴均压服操作。人体与带电体之间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用水灭火时,水枪喷嘴至带电体的距离:电压为1OkV及其以下者不应小于3m,电压为220kV及其以上者不应小于5m。用二氧化碳等有不导电灭火剂的灭火器灭火时,机体、喷嘴至带电体的最小距离:电压为10kV者不应小于0.4m,电压为35kV者不应小于0.6m等。对架空线路等空中设备进行灭火时,人体位置与带电体之间的仰角不应超过45O。高压电气设备或线路发生火灾时,在室内,扑救人员不得进入距故障点4m以内范围;在室外,扑救人员不得接近距故障点8m以内范围。如进入上述范围,必须穿绝缘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世界地理 澳大利亚
-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收录大全【员工管理】
- 港口生产组织与管理课件-港口企业的生产运作
- 消防整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两
- 铜铝合金制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生活中的经济学课件
- 2025年瓦楞纸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氧气瓶项目安全风险评价报告
- 2025年中国公共云存储服务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电力工程管理培训课件
- 颂钵培训课件
- 电除颤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 《理想信念教育》课件
- 2023年高级EHS工程师年度总结及下年工作展望
-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附答案)
- 110kV升压站构支架组立施工方案
- 《泰语基本用语》课件
- 钢构件应力超声检测技术规程
- 学生成绩通知书模板(寒假)
- -《多轴数控加工及工艺》(第二版)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