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高三二月调考历史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荀子认为,“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韩非子主张,“为治者用众而舍寡,不务德而务法”。可见,他们都A.倡导礼法并用B.力图建立专制国家C.强调以法治国D.希望重建社会秩序【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要求学生获取与解读材料信息,调动与运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指向时空观念下的历史解释。材料中荀子和韩非子都关注“法”与“德”的关系,由材料的“治之经……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为治者用众而舍寡,不务德而务法”,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的时代特征,可知,他们都希望重建社会秩序。故本题选择D项;倡导礼法并用是儒家的思想,而非法家思想,故A项表述错误;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专制国家是法家的思想主张,故排除B项、C项。2.图1是东汉十三州分布示意图,它反映了当时图1A.南北经济水平趋向平衡B.中原地区是古代经济中心C.中央行政体制重大调整D.多民族国家版图正式形成【答案】B【分析】本题通过东汉十三州的分布图考查汉代政治经济状况,体现对学科素养中唯物史观下历史解释的考查,要求学生获取与解读地图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理解释。从地图可以看出,东汉地图中行政区域的空间分布上呈现北密南疏的特点,根据唯物史观,行政区域的设置与经济发展人口多少密切相关,据此可知,中原地区是汉代的经济中心。故B项正确。南北经济水平趋向平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江南经济得到发展才出现的,故A项不正确;材料中是地方行政区域的变迁,所以C项不正确;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的正式形成是清代前期,故D项与史实不符。3.图2是中国古代一个时期僧尼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其中导致①至②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图2藩镇割据造成社会经济破坏B.佛道儒实现了三教合一C.选官制度变革导致世族没落D.政权更迭加剧社会动荡【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古代魏晋南北朝隋唐的社会概貌,体现对学科素养中唯物史观下的历史解释考查。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知识储备,对曲线图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解释。从曲线图中①至②看到,北魏(宋—齐)时期僧尼数目急剧增长,根据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人们需要精神寄托,追求出世的佛教兴盛,僧尼人数急剧增多,故选择D项;藩镇割据是晚唐安史之乱之后的重大历史现象,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佛道儒实现了三教合一是在隋朝,与材料中的时空描述不符,故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而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是在隋唐时期,故排除C项。4.《杨贵妃教鹦鹉图》是出土于内蒙古的一幅10世纪辽代墓葬壁画,它是契丹人聘请中原画家绘制的。画面描绘的是杨贵妃喂养一只白色鹦鹉的场景,杨贵妃发饰有明显契丹风格。由此可以推知风俗画在契丹盛行B.中原与契丹文化相互影响C.辽宋关系趋于缓和D.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汇【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以绘画为切口考查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要求学生对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进行合理的解读和推理,体现对学科素养中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的考查。根据材料“10世纪辽代墓葬壁画”、“契丹人聘请中原画家”、“杨贵妃发饰有明显契丹风格”可知,绘画体现了辽宋民族交融的特点,即中原文化与契丹文化相互影响,选择B项;此画以杨贵妃为绘画对象,而非市井民众,所以不是世俗画,排除A项;辽宋关系是在11世纪澶渊之盟后逐步缓和的,而材料中是10世纪,故C项不正确;西域指今天西北新疆一带,而辽的疆域在东北和北方,故D项空间不正确。5.军机处初设时,就是为了“筹办军务”,既无正式衙署,亦无专职官员。当时在军机处入值的军机大臣、军机章京,都是带原官衔兼在军机处处理事务。这表明,军机处A.处于临时机构地位B.弱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C.具有分权制衡特点D.助长了因循守旧政治风气【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清代军机处的设置。要求获取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解读,体现对学科素养中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的考查。根据材料军机处“既无正式衙署,亦无专职官员”“入值的军机大臣、军机章京,都是带原官衔兼在军机处处理事务”可知军机处初设时,是一种临时结构,故选择A项。军机处的设置,是君权加强的体现,必然,应该君主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故排除B项;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而言,分权是为了加强专制集权,而且分权制衡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术语,故排除C项;在材料中无法推出因循守旧,根据所学知识,军机处初设时,为处理西北军务,为提高效率、有效决策的一种政治革新,故排除D项。6.1874年,针对日本出兵侵犯台湾的野蛮行径,《申报》刊登了一份评论。论者指出,“为今待日本之计,有三策:以理相拒,不容假道,上策也;拒之不得,则系有意害我边疆,按万国公法,便可交战,此中策也;彼既轻视于我,犯我边疆,我亦伐其国土,此下策也。”该评论反映出A.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中日关系发生根本逆转D.