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恢复生态学]12/12[LinKingChen]第一章绪论1.1说明恢复生态学的含义。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学术观点(1)强调受损的生态系统要恢复到理想的状态:(美国自然资源委员会)使一个生态系统回复到接近其受干扰前的状态即为生态恢复。(2)强调生态恢复的应用生态学过程:(彭少麟等1995)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与类型、生态恢复的过程与机理、生态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的一门科学。(3)强调退化生态系统的整合性恢复:(国际恢复生态学会SER)生态恢复是修复被人类损害的原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动态的过程。1.2简述恢复生态学的发展趋势。答:(1)强调自然恢复与社会、人文的耦合;(2)强调无论是在地域上还是在理论上都要跨越边界;(3)强调以生态系统为基点,在景观尺度表达;(4)强调生态恢复的景观设计;(5)强调生态系统边缘在生态恢复过程中的作用;(6)强调生态恢复在全球变化中的意义。1.3试从恢复生态学的发展历程论述恢复生态学的实践性。答:社会实践性是恢复生态学学科的主要应用特征,它表现在整个学科是以社会现实的退化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解决实际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主要目的。1.4如何理解恢复生态学的综合性。答:(1)学科的交叉与综合恢复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很多来源于生物学、地学等等应用性学科,恢复生态设计众多的学科,需要跨学科的交叉和综合。(2)学科的自然属性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决定其只有自然边界而没有政治边界,为了解决生态恢复的问题,必然需要多个行政区甚至国家建立协作关系并发挥其作用,从而使不同尺度的生态系统实现成功的生态恢复。第二章生态系统退化及其机制2.1什么是退化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系统有什么特征?答:(1)生态系统的正常状态在干扰的作用下失衡,生态系统的结构发生负向变化,与原正常生态系统比较其功能低下,这样的生态系统则被称之为受害生态系统或退化生态系统。(2)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自然景观、结构特征、功能过程(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水分平衡等生态过程)、生物的生理生态学特征等。2.2试论述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答:(1)植被的破坏与减少由于人们大量使用木材,特别是用于造纸和饲养牲畜,以及森林大火等原因,迄今世界原始森林有2/3已消失。(2)侵蚀土壤侵蚀的定义是: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土壤侵蚀是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最严重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其列为世界土地退化的首要问题。(3)荒漠化荒漠化定义: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沙漠(desert)化可由自然干扰或人为干扰而形成。植被破坏后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引起沙化的重要原因。地表径流带走土体中的粘粒,使表土层砂粒和砾石量相对增多,土壤质地逐渐沙质化。(4)石漠化石质化(石漠化)退化是指自然干扰或人为干扰,或二者同时干扰下,使原来土壤连续覆盖的土地上,植被遭破坏、土壤严重流失造成大片基岩裸露的一种土地退化过程,是该区域土壤退化的最后阶段。(5)土壤贫瘠化土壤贫瘠化退化就是土壤肥力减退的退化方式。引起土壤贫瘠化退化的有多种因素,但主要的是水土流失(主要原因)、土地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利用。(6)污染污染物质主要来源于工业和城市的废物(废水、固体废弃物、废气)、农药和化肥,以及放射性物质等。未经处理的“三废”不但恶化了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土地污染、水域的污染和大气污染。2.3简述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退化类型。答:陆生自然生态系统在破坏的干扰下,主要形成以下6种退化类型:(1)裸地:又称光板地。环境条件极端,分为原生裸地(自然干扰形成)和次生裸地(认为干扰形成)。(2)森林采伐迹地:人为干扰造成,其退化状态因采伐的强度和频度而异。(3)弃耕地:人为干扰形成,退化状态因弃耕时间而定。(4)荒漠化地:自然或人为干扰形成。(5)矿山废弃地:指被采矿活动破坏的、未经治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包括四类:①废石堆废弃地;②开采坑废弃地;③尾矿废弃地;④采石矿废弃地。(6)垃圾堆放场:又称垃圾填埋场,是人为干扰形成的堆积来几家庭、城市、工业等的废弃物的地方。2.4为什么植被退化是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因素?答:自然植被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自然森林植被的破坏与减少是陆地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森林面积的缩小导致降水减少,而降水时又容易发生洪灾和水土流失,使土地日益贫瘠退化。