大众传媒左右政府决策【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晚清外交观念的变化。要求获取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解读和推理,体现对时空观念下历史解释的考查。根据材料“1874年针对日本出兵侵犯台湾的野蛮行径”“按万国公法,便可交战,此中策也”可知,说明近代中国在列强冲击下,由朝贡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近代外交观念已经影响中国,故选择A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是在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排除B项;从材料中无法推出中日关系发生根本逆转,而且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C项;大众传媒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但《申报》是一份民间报纸,左右政府决策的表述过于牵强,而且从材料中也无法获取这样的信息,故排除D项。7.1902年,英国人在汉口建起西商赛马体育会,禁止华人入内。1908年,由刘歆生、周星棠等36人在汉口发起修建华商跑马场,在其章程中强调以提倡体育、鼓励尚武精神、交换中外知识,挽回利权及各种可能体育事业。这表明,华商跑马场的设立一定程度上有利于A.践行中体西用B.振奋国人精神C.推动清末新政D.传播民主共和【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要求获取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解读,体现对时空观念下历史解释的考查。根据材料1908年建起的华商跑马场“章程中强调以提倡体育、鼓励尚武精神、交换中外知识,挽回利权及各种可能体育事业。”结合所学知识,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挽回利权救亡图存成为时代呼声,这也影响到社会生活,故选择B项;中体西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的主导思想,时空不符,故排除A项;清末新政是1901年清政府推行的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运动,从华商跑马场的成立及章程中,不能推出其推动了这一运动,故排除C项;章程中也无法获取民主共和思想的相关信息,故排除D项。8.观察五四运动时期的漫画《共诛卖国贼》(图3),该漫画主要揭示出五四运动时期苹果中的虫子附文为苹果中的虫子附文为“卖国贼”,右下侧三只鸟附文分别为“商界”“学界”和“工界”。图3A.革命力量逐步走向联合B.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C.实业救国思潮渐趋兴起D.社会主要矛盾根本改变【答案】A【分析】本题本题以漫画的形式考查五四运动,指向学科素养中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要求学生解读材料中的五四时期漫画及其附文“卖国贼”“商界”“学界”和“工界”,调动与运用所学知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因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而引发,“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以青年学生为先锋、工人阶级为主力、联合广大工商业者,革命力量渐趋联合,故选择A项;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故排除B项;实业救国思潮不能概括材料中学生、工人等参与五四运动的全貌,故排除C项;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虽有时有所侧重,但没有根本变化,故排除D项。9.20世纪30年代,在西南、西北地区,军阀及地方势力的统治仍然如旧,他们横征暴敛,如表1所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表11934年四川各军防区田赋预征一览表军区预征年限年征收次数军区预征年限年征收次数28军2008年1420军1984年629军2000年12黔军教导师1967年323师1994年324军2009年2新6师1992年1021军1956年4A.国民政府大力推行税制改革B.官僚资本日益膨胀C.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中国D.军阀混战日趋激烈【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查国民政府的统治。要求获取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解读,体现对时空观念下历史解释的考查。根据材料1934年四川各军防区田赋征收一览表可以看出各地征收的田赋不仅骇人听闻,而且年数不一,反映了1928年东北易帜后国民政府只是形式上统一了中国,地方军阀仍然各自为政、横征暴敛,故选择C项;从材料中无法解读出国民政府的税制改革,而且没有对比项,故排除A项;官僚资本是指1927年以后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首的国家官僚与垄断资本的结合,主要是城市的工商业,故排除B项;1931年中原大战后,蒋介石基本上打倒了自己的主要对手李宗仁、阎锡山、冯玉祥,新军阀混战告一段落,故排除D项。10.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全国各界群众从1951年6月开始掀起全国规模的捐献飞机大炮运动,许多群众节衣缩食,积极捐款。到1952年5月底,全国人民在一年中捐款的总额,约计可买战斗机3710架。这反映了A.中华民族凝聚力加强B.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D.中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抗美援朝战争与民族凝聚力,聚焦家国情怀。根据材料“全国各界群众从1951年6月开始掀起全国规模的捐献”可知,朝鲜战争使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空前加强,故选择A项;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准着中国外交逐步走向成熟,故排除B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中国才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故排除C项;1952年中国工业化仍然仍重而道远,故排除D项。11.古希腊传统精英观念认为,只有出身高贵的贵族精英才拥有知识和德性;后来民主政治者则相信普通民众拥有德性、智慧和能力参与城邦政治,这一新观念得到智者学派的热情支持。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公民大会地位的提高B.商品经济的发展C.