生态系统的各种退化原因,如侵蚀化退化、荒漠化退化、石质化退化、土壤贫瘠化退化和污染退化等,均直接或间接地与制备的破坏及减少有关。2.5如何理解干扰对于生态系统的驱动力作用?答:引起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基本机理是在干扰的压力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干扰是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力。2.6什么是干扰体系?简述干扰的性质。性质(特征):①不连续性与规律性;②多源性和相关性;③干扰量与效应的不一致性;④干扰因子的协和作用与主导干扰因子。第三章生态恢复的基础理论3.1简述与生态恢复基本要素相关的主要理论。答:生态恢复的基本要素:物质、能量、空间、时间和生物多样性。(1)与物质相关的生态学原理:①主导生态因子原理: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受生态因子的影响。在这些复杂的生态因子中,有一些生态因子具有支配作用,称为主导生态因子。影响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进程的首先是相关的主导生态因子。②元素的生理生态原理:包括耐性定理和最小量定理。(2)与能量有关的生态学原理: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各种功能过程,受能量定律的支配。尤其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食物网原理,有助于退化生态系统的重建及综合利用。(3)与空间有关的生态学原理: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容纳量,首先直接依赖可利用的空间范围。退化生态系统的重建,也依赖于对与有关空间原理的理解。这些原理包括:种群密度制约的原理、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原理和生态位原理。(4)与时间有关的生态学原理:生态系统的动态发展,在于其结构的演替变化,如物种的组成、各种速率过程、复杂程度和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组分的变化。(5)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生态学原理:在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反应生物组分的特征。实际上,物种多样性又是生态系统其他诸多特征的集中反映。退化生态系统的重建,更依赖于对生物多样性原理的认识。这些原理包括:多样性导致稳定性、植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其它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生物多样性结构调控。3.2何谓是逆行演替?为什么逆行演替导致生态系统的退化?答:(1)由顶极群落向着先锋群落退化演变,称为逆行演替(retrogressivesuccession)。(2)逆行演替具有以下特征,导致生态系统退化:①群落结构简单化②利用地面不充分、③利用生产力不充分④群落生产力降低⑤存在特有的残遗现象,形成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为方向的物种⑥在同群落环境进行生存竞争中占优势⑦群落旱生化和湿生化⑧轻微改造外界环境。3.3试论述生态恢复参照系在生态恢复中的意义。答: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参照系,是按自然演替的过程,将不同演替阶段的代表性群落及其种类组成作为参照的。(1)对自然生态恢复的意义:A理解生态系统的发生与演替,是生态系统恢复的基础,也是自然生态恢复管理的依据;B自然生态恢复过程,可以依据生态恢复参照系进行生态系统组分改造,或种类组成改造,加速自然恢复的进程。(2)对人工生态恢复的意义:A人工生态恢复的过程与框架设计需要依据生态恢复参照系,只有符合自然规律的设计才是高效的;B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启动,需要依据生态恢复参照系,特别是物种组成的构建,必须依据参照系中的早期演替阶段的物种组成。3.4何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试阐述生态系统功能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关系。答:生态系统服务功能(ecosystemservicefunction)是指生态系统直接地或间接地为人类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容:(1)生产生态系统产品(2)产生和维持生物多样性(3)调节气候(4)减缓旱涝灾害(5)维持土壤功能(6)传粉播种(7)有害生物的控制(8)净化环境(9)景观美学与精神文化功能(10)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诸要素的相互联系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是由生态系统相应的结构和功能决定的。3.5什么是脆弱性?试阐述脆弱性与生态退化的关系。答:(1)含有由于人类活动而面临威胁、濒临灭绝的生物种类、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区域被认为是脆弱的fragile。也有定义为受害的damaged、敏感的sensitive、易损的vulnerable,甚至称之为受威胁的threatened。