贵族世袭特权的动摇D.理性主义的出现【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人文精神与民主政治。根据题干,古希腊传统精英认为贵族精英才拥有知识和德性,后来智者学派认为普通民众也拥有参与城邦的德性和能力,根据所学知识,这反映了人文精神的产生、民主政治的发展,根据唯物史观,导致这一变化物质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本题选择B项。公民大会地位的提高是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民主政治的内容非主要原因,排除A。梭伦改革以实行财产等级选举制,动摇了贵族世袭的特权,也是民主政治的内容,排除C项。17、18世纪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中心,故排除D项。12.16—17世纪,天主教会对西属、葡属美洲的渗透无孔不入,每个城市的主广场都有集中传教区,携带天花的传教士从一个地区流动到另一个地区,圣徒们往往聚集在一起进行各种宗教活动。这一现象主要说明A.新教思想在美洲深入传播B.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C.教会成为美洲主要殖民者D.殖民活动加剧美洲灾难【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西方殖民扩张。要求解读获取材料,根据材料“16—17世纪天主教会对西属、葡属美洲的渗透无孔不入……携带天花的传教士从一个地区流动到另一个地区”,调动与运用所学知识,16—17世纪正处于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早期殖民扩张时期,在加强世界联系的同时,引起全球物种流动、疾病传播可知,故选择D项;16世纪经宗教改革后的路德教、加尔文教等主张信仰得救、简化宗教仪式等,称为新教,故排除A项;世界市场的雏形的出现是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而17世纪、18世纪随着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得到拓展,故B项时间表述不准确;材料只涉及教会在西方的殖民扩张,而没有其他的对比材料,无法推出D项。13.传统观点认为,1816年法国出现异常气候的无夏之年,农业严重歉收,居民收入更多耗于谷物,导致工业品购买力不足。现在有学者认为,当时法国面临着英国廉价纺织品的冲击,使得工业危机不可避免。据此可知当时A.法国海外殖民地丧失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C.法国工业化程度有限D.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法国工业革命。涉及学科素养中唯物史观下的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要求获取信息,并对所获取信息进行归纳推理,根据材料传统观点认为1816年法国工业危机是因为农业严重歉导致工业品购买力不足,而现在有学者认为是因为英国廉价纺织品的冲击。据此可以认定为史实的是1816年法国发生了工业危机,只不过对发生危机的原因解读不一样,传统观点认为是因为农业歉收导致农民购买力不足,而现在有学者认为是因为英国廉价工业品的冲击。据此可知,法国工业化水平有限,无力应对国内市场动荡和海外英国廉价商品竞争,故选择C项;19世纪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号殖民帝国,故排除A项;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国际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向大西洋沿岸转移,19世纪初期正逐步形成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而这一体系恰好是英国工业实力使然,法国工业化低于英国的体现,故排除B项;19世纪中后期,英国才成为世界工厂,排除D项。14.“德累斯顿大轰炸”指的是1945年2月13—15日英美空军对德国东部城市德累斯顿进行的四轮空袭,大约2.5万人在空袭中死亡。对于“德累斯顿大轰炸”有各种不同的认识:认识主体认识内容参与轰炸的英美军人多多少少地都倾向于把德累斯顿人定位于“受害者”纳粹政府盟军制造了“有计划的大屠杀”民主德国政府大轰炸是“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战争准备”联邦德国及统一后政府强调纳粹政权才是悲剧的始作俑者极右翼政党反复渲染“轰炸大屠杀”的悲情表达表2根据以上关于“德累斯顿大轰炸”的认识,能得出的结论是A.不同来源的史料难以互证B.国际格局变化加剧C.主体的立场影响历史解释D.强权政治色彩显著【答案】C【解析】本题以二战考查史学素养,用二战期间关于“德累斯顿大轰炸”的认识来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要求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并对其进行类比归纳,材料中可以认定为事实的是1945年2月13—15日英美空军对德国东部城市德累斯顿进行的四轮空袭,不同的认识主体的认识不一样,结合所学知识,历史事实只有一个,但是因认识主体的立场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历史解释,故选择C项;史料实证要求对收集不同来源的史料,并进行辨析、对比、互证,以求接近历史真相,故A项说法不对;根据材料“协助国家机关,……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协已经不再是国家权力机关,这应该是1954年第一届人大的召开,故选C。A项中三大改造正在进行;政协制度成立于1949年第一届政协召开,排除B;中共八大召开,三大改造已经完成,排除D。15.1975年,苏联数学家、经济学家康托罗维奇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指出,以线性规划构建最优化的方法将有可能大大提高经济工作的质量,从而有效利用资源,增加国民收入和提高生活水平。他的这一思想对西方数理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这表明A.西方认可了斯大林模式B.自由主义传统开始衰落C.宏观调控仍是基本共识D.新经济加速全球化进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指向时空观念下的历史解释。根据题目主干,1975年,苏联经济学家康托罗维奇指出以线性规划构建最优化的方法将有可能大大提高经济工作的质量,从而有效利用资源,增加国民收入和提高生活水平。这一思想对西方数理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简而言之,是1975年苏联经济学家提出规划构建对西方产生影响,即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理论对西方产生影响,据此可是推知,相对于传统自由主义,二战后宏观调控是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重大创新,故选择C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斯大林模式有本质区别,故排除A项;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自由主义开始衰落,故B项表述不正确;新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特点的经济形态,与材料中1975年的时间错位,故排除D项。