(2)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关系密切相关。一方面,具脆弱性的生态系统容易退化;另一方面,退化生态系统的形成是各种干扰方式和不同干扰强度作用的结果,其形成过程使系统变得越来越脆弱。3.6何谓边缘效应?试阐述边缘效应原理在生态恢复中的应用。答:(1)两个或多个群落间的过渡区称为群落交错区,在这个交错区里,因每个生物群落都有向外扩张的趋势,因此使交错区的生物种类数量比交错区所相邻的群落要多,生产力也较之为高,这个现象称为边缘效应。(2)在恢复生态学实践中,边缘效应规律可应用于造林或林分改造上,可以参照边缘效应现象进行混交林的种群结构改造,以及对质量差的林地进行林分改造。掌握边缘效应的原理,通过创造更多的群落交错区,增加边缘长度,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农副产品产量。3.7什么是生态系统管理?阐述退化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策略。答:(1)应用生态学、社会学和管理学原理,通过有效地生态系统管理,在维护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使生态系统的作用和过程具有最高功益。(2)生态系统管理作为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有两方面的直接原因:①在利用生态系统的背景下,如何进行管理才使生态系统不会退化;②对于退化生态系统,如何管理才能有效地恢复。第四章生态恢复的技术背景4.1简述生态恢复的基本目标。答:(1)实现基底稳定;(2)恢复植被和土壤;(3)提高生物多样性;(4)增强生态系统功能;(5)提高生态效益;(6)构建合理景观。4.2简述生态恢复的原则。为什么生态恢复必须考虑社会经济与人文美学因素?答:(1)①自然原理与原则;②社会经济技术原则;③人文美学原则。(2)社会经济技术原则上服务于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这一目标的。生态恢复的启动和发展,首先必须是社会可承受的、可操作的和可接受的;其次是风险最小的、无害的和有效益的;再则是社会多部门的多种技术的整合,最终必须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人文美学原则是具动力意义的。当生态恢复具有景观美学价值时,民众将非常乐意前往欣赏和休憩,昔日的退化生态系统将可能成为生态旅游区;当生态恢复地将能很好地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时,它们将成为人们精神文化娱乐和提高健康水平的园地。这样民众将以极大的热情支持生态恢复的实践。4.3简述生态恢复的程序和方向。答:程序:(1)确定系统边界(2)生态系统状况调查(3)生态系统退化诊断(4)确定目标、原则、方案(5)实施生态恢复(6)生态恢复示范和推广(7)预测、监测与评价方向:退化前状态-持续退化-保持原状-恢复到一定状态后退化-恢复到介于退化与人们可接受状态之间的状态或恢复到理想状态。4.4简述生态恢复的技术体系。答:(1)涉及水、土、气等非生物或环境要素的恢复技术(2)物种、种群、群落等生物因素的恢复技术(3)生态系统与景观的结构和功能的总体规划与组装技术4.5“3S”技术在生态恢复中有哪些主要应用?答:遥感数据的生态学信息提取:(1)植被信息(2)光能利用和蒸散(3)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总量(4)生物量与生产力(5)植被分类和制图(6)植被资源的动态监测和管理4.6试论述生态恢复的社会维度。答:生态系统的退化,主要是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过度利用和破坏引起的,而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破环,并不完全是一种无知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利益驱动的。同样,对于退化的生态系统应该进行生态恢复,人类也是有共识的,但许多必要的生态恢复活动还是无法开展。显然,这一现象表明,人类社会自身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社会资源导向、小集团利益影响和生态恢复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等,这些问题阻碍了对生态系统退化的扼制和对生态恢复的开展;这说明生态恢复涉及的不仅仅是自然维度,还包括社会维度。如果不考虑社会因素,生态恢复是很难开展好的。生态恢复的社会维度信息包括社会民众信息、政府决策信息和经济投入信息,这些信息决定了生态恢复立项的可行性、社会对它的接受性以及生态恢复的规模等。这对生态恢复的设计与实施方案的制定无疑具有重大意义。第五章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5.1为什么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中特别强调生态效益?其表现在那些方面?答:(1)不同退化生态系统类型的生态恢复目标是不同的,而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通过增加生态效益,促进区域良性生态平衡。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实践表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森林植被后,其生态效益的提高非常明显。(2)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增加生物量;②增加生物多样性;③提高功能强度。5.2在草地生态恢复过程中,何种情况应该控制放牧强度或是封育禁牧?答:(1)因过量放牧造成草原沙化、退化、水土流失的,应当控制放牧强度。(2)半固定、固定沙丘等,或者需要其自然恢复的退化草地生态系统。5.3试论述农田生态系统的特性与农田生态恢复的关系。