16.小说《变形记》开篇,没有过多的解释,没有任何的铺垫,直接是超现实的人类“变形”:“当格里高尔·萨姆沙从烦躁不安的梦中醒来时,发现他在床上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甲虫。”该作品A.表达了强烈民族忧患意识B.剖析了社会生活的本质C.鼓励人们争取自由和理想D.注重表现人的主观精神【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要求获取材料信息,题干是小说《变形记》开篇,“没有过多的解释,没有任何的铺垫,直接是超现实的人类‘变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运用夸张荒诞的描写表达人的主观精神,故选择D项;材料中无法解读出强调的民族忧患意识,故A项不正确;B项是现实主义表现手法,C项是浪漫主义表现手法,与材料信息不符。二.非选择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贸易格局的发展变化】(14分)材料一自晚唐起,尤其在宋代,多层次、网络状的地方市场日益发展,形成由北方市场、东南市场、蜀川诸路区域性市场和西北市场构成的宋代区域市场。其中东南市场一方面有长江作为贯通全区的东西大动脉,另一方面又有汴水和江南运河与北方市场相联。这个市场又同南海诸国有密切的贸易往来。——摘编自廖伊婕《宋代近海市场研究》材料二明清时期全国与苏南地区重要的商路示意图:——摘编自李伯重《十九世纪初期中国全国市场:规模与空间结构》材料三19世纪60年代至清末,上海与全国各主要口岸间已形成比较固定的外贸转运网络。……这些主要口岸每年平均占上海外贸埠际转运的95%以上。九江的绿茶,汉口的茶叶、牛皮、猪鬃、芝麻,宁波的湖丝、茶叶、棉麻,芜湖的蚕丝等大宗土货都运往上海出口。对上海来说,有些口岸只是其外贸转运的一小部分,但是对于这些口岸来说,依赖上海外贸转运的程度非常高。——摘编自唐巧天《论晚清上海作为全国外贸中心的影响力(1864-1904)》(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从宋至明清贸易格局的变化及其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上海贸易发展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6分)【答案要点】(1)变化:由多个区域市场共同发展转变为以苏南地区为中心辐射全国。(2分)原因:国家的统一;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出现与拓展。(6分,如果学生回答江南经济重心地位的巩固、江南工商业与市镇发展、商帮兴起与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以及漕运的发达等史实同等给分)上海成为贸易中心;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变动;推动社会生活的多元化。(6分,任意三个要点即可)【分析】贸易格局就是贸易形势、贸易局势的意思,表示贸易往来的形势和发展趋势。不同时期的贸易格局具有不同的特点,贸易格局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贸易格局的发展变化也推动着时代的发展。本题以宋代以来中国贸易格局的发展变化切入点,考查古代中国经济格局的变动与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的变动,关注当代经济全球化下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动、一带一路等社会现实。材料反映商品经济的客观需要对贸易格局的影响,体现对唯物史观的重视。中外关联、古今贯通的考查方式,体现新课程对时空观念的关注。对宋代以来贸易格局变动及其原因的分析,凸显了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本题材料时间跨度大,材料选取既超出教材范围又凸显主干知识,全面考察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讨论证事物的能力。第(1)问有两个问题,即概述从宋至明清贸易格局的变化及其原因。考生需要在全面获取材料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合理解读的基础上,把握宋代贸易的特点和清明(鸦片战争前)贸易格局的特点,并进行比较,找出其发展变化,在唯物史观下结合所学知识全面客观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通过阅读材料一,由材料中“自晚唐起,尤其在宋代,多层次、网络状的地方市场日益发展”、“其中东南市场一方面有长江作为贯通全区的东西大动脉……”和《明清时期全国与苏南地区重要的商路示意图》,可以概括出宋代至明清(鸦片战争前)贸易的变化是:由多个区域市场共同发展转变为以苏南地区为中心辐射全国。在分析宋代到明清贸易格局变化的原因上,要求考生进行时空定位,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从宋代和明清社会的时代变迁入手,进行思维发散性分析,即国家的统一(政治角度);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角度);世界市场的出现与拓展(对外关系角度)。当然,从其他具体角度进行分析亦可。第(2)问,简析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上海贸易发展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要求学生在获取提取材料信息的基础上,调动与运用19世纪至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革,特别是鸦片战争后遭遇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背景等相关知识,解决这一历史问题。从材料三中“19世纪60年代至清末,上海与全国各主要口岸间已形成比较固定的外贸转运网络”可知:上海成为贸易中心;从材料“九江的绿茶,汉口的茶叶、牛皮、猪鬃、芝麻,宁波的湖丝、茶叶、棉麻,芜湖的蚕丝等大宗土货都运往上海出口。”可知: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变动;对比材料二《明清时期全国与苏南地区重要的商路示意图》和材料三的出处《论晚清上海作为全国外贸中心的影响力(1864-1904)》可知: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根据唯物史观,所学知识,我们也可以从社会生活上进行分析,即推动社会生活的多元化。1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2分)时间重大决议主要内容1945年六届七中全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成立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特别是对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作了详细结论;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号召全党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正确领导之下,实现中国革命达到彻底的胜利。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新中国成立32年来的历史作了科学总结,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同时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肯定了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我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号召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下,为把我们的国家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2021年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了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以及取得这些重大成就必须坚持的十条经验;高度肯定了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号召全党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摘编自1945年《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2021年《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三个历史决议在内容上的共通之处。(6分)(2)任选一个历史决议所涉及的历史时期,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表现。(6分)【答案要点】(1)对党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进行了总结;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民主革命或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地位;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6分,如学生笼统回答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等酌情给分)(2)根据学生选择的决议和对应时期的主要表现评分,共6分(任意三个要点即可,其它合理答案同等给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创建中国共产党,提出党的奋斗目标,制订民主革命纲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召开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制定并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了抗日民族战争的胜利;创造性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描绘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缔造新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实行一五计划,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并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关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报告和讲话,召开中共八大,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中国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除了上两个决议所包含的表现外,还可以包含以下要点)明确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并得到发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民主政治逐渐制度化、法律化;“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重视民族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步伐;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立和发展,人们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材料提供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个重要的历史决议,要求考生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主题,梳理和整合教材中的党史相关内容,回顾了百年间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总结实践经验和奋斗历程,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的认识,认同中国共产党,热爱同社会主义祖国,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探究历史规律和解决现实问题。以表格的方式呈现出三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个历史决议,关注了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这一热点,实现了情境设置的创新;以“指出中共三个历史决议在内容上的共通之处”和“任选一个历史决议所涉及的历史时期,概述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表现”为两个递进推进的问题为驱动,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通性和独特性。