答:(1)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生态系统具有如下五方面的特点:①目的性;②开放性;③高效性;④易变性;⑤脆弱性与依赖性。5.4如何利用生态恢复建立可持续农业?答:(1)可持续性农业是指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三者相互作用,既要高产,又要保护生态环境。(2)采取生态措施,构造合理的时空结构,扩大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规模,通过食物链加环,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永续利用。5.5与陆地生态系统比较,湿地生态恢复有什么特征?答:(1)恢复后的栖息地没有完全模拟原有的特性;(2)恢复区面积经常会比先前的湿地要小,从而使先前的湿地功能不能有效发挥。5.6阐述水质修复的原理和技术方法。答:河流的退化往往都是由于水体受到污染,因此,在河流生态系统恢复中,最重要的是水质恢复。水质修复就是采用各种方法将污水中所含有的污染物分离出来,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稳定的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1)化学方法:水质富营养化和其它污染处理的化学方法基本都是通用的,例如加入化学药剂杀藻、加入铁盐促进的沉淀、加入石灰脱氮等,但是易造成二次污染。(2)物理方法:有疏挖底泥、机械除藻、引水冲淤等,其原理是污染物的分离、移走、转移随时间和空间的稀释。(3)生物方法:生物方法有放养控藻型生物、构建人工湿地和水生植被、开发水体生物修复技术等多种方法。第六章景观、区域与全球生态恢复6.1景观生态恢复在程序上与生态系统尺度上的生态恢复有什么不同?答:与生态系统尺度上的生态恢复相比,景观水平的生态恢复既有一个降尺度分解过程,又有一个整合性尺度上生过程。(1)在确定系统边界时,除了确定整个景观的边界外,必须确定景观内不同生态系统(斑块)的边界,同时调查和诊断必须分别进行,这可以说是一个降尺度分解过程。(2)在考虑生态恢复方案时,必须综合考虑不同斑块生态恢复的功能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特别是能量流动、物质流动、种源交流等,这可以说是一个整合性尺度上升过程。6.2阐述景观异质性分析的一般过程和主要指标。答:6.3生态区域尺度上的生态恢复有什么意义?答:(1)有助于大尺度自然整合(2)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6.4生态分区在区域生态恢复中有什么意义?如何进行生态分区?答:(1)(2)区域生态恢复的分区原则主要有三点:①选定自然区域进行生态恢复;②应以自然区域的不同空间层次进行分区;③不同空间层次的自然区域应以流域作为分区依据。6.5全球变化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全球变化如何影响生态系统退化?答:(1)大气成分的变化:①大气痕量气体增加;②大气臭氧层耗减;③大气中的氧化作用减弱。(2)全球气候变化;(3)生物多样性减少;(4)土地利用格局与环境质量的改变。(1)全球变化背景下大气CO2浓度升高与森林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变化(2)全球变化与群落的恢复演替6.6举例说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对全球变化的反馈机制。答:第七章受胁迫种群和生境的生态恢复7.1受胁迫种群的生态恢复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什么意义?答:(1)受胁迫物种指目前世界上大量现存物种中受到不同程度威胁的物种,主要指濒危种;现存可能丧失的生物多样性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受胁迫物种;(2)生物多样性是指各种生命形式的资源,包括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指物种水平上的多样性,它是生物多样性最基础和最关键的层次。(3)对受胁迫种群的保护可以从基因和物种水平防止生物多样性的的丧失,在生物多样性保育中具有重大意义。7.2受胁迫种群保护与生态恢复的主要途径是什么?答:主要有两条途径:①原地保育:在自然环境中保护具体的种群或整个群落和生态系统,主要是以自然保护区的方式;②迁地保育:把生物以种质或完整活体的形式异地贮存,或进行物种的异地栽培保护。7.3为什么生态系统的观点对受胁迫种群的保护和生态恢复非常重要?答:7.4为什么生境片断化对珍惜濒危种群的胁迫更大?答:生境片断化对物种的影响取决于物种利用生境的行为,生境片断化最普遍的结果是生境异质性的损失,单个碎片或斑块缺少原来未受破坏生境的异质性,当某一物种需要几种生境类型时,片断化使物种不能迁移,甚至造成物种的灭绝。生境片断化的另一结果是生境碎片或斑块之间生物的作用,从而导致物种灭绝,如小生境中的鸟巢被其他生物干扰和破坏的可能性增大。而对于受胁迫种群来说,片断化生境无疑增加了受胁迫的程度。7.5遗传多样性恢复的主要方法是什么?答:(1)种间基因交流恢复种群遗传多样性:①原产地分布中心种群的引入②野生种群与栽培(驯化)种群的杂交③迁地保育和回归引种(2)提高种群遗传变异的特性7.6试阐述生物技术在遗传多样性恢复研究中的应用。答:(1)蛋白质标记(2)DNA分子标记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②随机扩增的多态性DNA;③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标记;④简单重复序列标记;⑤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现代生物技术为植物和动物种群遗传多样性的鉴定和恢复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工具。