所指向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均为学生要掌握的必备知识;第(1)问即在共通性上,要求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根据材料,可以从三个方面作答,即对党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进行了总结;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民主革命或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地位;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第(2)问,即独特性,提供了三个可以供考生选择时段,保证的试题的开放性,让考生根据自身对历史的了解和掌握,自主选择,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调动与运用所学知识,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史实进行分析论证,完成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达成家国情怀: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引领着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复兴。具体论述见示例答案。19.【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14分)材料中世纪欧洲城市的黑夜,城门关闭,街上行人清空,室内停止劳作,只有巡夜人在城市中看守。17世纪时,宗教的少数派在夜里举行各种仪式,白天受师傅控制的学徒们则在晚上逃出去跳舞、狂饮。大量酒馆在夜间经营,娱乐、赌博、演戏、跳舞等活动样样都有。17世纪中叶开始,市民们流行在夜里喝咖啡,相互交谈,各种资讯经咖啡馆这一社交场所传向更广的社会。煤气灯以及后来的电灯使19世纪城市的商场在夜幕降临以后依旧开放,排列着高雅华丽商店的拱廊被称为“工业化的奢侈品”。在英国,剧院和音乐厅,越来越成为夜间娱乐的主要场所,新式咖啡馆开始向顾客提供报纸、杂志,顾客在店里一边喝咖啡,一边看新闻,很受劳动大众欢迎。1816年的调查显示,女工的日劳动时间长达14小时以上。在劳动者的反抗中劳动时间逐渐缩短,三班工作制推广开来,夜以继日的劳作终于成为现实。——摘编自俞金尧《资本扩张与近代欧洲的黑夜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不同时期欧洲社会夜间生活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不同时期欧洲社会夜间生活变化的原因。(8分)【答案要点】(1)中世纪,没有夜间生活;近代早期,夜间生活日益流行;工业革命后,夜间生活丰富多彩。(6分)(2)从中世纪到近代早期: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宗教改革的推动;人文主义的影响。(4分,任意两个要点即可)工业化以后:煤气灯和电灯的使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人阶级的斗争;自由主义思潮的流行。(4分,任意两个要点即可;学生笼统回答工业革命的推动给2分)【分析】本题以夜间生活为切口,围绕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这一话题,要求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体现对学生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的考察。第(1)问要求概括“概括不同时期欧洲社会夜间生活的变化”,要求考生在时空观念下解读与获取材料有效信息,从材料中“中世纪欧洲城市的黑夜,城门关闭,街上行人清空”“17世纪时,宗教的少数派在夜里举行各种仪式……大量酒馆在夜间经营,娱乐、赌博、演戏、跳舞等活动样样都有……”“煤气灯以及后来的电灯使19世纪城市的商场在夜幕降临以后依旧开放……在英国,剧院和音乐厅,越来越成为夜间娱乐的主要场所……”等,可以概括为:中世纪,没有夜间生活;近代早期,夜间生活日益流行;工业革命后,夜间生活丰富多彩。第(2)问要求“说明不同时期欧洲社会夜间生活变化的原因”,要求学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依托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对不同时期的欧洲社会夜间生活变化的原因进行多角度分析,注重是两个时期的变化,即中世纪到近代早期、工业革命前后两个时期的变化,要从16—17时期资本主义手工工场阶段和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欧洲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做发散性思考与分析,可以得出:从中世纪到近代早期: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宗教改革的推动;人文主义的影响。(4分,任意两个要点即可)工业化以后:煤气灯和电灯的使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人阶级的斗争;自由主义思潮的流行。20.【历史的必然与偶然】(12分)观点历史事件似乎总的说来同样是由偶然性支配着的。但是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马克思材料北宋政权建立之初,对四川地区实行经济掠夺政策,将当地的银铜、丝帛都运往东京,只许流通铁钱,导致四川商业发展受阻;北宋前期爆发茶商王小波起义后,社会更是陷入动荡,政府被迫放宽了对四川的经济限制,民间商号借助刚刚成熟不久的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下雪留言句子
- 如何像英国人一样说英语
- 《继电保护原则》课件
- 生物:《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 《水泵安装技术》课件
- 艺术非遗主题地产暖场活动活动策划方案
- 小红书游戏行业KFS投放方案
- 【语文】《荷塘月色》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2024年新高一物理初升高衔接《力学单位制》含答案解析
- 性问题教育教育课件
- 四年级上册《海西》教案
- 亮化照明维护服务方案
- 大象版2022-2023三年级科学上册3.2《溶解与搅拌》课件
- 《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一等奖)
- DB44∕T 858-2011 空调器高处作业安全规范
- 实验室十大危险操作和安全隐患
- 妇幼保健院关于修订岗位轮转制度
- 气候影响着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 顶管及盾构施工技术及特点(62页)
- 生产部管理人员考试题(新进转正)范本
- 高中研究性学习如何选择、确立研究性学习课题PPT通用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