而另一方面,生物技术对生物遗传多样性也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大量转基因作物侵入自然系统会带来很大的风险、克隆个体的产生减少了通过进化适应所产生的遗传多样性等。第八章被破坏地的生态恢复8.1废弃矿区生态恢复的难点是什么?简述废弃矿区复垦的技术模式。答:(1)矿业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其他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程序相似,难点主要在于:从开矿前就应该进行植被调查研究和土壤处理,要对土壤、植被、动物、自然资源,甚至人文遗产等进行详细记录,并拍下原貌照片;从矿区内广泛采集各种植物的种子以保存种质资源;开矿前烧尽所有欲开挖地段的植被,然后将表土移在一边放置,而且最好是将表土散开放在一边以减少土壤中繁殖体的死亡率。(2)废弃矿区通常采用工程复垦方式进行恢复,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①充填复垦式模型充填复垦模型利用矿区固体废渣为充填物料进行充填复垦,包括两种模式:A.开膛式充填整平复垦模式;B.煤矸石、粉煤灰直接充填。②非充填复垦类型非充填复垦模型,即根据土地塌陷情况采用相应的土地平整等措施。根据不同的塌陷深度,非充填复垦类型常采用三种模式:A.就地整平复垦模式B.梯田式整平复垦模式C.挖地垫高复垦模式。8.2植物在废弃矿区生态系统上生长的主要生态策略是什么?答:植物在特殊环境下要想成功定居,总要采取一定的生态对策来适应环境。(1)束文圣等认为:植物在矿地上自然定居的生态对策主要有微生境(逃避)对策、忍耐对策和根茎对策等三种对策。(2)田盛尼等通过研究铜尾矿废弃植物的定居,发现入侵铜尾矿的植物其入侵定居具有边缘策略、群聚策略、深根策略和地下茎策略四大生态策略。8.3简述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涵义。植物直接修复与间接修复有什么异同?答:(1)被污染土壤的生态恢复,首先要确定被污染土壤是受哪几种污染所致,进而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案。与其他退化生态系统类型的生态恢复不同,污染土壤恢复的参照系通常是按污染消除程度而人工设计的,而生态恢复的目标也是以消除污染的要求为指标的。(2)直接修复是直接利用植物来消除土壤污染、恢复土壤功能;间接修复则是通过人工的方法提高植物消除土壤污染的机能,从而有效地利用植物恢复土壤功能。8.4废弃石场生态恢复的难点是什么?简述废弃石场的主要构成。答:(1)对开采平台面和开采垂直面覆土绿化是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的关键环节,特别是石壁复绿的生态工程技术难度最大。石壁表面光滑,无任何土壤或松散基质,十分陡峭,通常达70o-80o,甚至90o,而且往往有相当的高度,通常数十米,甚至上百米,因此,石壁的植被恢复一场艰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2)一般废弃采石场的结构由以下4部分组成:废石堆放场、余留边坡、平台或坑口迹地和石壁。8.5阐述油泄漏土壤地的生态恢复技术。答:石油泄漏土壤地的生态恢复技术一般可以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8.6为什么说控制水土流失是侵蚀地生态恢复的关键环节?如何控制水土流失?答:这是由侵蚀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决定的:侵蚀地生态系统由于长期受侵蚀而形成自身的一些特点。水力侵蚀使土壤贫瘠化;侵蚀面上基质极不稳定;大部分地区由于侵蚀和过度垦殖,原生植被已破坏,自然恢复较为困难;侵蚀地环境小气候条件恶劣化。8.7阐述沙化土地生态恢复步骤。答:(1)对于轻度沙化地区采取自然恢复当采取各种措施消除人为干扰后,群落的物种组成、丰度、盖度、高度和生物量会自然增加;退化植被恢复演替的方向是地带性植被,终点为顶级群落。(2)对于重度沙化地区采取人工恢复根据沙地自然特点,选择耐干旱、高温、沙埋、瘠薄,生长快、根系发达、萌芽力强的乔、灌木先锋树种和一些适生草种,进行立体配置。第九章城市地区的生态恢复9.1城市生态系统有什么特点?答:(1)城市生态系统的复合性:(2)城市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A.自然功能方面:B.非自然功能方面:(3)城市生态系统功能的特殊性:(4)城市生态系统的开放性:A.城市市民的开放性:B.城市系统的开放性:C.城市社会-经济系统的开放性:9.2简述城市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城市生态恢复有什么特点?答:(1)“三废”污染和城市热岛效应。(2)①服务于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②以目标设计为主;③人文美学原则有重要的位置。9.3何谓城市热岛效应?如何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答:(1)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由于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大气污染以及人工废热的排放等使城市温度明显高于郊区,形成类似高温孤岛的现象。(2)9.4城市森林的含义是什么?简述城市不同森林类型的恢复办法。答:(1)城市森林是森林的一个专门分支,是一门研究潜在的生态、社会经济福利学的城市科学,目标是城市树木的栽培和管理,任务是综合设计成熟树木和有关植物以及培训市民。从广义上讲,城市森林包括城市水域、野生动物栖息地、户外娱乐场所、园林设计、城市污染水再循环、树木管理和木质纤维素生产。一般认为,城市森林有三个基本范围:①城市中心建成区森林;②近郊区(城乡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